试验实验牛奶的感官鉴定.doc_第1页
试验实验牛奶的感官鉴定.doc_第2页
试验实验牛奶的感官鉴定.doc_第3页
试验实验牛奶的感官鉴定.doc_第4页
试验实验牛奶的感官鉴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二 牛奶的感官鉴定实验目的掌握牛奶感官鉴定的具体方法与操作步骤并了解牛奶感官鉴定原理。牛奶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人类的食品或食品加工原料,牛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牛奶的感官鉴定是牛奶质量检测中最直接、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实验原理牛奶的感官鉴定是以牛奶的理化特性为基础的。正常牛奶具有特定的感官特性,如色泽、气味、滋味等。如果被检验奶样的感官特性偏离了正常牛奶的感官特性,说明牛奶存在问题,根据偏离的具体情况,可初步判断存在问题的种类、性质、程度及原因。(1) 色泽正常鲜奶的色泽由乳白色到淡黄色不等,其黄色的深浅取决于牛奶的脂肪含量和色素含量。(2) 组织状态正常鲜奶的组织状态是液体,均匀一致,不粘滑,不胶粘,无絮状物。(3) 气味与滋味正常牛奶含有一种天然的乳香味,来源于乳脂肪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并具有纯净的甜味,来源于乳糖,和微弱的咸味。牛奶的气味和滋味会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改变,如贮存时间与贮存条件、容器材料、牛舍与挤奶厅的环境状况、饲料种类与质量等等。仪器与器材:小烧杯、奶样托皿、奶样、煮沸装置等。鉴定方法(1) 颜色将混合均匀的奶样倒入白瓷皿内,观察颜色。正常牛奶为白色,略带黄色,脱脂乳是白带蓝色。初乳的黄色较深。(2)组织状态将混合均匀的奶样倒入烧杯中,静置15min后将其倒入另一烧杯中,观察牛奶有无过黏、絮状物或其他杂质。(3)奶的气味用鼻子嗅闻烧杯内的奶样,检查是否有奶的正常香味,或有无其他气味如饲料味、酸味、腥味、烟味、腐败味等。然后将奶样煮沸,再嗅闻奶样的气味,并与煮沸前的气味进行对比。一般加热后的气味会变强。(4) 牛奶的滋味待煮沸的奶样微微冷却后,用口品尝奶样,体会正常奶样的香味,并检查是否有其他异常味道。实验三 牛奶新鲜度的检验实验目的了解鉴定牛奶新鲜度的主要检验项目及其原理,掌握鉴定牛奶新鲜度检验项目的操作方法。牛奶营养丰富,非常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挤奶、保存和运输过程中,牛奶很容易受到污染,引起微生物的大量生长繁殖,导致腐败变质,轻则影响加工性能和产品质量,重则对人健康造成危害。牛奶新鲜度就是鉴定牛奶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的程度和质量的变化。牛奶酸度的测定正常牛奶的ph值一般在6.36.9之间,呈弱酸性,由鲜奶中固有的酸性蛋白质、柠檬酸盐、磷酸盐及二氧化碳等弱酸性物质构成。牛奶在存放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分解乳糖为乳酸,使牛奶的酸度增高。牛奶的酸度越高,说明受微生物污染的程度越严重。因此可通过测定牛奶的酸度评价牛奶的新鲜度。牛奶的酸度用吉尔涅尔度表示,T,即以酚酞做指示剂,中和100ml牛奶所消耗的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毫升数,也称滴定酸度。刚挤下的新鲜牛奶,酸度在14-18T之间,称为自然酸度或基础酸度。鲜牛奶在存放过程中由于乳酸的增加而增加的酸度称为发酵酸度。基础酸度与发酵酸度之和称为总酸度。通常乳品检验中所测定的酸度就是总酸度。牛奶的酸度越高,对热的稳定性则越低,超过25吉尔涅尔度T的牛奶煮沸时即自行凝固,很难再加工利用。酸度过高的牛奶制成的奶粉溶解度差,品质不佳。所以,牛奶的酸度是乳品加工企业收购原料奶时必检的一个指标。测定牛奶酸度的方法很多,一般有煮沸试验、酒精试验和0.1mol/l碱滴定法等。酸度凝固的条件18煮沸时不凝固22煮沸时不凝固26煮沸时凝固28煮沸时凝固30加热至77时凝固40加热至65时凝固50加热至45时凝固6022时自行凝固6516时自行凝固(1) 煮沸试验仪器与材料 20ml试管(2支/组),水浴锅,正常和酸度为26-28T的牛奶样品。原理 牛奶的酸度越高,对热的稳定性则越差。见凝固温度与酸度关系表。操作方法 取正常牛奶和高酸度牛奶样品各5ml,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将试管浸入沸水中水浴5min,并观察其所发生的现象。(2) 酒精实验仪器与材料 10ml试管(2支/组),正常和轻度酸败牛奶样本。68%,75%乙醇溶液。原理 酪蛋白是牛奶中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正常情况下,牛奶中的酪蛋白是以稳定的酪蛋白胶粒形式存在。其稳定性受ph值的影响,当ph降低时,酪蛋白胶粒稳定性降低。乙醇是一种脱水剂,当在牛奶中加入乙醇后,便会使牛奶中酪蛋白胶粒周围的结合水层被脱掉而成为带负电的不稳定状态,使蛋白胶粒凝聚而产生沉淀。在一定范围内,乙醇的质量分数越高,对酪蛋白胶粒周围结合水层的破坏就越严重,牛奶就越不稳定,产生沉淀所需要的酸度就越低。在相同的乙醇质量分数下,牛奶的酸度越高,产生的沉淀越多。操作方法1、取2ml牛奶样本于试管中,加等量的不同质量分数的乙醇溶液,微摇混合液,检视管内壁及底部是否有酪蛋白的絮状物出现,以此法根据下表确定两种牛奶样本的实际酸度。乙醇质量分数%526068707275发生絮状沉淀物时牛奶的酸度T2523201918172、分别取两种样本2ml于两支试管中,加等量的68%的乙醇溶液,微摇混合液,检视管内壁及底部是否有酪蛋白的絮状物出现,参考下表,根据絮状物出现的情况确定被检测牛奶的酸度。68%乙醇引起的沉淀情况与牛奶酸度之间的关系牛奶酸度牛奶的蛋白质凝固特征2122极微小的絮状2224微小的絮状2426中等大小的絮状2628大的絮状2830极大的絮状(3)0.1mol/l NaOH 滴定法仪器与材料 滴定管及滴定架、50ml三角瓶或烧杯2个、玻璃棒1支(1套/组),0.1mol/l NaOH溶液,1%酚酞酒精溶液,牛奶样本若干。原理 由于新鲜牛奶中含有酸性蛋白质、柠檬酸盐、磷酸盐及碳酸盐等,ph值为6.3-6.9,酚酞指示剂呈弱酸性反应。随着牛奶酸度的提高,酸性反应增强,因此可用中和牛奶酸性所用的碱量来表示奶的酸度。中和100ml牛奶所需要的0.1mol/l的NaOH溶液的毫升数为牛奶的滴定酸度。操作方法 取10ml牛奶于三角瓶内,用20ml蒸馏水稀释,然后加入3滴酚酞溶液,摇动混合,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滴定时不断摇动三角杯,直到粉红色在1min内不消失为止。将所用去的NaOH毫升数乘以10,即牛奶的滴定酸度。实验四 掺假试验了解牛奶中可能存在的主要人为掺杂物的种类,掌握牛奶中几种常见掺杂物的检验原理和方法。一、 掺水-比重测定法牛奶是一种液体,很容易与水混合。向牛奶中掺水,可增加牛奶的体积和重量,掺水后,营养物质浓度下降,影响贮存性能、理化性质及加工特性。1、 原理牛奶掺水变得稀薄,干物质含量降低,导致比重下降。另外,牛奶掺水后,冰点升高,酸度降低,这些指标中,比重的测定最为简便。正常牛奶在20下的比重为1.028-1.032,如果所测奶样比重明显低于此范围,可初步确定其可能掺水,其掺水量的多少,可由公示计算。计算时只取小数点后的百分位和千分位两位数字,并将其作为整数,如比重为1.028计算时取28作为比重。掺水量=【(正常牛奶比重-被测奶比重)/正常牛奶比重】*100%2、 操作方法A、将采集的正常奶样与待检奶样分别混均,各取200ml,分别转入两个烧杯中,置于20水浴中调节奶样温度,直到奶温为20。将正常奶样小心转入200ml的量筒中,避免产生泡沫。将牛奶比重计B、小心沉入奶样中,使其自由浮动,不与量筒内壁接触,静置2min,读数。此即该奶样在20下的比重。C、重复B,测定另一奶样比重;利用公式计算掺水量。二、掺淀粉当牛奶掺水变得稀薄,比重下降或牛奶中干物质不足时,向奶中掺入淀粉、米汤能改变这一现象。原理 淀粉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直链淀粉遇碘变深蓝色,支链淀粉遇碘紫红色。所用试剂 2%碘溶液(称取2g碘化钾,溶于10ml蒸馏水,加入2g碘,待碘完全溶解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方法步骤取奶样5ml于试管中,煮沸。加入3-5滴碘溶液,充分混匀,观察颜色变化。如蓝色或紫红色,证明奶中有淀粉或米汤,否则为常奶。三、 掺豆浆-氢氧化钠显色反应豆浆颜色浓度等外观与牛奶相近,不易肉眼发现。原理 豆浆中含有皂角素,与NaOH作用呈黄色的显色反应。试剂 25%NaOH溶液,乙醇乙醚等量混合液。方法步骤奶样5ml于试管中。加入乙醇乙醚混合液3ml,再加入25%NaOH溶液2ml,充分混匀,静置5-10min。观察颜色变化。有豆浆时呈黄色,无豆浆时颜色不变。乳品分析实验器材试剂准备器材名称数量(支、个)托盘1牛奶比重计1200ml量筒1试管夹1酒精灯1玻璃皿110ml试管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