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区域地理的复习效率.ppt_第1页
如何有效提高区域地理的复习效率.ppt_第2页
如何有效提高区域地理的复习效率.ppt_第3页
如何有效提高区域地理的复习效率.ppt_第4页
如何有效提高区域地理的复习效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有效提高区域地理的复习效率 江西省南康中学王志明 一 背景 二 近年来区域地理高考试题分析 三 区域地理的复习要求 四 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主要内容 一 背景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 出发点和归宿 是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最好 诠释 或 说明 而系统地理的原理 规律 结构 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 验证 1 从近年来的高考试卷看 区域地理的内容占有相当比重 特别是许多以能力立意的题目均是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命题的 一 背景 2 从高考命题者的角度看 区域地理是实现高中与初中地理 自然与人文地理综合的最好结合点 是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 阐述 评价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好载体 考题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背景 整合高 初中地理内容 将学科主干知识通过区域地理的形式体现出来 3 从学生的答题实际情况看 学生学科内综合分析 归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较弱 解答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综合题时失分较多 二 近年来区域地理高考试题分析 一 区域地理命题的方式区域地理命题的方式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设置情景 1 以经纬线定位为背景 考查某一个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及工农业的区域开发 2 以案例为具体分析的对象 考查对某一个区域在开发过程中的评价 并将此评价扩展到世界区域的范围 二 近年来区域地理高考试题分析 一 区域地理命题的方式3 以图形 表格为资料素材 考查对图形的理解以及图形变换的能力 4 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考查人类活动在区域开发 国土整治中的作用 总的命题线索一般为 特定区域定位 地理事物分布 地理特征或地理背景 成因分析 区域开发 人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 二 区域地理的考查特点 1 区域定位 二 近年来区域地理高考试题分析 二 区域地理的考查特点 解题基础和关键 区域定位的常用方法 1 地理坐标定位法 确定经纬度 2 面积 轮廓 形状定位法 3 相对位置定位法 如 海陆位置 4 图例 注记 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定位法 5 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 自然特征 气候 地形 河流 土壤 植被等 人文特征 资源 交通 农业 工业 人口 城市等 6 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定位法等 注意 区域定位时要多种方法相结合 找到最佳方法 例 读下面经纬网图 完成1 3题 1 影响 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A 气候B 地形C 水源D 土壤2 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A 地处山地迎风坡B 受季风和台风影响C 终年受低气压带控制D 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3 上面四图所示范围的国家中 经济最发达的是A A图B B图C C图D D图 A c D 例 重要湖泊轮廓 太湖 里海 苏比利尔湖 密歇根湖 休伦湖 伊利湖 安大略湖 洪泽湖 例 重要岛屿和半岛 马达加斯加岛 伊比利亚半岛 大不列颠岛 爱尔兰岛 印度半岛 例 重要海峡 英吉利海峡 北海 白令海峡 亚洲 北冰洋 太平洋 红海 曼德海峡 亚丁湾 马六甲海峡 马来半岛 苏门答腊岛 20 20 40 40 60 60 80 80 大陆 大陆 大陆 例 下图是沿120 经线的海陆分布图 读图后完成1 4题 1 图中 处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 受信风带和地形影响B 受高气压带和信风控制C 受寒流影响D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2 图中 处洋流的流向为A 自西向东B 从高纬向低纬C 自南向北D 冬夏流向不同3 当图中 处为高气压控制时 地的盛行风向是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4 图中 地所在国家的工业主要分布在A 西部B 南部C 东北部D 东南部 B A C A 例 据图说明历代政权在西安建都的有利自然条件 根据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 图例 注记 等高线 定位 例 读下列两图 并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左图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 右图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根据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 植被 气候 地形等 定位 2 区域的比较与分析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看出 区域比较 分析 是运用题目提供的信息或 条件 针对题目的设问 进行信息组合 明确正确选项进行认定的过程 是针对设问 进行知识整合 组织答案的复杂思维活动 比较 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 区域特征 特征成因 区域差异的认定等 在区域比较 分析过程中 往往要运用高中地理学到的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相关的理论 二 区域地理的考查特点 二 近年来区域地理高考试题分析 例 读下面两幅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比较两图中A 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点及主要成因 2 简要比较澳大利亚与阿根廷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主要异同点 参考答案 1 A分布于大陆的中西部 成因 受到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南信风的交替控制a分布于大陆的西海岸 成因 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寒流的降温 减湿作用 2 相同点 都有畜牧业的分布 不同点 澳大利亚是牧羊与种植小麦交替进行 阿根廷为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例 下面为世界某区域图和甲 乙 丙三地气候资料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简析甲附近河段的流量远大于丁附近河段的主要原因 2 甲 乙 丙三地最高气温都没有出现在6 7 8三个月 简要分析其原因 3 在丙城市附近河段 一年有两次汛期 分别发生于6 9月和12 1月 分别说明两次汛期的原因 4 几百年来 河流主干道逐渐远离乙城市 简要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 甲附近河段降水充沛 支流密集 河流流量较大 丁附近河段流经沙漠地区 降水较少 下渗和蒸发明显 河流流量较少 2 6 7 8三个月均是三地的多雨季节 云量较多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明显 3 6 9月的汛期 降水集中在6 9月 12 1月的汛期 上游地区降水集中在7 8 9三个月 河流经过流速较慢的中游河段到达下游就是12月 4 乙城市位于河流北侧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河水偏向右侧 即南边 河流南侧侵蚀 河道南移 河流北侧以泥沙沉积作用为主 三 区域地理的复习要求 1 构建师生 脑中的地图 在地理高考中各类地理图 表占有重要地位 1999年高考中各类地理图表共34幅 教师要不时对学生强调 学好地理的关键在学好地理图表 尤其是地图 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粗略的 心理地图 对于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我们要把握一些关键的经纬线通过的地形区 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网格状 80 E 90 E 100 E 110 E 120 E 23 26 N 30 N 40 N 八条主要经纬线经过的省区 我国八条主要经纬线经过的省区 80 E 90 E 100 E 110 E 120 E 23 26 N 30 N 40 N 八条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地形区 110 E A B C D E F N S 阴山 黄土高原 渭河谷地 秦岭 大巴山 雪峰山 雷州半岛 琼州海峡 海南岛 G A B C D E F G 内蒙古高原 120 E A B C D E F G 大兴安岭 渤海 长江中下游平原 钱塘江 台湾海峡 呼伦贝尔高原 山东半岛 B C A D E 30 N 喜马拉雅山 横断山区 大拐弯 四川盆地 W E 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 巫山 舟山群岛 40 N 塔里木盆地 罗布泊 嘉峪关 内蒙古高原 太行山 W E 辽东半岛 180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北纬40 世界重要经纬线经过的地区 00 900E 1200E 900 00 00 安第斯山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w E 马来群岛 东非高原 太平洋 中南半岛 太平洋 大西洋 太平洋 W E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阿拉伯海 红海 墨西哥高原 墨西哥湾 撒哈拉沙漠 拉普拉塔平原 安第斯山 南非高原 马达加斯加岛 大自流盆地 大分水岭 W E 莫桑比克海峡 西部高原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落基山脉 阿巴拉契亚山 伊比利亚半岛 地中海 巴尔干半岛 小亚细亚半岛 塔里木盆地 朝鲜半岛 日本海 W 400N 里海 中央大平原 1200E 北冰洋 黑龙江 大兴安岭 渤海 长江中下游平原 台湾海峡 南海 澳大利亚西部高原 N S 中西伯利亚高原 三 区域地理的复习要求 1 构建师生 脑中的地图 除此之外 还要学会叠加自然地理要素 在已经形成的网格状心理地图上叠加六大板块图 13大气候区图 洋流模式图 大洲地形图等 丰富我们的心理地图 让空间定位的地理参照物变得更丰富 世界洋流分布图 2 运用地图 认识 区域 复习区域地理 要紧的是建构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各区域的空间观念 把区域地理涉及到的自然方面的 人文方面的内容落实到相应的地图上 要运用地图 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空间结构 空间联系和空间差异 还要明确地理事物空间发展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运用地图 认识 区域的复习宜细不宜粗 三 区域地理的复习要求 区域地理复习也要依据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特点 编制相应的知识结构 运用知识结构 全面地 系统地进行复习并突出 主干 内容的掌握 3 以 地图 的形式突出区域特征及差异 三 区域地理的复习要求 四 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复习是将知识重组 归纳综合 从而把知识规律化 系统化和条理化的过程 是从知识到能力的升华 因而一定要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 强调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 才能以区域作为综合和运用知识的基础 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综合分析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我们在复习过程中 能抓住系统的知识线索 建立起知识网络 以 线 为纲 把知识点有机地串在线索上 做到纲举目张 点线结合 纵横联系 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整合区域地理知识 形成知识网络 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 教师要根据 考试说明 对区域地理考查的要求以及学生已具备的区域地理知识 设计区域地理复习模板 整合区域地理知识 形成知识网络 首先要建立起复习的网络式思路 如下图所示 四 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1 整合区域地理知识 形成知识网络 四 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区域地理知识网络模式 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少 热点 问题 一些重要的 国际时政 内容和 热点地区 也应是区域复习时密切关注的内容 所以 对于这些没有编入教材的重要内容 要建议考生通过坚持收看 新闻联播 电视节目 及时关心国内外大事的形式来了解和关注 2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四 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2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四 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2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四 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2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例如 单独二孩政策 单独二孩 也叫做单独二胎 指中国政府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 只要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 即可生二胎 如果前一胎为多胞胎 则不适于此政策 该政策于2013年重启 并计划于2013年底或2014年初试行 同时 关于2015年之后全面放开 二胎 的政策也正在拟议中 2013年12月23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 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 草案 的议案 2014年1月17日起 浙江省开始实施单独二胎政策 2014年1月23日起 安徽省开始实施单独二胎政策 考点关键词 婴儿潮 抚养比 老龄化 例 下图为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 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读图完成3 5题 3 2020年该省的老年人口数约为 A 750万B 800万C 850万D 900万4 2013 2020年 A 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慢后快B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先升后降C 总人口最大峰值在2016年D 人口总扶养比先降后升5 如果该省2014年后实施 单独二胎 政策 则之后十年内 该省 A 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B 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C 总人口规模提前达到峰值D 用工荒 问题会得到部分缓解 根据具体情况 专题有大有小 不拘一格 只要有利于学生掌握 就可以设立专题 可以是知识归纳性的专题 如 湖泊 岛屿 河流 等 也可以是方法技能性的专题 如 选择题的答题方法 图象分析 专题等 还可以把专题分为陈述性的专题和练习性专题两类 教师精心编制题目或提示 学生归纳 这样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有效地调动起来 学习效果也更显著 在这些专题中 应体现地理技能的训练 促进学生动手 熟练掌握运用必要的地理技能 并在动手的同时加深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 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3 专题复习 讲练结合 以练为主 四 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3 专题复习 讲练结合 以练为主 九类综合题答题建模 教师要对考生所做的练习题目进行精选 四 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4 立足应用 精练巧练 1 所选题目应该是立意明确 考察目标清晰 2 题目使用的材料 数据要准确 5 立足应用 紧扣高考题型特点 3 题目涉及的地图 图表规范 注记清晰 4 试题的情境设置和设问角度巧妙 科学 合理 恰当 6 题量适中 题型比例恰当 7 答案准确 表述规范 在综合复习阶段 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编制一系列的综合练习 例如可以适时虚拟一些区域 创造新情境 提供局部图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对该区域进行分析 综合 变式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