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目 录录 一 一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4 1 1 概况 4 1 2 试验总结目的 5 二 试验路段机构组织 二 试验路段机构组织 5 1 主要机械设备表 5 2 试验仪器表 6 3 参加试验人员表 6 4 管理机构设置 7 三 质量保证体系三 质量保证体系 8 3 1 质量自检体系 8 3 2 质量保证体系措施 8 3 2 1 质量管理方针 8 3 2 2 质量管理目标 9 3 2 3 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9 3 2 4 质量管理职责 10 3 3 质量保证措施落实情况 10 四 主要施工过程 工艺评述四 主要施工过程 工艺评述 12 4 1 施工过程 12 4 1 1 基底处理 12 4 1 2 测量放样 12 4 1 3 填料来源 13 4 1 4 卸料方法 13 4 1 5 摊铺方法 13 4 1 6 高程测量 13 4 1 7 压实方法 14 4 1 8 高程测量 14 4 2 工艺评述 14 五 质量控制情况五 质量控制情况 14 5 1 填料 14 5 2 中间工序控制及成品检查 15 5 2 1 工序控制 15 5 2 2 成品检查 16 5 2 3 质量检查制度 频率及落实情况 16 六 工程施工记录六 工程施工记录 27 6 1 填筑施工总体安排 27 6 2 松铺 30CM测得各压实区数据如下表 28 2 6 2 1 振动碾压第一遍测得数据如下 28 6 2 2 振动碾压第二遍测得数据如下 29 6 2 3 振动碾压第三遍测得数据如下 30 6 2 4 振动碾压第四遍测得数据如下 31 6 2 5 振动碾压第五遍测得数据如下 32 6 3 松铺厚度 35CM 34 6 3 1 振动碾压第一遍测得数据如下 34 6 3 2 振动碾压第二遍测得数据如下 35 6 3 3 振动碾压第三遍测得数据如下 36 6 3 4 振动碾压第四遍测得数据如下 37 6 3 5 振动碾压第五遍测得数据如下 38 6 4 松铺厚度为 40CM 39 6 4 1 第一遍振动碾压测得数据 39 6 4 2 振动碾压第二遍测得数据如下 41 6 4 3 振动碾压第三遍测得数据如下 42 6 4 4 振动碾压第四遍测得数据如下 43 6 4 5 振动碾压第五遍测得数据如下 44 6 4 6 振动碾压第六遍测得数据如下 46 6 5 试验数据分析 总结 47 6 5 1 填料质量对压实的影响 47 6 5 2 压实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 48 6 5 3 含水量的变化对压实度效果的影响 49 6 5 4 不同压实区填料含水量的合理范围 50 6 5 5 压实技术参数结论 50 6 6 工程质量影响分析 52 6 6 1 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影响 52 6 6 2 填筑材料的影响 52 6 6 3 施工顺序 工艺的影响 53 6 6 4 试验工作 54 七 施工进度控制七 施工进度控制 55 7 1 填筑施工 首件 计划 55 7 2 实际完成时间 55 7 3 进度控制情况 55 八 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情况八 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情况 55 8 1 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55 8 2 落实情况 56 8 3 文明施工保障情况 56 九 施工工艺运行情况评述九 施工工艺运行情况评述 58 9 1 材料 58 9 2 工艺 58 9 3 运行情况 效果 59 9 4 建议 59 3 十 施工中的体会十 施工中的体会 59 10 1 施工的不足 59 10 2 改进方法 59 十一 填筑路基质量控制指标 方法十一 填筑路基质量控制指标 方法 60 11 1 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60 11 2 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60 11 3 评述总结 61 11 3 1 质量评价 61 11 3 2 总结 62 十二 首件工程结论十二 首件工程结论 62 十三 推广及运用十三 推广及运用 63 4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为全面展开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 工区在 2010 年 10 月 15 日开 始 至 2010 年 10 月 17 日结束 完成了 K7 650 K7 805 段路基土 石方填筑试验 试验段长 155m 填土方工工程量 8000m 进行试验 的填料取自 k7 350 处 已通过试验室标准试验 在路基填方试验段施工方案指导下 我工区成功完成了该试验 路段施工 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 总结出本项目路基土石方填筑 施工最合理的施工组织经验 掌握了本项目施工工艺相关参数 得 出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方法 为整个项目路基填筑施工起到规范 花 程序化的质量控制手段 也为后期大面积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 提供了可靠依据 一 一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1 概况 遂资高速公路 TJ1 2 合同段 全长 7 683km 起点桩号 k4 700 终点桩号 k12 550 全段填方工程量约 1766499 m 多数 处于水稻田等丘陵冲沟地段 其中最大填方高度 12 92m 所以做好 路基填筑施工是保证本合同段施工质量的关键工作之一 根据本合同段实际情况 拟选定 k7 650 k7 805 段为填方路基 的试验路段 k7 650 k7 805 段部分处于水稻田中 软基厚度约 4 5 5 米深 设计采用换填片碎石的方式进行处理 试验路段填筑高度约 7m 长度 155m 试验指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1 2 试验总结目的 1 确定填料碾压时的最佳含水量 2 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 3 确定合理的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 4 最佳的施工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 5 选择最好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二 试验路段机构组织 二 试验路段机构组织 1 主要机械设备表 设备名称型号数量性能备注 挖掘机 YW3302 良好 推土机 T1801 良好 压路机 3YCT222 良好 自卸汽车 T8154 良好 装载机 ZL401 良好 全站仪 GTS 102N1 良好 水准仪 S31 良好 直尺 5m2 合格 6 2 试验仪器表 仪器名称型号数量性能备注 灌砂筒 200mm1 良好 电子计重称 ACS 30A1 良好 电动重型击实仪 JZ 2D1 良好 承载比试验仪CBR 型 1 良好 震击式振摆筛选机 ZBSX 92A1 良好 恒温干燥箱 101A 21 良好 3 参加试验人员表 姓名职务职称工作内容备注 李智总工高工牵头负责 向志质量负责高工组织实施 蒋冀洪路基工程师工程师具体实施 何晓川路基施工员助理工程师具体实施 汪成科测量工程师工程师测量负责 许秀芹实验工程师工程师实验负责 黄成永施工队长助理工程师具体实施 7 朱杰测量员助理工程师具体实施 郑海庆安全工程师工程师安全协调 於常志档案管理助理工程师资料收集 4 管理机构设置 工区经理 工区副经理工区总工 路基工程师试验工程师质检工程师 测 量 组 作 业 队 质 检 组 试 验 室 物资 部 1 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工区经理陈顺福为质量领导小组组长 总工李智 副经理曾建 为质量领导小组副组长 其他各专业工程师为质量小组成员 2 质量管理监控制度 工区按质量计划进行考核评比和相关质量制度措施的制订 工 程管理部或专业工程师负责质量标准计划的监控 安全质量管理部 负责各工区日常质量工作的巡检工作 并对全线的质量控制作出超 前监控量测及试验室关于质量方面的工作监督检查 8 三 质量保证体系三 质量保证体系 3 1 质量自检体系 班组自检作业队自检工区工程部 班组返工进 行总结 监理工程师验收 不合格 合格 3 2 质量保证体系措施 3 2 1 质量管理方针 1 贯彻公司 加强科学管理 实现过程控制 创建人文环境 确保健康安全 不断创新改进 保证顾客满意 的管理方针 2 加强科学管理 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运行 实现 过程精品 操作人员自检 互检 交接检及 QC 小组 各工班组长 兼职质量检查员 9 管理 3 保证在合同约定内完成工程项目 同时不降低工程质 量 4 发挥和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 确保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5 不断创新改进 促进质量管理工作日臻完善 保证顾客满意 6 遵守重庆建工交建遂资眉高速公路遂宁至资阳段项目建设有 关的所有标准 3 2 2 质量管理目标 1 杜绝因施工质量造成的重大质量事故 杜绝工程质量隐患 努力克服质量通病 2 实现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3 分项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 98 以上 返工后检验合格率 100 分部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100 4 竣工文件真实 齐全 有效 收集及时 编制规范 实现一 次交验合格 3 2 3 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工区按质量计划进行考核评比和相关质量制度措施的制订 工 程管理部或专业工程师负责质量标准计划的监控 安全质量管理部 负责各工区日常质量工作的巡检工作 并对全线的质量控制作出超 前监控量测及试验室关于质量方面的工作监督检查 10 配置人员 工区经理陈顺福为质量领导小组组长 总工李智 副经理曾建为质量领导小组副组长 其他各专业工程师为质量小组 成员 3 2 4 质量管理职责 1 工区经理是本工区质量第一责任人 对本项目工程质量负全 面领导责任 2 工区总工程师对本工程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 3 工区副经理对所属工区的工程质量负全面领导责任 4 专业工程师是开展具体质量管理工作 行使质量监控 质量 抽查 质量鉴定 质量否决 质量奖罚等职责权限 并负责将情况 上报部门或专职领导 对项目质量负直接监管责任 5 工区在质量管理上接受总承包项目部的统一领导 工区质量 负责人 技术质量管理人员 作业队长在质量管理上服从总承包项 目部驻地或专业工程师具体业务的指导 3 3 质量保证措施落实情况 通过本次试验路基施工 工区各参战管理人员 作业队总结出 了一套路基填筑施工的合理方案 对制定的质量保证措施得到全面 的执行和推广 1 工区经理陈顺福 负责整个试验路段的组织及方案编制 指 导工区参加试验人员的工作 监督试验路段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11 组织了各参加人员对试验路基的检查及验收工作 2 工区总工李智 根据制定的试验路基施工组织计划 分解细 化了各管理人员职责和落实了具体试验路段施工顺序 方法 质量 控制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 文明环保施工和路基填筑注意事项 提 出和改进了试验施工作业计划和各技术人员应完成的试验工作 对 本次试验路段施工顺序 方法及实验相关参数的收集和分析作出总 结 为后期大面积施工提供了真实 准确和可靠的依据 3 路基工程师根据试验计划安排 组织了施工作业队伍和施工 机具的配备 具体实施了试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参数记录 获得 了试验段施工的成功经验 4 试验室依据制定的试验路段作业计划书和有关路基施工的试 验规范 对填筑路基施工施工的填料 每层压实度等进行严格的检 查 提供和总结出了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的各种施工参数 5 测量工程师按试验作业书要求 严格施工放样 记录 测定 每填筑层的厚度 检查路基填筑层的平整度 平面偏位 边坡坡度 及每层中线恢复等工作 6 路基施工队严格按总工 路基工程师 实验工程师的指导 合理安排各种施工机具对填筑路基的施工 掌握了各种施工机具的 施工顺序 方法和压实便数 压实速度 压实效果等 12 四 主要施工过程 工艺评述四 主要施工过程 工艺评述 4 1 施工过程 4 1 1 基底处理 1 首先进行取土点清表处理 将表层土 植物根茎等运往弃 土场堆放整齐 不得随处乱到 2 填方地段基底按设计施工图进行挖淤换填片卵石 根据施 工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时应分层铺筑 碾压平整 达到规定的密实 度 4 1 2 测量放样 1 放样前首先检查 核对使用的控制点精度 经计算和实测 复核 控制点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2 测量工程师依据复核后的控制点 进行路基放样 用全站 仪 水准仪 钢尺等精确丈量出填筑路段的中线 坡脚线 并洒 上灰线 中线和坡脚线用木桩标出松铺厚度标高 3 根据计算出的每车装土数量 确定卸料间距为 松铺厚度 30cm 面积 40 按纵向 8 米 横向 5 米洒出白灰 线网格 松铺厚度 35cm 面积 34 按纵向 7 米 横向 5 米洒出白灰 线网格 松铺厚度 40cm 面积 30 按纵向 6 米 横向 5 米洒出白灰 13 线网格 4 以上工作完成后即进行第一次高程测量 测量工程师同 时做好记录 4 1 3 填料来源 填料取土地点来自 k7 350 处 使用 YW330 挖掘机挖土 18T 的太脱拉等大卡车运土的方法将土石方运至填筑路段 4 1 4 卸料方法 按画出的白灰线 派专人指挥运土车辆卸料 卸料时先从中间开 始 纵向延伸 20m 后 再逐渐向两边卸土 每车土石方卸在画好的 白灰线内 且尽量均匀 4 1 5 摊铺方法 首先使用 T180 推土机进行土石方粗平 并尽量进行碾压 其目 的是将粒径较大的泥岩压碎 保证填料合格 推土机粗平后 接着 使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处理 并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做出规定的横 坡 4 1 6 高程测量 所有填料摊铺完成后 进行第二次高程测量 目的是确定松铺 厚度是否达到施工要求 测量工程师做好记录 14 4 1 7 压实方法 试验路基选择 3YCT22 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时应先静压 一遍 再振动碾压 碾压时严格按照 先边后中 先慢后快 先轻 后重 的原则进行 碾压时压实遍数应足够 轮迹应重叠 30cm 以上 保证做到无漏压 无死角 表面无轮迹 4 1 8 高程测量 碾压完成后即进行高程测量和压实度检测 这时候测量工程师将 测得的数据进行第一次分析 得到松铺厚度和压实系数 4 2 工艺评述 我们在试验路基施工中 严格按照上述施工工艺进行操作 采 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卸料间距的确定 松铺厚度的控制 摊铺方式 的控制 碾压方法监控等 经试验检查各种填筑路基施工指标符合 设计及规范要求 在以后的大面积施工中 我们将严格按照此施工 方法施工 对填筑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五 质量控制情况五 质量控制情况 5 1 填料 在进行该段试验路基施工前 工区试验室 SY1 试验室对该段路 基取样填料进行了标准试验 试验内容主要有填料的重型击实试验 15 CBR 值 塑限 液限 含水率 颗粒分析等 对填料粒径规定最大 不超过 10cm 本次得出填料最佳含水量为 10 5 最大干密度为 2 03 其他试 验数据见相关试验报告 5 2 中间工序控制及成品检查 5 2 1 工序控制 1 测量工程师负责施测工作 对填筑地段的平面位置 高程 成品横坡 纵坡等严格按设计施工图及现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精确 测量 误差控制在许可范围内 每松铺一层和碾压完一层 均应进 行高程测量 严格控制填筑层厚 2 在填筑前 对填筑地段进行清理 包括树根 草皮 腐植 土等均应清理干净 坑洞等应先行填平 并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3 每层填筑前先洒出白灰线网格 并标出松铺厚度高程 作 业队派专人严格按计算好的卸料间距进行指挥卸料 4 摊铺时使用大功率的推土机 表面应大致平整 按设计及 规范要求做好纵 横坡度 5 压实是填筑路基的关键工序 在压实前 应先测定填料的 含水率 如含水率偏大 先将填料进行晾晒 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 开始碾压 如含水率偏小 则应采取洒水等措施 使之接近最佳含 水量方可进行碾压 碾压时应遵循 先边后中 先慢后快 先轻后重 的碾压原则 16 先静压一遍 再振动碾压 轮迹重复 30cm 振动碾压时先弱振 再 由弱到强进行强振 直到无轮迹 无漏压 无死角 5 2 2 成品检查 每碾压完成一层厚 均应进行压实度检测 试验路段采用直径 200mm 的灌砂筒 检测方法为灌砂法 本次试验路段每压实层的检测点数为 60 个测点 各压实区合 计检测点位 180 个 在碾压遍数达到 3 5 遍的条件下 经现场检测 各压实区压实度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 2 3 质量检查制度 频率及落实情况 5 2 3 1 检查制度及频率 5 2 3 1 1 质量检查制度 1 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 明确管理职责 建立 横向到 边 纵向到底 控制有效 的质量管理制度 2 加强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在每道工序施工前进行书面交底 落实质量责任制 严格执行技术人员登记备案制度 做到每个施工 工点均有持证的技术人员在场管理 3 工区对填筑材料制定检查验收制度 凡与试验室土工标准 试验不符的填料 必须经处理后才能用于填筑或清理出场不得使用 17 4 制定工序自检 互检 交叉检查制度 每道工序须自检合 格后才能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 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 制定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6 制定质量管理奖罚制度 5 2 3 1 2 质量检查频率 1 路基施工检验频率严格执行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 2006 的相关规定 本次试验路基长 155 米 平均宽 58 米 面积 8990 所需填筑材料 8100m 进行了不同松铺厚度下 93 区 94 区 96 区达到合格压实度需要的最少碾压遍数 最佳含水量 2 土工试验进行了土工标准击实试验 2 组 压实度测点 180 个 3 成品检查纵断高程 12 个断面 中线偏位 宽度 横坡度 边坡度 12 个点 平整度 60 尺 5 2 3 2 制度落实情况 1 参加试验的各管理人员均登记备案 持证上岗 尽职尽责 精心施工 在试验前认真执行了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落实自检 互 检 交叉检验制度 取得了试验路基施工的成功经验 2 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认真熟悉填料的试验报告内容 包括填 料粒径 含水率等 对运至填筑现场的填料严格进行检查验收制度 18 对粒径偏大的填料 应用机械重新破碎后才允许摊铺碾压 对含水 量偏大或偏小的填料 经处理后才能摊铺碾压或严禁使用 5 2 3 3 路基填筑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5 2 3 3 1 路基沉陷 1 现象 路基局部路段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 形成坑塘和裂纹或 因地基沉降路基整体下沉 2 原因分析 1 填筑前对基底没有处理 如 对基底表面的杂草 有机土 种植土及垃圾等没有清理 对耕地和土质松散的基底在填筑前没有 压实 2 路基填料选择不当 如采用粉质土或含水过高的粘土等填 料 不易压实 3 不同土质的材质没有分层填筑 而采用混合填筑 4 压实机械选择不当或压实方法不对 压实遍数不足等形成 压实度不够或压实不均匀 5 路基下存在软基 路基填筑前没有对软基进行处理 在路 基自重作用下 软基压缩沉降或因承载力不足向两侧挤出 引起路 基沉陷 6 软基虽经处理 但因工期较紧 沉陷时间不足 引起工后 沉降过大 19 3 防治措施 1 填筑前应对基底进行彻底清理 挖除杂草 树根 清除表 面有机土 种植土和垃圾 对耕地和土质松散的基底应进行压实处 理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底压实度 重型不应小于 85 路基填 土高度小于 80cm 时 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标准 2 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 当采用细粒土时 如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以上时 应采取晾晒或渗入石 灰 固化材料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填筑材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 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5 2 3 3 2 路堤失稳 1 现象 路堤以下软基向两侧挤出 路堤坍塌或塌陷 2 原因分析 1 路堤筑于软土地基之上 路堤填筑前未对软基进行处理 而路堤的重量又超过软基的承载能力 2 路堤填筑速率过快 使软基来不及固结到够提高承载力来 克服路堤的重量 3 路床的碾压宽度不足 局部或全部小于路面结构的宽度 造成路面结构处与未压实的软路基上 在雨水渗入后 土基失稳路 边下沉 3 预防措施 20 1 在路堤施工以前对软基进行处理 提高其承载力 2 控制填土速率 填土速率可以由理论计算或用下列方法确 定 1 地面沉降速率 埋设沉降板 每隔 1 2 天观测一次 要求 中线表面日沉降量不大于 10mm 2 边桩水平位移 边桩长 1 0 1 5m 打入地面以下 1 0m 左右 要求日水平位移不超过 5mm 3 地 基孔隙水压力 在地基不同深度埋设孔隙水压力计进行观测 要求 孔隙水压力不超过填土荷载应力的 50 60 3 路基填筑应进行超宽填筑和碾压 一般超宽 50cm 以 保证路堤边坡的稳定 使质量得到保证 4 治理方法 把失稳路基的松填料清除 然后对软基进行加固处理 常用加 固方法有置换土 反压护道 塑料排水板 碎石桩 砂桩 深层加 固等 再将路基分层填筑 分层压实 也可采用轻质路堤 以减轻 压力 5 2 3 3 3 路堤与构筑物错台 1 现象 由于路堤与构筑物的纵向不均匀沉降 造成构筑物连接处在公 路运行先期产生沉降差 引起错台 车辆行驶过程中跳车 2 原因分析 1 构筑物与路堤之间的纵向不均匀沉降 一般情况下公路桥 梁多为桩基础 桩尖落到持力层 设计控制工后的沉降量一般为 21 2 3cm 而桥台后路堤 往往由于预压荷载或固结时间不足 路堤 压缩及软基沉降没有全部完成 致使路堤竣工后沉降偏大 引起错 台 2 构筑物后的填土 特别是开挖后的回填土 施工时分层填 筑不严格 碾压效果差 压实度偏低 3 预防措施 1 路堤填筑超前 待桥头路堤沉降固结后 一般需预压半年 再开挖进行桥台旋工 2 路堤采用轻质材料如粉煤灰 聚苯乙烯 EPS 砌块 3 进行软土地基处理 4 桥台后设一定长度的搭板 起缓冲作用 5 小桥 涵洞允许有自身适量的 均匀的沉降 使之与路堤 沉降相协调 例如采用箱形结构 联合基础 加筋土桥台等 4 治理方法 对错台引起的桥头跳车 需加强经常性的养护 对沥青混凝土 路面 需局部 桥头部分 罩面 对桥头混凝土砌块装配式面层需 进行适当加补基层 抬高面层砌块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 可采用加 罩沥青面层 以消除错台影响 5 2 3 3 4 路堤基底压实度达不到标准 1 现象 路堤基底地面经压实后达不到规范规定的压实度 22 2 原因分析 1 基底地面表层的种植土 草皮 树根 淤泥等没有清除 2 基底地面原为水田 池塘 洼地 土的含水量高 水又无 法排出 3 防治措施 1 路基填筑以前应清除地表种植土 草皮 树根 淤泥 然 后再进行基底地面压实 2 对于水田 池塘 洼地 土的含水量高的情况 应先开纵 横向排水沟 排水疏平 再进行压实 如仍无法达到压实度 则可 用石灰均匀拌入 或换填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2 的土 然 后再进行压实 5 2 3 3 5 路基填土压实度达不到标准 1 现象 填土经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规定的压实度 2 原因分析 1 填土含水量偏大或偏小 达不到最佳含水量 2 填土颗粒过大 10mm 颗粒之间空隙过大 或者填料不 符合要求 如 粉质土 有机土及高塑指的粘土等 3 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度不够 3 预防措施 1 应使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2 时进行压实 23 2 优先选择级配较好的粗粒土等作为路堤填料 填料的最小 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 土路堤 压实度应达到下表要求 土质路堤压实度标准土质路堤压实度标准 重型 压 实 度 填 挖 类 型 路面底面起算深度 范围 cm 高速公路 一 级公路 其他公路 上路床0 30 96 93 下路床30 80 95 93 上路堤80 150 93 90 路 堤 下路堤 150 90 90 零填及路堑路 床 0 30 96 93 注 1 表列压实度以部颁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 2 对于铺筑中级或低级路面的三 四级公路路基 允许采用轻型击实试验法求 得的路基压实标准 3 其他等级公路 修建高级路面时 其压实标准 应采用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的规定值 4 特殊干旱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 2 3 5 多雨潮湿地区的粘性土 其压实度标准按规定执行 6 用灌砂法 灌水 水袋 法检查压实度时 取土样的底面位置为每一压实层 底部 用环刀法试验时 环刀中部处于压实层厚的 1 2 深度 用核子仪试验时 应根据其 类型 按说明书要求处理 3 填土应水平分层填筑 分层压实 通常压实厚度不超过 30cm 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度不小于 10cm 4 应通过试验来确定压实机具和压实遍数 24 5 多雨潮湿地区当采用天然稠度小于 1 1 液限大于 40 塑性指数大于 18 的粘质土 用作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上 路床的填料时 应采用各种措施 晾晒 掺加石灰粉等 使其压实度 达到上表标准 上述土用于下路床及上 下路堤的填料时 可采用 轻型标准 其压实度应达到下表要求 路基压实度标准 轻型 路基压实度标准 轻型 VT 033 95 压 实 度 填 挖 类 型 路面底面起算深度 范围 cm 高速公路 一 级公路 其他公路 上路床0 30 95 下路床30 80 98 95 上路堤80 150 95 90 路 堤 下路堤 150 90 90 零填及路堑路 床 0 30 95 注 1 表列压实度以部颁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轻型击实试验法为准 2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路床上土质强度 应按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 求列的标准执行 其他公路可参考该条规定执行 4 治理方法 1 填料不符合要求应挖出换土 2 对含水量过大的土 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石灰粉来 降低含水量 对含水量过小的土 则洒水湿润后再进行压实 3 如压实厚度过大或压实机具压实度不够时 则应翻挖厚层 25 重新减薄厚度后再进行压实 或用增大压实度的机具来压实 5 2 3 3 6 路基弹簧 1 现象 路基土在压实时产生受压处下陷 四周弹起 如弹簧般上下抖 动 路基土形成软塑状态 体积没有压缩 压实度达不到要求 俗 称弹簧土 2 原因分析 1 填土为粘性土 含水量过大 而水分又无法散发 在这种 情况下进行压实 就会产生弹簧土 2 下卧层软弱 含水量过大 在上层碾压过程中 下层产生 弹簧反映了上层弹簧 或者下层水分通过毛细作用 渗入上层路堤 增加了上层的含水量 引起弹簧 3 过度的碾压 使土颗粒之间空隙减小 水膜增厚 抗剪力 减小 引起弹簧 3 预防措施 1 避免用天然稠度小于 1 1 液限大于 40 塑性指数大于 18 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土作为路堤填料 2 填土在压实时 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之 内 3 填上层土时 应对下层填土的压实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 待检查合格后方能填筑上层土 26 4 在填土时应开好水沟 或采取其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到路 基 50cm 以下 4 治理方法 1 将弹簧土翻开晾晒 风干接近最佳含水量 2 时再进 行压实 或将弹簧土挖除换干土或透水性材料 如 砂砾 碎石等 回填 压实 2 用石灰粉或其他固化材料均匀拌入弹簧土中 经一定时间 闷料 吸收土中水分 减少含水量 然后再进行压实 5 2 3 3 7 路床积水 1 现象 路床上有水无法排走 2 原因分析 1 路床平整度差 凹凸不平 在凹槽处形成积水 2 路床横坡过小 无法将水通过横坡排除 3 路床开挖后 没有做好排水盲沟 或排水盲沟淤塞 使路 槽水无法排出到边沟中去 4 路床标高低于周围路面标高 而路基又没有边沟或其他排 水设施 以至路床水无法排除 3 预防措施 1 路床平整度应达到规定要求 27 2 路床横坡应 2 3 以利排水 3 路槽开挖后 应开设盲沟 并同边沟连通 4 路基应开好排水边沟 或做好其他排水措施 4 治理方法 根据路床积水原因 按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如预防措施 将路床积水排出 六 工程施工记录六 工程施工记录 本次试验路基 首件 在驻地监理工程师的旁站指导下 工序合 理 施工正常 记录及时 准确 真实有效 当天及得到监理工程 师的签认 无质量 安全等意外事故发生 6 1 填筑施工总体安排 1 摊铺填料时采用推土机摊平 2 根据松铺厚度定出的中桩 边桩标高 重新用水准仪对填料顶 进行复核 并由路基工程师记录相关数据 3 本段填料最佳含水量 10 5 初次检测含水量 10 4 不需要 进行晾晒和洒水 填料可以直接用于填筑施工 4 填料摊铺完成后 经现场检测含水量为 10 1 时开始碾压 5 碾压时 先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一遍 再振动碾压 根据 压实施工方法直线段先从路基两边开始逐渐向中间碾压 曲线段从 路基的短边一侧开始向长边一侧碾压 碾压遍数控制为眼观无轮迹 28 为止 4 碾压开始后 试验检测工程师从振动碾压第一遍开始 进行压 实度检测 每振动碾压一遍 测定一次压实度 5 根据碾压完后的填筑前后高程差计算压实厚度 推算松铺系数 6 压实合格后重新对填料顶的高程 平整度进行检测 计算横坡 度 6 2 松铺 30cm 测得各压实区数据如下表 试验路段填筑土石方按水平纵向全断面进行 使用推土机摊铺 粗平 再使用平地机精平 压路机碾压密实 碾压时先静压一遍 再进行振动碾压 严格遵循碾压方法 6 2 1 振动碾压第一遍测得数据如下 序号桩 号压实遍数压实度 含水量 1K7 655 第一遍 90 610 4 2K7 675 第一遍 91 19 6 3K7 700 第一遍 89 710 4K7 725 第一遍 91 111 1 5K7 750 第一遍 90 611 7 6K7 780 第一遍 91 69 8 7K7 805 第一遍 89 711 8 29 通过上述数据显示 振动碾压一遍后 压实度达到 90 6 松铺系数 序号桩 号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1K7 6553028 71 05 2K7 6753028 71 05 3K7 7003028 51 05 4K7 7253028 61 05 5K7 7503028 51 05 6K7 7803028 31 06 7K7 8053028 41 06 松铺系数为 1 05 含水量控制 通过上述数据 含水量控制在 2 以内 是最佳的碾 压效果 6 2 2 振动碾压第二遍测得数据如下 序号桩 号压实遍数压实度 含水量 1K7 660 第二遍 92 610 3 2K7 680 第二遍 93 111 4 3K7 700 第二遍 93 111 5 4K7 725 第二遍 92 69 7 30 5K7 755 第二遍 92 110 4 6K7 780 第二遍 92 610 7 7K7 800 第二遍 93 111 6 通过上述数据显示 振动碾压二遍后 压实度能达到 92 7 松铺系数 序号桩 号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1K7 66030 27 1 1 11 2K7 6803026 61 13 3K7 7003026 81 12 4K7 72530251 2 5K7 7553027 11 11 6K7 78030271 11 7K7 8003026 71 12 松铺系数为 1 13 含水量控制 通过上述数据 含水量控制在 2 以内 是最佳的碾 压效果 6 2 3 振动碾压第三遍测得数据如下 序号桩 号压实遍数压实度 含水量 1K7 650 第三遍 94 110 9 31 2K7 675 第三遍 93 610 5 3K7 705 第三遍 94 611 6 4K7 745 第三遍 94 69 6 5K7 765 第三遍 94 110 4 6K7 785 第三遍 93 611 5 7K7 800 第三遍 95 111 9 通过上述数据显示 振动碾压三遍后 压实度能达到 94 1 松铺系数 序号桩 号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1K7 65030 27 1 1 11 2K7 6753026 61 13 3K7 7053026 81 12 4K7 74530251 2 5K7 7653027 11 11 6K7 78530271 11 7K7 8003026 71 12 松铺系数为 1 13 含水量控制 通过上述数据 含水量控制在 2 以内 是最佳的碾 压效果 32 6 2 4 振动碾压第四遍测得数据如下 序号桩 号压实遍数压实度 含水量 1K7 654 第四遍 96 19 1 2K7 680 第四遍 95 611 7 3K7 700 第四遍 95 69 4 4K7 735 第四遍 95 611 3 5K7 755 第四遍 96 612 0 6K7 770 第四遍 97 011 1 7K7 800 第四遍 95 611 8 通过上述数据显示 振动碾压四遍后 压实度能达到 96 0 松铺系数 序号桩 号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1K7 6543026 31 14 2K7 6803026 21 15 3K7 7003026 51 13 4K7 7353026 11 15 5K7 7553026 11 15 6K7 7703025 91 16 7K7 8003026 11 15 松铺系数为 1 15 33 含水量控制 通过上述数据 含水量控制在 2 以内 是最佳的碾 压效果 6 2 5 振动碾压第五遍测得数据如下 序号桩 号压实遍数压实度 含水量 1K7 650 第五遍 99 011 4 2K7 675 第五遍 97 511 4 3K7 705 第五遍 99 011 1 4K7 745 第五遍 98 59 1 5K7 765 第五遍 98 510 4 6K7 785 第五遍 98 511 9 7K7 800 第五遍 98 011 6 通过上述数据显示 振动碾压五遍后 压实度能达到 98 4 松铺系数 序号桩 号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1K7 6503025 21 19 2K7 6753025 11 20 3K7 7053025 51 18 4K7 7453025 11 20 5K7 7653025 21 19 34 6K7 7853025 61 17 7K7 8003025 31 19 松铺系数为 1 19 含水量控制 通过上述数据 含水量控制在 2 以内 是最佳的碾 压效果 6 3 松铺厚度 35cm 试验路段填筑土石方按水平纵向全断面进行 使用推土机摊铺粗 平 再使用平地机精平 压路机碾压密实 碾压时先静压一遍 再 进行振动碾压 严格遵循碾压方法 6 3 1 振动碾压第一遍测得数据如下 序号桩 号压实遍数压实度 含水量 1K7 653 第一遍 89 211 6 2K7 677 第一遍 88 211 7 3K7 704 第一遍 89 710 8 4K7 728 第一遍 89 211 0 5K7 755 第一遍 89 29 6 6K7 776 第一遍 89 711 8 7K7 790 第一遍 88 711 4 8K7 803 第一遍 88 211 2 35 通过上述数据显示 振动碾压一遍后 压实度能达到 88 8 松铺系数 序号桩 号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1K7 6533531 41 11 2K7 6773530 91 13 3K7 7043531 41 11 4K7 7283530 81 14 5K7 75535311 13 6K7 7763530 91 13 7K7 7903530 81 14 8K7 8033530 81 14 松铺系数为 1 13 含水量控制 通过上述数据 含水量控制在 2 以内 是最佳的碾 压效果 6 3 2 振动碾压第二遍测得数据如下 序号桩 号压实遍数压实度 含水量 1K7 654 第二遍 92 110 9 2K7 680 第二遍 92 610 4 3K7 705 第二遍 91 69 8 4K7 735 第二遍 90 611 36 5K7 755 第二遍 91 19 9 6K7 780 第二遍 92 69 2 7K7 800 第二遍 92 111 7 通过上述数据显示 振动碾压二遍后 压实度能达到 91 6 松铺系数 序号桩 号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1K7 6543531 41 11 2K7 6803530 91 13 3K7 7053531 41 11 4K7 7353530 81 14 5K7 75535311 13 6K7 7803530 91 13 7K7 8003530 81 14 松铺系数为 1 13 含水量控制 通过上述数据 含水量控制在 2 以内 是最佳的碾 压效果 6 3 3 振动碾压第三遍测得数据如下 序号桩 号压实遍数压实度 含水量 1K7 657 第三遍 93 610 2 2K7 670 第三遍 94 111 9 37 3K7 700 第三遍 94 19 6 4K7 722 第三遍 94 110 7 5K7 750 第三遍 94 111 2 6K7 780 第三遍 93 110 7 7K7 803 第三遍 93 610 3 通过上述数据显示 振动碾压三遍后 压实度能达到 93 9 松铺系数 序号桩 号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1K7 6573531 41 11 2K7 6703530 91 13 3K7 7003531 41 11 4K7 7223530 81 14 5K7 75035311 13 6K7 7803530 91 13 7K7 8033530 81 14 松铺系数为 1 13 含水量控制 通过上述数据 含水量控制在 2 以内 是最佳的碾 压效果 6 3 4 振动碾压第四遍测得数据如下 序号桩 号压实遍数压实度 含水量 38 1K7 655 第四遍 94 111 7 2K7 675 第四遍 94 69 5 3K7 705 第四遍 94 610 4 4K7 730 第四遍 95 110 4 5K7 755 第四遍 95 610 7 6K7 780 第四遍 95 111 2 7K7 802 第四遍 94 610 7 通过上述数据显示 振动碾压四遍后 压实度能达到 94 9 松铺系数 序号桩 号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1K7 6553530 51 15 2K7 6753530 2 1 16 3K7 7053530 11 16 4K7 7303530 41 15 5K7 7553530 51 15 6K7 7803530 11 16 7K7 8023530 31 16 松铺系数为 1 15 含水量控制 通过上述数据 含水量控制在 2 以内 是最佳的碾 压效果 39 6 3 5 振动碾压第五遍测得数据如下 序号桩 号压实遍数压实度 含水量 1K7 660 第五遍 96 69 8 2K7 685 第五遍 97 010 4 3K7 705 第五遍 97 59 1 4K7 730 第五遍 98 011 0 5K7 755 第五遍 96 111 9 6K7 780 第五遍 96 110 2 7K7 804 第五遍 97 011 8 通过上述数据显示 振动碾压五遍后 压实度能达到 96 8 松铺系数 序号桩 号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1K7 6603529 31 19 2K7 6853529 21 20 3K7 7053529 31 19 4K7 7303529 21 20 5K7 7553529 41 19 6K7 7803529 11 20 7K7 8043529 41 19 松铺系数为 1 19 40 含水量控制 通过上述数据 含水量控制在 2 以内 是最佳的 碾压效果 6 4 松铺厚度为 40cm 6 4 1 第一遍振动碾压测得数据 序号桩 号压实遍数压实度 含水量 1K7 654 第一遍 88 211 5 2K7 670 第一遍 88 210 0 3K7 685 第一遍 87 711 8 4K7 700 第一遍 88 29 3 5K7 720 第一遍 87 210 3 6K7 735 第一遍 87 210 5 7K7 750 第一遍 87 29 4 8K7 770 第一遍 89 29 7 9K7 785 第一遍 87 79 7 10K7 803 第一遍 89 29 6 通过上述数据显示 振动碾压一遍后 压实度能达到 88 8 松铺系数 序号桩 号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1K7 6544034 71 15 2K7 67040351 14 41 3K7 6854034 51 15 4K7 70040351 14 5K7 7204035 11 14 6K7 7354035 21 14 7K7 7504034 71 15 8K7 7704035 61 12 9K7 7854035 61 12 10K7 8034035 31 13 松铺系数为 1 14 含水量控制 通过上述数据 含水量控制在 2 以内 是最佳的碾 压效果 6 4 2 振动碾压第二遍测得数据如下 序号桩 号压实遍数压实度 含水量 1K7 660 第二遍 91 19 7 2K7 685 第二遍 89 211 5 3K7 710 第二遍 89 79 5 4K7 730 第二遍 90 19 1 5K7 755 第二遍 89 79 1 6K7 780 第二遍 89 29 6 7K7 800 第二遍 91 111 4 42 通过上述数据显示 振动碾压二遍后 压实度能达到 90 松铺系数 序号桩 号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1K7 6604034 81 15 2K7 6854035 11 14 3K7 7104034 51 15 4K7 7304035 11 14 5K7 7554035 11 14 6K7 7804035 21 14 7K7 8004034 61 15 松铺系数为 1 14 含水量控制 通过上述数据 含水量控制在 2 以内 是最佳的碾 压效果 6 4 3 振动碾压第三遍测得数据如下 序号桩 号压实遍数压实度 含水量 1K7 655 第三遍 92 69 2 2K7 670 第三遍 92 19 7 3K7 685 第三遍 92 110 5 4K7 700 第三遍 91 611 1 43 5K7 720 第三遍 92 69 2 6K7 745 第三遍 93 110 4 7K7 760 第三遍 92 611 9 8K7 780 第三遍 91 111 5 9K7 795 第三遍 91 19 8 10K7 804 第三遍 91 19 9 通过上述数据显示 振动碾压三遍后 压实度能达到 91 9 松铺系数 序号桩 号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1K7 6554034 61 15 2K7 6704035 21 14 3K7 6854034 51 15 4K7 70040351 14 5K7 7204035 11 14 6K7 7454035 21 14 7K7 7604034 51 15 8K7 7804034 81 15 9K7 7954034 61 14 10K7 8044034 81 15 松铺系数为 1 14 含水量控制 通过上述数据 含水量控制在 2 以内 是最佳的碾 44 压效果 6 4 4 振动碾压第四遍测得数据如下 序号桩 号压实遍数压实度 含水量 1K7 660 第四遍 95 110 9 2K7 685 第四遍 94 69 5 3K7 705 第四遍 94 110 1 4K7 730 第四遍 93 19 6 5K7 755 第四遍 94 610 4 6K7 780 第四遍 93 611 3 7K7 800 第四遍 94 69 通过上述数据显示 振动碾压四遍后 压实度能达到 94 2 松铺系数 序号桩 号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1K7 6604033 11 2 2K7 6854033 31 2 3K7 7054034 31 17 4K7 7304033 91 18 5K7 7554033 71 19 6K7 7804033 41 2 45 7K7 8004034 11 17 松铺系数为 1 16 含水量控制 通过上述数据 含水量控制在 2 以内 是最佳的碾 压效果 6 4 5 振动碾压第五遍测得数据如下 序号桩 号压实遍数压实度 含水量 1K7 655 第五遍 95 110 6 2K7 680 第五遍 94 110 4 3K7 710 第五遍 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浅谈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 医药生物科技行业全产业链创新路
- 人力资源管理 - 申请新增学士学位授予 专业简况表
-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方法探讨
- 电竞产业全球用户需求分析及市场规划
- 会计报表目前分析的局限性及对策研究
- 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 国有企业加强项目投资管控的措施
- 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
- 如何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 环境监测职业生涯规划
-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医用化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ICU保护性约束护理
- 浙江省导游词
-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 火力发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与设备考核试卷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4.5设计舞台灯光秀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建筑消防
- 中医冬季养生课件
- 热轧无缝钢管施工方案范本
- 养殖场兽医的聘用合同示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