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安市曰胜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 菊花灰霉病一、分布与危害 灰霉病是药用植物菊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全国各栽培区广泛分布,严重影响药菊的药用价值。二、症状 病菌侵染花器,产生水渍状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生浅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三、病原 BotrytiscinereaPers.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的孢子梗数根丛生,褐色,顶端具1-2次分枝,分枝顶端密生小柄,其上生大量分孢子。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细胞,近无色,大小5.5-165.0-9.25(m)(平均11.57.69m),孢子梗811.8-1772.111.8-19.8(m)。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科学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适时浇水,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提高植株抗病力;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组织,减少来年菌源。(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保护花和芽,防止侵染蔓延。必要时喷洒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常用药剂灭菌丹、扑海因、速克灵、甲霉灵菊花菌核病 一、分布与危害 菌核病是菊花生产上重要病害,各栽培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二、症状 初在茎中下部出现水渍状病斑,后变为灰白色;潮湿条件下,病部软腐,表生白色霉层,后期病茎皮层霉烂成丝裂状,内生有鼠粪状黑色菌核,有时茎表面也产生菌核。三、病原 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称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部产生的菌核卵圆形、不规则形,初白色,后外部变为黑色,大小2-51-3(mm)。在PDA上菌丛白色,毡状,菌丝体平展,粗糙,生长迅速。菌丝无色,有分枝,并产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顶端或其分枝顶部不规则地簇生一些小瓶梗,上密生无色单胞微小的分生孢子,其大小仅1.5-31-2(m),一星期后逐渐形成初白色后外层黑色不规则形的大菌核。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科学配方施肥,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深翻土地,清除田间病残组织。(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多硫悬浮剂600-7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常用药剂多硫、甲基硫菌灵、混杀硫、多菌灵、扑海因菊花枯萎病一、分布与危害 枯萎病是药用植物菊花上的重要病害,全国各栽培区广泛分布,造成严重损失。二、症状 初发病时叶色变浅发黄,萎蔫下垂,茎基部也变成浅褐色,横剖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向上扩展枝条的维管束也逐渐变成淡褐色,向下扩展致根部外皮坏死或变黑腐烂,有的茎基部裂开。湿度大时产生白霉,即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该病扩展速度较慢,有的植株一侧枝叶变黄萎蔫或烂根。三、病原 FusariumoxysporumSchl.f.sp.chrysanthemiSnyderetHansen称尖镰孢菌菊花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PD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茂盛,絮状,菌丛背面浅紫色至紫色,个别白色。大分生孢子纺锤形或镰刀形,壁薄,两端尖,多具3个隔膜,少数4个或5个,3个隔膜的大小25-363.6-4.7(m);小分生孢子生于单瓶梗或较短的分生孢子梗上,数量很多,肾形至椭圆形,l-2个细胞,大小6-142.7-3.6(m);厚壁孢子球形至椭圆形,1-2个细胞,顶生或间生;单生或双生,个别串生。四、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2)重病田与其他作物实行轮作。(3)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宜排水的砂性土壤栽种;科学施肥,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湿气滞留;及时剪除田间病枝,减少传染源。(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灌上述对好的药液0.4-0.5L,视病情连续灌2-3次。常用药剂多菌灵、琥胶肥酸铜、多硫菊花霜霉病一、分布与危害 霜霉病是药用菊花上的常见病害,全国各栽培区广泛分布,危害严重。二、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嫩茎、花梗和花蕾。春季发病致幼苗弱或枯死,秋季染病整株枯死。病叶褪绿,叶斑不规则,界限不清,初呈浅绿色,后变为黄褐色,病叶皱缩,叶背面菌丝较稀疏,初污白或黄白色,后变淡褐或深褐色。三、病原 PeronosporaradiideBary称菊花霜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孢囊梗单生或丛生,由气孔伸出,大小225-4127.8-11.8(m),主梗是全长12-34,冠部呈3-7次叉状分枝,顶端呈2-3叉分枝,直角或锐角,顶枝长7.8-11.8m,端细,基部稍粗,顶枝端钝圆,略膨大。孢子囊淡褐色,椭圆形,大小24.5-31.214.7-24.5(m),主要为害菊花(Chrysanthemumsinense)。此外有报道PeronosporadanicaGaum称丹麦霜霉菌,能侵染贡菊(Chrysanthemummroifolium)和滁菊,不侵染资菊和杭白菊。P.danica菌丝白色,孢囊梗3-5次分叉,第一分叉不对称,大小28.6-7079-16(m),主干长192-473ym,末端分叉近直角,长7.8-157m,直或弯,端尖;孢子囊椭圆形,无色,无乳突,大小23-3317-27(m),萌发后产生芽管。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浇水,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春季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深埋或烧毁,收获后彻底清洁田园,减少来年菌源。(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克露(或克霜氰或克抗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左右1次,共防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常用药剂克露、安克锰锌菊花锈病一、分布与危害 锈病是菊花上的常见病害,也是重要病害,各种植区广泛发生,危害严重。二、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初在叶片上现浅黄色小斑点,叶背对应处也生出小褪绿斑,后产生稍隆起的疱状物,疱状物破裂后,散出大量黄褐色粉状物,即病菌孢子。菊花染病后生长十分衰弱,不开花或大量落花。叶片上病斑多的,叶缘上卷。三、病原 PucciniachrysanthemiRoze称菊柄锈和PucciniahorianaP.Henn称堀柄锈及PhakopsoraartemisiaeHirat.称篙层锈菌,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Pucciniachrysanthemi夏孢子堆褐色,多生于叶背,少数生在茎上,大小l-2mm;夏孢子黄褐色,球形至椭圆形,具刺,大小30-3725-32(m),具3个芽孔,上生突起。冬孢子堆生在叶背或叶柄和茎上,大小l-2mm,深褐色或黑色;冬孢子栗褐色,倒卵形至椭圆形,大小38-5523-32(m)。P.horiana冬孢子堆黄褐色叶背生,大小2-5mm;冬孢子黄褐色,长椭圆形至纺锤形或棍棒状,大小30-5211-17(m),分隔处稍缢缩,基部狭窄,平滑,柄浅黄或无色,柄长50m,不脱落。Phakopsoraartemisiae夏孢子堆多生在叶面表皮下,后期才开裂;侧丝棍棒形,直或弯,无色至.近无色,长38-41.5m;夏孢子浅黄色,卵形至椭圆形,具短刺,芽孔不明显。四、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如选用桃金山、舞姬等抗病力强的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切忌连作,保持通风透光。适时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l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40杜邦新星乳油9000-10000倍。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常用药剂三唑酮、敌力脱、杜邦新星菊花白粉病一、分布与危害 白粉病是菊花上的常见病害,全国各种植区广泛发生,严重影响菊花产量和品质。二、症状 初在叶片上现浅黄色小斑点,后渐扩大,病叶上布满白色粉霉状物,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病情严重的叶片扭曲变形或枯黄脱落,病株发育不良,矮化。三、病原 ErysiphecichoracearumDC称菊科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生于叶两面,分生孢子近柱形至桶柱形,串生。闭囊壳扁球形,附属丝多,暗褐色,大小90-130m,含子囊10-20个;子囊卵形,矩圆形至椭圆形,大小20-2814-18(m),子囊内多含2个子囊孢子,个别3个;椭圆形,大小19-3811-22(m)。我国南方一般不产生有性态,无性态为OidiumchrysanthemiRabenh。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田间不宜栽植过密,注意通风透光;科学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适时灌溉,提高植株抗病力;冬季清除病落叶及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60防霉宝2号水溶性粉剂800倍液、40达科宁悬浮剂600-7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病情严重的可选用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40福星乳油9000倍液。常用药剂甲基硫菌灵、防霉宝、达科宁、加瑞农、三唑酮、敌力脱、福星菊花叶斑病一、分布与危害 药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Tzvel.(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常用中药,以花入药,药用菊花品种较多,如茶菊、黄菊、白菊等,具明目解毒、散风清热之功效,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二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面初生针尖大小褪绿色至浅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状,中心暗灰色至褐色,边缘有褐色线隆起,直径3-8mm,个别病斑长20mm。三、病原 CercosporachrysanthemiHealdetWolf称菊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不发达;分生孢子梗生于叶两面,丛生,基部膨大,梗密集或不密集,浅橄榄褐色,在0-2处屈曲,个别膨大,顶端呈亚平截形,生大孢子痕,直立或近直立,大小20-803.5-5.0(m);分生孢子针状,基部平截无色,顶端尖,直或略弯,具6-33个不大明显的隔膜,大小40-1252-4(m)。分生孢子形成后,分生孢子梗尖端继续伸长,再顶生分生孢子。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适时灌溉,注意清沟排渍,避免偏施氮肥,适时喷施植宝素等,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抵抗力。结合采摘叶片收集病残体,携出田外烧毁,减少传染源。(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琥乙磷铝(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常用药剂多硫、百菌清、甲基硫菌灵、扑海因、琥乙磷铝。菊花白绢病一、分布与危害 白绢病是药用植物菊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主要发生在成株期,各栽培区广泛发生,严重影响药菊的药用价值。二、症状 成株期主要危害根茎基部及茎部,引致根腐、茎基腐。茎基部和茎秆染病后,可致病部以上枯黄,叶片脱落。茎蔓病部长出白色疏松或线状菌丝体紧贴其上,后期在菌丝体上形成白色至褐色或黑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小菌核散生或聚生。三、病原 SclerotiumrolfsiiSacc.称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白色绢丝状,呈扇状或放射状扩展,后集结成菌素或纠结成菌核。菌核似油菜籽状,初白色至黄白色,后变茶褐色,圆形,表面光滑,直径0.5-3mm。有性态为Atheliarolfsii(Curiz)TuKimbrough称罗氏阿太菌。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重病地避免连作,与非寄主植物实行轮作。加强栽培管理。科学施肥,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灌溉,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湿气滞留;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来年菌源。(2)药剂防治。及时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病穴及其邻近植株淋灌5井冈霉素水剂l000-1600倍液或50田安水剂500-6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9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穴)淋灌0.4-0.5L。隔l0-15天1次。用培养好的哈茨木霉0.4-0.45kg加50kg细土,混匀后撒覆在病株基部,能有效地控制该病扩展。施硝态氮肥及增施消石灰50-100kg可减轻发病。常用药剂井冈霉素、田安、甲基立枯磷、敌克松。菊花斑枯病一、分布与危害 菊花斑枯病又称黑斑病、褐斑病,是药用植物菊花生产上的常见病害,严重影响药菊的产量和药用价值。二、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初于下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斑,大小5-l0mm,外部有一不明显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边缘呈黑褐色,中央稍褪色,湿度大时出现不大明显的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致整个叶片变黄干枯或变黑脱落,有的病叶卷成筒状。三、病原 SeptoriachrysanthemellaSacc.称菊壳针孢和S.obesaSyd.称菊粗状壳针孢,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菊壳针孢分生孢子器球形至亚球形,大小5178m,褐色或黑褐色,器壁膜质,孔口直径12-17m;分生孢子针状或丝状,无色,具3-6个隔膜,大小23-431.1-1.8(m)。菊粗状壳针孢分生孢子器直径66-160m,分生孢子长44-108m,较菊壳针孢大。菊壳针孢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菌落黑褐色半球状,致密。在燕麦培养基上生长较好,菌落直径大,培养63天达13mm,产孢也多。20-24产孢所需时间为16天,12及28分别为37天和21天;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不发芽或发芽率很低。分生孢子萌发温限12-32,萌发适温26-28,55经10分钟致死。分生孢子萌发需有水滴或水膜及充足的氧气,否则即使相对湿度接近饱和也不萌发。适应酸碱度范围为pH3-11,其中以pH5-7最适。四、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2)重病田实行2年以上轮作。(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科学施肥,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浇水,及时清沟排渍,尽量选晴天上午浇水;及时剪除病叶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考点考试试题及答案
- 填埋场运营培训课件
- 旅游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施工类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消防器材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箱包电商O2O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新疆的马课件
- 2025年文化再生与创新能力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认同与社会融合的相关知识能力测试的考试试卷及答案
- G93成渝环线高速公路宜泸段新增元水互通式立交项目环评报告
- 2025版成人心肺复苏流程指南
- 教育护士竞聘课件
- 《儿科安全用药》课件
- 【0110】2024年年度泉州市场分析正式版
- 学校国庆节快闪活动方案
- 临建施工组织方案
- 2025胸腔穿刺:操作步骤与技巧
- 湖南省社保知识培训课件
- 脑钠肽在心衰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曲秀芬
- 按摩技师培训按摩理论与技法考核试卷
- 门式起重机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