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迪士尼动画长片制作迪士尼动画长片制作工程浩大,制作人数多达五、六百人, 分工之细密,造就了许多极端专业的人才, 同时因为组织庞大,团队合作的精神成为工作的最大信条。 从迪士尼细密的制片流程可以看出美国工作文化的特点, 那就是强调分工、个人专业及团队合作。 而其中最重要的,我想大概就是画师们彼此互动, 脑力激荡产生的能量及追求卓越的精神吧! 首先必须说明本文观点由角色动画(Character Animation)出发。角色动画就是大家一般熟悉的卡通动画:叙述性(narrative)体裁,有人物角色及剧情。角色动画一词,是用来区别抽象及平面设计等其它表现形式的实验性动画。迪士尼长篇动画制作工程浩大,制作人数多达五、六百人,分工之细密,造就了许多极端专业的人才,同时因为组织庞大,团队合作的精神成为工作的最大信条。画师们待人处事、互动及沟通能力,也成为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过也因为是集体创作的关系,一些独特奇异的个人创作意念也比较不容易发挥出来。迪士尼的动画制作方式并不见得适合所有的片厂或制作,了解了它的结构关节后,每个制作群应依照自己的条件及优缺点浓缩重组。 长篇动画制作流程 与一般影视制作类似,迪士尼长篇动画制作流程大致有三部分: 前制作,主要是创意设计。 制作,则是真正动手实际执行。 后制作,则是整理、合成、修订所有的要素及善后的工作。 一、点子 动画的制作由构想点子开始。以迪士尼为例,若提案人非迪士尼内部员工,首先必须先找一个经纪人,帮忙处理法律上的问题,因为交涉的过程可能会引发许多的法律争议。以花木兰(Mulan)为例,花木兰女扮男装到军中所用的假名花平(Fa Ping),刚好跟美国一家高尔夫球公司的名字Ping相似,这家公司便利用这样的情形,控告迪士尼盗用他们的店名,想籍打官司来赚钱。因此像迪士尼这样的大公司对法律问题格外小心,不轻易接受外面个人提案。透过经纪人把剧本送给公司,对双方都有好处,一能保障公司法律上的安全,同时也维护著作人本身的权益。 另外就迪士尼公司内部而言,构想来源的途径有三种:由主管阶层下达行政命令(executive decision):像狮子王(The Lion King)就是在总裁一声令下,认为现在应该拍摄一部类似小鹿斑比(Bambi)这种片子这样的想法之下促成的。制作群以小鹿斑比为跳板,加上了莎剧哈姆雷特(Hamlet )的故事结构来进行:主角狮子辛巴(Simba)在痛失父亲,自我放逐后,重新找回了自我。 公司年度敲锣秀(Gong Show):公司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安排一个场合请公司要人,包括总裁、董事长和其它高层人士,坐成一排,然后让每个想要介绍自己构想的人,利用自己设计好的海报或草图,在五分钟内介绍自己的故事大要。场内有一个大锣,五分时间一到,匡的一声就换下一位。赫克力士(Hercules)就是这样被选上的。 由公司内部的创意执行(Creative Executive)部门发想:这是最常发生的情况,由大约七人组成的创意执行部门搜集世界各地的童话、传奇、民间故事,或研读坊间出版的儿童读物,及外面送进来的剧本。每隔一阵子向公司主管们报告,介绍值得拍成动画的构想。花木兰就是这么来的。 以上这些管道相互运作、交集,一部片子往往很难界定是从哪一个特定管道构思来的。 二、故事大纲 有了构想点子后,公司会请剧作家先写出故事大纲或本事(Treatment)。像花木兰,起因是因为公司高阶主管想要拍一部以东方为背景的故事。因为那是迪士尼从未触探过的题材,况且对西方人而言,东方富有炫丽神秘的色彩,会很吸引人。因此创意执行人员就开始寻找,起初考虑过一个名叫中国娃娃(China Doll)的故事,可是内容不过是类似西贡小姐、蝴蝶夫人等好莱坞已经炒烂了的白人男性沙文主义冷饭,了无新意,所以后来就放弃了;这时正好有位创意执行人员认识一位正在编辑世界民间故事的作家,公司就接受他的建议,采用了花木兰。因为花木兰的故事有趣,而且女主角性格具时代意义,跳脱传统东方女性柔弱服从的刻板印象,更符合了迪士尼近年来在题材挑选上,想掌握时代潮流的企图。 三、剧本 接下来的分工,首先是拟定剧本(Script)。迪士尼动画跟真人电影不太一样,它承传了喜剧及默剧的深厚传统,强调肢体语言的视像表演方式,因此比较不适合对白特别多的剧本。动画的角色关系及情节都应尽量以视像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不是用讲的。比如描写一个生气的人物,使其捶胸顿足、张牙舞爪,要比说一句我好生气啊!更来得传神有趣,这样才是发挥动画的长处。一个好的动画剧本要能够从视像的角度来写作,动画剧作家与故事画师频繁的互动更是重要。四、故事板 和剧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故事板(Storyboard)。以前拍电影、拍动画没有故事板,大家拿起摄影机就拍了。故事板是迪士尼最先发明的,它就像是一系列的连环图画。漫画书上的每一格排出来大概就是一个故事板。在还没有正式制作时,藉此可以看出整个故事的走向。故事板上有许多故事草图(Story Sketches),草图底下写着对白。故事画师(Story Artists)们就像说唱艺术家,对照着故事板,用声音、表情,演说出故事内容(Pitching),希望观者能感受到故事板里的戏剧性,进一步说服台下的导演、制片采用其构想来制作。同一场戏往往会经过两三个画师的手,有时则会出现好几个不同的版本,透过导演、制片、画师们充分讨论后,定下确定的版本。迪士尼讲究分工合作,一部片子需要集众人之力才能完成,动画长片的制作结构庞大,需要很多脑力激荡,制作故事板可方便大家研究讨论。在此时找出故事的毛病,可以避免制作时,时间、金钱无谓的浪费。一般的电视动画,故事板只要导演看过,觉得可以就行了。 一个故事画师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充分了解每个角色的性格,及角色间的情感关系,然后依此为动力来铺陈情节。以花木兰为例,若是剧情按照一般说法:花木兰假扮男装,出现在她父亲面前,欺瞒过他后,父亲就让她去从军打仗。这样的剧情铺陈只是照本宣科,缺乏角色深度,没有情感,没有从人物的内心去思考人物对这种情境该有的反应。花木兰的故事以人情推想,一个弱女子女扮男装上战场,除非她父母亲不关心她的死活,否则一定会很紧张,会拼命去阻止,使她无法成行。故事画师要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来思量故事情境,这样才能深刻地刻划人性反应,这样的剧情推演也才合情合理。因此,迪士尼的花木兰半夜不告而别,与一般流传的故事不相同。 迪士尼动画魅力的关键不仅在剧情的铺陈,更重要的是角色塑造(Characterization)。一切人物角色从内心出发,这就是为什么迪士尼的角色看起来都很真实,像是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图画。花木兰片中,大家看到的是一个调皮可爱,活泼有性情的邻家女孩,而不是一张卡通画。长久以来,迪士尼动画以此致胜,而这也是好莱坞电影的一贯手法,那就是要创造出有个性、有魅力的明星角色。 为了更全盘看出故事走向,也可以在一块板子上按顺序排出书写的情节重点(Story Beats),或在其上画出情绪起伏及高潮位置的曲线,这样可以帮助故事画师了解场景的相对张力。 五、视像开发 除故事板外,使故事具象化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视像开发(Visual Development),也就是国人一般所谓的美术设计,只不过迪士尼更注重设计过程的自由度及宽容性,强调多样、变化、发展,故此名之。这部分工作是在前制企划阶段中,把文字剧本里所有视觉影像的部分诠释出来,从整体风格、人物设计、造型配色、道具布景设计、气氛营造到色彩规划,都是视像设计的工作内容。 视像设计刚开始是很概念性的,也是画师创作最开心的时候。因这时候故事还没有完全定案,情节还很模糊,因此每个视像设计师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凭个人的感觉及想象力,去充分发挥。工作的范围并没有清楚的界定,角色、场景、色彩全包,每个人都像是图画故事书的插画家一样,把故事的重点依自己喜好的方式插画出来,百花齐放,提供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导演在这个开发过程中,最后选择一个美术方向,并决定各部门的领导,渐渐分工,缩小工作范围,大家朝同一个大方向进行。 人物设计 就是人物设计的部分,是该片角色设计美术总监(Artistic Supervisor on Character Design),负责造型设计。为了之后让五、六百人画得和我一样,我必须要设想出一套角色设计的美术风格原理,让大家去依循。 以花木兰为例,S弧线是整个风格的关键,像是古代人物画勾勒法里的游丝描,这是我从中国古代绘画中发现的一个可以运用在动画上的元素;中国古代神佛雕塑,特别是佛手,更是我的灵感来源。这样的S弧线有一种优雅、行云流水的美感,特别适合用来描写中国古代人物服饰。S弧线是花木兰线条处理的基准,线条之间的平面空间则由相切的三角楔子来规范,花木兰人物美术原理在此不多谈。而对于电影的整体风格,部门设计师的共识就是要能简练而具诗意,因此从人物到场景设计都企图以最简练的造型、用色,精准捕捉东方绘画中留白、线条疏密对比的艺术精髓。 所有主要角色设计搞大致出来之后,设计师与每个角色的负责动画师来回修整造型,使在不失去原设计风味的前提下,让造型更容易为动画师个人所掌握。 角色设计到最后阶段,必须作造型表(Model Sheets)。造型表上有人物的各种角度、表情及姿态,有助于统一动画师作画。造型表一日至案下来,经导演核准后,就尽可能不再更动。 在此之后则进行造型配色,由设计师、美术指导与色彩风格师(Color Stylist)依据角色个性,构想色彩概念来执行。比如花木兰相亲的粉红衣裳,就是用来与后花园里那朵晚开的粉红色木兰花相对照;三结义兄弟老姚、小林、金宝,则依据性格,分别使用红、黄、蓝三原色变化而成。 人物造型确立之后,还要将主要角色并肩排列出来,让大家知道他们的高矮大小比例(Size Comparison或 Lineup),构图师尤其需要这个资料。 从比例图也可以看出迪士尼动画造型中很讲究的形状(shapes)设计变化;以花木兰为例,比如金宝是圆形,老姚是方形,小林是三角形等等。每个造型都要有它独特的形状,而且形状要有明显、对比的差异,同时要能反映角色个性。一个成功的造型设计,即使人物全部涂黑成剪影,应该还是可以看出谁是谁。 接下来,雕塑师会根据平面的造型表,塑出造型一致的立体泥人( Maquette),它主要的功能是帮助动画师作画。因为造型表是平面的,有时一些比较特别的角度,譬如说是从下巴往上看的脸面,可能就会不知道怎么画,或画起来没把握。有了这个泥人,就好象随时有个模特儿在一旁,动画师可以对着泥人,画出困难角度,对动画师的帮助很大。这些泥人像上彩后,也是炙手可热的收藏品。场景设计 场景的风格及设计要与人物角色相互搭配,由美术设计师(Production Designer)根据情节故事发生地点,大致绘制设定出来,再与美术指导(Art Director)、构图组长(Head of Layout)及背景组长(Head of Background)共同监督执行。美术设计师必须设想出一套美术风格原理,让构图师及背景师依循;每一场布景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空间处理都按此原理绘画。比如像花木兰,为了捕捉中国传统绘画中留白、虚实对比的风格,布景使用了大量的简单色块,画面除了焦点处的细节有清楚的定义之外,其它部分大多把它打成蒙蒙胧胧的写意色彩,留给观众自己联想的空间。 迪士尼画师喜欢在设计图里开点玩笑或留下一些足迹,比如在阿拉丁(Aladdin)片尾,坏蛋得势后,皇宫满仓金银珠宝中,观众若停格注意看,就会发现有烤面包机、米老鼠手表、回力球等等不应该出现的东西。而我们则在花木兰家庙石碑上的铭文,用篆书把企划同仁姓名放上去,这真是是给我逮到机会,让我们的姓名与迪士尼影片一样,永垂不朽。色彩剧本 剧本有文字剧本,在视像设计里则有所谓的色彩剧本(Color Script),色彩剧本是一连串的彩色场景画稿,由美术指导或背景组长在整出戏故事板里择取一系列关键的故事草图缩小后,根据剧情的情绪及气氛需要,设定场景切换的色彩组合。像花木兰相亲前梳妆打扮的这场戏,希望给人清新的感觉,美术指导就指定比较粉色调的色彩,背景画师就依此作画。另外像木兰在受训时的那场戏,到最后背景都变成橘红色,就是因为要给人一种热血奔腾的感觉。还有那场烧毁村庄的戏,为了突显戏剧性,而用红、黑两个强烈的颜色,作出一个带杀气而且血腥的色彩对比。 依据色彩剧本,也可以决定从一场景切换到另一场景的色调,是要强烈对比,还是要流畅和谐。色彩左右了观众潜意识情绪的变化,使用色彩剧本,可以全盘掌握其起伏。 六、声音 这个部分由片厂的声音部门(Sound Department)负责,工作包括人物配音、音效、歌曲及配乐。配音 部门中的配音选角总监(Voice Casting Director)负责寻找适合故事角色的配音员及演唱者。这部分必须和角色的造型设计及角色的个性密切配合,比如说,把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配上天真甜美的声音,使其声如其人;或把一个个性善良的大胖子一反常态地给配上尖尖细细的声音,以制造反效果;或是像花木兰中,三结义的老姚,长得像张飞,配上电影演员哈维法尔斯坦(Harvey Fierstein)沙哑草莽的声音,就很符合老姚的个性,是很成功的例子。 在角色配音上,迪士尼采用先期录音的作法,有别于台湾或日本动画的事后配音。迪士尼是先录完声音之后,动画师再根据声音的音轨作动画,这样人物和声音才会对嘴,表情也比较好抓,如果像日本动画,先画了之后,才找配音员配音,这样的作法,在情绪的衔接上往往会有瑕疵。比如人物说一句话,要是时间长短没控制好的话,就会发生人物嘴巴还在动,但是话已经说完的窘境,因此配音员就被迫额外去发想一些不合情境的台词。 先期录音在配音录制好之后,读音员(Sound Reader)在机器上把音带上的台词声音音节及轻重分解出来,标示在一张称作律表、曝光表或拍摄表(Exposure Sheet,简称XSheet)的纸上。律表上面的纵线代表层次,而每一横长条则代表影片的一格,每八格是一段落,两段是一呎(35mm影片),三段的话就是一秒,二十四格。把每个音节都分解开来之后,动画师再按照音节去画嘴形。这就是为什么迪士尼的人物讲话绝对生动对嘴。录音时,导演和动画师一定要在场,他们必须跟配音员沟通,告诉他们要的是什么样的情绪。比如,一句简单的不!,情绪不一样就会有不同的表情,全看导演怎么要求。歌曲 歌曲是戏剧中表达内心情感的另一利器,尤其是令人一听不忘,可以朗朗上口的好歌。迪士尼动画片这十几年来以百老汇音乐剧(Musicals)的形式崛起,歌曲更是到处都是。不过,歌曲一定要能很自然地切入情节,不唐突,并且推动情节;填词更要切合角色情景,不能只是为歌而歌,否则就会使整个剧情停滞下来,变成演唱会,而破坏了戏剧张力。如果配音员和歌者不是同一人,那么更要找到一个音色相当的歌者来搭配。迪士尼一般会寻找具知名度的作曲、作词人来写歌。 音效及配乐 在前制阶段只暂时使用坊间可以找到的音乐和音效资料运用。当然,声音部门此时也正积极地寻找适合的电影配乐作曲家。人物配音、音效、歌曲及配乐在此时先做简单的混音,以供故事影带使用。 七、故事影带 到此阶段就进入动画制作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一般国内动画界常省略,或没有好好利用的部分故事影带(Story Reel)。故事影带与一般业界所谓的莱卡带(Animatic或 Leica Reel)其实是一样的。前制编辑部(Development Editorial)将故事板上的故事草图一张张扫进计算机里,配上对白(有时画师们会被临时抓去做背景人物配音)及简略的音效、配乐,以影片或录像带的形式剪辑而成故事影带;就是把故事板加上时间的要素。将先前平面的构想,透过故事影带,更进一步更精准地来拿捏片中情节的时间性(Timing)及起伏。 当制作群大家一起看故事影带时,就可以清楚看出故事有没有瑕疵。尤其是放映给非制作群观众看时,因为他们的立场客观,有新鲜感,可以更忠实地反映片子的效果好坏。如果片中一个有意制造笑料的地方没有人发笑,那就知道不对,要考虑是否笑料不够,或是发生的时间点不恰当,或是根本就需要剪掉重做。透过故事影带,在前制作时就找出故事问题解决,可以避免日后制作时大量人力财力的浪费,这部分对动画片尤其重要。 故事影带里的故事草图往后会随制作进度,一场景一场景渐渐地为草稿动画所取代,然后动画也渐渐地被上色完成的场景所取代,一步一步地演化成最后的动画影片。声音部分也一样地演化成最后的结果。 八、工作本 长片制作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工作本(Workbook),这是更进一步设想的故事板。先前故事板中的都是草图,并无清楚的运镜及背景细节资料,只有人物的作表(动作及表情)。到了工作本阶段,会加入电影视觉语言,如运镜及摄影角度的变化等等去强化戏剧张力。在电视动画制作里,故事板和工作本是同一个东西,没有分别。 前制作是工作中最有乐趣的部分,企划部里到处充满了笑声、乐声、读书声;若安静无声,你就知道片子碰到瓶颈,或出了问题。 到此,前制作的部分告一段落,有了最后设定的色彩、造型表、工作本,这些都是未来制作的蓝本,以下的制作作业全部以此为准。三维动画制作流程动画人专属车厢2009-10-29 12:15:11阅读166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三维动画片制作流程前期:名词:l 脚本,故事板:脚本中不仅是你的故事,还有客户的要求以及最后所要达到的目标即片子的定位、风格、特点等等。故事板是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独立作业的依据,所以有必要详细一点(程度要看具体的项目了)。这两样东西组合以后,在电脑里加上时间就是最早的一部样片了。(主要用于初步的讨论)l 设定:角色设定包括角色的造型和主要的表现特性的动作,可能还有一些表情和主角用的特殊道具等等。有的片子里还有特殊的道具设定。背景设定包括片子里几个大的场景的手绘彩稿等等。l 资料收集:如果你的客户已经提供详细的资料,那会非常方便;可实际上手头的资料往往不够,那么收集资料的工作是必要的,这些资料可以成为跟客户确定最后效果的依据。l 工作人员:这时候主要的工作人员都要找齐(包括各个部门或者环节的主要负责人),相关的技术人员也要找到(有的时候你只是这个项目需要一个这方面的技术指导,那么就只要找一个临时的)。l 软件清单:需要使用的软件清单,如:三维软件,办公软件,一般的压缩工具等等,二维的绘图软件,后期软件,所需要的一些重要的插件和一些内码等等。流程:要创作人员根据客户的要求制订脚本;接着开始做出初步的故事板和设定,同时找到所需的资料,并且确定所需要的技术及人员,确定项目的可行性;然后确定脚本,故事板及设定。注意事项:前期的内容一定都要确定,大的框架在这时已经形成。制作中很多影响大的改动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其后果也往往是很严重,而且要对工作人员有相应的补偿。前期的准备往往很花时间在沟通上(包括内部和外部),费心费神,但是会为以后的工作带来很多便利。样片:名词:l 样片:样片里应该包括这个片子里的主要的大场景和主要人物和一些重要的镜头,画面的效果,整体的风格,特点等等这时候应该已经差不多都出来了。l 修改意见:客户这时候给你的应该是关于这部片子的整体风格等各个方面最终的修改意见,这时候就是真正确定的时候。l 技术问题:让客户看到差不多的效果后,主创人员要确定正式制作时不会有大的或者解决不掉并且影响全片的技术问题。尽量不要在已经开始制作以后再加一些技术,有的时间这不一定能提高片子的水平或效率,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个技术是先进的,但是要一个团队的所有人再重新掌握一种技术,花的时间就不一样了。所以做一个样片,不仅是给客户也是给自己的,大部分技术问题应该在这里就要解决掉!l 时间表:通过样片的制作,项目负责人根据样片制作的周期来安排正式的时间表。流程:主创人员开始根据前期已经确定的故事版来确定需要做哪几个镜头,部分已经进入团队的工作人员开始制作角色和场景;然后一起完成这个样片。制作的过程基本上跟正式制作是一样的,除了原画要在角色的模型上直接调整动作。注意事项:样片其实就是对正式制作的一次演习,并且样片会决定客户对于这个团队的信任程度。所以样片的制作可以简单,但是不能马虎(简单是说有的东西可以因为时间而不用考虑)。同时,对于团队内部已经制定的流程也是一次实练,一经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修改补充。准备:名词:l 设备:包括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电脑以及至少四台渲染用机和一台服务器。电脑用统一的GHOST备份,所有人的电脑装的软件应该都是一样的,如果有升级等问题,应该请系统统一安排。l 人员培训:参与进来的人员,一般都是有基础的,但是总项目的要求要统一,而各个具体的分项目的要求不同,技术、画面、包括工作习惯等都会不同。这些都要通过一定的培训,让不同的工作人员彼此能比较容易地沟通协作,完成一个项目。这是初步的共识,同时建立起大家的对这个项目的团队概念。l 文件准备:各部门至少应该有一份故事板,l 工作目录:MAYA这个软件自身就已经设置了详细的工作目录,但是这是不够的。一个小的项目,在制作的时候会有好几个阶段,已经通过跟没有通过的不能放在一起,上过材质和没有上过材质的,已经做完动画和尚未完成动画的等等。最重要的是渲染的分层图片要有规定的地方放置,这可是前面大部分工作的成果,要小心保存。所有的文件都应该从服务器上统一调用。l 文件命名:所有的文件命名都应该有统一的格式,让其他的工作人员可以一目了然。同时要注意的就是如镜头和动画都会有小段的样片,这些样片的格式、尺寸、都要统一以便串起来连续播放。文件的命名最好用英文,而且不要太长,现在的系统允许有很长的名字,但是这一方面并不是那么方便,另一方面如果目录很深,在最后的资料备份上可能会有问题。l 消息沟通:内部公共消息的发布或者通过内部的电子邮件或者一些其他的方式。也可以安装一个内部的聊天系统,不仅及时发布消息,同时可以作为内部的沟通工具,但是这要注意把内容整理好以后再发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一般不建议在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口头决定。如果有会议的话,应做好会议记录,再整理好给相关人员。以备查案。l 时间表:如果发布,根据样片的测试,调整出详细的时间表。各个部门工作的具体内容(根据故事板,详细具体镜号)。l 资料准备:资料的准备包括的东西很多,各个部门至少两份故事板,所有的相关资料和表格要分发到各个部门。已经在样片中完成的角色和场景也应该在服务器的目录中随时可以给工作人员调用。各份表格也应该放在统一的目录中,由制片统一整理上报进行修改和上报。l 测试:测试的内容包括材质、动画、渲染、特效等一个部门的独立运行或几个部门的协同作战,以完成一个镜头或者别的内容为目标。也是流程中关系重大的一环。测试的结果往往是各个环节的确认标准。要注意的是,测试可能是随时随地的,正式制作开始以后,也会需要很多测试。l 分层渲染:在这时候也应该确定好大致的原则。分几层比较合适。l 尺寸:你要做的动画片的尺寸,(样片应该跟正式片子是一样的)。测试时的尺寸,原画和镜头部门小样片的尺寸(这两个以看清为准)。这些尺寸应该都是同一比例的。注意事项:准备期其实跟样片是同时进行的,同样是为了接下来正式制作时团队更好的运转。有的准备工作是根据样片制作得来的,有的则直接从前期后的工作开始。准备的时候应该把前期的不足尽量全部补掉(也就是前期中的那几项,全部都必须再次确认好)。任何一点修改不仅影响到正式制作时的流程、时间和工作方式,也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士气。准备期间,整个项目的完整框架已经出来了,接下去就是要填满它。部门l 主创:导演,美术总监,技术总监,部门负责人。主创人员要时刻注意项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l 行政:项目经理,制片(内制及外制)。制片是所有人的助理,起到协条各部门之间工作的作用(特别是出现问题时)。因此要对整个流程非常熟悉,并且要清楚地知道各个部门甚至各个具体分项目的进度。同时为了方便工作,制片可以根据已有的文档设计出方便自己使用的文档。l 建模:场景,角色,道具。l 材质:场景,角色,道具。以上两个部门也可以分成:场景,角色,各部门再配置相应的材质人员,道具这时候可以归入另两个部门了。这两个部门在制作时需要根据项目表进行制作,并注意考虑到渲染和动画制作等问题。l 分镜:每一个镜头都要跟导演沟通。在动作完成以后,对镜头再进行一次调整。而分层的渲染的确定也可以在这两个环节中完成。项目完成以后,要做一个小的样片以便导演检查确认。l 动画:跟据定好的骨骼调动作。还包括表情动画等等。项目完成以后,要做一个小的样片以便导演检查确认。l 灯光:灯光部门打完光以后,要在每一镜里放一张样张,以方便渲染人员做核对检查。l 特效:在镜头部门工作的同时可以试验一些项目,以达到最好的效果。l 渲染:一般在中期就可以正式开始了,分层渲染经常会出现问题,所以一定要在开始以前保证其顺利进行。制作期:这是周期最长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自然问题也多。名词:l 制前会议:这个会议上,所有的主创人员和工作人员都要到场,由主创人员讲解整个片子的内容、风格、画面、注意事项等等。要让团队中的每个人做到心中有数,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自己工作中相关的人事物,并且现次达成共识,建立起大家共同的信心。l 工作分配:工作分配在各个部门有不一样的概念因此也要有相应的分配原则。各个部门可以根据项目表和时间来分配。但是都应基于公平原则。l 确认标准:主创人员根据项目的画面风格等进行标准的制订。各个部门分别有其相应的标准。l 通过:通过的工作至少是由三个人完成的:制作人员本身,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导演。每个部门都应以分到手中的标准来进行检查确认。而不得由某个人的主观来决定是否通过。l 退修:在每一个环节的制作过程中,都要按时交出工作给导演或者相关的负责人进行检查确认。通过的才交由下一部门继续进行。未通过的项目则给出退修意见,进行修改并再次提交。l 工作时间段:工作时间段分两种。一种是大的,针对整个项目而言,可以以制作的镜头数来分或者以节日等时间段来分。以便主创人员掌握大的进度。这是时间表的一部分,同时关系到对客户的的报备。报备的内容包括了时间表等进度性的东西,也应该包括已经完成的内容。另一种是小的,由主创人员根据每个部门的事实情况决定这是很灵活的,随便可以进行调事。周期可以从一天到一周不等。这也是时间表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周报和项目按时按质完成的保证之一。l 工作习惯:每个工作人员最好养成一开电脑先上公告板的习惯,从而减少对人力的需要。按时填表按规定命名等都应该在人员培训时就养成。这不仅是你个人的工作习惯,也为相关的工作人员带来便利。考虑一下,如果你的接到一个前一环节做得很漂亮分项目,你会觉得很方便,那么你做得好你的下一环节也会很方便,一次做好比反复为了一些小的原因而修改快乐得多,不是吗?l 问题解决:如果出现问题,可以以内部聊天的方式进行讨论,然后发邮件或公告消息给相关人员。如果是部门间的,要让部门负责人和制片知道。然后有制片联系相关人员统一协调解决。如果进度上有拉后,也要通知相关的人员。l 问题判定:一个问题出现了,在解决的时候要注意,有的时候这个问题表面上是技术问题,但是深究下去会有可能是流程问题。如果是流程问题,就要考虑好是否要对流程做出修改。l 未通过:有的东西是没有通过的,但是不等于不能用,有的部门可能会因为上一环节的东西没有完成或者没有通过而无可事事,但是最后的时间表是不能拖太久的,那么这时候就用这种比较不是很经济的方法,把已经制作的但是尚未通过的项目先拿过来做,那么通过之后很大部分都只是会有一些小的修改,不排除会大修,但是如果前期得够充分,那么这种情况是很少的。流程:制前会议以后,各部门分别讨论部门的进度和分配。(部门间的协作问题应该在样片的时候已经基本解决了。)接下来建模部门把片中主要角色的骨架、角色及场景的低模放到服务器的相应目录中。(在样片的时候应该已经做好高模了)。这时镜头部门便开始他们的工作。这时候可以先用低模进行工作。当动画通过后镜头重修时再把低模换成高模。(场景)建模部门的低模出来后,原画部门就可以开始进行主角初步的动画制作,(如一些使用比较多的动作也就是建立一个动作库为以后的动作制作带来方便)。镜头部门完成一部分工作后,由动画部门接手完成镜头中的动画。其他的表情动画则可以稍后再同其他角色的模型做完后一起制作。由于是先做主角的动作,所以动画部门的时间表是要注意的。做表情动画的同时要把所有的镜头中的低模换成高模。(角色)当镜头部门完成他们的低模镜头后,特效部门也开始初步的工作。当建模部门的高模出来后,材质部门立即展开工作,同时要同动画部门协作测试每一个模型在上好材质后进行动画的效果。灯光部门在材质完成以后就可以开始打光了。如果时间紧,可以先用低模无材质的镜头做出非常粗略的效果。当第一批镜头的高模镜头完成,特效和灯光部门就可以开始正式细致的工作了。接着,渲染部门的第一次正式工作也开始了。这之前渲染部门则协同材质及动画部门一起进行测试。制作的流程到渲染结束就是告一段落了。注意事项:在制作中,一开始的工作可能会不太顺利,出现很多问题,一旦解决后在速度上会快很多,但是出现问题时一定要认真解决,同时考虑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上的流程中每到一个环节都要经过确认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的制作。期对已经渲染出的图片和特效等进行合成加工。最后的剪辑,修改。各个方面的补遗。(没办法,不是我不写,是这个方面不太懂,后期都有论坛的说)表格名词:l 时间表:一般来说,有经验的主创人员都曾经做过动画片中的大部分工作,对于时间的估算应该是有一定的准确性的(但是有的时候会有一些意外的因素产生影响到时间表的确定)。时间表一般用PROJECT做,分为内部使用和外部使用两种,外部时间表主要面对客户和项目总负责人;内部时间表主要面对团队内的工作人员,各个部门有各个部门的时间表。外部时间表一般是各个部分总的制作时间。内部时间表则详细记录所有的项目、时间、人员、相关项目等等。中间为了管理方便还会有一张介于两者之间的时间表,中间可以包括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和一些独立项目的情况。时间表的确定在项目进行的时候也会不断地进行调整。时间表同时也是对各个部门内或者部门间人员调整的依据之一。l 镜头表:镜头在这张表中详细标明镜头号,秒数等等。一般会以背景为依据来分出场数再分出镜头。同时为了方便,会标明总的镜头数等等。这可以根据具体项目来定。律表是l 项目表:项目表相当各个部门的工作明细表。上面会有各个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大致情况。相对于各个部门的,会有一个备注标明这个项目的分类和注意事项等等。项目表是为了分配工作的时候更合理,如哪些镜头是连镜的等等。同时在制作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协作上的问题。l 文件表:文件表应该包括详细的文件目录放置路径和文件命名方式及其说明说明。这张表最好贴出来以提醒大家注意。l 周报:这是对于每周的工作小结,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在这时候可以很清楚的列出来,以便项目和部门负责人做出及时的调整。l 问题列表:这张表应该详细记录从样片开始的所有出现的问题,包括项目名称,内容,时间,相关事情,相关人员,解决方式等等。不仅作为记录,也为下一个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好准备。通过这张表格,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团队或者流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l 退修表:有大片的地方供导演和主创人员详细列出个各个分项目的退修意见。可以在前面标出退修的类型。l 接单表:这是每个部门独立的表格,分发到每个人的手上,是对于团队中每个人的绩效考核,也是在项目进行中随时对工作人员进行调整的依据之一。l 律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地汽车吊安全作业方案
- 2025江西新余市北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华能能源交通产业控股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文体中心公益岗保洁人员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岗位招聘8人(二)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井研县2025年赴上海交通大学考核招聘事业人员(1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汉中航空实验学校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波鸿实业有限公司招聘招标采购专员岗位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安康汉滨区新城街道育才社区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6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小学文明礼仪培养方案及实施细则
- 脾功能亢进诊疗规范内科学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 25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
- 灌胶机作业指导书
- 日语的拨音促音和长音
- 门诊质量控制指标
- 机械工程学科课件
- 公共教育学试题10套 答案
- 英语文章 the giver每章概述
-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练习题
- 不锈钢楼梯扶手制作安装合同
- 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经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