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题】论张爱玲的服饰世界 【作者】白继兵 【关键词】张爱玲服饰特征形成原因 【指导老师】张江元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服饰的功用自古到今主要有二:一是蔽寒;另一则是人地位、个性、性格的集中体现,所有的着装观念都反映着人们精神上一种潜在的追求,不同的着装更是人心理、情绪在不同的处境中的主观表现。古人云:“衣以彰身。”就如孔已己为了表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在短衣帮中穿起了长衫,以此来找到心灵的慰藉一样。由此可见,服饰描写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心灵上的一种文学符号。在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这种文学符号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张爱玲本人的穿戴风格,还是创作中人物的服饰描写,都可谓独树一帜。在张爱玲的日常生活中,犯冲的色彩的服饰搭配,出人意料的奇服式样,复古与崇洋的服饰交织,构成了张爱玲服饰世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人物的塑造上,对服饰的浓墨重彩、对服饰背后文化底蕴的关注,对服饰掩盖下人物心理、性格、个性、处境的揭示。在现代文学史上没有那位作家可以和她媲美。洋洋洒洒的更衣记更是她研究服饰的集大成。观照张爱玲本人的衣装服饰和其文学创作中的服饰描写,以及所体现的风格特征和她对服饰如此痴迷的深层次原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一莎士比亚曾说过:如果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与体态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这句话放在张爱玲这位傲世的作家身上依然管用,甚至可以说表现得更充分突出,个性张扬、孤傲独特的张爱玲的服饰的变化,便是张爱玲不同时期的心态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她的服饰装扮来更深入的了解她的人生。张爱玲出生在没落的豪门贵族家庭,外曾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李鸿章。祖父张佩纶“仪容俊伟,善言强辩”,“尤喜著竹布长衫,招摇过市,风流倜傥京都士大夫们争相效仿,以至竹布长衫畅销京都内外”,1形成一种“名将风度”,而他的后代便继承了这一“名将风度”。父亲张廷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王朝的一代遗少”,“死啃老本,坐吃山空,狂嫖滥赌,在醇酒妇人中麻醉一生”。2与她父亲形成极大反差的母亲,受过林译浪漫小说、五四时代风潮的影响,虽也缠过脚,思想却十分解放,而且还留过几次洋。这与张爱玲父亲的暴戾乖张性格形成了极度的不调和,造就了一个无爱的家庭。张爱玲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很少感受到童年的欢乐和父母的爱,更不用说在衣服上照顾到她,这些冷落、伤害在张爱玲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根据现代心理学分析表明:一个人越是在某方面欠缺什么,就会疯狂的去找回什么,而这种心理一旦有机会便会膨胀起来,来弥补早前的缺失,达到心理的平衡,这就是“缺失性心理”。张爱玲也一样,少年生活的灰暗对她爱美心理的压抑,在追求漂亮衣服而未得到时,便萌发了这种心理,所以一有条件,她就肆无忌惮的穿戴起来,用奇装异服来张扬自己,这种“缺失性心理”造成了她极向亢奋的一面。藐视一切,孤立傲视,而这一切便促使她到奇装异服中寻找慰藉和满足,父母离异后,父亲娶了姨太太,使张爱玲犹如在一个巨大的梦魇里挣扎一般,不仅常遭父亲毒打,而且对于年幼时就因羡慕母亲的装扮而简直“等不及长大”,扬言“八岁要梳爱司头,十岁要穿高跟鞋”的张爱玲来说,拣继母的旧衣服穿那简直是奇耻大辱。就如童言无忌里所记录的一样:有一时期在继母的统治下生活着,拣她穿剩的衣服穿,永远不能忘记一件暗红的薄旗袍。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的穿着,就像浑身都生了冻疮,冬天已经过去了,还留着冻疮的疤是那样的憎恶和羞耻,一大半是因为自渐形秽,中学生活是不愉快的,也很少有朋友。正是这种压迫和遭遇,促使她最后逃离经济较宽裕的父亲家,投靠经济较拮据的母亲家。母亲提出公允的办法:“如果要早早嫁人的话,那就不必读书了,用学费来装扮自己,要继续读书,就没有余钱兼顾到衣装上”。3张爱玲的衣装梦再一次破灭,以至到港大读书期间“得了两个奖学金认为可以放肆一下了,就随心所欲地做了些衣服,至今也还沉溺其中”。4张爱玲对服饰的一往情深,近乎痴迷的执着与狂热使她本人与其作品成为现代文坛上的一株奇花异草。她及她的服饰世界,或含蓄内敛,或张扬放恣,或平淡雅致,或高贵富丽,和谐完美的演绎了她传奇般富有戏剧性的一生。同时,服饰也是一个人不同时期心态、地位的反映。那么这种反映在张爱玲处是如何体现的?张爱玲的童年是欢愉的快乐的,父母还没有离异,而且对张爱玲寄于了厚望,所以这一时期的她像一个公主。刘川鄂的张爱玲传就这样记述的:最让瑛瑛高兴的是,夏日的中午,穿着白底小红桃子的纱短衫,红裤子坐在板凳上,看谜语书、儿歌和外国童话。绿茵茵的草地,红艳艳的太阳,清幽幽的树阴,还有看童话书的小公主,真像童话世界一样。有时候她还穿着大花棉袍坐在姑姑身上撒娇,是那么的温馨、幸福。上小学后,迁居上海。张爱玲更是感到身上的粉红底的洋纱衫裤上的一朵朵蓝蝴蝶在街道上翻飞,像活泼的蓝精灵,神奇而快乐。上中学后,张爱玲父母离异,父亲娶了姨太太,张爱玲常常受姨太太的压迫和束缚,在衣服上就表现为常穿继母的旧衣服,暗红的薄旗袍穿不完的穿着。好不容易等到中学毕业,穿上白色旗袍跨进港大校门,认为可以自由的放肆一下的时候,母亲的经济条件已经不允许了。所以得了奖学金买了几件漂亮衣服这样理所当然的事,在张爱玲也欣喜了好一阵子,然而更多的时候,张爱玲穿的是她出人意料的大胆改装的古中国的女性服装。1943年,张爱玲初出文坛,她带着她的两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去拜见紫罗兰杂志主编周瘦鹃先生:“只见她穿一袭鹅黄缎半臂旗袍,因高条的身材更显得袅袅婷婷,她梳着四十年代上海最时兴的爱司头,使她浑圆的脸庞愈显饱满。”5默默无闻的张爱玲这时的着装既普通又沉静,丝毫没有张扬的痕迹。1943年7月,张爱玲抱着“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的心理,携着她的小说心经找到了万象杂志主编柯灵,她“身穿丝质碎花旗袍,色泽淡雅”,6此时的服饰也正说明了张爱玲时时小心,处处留心的谨慎心态。1944年8月,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由杂志月刊出版,并为此举办了“传奇集评茶会”。“张爱玲身穿橙黄色绸底上装,青灰色长裙,长发只在鬓角处卷卷,戴淡黄色玳瑁边眼镜,风度仍旧沉稳而又庄重,矜持而又大方”7此时张爱玲处于一种既张扬但又略略内敛的矛盾状态。当张爱玲的读者群不断增加、影响不断扩大之时,她的服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以前的半内敛半张扬到完全张扬、极度失衡夸张。款式的别致出格,色彩的光鲜夺目,已成了人们注视的焦点,犹如她的文章一样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她刚从香港回上海时“便穿着一件矮领子的布旗袍,大红颜色的底子上面,是大朵大朵蓝的白的花,这样扎眼的花色却又用了简单到单一的样式,只可以从头上套进去,在领子上面打个结,而又只及膝盖长”。8这使她见惯了洋气和摩登装扮的弟弟都为之惊叹,而且她还经常与她的密友炎樱跑到日本绸料店去享受那五颜六色的绸缎带来的快感和奢侈。去参加朋友婚礼,她穿的是一套前清老样子滚着如意镶边的绣花袄裤,无意争春秋,却鲜艳突兀得满坐惊叹,一片嘘声,十分抢眼。当传奇结集出版时,张爱玲穿着自己设计的奇装异服去较稿样,一度使整个印刷厂停了工。1944年,张爱玲的话剧倾城之恋公演。她和当时明星公司的三巨头之一周剑云会见时,张爱玲穿的是“一袭齐膝的旗袍,旗袍外套了一件短外套,是仿古的水红色绸子,衣袖很宽,袖口用黑缎镶边,右襟下有一条舒卷的云头也许是如意”,9俨然一幅贵妇水彩画。1945年春,朝鲜舞蹈家崔承喜来中国,曾和张爱玲等女作家聚谈,这次张爱玲穿的是桃红色的软缎旗袍,外罩古铜色背心,缎子绣花鞋,长发披肩,富丽而典雅,多彩而脱俗,给人一种距离感。她之所以无视场合而孤傲独行,用炫人的奇服来装扮自己,也是对少年时代所承受的压抑及成年后的成功满足之间达成的一种心理平衡。40年代中后期,张爱玲由红极一时渐驱沉默。着装上也似“雪洞一般”,第一次“文代会”,她“着上海女士的旧装,深灰色的旗袍外面,罩了一件网眼的绒线衫”。10而60年代与好友的合影中,她穿的是:小V领大花的蝙蝠袖衫,衬着齐耳的短发,显得非常富丽、傲气,搭配的精致婉约,有着她内心的矛盾和冲突的表现。70年代,张爱玲迁居美国,“穿着高领圈青莲色旗袍,头发是五凤翻飞式样的,斜签身子坐在沙发上,逸兴遄飞,笑容可掬”。1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服饰再不是从前的大红配大绿,而是深灰、青莲的旧装,虽然透出一丝苍凉,但却也依然傲视独立,与众不同。隐约看到张爱玲情感受挫和婚姻失败的痛苦,由红极一时的喧哗到孤身一人客居他乡的落寞,加之飘离故土的各种际遇。张爱玲的服饰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虽然也和别人一样地在厚棉袍外面罩着蓝布长衫,却是没有地位,只有长度、阔度与厚度的一大块。”12二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曾指出:张爱玲在传奇里所描写的世界,上起清末,下迄中日战争。这世界里面的房屋、家具、服饰等等都整齐而完备至少她的女主角所穿的衣服,差不多每个人都经过她详细描写,自从红楼梦以来,中国小说恐怕还没有一部对闺阁下过这样一番写实的功夫,不仅如此,她的散文更衣记更是对服饰作出了详细的研究。张爱玲描写人物就像专业服装设计师一样,对其人物服饰的色彩、质地、款式都不惜浓墨加以渲染,特别是以色彩为最。用力去描写衣装服饰,关注沉淀在服饰中的文化底蕴,以服饰的变化来展示人物心态、情绪、性格的变化,可以说是张爱玲贯用的手法之一,以至她把生活理解为“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她笔下的人物其面部表情往往都是模糊的,而衣装饰品却是完整的、鲜明的。先让我们来看看她笔下几个人物的服饰是怎样的: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梁太太:一个娇小的西装少妇跨出车来,一身黑,黑草帽檐上垂下绿色的面网。面网上扣着一个指甲大小的绿宝石蜘蛛,在日光中闪闪烁,正爬在她腮帮子上,一亮一暗,亮的时候象一颗欲坠未坠的泪珠,暗的时候便像一粒青痣。那面网足有两三码长,像围巾似的兜在肩上,飘飘佛佛。梁太太扎着蓝绉纱包头,耳边露出两粒钻石坠子。一闪一闪,象是挤着眼在笑呢?她的脸却铁板着。倾城之恋中的萨黑荑妮公主:只见一个女的,背向着他们,披着一头漆黑的长发,直垂到脚踝上,脚踝上套着赤金扭麻花镯子。光着脚,底下看不仔细是否趿着拖鞋。上面微微露出一截印度式桃红皱裥窄脚裤。已经换了印度装,兜着鹅黄披肩,长垂及地。披肩上是二寸来阔的银丝堆花镶滚。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只看见发髻上插的风凉针,针头上的一粒钻石的光,闪闪掣动着。发髻的心子里扎着一小截粉红丝线,反映在金钢钻微红的光焰里。十八九岁做姑娘的时候,高高挽起大镶大滚的夏蓝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王娇蕊:她穿着一件曳地的长袍,是最鲜辣的潮湿的绿色。沾着什么就染绿了,她略略移动了一步,仿佛她刚才所占有的空气上便留着个绿迹子。衣服似乎做的太小了,两边迸开一寸半的裂缝,用绿缎带十字交叉一路络了过来,露出里面深粉红的衬裙。除了上述人物服饰的描写以外,还有芝寿、烟鹂、长安、艾许太太等,就连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沉香屑第一炉香中两妓女的衣饰描写都十分完备详细。而在她的散文更衣记中她主张服饰应化封闭为开放,反对传统服饰抹杀女性美,主张美的自由展示。她说:“中国女人的紧身背心的功用实在奇妙衣服再紧些,衣服底下的肉体也还不是写实的作风,看上去不大像个女人而像一缕诗魂”,“人属次要,单只注意诗意的线条,于是女人的体格公式化,不脱衣服不知道她与她有什么不同”。13强烈抨击了传统儒家思想对女性服饰自由的扼杀,反对传统服饰对细节的过分追求,主张化繁缛为简约,特别是对道德观念和政治态度对服饰样式、颜色的束缚,导致人们去追求繁缛的细节的反对尤为突出,主张服饰不应有等级化、规律化、程式化,应是自由舒展的个性表达。张爱玲以一个全新的现代人目光审视我们这个古旧国度的服饰传统时,她清楚的看到传统服饰的种种弊端,封闭繁缛、等级森严、规律化彻底,对人性尤其是对女性人格的压制藐视几不可恕。与此同时,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素养又使她在审美评价上有着自己的尺度,她赞赏西方服饰文化主流对人体自然美的释放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人文品格,反对“舶来品不分皂白地被接受”。14综观上述的服饰描写,我们不难看出张爱玲的服饰描写的几大特点:1、浓色彩是物体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形式。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第一中指出:“龙凤以藻绘呈端,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秀。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自然万物都各自呈现一定的自然之色,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总离不开对色彩的视觉认识,在很多情况下,色彩成为意识的注意中心。张爱玲对色彩尤为敏感,她说:“不知为什么,色彩和气味常常使我快乐。”15首先就提到色彩,她又说:“颜色这样东西,只有没颜落色的时候是凄惨的,但凡让人注意到总是可嘉的,使这世界显的更为真实,有了个颜色在那里了,使人安心。”16她的“快乐”和“凄惨”竟以能否见到颜色作为一个区分标志,以让人注意到颜色为可嘉。足见她对颜色的情有独钟,而且自觉的把这种喜好融入她的文学创作中,张爱玲在开始写文章时,就喜欢用色彩浓厚的字眼,写作日趋成熟后,更是自觉的调用色彩语言。她笔下的色彩世界异常丰富,自然天成。可谓目之所及皆有色也,而又以服饰为最。张爱玲在进行服饰描写时,常用一些极冷色和极暖色的对比色调,比如:雪青、葱白、黑色、白色、青莲色、紫色、绿色、银红、赤金、粉红、红色等,往往形成一种“葱绿配桃红”的“参差对照”。就如王娇蕊的服饰描写,作者调用高度复合的感觉器官,使味觉、触觉、视觉的沟通变异,并在语言表达上以限制性的语式表现,使其颜色的液态状得到强化,加上鲜辣的绿色长袍与深粉红色的衬裙,形成强烈的富于刺激性的色差,使人物的性格也在这其中表露无遗。在张爱玲的笔下,服饰的颜色是丰富的,不仅表现在色彩对照之强,而且对颜色的分类也是十分精细的,恰到好处的。如她作品中的绿色就有:鲜辣的绿、油绿、葱绿、墨绿、红绿、苹果绿、湖绿、橘绿、水绿等等。可以说,在现当代作家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作家能像她一般对服饰运用如此考究的着色了。2、细张爱玲对服饰颜色分类十分精细,恰到好处,同样对衣饰的分类也精妙绝伦。且看她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描写,葛薇龙到了梁府后,梁太太给她准备了各色的衣服:家常的织锦袍子,纱的,绸的,软缎的。短外套,长外套。海滩上用的披风,睡衣,浴衣,夜礼服,喝鸡尾酒的下午服,在家见客穿的半正式的晚餐服,色色俱全。当葛薇龙看到这些衣服后:薇龙一夜不曾合眼,才合眼便恍惚在那里试衣服,试了一件又一件。毛织品,毛茸茸的像富于挑拨性的爵士乐。厚沉沉的丝绒像忧郁的古典化的歌剧主题曲。柔滑的软缎像蓝色的多瑙河,凉阴阴地匝着人,流遍全身。这种像专业服装设计师般一样的描写服饰的质地、款式,真可谓令人匝舌。张爱玲对于服饰的描写,大到衣裤,小到纽扣,一一道来,不厌其烦。在她笔下几乎很难找到一个轮廓清晰的人物,但却处处可见人物服饰的精细描写,人物从出场到离去都伴着十分鲜明的、浓重特异的、琐屑繁复的服饰,纵有相貌描写也不够服饰般细致。如从沉香屑第一炉香中梁太太的出场就不难看出,浓墨重彩的一大段并无肖像刻画,有的只是繁琐的服饰描述。这正是儒家文化的审美追求在服饰上的反映,正如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大师小筱顺子所说:“东方文化以空白为美,即使东西多,也要理出头绪,留出空间,有喘息的通道但也不绝对中国在传统装饰习惯上往往花纹繁复,以填满为美,延伸到服装设计上就有不住地加、加、加的习惯。”从而就导致了“服饰不停的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精力”,“但一个女人到底不是大观圆,太多的堆砌使兴趣不能集中”,17这样使人自身不存在了,而成了衣架子了。那么,再精细的绣工,再繁杂的点缀对人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对人物服饰的描写往往开始时十分详尽,但到后来随着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的需要,对服饰的描写就呈现一种减法原则。比如倾城之恋中对萨黑荑妮公主的描写就是这样的,她出场时是:漆黑的头发,结成双股大辫西式装束。依旧带着浓厚的东方色彩,玄色轻纱氅底下,她穿着金鱼黄紧身长衣。盖住了手,只露出了晶亮的指甲。领口挖成极狭的V形,直开到腰际。那是巴黎最新的款式一线天。而到故事结局时却成了:黄着脸,把蓬松的辫子胡乱编了个麻花髻。身上不知从那里借来一件青布棉袍穿着。脚下却依旧趿着印度式七宝嵌花纹皮拖鞋。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也一样。年轻时,自由、热情、无邪的她是一个穿着蓝夏布衫裤的漂亮姑娘,年老时,套着黄金枷锁、用枷角杀人的她是一个手臂只剩一只翠玉镯子的小身材的老太太。虽然对服饰的描写越来越少,但对人物的刻画却是越来越深刻,把人物的性格以及当时的处境鲜明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3、旧袭旧可以说是张爱玲服饰描写的又一特征。就如她本人喜欢穿古装旗袍一样,她笔下的大多数人物的服饰都有一种旧的气息流于其中。曹七巧如此,长安、长白如此,烟鹂、娇蕊、芝寿也如此,七巧自不必说,且看长安、长白的服饰:“一个穿着品蓝摹本缎棉袍,一个穿着葱绿遍地锦棉袍。”18而姜家二奶奶的丫头小双“两手抄在青莲色旧绸夹袄里,下面系着明油绿裤子”,19更是给金锁记铺上了一层旧的底色。就是长安约会一次,也透着一股古旧气息:“烫了头发,从天庭到鬓角一路密密贴着细小的发圈,耳朵上戴了二寸来长的玻璃翠宝塔坠子,又换上了苹果绿乔琪纱旗袍,高领圈,荷叶边袖子,腰以下是半西式的百褶裙。”20就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穿着中学制服,翠蓝竹布衫,外罩一件绒线背心,露出一大截衫子下面是窄窄的裤脚管那般非驴非马。张爱玲常用作为一种古典意象,象征着一种古老文化和文明的绣花鞋来表现人物的“旧”,这在烟鹂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说烟鹂出嫁时还有一点新气在里面,那么后来这种新气幻化为:“地板正中躺着烟鹂的一双绣花鞋,微带八字,一只前些,一只后些,像有一个不敢现形的鬼怯怯地向他走来央求着”时,这里的绣花鞋则完全是一种旧伦理观对人灵魂扼杀的象征。张爱玲在用这一古老意象时,又不为绣花鞋原有的鸳鸯戏水、龙凤呈祥、并蒂莲开的男欢女爱的古典意蕴所困,而用它来揭示人的生命欲望,就连那些隐藏得很深的难与外人道的隐秘欲望她也不惮于替人类挖掘出来,呈现于世人面前,摈弃了道德的判断。那些穿着绣花鞋的女人们,都没有幸福完满的人生,她们竭力将自己的欲望内敛起来。有时绣花鞋是女人自卫、伤害和欺凌同类的武器,但有时又成为粉饰自己灵魂、迷惑男人的利器,更有一种美好生活的象征:桌上摊满了各色鞋面,玫瑰紫的,墨绿的,玄色蓝色的;平金绣花,十分鲜艳。小艾每次走过总要多看两眼。(小艾)一双双的绣花鞋,揭示了千百年来女性精神奴役周而复始的悲剧心灵史,对长久以来男权的绝对权威,进行了惊世骇俗的挑战,在古典的宁静华美外衣下,我们看到欲望在内衣中不停的颤抖。三我们说张爱玲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优秀之处不仅在于她对人生体验的深刻认识,也不止于她文章语言、结构的精妙,还包括她的服饰世界的精彩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服饰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对一个民族而言,它是凝结本民族独特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体现深层心理意识结构和生命哲学的徽标,对个人来说,服饰是一种物质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服饰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在某一特定时期政治、经济、科技、哲学思想以及社会心理的鲜明反映,尤其对女性而言,服饰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审美蕴涵,毫不夸张的说,服饰建构了女性感性世界最为生动的底色。她们往往通过色彩、线条的象征意义与衣料饰品的和谐搭配,赋予服饰全新的内涵,呈现出女性关照生命、张扬个性的独特视角和手段。女人是物的动物,而这物又统统表现为服饰,服饰是她们的目的,也是她们的手段;是她们的信仰,也是她们的现世;是她们的精神,也是她们的物质。可见,对于生活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女人而言,服饰是她们细腻天性的表现,对于服饰天生的眷恋审视贯穿她们的整个生命历程,形成其独特的、迥异于男性的生命哲学。正像她自己所说:“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21她以近乎病态的方式,用服饰的盛宴、色彩的狂欢放恣着自己的才情,张扬着鲜明的遗世独立的个性,建构起她奇异的服饰艺术世界,将生命与世界,时间与空间浓缩于件件可触可感的服饰中。对于张爱玲,服饰不是空洞的所指,而是有灵性、有意味的所指;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的生命体验,即一种无可逃逸的“服饰情结”。那么,张爱玲的“服饰情结”是如何产生的?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不管是她自己的“恋衣情结”,还是她笔下丰富多彩的服饰描写,都是以下原因使然:1、人物个性表现的需要张爱玲本人的服饰在这一点上前面已说过,自不必说。这里主要来看她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张爱玲曾说过:“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的一种袖珍戏剧。”22她往往通过服饰细节来刻画人物,揭示人物的身份、性格、心理,甚至通过服饰色彩的搭配在不同时期的差异,象征性地表现人物所处命运的不同,展示其生命历程,来代表人物不同的个性特征。服饰不仅仅是依附于人物身上的道具,而是人物的代言人,以物质形式展示人物的情感。因此,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所穿的服饰深具象征性。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出场时:那曹七巧且不坐下,她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香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袄子。瘦骨脸,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寥寥几笔,我们就不难从她的着装款式和行为举止中看出她流露出的霸气和俗气。这时的曹七巧攀高枝嫁到了大户人家,但却有一个痨病丈夫,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对于未来,对于家庭,对于自己的命运尚存一些合乎人之常理的愿望。当曹七巧失去了季泽,失去了青春,被黄金枷锁牢牢的套住之后,这时:只见门口背着光立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脸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团龙织缎袍,双手捧着大红热水袋,身旁夹峙着两个高大的女仆,门外日色黄昏,楼梯上铺着湖绿花格子漆布地衣,一级级上去通向没有光的所在。这时的曹七巧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疯狂报复,浑身充满了鬼气。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王娇蕊:深粉红色的衬裙和绿色的长袍相映产生了一种积极的相互索求的方式,足以确证和引起强烈心理的感应,这是一朵活泼泼的绿玫瑰,充满了活力、热情、魅力,又带一丝天真无邪的无所顾及的孩童气。这便是王娇蕊的性格特征。同时在这种亲切的色彩映衬中,反映出了人物那充满火焰的情欲随时准备喷薄而出的心理状态,也正是她这种心理才产生了对振保的深深吸引和诱惑,导致以后一系列的悲剧。张爱玲在运用服饰表现人物个性的同时,还常用强烈的服饰对比来突现人物命运的变化,这在倾城之恋中的萨黑荑妮公主身上表现的最为突出。就如同张爱玲本人的服饰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心境一样,让我们再一次回到倾城之恋中,看看萨黑荑妮公主的服饰是如何变化的?萨黑荑妮公主第一次出场时是漆黑的头发,结成双股大辫,穿着的是金鱼黄紧身长衣,且是巴黎最新款式的一线天,脚下趿着拖鞋。这时的她是被一个富翁养活着,所以穿着打扮十分入时,而后来一场战争使香港的陷落成全了白流苏,而毁了萨黑荑妮公主,使她变成了黄着脸,蓬头发,辫子胡乱编个麻花髻,身上的衣服都不知是从那里借来的青布棉袍的老妇。而这一切就因白流苏找到了长期饭票而萨黑荑妮公主没有,这里服饰就为我们点明了人物的处境和遭遇,达到了一种知衣知人的效果。2、对红楼梦的模仿和继承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张爱玲是与民族传统联系最紧密的作家之一。她重视传统,自觉继承传统,她的创作受到了民族传统特别是传统小说的很大影响。张爱玲充分肯定了本民族的传统小说,认为“深入浅出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好处”,23她的前期创作,曾因把旧文体运用到创作中被傅雷批评为“文学遗产记忆过于清楚”。24她的后期创作更是将海上花醒世姻缘传所具备的平淡而近自然作为理想的文学境界来追求。但受影响最深的还是红楼梦,张爱玲八岁就开始读红楼梦,以后每隔三、四年读一次,移居美国后,耗尽十年心血完成文学论著红楼梦靥。她称红楼梦是她一切的源泉,永远是要以一奉十的。因此,张爱玲自觉地把它当作一种理想,一种标准,其小说毋庸置疑受到红楼梦潜文本的影响,尤其受红楼梦写实风格和细节描写的影响为最。张爱玲说:“只有在物质的细节上,她得到欢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的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25对写实的细节的特别关注,认为写实的细节,可以让人触摸到“细密真切的生活质地”,她的创作沿袭了堆砌、罗列细节的手法。比如金锁记中芝寿的房间描写:看得分明那玫瑰紫绣花椅披桌布,大红平金五凤齐飞的围屏,水红软缎对联,绣着盘花篆字,梳妆台上红绿丝网络着银粉缸,银漱盂,银花瓶,里面满满盛着喜果。帐檐上垂下五彩攒金绕绒花球,花盆如意粽子,下面滴溜溜坠着指头大的琉璃珠和尺来长的桃红穗子。偌大一间房间里充塞着箱笼、被褥、铺陈。不见得她就找出一条汗巾子来上吊。完全一个现代“大观圆”。在红楼梦中,从王熙凤到普通丫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穿扮,大到大毛衣服、大衣裳、中衣、小衣、汗巾子,小到金项圈、镯、戒指、簪、香串,还有坠子: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两个坠子却似打秋千一般(第六十五回)(芳官)右耳眼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单带着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第六十三回)宝玉轻轻的走到跟前,把他耳上带的坠子一摘(第三十四回)看到这些坠子描写,我们不难想起张爱玲作品中梁太太耳朵上的那两粒钻石坠子,一闪一闪的,也不难想起长安耳朵上戴的二寸来长的玻璃翠宝塔坠子,同样,看到晴雯手上的四个银镯,也会让我们想起梁太太戴着的那只司徒协送的三寸来阔的金刚石手镯。张爱玲对红楼梦服装描写的模仿是显而易见的,且看曹七巧的出场与王熙凤的出场,王熙凤出场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紧接便是一大段服饰描写: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横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皱裙。而曹七巧出场同样先是丫头小双的嘴说出,紧接也是一大段服饰描写。像这样的模仿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比比皆是,可以说张爱玲对红楼梦的继承和模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红楼梦服饰描写的模仿更是自不必说。更有趣的是曹雪芹和张爱玲对服饰都有极深的研究,对服饰都有过真切的感受,不同的是,曹雪芹更多的是家族影子的重现以及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张爱玲有家族影子的重现,也有对服饰的“缺失性心理”的表现。3、家庭环境的烙印张爱玲出生豪门旺族,是贵族的后裔,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家世。但张爱玲是看不起他父亲的:“鸦片,教我弟弟做汉高祖论的老先生,章回小说,懒洋洋、灰仆仆地活下去”,“父亲的房间里永远是下午,在那里坐久了便觉得沉下去,沉下去”。26尽管这段辉煌不胜长久,如过眼云烟,但瘦死的骡子比马大,旧家庭的余辉依旧洒照着张爱玲。于是有关家庭的记忆就成了她服饰的底色:“家庭主仆男女的衣饰也是土洋兼新旧杂陈,时髦的女眷换上这年最时髦的旗袍,更大胆的蠲免了衣领,挖成鸡心形,披一条白色的丝巾,女仆们的衣襟下摆长长短短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采购合同模板条款
- 社会责任持续落实承诺函8篇
- 全球服务可靠保证承诺书8篇
- 2025年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选聘工作人员52名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省生态环境厅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招聘7人(第二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合规职业个人承诺函6篇
- 2025-2026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晨曦中的校园一天的开始写景13篇范文
- 农业产业链金融支持合作协议
- 2025国家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呼和浩特市总工会社会工作者、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招聘29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湘教版2019
- 2025年评审员在线测评练习题及答案
- 2025贵州黔西南州普安县县直单位、街道考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7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方案
- 2025走进人工智能2.0
- 2025中新社(北京)国际传播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招聘6人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天然气公司冬季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辽宁沈阳市近海控股集团招聘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课件
- 2025-2026学年教科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饮水促健康》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