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的冲突及其解决.doc_第1页
试论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的冲突及其解决.doc_第2页
试论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的冲突及其解决.doc_第3页
试论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的冲突及其解决.doc_第4页
试论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的冲突及其解决.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的冲突及其解决作者 黄中俊 吴建平 内容提要:合同法中的无权处分与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法律所保护的法益的差别和立法的不同价值取向。法律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交易空前频繁、迅捷。交易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保障交易安全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保障交易安全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善意取得制度因其保护善意第三人、保障交易安全的价值取向,适用日益广泛。合同法关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待定的规定,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作适时的修改,以适应市场经济鼓励交易、保障交易安全的需要。关键词:无权处分 善意取得 市场经济 交易安全一、冲突的产生案例:2012年1月1日,甲将其新购买的市价为6000元的电脑交给朋友乙暂时保管。三天后,乙在未征得甲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与不知情的丙签订买卖合同,将该电脑作价人民币6000元买给丙。当日,丙将全部价款支付给乙,乙同时将电脑交付给丙。一星期后,2012年1月8日,甲得知乙擅自出售其电脑后,表示异议,并要求丙返还电脑。试问:甲是否有权要求丙返还电脑?(一)适用物权法的规定。依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之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本案中,丙的行为完全符合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的善意取得的三个要件,所以,乙将电脑交付给丙后,丙即取得电脑的所有权,甲无权要求丙返还电脑。甲的损失可依侵权行为或不当得利向乙主张赔偿。(二)适用合同法的规定。但依合同法第五十一条之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依据该条规定,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为效力待定的合同,其效力取决于原权利人的态度。如无权处分人订立合同后,原权利人,即真正权利人拒绝追认;无权处分人也未取得处分权的,该无权处分合同无效。因此,在本案中,丙虽然善意受让电脑,乙也已经将电脑交付给丙。但因原权利人,即真正权利人甲拒绝对乙的无权处分行为追认,乙事后也未取得处分权,所以,乙与丙订立的电脑买卖合同无效。既然合同无效,依合同法第五十八条之规定,乙应将其收受的6000元价款返还给丙,丙也无法取得电脑的所有权,甲有权依据物权返还请求权要求丙返还该电脑。 这样,同一个案例,依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受让人,即善意第三人丙可以取得电脑的所有权。但依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第三人丙却可能无法取得该电脑的所有权。丙能否取得电脑的所有权取决于原权利人,即真正权利人甲是否追认。此时,第三人丙的权利处于不确定状态中。这样,合同法上的无权处分与物权法上的善意取得的冲突由此产生。笔者以为,合同法第五十一条与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冲突反映了两者所侧重保护的法益和立法的价值取向不同。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一条侧重于保护财产原权利人的利益,注重维护财产“静”的秩序;而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更倾向于保护物权变动中第三人的利益,注重维护物权变动中“动”的安全,即交易的安全。二、问题的解决我们认为,在上述案例的法律适用冲突中,应适用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善意第三人,即丙应依善意取得而取得电脑的所有权,以保护第三人利益和交易的安全。理由有如下几点:(一)市场经济的需要法律乃调整特定时代中人际关系之规则。因时代在变化,由自然经济而商品经济;由商品经济而市场经济。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利益平衡规则、人们的公平观念不尽相同。法律应适应时代之发展变化,平衡当时代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调整当时代之人际关系,促进特定时期的社会公平,推动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以适应时代之需要。在自然经济为主导,商品经济尚不十分发达的时代,法律往往侧重于保护交易中原权利人的权利,保护物权的稳定,即物权“静”的秩序。这是法律对当时经济关系的反映。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无权处分的合同为效力待定的合同,其效力取决于原权利人的追认与否。该规定显然是侧重于保护财产原权利人的利益,注重维护财产“静”的秩序,其实就是商品交换不十分发达条件下的产物。毕竟法律规则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关系的反映,深深的根植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壤,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而不可能脱离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商品交换的日益发达,商品经济日益繁荣,进而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恰恰是通过商品交换(即交易)来实现的。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商品交换空前频繁、交易讯息瞬息万变。所以交易的迅捷、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迫切。保护市场交易中善意第三人利益,保障交易的迅捷、安全,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成今日法律的基本使命之一,也是时代对法律提出的新要求。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的善意取得制度,更倾向于保护交易中第三人的利益,注重维护物权变动中“动”的安全,即交易的安全。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提出的要求,也是法律对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社会关系变动作出的回应。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正是通过对交易中善意第三人的保护来保障交易的安全,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较好的平衡了市场经济关系中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能够适应在市场经济关系中人们对社会公平的新的要求。(二)、法理的根源我国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第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第二十三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上述条文清楚的表明我国物权法对物权的变动,区分为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或者说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物权的变动必须公示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依通说,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物权为支配权,是绝对权、对世权,对第三人有排斥效力。所以,物权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物权的变动必须公示,以让不特定的第三人知晓,从而保护交易安全。物权变动的公示为物权变动提供合法性,也就是说不动产物权的登记和动产物权的交付、占有,为物权变动提供法律保护的基础。人们有理由相信记载于国家的不动产登记簿上的权利为正确的权利,第三人基于对不动产登记簿的信赖而进行的不动产交易是善意的;同样,依常理人们有理由相信占有不动产的人为正确的权利人,依据占有的推定效力而进行动产交易的人为善意第三人(当然均支付了合理对价)。为鼓励交易、保障交易的安全,此时,物权变动中的善意第三人的物权应得到保护。在前述案例中,依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善意取得制度,第三人丙的物权得到了保护,从而交易安全得到保障。第三人丙的利益得到了保护是不是以牺牲原权利人甲的利益为代价呢?不是的,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规定,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该款规定即是对无权处分中,原权利人的救济措施。原权利人可以侵权行为法或不当得利向无权处分人主张损害赔偿,以使其损失得到补偿。所以,善意取得制度较好的平衡了无权处分和善意取得法律关系中受让人(善意第三人)、原权利人和无处分权人三方的利益,有助于实现了实质意义上的公正。依善意取得制度,本案中善意第三人丙可以得到电脑的所有权;原权利人甲可依侵权行为或不当得利请求无权处分人乙赔偿损失,其权利可得到救济,损失可以得到补偿。但是,如果无权处分人乙和善意第三人丙在电脑交付和价款支付问题上,或者由于质量瑕疵产生争议怎么解决?问题的解决及依据取决于对该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认定。如果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则双方对争议的解决将缺乏根据。如果认定该无权处分合同有效,则乙丙双方可依据违约责任解决双方的纠纷。这样上述三组法律关系就条理清晰、简洁明了。三、结束语 依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之规定,第三人满足善意取得的条件,可以取得受让的物权,从而保护交易安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原权利人的权利依该条之规定,其权利可以得到救济,损失可以得到补偿。如果无权处分合同认定为有效,则可为无权处分人与受让人(即善意第三人)之间可能产生的争议提供解决问题的合同依据和方式。故合同法第五十一条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作出修改,无权处分合同应为有效合同。参考书目1、谢怀轼:外国民商法精要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2、梁慧星:民法总论 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3、孙宪忠:中国物权法原理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4、王利明:民法疑难案例研究 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作者:吴建平 联系电话QQ:317458105。 单位:江西利群律师事务所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赣东大道1021号(中国银行对面三楼);电话:(0794)8210588。 邮编:344000。marke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gathered a group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to the small micro-enterprise, small, high technology conten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novation, creative in a particular area, or even unique, currently see no taxation, production, employment, innov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s always leading, to be proactive, the focus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long-term foster. 2,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construction, solid technology ba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is the incubator of innovation ability of enterprises,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reg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active build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service platform, advance to technology resources build shared, mainly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and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ding mainly of technology serv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to thin skin walnut, and garlic, and Lake products, features industry development mainly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platform, to chemical, and paper, and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dvantage industry mainly of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sex technology enterprise incubator and allCreate a space to form interconnection and network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