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阐发研究(17课时).ppt_第1页
第二章 阐发研究(17课时).ppt_第2页
第二章 阐发研究(17课时).ppt_第3页
第二章 阐发研究(17课时).ppt_第4页
第二章 阐发研究(17课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阐发研究一 阐发研究的定义阐发研究是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理论话语互释文学现象的研究类型 二 阐发研究的形成与发展阐发研究以我国古代的阐释学为基础 先秦 阐释学萌芽 以训诂 考据手段解释文本潜隐的涵义汉代以后 阐释学起源 用儒道学说翻译佛经魏晋至唐宋 阐释学形成 用佛学理论话语阐发本土诗歌 文论清代以后 阐释学盛极一时 中西文学现象互证互释 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加以考验 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研究 名之为 阐发研究 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 1976 古添洪 陈慧桦 这样的研究 犹如以他国的法律来批判本国人而不用本国的法律 结果 必然会使东方文学减少其身份 奥尔德里奇 国际比较文学会议 1975 三 阐发研究的类型 一 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的阐发1 用外来理论阐发本土文学作品 如 王国维用叔本华的理论来阐发 红楼梦 的悲剧价值 叔本华置诗歌于美术之顶点 又置悲剧于诗歌之顶点 红楼梦 以生活为炉 以苦痛为炭 而铸其解脱之鼎 红楼梦 者 悲剧中之悲剧也 其美学上之价值 即存乎此 2 用本土文论阐发外来文学作品 如孙筑瑾用中国文论中的情景观念阐发英国的自然诗 英国的自然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A 意象 将景物内化为诗情 B 景象 将景物当作诗情的投射对象 3 异质文论 文学现象的综合比较阐发 如钱钟书举例对中西小说中设置悬念的方法进行比较 然后指出 这就是中国文论中说的 引而不发跃如也 盘马弯弓惜不发 就是西方文论中说的 富于包孕性的片刻 二 文学理论对文学理论的阐发这种阐发亦应是本土与外来的双向阐发 例 童庆炳用西方诗学的 直觉 理论来阐发中国诗学中 即景会心 的命题 王夫之说 僧敲月下门 只是妄想揣摩 如说他人梦 即景会心 自然灵巧 何劳拟议哉 长河落日圆 初无定量 隔水问樵夫 初非想得 直觉说认为 人的认识活动分三个阶段 感性认识 逻辑推理 理性认识 直觉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 省略 了中间的逻辑推理过程 使人在一刹那的直接体察中就把握了真理 即景会心 就是获得直觉的心理活动 三 用其他学科的理论阐发文学现象 如用电影 蒙太奇 的手法 将若干个不同时空的画面拼接在一起形成新的意义 阐发中国古代诗歌手法 如 浮云游子意 李白 国破山河在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涛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 三 阐发研究的价值 1 阐发研究有助于民族文学之间的沟通 2 阐发研究有助于民族文学之间的互补 四 阐发研究的原则 1 跨文化原则与有效性原则 2 双向性原则与开放性原则 基本要求 了解 阐发研究理解 阐发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