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线的规格.doc_第1页
电源线的规格.doc_第2页
电源线的规格.doc_第3页
电源线的规格.doc_第4页
电源线的规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源线的规格:用截面: 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500平方毫米。 另外:如 VV4X16MM2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缆 ,4芯,每芯16平方。 BV1X95MM是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线,截面为95平方。 RVV3X2.5MM2-一般R加在后面代表“多芯软线”,加在前面的一般是“ZR”,代表阻燃。 VV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 BV是扁状聚氯乙烯护套电缆, RVV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 后面代表是几根铜线极其截面积。电缆型号:电线型号中:字母B表示布电线,字母V表示塑料中的聚氯乙烯,字母R表示软线(导体为很多细丝绞在一起)。还有铜芯符号、硬线(常见的单芯导体)符号省略没有表示。 BVV表示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硬)布电线。常常简称护套线,单芯的是圆的,双芯的就是扁的。常常用于明装电线。 BVR表示聚氯乙烯绝缘,铜芯(软)布电线。常常简称软线。由于电线比较柔软,常常用于电力拖动中和电机的连接以及电线常有轻微移动的场合。 附:电线电缆命名 电线电缆的完整命名通常较为复杂,所以人们有时用一个简单的名称(通常是一个类别的名称)结合型号规格来代替完整的名称,如“低压电缆”代表 0.6/1kV级的所有塑料绝缘类电力电缆。电线电缆的型谱较为完善,可以说,只要写出电线电缆的标准型号规格,就能明确具体的产品,但它的完整命名是怎样的呢? 电线电缆产品的命名有以下原则: 1、产品名称中包括的内容 (1)产品应用场合或大小类名称 (2)产品结构材料或型式; (3)产品的重要特征或附加特征 基本按上述顺序命名,有时为了强调重要或附加特征,将特征写到前面或相应的结构描述前。 2、结构描述的顺序 产品结构描述按从内到外的原则:导体-绝缘-内护层-外护层-铠装型式。 3、简化 在不会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有些结构描述省写或简写,如汽车线、软线中不允许用铝导体,故不描述导体材料。 案例: 额定电压8.7/15kV阻燃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太长了!) “额定电压8.7/15kV”使用场合/电压等级 “阻燃”强调的特征 “铜芯”导体材料 “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材料 “钢带铠装”铠装层材料及型式(双钢带间隙绕包) “聚氯乙烯护套”内外护套材料(内外护套材料均一样,省写内护套材料) “电力电缆”产品的大类名称 与之对应的型号写为ZR-YJV22-8.7/15,型号的写法见后面的说明。 电线与电缆的区分 其实,“电线”和“电缆”并没有严格的界限。通常将芯数少、产品直径小、结构简单的产品称为电线,没有绝缘的称为裸电线,其他的称为电缆;导体截面积较大的(大于6平方毫米)称为大电线,较小的(小于或等于6平方毫米)称为小电线,绝缘电线又称为布电线。 型号 电线电缆的型号组成与顺序如下: 1:类别、用途2:导体3:绝缘4:内护层5:结构特征6:外护层或派生-7:使用特征 1-5项和第7项用拼音字母表示,高分子材料用英文名的第位字母表示,每项可以是1-2个字母;第6项是1-3个数字。 型号中的省略原则:电线电缆产品中铜是主要使用的导体材料,故铜芯代号T省写,但裸电线及裸导体制品除外。裸电线及裸导体制品类、电力电缆类、电磁线类产品不表明大类代号,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类和通信电缆类也不列明,但列明小类或系列代号等。 第7项是各种特殊使用场合或附加特殊使用要求的标记,在“-”后以拼音字母标记。有时为了突出该项,把此项写到最前面。如ZR-(阻燃)、NH-(耐火)、WDZ-(低烟无卤、企业标准)、-TH(湿热地区用)、FY-(防白蚁、企业标准)等。 电力电缆铠装和外护套数字代号 数字标记 铠装层 外被层或外护套 0 无 - 1 联锁铠装 纤维外被 2 双层钢带 聚氯乙烯外套 3 细圆钢丝 聚乙烯外套 4 粗圆钢丝 5 皱纹(轧纹)钢带 6 双铝(或铝合金)带 8 铜丝编织 9 钢丝编织SPT、SJT、SVT(1).美规电线(flexible cord)参考的标准为UL62、UL1581. SPT、SJT、SVT SPT-1:(Service Parallel Thermoplastic)热塑型平行线.最大可生产到2018AWG(2芯或3芯) SPT-2:最大生产到1816AWG(2芯或3芯) SPT-3:最大生产到1810AWG(2芯或3芯) SVT(Service Vacuum thermoplastic):1816AWG(2芯或3芯) SJT(Service Junior thermoplastic):1810AWG(2芯5芯) ST:18-2AWG(2芯或多芯) l 印刷要求:UL规定电线上必须印UL、CSA logo,最低60可印也可不印,印字之间距不 可超过610mm. l UL E135710 SPT-1 SPT-2 SPT-1W SPT-2W SPT-3 NISPT-1 NISPT-2 SVT SJT SJTW ST STW l CSA LL95937 SPT-1 SPT-2 SPT-3 SVT SJT l UL与CSA对电线的温度对照 UL CSA 60 60 75 60 90 60 105 105 (2).欧规电线:(欧共型). H03VVH2-F0.752/2C H harmonized(欧共型) 03 300/300V 05 300/500V 07 450/750V V: PVC insulation. V: Jacket PVC. H2: Flat Non-separate cable. H: Flat Separate cable. F: fine wire-flexible cord. H: Extra-fine wire. U: Solid. R: Stranded 0.75MM2 Cross sectional size of conductors(截面积). (3).目前公司已申请认证的电线: VDE H05V-K H03VH-H 2*0.75*0.5 H05VV-F 2*0.75 H03VV-F 2*0.75*0.5 H05VV-F 2*1.0 H03VV-H2 2*0.75*0.5 H05VV-F 3*0.75 H03VV-F 3G*0.75*0.5 H05VV-F F3G*1.0 H05VV-F 2*1.5 H05VVH2-F 0.75*2 H05VV-F 3G*1.5 H05VVH2-F 2*1.0 以上线材具体由哪个认证机构授权需查阅相关档案. 三. 插头方面 (1).美规插头结构,UL498及UL1681中规定(依NEMA) 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美国电机制造协会. 常见的几种: 1-15R: 2Pole 2-Wire 125V 15A Receptacle (SF-51) 1-15P: 2Pole 2-Wire 125V 15A Plug (SF-21.23.22A) 2-1530R: 2Pole 2-Wire 250V 15A Receptacle 2-1530P: 2Pole 2-Wire 250V 15A Receptacle 5-1550R: Receptacle Plug (SF-52) 5-1550P: 2Pole 3-Wire 125V 15A Receptacle (SF-31.31N.5.46.32D) 6-1550P(R): 2Pole 3-Wire 250V 15A50A 7-1550P(R): 2Pole 3-Wire 277V 15A50A 10-2050P(R): 3Pole 3-Wire 125V/250V 20A50A 11-1550P(R): 3Pole 3-Wire 250V 15A50A l 插头的检验规范主要依据(817) l 插头中的要求: UL规定:不能出现电流及电压及UL logo;可以出现档案号或公司交易标志. CSA规定:不能出现电流及电压但可以出现CSA logo档案号或公司交易标志. 如果制造厂是属予公司需印上分公司代码. (2).欧规插头: A.主要参照IEC 60083及60320规范. B.目前认证: SF-01 SF-81 SF-03 SF-82 SF-04 (Plug) SF-83 (Connector) SF-05 SF-85A SF-87 C.检验规范: Plug Connector IEC 60 884 DIN 0625 CEE 7 EN 60320 EN 50075 DIN 0620 四. CB与CE的含意 (1).CB:(Certification Bodies)认证体系. CB制度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EE)建立的一套全球性的互认制度.全球有34个国家,45个认证机构参加这一互认制度.(企业从其中一个认证机构获得CB证书后,可以较方便地转换成其它机构的认证证书.由此可以取得进入相关国家市场的准入证.) (2).CE:(European Communities)欧盟委员会CE标示是产品在欧盟境内销售的市场准入证明. a.CE标志向进口国海关表示.该产品符合相关的欧盟指令同时欧盟也努力使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顺畅. b.CE标志使产品合法进入以下十八国市场: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列支敦士登、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英国. c. CE标志表示产品制造商或进口商所负的责任.制造商或进口商自行宣告其产品符合相关欧盟指令.CE标志并非经由认证机构颁发. d.其它由第三方机构颁发的认证可以与CE标志同时使用,但不能够取代CE标志. e.CE标志可以直接标注在产品上,亦可以与CE标注在产品的用户手册或包装上. 另:EN60799规定PLUG不能够使用 “CE”标志(SF-01.03等).Connector或PLUG Connector可以有“CE”标志.装修常用电线:家装中使用的电线一般为单股铜芯线,其截面面积主要有三个规格,分别是4.0mm2,、2.5mm2 和1.5mm2。另外还有6.0mm2规格的,主要用于进户主干线,家装中几乎不用或用量很少,一般不列入家装电路用线的范围。喜悦家居网 4.0mm2 规格单股铜芯线用于电路主线和空调、电热水器等的专用线,2.5mm2 规格单股铜芯线插座线和部分支线,1.5mm2 规格单股铜芯线用于灯具和开关线,电路中地线一般也使用1.5mm2 规格单股铜芯线。装修论坛 另外家装中还要使用电话线、电视线、网线、音响线等,这些线都属于专用线范围,规格相对统一,只是质量上存在一些差异,建议您在购买时选择质量较好档次较高的为宜。 喜悦家居网RS-485总线理论及应用分析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 程凯 孙克怡 曹伟 金广奇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RS-485理论,对在实际应用中的RS-485网络配置、总线匹配、传输距离、抗干扰措施等做了详细的说明。给出了一个实际的应用系统,阐述了组网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关键词:RS-485;总线;网络配置;传输距离;波特率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日益广泛的应用,现在一个系统往往由多台计算机组成,需要解决多站、远距离通信的问题。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广泛采用RS-485收发器。RS-485收发器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接收器具有高的灵敏度,能检测低达200m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使用RS-485总线,一对双绞线就能实现多站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设备简单、价格低廉、能进行长距离通信的优点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某公寓楼的水表远传系统中,采用了RS-485总线进行水表抄读数据的传输,共208只水表挂在总线上。下面是选定RS-485总线的根据和在应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RS-485的应用原则 RS-485支持半双工或全双工模式。网络拓扑一般采用终端匹配的总线型结构,不支持环形或星形网络,最好采用一条总线将各个节点串接起来。从总线到每个节点的引出线长度应尽量短,以便使引出线中的反射信号对总线信号的影响最低。 标准没有规定总线上允许连接的收发器数量,但规定了最大总线负载为32个单位负载(UL),可通过增大收发器输入电阻来扩展总线节点数。例如输入电阻增加至48k以上(1/4UL),节点数就可增加至128个,SP485R的输入电阻为150k,节点数最多可增加至400个。在本系统中有208只水表,所以采用了SP485R。 是否对RS-485总线进行终端匹配取决于数据传输速率、电缆长度及信号转换速率。UART是在每个数据位的中点采样数据的,只要反射信号在开始采样时衰减到足够低,就可以不考虑匹配。当考虑终端匹配时,有多种匹配方案可以选择,最简单的就是在总线两端各接一只阻值等于电缆特性阻抗的电阻,比较省电的匹配方案是RC匹配,采用二极管的匹配方案节能效果显著。 经验表明,当信号的转换时间上升或下降时间超过电信号沿总线单向传输所需时间的3倍以上时就可以不加匹配。例如具有限斜率特性的RS-485接口器件SP483输出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时间最小为250ns,典型双绞线上的信号传输速率约为0.2m/ns(24AWG PVC电缆),那么只要数据速率在250kbps以内,电缆长度不超过16米,采用SP483作为RS-485接口时就可以不加终端匹配。 RS-485总线上的每个收发器通过一段引出线接入总线。引出线过长时由于信号在引出线中的反射也会影响总线上的信号质量,系统所能允许的引出线长度也和信号的转换时间、数据速率有关,下面的经验公式可以用来估算引出线的最大长度。Lmax=(tRISE0.2m/ns)/10 以SP483为例,对应于250ns的上升/下降时间,总线允许的最大引出线长度约为5米。 减缓信号的前后沿斜率有利于降低对于总线匹配引出线长度的要求和改善信号质量,同时还可使信号中的高频成分降低,减少电磁辐射。因此有些接口器件中增加了摆率限制电路来减缓信号前后沿,但这种做法也限制了数据传输速率,由此看来在选择接口器件时并不是速率越高越好,应该根据系统要求选择最低速率的器件。 仅仅用一对双绞线将各个接口的A、B端连接起来,而不对RS-485通信链路的信号接地,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工作,但给系统埋下了隐患。RS-485接口采用差分方式传输信号并不需要对于某个参照点来检测信号系统,只需检测两线之间的电位差就可以了。但应该注意的是收发器只有在共模电压不超出一定范围(-7V至+12V)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当共模电压超出此范围,就会影响通信的可靠直至损坏接口。如图1所示,当发送器A向接收器B发送数据时,发送器A的输出共模电压为VOS,由于两个系统具有各自独立的接地系统存在着地电位差VGPD,那么接收器输入端的共模电压就会达到VCM=VOS+VGPD。RS-485标准规定VOS3V,但VGPD可能会有很大幅度(十几伏甚至数十伏),并可能伴有强干扰信号致使接收器共模输入VCM超出正常围,在信号线上产生干扰电流轻则影响正常通信,重则损坏设备。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实例应用分析在系统的调试期间,发现楼层低和距离采集器比较近的水表读数能很顺利地抄读传输上来,而其他水表则有很多抄读不到。经过实地勘察和分析,发现了两个问题: (1)网络布局不合理。这时的结构近似树形,但RS-485总线不支持环形或星形网络。同时,由于总线的不同区段采用了不同电缆,某一段总线上有过多收发器紧靠在一起安装,或者是有过长的分支线引出总线,都会出现阻抗不连续点。所以应该提供一条单一连续的信号通道作为总线。根据这一原则对网络进行了大的整改,采用单一总线将各个节点串接起来,同时进行接地处理,如图2所示。再次集抄的结果比先前要好,但还是有部分水表抄读不到或数据不稳定,未达到预期效果。表1是整改前后水表抄读的情况。 表1 整改前后情况比较能抄读的水表数量 网络结构 波特率(bps)整改前 121 树形 14400整改后 164 单一总线 1440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波特率过高,致使传输距离受限。当前的波特率14400是为了减小传输时间而设置的。但是由于传输线的欧姆阻抗、集肤效应等损耗引起信号畸变,从而通信距离受到限制。又由于损耗与频率有关,故随着数据率的增加通信距离减小。表2是通过实地测试得到的数据。 表2 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的关系波特率、能抄读的、 最大表号总线长度、 能否全部抄读 (bps) (单位米,距离采集)14400 164 810 否9600 172 860 否4800 189 950 否2400 200 1010 否1200 208 1050 能110 208 1050 能由表2看出,当波特率降低到1200以下时,所有表都可以抄读成功。实验表明,最高波特率在1200时,208只表可以一次抄读成功。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常用波特率下系统能抄读到的最远距离进行测试,结果如图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可以看出,在1101200波特率时,数据传输完全正确,但随着波特率的提高,传输距离呈下降趋势。所以在传输速度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地降低波特率。另外,进一步完善网络结构将会在保证准确程度的前提下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结语 RS-485总线,具有高噪声抑制、宽共模范围、长传输距离、冲突保护等特性,但还需要考虑合理的应用和网络布局、连续的信号通道、周全的保护措施等,在设计之初就应有总体规划。讨论监控系统中485信号用什么线材!监控系统中云台控制用485信号线应使用阻抗为120欧的两芯RVSP(屏蔽双绞线),但因为RVSP线材价格及不好采购等因素,大多楼工程商在实际施工时,都使用UTP 超五类4对非屏蔽电缆(非屏蔽网线)、FTP 超五类4对屏蔽电缆(屏蔽网线)或两芯RVVP(屏蔽护套线)替代,网线的阻抗为100欧,RVVP的绝缘材料对信号的衰减太大且有串扰,在短距离内没有问题,太线太长了就不行了,请都说一下自己在工程中485信号线是用的什么线材,长距离传输时是怎样解决的!门禁所用线材一览表名 称规 格 及 型 号备 注Rs485通信网络线两芯屏蔽双绞线 2(0.5 mm21.5mm2)读卡器线八芯屏蔽信号线 (80.3mm2)5类网线门磁线两芯电源线 (20.5mm2)按钮线两芯电源线 (20.5mm2)电源线三芯电源线 (32.5mm2)电锁控制线两芯电源线 (20.75mm2)名 称参 考 线 材 及 其 规 格备 注Rs485通信网络线两芯屏蔽双绞线 RVSP2(0.5 mm21.5mm2)通信距离1200m读卡器线22Awg(0.80mm2), Alpha 5196,5198传输距离152m18Awg(1.20mm2), Alpha 5386,5388传输距离152mRVVP 8X28/ 0.15 (8X0.50mm2)传输距离30m 60mRVVP 8X16/ 0.15 (8X0.30mm2)24Awg 安普线 5类网线门磁线RVVP 4X16/ 0.15 (4X0.30mm2)按钮线电源线RVV 3X49/ 0.25 (3X2.50mm2)RVV 3X48/ 0.20 (3X1.50mm2)电锁控制线RVV 2X24/ 0.20 (2X0.75 mm2)电梯所用线材一览表名 称规 格 及 型 号备 注Rs485通信网络线两芯屏蔽双绞线 2(0.5 mm21.5mm2)读卡器线八芯屏蔽信号线 (80.3mm2)5类网线电源线三芯电源线 (32.5mm2)R:软线 V:PVC护套 P:屏蔽 S:双绞门禁系统的施工及布线规范读卡器到控制器的线,建议用8芯屏蔽多股双绞网线,数据线 Data1 Data0互为双绞。线径建议0.3平方毫米以上。最长不可以超过100米。屏蔽线接控制器的GND。按钮到控制器的线,建议采用两芯线,线径在0.3平方毫米以上。 电锁到控制器的线,建议使用两芯电源线,线径在1.0平方毫米以上。如果超过50米要考虑用更粗的线,或者多股并联,和;或者通过电源的微调按钮,调高输出电压到14V左右。最长不要超过100米。门磁到控制器的线,建议选择两芯线,线径在0.3平方毫米以上,如果无需在线了解门的开关状态 或者 无需门长时间未关闭报警 和 非法闯入报警功能,门磁线可不接。 控制器到控制器之间,以及控制器到转换器的线,使用2芯屏蔽双绞网线。线径在0.5平方毫米以上,485+和485-一定要互为双绞,屏蔽线可不接,如果通讯不畅通,可以考虑用屏蔽线将所有控制器的GND进行连接。 485总线长度,可以达到1200米,如果距离太远,则需要加上485转TCP/IP转换器,进一步级连。 所有走线都必须套管,PVC管和镀锌管都可以,避免老鼠咬断线路引起故障。 虽然控制器具备了良好的防静电 防雷击 防漏电设计,请务必保证控制器机箱和交流电地线连接完善,且交流电地线真实接地。 建议您不要经常带电拔插接线端子,请务必拔下接线端子,再进行相应的焊接工作。 请勿擅自拆卸或者更换控制器的芯片,非专业的操作会导致控制器损毁。 不建议您擅自对接其他附加设备,所有非常规的操作,请务必先于我方工程师沟通。 不要将控制器和其他大电流设备接在同一供电插座上。 读卡器 按钮的安装高度是距地面1.45米,可以根据客户的使用习惯,适当增加或者降低。 控制器建议安装在弱电井等便于维护的地点。 接线端子注意规范接线,不要裸露金属部分过长,以免引起短路和通讯故障。综合布线讲义:一、工程验收的依据和原则以及验收项目内容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应严格按下列原则和验收项目内容办理。 1. 工程验收依据的原则 ( 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应按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 1 部分:总规范( YD T926.1-1997 )中规定的链路性能要求进行验收。 ( 2 )工程竣工验收项目的内容和方法,应按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T 50312-2000 )的规定执行。 ( 3 )综合布线系统缆线链路的电气性能验收测试,应按综合布线系统电气特性通用测试方法( YD T 1013-1999 )中的规定办理。 ( 4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除应符合上述规范外,还应符合我国现行的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调 YD 5051-1997 )和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八修订本)( YDJ 39-1997 )中相关的规定。 ( 5 )在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和验收中,如遇到上述各种规范未包括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为了保证验收,可按有关设计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办理。 ( 6 )由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尚有不少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有些标准内容尚未完善健全,前面所述的标准目前是有效的,但随着综合布线系统技术的发展,有些将会被修订或补充,因此,在工程验收时,应密切注意当时有关部门有无发布临时规定,以便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验收。 2. 工程验收的项目 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验收项目经归纳汇总整理如表 1 所列。在验收中,如发现有些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应由主持工程验收的部门单位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解决办法,迅速补正,以确保工程质量。 表 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项目及其内容 序号 工程阶段 验收项目 验收目的 验收项目内容和要求 验收方式 备注 1 施工前准备工作 1 、施工环境条件要求 检查工程环境是否满足安装施工条件和要求 ( 1 )建筑施工情况,墙面、地面、门、窗、接地装置是否满足要求 施工前检查 不属于工程验收内容但与工程质量有关 ( 2 )机房面积、预留孔洞、管槽、电缆坚井(包括交接间)是否齐全 ( 3 )电源是否满足施工要求,上下沙这及其它管线是否安装妥当 ( 4 )天花板、活动地板是否敷设 2 、设备器材质量检查 对设备器材的规格、数量、质量进行核对检测,以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 3 、防火安全措施和要求 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和设备器材妥善存放 2 设备安装 1 、设备机架的安装 设备机架的安装应符合施工标准规定,以确保工程质量 ( 1 )通信引出端的规格和位置均应符合用户使用要求,质量可靠 随工序进行检验 属于工程验收内容 ( 2 )设备机架的外观整洁、油漆无脱落、标志完整齐全 ( 3 )设备机架安装正确、垂直和水平均符合标准规定 2 、通信引出端的安装 通信引出端的位置、数量以及安装质量均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 4 )各种附件安装齐全,所有螺丝紧固牢靠、无松动现象 ( 5 )有切实有效的防震加固措施,保证设备安全可靠 ( 6 )接地措施齐备良好 3 建筑物内电缆、光缆的敷设安装 1 、电缆槽道及其它的安装 保证各种缆线敷设安装 ( 1 )槽道(桥架)等安装位置正确无误、附件齐全配套 随工序进行检验 属于工程验收内容 ( 2 )安装牢固可靠,保证质量,符合工艺要求 ( 3 )接地措施齐备良好 2 、缆线的敷设和安装 各种缆线敷设安装均符合标准规定 ( 1 )各种缆线的规格、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 ( 2 )缆线的路由、位置正确,敷设安装操作均符合工艺要求 4 建筑物间电缆、光缆的敷设安装 1 、架空缆线的安装施工(包括墙壁式敷设) 架空缆线的敷设安装符合标准规定 ( 1 )电缆、光缆和吊线的规格及质量均符合使用要求 随工序进行检验 属于工程验收内容 ( 2 )吊线的装设位置、垂度以及工艺要求均符合标准规定 ( 3 )电缆或光缆挂设工艺要求、吊挂卡钩间隔均匀,均符合标准规定 ( 4 )各种缆线的引入安装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 ( 5 )其它固定缆线的装置(包括墙壁式敷设)均满足工艺要求 2 、管道缆线的安装敷设 管道缆线的敷设安装符合标准规定 ( 1 )占用管道管家孔位置合理,缆线走向和布置有序,不影响其它管孔的使用 隐蔽工程签证 ( 2 )管道缆线规格和质量符合设计规定 ( 3 )管道缆线的防护措施切实有效,施工质量有一定保证 3 、直埋缆线的安装敷设 直埋电、光缆的敷设安装符合标准规定 ( 1 )直埋缆线的规格和质量均符合设计规定 ( 2 )敷设位置、深度和路由均符合设计规定 ( 3 )缆线的保护措施切实有效 ( 4 )回土夯实,无塌陷不致发生后患,保证工程质量 4 、隧道缆线的安装敷设(包括缆沟、渠道) 隧道缆沟的缆线安装敷设符合标准规定 ( 1 )隧道缆沟所用的缆线规格和质量均符合设计规定 ( 2 )隧道管沟的规格和质量符合工艺要求 ( 3 )隧道管沟的规格和质量符合工艺要求 5 、其它 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 1 )缆线与其它设施的间距或保护措施均符合标准规定 ( 2 )引入房屋部分的缆线安装敷设均符合标准规定 5 缆线终端 1 、通信引出端 2 、配线模块 3 、光纤接插件 4 、各类跳线 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工艺要求 随工序进行检验 属于工程验收内容 6 系统测试 1 、电气性能测试 系统和整体性能符合标准规定 ( 1 )连接图正确无误、符合标准规定 竣工检验 工程验收的重要内容 ( 2 )布线长度满足布线链路性能要求 ( 3 )衰减、近端串音衰减等传输性能测试结果符合标准规定 2 、光纤特性测试 光缆布线链路性能符合标准规定 ( 4 )特殊规定和要求需作检测的项目 ( 1 )多模或单模光纤的类型规格满足设计要求 3 、系统接地 符合标准规定 ( 2 )衰减、回波损耗等测试结果符合标准规定 符合设计规定 7 工程验收 1 、竣工后编制竣工技术文件 满足工程验收要求 ( 1 )清点、核对和交接设计文件和有关竣工技术资料 竣工检验 工程验收的重要内容 ( 2 )查阅分析设计文件和竣工验收技术文件 2 、工程验收评价 具体考核和对工程评价 ( 1 )考核工程质量(包括设计和施工质量) ( 2 )确认评价验收结果,正确评估工程质量等级 注:( 1 )在智能化建筑内的各种缆线敷设用的预埋槽道和暗管系统,其验收方式应为隐蔽工程签证。 ( 2 )系统测试中的具体内容和验收细节,也可随工序进行检验。 ( 3 )随工序检验和隐蔽工程签证的详细记录,可作为工程验收时的原始资料,提供给确认和评价工程的质量等级时参考。 ( 4 )在工程验收时,如对隐蔽工程有疑问,需要进行重复检查或测试的,应按规定进行 二、测试仪表和测试方法 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质量和各种性能不仅取决于安装施工和操作工艺,也取决于所采用的缆线和连接部件本身的质量,验收测试是对上述两者结合后的全面测试,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在验收测试中,测试仪表和测试方法的选用是极为重要的。 1. 测试仪表 ( 1 )测试仪表的性能要求:无论是按时域或频域原理设计的测试仪表,都应符合以下性能要求,才可用于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测试。 在 1 31.25MHz 测量范围内,测量最大步长不大于 150kHz ;在 31.26 100MHz 测量范围内,测量最大步长不大子 250kHz ; 100 MHz 以上测量步长待定。上述测量扫描步长的要求是满足衰减和近端串扰指标测量精度的基本保证。 测试仪表分为两类,其要求如下: a. 通用型测试仪表用于 5 类以下(含 5 类)链路测试,测量单元最高测量频率极限值不应低于 100 MHz ,在 0 100 MHz 测量频率范围内,应能提供各测试参数的标称值和阈值曲线。 b. 宽带链路测试仪表不仅用于高于 5 类的链路测试,还用于 6 类缆线及同类别或安装更高类器件(接插部件、跳线、连接插头和插座)的宽带链路测试,链路的最高工作频率不应低于 200 MHz 。测试系统测量频率应扩展至 250MHz 。在 0 200MHz 测试频率范围内,提供各测试参数的标称值和阈值曲线。 具有一定的故障定位诊断能力。 具有自动、连续、单项选择测试的功能。 可存储前面第 项中规定的各测量步长频率点的全部测试结果,以供查询。 ( 2 )测试仪表的精度要求 测试仪表的精度表示实际值与仪表测量值的差异程度,直接决定着测量数值的准确性。通常要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现场测试的仪表应满足二级精度(二级精度是引用 TIA EIA TSB 67-1995 中规定的精度等级),其性能参数如表 2 中所示。宽带测试仪表的测试精度应高于二级,光纤测试仪表测量信号的动态范围应大于或等于 60dB 。 为了保证测试仪表在使用过程中的精度,其使用和计量校准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表 2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仪表性能参数二级精度要求 序号 性能参数 频率范围 1MHz-100MHz 备注 1 近端串扰精度 2dB 测试仪表能准确报告的最低近端串扰损耗值至少应高于内部残余串扰值 10dB 以上; 测试仪表能准确报告的最低衰减值应在内部随机噪声水平 30dB 以上; 电表精度(动态精确度)适宜 和于从 0dB 基准值至优于近端串扰损耗( NEXT )极限值的一个带宽,按 60dB 限制。 2 衰减量精度 1.0dB 3 内部随机噪声电平 -65+151lg10(f 100)dB 4 内部残余串扰 -55+151lg10(f 100)dB 5 输出信号平衡 -37+lg10(f 100)dB 6 共模排斥(又称共模抑制) -37+lg10(f 100)dB 7 电表精度(又称动态精确度) 0.75dB 8 回波损耗 15dB 2. 测试方法 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现场进行测试时,必须注意测试环境、测试温度及湿度。 ( 1 )测试环境应无产生严重电火花的电焊、电钻和产生强磁干扰的设备作业,被测的综合布线系统必须是无源网络,测试时应断开与之相连的所有有源或无源通信设备。 ( 2 )测试现场的温度在 20 30 左右,湿度宜在 30 85 R.H. ,由于衰减指标的测试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因此,当测试环境温度超出上述范围时,可按规定缆线的类别测试标准修正。标准规定的数值为 20 时的标准值,在实际测试时应根据现场情况修正。对于 3 类缆线和接插件构成的链路,温度每增加 1 ,衰减量增加 1.5 ;对于 4 类及 5 类缆线和接插件构成的链路,温度每增加 1 ,衰减量增加 0.4 ;缆线的走向靠近金属表面时,衰减量增加 3 ; 5 类以上的缆线修正量待定。 ( 3 )测试对象分为对绞线布线链路和光纤链路两类,具体测试项目如下。 对绞线布线链路测试有布线接线图、长度、特性阻抗、环路直流电阻、近端串扰损耗( NEXT )、远方近端串扰损耗( PNEXT )、相邻线对综合近端串扰、衰减量、近端串扰衰减比( ACR )、等效远端串扰损耗( ELFEXT )、远端等效串扰总和( PSFLFEXT )、回波损耗( RL )、传播时延和时延差、链路脉冲噪声和链路背景杂讯噪声等项目。 光纤链路测试有光纤链路衰减、链路长度等项目。 由于上述测试方法较多(包括连接方法、测试程序等),且内容较为广泛,为节省篇幅,本文不拟作详细介绍。具体内容可参见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 1 部分:总规范似 YD T 926.1-1997 )和综合布线系统电气特性通用测试方法( YD T 1013-1999 )等。 三、编制工程竣工技术文件 为了便于工程验收和今后管理,在工程竣工后和验收前,施工单位应及早编制工程竣工技术文件,并在工程验收前提交建设单位。 1. 工程竣工技术文件内容 ( 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主要安装工程量,如主干布线的缆线规格和长度,装设楼层配线架的规格和数量等。 ( 2 )在安装施工中一些重要部位或关键段落的施工说明,如建筑群配线架和建筑物配线架合用时,它们连接端子的分区和容量等。 ( 3 )设备、机架和主要部件的数量明细表,即将整个工程中所用的设备、机架和主要部件分别统计,清晰地列出其型号、规格、程式和数量。 ( 4 )在施工棚有少量修改时,可利用原工程设计图更改补充,不需再重作竣工图纸,但在施工中改动较大时,则应另作竣工图纸。 ( 5 )工程中各项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的测试记录,如缆线的主要电气性能、光缆的光学传输特性等测试数据。 ( 6 )甭竦缋禄虻叵碌缋鹿艿赖纫喂叹碳嗬砣嗽比峡傻那簧璞赴沧昂屠孪叻笊韫蚋嬉欢温涫保卮砘蚬碳嗬砣嗽彼婀觳楹蟮闹鞯仍技锹肌?SPAN lang=EN-US ( 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如采用微机辅助设计时,应提供程序设计说明和有关数据,如磁盘、操作说明、用户手册等文件资料。 ( 8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部分变更或修改原有设计或采取相关技术措施时,应提供建设,设计和施工等单位之间对于这些变动情况的洽商记录,以及在施工中的检查记录等基础资料。 2. 竣工验收技术文件的主要要求 竣工技术文件和相关资料应做到内容齐全、数据准确无误、文字表达条理清楚、文件外观整洁、图表内容清晰,不应有互相矛盾、彼此脱节和错误遗漏等现象。 竣工技术文件通常为一式三份,如有多个单位需要时,可适当增加份数。 四、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管理 80 年代后期,综合布线系统开始引入我国,由于受当时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和器材大都为国外产品,其工程设计和施工也多由国外厂商或代理商承包实施。因此,在一段时间内,我国对此尚无主管部门负责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实际工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此外,因综合布线系统必须与公用通信网互相连接,才能对外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从通信网络的全程来看,综合布线系统是最邻近通信网络用户的未端部分,它对保证整个信息传输系统的质量也是一个关键。因此,从 1997 年到 1999 年,我国建设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有关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管理文件(如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建筑智能化专项工程设计资质(试点)及万关问题意见的通知等),对工程设计管理作了明确的规定,并提出了相应要求。同时,原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也相继批准发布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以及关于综合布线系统电气特性通用测试方法等规定和与综合布线系统密切有关的各种电信专业技术标准、规范等。最近,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又联合批准发布了最新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T 50311-2000 )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T50312-2000 )。这些管理规定和标准规范的发布实施,使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在设计和工程管理上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了加强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管理,北京、上海和重庆等直辖市的市建委和通信管理部门也陆续发布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如北京市电信管理局 1997 年 8 月发布的北京市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定,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和重庆市电信管理局 1998 年 9 月联合颁布的重庆市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管理规定)。这些规定中明确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由市建设委员会与市电信管理局组织实施,综合布线系统验收合格后,方能接入公用通信网。这种严格规定对于工程管理是极为有利的,对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今后工程的全过程必须按照现行法规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使工程顺利有序进行。至于综合布线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程管理,建议根据工程规模、智能化等级的不同,以及时间、地点等情况,组织专文介绍。 五、结束语 这篇文稿是综合布线系统系列讲座中的最后一篇,它与以前连续登载的综合布线系统的梗概;网络结构、布线部件和指标参数;与外界的配合;用户信息需求的调查和预测;产品概况和选型;总体方案设计;工程中各个子系统设计;其它部分设计;工程安装和施工一起,概要地叙述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的基本内容,旨在抛砖引玉,供读者参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布线系统还存在不少需要探讨的课题,目前还难以完整无缺,有侍今后不断地补充和完善,使用范围和技术内涵必然会继续发展和丰富。特别是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势必使家庭计算机逐步普及,信息传输网络不断扩展,宽带通信的使用领域越来越宽,可视电话、高清晰度电视、会议电视,多媒体通信和局域网互联等都将是宽带通信的潜在应用范围,作为上述各种应用的用户终端设备,其所处的主要环境和安装场所都是在各类房屋建筑中,对于在这些房屋建筑内设置的综合布线系统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进一步发展。因此,在采用综合布线系统时,必须及时了解其发展动态,密切注意现行的有关标准规定,结合工程实际的需要来考虑,以求尽量满足客观的要求。 我国一旦加入了 WTO ,与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的联系将更加广泛,彼此之间的依赖将不断加深。近期,在我国特大城市及沿海的大中城市中又出现了一批高新科技园区和国际化商务中心,这些区域中将建设大量高标准的商业贸易、财经金融、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生产企业等智能化建筑。 同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化住宅小区(简称智能化小区)的建设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它是一项很有发展潜力的事业。在我国,住宅建筑在每年兴建的房屋建筑中占有相当可观的比例,为此,建设部根据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趋势,已把住宅建设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且要求提高住宅建筑中的科技含量,优化居民的居住环境,完善住宅的使用功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这就为迅速推广和加快建设智能化小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以上情况说明我国已经从零星、分散的智能化建筑逐步向由建筑群体构成的智能化小区方面发展。 当前,以计算机和通信为核心的信息网络系统蓬勃兴起,并在各行各业中普遍推广和使用,它将随着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小区的发展而拓宽使用范围。根据原邮电部规划的我国邮电通信事业从 2000 年 2010 年的总体战略目标和 “ 九五 ” 计划的发展要求,要加快以光纤接入为主的接入网建设方式。根据各地的通信网络状况和具体条件,分别采取光纤到路边( FTTC )、光纤到小区( FTTZ )和光纤到大楼( FTTB )等技术方案、使得光纤引入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小区的进程加快。同时,综合布线系统与接入网密切配合,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