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_Server_2008_群集配置指南(Windows_2008).doc_第1页
SQL_Server_2008_群集配置指南(Windows_2008).doc_第2页
SQL_Server_2008_群集配置指南(Windows_2008).doc_第3页
SQL_Server_2008_群集配置指南(Windows_2008).doc_第4页
SQL_Server_2008_群集配置指南(Windows_200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QL Server 2008 群集配置指南(Windows 2008)1. 文档目的本文档将介绍SQL Server 2008在windows2008上群集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2. 说明2.1. 原理本文档是群集安装的系列文档之一。SQL Server群集原理部分请参考SQL Server 2005 群集配置指南。2.2. 工具介绍2.2.1. 虚拟机软件本文档的群集环境使用了虚拟机软件VMware-server-2.0.1-156745,该软件支持Windows2008(32bit and 64bit)和Vista(32bit and 64bit)操作系统。下载地址:/download/server/注意:SQL Server 2008的节点不能是域控制器,因此最好单独使用一个虚拟机作为独立的域控制器和DNS服务器。2.2.2. 虚拟磁盘柜软件VMWare的虚拟磁盘不支持SCSI-3 PR,而Windows2008群集对磁盘要求比较严格,必须符合SCSI-3 PR标准(Windows2003只要求SCSI-2即可)。因此我们使用StarWind来虚拟磁盘柜,然后在构成群集的节点中使用ISCSI连接仲裁盘和存储盘。2.3. 群集环境介绍2.3.1. 域控制器和DNS服务器IP:域名:2.3.2. 节点一机器名:win2008node1公网IP:1私网(节点间通讯)IP:12.3.3. 节点二机器名:win2008node2公网IP:2私网(节点间通讯)IP:22.3.4. 群集信息操作系统群集名:win2008cluster操作系统群集IP:8SQL Server群集名:sql2008clusterSQL Server群集IP:93. 准备工作3.1. 安装Windows2008操作系统首先在构成Windows2008群集的各节点机器上安装Windows2008操作系统,并且加入到域中。3.2. 添加MSDTC组件在安装SQL Server时需要MSDTC,我们在安装完操作系统后,最好就把它添加上。具体步骤:“添加角色”“下一步”选择“应用服务器”“添加必需的功能”“下一步”“下一步”选择“分布式事务处理”,建议其它项也都选上。“下一步”选择“稍后为SSL加密选择证书”“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安装”“关闭”3.3. 添加故障转移群集组件操作系统故障转移群集组件默认不会安装,需要手工添加:“添加功能”选择“故障转移群集”。“下一步”“安装”“关闭”完成故障转移群集组件的安装。3.4. 关闭用户帐户控制(可选)这个功能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安全控制作用,但是每次使用非administrator用户都要出现提示,很麻烦。使用下列步骤可以将其关闭。双击“用户帐户”“打开或关闭用户帐户控制”去掉“使用用户帐户控制(UAC)帮助保护您的计算机”选项。“确定”“立即重新启动”3.5. 建立群集用户安装群集需要指定专门的域用户,这个域用户将作为windows群集服务和SQL Server服务的登录帐户具体步骤:在域控制器上执行:输入用户登录名“clusteruser”。“下一步”“下一步”“完成”接下来将clusteruser加入到群集各个节点机器的本地administrators组中。在各个节点机器上执行下列步骤:“添加”输入“clusteruser”。“确定”“确定”完成群集域用户配置。3.6. 建立全局安全组SQL Server 2008需要使用域中的全局安全组关联SQL Server服务帐户(clusteruser)进行权限控制。我们需要在域服务器上建立两个用于存放SQL Server Engine和SQL Server Agent服务的全局安全组。具体步骤: 在域控制器上执行:输入“SQLServerEngine”。“确定”,完成SQLServerEngine组的创建。接着需要将群集域账户clusteruser加入到SQLServerEngine组中:“确定”“确定”按照上面步骤建立SQL Server Agent组“SQLServerAgent”,并且将clusteruser也加入到该组中。请将Administrator权限也赋给clusteruser用户,最后检查一下clusteruser所属的组:4. 配置操作系统群集4.1. 创建操作系统群集使用域用户clusteruser登录一个构成群集的节点,启动“故障转移群集管理”:首先点击“验证配置”,验证硬件条件是否符合群集安装条件。“下一步”输入需要构成群集的所有节点机器名。“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测试成功。注意:如果有警告,可以查看具体原因,如果判断合理,可以不予理会。如果出现错误,一定要解决之,然后再配置群集。“完成”开始配置:“创建一个群集”“下一步”“下一步”输入操作系统群集名和操作系统群集IP。“下一步”“下一步”创建群集成功。“完成”4.2. 检查群集配置查看配置情况:4.2.1. 仲裁盘我们本来希望将Q盘设置为仲裁磁盘,但是Windows将S盘作为了仲裁盘,我们需要修改这一配置:选取需要修改仲裁盘的群集:“配置群集仲裁设置”“下一步”这里最好使用Windows推荐的设置。Windows2008的仲裁盘机制和Windows2003已经有所不同。具体区别请参考Windows2008群集白皮书。“下一步”选择Q盘为仲裁盘。“下一步”“下一步”“完成”4.2.2. 网络10段是我们希望做群集节点内部通讯使用的,这个配置正确。“确定”关闭属性页。192段是我们希望客户端访问群集使用的,这个配置正确。“确定”关闭属性页。4.2.3. 验证群集为了验证群集是否有效,可以再次利用群集管理工具进行测试。注意:在实施阶段,除了使用群集管理工具进行验证外,还需要手工为服务器各节点断电以彻底检查群集有效性。“验证配置”“下一步”输入群集节点名。“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验证成功。“完成”4.3. 添加MSDTC服务“下一步”“下一步”设置MSDTC服务名“win2008clustDtc”;网络地址为9。“下一步”选择S盘。注意:S盘被MSDTC使用后,就不能用于安装SQL Server 2008了,需要额外指定磁盘阵列上的其它逻辑盘安装SQL Server 2008。“下一步”“下一步”“完成”5. 配置SQL Server 2008群集5.1. 安装Microsoft .Net FrameWork 3.5安装SQL Server 2008需要Microsoft .Net FrameWork 3.5,但是当前使用的SQL Server 2008安装盘没有带Microsoft .Net FrameWork 3.5,需要为群集各个节点都安装。下载位置:/downloads/details.aspx?familyid=D0E5DEA7-AC26-4AD7-B68C-FE5076BBA986&displaylang=zh-cn运行Microsoft .Net FrameWork 3.5安装文件:“安装”安装完毕。“退出”5.2. 安装主节点SQL Server 2008及报表服务请注意群集磁盘环境:我们将在磁盘3上安装SQL Server 2008的数据文件。在win2008node1(群集当前资源占用节点)上运行SQL Server 2008安装程序。“确定”“下一步”“下一步”“安装”“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输入SQL Server群集名称“sql2008cluster”。“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我们在磁盘3上安装SQL Server 2008数据文件。“下一步”输入SQL Server 将要使用的IP和掩码。“下一步”此处可以使用服务SID,或者我们在前面建立的全局安全组(域组)。我们这里使用服务SID。“下一步”对所有SQL Server服务使用相同的帐户“CLUSTERclusteruser”,输入密码。“确定”“下一步”为sa设置密码。建议“添加当前用户”,这样就可以使用Windows身份验证方式连接SQL Server数据库了。点击“数据目录”页签检查数据存放位置是否正确:OK!没问题。“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安装”“关闭”完成主节点SQL Server 2008安装。5.3. 安装附属节点SQL Server 2008以clusteruser用户登录附属节点操作系统,运行SQL Server 2008安装程序:“确定”“下一步”“下一步”“安装”“下一步”“下一步”输入密码。“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安装”完成附属节点安装。“关闭”5.4. 安装附属节点报表服务SQL Server 2008的报表机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报表服务已经无法在群集中实现故障转移,能够实现故障转移的仅仅是报表使用的数据库(Reportserver和Reportservertempdb)。下面是微软在线帮助中的说明:SQL Server 2005 提供故障转移群集支持,以便您可以使用多个磁盘来存储一个或多个 SQL Server 实例。只有报表服务器数据库才支持故障转移群集;您不能将报表服务器 Windows 服务或 Web 服务作为故障转移群集的一部分来运行。若要在 SQL Server 故障转移群集上承载报表服务器数据库,必须已安装并配置了该群集。然后,在创建报表服务器数据库时,可以选择该故障转移群集作为服务器名称。 尽管报表服务器 Windows 服务和 Web 服务不能参与故障转移群集,但是您可以在装有 SQL Server 故障转移群集的计算机中安装 Reporting Services。报表服务器的运行独立于故障转移群集。如果在计算机上安装了作为 SQL Server 故障转移实例一部分的报表服务器,则不需要对报表服务器数据库使用故障转移群集;可以使用不同的 SQL Server 实例来承载该数据库。以clusteruser用户登录附属节点操作系统,运行SQL Server 2008安装程序:“确定”“安装”“下一步”“执行SQL Server 2008 的全新安装”。“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为附属节点新实例命名。“下一步”“下一步”输入帐户名、密码。“下一步”输入sa密码,并且“添加当前用户”。点击“数据目录”页签“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安装”“下一步”“关闭”5.5. 启用Named Pipes协议“SQL Server 配置管理器”群集实例在任意一台机器配置一次即可。附属节点报表实例(Report2)也要启用Named Piped协议。配置完后,请重新启动SQL Server服务,使之生效。5.6. 配置主节点报表以clusteruser用户登录主节点(win2008node1)操作系统。运行“Reporting Services 配置管理器”“连接”确保报表服务器状态为“已启动”,如果是未启动,点击“启动按钮。”确保正确的帐户名、密码。“应用”“更改数据库”“下一步”输入SQL Server 2008的群集名“sql2008cluster”。主节点的报表数据库将存放在群集实例中。“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完成”“应用”输入帐户名、密码。“应用”主节点报表配置完毕,退出报表配置管理器。5.7. 验证主节点报表服务“确定”验证成功。5.8. 配置附属节点报表以clusteruser用户登录附属节点(win2008node2)操作系统。启动报表配置工具“连接”将附属节点的虚拟目录名也设置为“ReportServer”。“应用”“更改数据库”“下一步”我们用群集实例存放win2008node2的报表数据库。“下一步”群集实例中已经有了win2008node1的报表数据库,win2008node2的报表数据库要加个后缀,以防冲突。我们设置的名称为“ReportServer_node2”。“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完成”虚拟目录设置为“Reports”。“应用”“应用”主节点报表配置完毕,退出报表配置管理器。5.9. 验证附属节点报表服务请注意:url是http:/win2008node2/reportserver输入用户名、密码。“确定”验证成功。注意:1、因为附属节点SQL Server Report Service服务在运行时是不依赖report2数据库实例服务(SQL Server(report2)的,而且附属节点的报表数据库存放在群集数据库实例(sql2008cluster)中,因此可以将report2数据库实例服务停止,以节约附属节点资源。2、在U9 Portal配置工具中配置报表URL的时候,要使用如下地址做为报表访问报表服务器的URL:http:/win2008cluster/reportserver至此SQL Server 2008群集配置成功完成。6. 安装SQL Server 2008 SP1在主节点服务器上运行SQL Server 2008 SP1安装程序。“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更新”“下一步”成功安装SQL Serv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