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学知识竞赛知识点汇总(由於资料搜索者知识有限,如有出错,敬请原谅)(本次比赛九成题目出自下列的内容,大家阅读一下,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得益)(由於内容太多,参赛者不用死记硬背,比赛题目以大方向为主,基础知识以一问一答为主,专业知识一般作选择题)本次比赛知识点分为以下三大部份:一 药学基础课程知识(重点)(生化,人解生理)二 简单药学专业知识(系统药物简介(重点),部分药物分子简介)三 医药最新消息一 药学基础课程知识(一).生物化学1.蛋白质蛋白质是一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现已证实,蛋白质是一切活着的细胞的组分。成年人体重的20为蛋白质,其中一半分布在肌肉里,五分之一分布在骨骼和软骨中,十分之一在皮肤内,剩下的存在于其它组织和体液中。a-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件分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基本氨基酸有20种,其中一部分氨基酸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外界食物供给,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结氨酸和组氨酸。有一氨基酸可以从其它有机物转化而来,称为非必需氨基酸,包括甘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天门冬酰胺和谷氨酰胺等。蛋白质为生物高分子物质之一,具有三维空间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蛋白质结构一般被分为4个组织层次。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structure)就是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sequence),也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它是由基因上遗传密码的排列顺序所决定的。各种氨基酸按遗传密码的顺序,通过肽键连接起来,成为多肽链,故肽键是蛋白质结构中的主键。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并非呈线形伸展,而是折叠和盘曲构成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和理化性质主要决定于空间结构的完整。天然蛋白质的严密结构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如酶失去催化活力,激素丧失活性称之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denaturation)。变性蛋白质只有空间构象的破坏,一般认为蛋白质变性本质是次级键,二硫键的破坏,并不涉及一级结构的变化。变性并非是不可逆的变化,当变性程度较轻时,如去除变性因素,有的蛋白质仍能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来的构象及功能,变性的可逆变化称为复性。蛋白质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分为六个方面:(A).促进组织的生长并修补组织人体内的大多数蛋白组织都是不断交替分解和合成的。每天大约有300克蛋白质被取代,约占10公斤人体总蛋白的3。(B).形成人体必需的化合物胰岛素、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激素是蛋白质。各种酶是蛋白质。对呼吸极为重要的血红蛋白、负责血液凝结的物质、负责视觉的物质等等都是蛋白质。(C).调节体液的平衡体液分为三种:(1).细胞内液,(2).细胞间液,(3).血管内液(D).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E).促进抗体的形成人体中抗感染的抗体都是蛋白质。当摄入蛋白质不足时,容易受感染,其原因是抗体水平低。人的肝脏存在着具有解毒作用的酶。这些酶也是蛋白质。(F).输送营养素蛋白质不足时,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降低,严重时可导致营养性水肿。蛋白质缺乏常与能量缺乏同时发生,称为蛋白质能量缺乏症(Protein-EnergyMalnutrition,简称PEM)。导致蛋白质缺乏的原因有:(1).食物中蛋白质来源不足;(2).食物的加工和烹调方法对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3).食物中能量摄入不足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因为,这时部分蛋白质将被用作能量,从而增加了蛋白质的需要量;(4).机体对蛋白质的生理需要量增加;(5).机体患病时,蛋白质消耗量增加,或蛋白质由体内排出增加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肉类、奶类、蛋类、干豆类、硬果类、谷类等。其中,肉类的蛋白质含量为1030;奶类为1.53.8;蛋类为1114;干豆类为2049.8之间,是植物性食物中含量较高的;硬果类如花生、核桃、莲子等也含有1526的蛋白质,谷类一般含蛋白质为610,而薯类约为23。蛋白质的供给,除了粮食作物之外,应有一定比例的动物性蛋白与豆类蛋白。一般来说,动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比植物的更加平衡2.糖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是一大类具有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糖类是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它在人体内被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膳食中糖类的种类和比例可能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肿瘤及龋齿的发病率有密切的关系。糖是自然界最丰富的物质之一,人体每日摄入的糖比蛋白质、脂肪多,占到食物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以葡萄糖为主供给机体各种组织能量,1克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可产生2840J/mol的能量,除了供给机体能量以外,糖也是组成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glycoprotein)构成细胞表面受体、配体,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与脂类结合形成糖脂(glyeolipid)是神经组织和细胞膜中的组成成分;还有血浆蛋白、抗体和某些酶及激素中也含有糖。从化学结构来看,糖类是一大类多羟基醛或酮的化合物,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单糖、聚糖和糖的衍生物。单糖是多羟基的醛或酮的化合物。自然界的单糖主要有六碳糖和五碳糖。常见的六碳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聚糖是各种单糖的缩聚物。以分子中含单糖基的多少分别称为低聚糖和多糖。低聚糖主要是二糖和三糖。常见的二糖有乳糖、蔗糖和麦芽糖等。常见的多糖有淀粉和肝糖元糖类在人体所起的作用主要是:(A).提供能量糖类在人体内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利用。(B).合成其它物质的原料糖类是机体合成蛋白质、核糖、脂类等物质的基本原料。(C).充当结构性物质糖与脂类形成的糖脂是细胞膜与神经组织的结构成分之一。糖与蛋白质结合成的糖蛋白是抗体和某些激素的组成部分。(D).解毒作用肝糖元对四氯化碳、酒精和砷有解毒作用。(E).促进消化道的蠕动和分泌纤维素和果糖等有促进消化道蠕动和分泌,防止便秘的作用。糖类被消化吸收后,以葡萄糖的形式进入血液,然后可沿着三条途径被利用。一是直接用作能源。二是以糖元形式贮存起来。三是转变为脂肪。3.核酸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高分子化合物,是遗传物质基础,能控制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核酸是基因的本体,基因就是核酸分子链上的功能片断。其实,核酸是一类物质的总称。它可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DNA是细胞染色体中的遗传基因,其分子的各个片段就代表各个遗传信息。而RNA则是DNA信息指令的携带者和执行者。RNA(核糖核酸)分为三种:a.信使RNA(Messenger RNA)b.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c.转运RNA(Transfer RNA)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由碱基、糖和磷酸三部分组成。这些组成核酸的元素有C,H,O,N,P等,与蛋白质比较,其组成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核酸一般不含元素S,而是核酸中P元素的含量较多并且恒定,约占910%。因此,核酸定量测定的经典方法,是以测定P含量来代表核酸量。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是由磷酸和核苷所组成的。核苷是由五碳醣(核糖或脱氧核糖)及含氮碱基(嘌呤或嘧啶)所组成的。核苷酸以一定的顺序排列,每一个核苷酸都通过它的磷酸部分和邻近的核苷酸的糖缩合连接。这样形成的链状结构,称为核苷酸链。 A 嘌呤类(Purine):主要分为两种: 腺嘌呤(Adenine),简写为A,:存在DNA和RNA中。 鸟嘌呤(Guanine),简写为G,:存在DNA和RNA中B 嘧啶类(Pyrimidine):主要分为三种: 胞嘧啶(Cytosine),简称为C,存在DNA和RNA中; 尿嘧啶(Uracil),简称为U,只存在RNA中; 胸腺嘧啶(Thymine),简称为T,只存在DNA中。C五碳糖: 核糖(Ribose),只存在RNA中; 脱氧核糖(Deoxyribose),只存在DNA中。 核酸的作用:1. 对蛋白质的意义:DNA带有承袭父母的遗传信息,指示蛋白质的合成。RNA则接受DNA的信息,实际进行蛋白质 的合成。简单地说,DNA是制造蛋白质的设计师,RNA则是按照设计师的设计来制造蛋白质。2. 核酸疫苗对生物发展的意义:核酸疫苗与传统弱毒苗、灭活苗、亚单位疫苗和重组活载体疫苗相比,有以下特点:(1)免疫效果好。(2)核酸疫苗不存在散毒。(3)免疫应答持久。(4)方法简便,价格低廉。(5)核酸疫苗具有相同的理化性质,为联合免疫提供了可能。(6)核酸疫苗可以加工成干燥的小粒便于储藏运输。且接种方法简易,易于在广大农村使用。4.维生素(vitamin)维生素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这类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所以虽然需要量很少,每日仅以毫克或微克计算,但必须由食物供给。绝大多数维生素作为酶的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机体缺乏维生素时,物质代谢发生障碍。因为各种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不同,缺乏不同的维生素产生不同的疾病,这种由于缺乏维生素而引起的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都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在结构上无同性,通常根据其溶解性质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名称来源缺乏症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豆,瘦肉,谷类外皮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维生素B2蛋黄,绿叶疏菜等口角炎,舌炎,皮炎等维生素C新鲜水果,蔬菜坏血病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肝,蛋黄,鱼肝油,奶汁,胡罗卜等夜盲症,皮肤干燥维生素D鱼肝油,肝,蛋黄,日光照射佝偻病,软骨病(二).人解生理1.细胞生命是物质的,所有的细胞都是由水、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盐类和各种微量的有机化合物所组成。蛋白质、糖类、核酸和脂类等化合物也被称为生物分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以细菌和蓝绿藻为典型代表;支原体(mycoplasma)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体积最小的原核细胞,也是惟一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细菌(bacteria)细菌是原核细胞的主要类群。细菌细胞的基本特点是: 遗传信息量少, 内部结构简单, 特别是没有分化成以膜为基础的专门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器与核膜。细菌没有细胞核,所以细菌的DNA在复制时只能结合在质膜上,然后进行细胞的分裂。病毒(virus)非细胞的生命体 细胞虽然是地球上主要的生命形式,但并非是惟一的生命形式,病毒也是生命体,但它却不具有细胞结构。 病毒是19世纪末通过对疾病的研究发现的,无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体外独立生活。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颗粒的体积大约在10100 nm之间,比细胞小得多。病毒的结构简单,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的核。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也可是RNA,前者称为DNA病毒,后者称为RNA病毒。病毒的形态各异,有正二十面体的、有柱形的、也有丝状的。另一种是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见于所有的其他生物。其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细胞都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将细胞内的环境与外环境隔开。膜有两个基本的作用,一是在细胞内外起障碍作用,即不允许物质随意进出细胞,二是要在细胞内构筑区室,形成各功能特区。被质膜包裹在细胞内的所有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protoplasm),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cell plasm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一个重要差别是在植物细胞质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结构,即细胞壁。在离体条件下细胞壁很容易被酶水解掉,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就称为原生质体(protoplast)。细胞质是包裹在细胞膜内的半透明的胶状物质。含有大量水分、无机盐,当然还有蛋白质、糖类和类脂质。在这里面,还有许多种有形的结构,例如膜状的内质网、溶酶体、内网器、线粒体等等,它们有的负责供应身体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细线粒体),有的负责贮存细胞合成的营养物质,待需要时再输送到细胞外(如内网器),有的则负责细胞的繁殖和分裂(如中心体)。细胞核是细胞膜内最大的结构,也是细胞的主要构成成分。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每个核苷酸分子由一个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嘧啶或嘌呤)和一个磷酸脱水缩合而成。体内最大的细胞有各种说法:(1)按细胞直径而言,要数卵细胞,其直径约200微米(1微米1/1000毫米)。(2)以细胞长度来说,当之为骨骼肌细胞,长的可超过4厘米。(3)而以细胞突出的长度来划分,当之无愧的是神经细胞(也称神经元)。神经元的轴突长的可达1米以上。故神经元可称之为体内最大的细胞了。它们的活动受机体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 线粒体最多的细胞人体内线粒体最多的细胞是肝脏的肝细胞。每一个肝细胞内约有2000个线粒体。正常线粒体寿命为一周,线粒体可以通过分裂增生。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总能量中,大约有95%来自线粒体。肝细胞是体内生命活动最活跃的细胞。溶酶体最多的细胞溶酶体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不过数目不多,较线粒体为少得多。最多要数巨噬细胞,溶酶体内含有50多种水解酶。能够消化细胞内衰老死亡的细胞器和吞噬进入细胞内的物质。因巨噬细胞具有很强吞噬和参与免疫应答作用。故溶酶体最多。 内质网最多的细胞浆细胞是含有内质网最多的细胞。浆细胞是由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增生而来的,是一种不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终末细胞。 2.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呼吸系统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临床上将鼻腔、咽、喉叫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叫下呼吸道,呼吸道的壁内有骨或软骨支持以保证气流的畅通。肺主要由支气管反复分支及其末端形成的肺泡共同构成,气体进入肺泡内,在此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供给各器官氧化过程的所需,各器官组织产生的代谢产物,如CO2再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肺,然后经呼吸道呼出体外。 肺(lungs)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肺上端钝圆叫肺尖,向上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底位于膈上面,对向肋和肋间隙的面叫肋面,朝向纵隔的面叫内侧面,该面中央的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处叫肺门,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叫肺根。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二个肺叶,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水平裂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 肺是以支气管反复分支形成的支气管树为基础构成的。支气管各级分支之间以及肺泡之间都由结缔组织性的间质所填充,血管、淋巴管、神经等随支气管的分支分布在结缔组织内。肺泡之间的间质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是血液和肺泡内气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表面覆被一层光滑的浆膜,即胸膜脏层。 。 3.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是一条自口腔延至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腔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消化系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养料、水分和无机盐并排出残渣(粪便),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是指消化管对食物的机械作用包括咀嚼、吞咽和各种形式的蠕动运动以磨碎食物,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等。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而言,如把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残渣通过大肠排出体外。此外,口腔、咽等还与呼吸、发音和语言活动有关。牙是人体最坚硬的结构,嵌于上、下颌骨的牙槽内。呈弓状排列成上牙弓和下牙弓。牙具有机械加工(咬切、撕裂、磨碎)食物和辅助发音的作用。每个牙均可分为三部分,露出于口腔内的叫牙冠,嵌于牙槽内的叫牙根,介于两者之间狭细的部分叫牙颈。牙主要由牙质构成。在牙冠,牙质外面还另有光亮坚硬的釉质,牙根的表面覆有粘合质。牙内部的空腔叫牙腔或髓腔,牙根的内部特别叫做牙根管,牙根管末端的小孔叫牙根尖孔。牙的神经、血管通过牙根尖孔和牙根管至牙腔,与结缔组织共同组成牙髓,当牙髓发炎时常引起剧烈疼痛。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三部分。牙周膜是介于牙和牙槽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藉之将牙和牙槽骨紧密结合,固定牙根,并能缓解咀嚼时的压力。牙槽骨是牙根周围牙槽突的骨质。牙龈是紧贴牙槽骨外面的口腔粘膜,富含血管,其游离缘附于牙颈。小肠(mall intestine)上端从幽门起始,下端在右髂窝与大肠相接,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12指肠固定在腹后壁,空肠和回肠形成很多肠袢,蟠曲于腹膜腔下部,被小肠系膜系于腹后壁,故合称为系膜小肠。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粘膜,特别是空肠,具有许多环状皱襞和绒毛,大大扩大了粘膜的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粘膜下层中有由表层上皮下陷形成的肠腺,开口于粘膜表面,分泌肠液。胰液和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借以分解蛋白质、糖和脂肪。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蛋白质、糖和脂肪必须分解为结构简单的物质,方能通过肠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也可通过上皮细胞间隙进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的肌膜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在回肠末端突入大肠处环形肌增厚,外覆粘膜形成两个半月形的皱襞叫回盲瓣,具有括约肌的作用。外膜由结缔组织构成,空回肠表面覆以腹膜脏层,叫做浆膜。大肠(large intestine)是消化管最后的一段,长约1.5米,起自右髂窝,终于肛门,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大肠的主要机能是吸收水分,将不消化的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盲肠(cecum)是大肠的开始部,位于右髂窝内,左接回肠,上通升结肠。在盲肠的后内壁伸出一条细长的阑尾(vermiform appendix),其末端游离,一般长6-8厘米,内腔与盲肠相通,它是盲肠末端在进化过程中退化形成的。肝(liver)是人体中最大的腺,成人的肝约重1.5kg。位于右季肋部和腹上部。肝具有分泌胆汁、贮存糖原,解毒和吞噬防御等功能,在胚胎时期还有造血功能。肝质软而脆,呈红褐色。受到暴力打击时容易破裂引起大出血。肝上面膨隆,对向膈,被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肝的下面朝向左下方,邻接腹腔一些重要脏器,故又叫脏面,脏面的中央有一横裂叫肝门,为肝管、肝动脉、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肝的门户。肝是由50万-100万个基本结构单位肝小叶构成的,肝小叶呈六角柱状。肝小叶的中央有一中央静脉,中央静脉的周围有大致呈放射状排列的肝细胞板(肝板),肝板之间为肝血窦,相邻肝细胞之间有微细的胆小管。胆小管汇集成稍大的管道,再逐级汇集成更大的管道,最后形成左、右肝管经肝门出肝。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小管,经各级胆管和肝管流出。门静脉和肝动脉入肝后反复分支,最终与肝血窦相连接,在此与肝细胞进行物质代谢。胰(pancreas)是人体的第二大腺,跨在第1、2腰椎的前面,质地柔软,呈灰红色,可分为头、体、尾三部。胰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组成,外分泌部的腺细胞分泌胰液,经各级导管,流入胰腺管,胰腺管与胆总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对消化食物起重要作用。内分泌部是指散在于外分泌部之间的细胞团胰岛,它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和淋巴,主要参与糖代谢的调节。成年人每日分泌胆汁约8001000ml ,胆汁的生成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关,高蛋白食物可生成较多的胆汁。胆汁是一种较浓的具有苦味的有色液汁。人的胆汁(由肝直接分泌的胆汁)呈金黄色或橘棕色;而胆囊胆汁(在胆囊中贮存过的胆汁)则因浓缩而颜色变深。肝胆汁呈弱碱性(pH为7.4),胆囊胆汁则因碳酸氢盐在胆囊中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6.8)。胆汁的成分很复杂,除水分和钠、钾、钙、碳酸氢盐等无机成分外,其有机成分有胆盐、胆色素、脂肪酸、胆固醇、卵磷脂和粘蛋白等。胆汁中没有消化酶。4.运动系统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种器官所组成。它们占人体体重的大部分,并构成人体的轮廓。运动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运动、支持和保护。人体骨有206块,借关节、韧带、软骨连结其中。骨以不同形式(不动、微动或可动)的骨连接联结在一起,构成骨骼(skeleton),形成了人体体形的基础,并为肌肉提供了广阔的附着点。(见人体骨骼示意图)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动动力装置,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 人体各骨连结基本上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直接连结包括颅顶各骨之间的膜性连结(缝);椎体间的软骨连结;骶椎间的骨性连结。这是三种直接连续的方式。颅骨包括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听骨6块。躯干骨包括脊柱骨26块,肋骨24块,胸骨1块。这些骨互相连接构成脊柱和胸廓。脊柱由二十四块椎骨(其中颈椎七快,胸椎十二块,腰椎五块)一块骶骨和一块尾骨相迭而成。胸廓由胸椎、肋骨、肋软骨和胸骨组成。肋骨共十对,左右对称,肋骨前端借肋软骨与胸骨连结构成胸肋关节,后端与胸椎连结构成肋椎关节,第八至第十肋的前端不接胸骨,各与上位的肋软骨连结形成肋弓。第十一、十二肋骨的前端不与上位肋软骨相连,称为浮肋。胸骨居胸前正中部。四肢骨包括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5.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循环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系统两部分。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管道,它以心脏为中心通过血管与全身各器官、组织相连,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淋巴管系统则是一个单向的回流管道,它以毛细淋巴管盲端起源于组织细胞间隙,吸收组织液形成淋巴液,淋巴液在淋巴管内向心流动,沿途经过若干淋巴结,并获得淋巴球和浆细胞,最后汇集成左、右淋巴导管开口于静脉。循环系统的主要机能是把机体从外界摄取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送到全身各部,供给组织进行新陈代谢之用,同时把全身各部组织的代谢产物,如CO2、尿素等,分别运送到肺、肾和皮肤等处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内环境的稳定;它还将为数众多的与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物质(如激素)运送到相应的器官,以调制各器官的活动;淋巴系是组织液回收的第二条渠道,既是静脉系的辅助系统,又是抗体防御系统的一环。心脏heart位于胸腔的纵隔内,膈肌中心腱的上方,夹在两侧胸膜囊之间。其所在位置相当于第2-6肋软骨或第5-8胸椎之间的范围。整个心脏2/3偏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 6.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神经元根据突起的数目,可将神经元从形态上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三大类。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神经胶质(neuralgia)数目较神经元,突起无树突、轴突之分,胞体较小,胞浆中无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不具有传导冲动的功能。神经胶质对神经元起着支持、绝缘、营养和保护等作用,并参与构成血脑屏障。突触神经元间联系方式是互相接触,而不是细胞质的互相沟通。该接触部位的结构特化称为突触synapse,通常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借突触发生机能上的联系,神经冲动由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7.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免疫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已”抗原,对自己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已”抗原产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那什么是抗原呢?凡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抗原。正常的免疫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三大基本功能。免疫防御能抵御病原体的侵袭;免疫自稳可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免疫监视能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细胞。免疫稳定功能和免疫监视功能失调可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不具有针对某一类抗原的特异性,其组成包括机体的生理屏障(如皮肤、黏膜)、吞噬细胞及正常体液中的抗菌物质(如补体、溶菌酶等)。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与抗原物质接触后产生或接受免疫效应因子后获得的免疫,具有特异性,可专一性地与某种抗原物起反应。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类。执行免疫功能的机构称为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三个层次组成。免疫器官可分为:A.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B. 周围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之有关的细胞,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它受抗原刺激后,经增殖分化转变为能够发挥效应的致敏淋巴细胞。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免疫分子是指一类与免疫应答有重大关系的分子,主要包括抗体和补体。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二.简单药学专业知识(一). 系统药物简介1.哮喘药哮喘是一种敏感性的疾病。当病人接触到某些能诱发哮喘的物质时,就会有咳嗽、气促、喘鸣,甚至呼吸困难的现象。药物的种类治疗哮喘的药物有两大类。一类用于病情发作之时,另一类则是用来预防哮喘发作。治疗哮喘发作的药物,属于支气管扩张药。制品形式有药丸、药水、吸入剂及喷雾剂。作用是令支气管扩张,因此能够迅速减轻气喘症状,亦可协助预防哮喘的发作。这类药物功效好,亦相当安全。但要注意不能过量使用,其主要的副作用是会引起心跳。常用的有沙丁胺醇(Salbutamol)、特布他林(Terbutaline)等。预防哮喘发作的药物,包括类固醇,如泼尼松龙(Prednisolone)等,及色甘酸钠(Sodium Cromoglycate)。服用此类药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方能见效。而这类药物,并不适用于病情发作的时候。特别是类固醇药物及大部份的吸入剂都必须由医生处方才可在注册药房购买,因此一定要遵照医生的指示来使用,切勿自行用药,以免产生不良的副作用。用药心得(1)为避免夜间哮喘发作,可于临睡前服用药物。(2)学习吸入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有需要可请教药剂师或配药员。(3)用完吸入剂之后,以温水漱口,可减少口部及咽喉部的干涸感。生活适应治疗哮喘,不能单靠药物,还需要注意家居清洁,防止尘埃积聚,以免接触到诱发哮喘的敏感物质。患者和家人切勿吸烟,但病人毋须过份戒口。详细情况,可请教医生。保持心境开朗、多做运动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对减少病发很有帮助。不少病童在长大后病情会逐渐减轻,甚至完全康复。2.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消灭或防止细菌生长,因此能医治因细菌感染而引致的疾病。但它不能医治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例如伤风感冒,或非因细菌而引起的炎症。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只对不同的细菌有效。故此,不可胡乱使用,必须对症下药。抗生素必须经医生处方,才可以在注册药房购买。常见的抗生素,包括以下五类:(1)青霉素(Penicillin)及其衍化物。(2)四环素(Tetracycline)。(3)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4)胺基配醣体类(Aminoglycosides)。(5)氯霉素类(Chloramphenicol)。这类药多用于制造外用药物。例如眼药水、眼膏等等。服用药物需知(1)抗生素的形式,有药丸、胶囊及水剂。胶囊必须整粒吞服;而水剂是为方便小童服食,服食前须将药水摇匀。(2)一般抗生素都宜于饭前服用,以利便吸收。(3)抗生素应照医生指示,按时服完为止。在服药期间,即使病情好转,也不可擅自停药。否则不能消灭可能仍存于体内的细菌,亦可能令病菌产生抗药性,以致日后再用这类抗生素时,不能根治疾病。(4)服食抗生素,应该要定时定量,直至服完为止。如果忘记服药,应立即补服所忘记服食的剂量,然后依照下一次的指定时间食药。但如果当时已经差不多到下一次服药时间,便毋须再补服,而应依时服食下一个剂量。切勿服用双倍药量。(5)不可擅自增加或减少抗生素的药量,否则可能会导致中毒,或影响疗效。(6)切勿将自己的药物,随便给别人服用。因为相似的病征,并不代表同一种疾病,每一个人的体质亦不一定一样,胡乱使用,不仅会延误病情,更可能因不良副作用而造成危险。(7)部份病人在服食抗生素后,可能会有过敏反应,例如出红疹、呕吐、肚泻、便秘、头痛等。如有上述现象,应停止服药并请教医生。若副作用的严重性不断增加,又或者对症状有疑问,便要立即携带所服的药物前往急症室求医。3.口服避孕药 (Oral Contraceptives)口服避孕药是一种非常可靠的非永久性避孕方法,如正确服食,避孕效果可高达百份之九十八以上。口服避孕丸如何达到避孕功效?(一)阻止卵细胞的发育及排出。(二)抑制子宫内膜发展,令其不利于卵子植入。(三)保持子宫颈粘液浓度,使精子难以进入子宫接触卵子。口服避孕丸的成份及种类以药丸的成份分类,口服避孕丸可以分为下面两种:(甲)雌激素 (oestrogen) 及黄体素 (progestogen) 混合剂这类药丸能阻止卵子的发育及排出,使服用的妇女不能成孕。药丸的成份是模仿女性内分泌的周期而设计,全部以二十八天为一周期。在服食非贺尔蒙药丸或停服期间,月经将会来临,每二十八天一次,普遍十分准时,失血量亦不多。(乙)纯黄体素 (progesterone)这类药丸只含有微量的纯黄体素,作用主要是令子宫颈粘液保持浓度,使精子难以进入子宫。此外,亦会令子宫内膜不适宜卵子植入。用者须每天服食一粒,不能间断。月经来临的日子可能难以准确预测。口服避孕丸的副作用虽然现今口服避孕丸的安全性很高,但仍存在某些副作用,如头痛、胃痛、恶心、乳房肿胀、体重和性欲发生变化、情绪低落等。不过,上述症状一般在数月后便消失。此外,服食避孕丸亦会增加患上血栓塞之可能。虽然这在东方人不是常见,但亦不可不提防。所以并非每一个妇女都适宜使用避孕丸,要有医生指导方为安全。禁忌有以下情况的妇女,不可服用避孕丸:(1)有动、静脉凝血,血栓塞病历或征状,如心脏病、中风、腿部或肺部血管有血凝块;(2)肝病或肝功能障碍;(3)怀疑有、或患有乳房及生殖器官癌;(4)原因不明之阴道出血;及(5)三十五岁以上的吸烟妇女。有以下情况的妇女,须有医护人员监察方可服用避孕丸:(1)偏头痛;(2)黄疸病;(3)血压高;(4)糖尿病或有妊娠糖尿病病历;及(5)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上。生活适应(1)在服食药物期间,毋须特别戒口。由于身体受到细菌感染,应该多休息,及选择有营养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帮助身体抵抗疾病。(2)怀孕或哺乳妇女,要特别留意。因为某些抗生素可能影响胎儿或婴儿,如有疑问,应请教医生。4.抗肠抽筋药所谓肠抽筋是泛指内脏器官的不随意肌肉的不正常抽搐。常见会引起问题的器官包括小肠、大肠、胆管、输尿管等。发作时一般会出现绞痛 (Colic) ,如属大肠或小肠的抽搐,则或兼有腹胀或腹泻的现象。引起抽筋的原因很多,例如结石、肠胃炎、对食物敏感、药物反应,或情绪影响等。抗肠抽筋药的作用主要是松弛肌肉,控制抽搐,故能减轻因肌肉抽搐所引致的痛楚。由于引起抽搐的成因很多,而这些抗肠抽筋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纯粹减轻症状而不能根治其病源。因此,切勿胡乱服用抗抽筋药。应找出病源,从而适当地治疗,方能根治。不要在还没有找出病因或没有找医生诊断前服抗肠抽筋药,否则一些严重的病因,如急性盲肠炎等,医生会因症状不明显而诊断有困难。病情便会因此而耽误,后果会相当严重。医生只会在掌握病情及确定诊断后才会因应病人的需要,才下这些抗肠抽筋药来减轻病者的不适。常用的抗肠抽筋药有溴丙胺太林 (propantheline bromide) 及丁溴东莨菪 (hyosine-N-butylbromide) 均能舒缓因肠胃紧张而引起的绞痛。服药须知(1)宜进食前三十分钟至一小时服用,或遵照医生指示服用。(2)切勿服用过量药物,其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口干、视力模糊、便秘及小便困难;但停药后副作用会自动消失。5.泻药与止泻药每个人的大便习惯都不一样,每日有一至二次或隔日才有一次大便,都可算是正常。但是,如果粪便干结,排泄时有困难,或要隔好几天才有一次大便,则可称为便秘。同样,大便次数骤然增加,粪便变得稀烂,或呈水状,便是腹泻。泻药的种类泻药根据其作用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使粪便的体积增加,促进大肠的蠕动而令到大便得以畅通地排出体外。此类药物,必须服食数日,才会开始见效。例如欧车前(Psyllium)等。第二类是剌激性泻药,通过剌激大肠以增加其蠕动,而达致将粪便排出体外。例如比沙可啶(Bisacodyl)和番泻叶(Senna Leaves)等。第三类是油性润滑剂,能够软化粪便,以利于轻易排出体外。制品形式有丸剂、水剂、塞条及灌肠剂。例如甘油塞条(Glycerin Suppositories) 和石蜡油(Liquid Paraffin)等。第四类是令大肠腔内水份增加,从而使粪便容积加大及软化,促进大肠的蠕动,令软化的粪便排出体外。例如乳果糖(Lactulose)。止泻药的种类止泻药根据其作用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止泻吸收剂,对轻微的慢性腹泻较为有效。例如高岭土(Kaolin)。第二类是抑制肠脏运动药,能够直接影响肠脏,减少蠕动,从而控制腹泻。例如地芬诺酯(Diphenoxylate)等。正确应用治疗便秘或腹泻,不能单靠药物。便秘往往是属于慢性的病患,服药只能收一时之效。过份倚赖药物会导致难于培养正常的大便习惯。长期服药会影响养份的吸收而引致营养不良。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多种,止泻药只适用于减轻或暂时制止腹泻,并不能根治其起因。例如由于肠胃受到感染而引致的腹泻,服止泻药有可能阻碍排出肠内有害的病菌而产生后患。此外,腹泻亦可能由肠胃敏感和精神紧张等原因所引致。故此,正确的方法,应找出患病的真正原因,从而适当地治疗,方能见效,切勿胡乱投药!生活适应患有便秘,要多饮流质及进食含丰富纤维质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或全麦面包等。作息要定时,经常做适量的运动和保持心境开朗。切勿吸烟及减少饮用剌激性的饮料如咖啡、酒等。最好能够养成每天定时如厕的习惯,例如于早上起床后,吃小量食物或空腹喝杯冻水,就能够剌激排便意欲,帮助肠胃保持畅通。患上腹泻,必须多休息、戒吃肥腻的食物,改而进食清淡的食物和多喝饮料以补充失去的水份;例如稀粥、清汤或果汁等。危险讯号如果一向大便正常,而近期发觉大便习惯突然有所改变,例如经常便秘,或粪便变得稀烂、带孱甚至带血;就要留意是否有可能是大肠发生病变,应立刻找医生检查,切勿轻率而置之不理!6.口服降血糖药糖尿病是因为胰脏的胰岛素不足,或所分泌的胰岛素不能发挥功效,令血糖增高,糖份经尿液排出体外,便形成糖尿。糖尿病可引起很多并发症,严重的可造成昏迷。病人必须长期接受治疗,以保持血糖稳定,减低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药的分类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分为两大类:(1)胰岛素注射剂:多用于严重糖尿病患者。(2)口服降血糖药:适用于大部份的成年患者。常用的有两大类:a)磺类(Sulphonylureas):此类药物的作用可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常见的有氯磺丙(Chlorpropamide)、格列本(Glibenclamide)和格列齐特(Gliclazide)。b)双胍类(Biguanides)常见的药物有二甲双胍(Metformin)。药物的副作用起初服食降血糖药,有可能会有短暂的反应,例如肚泻、头晕、头痛、作呕等,当身体适应一段时间后,以上情况,一般会逐渐消失。服食药物须知(1)药物应在饭前半小时,或按医生指示服食。服药后不可耽误进食时间。(2)如果忘记服药,便应立即补服忘记的剂量,然后按照下一次的指定时间食药。若当时已差不多到下一次食药时间,便毋须补服,应该依时服食下一个剂量,切勿服食双倍药量。(3)在服药期间,若经常有低血糖现象出现,例如肚饿、虚弱、身体颤抖,出冷汗、头晕眼花等便要告诉医生。倘若神智不清或昏迷,应马上由家人陪伴前往急症室求医。(4)初发觉有低血糖的症状出现时,可尽快服食一些含糖份的食物或饮品,例如果汁、蜜糖或葡萄糖等。(5)如有需要服食其它药物,便要告诉医生,以免药物互相干扰,影响效能。生活适应(1)除依时服药外,应听从医生或营养师的指示,控制饮食。避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及定期做适量运动,以维持理想的体重。(2)按照医生吩咐,定时验尿及验血,以了解病情进展。(3)注意个人清洁卫生,以避免发生并发症,如皮肤感染。(4)戒除烟酒。(5)饮食要定时定量,切勿延迟用膳时间。(6)作息定时,不宜突然做过量运动。7.消化性溃疡药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两大类。正常之胃壁由黏膜保护,以防止胃酸剌激。但当这层黏膜受损,或大量胃酸分泌,侵蚀保护组织,引致发炎或坏死时,就会形成局部溃疡。消化性溃疡最常见之征状是间歇性腹痛,尤其在晚上或饥饿时。其它症状包括胃胀、作闷、嗳气和食欲不振,严重者可能胃出血:大便呈黑色或呕吐咖啡渣状物。溃疡的成因消化性溃疡的成因有以下几点:(1)先天性胃酸过多。(2)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以致神经系统剌激胃酸的过量分泌。(3)不良饮食习惯,食无定时或暴饮暴食。(4)吸烟及酗酒会直接增加病发机会。(5)药物如亚士匹灵以及其它风湿止痛药等剌激而伤害胃黏膜。药物的种类治疗消化性溃疡之药物主要分为三类:(1)制酸剂(Antacids):有中和胃酸作用,从而减弱或解除胃酸对胃壁及溃疡部位的剌激和腐蚀程度。常见的制酸剂有三硅酸镁(Magnesium Trisilicate)及氢氧化铝(Aluminium Hydroxide)等。形式包括咬碎服用的丸剂和水剂。(2)抗胆碱药物(Anticholinergics):可抑制胃酸分泌、减低肠胃蠕动及解除胃痉挛的作用。常见的此类药物有溴丙胺太林(Propantheline Bromide) 及甲溴东莨菪碱(Scopolamine Methylbromide)等。(3)组织胺二型受体对抗剂(H2 Receptor Antagonist),一般称为特效药。可直接抑制胃酸的分泌。常见的有西咪替丁(Cimetidine) 及雷尼替丁(Ranitidine) 等。药物的副作用制酸剂会减慢其它抗溃疡药物、四环素及铁丸等的吸收,因而影响此类药物的功效。若要与这类药物同服,必须相隔一至二小时。而不同配方的制酸剂可引致轻泻或便秘。抗胆碱药的副作用包括青光眼、闭尿、心跳及口干舌燥等。组织胺二型受体对抗剂的副作用不算多,主要有方位感散失及敏感反应等,但停药后即恢复正常。用药心得一般制酸剂的中和胃酸能力可维持三至四小时,因此,在饭后半至一小时服用,可以达到最理想的制酸作用。抗胆碱药物有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故适宜饭前半至一小时服用。在晚上服药,可减低胃蠕动,能使制酸剂有较长的保护作用。组织胺二型受体对抗剂的药效较长,故最佳服药时间是早餐时及晚上临睡前服用,疗程应不少于四星期。生活适应患有消化性溃疡的病人,在日常生活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戒烟戒酒,避免剌激性饮品如咖啡、浓茶等。(2)纠正饮食习惯,适宜少食多餐、饮食定时。避免剌激性及不容易消化的食物。(3)多休息,保持心情开朗;学习应付压力及自我松弛。(4)未经医生指示,不可空腹服药。8.痛风症药痛风症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疾病。病因是由于病人身体内的“嘌呤”(Purine)新陈代谢紊乱,令血内尿酸过高,尿酸盐积聚于关节而导致发炎及痛楚。严重的痛风会令关节变得畸形。除关节外,过量的尿酸盐也可能积聚于身体其它部份,例如肾脏,令肾脏受损。痛风症与遗传因素有关。但经常暴饮暴食,亦很容易诱发这种疾病。故此,痛风症又称富贵病。痛风症药的种类治疗痛风症的药物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1)急性痛风症药物:作用能迅速减低急性关节痛楚、消除红肿,使关节活动回复正常。常用的药物有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NSAID)及秋水仙碱(Colchicine)。(2)慢性痛风症药物:可防止痛风发作。其作用为加速尿酸排出、平衡血液内的尿酸水平。常用的药物有别嘌醇(Allopurinol)和丙磺舒(Probenecid)等。这两类药物大部份都要医生处方,才可以在注册药房购买。市民切勿未经医生诊断,就随便自行购买服食,以免产生危险。药物的副作用(1)治疗急性痛风症药物,一般都会引致胃部不适。故此,最好在饭后或与制酸剂胃药一同服食。(2)治疗慢性痛风症药物,大部份都非常安全可靠,只有小部份病人,在服药后有过敏反应。例如皮肤出疹、痕痒、作呕、头痛、胃痛及疲倦等。若这些副作用持续或对病情有怀疑,便要立即请教医生。服药心得(1)应认识清楚自己所服食的是急性还是慢性痛风症药物。急性药物通常只需要服食一段时间便可以停止;慢性痛风症药则需长期服食,除非得到医生指示,否则不宜擅自停药。(2)服食药物必须定时定量。若果忘记服药,便要立即补服所忘记的剂量,然后按照下一次的指定时间食药。若当时已经差不多到下一次的服药时间,便不须补服。病人应该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识货节日活动方案
- 安全管理制度样板制订
- 电力电子技术演练预案计划
- 保洁服务合同
- 讨论水果活动方案
- 街头牛排活动方案
- 街头义卖活动方案
- 街区自管会活动方案
- 读书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 蓝领团建活动方案
-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10心理咨询专业伦理(新版)
-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 2025河南农商银行金融科技人才常态化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船舶建造合同协议样本
- 工业高质量数据集研究报告 2025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 2025下半年浙江嘉兴市属国有企业招聘59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中学物理实验课教学资源包
-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
- GB/T 45817-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陶瓷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