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历史进步观的演进.doc_第1页
近代西方历史进步观的演进.doc_第2页
近代西方历史进步观的演进.doc_第3页
近代西方历史进步观的演进.doc_第4页
近代西方历史进步观的演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西方历史进步观的演进郭圣银 作者简介:郭圣银,1985,男,山东临沂,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院, 硕士研究生, 国际关系史方向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摘要:历史进步观是近代西方历史思维的四个取向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它是近代西方史学中特有的。了解其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助于端正我们的历史认知,提升我们的历史思维。本文基于朱本源先生的史学理论与方法中的相关论述,以时间为论述线索,对西方近代以前的历史观念、西方的历史进步观(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步观)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梳理。关键词: 历史进步观 近代西方 历史思维【中图分类号】 K03 文件标识码:A 西方学者一般地认为历史进步观最初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而盛行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在文艺复兴以前的历史观念我们暂且可以称之为古典的历史观念。1 历史进步观产生后,先后经历的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步观。在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观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我们又可以以时间为限,依据各时间段的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近代西方以前的历史观念:西方近代以前的历史观念我们可以集中的概括为古典历史学观念。古典历史观念主要的表现是历史循环观、历史退步观和神学历史观,并且影响深远。历史循环观的代表是古希腊的柏拉图,它主要起源于传统农业社会中大自然的昼夜、季节等的周期性变换以及草木的荣枯、人类的生死的终始重复现象等。历史退步观的代表是古希腊的赫西俄德,他把过去的历史时代看作是人类的最美好的“黄金”时代,并希望回到那个时代。古代社会的先祖们,虽有人已间接地猜测到了历史进步的事实,但都缺乏自觉的历史进步观念。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不是从神性进步观来洞察现实的变迁,而是从眼见的人性英雄中去昭示:历史的进步是通过悲剧式的变迁,悲剧式的牺牲和毁灭来实现的。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的认识达到了一种道德哲学状态。神学历史观的著名代表是公元4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他第一次打破了历史循环观念,把历史看作是变化发展的,是一个从既定的起点到预定的终点的线性运动过程。2 他指出,罗马帝国的灭亡,不应被视为异族战争的结果,而是一种新时代精神(基督教)对已逝精神(罗马神话)的唾弃,它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当然,他认为这一目标是上帝设立的,仍未离开神学历史观的窠臼。但是,他这种把历史的进步同一定的目的联系起来的观念,以及从道德目标来关注历史进步的内涵,仍给后来的思想家不少启迪。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往空间的放大,社会转动速度逐渐加快,历史进步的事实愈加凸显。思想家们开始了对历史进步观念的思考。较早阐述历史进步观的西方历史学家是英国的伯利(j. R. Bury)。他把西方学者对进步观念的解说分为三个时期:法国大革命以前、达尔文以前、达尔文以后。3 我们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历史进步观,参照伯利的分法,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观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阶段:17世纪初的弗兰西斯培根可称得上是早期的知识进步论代表,他率先从科技决定论的角度阐释了历史进步观念的内涵,坚持把历史进步作为一种科学能推动社会发展的乐观主义信念,从而开创了研究历史进步观念的科学主义精神。洛克认为,如果有任何科学值得给予尊重的话,它们必须是人类在各种社会中的幸福有关的。卢梭则对此深表忧患,坚持认为,科学剥夺了人所固有的纯朴和善良的天性,它的存在使得历史无进步可言。18世纪法国历史哲学家蒂尔戈(Turgot)开创了研究历史进步观念的历史主义精神。他强调要真正把历史进步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来研究,指出:历史进步不只是一种事实,一种见诸文字的有关人类过去的记载,它是人类反抗自然秩序的基本原则。其本意旨在重新肯定人类在历史变革中的自主性地位,从而对抗当时将人类吸纳于自然秩序之中的机械决定论。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尤其是孔多塞则是人性进步论完成者,百科全书派更是这种新型历史进步观的普及者。例如,在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中开始具有科学的历史唯物倾向,该书的优点是根据许多客观因素设想社会历史状态及其变化。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纲中认为,人具有无限的追求完美的能力除非自然给我们生存于其中的地球以灭顶之灾,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人类的自我进步。 作为“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的德国古典哲学,将法国大革命时期确立的历史进步观念给予了极为曲折抽象然而同样深刻的表达,由此形成了对整个20世纪产生持久普遍影响的绝对理性主义的历史进步观,即认为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个在普遍性引导下人类争取自由和解放的统一的世界历史性的合目的的过程。4 康德从他的自然目的论出发来叙述他的历史哲学,认为人类历史不外是大自然一幕隐蔽计划的实现;就是要把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理性和在理性基础之上形成的自由意志全部地、充分地发挥出来。否则,大自然就是在做徒劳无功的事。大自然计划实现的过程,体现了人类历史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康德由此强调人类历史不断进步的思想,对人类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他相信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人类理性和自由不断进步的过程。无论前进的道路充满多少艰难险阻,理性都最终将人类带入美好的公民社会。历史的进步之所以可能,完全在于理性本身所固有的本性所然,即理性自律。而实现理性自律的途径莫过于启蒙。在康德看来,人类历史进步过程表现为一个从恶到善,从原始的自然状态最终走向一个理性的自由的公民社会、实现人类的永久和平的过程。康德的历史进步观,成为黑格尔哲学中深刻的历史感,即把历史观视为自身否定、不断发展的过程。二、从法国大革命后到达尔文主义流行以前(1859年物种起源的发表)。康德之后的黑格尔开了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人类社会历史现象的先河,其历史观中除了大量的虚构和歪曲外,还包含着不少深刻的合理猜测,而这些都是其先驱者所难以望其项背的。在他的思想中,自然界、人类社会生活以及人类认识都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世界不是现存事物的堆集,而是一个发展过程的总和。为了说明其理性的历史进步观,他提出了具有丰富深刻内涵的历史理性思想。在他看来,所谓历史理性显然是指一种精神性的世界本原,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但必须注意,它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认识论范畴,就其本体论涵义而言,作为世界主宰的历史理性实质上是指历史演变所依循的自然规律。就其认识论涵义来看,历史理性又指有别于动物意识的人类理智、精神禀赋,乃至既包括人的思想也包括人的活动的人类理性。5 这显然触及到了历史构成的二重性问题,即历史创造人和反过来人也创造历史这一历史辩证法的核心问题。换言之,承认人类社会的进步及其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承认人类原则上能够认识自然和社会规律,因而能够控制自然和社会,正是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辩证法内核。与黑格尔的精神主义(反自然主义)的历史进步观相对立的就是以奥古斯特-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的历史进步观。实证主义的历史观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通过史料批判以确定实施,然后找出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历史就成为了科学”。孔德提出了人类知识进步的“三阶段规律”的论断-我们的每一个主要概念,我们知识的每个部门,都相续通过了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的或者虚构的阶段、形而上学的或者抽象的阶段、科学的或者实证的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征是不同的。6 在神学阶段,人类精神的探讨主要指向存在的内在的本质,指向它所注意到的一切结果的最初的和最后的原因,简而言之,指向绝对的知识;它把一切现象或多或少地看作是各种超自然的中介者的、直接和持续活动的产物。在形而上学阶段,各种超自然的中介者被各种抽象力,即各种各样的存在所具有的真正的实体所替代。在实证阶段,人类思想认识到不可能达到绝对观念,因而放弃了对宇宙的起源和终点、对诸现象的内在原因的探讨,而只是把理性和观察结合起来,去发现统治诸现象的实际规律,也就是发现它们之间不变的继承关系和类似关系。他认为实证主义者的最大的历史使命就是把自然科学的方法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研究,以建立实证主义的社会学。他对自己的实证研究的辩护就是他认为自己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过去进行认真考察所得出的历史验证的基础上的。其实不然,孔德所说的进步是抽象的,他看到了各民族发展的历史同一性却忽落了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具体形式。另外,他所引用的事实都是能证明其论点和理性的事实,这显然不能说明一切。当然,他看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合乎规律性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呈现阶段性的。最为重要的是他强调应该从事实联系中寻找规律的观点对历史研究的借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从以上两个发展阶段来看,达尔文主义流行以前人们对历史的进步归结为人类精神的进步。只不过,黑格尔的论点依靠于精神先于物质而存在,实证主义者强调事实关系。三、达尔文主义流行以后:即1859年物种起源发表以后,人们开始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用于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其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英国的社会学家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与社会有机体论。斯宾塞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相类比,认为社会的发展也是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的自我完善的发展变化过程。7 从进化论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历史思维。不止社会学家许多人类学家、历史学家都用进化论的部分观点去探讨人类的各种社会制度与思想文化的社会进化过程。这种进化的观点我们可以称之为进化主义史学。它的特点是研究社会与文化的渐进的、一致的进步。即认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另一方面,简单的机械的类比似乎也有不妥之处。综上所述,从文艺复兴时代后期开始,通过启蒙运动时期历史哲学和实证主义史学,最后汇集于进化主义史学,于是形成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观的模式。我们不能否定其积极的历史进步意义。当然其阶级性的缺陷也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步观以一种扬弃的革命性,吸收了资产阶级历史进步观中的合理成分,将辩证法运用到了历史观念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步观: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历史进步观的合理之处,从唯物史观角度深刻地提出了自己的历史进步观。这种历史进步观确立的时代背景是西方工业革命以来逐渐形成的工业文明。他们一方面亲身体验了工业文明的生长和发展时期所体现的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情绪,从而对人类的前途抱有坚强的信心和希望;另一方面他们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弊端,看到了文明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必要代价。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以盲目乐观的态度看待历史进步,而总是从理性的批判和分析的态度,客观地分析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注重对事实因素和价值因素的双重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来理解社会历史进步,采用了把承认人的自觉(实践)活动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和承认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两者统一起来的方法,为反驳各种形式的历史循环观、历史倒退观、神学历史进步观、理性主义进步观等提供了一个出发点,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了历史进步的本质:(1)历史进步遵循着生产力发展的铁律,受人类需要、利益的趋使和生产实践活动的支配。(2)历史进步既不取决于单纯的人的理性能力和力量,也不取决于单纯的人的情感、欲望等非理性因素,历史不外是人的活动而已,“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8 无论人的理性还是非理性因素都将随着人的实践过程的展开而得到体现、完善和发展。(3)历史进步不是直线式的,而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历史进步的曲折性不仅表现在社会发展速度的时快时慢,而且表现为总的进步过程与局部的、侧面的、暂时的、退步过程是辩证统一的。 (4)历史进步的衡量尺度,主要是生产力水平和人的解放程度。历史进步作为对社会前进发展趋势的总概括,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客观标志是人类文明的增进与发展,具体体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朱本源. 史学理论与方法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169页.2卡尔.历史是什么?M. 吴柱存,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3页.3(英)伯利. 进步的观念M. 纽约1955 :5-8页.4(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M. 关文运,译. 北京:商务印书局,1957:93页.5王造时.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M. 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57页.6 William H. Gorge. Auguste Comte: Sociology and the New Politic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J. Vol. 33, No. 3 (Nov., 1927), p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