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工程总体情况.doc_第1页
表一工程总体情况.doc_第2页
表一工程总体情况.doc_第3页
表一工程总体情况.doc_第4页
表一工程总体情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一 工程总体情况项目名称成都蒲阳22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成都电业局法人代表张福轩联 系 人邵霄通讯地址成都市东风路17号联系电政编码610017建设地点220kV驾青桥变电站:都江堰市石羊镇丰乐村18、19组 220kV蜀驾线:崇州市、都江堰市境内 蜀州50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崇州市境内工程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电力供应业环境影响报告表名称成都蒲阳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四川省辐射环境评价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初步设计单位成都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部门四川省环境保护厅文号川环审批【2011】197时间2011.5.31工程核准部门川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号川发改能源20111287号时间2011.12.26初步设计审批部门四川省电力公司文号国家电网基建2012215号时间2012.2.15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单位成都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环境保护设施施工单位四川电力建设公司环境保护设施监测单位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投资总概算(万元)27825环保投资(万元)287.1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99%实际总投资(万元)27537环保投资(万元)229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83%环评主体工程规模双回220kV供电线路线路全长243km,三台240MVA主变,崇州500kV变电站扩建2回220kV出线间隔工程开工日期2012年3月实际主体工程规模双回220kV供电线路线路全长243km,三台240MVA主变,崇州500kV变电站扩建2回220kV出线间隔投入试运行时期2014年5月30 / 30表二 调查范围、环境监测因子、敏感目标、调查重点调查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中评价范围及项目实际情况,监测(调查)范围如下: (1)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220kV变电站:变电站站界外40m范围内;220kV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范围内。(2) 无线电干扰 220kV变电站:变电站围墙外100m范围内(重点调查变电站墙外50m范围内); 220kV输电线路:线路走廊两侧100m范围内(重点调查走廊两侧30m范围)。(3) 噪声220kV变电站厂界噪声:变电站围墙外1m; 220kV变电站周围环境噪声:变电站围墙外100m范围; 220kV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范围内。(4)生态220kV变电站:站场围墙外500m内;220kV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的带状区域。环境监测因子1.施工期根据工程施工期生产工艺流程图,输变电建设项目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有:噪声、污废水、扬尘及生态影响等。2.运营期 根据工程运营期生产工艺流程图,输变电建设项目运行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有: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生活污水、噪声及生活垃圾。环境敏感目标环评阶段本项目确认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1。表2-1环评阶段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项目名称序号保护目标位置及距离环境影响因素220kV蜀蒲线1崇州市禹王村10组民房(1层民房,高4m)220kV蜀蒲线东侧,与边导线投影最近距离35m。E/H/RI/N2都江堰市古城村4组民房(1层民房,高4m)220kV蜀蒲线西侧,与边导线投影最近距离15m。3都江堰市丰乐村18、19组民房(2层民房,高7m)220kV蜀蒲线东侧,与边导线投影最近距离10m。蜀州500kV变电站4蜀州500kV变电站站界西北侧大雨村七组14号郑友全住宅旁蜀州500kV变电站站界西北侧最近距离11m。5蜀州500kV变电站站界西侧大雨村七组岳天秋住宅旁蜀州500kV变电站站界西侧最近距离52m。注:E工频电场、H工频磁感应、RI无线电干扰 N噪声验收阶段通过验收调查单位的现场勘测与调查,本工程220kV驾青桥变电站站界调查范围内有敏感目标。本工程线路沿线有11处敏感目标。本项目验收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2。表2-2 本工程验收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建设内容验收环境影响因素敏感点位置距离1输电线路都江堰市石羊镇古城村蜀驾线73#74#旁民房西侧约4mE/H/RI/N2蜀驾线69#70#旁民房石羊镇风堆村3组西侧约9mE/H/RI/N3蜀驾线64#65#号柳街镇双凤村18组龚建明家东侧约13mE/H/RI/N4崇州市街子镇芒城村蜀驾线46#47#东侧约12mE/H/RI/N5崇州市怀远镇二江村蜀驾线42#43#跨越房高约9.7mE/H/RI/N6崇州市怀远镇二江村9组23号杨明福住宅北侧约24mE/H/RI/N7崇州市怀远镇二江村1组10号东侧约17mE/H/RI/N8崇州市怀远镇二江村1组10号刘世俊住宅南侧约8.7mE/H/RI/N9崇州市怀远镇二江村1组11号王会芬住宅跨越房高约4.8mE/H/RI/N10崇州市怀远镇二江村2组22号李志祥住宅跨越房高约5.2mE/H/RI/N11崇州市怀远镇二江村2组23号李国良住宅跨越房高约5.8mE/H/RI/N注:E工频电场、H工频磁感应、RI无线电干扰 N噪声调查重点本工程验收监测对上述环境保护目标全部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表七。(1)主要对变电站站界及周边敏感点、线路及距离线路边导线较近典型敏感点的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噪声现状进行监测。(2)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调查。(3)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调查。(4)施工期环境影响回顾性调查。表三 验收执行标准电磁环境标准根据环评执行标准并结合现行实用标准,该项目验收监测执行标准见表3-1。表3-1 验收监测执行标准表类别验收监测标准标准限值工频电磁场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居民区推荐工频电场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无线电干扰高压交流架空送变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220kV项目为53dB(V/m)(0.5MHz,站界外20m处或距离边导线20m处)声环境标准根据环评执行标准并结合现行实用标准,该项目验收监测执行标准见表3-2。表3-2 验收监测执行标准表类别验收监测标准标准限值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昼间60dB(A)夜间50dB(A)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昼间60dB(A)夜间50dB(A)表四 工程概况4.1工程地理位置图220kV驾青桥变电站(原名为蒲阳220kV变电站)位于都江堰市石羊镇丰乐村18、19组,站址所在地及周围为耕地及苗林,北侧为彭清路,东侧为现玉沿路。4.2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1)220kV驾青桥变电站:在都江堰市石羊镇丰乐村18、19组建设一个220kV驾青桥变电站,主变采用户外布置,配电装置采用户外GIS布置,本期规模为2240MVA;220kV本期出线4回(蜀州2回,备用2回);110kV本期出线10回;无功补偿本期258MVar。(2)蜀驾线输电线路:在崇州市、都江堰市境内建设长约243km的220kV蜀蒲线,使用铁塔120基,按双回垂直逆相序排列方式进行架设。导线采用2LGJ-630/45型钢芯铝绞线,设计输送电流480A。线路起于蜀州500kV变电站220kV出线间隔,止于220kV驾青桥变电站220kV出线间隔。(3)蜀州50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蜀州500kV变电站位于崇州市东关乡大雨村,变电站于2005年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取得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审2005986号文批复;2006年该变电站进行扩建,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取得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审2006631号文批复;蜀州500kV变电站已扩建完成并投入运行。蜀州变电站主变采用户外布置,配电装置采用户外布置,主变容量为11000MVA;电压等级为500kV;500kV出线间隔8回(已建),220kV出线间隔4回(已建)。本工程在崇州500kV变电站围墙内预留间隔扩建至蒲阳2回220kV出线间隔,不新征用地,不进行土建施工。4.3工程占地及总平面布置、输电线线路路径1、工程占地:本项目变电站占地1.432hm2,线路塔基占地1.290hm2,施工临时占地1.742hm2。项目占地面积及占地类型见下表4-1。表4-1 成都蒲阳220kV输变电工程占地面积及占地类型工程名称占地(hm2)220kV驾青桥变电站永久占地1.432临时占地蜀驾线永久占地1.290临时占地1.742合 计4.4642、总平面布置:220kV驾青桥变电站主变采用户外布置,配电装置采用户外GIS布置。站区总平面为规则长方形,东西向总长126m,南北向总长87m。220kV、110kV配电装置布置采用平行布置,220kV户外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南侧,110kV户外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北侧;主变压器区域布置在110kV配电装置南侧;10kV配电装置室布置在110kV户外配电装置和主变压器之间;主控制楼布置在站区东侧;电容器组布置在站区的西侧。输电线路路径:蜀驾线输电线路从蜀州500kV变电站出线后向西北方向前进,跨越重庆路,经龙泉山至宋家碾附近分别穿越500kV蜀景线、500kV蜀景线,而后线路右转,平行500kV蜀景线西侧向北前进,经狮子顶、乌鱼村、高山庙、至王家院子附近,线路右转,跨越川西旅游环线、西河,经泊江村、定红村,跨越沙沟河、成青快速路,而后线路左转,跨越中崇路、黑石河、羊马河后,线路左转,离开500kV蜀景线,线路向西北方向前进,跨越中崇路后接入新建的220kV驾青桥变电站。该方案线路路径全长约243km,途经崇州市(219km)、都江堰市(224km)二个行政区域。220kV蜀蒲线与500kV蜀景I、II线并行间距最小为40m。4.4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本输变电项目静态总投资为2753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共计22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3%。4.5工程变更情况及变更原因工程进入施工阶段,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的要求进行建设,建设单位严格执行了“三同时”制度。 蒲阳220kV变电站建成后更名为驾青桥220kV变电站;220kV蜀蒲线建成后更名为220kV蜀驾线。 其他方面均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评批复的要求进行建设,无其他工程变更情况。表五 环境影响评价回顾5.1、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及结论(生态、电磁、声、水、固体废物等)根据本工程的性质,主要环境影响有生态环境影响、电磁环境、声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以及固体废物等。生态环境影响 1、对农业生态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挖填方将造成土地表面耕作层被破坏,土壤性质变化,保水保肥性能下降。蒲阳220kV变电站填方量为42730m3,挖方量为5700m3,不足的土方从有资质的土石方销售单位购买,不另设取土场,减少了土地占用。蜀州50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在原有预留场地内进行,不新增占地。 220kV蒲阳变电站永久占地面积为1.432hm2,无需临时占地。220kV蜀蒲线永久占地面积为1.290hm2,临时占地面积为1.742hm2。永久占地导致土地性质发生改变,市政建设用地增加,耕地减少。线路施工临时占地在施工完成后可随即进行复垦种植,线路走廊内的其它耕地仍可进行农业耕作,输电线路运行对线路下的农作物生长没有影响。2、对林业生态的影响项目采取砍1赔1的措施,实施补偿,就近补种林木,林木补偿费用预计为10万元。此补偿措施可将项目建设砍伐树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降低。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无濒危植物物种,项目建设不会使本地植物种类减少。 3、对动物的影响本项目建设区域属城市近郊农村环境,野生动物品种、数量均不太多,主要是鸟类、蛇、鼠、蛙等常见动物,无珍稀保护动物。项目建设不会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产生影响。 4项目建设对农作物的影响本项目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工程占用耕地减少了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而造成的。成都蒲阳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所占耕地约1.432hm2,从人均减少耕地面积来看,这种影响较小。 5本项目对沿线自然景观的影响变电站的绿化工程应改善该区域景观,对树木、草地种类的选择与布置应在结合当地土壤与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其绿化、美化及隔声降噪作用。随着变电站绿化工程的完成,施工期对景观的不利影响将得到弥补。本项目输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挖填方、运输等将造成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农田污染,会对沿途的自然景观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项目施工期间,要尽量少破坏植被,妥善处理好弃土和生活垃圾,保护好沿途自然景观。电磁环境影响1、220kV蒲阳变电站220kV蒲阳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评价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类比变电站选用大面220kV变电站。类比预测结论如下:工频电场强度:经类比分析,220kV蒲阳变电站建成后围墙外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2.567kV/m ,所有点位满足4kV/m的评价标准要求。工频磁感应强度:经类比分析,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2.70710-3mT ,满足0.1mT的评价标准要求。无线电干扰:经类比分析,站界外20m处无线电干扰最大值为37.5dB(V/m),满足53dB(V/m)的评价标准要求。 2、架空输电线路根据500kV超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评价采用类比分析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本评价先对与本项目输电线路参数较为相近的220kV龙马一、二线(双分裂同塔双回垂直逆相序排列)进行类比监测数据与模式计算数据的对比分析:(1)工频电场将蜀驾线输电线的最大弧垂处对地高度提升至10m高后,蜀驾线输电线下距离地面1.5m高处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3.591kV/m,出现在距离线路中心线6.0m处,已降到居民区评价标准4kV/m以下。根据其它220kV输电线路的建设经验,经同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沟通,蜀驾线输电线在通过居民区及其附近时,将导线对地高度提升至不小于10m,以保证线路通过居民区时,地面1.5m高处工频电场强度低于居民区评价标准4kV/m。为达到此要求,在环保上采取增高铁塔的方式,即要求该线路在通过居民区时将导线对地高度提升至不小于10m。(2)工频磁场蜀驾线输电线在通过非居民区,导线最低允许高度为6.5m时,线下地面1.5m高处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0.0096mT,出现在距离线路中心线4.3m处,满足公众全天允许影响限值0.1mT的要求。蜀驾线输电线在通过居民区导线高度提高到10m时,线下地面1.5m高处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0.0046mT,出现在距离线路中心线1.2m处,满足公众全天允许影响限值0.1mT的要求。因此,蜀驾线输电线产生的工频磁场不会成为工程建设的环境制约因素。(3)无线电干扰蜀驾线输电线在通过非居民区,导线最低允许高度为6.5m时,线下1.5m高处频率为0.5MHz的无线电干扰最大值为39.46dB(V/m),出现在距离线路中心线3.6m处。在边导线外20m处无线电干扰值为24.36dB(V/m),线路产生的无线电干扰能满足评价标准53dB(V/m)的要求。蜀驾线输电线在通过居民区导线高度提高到10m时,线下1.5m高处频率为0.5MHz的无线电干扰最大值为33.79dB(V/m),出现在线路中心线处。在边导线外20m处无线电干扰值为22.98dB(V/m),线路产生的无线电干扰能满足评价标准53dB(V/m)的要求。3、蜀州50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蜀州50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扩建2回220kV出线间隔,不改变变电站总平面及竖向布置,不新增高电磁环境影响设备,因此除在本期出线附近受到新建线路影响,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水平将发生一些变化外,站界其它区域的电磁环境基本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将蜀州500kV变电站本期220kV(至蒲阳)出线侧与220kV蜀蒲线的电磁环境影响叠加,作为本项目投运后变电站出线侧与输电线路共同的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值;间隔扩建工程建成投运后,站界四周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7.643kV/m,满足农田区工频电场限值10kV/m的要求。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9.80510-3mT,无线电干扰最大值为46.60dB(V/m),均满足相关评价标准。由于间隔扩建出线侧现状监测值很小,经计算,电磁环境影响和220kV蜀蒲线其它区域基本相同,其电磁环境安全防护距离也相同。声环境影响1、220kV蒲阳变电站本项目变电站本期和终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厂界噪声预测值昼夜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 dB(A)、夜间50 dB(A)限值要求。站界外敏感点的影响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 dB(A)、夜间50 dB(A)限值要求。 2、蜀驾线输电线路本项目线路噪声环境影响采用类比分析法进行预测评价。为预测本工程输电线路投运后的噪声水平,对同等级的输电线路进行了类比监测。根据国内已运行的220kV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监测结果和本次类比监测结果可以看出,220kV输电线路下的噪声值昼间低于60dB(A),夜间低于50dB(A),均达到评价标准的要求。由此可以得出,本工程输电线路投入运行后,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控制在标准限值内。 3、蜀州50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本项目间隔扩建工程,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扩建2回220kV出线间隔,本期间隔扩建后,不新增高噪声环境影响设备,220kV输电线路对声环境的影响很小。根据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蜀州变电站噪声超标,整改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控制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 (A))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 (A))以内。水环境影响1变电站220kV蒲阳变电站运行期产生约0.04t/d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围农田施肥。站内设有40m3的事故油池,当出现事故时,变压器油由事故油管排入事故油池,变压器油回收利用,产生的少量废油由成都电业局回收处理,不外排。蜀州50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建成后,不新增运行人员、耗水设施,因此不会增加各种废污水的产生量。2输电线路本项目输电线路运行期无污废水排放。固体废物1变电站220kV蒲阳变电站投入运行后,生活垃圾产生量约0.5kg/d,由市政环卫统一清运。蜀州50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建成后,不增加运行人员,生活垃圾利用原有处理设施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转运。2输电线路本项目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固体废物排放。六、社会影响本项目需工程拆迁民房约64户,拆迁面积共19300m2。5.2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一、项目建设内容和总体意见工程属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中的鼓励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变电站选址用地和线路路径方案分别经当地规划和国土部门出具书面意见,符合当地相关规划,在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能满足环评相关标准要求,不利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我局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表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地点、规模、路径方案、采用的电压等级、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下述要求进行项建设。二、项目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严格按照输变电建设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工程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2、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全面及时落实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应根据当地规划和输变电工程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土地利用性质、地形等,进一步优化变电站和线路施工作业方案和作业时间。有效控制施工期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不利影响,避免污染扰民引起的纠纷。尽量减少土地占用和对植被的破坏。对施工临时占地应及时采取场地平整和植被恢复等生态保护措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3、应根据变电站外环境现状,优化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实现对变电站外的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施工图设计时应进一步优化线路路径和合理设计导线对地、对屋顶的距离,确保线路通过居民区或人群经常活动区域附近及非居民区的环境影响,能满足环评及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4、变电站设计应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有效隔声降噪措施,设置必要绿化隔离带,确保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 2008)相应功能区标准限值。5、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建设相应规模的变压器事故油池,确保事故状态下变压器油不外泄,防止造成环境污染。产生的废变压器油等危险废物须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妥善处置,防止产生二次污染。6、线路与公路、河流、电力线、通讯线、无线电设施等交叉跨越时,应按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1999 )要求,应留有足够的净空距离。7、严格按国家和地方有关拆迁、安置、补偿的政策和规定,配合当地政府积极稳妥做好拆迁安置、补偿工作, 确保拆迁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不因项目建设而下降。 8、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公众的反映,以适当、有效的方式,积极主动将电网建设环保知识告知工程区域公众,切实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消除公众的疑虑和担心,避免因公众参与工作不到位,导致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三、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表六 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阶段影响类别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批文件中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未采取措施的原因前期生态影响无无污染影响无无社会影响无无施工期生态影响1变电站变电站施工应尽量集中在征地范围内。变电站施工期应先行建筑围墙和排水沟,以减少地表径流侵蚀。2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施工期间,要尽量少破坏植被,妥善处理好弃土和生活垃圾,保护好沿途自然景观。充分利用原状土力学性能,设计原状土基础;利用电杆配置高低腿(按1.5m一级配置),减少施工降基土石方量。在塔基基础分坑形成四个小基面,基坑中间的土体完全保留。塔位有斜度时,为防止上侧汇水面的雨水、山洪及其它地表水对基面的冲刷影响,需在塔位上侧,依地势设置环状排水沟,以拦截和排除周围汇水面内的地表水。塔脚基础作成混凝土护面,对塔位表层无植被或植被很稀疏的塔基,可采取人工植被。同规定措施,已实施污染影响1、大气污染物变电站施工现场地面和路面定期洒水,在大风和干燥天气条件下适当增加洒水次数。输电线路施工不产生扬尘。同规定措施,已实施2、生活污水产生及处置情况:变电站运行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围农田施肥。蜀州变电站运行期不新增排放量。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产生污水。同规定措施,已实施阶段影响类别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批文件中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未采取措施的原因施工期污染影响3、固体废物: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施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近利用附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处理。同规定措施,已实施4、噪声变电站应避免在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制定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量噪声设备同时使用。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免局部声级过高。对本项目来说,应尽可能将施工设备布设在蒲阳变电站场界东北侧,尽量使高噪声设备远离周围民房。在施工设备的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养护,闲置设备应立即关闭;尽可能采用外加工材料,减少现场加工的工作量。按操作规范操作机械设备,尽量减少碰撞噪声,对工人进行环保方面的教育。尽量少用哨子、钟、笛等指挥作业。在装卸进程中,禁止野蛮作业,减少作业噪声。在施工工作面铺设草袋等,以减少车辆与路面摩擦产生噪声;适当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尤其进入噪声敏感区时应限速;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养护;减少或杜绝鸣笛。同规定措施,已实施社会影响无无试运行期生态影响输电线路1.塔脚基础作成混凝土护面,对塔位表层无植被或植被很稀疏的塔基,可采取人工植被。2.在塔基基础分坑形成四个小基面,基坑中间的土体完全保留。3.塔位有斜度时,为防止上侧汇水面的雨水、山洪及其它地表水对基面的冲刷影响,需在塔位上侧,依地势设置环状排水沟,以拦截和排除周围汇水面内的地表水。同规定措施,已实施 污染 影响1、水污染物:(1)生活污水蒲阳变电站运行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围农田施肥。蜀州变电站运行期不新增排放量。同规定措施,已实施阶段影响类别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批文件中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未采取措施的原因试运行期污染影响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产生污水。(2)事故废油变电站事故状态下的变压器油由事故油管排入事故油池,变压器油回收利用,产生的少量废油由成都电业局修试所回收处理,不外排。蜀州变电站运行期不新增排放量。同规定措施,已实施2、固体废物变电站运行期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卫统一清运。蜀州变电站运行期不新增排放量。线路运行期不产生生活垃圾。同规定措施,已实施3、噪声选用噪声低于70dB(A)的变压器。输电线路路径走线时尽可能避开敏感点。蜀州变电站修建隔声墙,使隔声墙隔声量不低于12dB(A)。同规定措施,已实施4、电磁环境(1)变电站站内平行跨导线的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相同转角布置,降低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在设备高压导电部件上设置不同形状和数量的均压环(或罩),改善电场分布,降低无线电干扰水平。将变电站内电气设备接地。变电站内金属构件,如吊夹、保护环、保护角、垫片、接头、螺栓、闸刀片等应做到表面光滑,尽量避免毛刺的出现。保证变电站内高压设备、建筑物钢铁件均接地良好,所有设备导电元件间接触部位均应连接紧密,以减小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2)线路线路路径走线时尽可能避开敏感点,在与其它电力线、通信线、公路、河流等交叉跨越时应严格按规程要求预留足够的净空距离。220kV蜀蒲线(不与500kV蜀景I、II线并行时)通过居民区时,将导线最大弧垂对地高度提升至不低于10m;220kV蜀蒲线(与500kV蜀景I、II线并行时)通过居民区时,将导线最大弧垂对地高度提升至不低于14m;通过农田等非居民区时,导线最大弧垂对地高度不低同规定措施,已实施阶段影响类别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批文件中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未采取措施的原因试运行期污染影响于6.5m,并在非居民区划定220kV蜀蒲线边导线外4m为电磁环境安全防护距离。220kV蜀蒲线采用同塔双回垂直逆相序排列方式架设,减小了电磁环境影响。线路交叉跨钻越时,尽量利用现有地形,尽量跨越,减少钻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批复后建设单位应将电磁环境安全防护距离及居民区线高报送相应主管部门备案,确保工程建成后在电磁环境安全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修建居民房屋等敏感建筑物,现有居民区房屋不得私自增高。同规定措施,已实施社会影响无无表七、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电磁环境监测7.1监测因子及监测频次 根据对项目的工程分析、现场调查,得出本次验收监测因子与监测频次如下: 工频电磁场:综合电场强度E(监测一次)、 综合磁感应强度B(监测一次); 无线电干扰:干扰电平E(监测一次)。7.2监测方法及监测布点1、监测分析方法 验收监测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标准监测分析方法,执行监测标准及规范如下:工频电磁场:电磁辐射监测仪器与方法(HJ/T10.2-19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 681-2013)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072-2014)无线电干扰: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7349-2002);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工程监测布点验收监测点位选取于验收监测范围所列范围内,布点一般原则如下:1、变电站:监测点应选择在无进出线或远离进出线(距离边导线地面投影不少于20m)的围墙外且距离围墙5m处布置。如果在其他位置监测,应记录监测点与围墙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周围的环境情况。2、敏感点:主要考虑线路跨越、与线路或变电站相对较近的民房,监测点位一般位于敏感点靠近变电站或线路一侧。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本次验收监测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见表2-2)电磁环境监测3、监测断面:为了更好地了解变电站和线路产生的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的空间分布特性,对变电站和线路进行监测断面是必要,但受工程所在地周围地形限制,断面监测不能每个项目都能得以实施,因此断面监测主要针对有断面测试条件的变电站和线路进行。工频电磁场监测断面线路:单回输电线路应以弧垂最低位置处中相导线对地投影点为起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应以弧垂最低位置处档距对应两杆塔中央连线对地投影为起点,监测点应均匀分布在边相导线两侧的横断面方向上。对于挂线方式以杆塔对称排列的输电线路,只需在杆塔一侧的横断面方向上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测量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取,常用5m。在测量断面最大值时,相邻监测点的距离应不大于1m。变电站:以变电站围墙周围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监测最大值处(距离变电站进出线边导线地面投影不少于20m)为起点,在垂直于围墙的方向上布置,测点间距为5m,依次顺序测至50m处为止。无线电干扰监测断面变电站:从高压出线处一侧,避开进出线(距离变电站进出线边导线地面投影不少于20m),以2nm间隔测量,测至2000m为止(n0,1,211等正整数),测量频率为0.5MHz。同时在变电站距最近带电构架投影20m处或围墙外避开进出线20m处设监测点,并测试全频率。线路:以档距中央导线弛垂最大处线路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为测试原点,沿垂直于线路方向进行,以2nm处测量,测至达到环境无线电背景值时止(n0,1,26),测量频率为0.5MHz。同时在距边相导线投影20m处设监测点,并测试全频率。电磁环境监测7.3监测单位、监测时间、监测环境条件监测单位: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监测时间:2015年6月16日 10:0024:00监测环境条件:A.气候条件:环境温度:28.929.1;环境湿度:60.661.3;天气状况:晴;测量地点相对空旷。B.测量高度:取离地面1.5米高度。7.4监测仪器及工况监测仪器 监测选用经年检合格的监测仪器,主要设备见表7-1:表7-1 监测仪器一览表监测项目仪器名称检出下限检定有效期检定证书号检定单位工频电磁场NBM550/ EHP50D (sb46-1)检出下限 电场:5mV/m磁场:0.3nT2014-11-18至2015-11-17校准字第201411009558校准字第201411008421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无线电干扰PMM9010无线电干扰接收机(编号zysb163)0. 01dBV/m2014-8-28至2015-8-27计字第2014-0331号军工电子402计量测试站2、工程运行工况 输变电项目在设计和运行上有别于一般建设项目。首先,变电站及配套的送电线路一般按照当地未来数年的用电负荷进行设计、建造,在变电站及配套的送电线路投入运行的初期,电压可以到达额定电压,但用电负荷(与电流相关)一般较小,要经过一两年甚至五六年才能达到80%或100%负荷;同时,为了保障用电安全,电力部门根据当地用电量往往配置2倍以上的容量,因而,除非是电力设施严重不足的地区,一般不会出现满负荷运行状态。鉴于这种情况,输变电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在其工况要求上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科学务实的办法。由于输变电项目工频电场和无线电干扰由电压决定,其验收负荷工况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而工频磁场由电流决定,而电流受用电负荷影响短期不能到达额定电流值,但工频磁场与电流基本呈正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对现状电流下的工频磁场进行监测,再根据现状电流占额定电流的百分比进行修正,可以得到满负荷状态下工频磁场影响。验收在测得变电站及线路的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值后,均根据现状电流占额定电流的百分比进行修正并得到满负荷状态下工频磁感应强度值。各工程验收监测运行工况见表7-2。工程名称项目主变功率项目线路电流实际运行功率额定功率负荷比实际运行电流额定电流负荷比MWMW%AA%成都蒲阳220kV输变电工程22240*210220kV蜀驾一线58630 10220kV蜀驾二线58630 107.5监测结果分析 表7-2“成都蒲阳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验收监测运行工况表7.5.1工程敏感点工频电磁场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工程监测点工频电磁场监测结果如下表7-3表7-3 “成都蒲阳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工频电磁场现状监测结果编号点位位置工频电场强度综合量(V/m)磁感应强度综合量(T)监测值修正值1220kV驾青桥变电站站界东侧(大门侧)53.063.16410-23.16410-12220kV驾青桥变电站站界北侧(110kV出线侧)1.00841026.34010-26.34010-13220kV驾青桥变电站站界西侧52.723.27210-23.27210-14220kV驾青桥变电站站界南侧2.91721028.81610-28.81610-15蜀驾线73#74#旁民房25.704.757010-14.75706蜀驾线69#70#旁民房石羊镇风堆村3组1.91521026.837010-16.8370电磁环境监测续表7-3 “成都蒲阳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工频电磁场现状监测结果编号点位位置工频电场强度综合量(V/m)磁感应强度综合量(T)监测值修正值7蜀驾线64#65#号柳街镇双凤村18组龚建明旁4.17181025.874610-15.87468蜀州500kV变电站出线间隔43.081.913010-11.91309蜀驾线46#47#旁3.48101026.876010-16.876010蜀驾线42#43#19.688.290210-18.290211崇州市怀远镇二江村9组23号杨明福住宅院坝内11.8565.936410-15.936412崇州市怀远镇二江村1组10号门前9.35341.411614.11613崇州市怀远镇二江村1组10号刘世俊住宅3.99281.270212.70214崇州市怀远镇二江村1组11号王会芬住宅院坝内75.7181.627016.27015崇州市怀远镇二江村2组22号李志祥住宅院坝内1.20121021.368213.68216崇州市怀远镇二江村2组23号李国良住宅院坝内2.44261021.426414.264 (1)工频电场强度: 根据上表监测数据,本次验收的“成都蒲阳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各变电站站界四周、距离变电站或线路较近的敏感点的工频电场强度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4000V/m的限值。(2)工频磁感应强度: 根据上表监测数据,本次验收的“成都蒲阳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各变电站站界四周、距离变电站或线路较近的敏感点的工频磁感应强度按照电流比例关系修正后均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100T的限值。7.5.2 工程敏感点工频电磁场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工程监测点工频电磁场监测结果如下表7-4:电磁环境监测表7-4“成都蒲阳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无线电干扰现状结果单位:dBV/m频率(MHz)测点编号及位置0.150.250.501.001.503.006.001015301220kV驾青桥变电站站界东侧(大门侧)52.5249.5143.5138.4134.4330.5327.5226.5328.4724.492220kV驾青桥变电站站界北侧(110kV出线侧)41.5043.4640.4737.5039.6133.5827.5229.4626.5224.523220kV驾青桥变电站站界西侧42.3538.4335.5930.5228.5626.4924.4526.4527.5325.494220kV驾青桥变电站站界南侧45.6540.4638.5634.5532.4128.6128.4030.5927.6225.585蜀驾一二线73#74#旁民房44.4739.5636.5434.5930.5827.3226.4028.4127.5224.506蜀驾线73#74#旁民房43.4738.4034.4130.5529.4826.0124.4728.5224.5021.477蜀驾线69#70#旁民房石羊镇风堆村3组46.5742.5637.4834.3731.5329.4826.4730.3328.4825.418蜀驾线64#65#号柳街镇双凤村18组龚建明48.4044.4440.5837.5032.4730.6228.5635.5830.4627.609蜀州500kV变电站出线间隔46.5543.4839.5737.4932.5428.6126.4531.3330.5127.4810蜀驾线46#47#旁45.4542.6838.4833.5229.5528.3424.4127.4825.4123.5211崇州市怀远镇二江村9组23号杨明福住宅院坝内43.4342.4241.5045.6044.5637.5733.3836.4128.5325.4212崇州市怀远镇二江村1组10号门前50.5549.6345.5637.4130.6528.5326.4528.5927.4725.4813崇州市怀远镇二江村1组10号刘世俊住宅50.4448.3945.4436.5730.4728.5926.5027.7326.5025.52电磁环境监测续表7-4“成都蒲阳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无线电干扰现状结果单位:dBV/m频率(MHz)测点编号及位置0.150.250.501.001.503.006.0010153014崇州市怀远镇二江村1组11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