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邮电毕业论文:CDMA2000网络覆盖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doc_第1页
陕西邮电毕业论文:CDMA2000网络覆盖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doc_第2页
陕西邮电毕业论文:CDMA2000网络覆盖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doc_第3页
陕西邮电毕业论文:CDMA2000网络覆盖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doc_第4页
陕西邮电毕业论文:CDMA2000网络覆盖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信系2012届毕业论文 题 目:CDMA2000网络覆盖存在的问题及解 决办法 系 别: 通 信 系 专 业: 移动通信技术 班 级: 0932 学生姓名: 鲍朋飞 导师姓名: 张帆 起止时间:2011 年 12 月 1 日 至2012年5月15日通信系2009级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 目CDMA2000网络覆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指导老师张帆电要求:1描述本地区移动网(G、C网均可)现有的网络状况。 2介绍本地移动网需进行进行网络优化的原因(如覆盖、容量的变化)。 3 本地网网络优化改造后的目的。 4 如何进行优化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和方案。*论文字数不少于8000字!参考资料:毕业设计的封面、成绩评定表以及格式要求等相关资料,须在/txx/进行下载,格式必须按照要求书写、打印、装订,如不符合要求的将按不合格处理;在毕业设计中严禁出现相互抄袭、雷同的情况,如有发现,将按照零分处理。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鲍朋飞性别男系别通 信 系专业移动通信课题名称CDMA2000网络覆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班级0932起止时间2011 年 12 月 20 12年 15月 指导教师张帆课题任务完成情况论文 13.864 (千字); 图纸 15(张)其它(含附件):表 0 (张),流程图 0(张)指导教师意见评阅成绩: 评阅/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学生实得成绩(百分制)评 阅 成 绩 评 定 级 别 (级别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目录 摘要1第一章、CDMA的定义及CDMA网络优化的概述21.1 CDMA的专业定义21.2 CDMA网络优化的意义2第二章、CDMA有关的技术标准及所具有的优势32.1 CDMA网络性能指标32.2 CDMA的标准以及技术特点32.3 CDMA所具有的优势62.4 CDMA原理8第三章、CDMA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93.1优化准备工作93.2现场测试103.3 CLUSTER级的调整和优化113.4系统级优化(有负载)113.5系统级性能测试11第四章、洛阳市CDMA无线网络优化分析流程与方法124.1 CDMA网络优化的分析流程124.2工程优化144.3运维优化154.4优化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相应的优化建议17第5章、典型网络优化案例分析185.1引言185.2掉话分析195.3掉话案例分析215.4网络优化总结22总结23参考文献24III摘要移动通信网优化分为无线网的优化和交换网的优化,由于无线网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网络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市场,因此无线网的优化在网络优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CDMA与GSM的原理不同,CDM系统是自干扰系统,系统是软容量的,因此网络优化不仅能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而且还能增加系统的容量。本论文在深入研究CDMA系统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电信CDMA无线网络,对某市区CDMA网络目前反映突出的网络问题进行分析与排查,提出并实施了切合工程实际的无线网络优化方案,大幅度提升网络质量,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用户话务行为,用户增长趋势,对下一期工程建设和网络扩容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完成了下一期网络规划设计的初步方案,预设方案已应用在新的工程设计建设中。通过这篇论文,我们可以大体上了解CDMA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关键词:CDMA;无线网络;优化第一章、CDMA的定义及CDMA网络优化的概述1.1 CDMA的专业定义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1.2 CDMA网络优化的意义网络优化工作涉及到移动通信网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网络规划、工程建设及日常维护等各项工作中,因此网络优化工程师需要较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在优化过程中需对网络运行质量分析、网络性能分析、统计数据采集分析、测试数据分析及各类系统参数的检查,还要针对用户申告投诉的现象汇总分析以及各类故障处理、追踪测试等等,然后结合现有的网络结构和移动通信网络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制定出、无线网络优化调整的方案,进行频率规划和数据检查、修改等调整措施。由于网优工作的复杂性,持续时间又长,目前仍只是作为工程项目操作,停留在阶段性优化和应急性优化的进程中,还没形成规范化制度。通过本人参与的优化项目中,最深的感受是:若确保网络运行质量和性能的稳定及平稳提高,应在实现网络优化工作日常化的前提下,时时地观测网络运行状态和随业务发展的动态变化,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不断调整参数并兼顾其它指标,作到调整-观测-调整,使网络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平衡,运行在最佳状态,应提倡网络优化规范化,数据分析系统化,调整测试条理化,实现网络优化与各项工作共同形成对于网络质量的闭环管理。第二章、CDMA有关的技术标准及所具有的优势2.1 CDMA网络性能指标(1)掉话率:成功起呼后掉话的次数除以所有起呼成功的个数;(2)呼叫成功率:成功的呼叫次数除以总的呼叫尝试次数;(3)空间(地理)平均误帧率():覆盖区内所有子块的平均值;(4)移动台平均发射功率:所有子块移动台发射功率的平均值;(5)移动台平均接收功率:所有子块移动台接收功率的平均值;(6)移动台软切换状态:移动台各种软切换状态子块占所有测试子块的百分2.2 CDMA的标准以及技术特点1、CDMA的标准CDMA技术的标准化经历了几个阶段。IS-95是cdmaONE系列标准中最先发布的标准,真正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的第一个CDMA标准是IS-95A,这一标准支持8K编码话音服务。其后又分别出版了13K话音编码器的TSB74标准,支持1.9GHz的CDMAPCS系统的STD-008标准,其中13K编码话音服务质量已非常接近有线电话的话音质量。随着移动通信对数据业务需求的增长,1998年2月,美国高通公司宣布将IS-95B标准用于CDMA基础平台上。IS-95B可提供CDMA系统性能,并增加用户移动通信设备的数据流量,提供对64kbps数据业务的支持。其后,cdma2000成为窄带CDMA系统向第三代系统过渡的标准。cdma2000在标准研究的前期,提出了1X和3X的发展策略,但随后的研究表明,1X和1X增强型技术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1)3GPP2VCC标准3GPP2VCC主要支持WLAN/IMSVoIP到1xCS语音的双向切换和DO/IMSVoIP到1xCS语音的单向切换的语音连续性。VCC涉及的主要标准为X.P0042和A.S0008。其中前者主要规定了高层的业务流程,后者主要规定HRPDVoIP到1xCS的语音切换的接口流程。2005年7月,X.P0042v0.1draft版本发布;2006年3月,X.P0042分为4个部分。X.P0042-000VCCOverview;X.P0042-001VCCStage2;X.P0042-002VCCStage3;X.P0042-003VCCSMS(2006年5月,X.P0042-003演进为X.P0048)。目前最新版本是08年6月发布的X.P0042-A版本,仍处于V&V阶段,如图2-1所示。(图1)(2)3GPPVCC标准3GPPVCC主要支持WLAN/IMSVoIP到UMTSCS语音的双向切换。3GPPVCC标准有三个阶段。Stage1:VCC相关需求通过CR直接写入了R7TS22.101;Stage2:2006年9月的3GPPSA全会通过23.206,获得R7版本号。目前除了紧急呼叫VCC和VCC用户补充业务在R8各自对应的课题中继续完成之外,R7VCCstage2相关工作已基本完成;Stage3:在2006年11月的3GPPCT全会通过24.206,获得R7版本号。R7VCCstage3工作基本完成。如图2-2所示。(图2)2、CDMA技术持点(1)CDMA是扩频通信的一种,他具有扩频通信的以下特点:抗干扰能力强。是扩频通信基本特点,这所有通信方式无法比拟的。宽带传输,抗衰落能力强。于采用宽带传输,在信道中传输有用信号的功率比干扰信号的功率低得多,因此信号好像隐蔽在噪声中;即功率话密度较低,有利于信号隐蔽。利用扩频码的相关性来获取用户的信息,抗截获的能力强。(2)在扩频CDMA通信系统中,采用了新的关键技术而具有一些新的特点:采用了多种分集方式。除了传统的空间分集外。由于是宽带传输起到了频率分集的作用,同时基站和移动台采用了RAKE接收机技术,相当于时间分集作用。采用了话音激活技术和扇区化技术。因为CDMA系统的容量直接与所受的干扰有关,采用话音激活和扇区化技术可以减少干扰,可以使整个系统的容量增大。采用了移动台辅助的软切换通过它可以实现无缝切换,保证了通话的连续性,减少了掉话的可能性。处于切换区域的移动台通过分集接收多个基站的信号,可以减低自身的发射功率,从而减少了对周围基站的干扰,这样有利于提高反向联路的容量和覆盖范围。采用了功率控制技术,这样降低了平准发射功率。具有软容量特性。可以在话务量高峰期通过提高误帧率来增加可以用的信道数。当相邻小区的负荷一轻一重时,负荷重的小区可以通过减少导频的发射功率,使本小区的边缘用户由于导频强度的不足而切换到相临小区,使负担分担。兼容性好。由于CDMA的带宽很大,功率分布在广阔的频谱上,功率话密度低,对窄带模拟系统的干扰小,因此两者可以共存。即兼容性好。CDMA的频率利用率高,不需频率规划,这也是CDMA的特点之一。2.3 CDMA所具有的优势(1)系统容量大理论上,在使用相同频率资源的情况下,CDMA移动网比模拟网容量大20倍,实际使用中比模拟网大10倍,比GSM要大4-5倍。(2)系统容量的配置灵活在CDMA系统中,用户数的增加相当于背景噪声的增加,造成话音质量的下降。但对用户数并无限制,操作者可在容量和话音质量之间折衷考虑。另外,多小区之间可根据话务量和干扰情况自动均衡。这一特点与CDMA的机理有关。CDMA是一个自扰系统,所有移动用户都占用相同带宽和频率,打个比方,将带宽想像成一个大房子,所有的人将进入惟一的大房子。如果他们使用完全不同的语言,他们就可以清楚地听到同伴的声音而只受到一些来自别人谈话的干扰。在这里,屋里的空气可以被想像成宽带的载波,而不同的语言即被当作编码,我们可以不断地增加用户直到整个背景噪音限制住了我们。如果能控制住用户的信号强度,在保持高质量通话的同时,我们就可以容纳更多的用户。(3)通话质量更佳TDMA的信道结构最多只能支持4Kb的语音编码器,它不能支持8Kb以上的语音编码器。而CDMA的结构可以支持13kb的语音编码器。因此可以提供更好的通话质量。CDMA系统的声码器可以动态地调整数据传输速率,并根据适当的门限值选择不同的电平级发射。同时门限值根据背景噪声的改变而变,这样即使在背景噪声较大的情况下,得到较好的通话质量。另外,TDMA采用一种硬移交的方式,用户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通话的间断,在用户密集、基站密集的城市中,这种间断就尤为明显,因为在这样的地区每分钟会发生2至4次移交的情形。而CDMA系统“掉话”的现象明显减少,CDMA系统采用软切换技术,“先连接再断开”,这样完全克服了硬切换容易掉话的缺点。(4)频率规划简单用户按不同的序列码区分,所以不相同CDMA载波可在相邻的小区内使用,网络规划灵活,扩展简单。虽然CDMA系统频率规划简单,但CDMA系统存在着PN短码的规划,并且PN短码的规划相较频率规划并不一定更简单总体来说CDMA的规划并不简单。相反,较之GSM系统要更为复杂。(5)建网成本低CDMA系统有着容量大、工作频点较GSM低,因此,在CDMA规划中,CDMA的站间距一般较GSM稀疏,因此可以更好的节约建网成本。(6)网络绿色环保技术体制平均发射功率最大发射功率。GSM125毫瓦2瓦。CDMA2毫瓦200毫瓦。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CDMA手机是GSM手机平均发射功率的2/125,CDMA手机更加绿色环保。2.4 CDMA原理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式在频分多址(FDMA)模拟蜂窝网和时分多址(TDMA)数字蜂窝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三类通信系统有继承性因数,因而有很多共同点,但三者又各有独特之处。从技术角度来看,CDMA蜂窝通信系统的技术最先进,也最复杂。可以说在一定范围内,它反映了现代通信的技术水平。CDMA通信,是利用互相正交(或尽可能正交)的不同编码分配给不同用户调制信号,实现多用户同时使用同一频率不同或时隙不同来区分的,而是用各不相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如果从频域和时域来观察,多个CDMA信号是相互重叠的,或者说它们均占有相同的频段和时间,接收机相关器可以在多个CDMA信号中选择出其中使用预定码型的信号。由于易用相互正交(或尽可能正交)的编码区调制信号,会将原信号的信号频谱带宽扩展,因此又称这种方式的通信为扩展频谱通信。扩展频谱通信是将传送的信息数据雍和宫伪随机编码(扩频序列,spreadingsequence)调制,实现频谱扩展后在传输,接收端则采用同样的编码进行解调及相关处理,恢复原始信息数据。因此CDMA通信就有伪随机编码调制和信号相关处理这两大特点。正是这两大特点,使CDMA通信具有许多优点:抗干扰、抗噪音、抗多径衰落、能在低功率下工作、保密性强等。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之间的信息传输也是由基站进行转发和控制的。为了实现双工通信,正向传输和反向传输除了传输业务信息外,还必须传送相应的控制信息。为了传送不同的信息,还需要设置不同的信道。如图2-3,所示为CDMA系统的工作示意图。(图3)第三章、CDMA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3.1优化准备工作对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更为重要,因为CDMA移动通信系统是干扰受限的通信系统。系统的容量是软容量,网络优化不仅能改善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还能增加系统的容量。加强网络优化,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实现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经营效率以及竞争能力的提高,已成为发展的必然。(1)监视基站硬件的状态:基站的安装;基站的联调;基站准备就绪。(2)基站基本测试:检查基站的收发路径;测试TX输出功率的调整范围;测试基站接收端的背景噪声;测试天线的下倾角和方向;选定基站的基本参数。(3)采集基站信息:选定基站现场测试方案;制作邻小区的列表;检查基站的运营状态并测试输出功率。(4)各CLUSTER的规划:一般将一个系统分成多个CLUSTER(基本业务区域),一般选择两层结构的2030个蜂窝为一个CLUSTER,CLUSTER的选择受地理位置(如水域、山脉)、相关MSC/BSC和客户喜好的影响。先优化内层,再优化外层。(5)选定路测的线路:CLUSTER的测试线路(用于优化CLUSTER及测试CLUSTER的扩展覆盖,应完全在被测的CLUSTER预测覆盖区域内);系统级测试线路(要经过每一个CLUSTER,用于性能测试)。所有路测线路应使用覆盖预测图和地形地貌来定义。包括主要的公路和主要的街道,如果时间允许还包括一些稍小街道。(6)频谱检测:在RF优化开始前应清楚所使用的频谱,RF组应进行频谱监测,以保证临界区域确实没有干扰。上行链路频谱和下行链路频谱都应进行检查,方法是:关闭CDMA系统;监视前向链路的频带;监视反向链路的频带;在进行CLUSTER测试前找出干扰源并将其消除。(7)核实数据库中的参数:包括功率衰减、PN偏置、邻集列表、切换门限参数和激活集/邻集/剩余集的搜索窗口。保证在优化期间剩余集窗口设为79,并在优化以后设为0。3.2现场测试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最后确定测试路线。CLUSTER的无负载测试:主要包括三项:检查各部分是否正常工作;CLUSTER无负载覆盖测试;移动台起呼测试。第一项主要测试各部分是否能正常工作。MSC/BSC能正常工作的标准是:MSC/BSC已完成联调;远端拨号可以进入OMC/OMP;OCNS(正交信道噪声仿真器)等必须工作正常。各蜂窝能正常工作的标准是:基站已完成功率校准并进行了全面的联调。蜂窝中天线能正常工作的标准是:RF天线、GPS和电缆已正确安装;天线模型、高度、方位角、下倾角与RF设计预测的相同。RF部分能正常工作的标准是:天线配置(包括方向、倾角)基于RF工程设计工具;邻集列表的产生也是根据设计工具和工程调整;完成了PN偏置的分配;没有频谱干扰;测试设备已配备和校准;测试车辆已配备和安排。第二项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覆盖盲区、多导频覆盖区域、邻集列表问题和切换区域。因此它将测量前向信道的导频和前反向链路的FER。通过监测FER来衡量通话质量。要进行的工作有盲区优化和盲区图制作;检查现场状态(包括FER和切换状态);测试无线环境状态(包括RSSI/MSTX/FER、切换测试和链路平衡测试)。第三项测试主要是基本呼叫处理测试,包括移动台起呼的处理状态和各切换类型的现场测试。3.3 CLUSTER级的调整和优化(1)天线调整:选定天线的调整值,调整天线。(2)参数调整:分析参数,调整参数。(3)盲区优化工作:基站输出功率的确认和调整,进行天线的调整和在盲区的优化,进行各要素的优化(RSSI、MSTX、Ec/Io、FER等)。(4)最终各CLUSTER的优化工作:各CLUSTER的测试(RSSI、MSTX、Ec/Io、FER、TX-ADJUST等),进行各切换类型的现场测试和优化和链路平衡测试。3.4系统级优化(有负载)系统级优化是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优化,并为系统性能测试作准备。将所有的CLUSTER组合成完整的系统。起呼失败率、掉话率和FER是系统级优化的主要参数。系统级优化的主要目标是使整个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优,而不是使某个区域达到最优,因为对一个区域优化所做的任何改动都有可能影响其它区域的性能。所有优化步骤与CLUSTER级优化的步骤相同。主要集中在有问题的区域并解决问题,当改动参数时要测试周围的区域以保证对其没有很大的影响。3.5系统级性能测试系统级性能测试是在CDMA网络正常工作及有负载的条件下重点收集整个网络的性能统计。所有的优化应在性能测试前完成;OCNS、测试车辆和所有的RF测试设备等都应正常工作;应从OMC/MSC/BSC中检查所有的基站以保证每个蜂窝能持续地正常工作;选择系统级的测试路线以保证能反映整个系统的性能,此测试路线应包括主要的公路和街道。测试的指标主要有掉话率、起呼失败率、接打失败率和FER。测试方法及定义(1)建立测试所有的测试都是使用装有符合或超过IS-95A/TIA-98移动台标准的移动台的测试车辆进行的,所有的测试都使用8K的EVRC声码器,在收集空中接口信息的同时,使用GPS来收集位置信息。(2)测试区域所有的测试都是在网络规划的覆盖区内进行的,在服务区内选择的测试路线代表了城区的典型覆盖。为了分析数据,测试路线被分成各种不同的100mX100m的地理块,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测试车的行进速度依照普通用户的速度。室外测试路线应包括:市中心密集区、市区、郊区、乡镇、高速公路、重点公路铁路、主要观光区等;室内测试点应包括:宾馆饭店、大型百货商店、地铁、地下商店、公寓小区等。对于室内的测试,测试方法略有改变。第四章、洛阳市CDMA无线网络优化分析流程与方法4.1 CDMA网络优化的分析流程(1)确定分析的系统及其稳定性 每个网络的配置都不相同,因此不存在通用的参数配置。在系统的实现上,对中未规范的功控和切换过程,各个设备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算法实现。基站位置和扇区伪随机码()的信息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很有帮助。稳定性是指当基站收发信机()处于工作中时,移动台能够得到服务、登记注册、发起呼叫和接受呼叫,软切换工作正常,软件版本没有变动,进而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同时节省财力和时间。通过用户测试单元、预测试、导频扫描和网络规划软件等方法可以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2)初始化邻集列表邻集列表定义为移动台在华阳小区里可能会得到服务的所有小区的导频偏置列表,这个列表在寻呼信道上发给用户。好的邻集列表可最大限度地减小空闲切换失败率,还可减少导频扫描时重新初始化的次数。邻集列表的设置原则如下:互易性原则:如果阳光小区在华阳小区的邻集列表中,那么华阳小区也在阳光小区的邻集列表中;邻近原则:如果两个小区相邻,那么它们要在彼此的邻集列表中;百分比重叠覆盖原则:确定一个导频门限,然后确定在该导频门限之上的小区覆盖范围,如果两个小区重叠覆盖区域比例达到这个门限,则将这两个小区相互置于彼此的邻集列表中。初始化邻集列表可通过使用能预测路径损耗和接收功率等参数的软件工具来完成。(3)优化邻集列表导频扫描结果修改初始邻集列表。强大的干扰导频往往会降低系统的性能,改进方法之一是增加强导频的空间隔离(如调整天线下倾角),另一种方法是把强导频加到邻集列表中。但是,要注意邻集列表中的导频不宜太多。 (4)实测数据收集进行无线网络规划时不能考虑到所有影响传播的因素,因此网络建成后要进行实测。数据收集工具包括空中接口测试仪、导频扫描仪、频谱仪、接收机等。另外,基站日志会使分析结果更准确。 (5)网络故障分析及解决 性能分析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处理数据并产生各种性能指标统计,评估系统是否满足最低性能指标;二是检查单个失败事件并找出原因。步骤是首先处理路测数据,生成统计数据,然后找出单个事件失败的原因,调整系统参数,再进行测试分析。需要检查的相关数据有:接收信号强度、移动台发射功率、发射功率调整、激活集导频强度、邻集导频强度等。4.2工程优化工程优化的目的是扩大的网络覆盖区域,降低掉话率,减少起呼和被叫失败率,提供稳定的切换,减少不必要的软切换,提高系统资源的使用率,扩大系统容量,满足RF测试性能要求等。工程优化的主要过程如图4-1所示:(图4)下面是工程优化的主要方法: 射频数据检查。主要是核实基站位置、RF设计参数、采用的天线、覆盖地图等。验证PN码设定与设计参数是否一致、验证系统的邻区关系表以及验证其它系统参数是否与设计一致。 基站群划分。定义基站群的目的是将大规模的网络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便于路测、资源的分配以及路测时间控制、网络的微观研究,当然也是配合网络实施有先后的现状。定义基站群的方法一般为:站址数量为2030个,具体情况可加以调整。规模过大,即覆盖区域过大,这样会对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造成一定的不便。规模过小,则不能满足覆盖区域的相对独立性,从而影响优化的准确性;覆盖区域保持连续(一些站距远,覆盖区域相对独立的乡村站不应包含在其中),此外还要考虑行政地域的分割,如一般中等城市市区部分及邻近郊区站可划分为一个基站群。后续基站群的优化应考虑与先前优化完毕的基站群在边界上的相互影响。基站群的选择可通过电子地图、规划软件的结合来预测覆盖,为基站群的划分提供依据。基站群的实际划分与其原则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路测线路选择。路测线路的确定主要考虑市区、市郊的主要道路,同时经过道路呈网格状,并包含所有基站的覆盖范围。郊区、农村的路测相对简单,主要是在结果分析的时候剔除无覆盖的区域。 路测。通过路测工具,如Agilent等进行空口数据的采集。 路测数据分析。通过后台处理软件,如Actix等对路测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发生问题的原因。 针对分析结果,进行参数的调整,如天线方位角、下倾角的调整,PN码的重规划,邻区列表的重配置,搜索窗大小的调整等。 调整后的结果是否满足目标,如掉话率、接通率等,满足则完成一轮优化,不满足,则重新分区路测分析,直到满足网络性能的指标。4.3运维优化运维优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良好的网络性能指标,单站故障排除和性能的提高,减少导频污染,扩大系统容量,满足射频性能要求。运维优化的流程图如图4-2所示。(图5)运维优化的前提是要做好系统数据的检查,确认参数配置与设计的一致。通过图4-2可以看出,运维优化主要有4个纬度,后台分析、客户投诉、路测以及拨打测试。后台分析后台分析实际就是每日OMC的数据采集、相关指标的统计以及基站可能出现的告警信息。通过OMC数据统计,可以对话务量较大的基站/扇区按照如下指标排出性能最差的20(根据区域的划分,可以更多或更少)个扇区/基站:起呼失败率、掉话率、阻塞率以及误帧率。同时对于话务量不高的基站/扇区,如果连续多天的统计数据表明性能很差,也需要进行跟踪并做故障分析定位。此外,某些基站出现告警,如硬件故障提示更换硬件或者过载等,也是后台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客户投诉通过收集客户投诉信息,了解出现问题的区域及可能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路测通过定期的路测,发现问题,如干扰、邻区关系的错误配置等,及时发现隐蔽问题,尽早解决。CQT拨打测试(包括用户投诉确定地点)通过在一些用户密集区域,如车站、酒店和风景区进行拨打测试,确保重点区域的网络性能。通过上述4步流程,综合定位出现问题的区域、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但实际上,在日常的运维维护中,重要的一项是新站的建立或者搬迁时的网络状态,对于这种情况,要实施连续多天的监控,直至确保网络运行正常。此外,在运营维护中,对存在问题的查找或者故障定位的主要手段如下。外部干扰的测试和查找外部干扰一般反映为反向接收噪声电平升高、前/反向误帧率上升、掉话率升高、起呼成功率降低、话音品质变差,手机发射功率加大、系统的容量降低等方面。通过频谱扫描,确定干扰源,通过技术或者政策等办法及时解决。局部地区和单站的故障检测系统告警的检查、系统统计数据的跟踪和分析、RF参数的检查、天线安装的检查、基站功率的校验、基站硬件设备的交叉测试等内容。邻小区关系的优化分析和调整邻小区的常见问题如下:切换关系的遗漏、越区覆盖(天线高度、方向角、下倾角)、基站扇区接反、基站工作不正常、复杂地形、地貌造成信号反射和绕射,因此主要从地理位置的初始设计、路测数据的分析以及统计数据的分析来调整邻区关系。系统日志文件的分析利用系统日志信息,快速定位问题,免去路测等复杂工作4.4优化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相应的优化建议一般由基站引起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因传输问题引起的故障;(2)因基站软件问题引起的故障; (3)因基站硬件引起的故障;(4)因各种干扰引起的故障。解决方案:(1)传输问题引起的故障大都为传输不稳定有误码,滑码而引起。当传输误码积累到一定时,BSC无法对基站进行控制,数据装载,此时可在本地模式下通过OMT对IDB数据从新装载,复位后或重启可恢复正常;(2)软件问题引起的故障一般是检查各项参数的设置,并更改错误的参数;(3)硬件问题引起故障采用OMT软件进行故障定位,根据OMT建议替换单元进行操作;(4)干扰问题引起的故障可采取选取合理的频点以消除干扰。直放站的干扰问题:作为组网的网元,直放站可以经济、迅速、有效的填补盲区,改善网络质量,带来可观经济效益,因此在网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CDMA直放站同其他系统直放站一样,主要用途是射频信号双向放大。运营商有时为了节约成本,而大规模使用直放站,对整个网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影响从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如直放站对施主基站的干扰;直放站覆盖区内手机切换频繁,掉话率高;直放站覆盖范围内手机发射功率高等.直放站中出现的问题除有的直放站本身性能指标有问题外,还与网络参数设计、直放站选择使用不当等因素有关。解决方案:除了调整网络参数、确认直放站布局的合理性外,具体的调整方法有很多,但要遵守这一原则,就是在直放站的调整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城区)得尽量降低直放站的增益,保证前反方向的链路平衡。数据传输速率差的问题在路测中往往我们会发现有些地方数据传输速率很低,分析其原因主要由直放站的干扰(在问题中已经例举了此类的问题)、附近基站之间导频干扰切换频繁、无主导频、话务量高以及PacketPipeLimit引起的数据吞吐率低。解决方案:排除干扰,察看附近基站天线设计合理性,调整PacketPipe的宽度。第5章、典型网络优化案例分析5.1引言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的系统性能和服务质量越来越重要。在CDMA无线网络运营中,由于实际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语音,数据业务和用户的迅速增长,会造成网络局部覆盖变差,网络性能下降。下面就结合具体的几个案例进行系统分析。5.2掉话分析1、掉话的基本概念及掉话机制在CDMA系统中要求通话时在MS和基站之间保持良好的反向链路连接。如果这个链路由于任何原因被中断了,MS就失去了精确的功率控制。对于CDMA这个自干扰系统来说,功率控制是决定系统容量和性能的关键,所以如果MS失去了基站的控制,就会根据接收到基站的功率来调整自己发射的功率,这样可能造成MS以自己最大的功率发射,对整个系统造成很大的干扰,所以诸如功率控制和切换等重要的过程都需要良好的闭环通道MS掉话机制:MS接收到前向链路信号质量较差时,导致较高FER(ForwordErrorRate),表明前向链路不好,这时如果MS连续接收到12个坏帧,MS就停止发射。同时MS的T5m(一般设为5秒)计数器开始倒计时。如果在计数器到期之前,MS接收到了2个连续的好帧则计数器复位,MS重新发射;如果计数器到期了仍然没有复位,MS重新初始化,导致掉话。另一种是MS没有收到确认信息:MS在业务信道上发射需要确认信息时,如果重发了N1m次后都没有收到基站的确认信息,MS也会进入初始化状态。基站掉话触发机制:CDMA系统并没有规定无线子系统的掉话机制,但是设备制造商一般都根据MS的掉话情况规定了相应的掉话机制。一种就是基站收到一定数目的坏帧,基站就关闭前向链路;另一种是在重试了几次之后仍然没有收到MS的确认信息,系统也会认为是掉话。2、掉话原因分析(1)接入/切换冲突引起的掉话当MS在小区覆盖的边缘处发起呼叫时,由于服务小区主导频强度较弱,在接入过程中需要切换到新的导频上去,而IS-95ACDMA系统中不支持在接入系统过程中同时进行切换,这样很可能发生掉话情况。从数据分析表明,这种情况下MS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越来越强,但是主导频Ec/Io越来越弱。当在接入过程中主导频Ec/Io低于-15dB时,前向信道信号质量将极大恶化,因为新的导频是一个强干扰源。当前向链路不能被MS解调出来时,手机很快收到12个连续的坏帧手机停止发射并且启动T5m计数器。如果在MS接收到信道分配消息12帧之后,主导频的Ec/Io小于-15dB,则MS来不及切换就会产生掉话,MS重新初始化到一个很强的导频信号上。目前在IS-95B和CDMA2000系统中,已经解决了接入过程的切换问题。(2)切换失败引起的掉话此类掉话的特征是移动台的发射功率达到最大,移动台的接收功率不断增加,而导频的Ec/Io不断下降,在重新同步到新导频上后又很快增加,TX-GAIN-ADJ的幅度保持平坦。导频的Ec/Io随着移动台的接收功率不断增加而不断下降说明有新的强导频成为干扰源,应当进行切换。当导频强度降低到-15dB以下时,前向链路的质量严重下降,当前向链路不能成功解调时移动台将关闭它的发射机。因为移动台不再发射信号,反向闭环功控比特将被忽略,TX-GAIN-ADJ的幅度保持平坦,一般是正的几dB。很高的移动台接收功率将使开环功控过程低估所需的移动台发射功率。(3)前向干扰掉话这种情况分为长时(大于T5m)和短时(少于T5m)干扰掉话。长时是指持续时间超过移动台的衰落计时器的设定值。此类掉话的特征是移动台的接收功率不断增加,而导频强度Ec/Io在不断降低,TX-GAIN-ADJ的幅度保持水平。随着移动台的接收功率不断增加而导频强度Ec/Io在不断降低,表示在前向链路存在干扰源造成强干扰,但此时活动集内导频信号强度也很好,造成前向FER过高。当导频强度低于-15dB时,前向链路的质量严重下降,FER增高,不能成功解调,此时MS很快启动T5m计数器,如果时间持续过长大于T5m设定的时间,则手机就会重新初始化,导致掉话,连续收到12个坏帧后,移动台关闭发射机,衰落计时器启动(当连续收到2好个帧后发射机会从新开始发射)。反向闭环功控比特被忽略,TX-GAIN-ADJ的幅度保持平坦,一般是正的几dB。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直到衰落计时器期满,发生的掉话称为长时掉话。(4)前反向链路功率不平衡掉话基站系统分配给前向业务信道的功率和反向信道最大Eb/No值都有一个范围,如果这些参数设置不合理,就可能导致前向信道功率太小不足以维持良好的通话质量,使MS启动T5m计数器最终导致掉话。在反向信道上也是如此,系统允许MS信号的Eb/No最大值过低将会导致MS发射功率过小,不足以维持反向链路,使基站认为反向链路太差而切断信道(即使在导频Ec/Io很好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造成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一种就是用户过多造成反向链路阻塞,因为CDMA是个自干扰系统,一定功率下系统容量是有限的;另一种原因是导频过多。还有一种是在反向链路上存在例如微波发射机等强反向干扰。优化方法是由于是导频信道增益过高,可以调整的参数:降低导频发射功率,使导频信道和业务信道覆盖平衡;可以减小天线增益或调整天线方向角,缩小覆盖区,从而减小反向干扰,但可能造成其它区域的覆盖问题;可以增加新的基站或直放站。由于郊区往往使用较高增益的天线,导频信道增益过高更易于发生。导频信道增益过高时,手机信号显示较佳,但是会出现无法进行拨打接听电话,及通话质量较差。(5)覆盖掉话覆盖掉话最明显的特征是导频Ec/Io和MS接d收的功率同时减少,当导频强度低于-15dB并持续T5m以上时,就会导致掉话。如果主导频信号强度在T5m内恢复到-15dB以上,MS仍然掉话,则表明基站的掉话机制已经关闭了前反向链路5.3掉话案例分析案例:由邻区问题表的原因引起的掉话事例。如图5-1所示:(图6)图5-1为优化前中山八路的Ec/Io,图中画圈处在青年绿岛立交桥出现了掉话,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导致掉话的原因。如图5-所示中我们根据移动台在掉话前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弱来判断。(图7)此图是优化前中山八路掉话区域信号Ec/Io的放大图从放大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导致掉话的原因是1_28号站的第三扇区和1_26号的第二扇区不能成功切换,初步判定是这两个基站的两个扇区之间没有做好邻居,登录OMP加好邻居后,再次路测,如图5-所示,发现问题完全解决。(图8)5.4网络优化总结一个好的网络需要有基础数据完备准确,覆盖充分,用户投诉少,通话质量好,话务吸收好,设备利用率高,较少告警,维护手段完备,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及时,工程建设、规划、维护、市场等部门工作协调。单个事件失败的原因分析是很复杂的事情,有时候需要许多工程实际的经验,同时多种数据来源可以更加准确地定位错误。一般来说,如果检查路测结果发现某个地域范围或时间范围内某种事件失败频繁发生,就有必要对这种事件失败原因进行分析,以确定对系统参数的调整。网络优化工作是一种持续性的工作,要不断地对正在运行的网络进行优化。在网络运行初期,由于用户数较少,需要通过路测进行优化,这种过程一般需要重复多次。随着用户数的增多,还应该充分考虑网络维护中心记录的各种数据对网络进行优化。这种连续不断的优化工作对CDMA移动通信系统尤为重要,因为CDMA移动通信系统是干扰受限的通信系统,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网内的各种干扰随之增加,并且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需要不断修改某些网络参数以保证网络在各方面有较好的性能。总结网络优化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对正在运行的网络进行优化。在网络运行的初期,由于用户数较少,需要通过路测来进行优化,这种过程一般需要重复很多次。随着用户数的增多,可以通过网络维护中心的记录数据对网络进行优化。这种连续不断的优化工作对CDMA移动通信系统尤为重要,因为CDMA移动通信系统是干扰受限的通信系统,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每个用户所受到的干扰也在增加,并且外部环境也在变化,因此需要不断对某些网络参数进行修改。通过以上论文我们能够大体知道了CDMA网络优化的整个系统流程及方法,这是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才能让祖国的通信事业飞黄腾达,走向世界,迈向未来,迎接更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1中网华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CDMA网络工程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2张传福等CDMA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3月。3万晓榆,CDMA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4李怡滨等,CDMA网络规划与优化,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1月。5谢绍志,现代移动通信应用技术手册,安徽:安徽音像出版社,2004年。6王月清、柴远波、吴桂生等,宽带CDMA移动通信原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7王无畏,CDMA切换技术原理与优化,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8JhongSamLee、LeonardE.Miller,CDMA系统工程手册,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9窦中兆、雷湘,CDMA无线通信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0祁玉生,邵世祥著,CDMA蜂窝移动通信与网络安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编号: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从福尔摩斯侦探集看维多利亚时期伦敦的形象An Analysis on Victorian London in Conan Doyles Tales of Sherlock Holmes 下属学院 人文学院 专 业 英 语 班 级 09 学 号 姓 名 Kuo Mark 指导教师 王钧 职称 讲师 完成日期 2013 年 5 月 4 日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 信 承 诺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从看维多利亚时期伦敦的形象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年 月 日摘要【摘要】1886年,柯南道尔完成了福尔摩斯侦探集的第一篇小说血字的研究。随后,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红遍全球,作者也因这部作品名利双收。这部创作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时期的作品细致刻画了其故事发生的舞台,即当时的伦敦;要了解这部作品,就要认识故事背景。本文将以柯南道尔在1886年至1927年创作的福尔摩斯侦探集中的前四部为基础,即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冒险经历以及回忆录,以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小说中对伦敦各方面的描写,结合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研究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还原其当时的面貌,并挖掘其隐藏的形象,为读者呈现一个福尔摩斯真正“生活”过的伦敦。【关键词】柯南道尔;歇洛克福尔摩斯;维多利亚时代;伦敦AbstractABSTRACT In 1886, Sir Arthur Conan Doyle finished the first novel of Sherlock Holmess talesA Study in Scarlet. Afterwards, the tales of Sherlock Holmes became popular all over the world. And meanwhile, and Sir Arthur Conan Doyle gained both fame and wealth for the work. The tales of Sherlock Holmes 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