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搞好物理实验复习[文档资料]_第1页
怎样搞好物理实验复习[文档资料]_第2页
怎样搞好物理实验复习[文档资料]_第3页
怎样搞好物理实验复习[文档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搞好物理实验复习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实验能力是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重要能力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 知识内容表 ” 所列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控制实验条件;会运用这些实验中学过的实验方法;会正确使用在这些实验中用过的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 由于实验的重要性,相信许多学生用在此上的时间与精力不会少,对所有中学物理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等 等内容一遍遍重复,死记硬背,但这样的学法与当前高考出题的方向已是大相径挺 . 怎样对待新高考中的物理实验复习呢?教学中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本人的体会是如下几个方面 . 一、基本仪器的使用仍是实验的基础 不管上一年度有无考到仪器的使用,我们对常用的物理仪器要熟练运用,这是实验的基础,是实验的工具,任何时侯都不过时 .在这方面花些时间是必需的 .常见的有十三种仪器,这十三种仪器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称、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 、电阻箱等等 .这些工具的使用每本复习用书上都有很详细的说明,本文不再多言 . 二、 要以挑战者的眼光挑剔书本上的实验 平时的学生分组实验中、教学演示实验中,我们对教科书中 许多方面差强人意的设计不满,比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没必要从第一点就开始计时(即没必要取第一和第二两点间长度为 2 mm),完全可以从后面的计数点中取两个点算出速度与高度验证守恒定律,没必要管第一点准确与否 但总觉得高考按书本上实验装置考,不敢与它有所冲突,害怕学生高考会吃亏,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这种担心 是没有必要的,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开放式思维的发展 . 正是出于以上的考虑,我觉得实验的复习要打破常规,不应该再叫学生跟在书本的后面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尽管我们不否认书本上的实验是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但思维被圈在这当中不是现代教育的要求 .要学生学会找毛病 找设计原理上的毛病;找实验步骤上的毛病;找数据处理上的毛病,没毛病也要想想能否改进 .这变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灌输为主动要学的一招,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学习与研究物理实验的热情,又能迅速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水平与对物理学的理解程度,若找不到毛病也说明书本中 的实验设计确实是出色的 .当学生摆脱对书本的依赖与迷信时,其独立性和创造力就被激发出来 .无论对当前的高考复习还是未来走向社会都 有重大意义 . 当然学生开始也许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改革,但这不要紧,可以先提示他们 .比如对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的实验原理设计有无问题,为什么不用弹簧称测拉力,弹簧称测拉力有何不妥;而为使小桶的力等于绳子的拉力,书本上要求小车的质量远远大于提供拉力的小桶的质量,这有无必要,是否可用学过的连接体的知识修正一下拉力的大小,从而摆脱这个限制 .再比如对实验步骤的设定,每个实验都有 可推敲之处,不应绝对化,死记硬背是没必要的,很多步骤的前后顺序是可以颠倒的(比如许多实验的准备工作中的先后次序),要让学生分析每一步骤在实验中的必然性,是属于准备阶段还是实验过程阶段或数据处理阶段,只要归门别类,前后顺序自然明晰 .当然也会发觉还有一些步骤是不得打乱的(比如打点计时器是先打点后放手还是先放手后打点等等),这种开放式的讨论要比老师讲解给人的印象深刻得多 .当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方法时,学习将成为一种乐趣,因为他们不是书本的奴隶,而是权威实验的挑战者,是评价实验设计优劣的法官,是成功的实验发明者 . 三、以多种视角重新审视和组合实验板块 学习贵在总结,物理实验总复习中,不应孤立地看待一个个实验,应该从这些实验的原理、步骤、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上的异同上,给这些实验分门别类,从而组成不同的实验板块 .平时我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实验分成力学实验板块、电学实验板块、热学实验板块、光学实验板块 .但这样的处理只是简单地重复了物理课本知识的体系,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为了讲解的方便,没有多大的创意,对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对实验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显得不够 . 我认为,要在这些实验的组合板块中挖掘一些功 能,培养学生一种实验的常规意识,比如对于力学板块,这是由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组成的一个大的实验板块,让我们仔细去找找这些实验与其它实验板块的区别 .会发觉,这些力学实验无非就是在力 F、速度 v、加速度 a、位移 s、质量 m 这几个量上做文章而且已 .然后看看这几个量是怎么测出来的,今后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类似的探索式处理力学 实验 .毫无疑问,这些实验告诉我们:位移用尺子量(提示学生高精确度该用什么量),质量用天平(鼓励学 生思考大物体质量用什么测),速度与加速度可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还可以用平抛的方式计算,而力的测定不能用弹簧称,因为不稳定,影响实验的准确度 . 让学生们想想电学实验板块又能得到些什么呢? 还可以把视野再扩大一些,以各种角度重新组合新的实验板块,比如按测量型与验证型可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按能进行图像处理数据和不能用图像处理数据又可以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 .可以提示学生这样划分板块,但把一个具体实验归类于哪个板块要学生自已思考,比如说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学生熟悉的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的实验,不过画出的图形必须是直线,否则不好处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坐标轴改为质量的倒数,从而画出的是直线),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 .还有许多实验也可以这样处理的,它们都可以归类于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比如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测的是周期 T 和摆长 L,再由公式来计算,书本上采用的是多测几组再求平均值法 .现在可以以 L 和T2/42 为坐标轴,用测得的数据描点,画直线求斜率即是 g.类似的还有一些,让学生们想想验证玻意耳定律是否也可这样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