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最后一段“活运河”[文档资料]_第1页
台儿庄最后一段“活运河”[文档资料]_第2页
台儿庄最后一段“活运河”[文档资料]_第3页
台儿庄最后一段“活运河”[文档资料]_第4页
台儿庄最后一段“活运河”[文档资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儿庄最后一段 “ 活运河 ”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被乾隆皇帝钦赐 “ 天下第一庄 ” 的台儿庄不仅保存着大运河的命脉 最后三公里的 “ 活 ” 运河,还有着明清时期完整的商埠码头和河道,是探寻运河文化的 “ 活化石 ” 。台儿庄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交通发达,地形有利,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那场享誉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就发生在这里,当时由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胜仗共歼敌万余人,给敌人有力一击,大振人心,让台儿庄成了 “ 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 ” 。 如今,站在台儿庄古城上依旧可以看到络绎不绝地船只穿行于河面,场面热闹而祥和;而船下汹涌而过的运河水却没忘记过这些英雄前辈们的付出,铭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信念,长流不息 千帆竞过 “ 活 ” 运河 古老的台儿庄城里,千年的运河水依旧涓涓不息,从西边的微山湖迤逦东行,直入江苏境到 口南下,全长有四十余公里,当地人称之为 河又或韩庄运河。如果人们在此静坐于船上乘风观景,看岸边林立的商埠和斑驳的古城墙逆着船行的方向徐徐延伸,而繁忙的运河水上依旧百舸争流,千帆竞进,便会产生穿越时空的 错觉。难怪丹麦旅游专家彼德森说: “ 我梦寐以求的中国大运河就该是这个样子。 ” 历史上,山东段的运河因为黄河水患颇多,淤塞和泛滥成了家常便饭, “ 枯多丰少 ” 的现状使得担当漕运动脉的大运河显得越来越吃力。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起( 1593 年)这里进行了历时十余年的京杭运河改道工程,根据地理环境条件不同而修改河道,修建船闸,位于台儿庄境内的大运河处于整条大运河的中间地带,是这条大动脉在长江以北的第九个阶梯,保证了充沛的水量,沟通南北的水运,因而此段也获得了 “ 唯此漕渠一脉,为之咽喉 ” 的美誉。 发生于 1938 年春天的台儿庄战役与京杭大运河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大运河整体上呈南北走向,唯独台儿庄呈东西走向,这便决定了它的战略地位。这个全长 42.5 公里天然的弯道,构成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屏障,战役打响后,日军指河而攻,我军在李宗仁的全力指挥下,背河而守,发生了著名的 “ 炸掉浮桥 ” 和 “ 背水一战 ” 。白浮桥由中国军民利用运河码头上的台阶,以木船和木板南北铺设而成,专门为运河南岸输送增援部队。现在的白浮桥遗址已经卸下历史重任,以沧桑的面容静卧运河水畔,但正是这条与大运河血脉相通的桥,让大战前方作战有了坚强的后盾。后来在 台儿庄最关键的反击战中,李宗仁又带领战士们浴血奋战四天四夜,歼灭日军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血染整个台儿庄,并最终取得胜利,大振抗日军民的士气!当时李宗仁在台儿庄火车站站牌下肃穆地留影,成为台儿庄大捷的永恒纪念。现在台儿庄火车站旧址处建有李宗仁的史料馆,他的第三任夫人胡友松女士为馆内捐赠了大批遗物和原始影像资料,并担任史料馆的名誉馆长,长住馆内。 如今,大运河上又有全新的风景,全长 753 米的台儿庄运河大桥凌空飞架如长龙卧波。号称 “ 江北第一闸 ” 的台儿庄船闸巍然屹立,似虎踞龙盘,蔚为壮观。运河两岸港埠货物 罗列,河面船只繁忙,汽笛之声不绝于耳,而主航道全线已达到千吨级船只常年畅通无阻的三级标准,万年闸和台儿庄两座船闸均为国家二级标准,年通过能力达 3000 万吨,是名副其实的 “ 黄金水道 ” 和 “ 全国文明样板航道 ” 。 夜游古城听桨声 抽离于光怪陆离的繁华都市,一脚踏入古城,你会情不自禁地陷入悠远的思绪里。古城里,运河古迹保存得较为完整,石板路两旁是古民居,质朴简单的色调,城内的街道多数不宽。城内的路弯弯曲曲,随意停歇处都藏着别致的风景,尤其是你顺着狭窄小巷一路向前,突然拐个弯就到了临水街,探出头望去 ,一幅 “ 小桥流水人家 ” 图景,安静地铺展在面前。这条弯折近 7 公里的水街是全国古镇中最长的一条,其中有 18 个汪塘连接,源源不断地运河水注入其中,从古到今,久久不息。 夜色降临,古城上开始有了灯火,夜游古城的人们多起来了,人们迈着休闲的步子来到古码头沐浴夕阳,吹吹运河上风,看着河面上依旧繁忙的货船,听听背后的熙熙攘攘,千年前 “ 一河渔火,夜不罢市 ” 的盛景就在眼前了。现在城内的熙攘已经不是商旅,尽是游人。城内兴起的一大批应景的茶楼和客栈、酒吧,接待着远道而来的宾客,好不热闹。因为这里承载了大运河古老的使命, 城内税史、私塾、驿站、奏折、票号、青楼遗迹仍在,到处都可以找到与运河相关的痕迹,例如最早兴建于雍正十年著名的茶楼谢裕大茶行,当年来自江浙的茶商看到此地物流运转通畅且商客众多,就在此专心做起了贩茶生意,将正宗的江南茶艺带到了北方,而此时,它依旧是江南茶艺的聚集地,喜欢喝茶的人们最喜欢于此静坐,细细品尝。 船形街也是古城著名景点之一,它四周环水,形似扬帆起航的巨船,有 “ 大河行舟,一帆风顺 ” 寓意。船形街两侧建筑门上的木雕全是船的造型,一共 468 艘。除此城内还遍布山东面塑、泸州油纸伞、潍坊风筝、东阳木雕等 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一不展示着当地的传统和风情。 到了晚上,人们喜欢乘舟夜游,在柔和的古城灯火里穿梭,听听岸上时断时续的柳琴戏和运河大鼓。划船的老人们多数健谈,跟人们绘声绘色地聊着运河的前世今生。 运河湿地赏金秋 游罢古城,第二天起个大早,沿着台儿庄运河大桥西行,远远望去,一片稀薄的水汽氤氲着初秋的微凉,这里便是依运河而建的湿地公园,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运河湿地为主的湿地公园。绵延数里的河水绕着台儿庄城区边上整片整片地舒展,为古城铺展出唯美的一笔。 这片天然湿地,因 为大运河、月河、涛沟河和小季河的交汇,显得十分开阔,两万余亩的水面布满了水乡的柔情,弯曲着穿城而过,据说这里的水街可是中国最长的。除了沟通古城区水道,湿地最令人心动的景致是绕过人群的那片静谧之处,尤其是运河北岸的湖湾,成片的芦苇荡为台儿庄的古运河勾勒了一个迷人的秋季。 芦苇临河而居,柔弱纤细的躯干和一捧丰实的白色芦花,随风轻摇,如漫天飞雪。深秋萧瑟,它用顽强的生命力,寥寥几笔就刻画出深刻的秋意。尤其到了夜幕降临之时,晚归的船只在水面将尽的那头,沐浴着静默的夕阳余晖,芦苇轻晃,悠远的意境晕染在如画的 风景中,这大概就是属于秋独特的味道吧,而在有水、有苇、有余晖的运河湿地,这秋显得更加醉人。 当然,湿地公园肯定少不了动植被的丰盛,而这里,河滩上的白鹭最引人注目,他们三五成群地在河边休憩啄食,稍微有个动静就扑棱棱一同飞起,大有 “ 惊起一滩鸥鹭 ” 的诗境。还有傍晚晚归的羊群静卧于渔村炊烟升起的地方,偶尔一两艘渔船摇曳河面,穿梭于大运河慵懒的睡姿中,颇为宁静。 台儿庄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静静立于运河水上,而这湾运河活水也将不断奔涌着向前,连接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