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问题的“诊”与“治”[文档资料]_第1页
学生问题的“诊”与“治”[文档资料]_第2页
学生问题的“诊”与“治”[文档资料]_第3页
学生问题的“诊”与“治”[文档资料]_第4页
学生问题的“诊”与“治”[文档资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问题的 “ 诊 ” 与 “ 治 ”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在教育过程中,谁都希望学生顺顺当当,不出现任何问题,自然也就省心省力,但这只是一种理想,学生的成长实际上是不断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正确的教育态度不是学生不出现问题,而是理性地看待学生的问题,然后科学、有效地处理问题。 一、看待问题的视角 要想正确地看待学生的问题,首先要理解什么是 “ 问题 ” 。笔者认为,所谓问题就是与教育要求或科学的认识有偏差的事情。把与教 育本质要求偏差的行为看作问题,没有什么值得争议的,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育目标是无法量化或作为评价标准的,必然要以人的理解并细化为培养目标、具体目标等可操作的标准。由此, “ 问题 ” 的理解又呈现出了两种视角:一是行为本身确实偏离正确的方向,需要教育、引导乃至纠正的,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的成长方向。二是评价标准出现了偏差后的 “ 问题 ” ,当衡量学生行为的尺子出现了偏差,必要的要素无法衡量,或所确立的标准是错误的、偏差的,此时,符合教育要求的行为在评价者看来也是问题行为,当对这样的行为进行评价、判断乃至采取相应的措施时 ,不仅不利于纠正问题,反而将学生引向了成长的反面。因此,看待问题以及理解问题的视角反映着教育者的理念和水平,影响着后续的教育行为和效果。 教育过程中,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好,就会被判定学习不努力或者学习能力不够,这肯定是学生出现的问题,也是需要纠正的问题,但是从教育的特点来说,面对学生个体差异性,什么样的成绩是适合学生的,是有价值的,无法有统一的标准。以此判定标准确立的问题是值得商榷的。 教育者看待学生出现的问题,及其是否需要教育引导,不能仅仅凭着经验或者惯常方式就能确定问题的危害程度,要在教育生命建构的视域中看待学生成长所需要的空间、条件乃至各种要素,并在生命成长的视角下判定某一行为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进而针对某种行为问题进行教育引导才有其必要性。 有些行为方式在不上学的孩子身上并不一定是问题,比如穿什么样的衣服,留什么样的发型,但在教师眼中的同龄学生身上就成了问题,是因为在校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还是教育的环境中需要更多的引导?恐怕事情不是行为本身这么简单。行为是否有问题,严重到何种程度,在教师看来并不一定是问题本身的实际程度,而是因为教师自身的偏好和职业特点决定的。这 些不是问题的行为被看成问题,是因为教师的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教师的成绩必须借助于学生主体的努力才能实现。在无法确保有效激发学生动机的情况下,教师最为方便的做法是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必然要控制与学习无关的行为方式,以切实减少所谓的无效时间,延长学生可能的学习时间。在教师和成人的认识中,学生留长发需要梳理,会耽误学习时间。尽管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过分关注的问题,但在这种偏差的认识下成为了校规、班规中所不允许的行为,自然留长发就成了教育需要纠正的问题。 教育本身不是单纯的行为训练与矫正,是着眼于人的发 展的,有效的教育一定是眼中有 “ 人 ” 的。因而,面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不应只是针对行为本身,应从学生生命成长的整体视角分析,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如果用简单的标准孤立地判定行为问题,无论教育的针对性多么强,最终问题的解决多么 “ 有效 ” ,都是值得商榷的。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整体看待学生问题表现的理念,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学生的任何行为表现都是其个体、外部环境和有关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分析学生生存的环境,产生不良行为的条件,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式。 1.正确判定需要矫正的学生问题 学生需要纠正的行为问题依据并不是数据上的严重程度,而是从行为本身的情况和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判定的。教师希望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其心愿是好的,但教师受制于时间精力乃至教育水平,现实中的操作是困难的。况且,这种教育的理念是把学生当成缺少自主性的产品对待的。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在自我调整和自主处理一些自身遇到的简单问题后,不仅能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动机。笔者认为,当学生出现一些单纯性的、非原则性的偏差行为,如偶尔的迟到、逆反情绪和冲突行为,并不一定需要教师一大通的说理教育,过分的说教还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此时,教师的忽视或者简单的暗示,更有利于学生自我审视问题,从而正确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的行为方式,从学生成长的视角看,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面对需要纠正的问题恰当采取措施 不少教师习惯针对学生的具体违纪行为采取惩戒措施,似乎这样就是科学的、有效的措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其实,行为问题本身只是学生内在需求的表现,简单的问题纠正并不利于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如有的学生习惯于上课捣乱,这种行为会影响到班级秩序和教学, 教师需要及时处理好这类问题,当学生是为了获得教师的注意而采取这种行为时,此时教师的批评乃至其他的处理措施,都会让学生预期的结果得到满足,反而会强化其行为表现,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面对学生问题,教师不能简单地针对行为表现采取措施,要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求解决的办法,否则,针对问题行为的控制虽然表面上起到了控制的作用,但最终的结果却并不理想。 3.在理解和潜能的视角下对待问题学生 学生在缺少社会支持的系统下,常常有更多的抵触和负面的情绪,他们会以各种极端的、不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正常的心 理需求和价值满足。从管理的角度看,一些行为违反学校的管理制度,影响管理的效果,自然要受到制度的惩罚,教师也会以强制的手段和严厉的措施来围堵、惩罚学生的行为。其实,从学生生命存在的视角看待某些行为存在的合理性,以理解的视角看待学生的行为表现,往往更有利于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帮助措施。比如学生为什么会逃学,是为了摆脱学业失败,摆脱缺少尊重和成就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心理上的痛苦等等,他们这样是为了回避父母的指责、抱怨,也为了避免目前以学业成绩排序带来的挫败感,这种做法虽然是不当的,但对于学生摆脱目前的困境以及获得心理上 的暂时安慰是有价值的。在这种情况下,针对逃学行为的处罚并不利于解决问题,相反,从理解、接纳的角度关心和帮助学生,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学生有了生存的意义。正如诺丁斯所说: “ 显而易见的是,受到关注的时候,孩子们愿意为他们喜爱和信任的人而努力学习,积极工作。 ” 从教育过程看,教师尽管没有针对逃学问题采取直接的措施,但学生的逃学行为会逐渐减少或者避免的。 教师在掌握必要的教育技术基础上,应该重视对学生发展心理和基本心理知识的学习,充分了解、把握和尊重我们的教育对象,这样,无论面对学 生的何种问题,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就不会是简单的纠正行为,而是出于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