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编号:01004101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College Chinese)适用专业:高职类各专业总学时:36学时 学分:2学分制定单位:中文系 执笔者:吕勇兵 审核人:李有亮 编写日期:2005年7月10日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大学语文是吕梁高等专科学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高教司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高教司38号文件会议纪要)及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建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而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具有广泛的人文知识内容,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工具性,是一门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2、课程目的(1)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学修养;增进他们对祖国悠久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陶冶道德情操;熏陶审美趣味;突破思维定势,发展想象、灵感、幻想等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2)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学语文作为文化基础课,要在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本国语文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欣赏与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典范文章的阅读,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性;丰富写作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3、课程任务(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是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弘扬人文精神,确定自己的正确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2)提高语文水平,能通畅、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把握主题、辨析文路,感受形象的能力。(3)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4)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5)强调读、思、写结合,书面学习与实践体悟结合。(6)通过经典范文的学习,把握文学家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提高其专业学习的效果。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本课程分文选鉴赏和常用应用文体的写作两部分。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梳理中国文学历史的功用,在学生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对中国历代文学的分期、作家、作品、文学流派、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文体知识、作家作品的历史地位、汉语言发展的脉络与特点等语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语文知识、文学知识的视野进一步拓展。2、教学要求: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主要按照横向和纵向两个纬度伸展。从纵向上看,主要是根据时间顺序,选择文学史上各个重要的“点”,以点带线,给同学们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学史概念。从横向上看,主要是根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文体的组合,选择四种文体中各类较为细致的文体,以点带面,古今中外,风格多样,给同学们一个较为清晰的文体概念。教学上树立“人文语文观”。以文化、文明为参照背景,以文学为主线,贯通史哲,综合交叉,开阔视野。在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注意提炼评价性知识;在工具性知识的落实中注意实现修养性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较强的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全面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及探究能力,进一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3、具体要求:(1)文选阅读鉴赏部分能体会文章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词句含义,读懂内容,力求举一反三地了解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今名篇。养成默读的习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了解文本所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以及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诗词曲赋和小说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表现手法。进一步了解语法、修辞的基本知识及其常见的用法。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读物,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学会灵活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在阅读过程中培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A、诗歌:要熟读成诵,理解并掌握每一首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明确诗词的基本特点,学会阅读分析诗词的方法和原理,着重提高对诗词的鉴赏水平。第一讲:诗经与中国诗歌的起源重点:诗经的句式、章法;赋、比、兴;蒹葭的多主题与朦胧性;难点:蒹葭的多主题与朦胧性了解:中国诗歌的起源以及诗歌鉴赏的一般原理;诗经的概说及主要内容;诗经中“风”与现实主义渊源;理解并掌握:蒹葭的多主题与朦胧性第二讲:屈原与骚体传统重难点:国殇的豪放悲壮之美了解:屈原生平;楚文化与楚辞理解:国殇的豪放悲壮之美第三讲:唐宋诗词李白、杜甫重点:李白、杜甫诗歌的风格及艺术特色;难点:李白“济苍生,安社稷”的功业理想;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理解:李白的侠义精神,诗仙与酒仙;杜甫的忧国伤时情怀掌握:李白、杜甫诗歌的风格及艺术特色白居易长恨歌重点:白居易叙事诗中叙事、写景与抒情的有机结合;难点:诗歌的特殊句式;了解:李杨爱情的社会历史悲剧性质;女色误国与宏大叙事中的男权偏见;理解:白居易叙事诗中叙事、写景与抒情的有机结合“豪放”、“婉约”派宋词重难点:“婉约”派词人、“豪放”派词人创作风格及思想倾向了解:宋代文学概说;宋词的流派理解:“婉约”派词人;“豪放”派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第四讲:新时期诗歌发展重点:舒婷神女峰的主题意蕴了解:朦胧诗与新时期诗歌发展;朦胧诗发生的背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理解:舒婷 神女峰的艺术构思B、散文:了解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原文、注释及提示,了解所选作家、作品的时代背景,掌握文章中出现的一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明确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艺术特色。第五讲:古代散文先秦诸子语录重点:诸子与各家学派及其思想学说难点:诸子散文的语录体、对话体风格及其整体语言风貌了解:先秦诸子散文产生的背景理解:诸子与各家学派及其思想学说始得西山宴游记重难点:山水游记中人格化的体现了解:柳宗元“永州八记”理解:山水游记的表达方式第六讲:现代散文听听那冷雨重点:通感、比喻、叠字、排比修辞的运用难点:乡愁的政治、历史、文化意义了解:余光中与台湾散文理解:乡愁的政治、历史、文化意义比较阅读废墟的召唤与废墟重点:废墟的多层意象与废墟的民族、社会、生命的哲学意蕴难点:两篇散文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了解:余秋雨与文化散文;理解:废墟的“传统文化”含义C、小说:理解并掌握每一篇小说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明确小说的基本特点。学会阅读分析小说的方法,学会分析人物性格,着重提高对小说的鉴赏水平。第七讲:世说新语(三则)重点:世说新语内容及影响了解:小说要素;魏晋风度;理解:世说新语是魏晋风度的写照;掌握:世说新语的特点和影响第八讲:宝玉挨打重难点:探求宝玉挨打中贾政和宝玉父子冲突的深层原因了解:红楼梦的内容理解:宝玉挨打中矛盾冲突的文化意义第九讲:华威先生重点:华威先生形象及典型意义难点:华威先生的讽刺艺术手法了解:作者生平创作理解:华威先生形象及典型意义;富有特征意义的细节第十讲:警察和赞美诗重难点:小说情节的最高境界“既入情理,又出意料”了解: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理解:欧亨利小说的语言风格;分析小说曲折、巧妙的情节安排;欧亨利式小说结尾;掌握:语言运用和题材、主题的内在关系D、戏剧:掌握戏剧的艺术特点;学会阅读鉴赏戏剧的方法,提高对戏剧的欣赏水平。第十一讲:戏剧鉴赏的一般原理重难点:戏剧鉴赏的方法及切入点(戏剧冲突)了解:戏剧的一般特点;戏剧的分类理解并掌握:戏剧鉴赏的方法第十二讲:戏剧作品欣赏依据教学实际情况而定。(2)应用文写作部分:使学生掌握应用文文体常识及写作基础知识、了解主要法定公文等的写作格式。A、法定公文文体请示:了解请示的作用;掌握请示的写作格式和写作方法。报告:了解报告的写作特点及其与请示的区别,掌握报告的写作格式与写作方法。通知:了解通知的种类;掌握通知的写作格式和写作方法。B、非法定(机关事务)文体计划:了解计划的写作要素;掌握计划的写作方法。师范类以教育计划为例讲解。总结:了解总结的特点,掌握总结的写作方法。师范类以教育工作总结为例。C、日常事务文体求职信:了解求职信的写作要求、格式规范;掌握求职信的语言特点;掌握求职信的写作方法。申请书:了解申请书的要求格式;掌握申请书的写法以及语言特点。D、公关事务文体请柬、聘书:掌握请柬、聘书的撰写方法;了解请柬和聘书的语言运用。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1、文选阅读鉴赏部分(1)诗歌(12课时)第一讲:诗经与中国诗歌的起源(2课时)中国诗歌的起源以及诗歌鉴赏的一般原理诗经的概说及主要内容和句式、章法诗经中“风”与现实主义渊源;赋、比、兴作品赏析:蒹葭精讲作品赏析(爱情诗);多主题与朦胧性推荐阅读:小雅采薇或豳风东山(战争诗)、七月(农事诗)第二讲:屈原与骚体传统(2课时)屈原生平;楚文化与楚辞作品赏析:国殇;国殇的豪放悲壮之美推荐阅读:离骚第三讲:唐宋诗词(6课时)李白、杜甫(2课时)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与李白诗歌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浪漫主义风格,“济苍生,安社稷”的功业理想;古风与浪漫主义,李白与侠义精神,诗仙与酒仙;豪情万丈的宣言和一个思想平庸时代的伟大诗人:怀才不遇只因不得遇明主;兵车行杜甫与忧国伤时情怀;“诗史”、“诗圣”与家国离乱记录中强烈的社会意义;沉郁顿挫的风格与萧飒悲怆的意境;忧国忧民情怀寓于思家恋国之中;推荐阅读: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初)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大道如青天)白居易(2课时)长恨歌白居易与叙事诗,叙事、写景与抒情的有机结合,诗歌的特殊句式;李杨爱情的社会历史悲剧性质(区别于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女色误国与宏大叙事中的男权偏见;豪放”、“婉约”派宋词(2课时)宋代文学概说;宋词的流派“婉约”派词人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作品赏析: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推荐阅读:苏轼前赤壁赋、陆游金错刀行、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史达祖双双燕、贺铸鹧鸪天、陈德武水龙吟第四讲:新时期诗歌发展(2课时)朦胧诗与新时期诗歌发展新时期诗歌发展概说朦胧诗发生的背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诗歌赏析:舒婷神女峰舒婷与朦胧诗,对传统浪漫爱情故事的颠覆与对忠贞价值观的质疑,自由体诗歌;对“美丽的梦”的“新的背叛”与借传说寓言主题的艺术构思;现代性情结:对历史的改写和重新定义,对“文革”形而上学乌托邦反思的寓言;推荐阅读:顾城远与近、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北岛回答(2)散文(8课时)第五讲:古代散文 (4课时)先秦诸子语录(3课时)古代散文鉴赏方法;诸子与各家学派及其思想学说;诸子散文的语录体、对话体风格及其整体语言风貌;民本思想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文献传神的师长形象与定国安邦之策,重视人在社会中的关系、着眼于社会秩序;与现实伦常政治和个体修身相纠缠的美学思想;能疏通文句,并概括各条语录的大意;熟读所选语录,并背诵其中的名句。始得西山宴游记(1课时)柳宗元与山水游记,自然中的西山到人格化的西山;山水游记与文人人格的曲折表达,被寄寓了厚重心志的“自然”山水和游踪;第六讲:现代散文(4课时)听听那冷雨(2课时)余光中与台湾散文,文白相杂的抒情风格与绵邈的乡愁情思,通感、比喻、叠字、排比修辞的运用;分裂的地缘政治下,乡愁的政治、历史、文化意义寻根意识和母体文化的认同感;现代孤独个人的心灵慰藉;乡愁的人格意义文化认同;比较阅读废墟的召唤与废墟(2课时)废墟的多层意象与废墟的民族、社会、生命的哲学意蕴;废墟是要正视的历史悠久的证明、是审美的对象、是养育民族精神的资源、是文明进化的桥梁,也是现代构建的基础;余秋雨与文化散文,废墟的“传统文化”含义与悠久文化和急剧文明背景下对待废墟的正确态度;推荐阅读: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杂记;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周国平:人与永恒;王充闾:一夜芳邻(3)小说(8课时)第七讲:世说新语(三则)(2课时)小说要素;魏晋风度,明确世说新语是魏晋风度的写照世说新语的特点和影响第八讲:宝玉挨打(2课时)曹雪芹生平及创作情况;红楼梦一书梗概;截选部分的故事情节分析贾宝玉、贾政、林黛玉等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九讲:华威先生(2课时)分析华威先生形象及典型意义;分析华威先生的讽刺艺术手法;富有特征意义的细节;第十讲:警察和赞美诗(2课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小说的语言风格;分析小说曲折、巧妙的情节安排;欧亨利式小说结尾;语言运用和题材、主题的内在关系;(4)戏剧(4课时)第十一讲:戏剧鉴赏的一般原理(2课时)戏剧的一般特点及鉴赏切入点(戏剧冲突);戏剧的分类;第十二讲:戏剧作品欣赏(2课时)依据教学实际情况而定。2、应用文写作部分(4课时)(1)法定公文文体写作(1课时)请示:请示的作用;写作格式和写作方法。报告:报告的写作特点及其与请示的区别;报告的写作格式与写作方法。通知:通知的种类;通知的写作格式和写作方法。(2)非法定(机关事务)文体(1课时)计划:计划的写作要素;写作方法(师范类以教育计划为例讲解)。总结:总结的特点;写作方法(师范类以教育工作总结为例)。(3)日常事务文体(1课时)求职信:求职信的写作要求、格式规范;语言特点;写作方法。申请书:申请书的要求格式;写法以及语言特点(4)公关事务文体(1课时)请柬、聘书:请柬、聘书的撰写方法;请柬和聘书的语言运用。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1、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20%)作业分两类:一类是平时课堂提问,督促学生重视素质的积累过程;另一类是布置2次书面练习,基本是2篇文章,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写作能力。2、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80%)大学语文考试旨在考核学生的五大功能:梳理与激活旧知识的功能;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操熏陶的功能;改善思维品格的功能;建构文学史知识体系的功能;增强自学能力的功能。考核其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实际水平。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采取闭卷方式进行,统一命题、集体阅卷。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平时练习,并计入考试总成绩中。考核内容可分为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和作文四个方面。语言知识:主要是指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方面的知识。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品阅读:主要是指对文本内容以及写作特点的理解与把握。作 文:主要是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核,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想修养、语文水平、知识积累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全面测试。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范围除语文知识与表达能力外,与中外的文学、历史、哲学、地理、宗教、艺术等有关知识密切相关,同时与古今中外社会科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必须以语文课的教学进一步的促进上述各种知识的学习;同时,掌握上述课程的知识又是学好大学语文的基础和保障。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教材(暂用)大学语文(修订版) 徐中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2版2、教学参考书大学语文 赵和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大学文学 钱理群等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七、其它说明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大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彻底摒弃中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模式,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与条件,制作CAI课件、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广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发表独立见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方法来实施教学,让学生热爱这门课程并真正学有所获。课程编号:01004103普通话训练课程教学大纲(Training of Modern Han Nationality Common Language)适用专业:全校理工科各专业本科总学时:32 学分:2制定单位:中文系 执笔者:刘文珍 审核人:编写日期:2005年7月10日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普通话训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课程,针对本专科一年级学生开设,属于公共必修课。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掌握汉语普通话的基本概念和发音方法,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基本理论和发音方法解决普通话发音、纠音、辨音的能力,特别是普通话实际运用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普通话水平,并且达到国家所要求的相应的普通话水平的等级。本大纲适用于全校理工科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绪 论训练重点:普通话声、韵、调的发音与辨正;普通话语流音变;朗读技能;说话技能。训练难点:前后鼻音;平翘舌音;上声相连以及语气词“啊”的音变;说话。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内容、项目、达标要求、等级标准、试题构成及样卷;理解:说好普通话的意义;推广和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意义。掌握: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和注意事项第一章 声母训练重点:零声母、平翘舌音、fh、nl难点:平翘舌音的发音了解:声母的分类;零声母概念。掌握:零声母的发音;平翘舌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常用的平舌音字。第二章 研项目 韵母训练重点:单韵母、复韵母的舌位、唇形、开口度,复韵母的发音动程;前后鼻音。难点:ianie;anang;eien;uiun;前后鼻音。了解:韵母的分类和发音注意事项掌握:韵母的开口度;前后鼻音韵尾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第三章 声调训练重点:声调调值;阳平;上声;入声。难点:阳平;上声的语调偏误。了解:5度标记法;调类;古入声字的今音。掌握:声调调值及读法第四章 语流音变重点:音变规律;儿化韵读法;语气词“啊”的音变。难点:轻声;上声相连以及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了解:语流音变的内容;轻声、儿化的作用。掌握:上声相连以及“一”和“不”的变调规律;儿化韵读法;语气词“啊”的音变。第五章 朗读训练重点:朗读的基本技巧:句调、重音、停连、语速。难点:朗读的基本技巧;朗读中的语流音变。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对朗读的要求;朗读时应注意的问题。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第六章 说话训练重点:说话的注意事项;语气、语调、语速。难点:围绕话题说话的准备;语气、语调的把握。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对说话的要求掌握:围绕话题说话的注意事项;说话技巧。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绪 论(4学时)(一)关于普通话:说好普通话的意义;推广和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意义。(二)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性质、内容、项目、达标要求、等级标准、试题构成及样卷、测试规程和注意事项。(三)普通话训练内容介绍(四)摸底(以便确定针对性训练的重点)第一章 声母训练(6学时)(一)声母的分类;其它声母的发音(二)零声母、fh、nl等重点难点音的发音训练(三)平翘舌音发音训练:平翘舌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常用的平舌音字。(四)实践练习(3学时)第二章 韵母训练(6学时)(一)韵母的分类;其它韵母的发音(二)重点难点韵母的发音辨正:注意事项;单韵母、复韵母的舌位、唇形、开口度;复韵母的发音动程;(三)前后鼻音的发音训练:前后鼻音韵尾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四)实践练习(4学时)第三章 声调训练(2学时)(一)调值和调类。5度标记法;古今调类的区分。(二)声调训练注意事项:去掉入声归入四声;区分阴平和阳平;读准阳平和上声。(三)实践练习(1学时)第四章 语流音变(4学时)(一)变调:上声相连以及“一”和“不”的变调规律。(二)轻声和儿化。儿化韵读法。(三)语气词“啊”的音变(四)实践练习(2学时)第五章 朗读训练(6学时)(一)朗读的基本要求和技巧:语音准确,声音清晰;忠于原作,把握技巧;五“不”; 句调、重音、停连、语速;朗读时应注意的问题。(二)示范朗读(三)实践练习(4学时)第六章 说话训练(4学时)(一)普通话水平测试对说话的要求:语音的标准程度;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自然流畅程度。(二)围绕话题说话的准备和说话的注意事项。语气、语调、语速。(三)实践练习(2学时)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本课程以实训为主,针对学生的方言特征和现有语言表达水平进行分项训练,重基础、重实用、重训练。要求学生课外多听多练,讲练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本课程为考查课,由期末考查核定成绩;考查形式为口试。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它与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相辅相成,联系非常紧密。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山西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中心编写 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山西版),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年9月第一版。教学参考书: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年1月第一版;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版。课程编号:01004103普通话训练课程教学大纲(Training of Modern Han Nationality Common Language)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总学时:36 学分:2制定单位:中文系 执笔者:刘文珍 审核人:李有亮 编写日期:2005年7月10日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普通话训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课程,针对本专科一年级学生开设,属于公共必修课。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掌握汉语普通话的基本概念和发音方法,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基本理论和发音方法解决普通话发音、纠音、辨音的能力,特别是普通话实际运用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普通话水平,并且达到国家所要求的相应的普通话水平的等级。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年级学生。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绪 论训练重点:普通话声、韵、调的发音与辨正;普通话语流音变;朗读技能;说话技能。训练难点:前后鼻音;平翘舌音;上声相连以及语气词“啊”的音变;说话。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内容、项目、达标要求、等级标准、试题构成及样卷;理解:说好普通话的意义;推广和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意义。掌握: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和注意事项第一章 声母训练重点:零声母、平翘舌音、fh、nl难点:平翘舌音的发音了解:声母的分类;零声母概念。掌握:零声母的发音;平翘舌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常用的平舌音字。第二章 韵母训练重点:单韵母、复韵母的舌位、唇形、开口度,复韵母的发音动程;前后鼻音。难点:ianie;anang;eien;uiun;前后鼻音。了解:韵母的分类和发音;注意事项。掌握:韵母的开口度;前后鼻音韵尾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第三章 声调训练重点:声调调值;阳平;上声;入声。难点:阳平;上声的语调偏误。了解:5度标记法;调类;古入声字的今音。掌握:声调调值及读法第四章 语流音变重点:音变规律;儿化韵读法;语气词“啊”的音变。难点:轻声;上声相连以及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了解:语流音变的内容;轻声、儿化的作用。掌握:上声相连以及“一”和“不”的变调规律;儿化韵读法;语气词“啊”的音变。第五章 朗读训练重点:朗读的基本技巧:句调、重音、停连、语速。难点:朗读的基本技巧;朗读中的语流音变。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对朗读的要求;朗读时应注意的问题。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第六章 说话训练重点:说话的注意事项;语气、语调、语速难点:围绕话题说话的准备;语气、语调的把握。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对说话的要求掌握:围绕话题说话的注意事项;说话技巧。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绪 论(4学时)(一)关于普通话:说好普通话的意义;推广和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意义。(二)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性质、内容、项目、达标要求、等级标准、试题构成及样卷、测试规程和注意事项。(三)普通话训练内容介绍(四)摸底(以便确定针对性训练的重点)第一章 声母训练(6学时)(一)声母的分类;其它声母的发音(二)零声母、fh、nl等重点难点音的发音训练(三)平翘舌音发音训练:平翘舌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常用的平舌音字。(四)实践练习(3学时)第二章 韵母训练(6学时)(一)韵母的分类;其它韵母的发音(二)重点难点韵母的发音辨正:注意事项;单韵母、复韵母的舌位、唇形、开口度;复韵母的发音动程;(三)前后鼻音的发音训练:前后鼻音韵尾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四)实践练习(3学时)第三章 声调训练(2学时)(一)调值和调类。5度标记法;古今调类的区分。(二)声调训练:去掉入声归入四声;区分阴平和阳平;读准阳平和上声。(三)实践练习(1学时)第四章 语流音变(6学时)(一)变调:上声相连以及“一”和“不”的变调规律。(二)轻声和儿化。儿化韵读法。(三)语气词“啊”的音变(四)实践练习(4学时)第五章 朗读训练(6学时)(一)朗读的基本要求和技巧:语音准确,声音清晰;忠于原作,把握技巧;五“不”; 句调、重音、停连、语速;朗读时应注意的问题。(二)示范朗读(三)实践练习(4学时)第六章 说话训练(6学时)(一)普通话水平测试对说话的要求:语音的标准程度;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自然流畅程度。(二)围绕话题说话的准备和说话的注意事项。语气、语调、语速。(三)实践练习(3学时)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本课程以实训为主,针对学生的方言特征和现有语言表达水平进行分项训练,重基础、重实用、重训练。要求学生课外多听多练,讲练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本课程为考查课,由期末考查核定成绩;考查形式为口试。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它与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相辅相成,联系非常紧密。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 材:山西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中心编写 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山西版),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年9月第一版。教学参考书: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年1月第一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版。课程编号:01004104汉字规范训练课程教学大纲(Train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适用专业:师范类各专业本科总学时:18(其中理论9学时,实践9学时) 学分:1制定单位:中文系 执笔者:贾琼 审核人:李有亮 编写日期:2005年7月10日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汉字规范训练是高等院校师范类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是我校师范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系统讲授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汉字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汉字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包括教学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了解汉字发展的趋势,了解汉字的产生、特点、作用、形体、构造、规范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认识汉字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性、必要性;正确使用汉字,提高分析和正确运用现行汉字的水平。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章 汉字概说1、教学要求:了解文字的定义,掌握汉字的产生、特点、作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教学重点:汉字的性质、特点、作用3、教学难点:汉字的特点的理解4、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二章 汉字的形体1、教学要求: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以及现行汉字的形体。2、教学重点:现行汉字的形体3、教学难点:现行汉字的形体4、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1、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汉字的结构和造字法2、教学重点:汉字的结构、笔画、笔顺3、教学难点:汉字的笔顺4、教学方法: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第四章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1、教学要求:了解汉字整理和汉字标准化的相关理论知识2、教学重点:汉字标准化3、教学难点:汉字标准化4、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五章 使用规范汉字1、教学要求:学习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了解整理异体字原则,纠正错别字2、教学重点:掌握整理过的汉字,纠正错别字,学习并掌握常见的别字表、简化汉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3、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汉字4、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 汉字概说1、教学内容: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族人的祖先逐渐创造出来的。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汉民族的祖先为满足日益复杂的交际的需要,在画画记事的基础上,共同创造了汉字。萌芽的原始汉字是分散的,后来经过整理,图形或符号完全同语言中的词一致起来,并能记录汉语,这样汉字就逐步成熟了。世界上的文字分为是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两类。汉字属表意体系的文字,它不直接表音而能表意,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超时空性,它记录的语音单位是音节,记录的语义语法单位是语素。从历史上看,汉字记录了光辉灿烂的汉民族文化遗产;现在,汉字不仅是汉民族的通用文字,也是民族间学习、交流的工具。汉字曾被邻国借去记录他们的民族语言,促进了国家间的交流,它也是联合国工作用的六种文字之一。2、教学课时:2学时第二章 汉字的形体1、教学内容:在汉字的长期演变中,存在过七种主要的字体: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秦隶、汉隶)、楷书、草书(章草、今草、狂草)、行书。从演变的情况看,汉字的形体是朝着简单易写的方向发展的,现行汉字的形体有:楷书和行书,印刷体和手写体。2、教学课时:2学时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1、教学内容: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笔画、偏旁。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汉字的基本笔画有横、竖、撇、点、折五种。偏旁又叫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部首。笔顺是笔画的书写先后顺序。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汉字的构造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其中,形声是最主要的方式。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构成,形旁表示字义类属,声旁提示读音。汉字虽然至今仍属于表意文字体系,却产生了大量形声字,形声字的大量增加,成为汉字发展的主流。现在人们还在用形声造字法简化汉字,形声造字法的广泛应用,表明汉字有音话的发展趋势。2、教学课时:6学时第四章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1、教学内容: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简化笔画,一是精简字数。简化笔画的方法有简化偏旁、同音替代、草书楷化、换用简单的符号、保留特征或轮廓、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精简字数主要是废除异体字。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2、教学课时:2学时第五章 使用规范汉字1、教学内容:汉字规范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掌握规范汉字,要注意掌握简化字、不用异体字、区别新旧字形,依据分别是当前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二是纠正错别字。2、教学课时:6学时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本课程采用通常的课堂教学方式,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即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适当加以一定量的练习。练习题目来自每节内容后的课后思考题以及各种附表中的内容练习,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之后,再适当给予指导。引导学生多讨论,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汉字应用能力。课程考核一般由平时学习和期末考核两个部分核定成绩;也可根据课程的特点,只依据平时学习情况核定成绩。1、成绩的组成:平进成绩占20%,考查成绩占80%2、考试的形式:考查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在中文系可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汉字学等课程相辅助。在其他专业则无直接的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但应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自觉运用规范汉字,提高运用水平,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现代汉语常用字字表简化字总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课程编号:03004101,03004102,03004103,0300410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College English)适用专业:体育专业本科生总学时:348(其中理论186学时,实践162学时) 学分:20制定单位:外语系执笔者:牛德平 审核人:白小红 编写日期:2005年7月10日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大学英语是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根据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修完4个学期的大学英语的本科生应达到如下具体要求:1、词汇:领会式掌握3200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2、语法:巩固和加深基本语法知识,提高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3、阅读能力: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词。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2的材料时,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4、听的能力:能听懂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每分钟100-120词的简短会话、谈话,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5、说的能力:能就教材内容和适当的听力材料进行问答和复述,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日常会话,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思想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6、写的能力: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能就一定的话题或提纲在规定时间内写出简短的作文,能写短信和便条,表达思想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7、译的能力: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250汉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Book 1教学重点1、as2、Word Building3、as be p、p、4、Ellipsis5、Absolute Constructions6、only Infinitive7、with noun complement8、The Subjunctive Mood教学难点:Writing Strategies: 1、How to write a narrative2、How to write a personal letter3、How to write a personal description (1)4、How to write an expository essay5、Learn to use examples in essay writing6、Using cause and effect in essay writing (1)7、Writing in time sequenceBook 2教学重点:1、Subject or Object emphasizes2、no/notexcept3、Inversion4、Be that as it may5、Adjectives to do something (active in form but passive in meaning )6、Appositive Clauses7、It is /was who /that8、Get Infinitive9、Position of Connecting Adverbs10、More thanpast participle/adj教学难点:Writing Strategies: 1、Using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in essay writing(1)2、How to write invitations3、Some styl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speech and writing4、Inductive generalization5、How to write a personal description(2)6、Coherence7、Information transfer8、How to write a persuasive essay Book 3教学重点:1、Word Formation2、The Present and Past Participle3、Double negation4、Nominative Absolute Construction5、The order of adjectives before a noun6、Adverbial Clauses7、Would rather that clause8、What if教学难点:Writing Strategies:1、Using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in essay writing(2)2、Using library resources3、Using cause and effect in essay writing(2)4、How to write an expository essay(2)5、How to write thank-you letters6、The general-to-specific pattern7、How to write a synopsis8、How to write a persuasive essay (2)Book 4教学重点1、Ways of expressing the location of a place2、ing /-ed forms of verbs used as attributes3、if not4、It is adj、 v-ing 5、It happens that /One happens to do /be doing6、Parenthetical expressions7、“used to” /did not use to /did not used to /Did you use to/Did you used to8、Some special cases of using the infinitive without “to”教学难点Writing Strategies:1、Providing evidence2、How to write a resume3、How to write job application letters4、Ways to begin an essay5、Ways to conclude an essay6、Eliminating wordiness7、Writing a proposition8、How to write reservations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348,分4个学期完成。其中讲授课186学时,单元测试16学时,听力课108学时,复习课12学时,写作课14学时,四级模拟12学时。第一学期 讲授大学英语第一册 共八个单元,96学时,每单元6课时完成 第二学期 讲授大学英语第二册 共八个单元,108学时,每单元6课时完成第三学期 讲授大学英语第三册 共八个单元,72学时,每单元6课时完成 第四学期 讲授大学英语第四册 共八个单元,72学时,每单元6课时完成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1、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和自主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网络建设与循环经济价值评估
- 2025-2030动力换挡拖拉机市场细分与渠道变革
- 幼儿园冬季安全主题活动计划方案
-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市场营销项目年度策划和执行方案
- 假期读书生活主题小报模板
- 语文寒假特色作业创意设计
- 小学英语口语能力评价标准及方法
- 准军事化管理合同条款详解与范本
- 医疗咨询品牌定位策略-洞察及研究
- 2025江西上饶市属国有企业第一批次招聘105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7713.4-2025信息与文献编写规则第4部分:数据论文
- 2025关于上海市的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通信专业实务终端与业务)(高、中级)练习题及答案
- 土地出让课件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试卷一)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 江西中寰投资集团下属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年移动初级解决方案经理认证理论考试指导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正式版)JBT 9229-2024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
- 《跳长绳绕“8”字跳绳》教学设计-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幼儿园绘本:《闪闪的红星》 红色故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