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选做作业.doc_第1页
《病理生理学》选做作业.doc_第2页
《病理生理学》选做作业.doc_第3页
《病理生理学》选做作业.doc_第4页
《病理生理学》选做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病理生理学(甲)课程作业(选做)【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应激。选做作业题分布讲课(章)学时(节)判断题(道)单选题(道)填空题(空)名词解释(道)问答题(道)合计题 量(道)水电解质代谢紊 乱214204511797酸碱平衡紊乱31022239872缺 氧211172712572发 热21013257459应 激21118257566小 计1156901454629366一、判断题(共56小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答案填写在题后括号内。)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大量低渗液的丢失,引起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早期易发生口渴。( )3、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主要脱水部位是细胞外液。( )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易发生休克。( )5、急性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机体最最危险的影响是CNS。( )6、影响细胞内外钾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是醛固酮。( )7、体钾总量减少时,仍可发生高钾血症。( )8、输入大量库存血易导致低钾血症。( )9、肾排钾与钾的摄入有关,多吃多排,少吃少排。( ) 10、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反常性碱性尿。( )11、低钾血症时,患者出现多尿和低比重尿。( )12、轻度高钾血症时出现感觉异常、刺痛、肌肉轻度震颤。( )13、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是血浆晶体渗透压。( )14、渗出液中蛋白含量较漏出液高,而漏出液中的白细胞数较少。( )酸碱平衡紊乱1、碳酸是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 )2、标准碳酸氢盐(AB) 是判断代谢性因素的指标,但可受呼吸性因素的影响。( )3、缓冲碱(BB) 是反映代谢性因素,代表血中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 ) 4、碱剩余(BE) 是反映代谢性因素,代酸时BE正值增加;代碱时BE负值增加。( )5、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是获取固定酸(H+)。( )6、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机体主要的代偿方式是细胞外缓冲。( )7、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机体主要的代偿方式是通过肾脏排酸重吸收碱。( )8、低氧血症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 )9、CNS功能紊乱临床表现往往见于严重的代谢性碱中毒。( )10、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抽搐主要是血钾降低所致。( )缺氧1、动脉血氧分压仅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 )2、大脑是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 )3、缺氧可引起心、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4、各型缺氧均可引起代偿性的呼吸加深加快。( )5、缺氧时不出现紫绀,表明病情较轻。( )6、输入大量库存血液或碱性液体可导致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加。( )7、严重缺氧致细胞损伤时,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变化为细胞内K+增多( )8、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9、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可见于心力衰竭。( ) 10、吸氧疗法改善严重缺铁性贫血引起的缺氧效果最佳 ( )11、氧中毒的发生取决于氧浓度而不是氧分压。( )发热1、妊娠体温升高属于过热。( )2、抗原抗体复合物属发热激活物的一种。( )3、内毒素属外源性发热激活物,其活性成分是革兰阳性菌壁成分脂多糖。( )4、外源性发热激活物的作用部位是产內生致热原细胞。( )5、5-羟色胺属内生致热源的一种。( )6、內生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7、高热患者容易发生低渗性脱水。( )8、发热患者既可发生酸中毒,也可发生碱中毒。( )9、发热时机体蛋白质代谢出现负氮平衡。( )10、小儿高热惊厥与小儿CNS尚未发育成熟有关。( )应激1、应激是一种全身性的适应性反应,对人有害无益。( )2、任何应激原作用于机体均可引起应激性疾病。( )3、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中枢位点位于黑质。( )4、应激性高血糖与胰岛素降低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有关。( )5、热休克蛋白具有分子伴娘功能。( )6、应激时机体发生的镇痛效应与内啡肽分泌增加有关。( )7、应激时机体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会引起一系列生长发育障碍。( )8、应激时急性期蛋白具有抑制纤溶的作用。( )9、精神应激诱导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机制与血胆固醇升高有关。( ) 10、应激时泌尿系统的变化有尿量增多、尿比重降低。( )二、单选题(共90小题。从下列各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于题后括号内。)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细胞外液占第一位的阳离子是 ( ) A.Na+ B. K+ C. H+ D. Mg2+ E. Ca2+2、低钠血症是指血钠浓度 ( ) A. 120 mmol/L B. 130 mmol/L C. 140 mmol/L D. 150 mmolL E. 160 mmol/L3、不会引起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是 ( ) A.长期使用高效利尿剂 B.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C.呕吐 D.SIADH E.腹泻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C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 C.循环衰竭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失水的主要部位是( ) A.体腔 B.细胞间液 C.血液 D.细胞内液 E.淋巴液6、可引起细胞内水肿的是( ) A. ADH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 B.高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低钾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7、又称为高渗性脱水的是( ) A.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D.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E.高钾血症8、可引起细胞脱水的是( ) A.水中毒 B.低渗性脱水 C.SIADH D.水肿 E.高渗性脱水9、某肺炎患者出现,高热、口渴明显、少尿、尿钠浓度高、血清钠150mmol/L,其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类型是( )A.休克 B.高容量性低钠血症C.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D.等渗性细胞外液容量减少E.低容量性低钠血症10、原发性醛周酮增多症和皮质醇增多症(Cushirlg综合征)的患者可伴有( ) A.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D.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E.等容量性低钠血症11、不会引起水中毒的是 ( ) A.腹泻 B.无盐水灌肠 C.精神性多饮 D.急性肾功能衰竭 E. ADH分泌过多12、水、电解质失衡在早期就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是(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C.等渗性细胞外液容量减少 D.急性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慢性高容量性低钠血症13、细胞内液占第一位的阳离子是( ) A. Na+ B.K+ C. H+ D.Mg2+ E.Ca2+14、血清钾浓度的正常范围是( ) A. 130150 mmoi/L B. 140160 mmol/L C.3.55.5 mmol/L D. 0. 751.25 mmolL, E. 2.25275 mmol/L15、影响体内外钾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索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醛固酮 E血管升压素16、引起高钾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 )A.输入库存过久的血 B.酸中毒引起细胞内钾外移C.胰岛素缺乏 D.肾脏排钾障碍E.组织细胞受损17、钾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常互为影响的是 ( )A.低钾血症常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B.高钾血症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 D.代谢性酸中毒常引起低钾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18、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中不存在的是( )A.毛细血管流体静力压 B.血浆晶体渗透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 D.微血管壁通透性 E.淋巴回流19、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质是( )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凝血酶原 E.珠蛋白20、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 ) 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 D.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力压下降 E.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酸碱平衡紊乱1、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 ( ) A.碳酸 B.丙酮酸 C.硫酸 D.磷酸 E.乙酰乙酸2、反映呼吸性因素的指标的是 A. AG B动脉血C02分压 C.缓冲碱 D.碱剩余 E.标准碳酸氢盐3、细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缓冲系统是 A.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B.氧舍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C.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D.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E.磷酸盐缓冲系统4、代谢性酸中毒时肾脏的主要的代偿调节方式是( ) A.泌H+、泌NH3,及重吸收HCO-3减少 B.泌H+、泌NH3及重吸收HCO-3增加 C.泌H+、泌NH3不变,重吸收HCO-3增加 D.泌H+ 和NH3减少,重吸收HCO-3增加 E.泌H+、泌NH3增加,重吸收HCO-3减少5、下列情况通常不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是( ) A.过量摄入阿司匹林 B.休克 C.呕吐 D.乙醇中毒 E.严重肾功能衰竭6、下列情况能引起酮症酸中毒的是( ) A.乙醇中毒 B.休克 C.过量摄入阿司匹林 D.CO中毒 E.严重肾功能衰竭7、AG值升高在临床上可用来判断( )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盐水反应性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盐水抵抗性代谢性碱中毒8、可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是( ) A.严重腹泻 B.肾小管酸中毒 C.过量摄人含氯药物 D.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E.水杨酸中毒9、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可见于( ) A.心跳骤停 B.饥饿 C.严重的肾功能障碍 D.腹泻 E.摄人大量阿司匹林10、高钾血症常伴有 ( ) A. 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B.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C.盐水反应性代谢性碱中毒 D.盐水抵抗性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11、不是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的是 ( ) A.心律失常 B.心肌收缩力下降 C.意识障碍 D.氧解离曲线左移 E.血管扩张,血压下降12、不属于呼吸性酸中毒的病因是( ) A.呼吸中枢麻痹 B.呼吸肌麻痹 C.气道阻塞 D.低氧血症 E.气胸13、PaCO2高于正常表明可能有( ) A. 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E.高钾血症14、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机体主要的代偿方式是 ( ) A.细胞外缓冲 B.肺的代偿调节 C.细胞内缓冲 D.骨骼缓冲 E.肾的代偿调节15、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主要的代偿方式是( ) A.细胞外缓冲 B.肺的代偿调节 C.细胞内缓冲 D.骨骼缓冲 E.肾的代偿调节16、不会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是 ( ) A.皮质醇增多症 B.大量使用噻嗪类利尿剂 C.高钾血症 D.醛固酮增多 E.剧烈呕吐17、可引起盐水反应性碱中毒的是 ( ) A.严重低钾血症 B.醛固酮增多 C.长期使用呋塞米(利尿剂) D.皮质醇增多症 E.全身性水肿18、代谢性碱中毒常伴有的紊乱是 ( ) A.低钾血症 B.高钾血症 C.低钠血症 D.高钠血症 E.水肿19、某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患者,因反复呕吐入院,血气检查结果:PH 7.49、 HCO-336mmol/L、PaCO2 48 mmHg (6.4kPa), 其酸碱失衡的类型为( )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碱中毒20、通常不会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的是 ( ) A.低氧血症 B.呕吐 C.疼痛 D.发热 E.水杨酸中毒21、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是因为 ( ) A.血清K+减少 B.血清Cl-减少 C.血清Na+减少 D.血清Ca2+减少 E.血清Mg2+减少22、血气分析测定结果为PaCO2降低,而HCO-3升高,可诊断为 (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缺氧1、健康人进入高原地区或通风不良的矿井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 A.吸人气氧分压低 B.肺部气体交换差 C.肺循环血流量少 D.血液携氧能力低 E.组织血流量少2、呼吸功能不全发生的缺氧,其动脉血中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 )A.氧容量降低 B.氧分压降低 C.氧含量降低 D.氧饱和度降低 E.氧解离曲线右移3、支气管哮喘引起的缺氧中,不存在血氧指标变化的是(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正常或下降E.静脉血氧分压降低4、急性低张性缺氧时机体最重要的代偿方式是( )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性增强 C.肺通气量增加 D.脑血流量增加 E.腹腔内脏血流量减少5、急性低张性缺氧时,通常不会出现变化的是( ) A.肺的通气量增加 B.心率加快 C.心肌收缩力增强 D.肺血管收缩 E.毛细血管增生6、贫血患者的血氧指标变化是( )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动脉血氧含量正常 C.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D.血氧容量降低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7、不引起血液性缺氧中毒的是( ) A.亚硝酸盐中毒 B.煤气中毒 C.磺胺中毒 D.三氧化二砷中毒 E.过氯酸钾中毒8、CO中毒造成缺氧类型是 (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缺血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淤血性缺氧9、引起肠源性发绀的原因是( ) A. CO中毒 B.亚硝酸盐中毒 C.氰化物中毒 D.肠系膜血管痉挛 E.肠道淤血水肿10、某患者动脉氧分压100mmHg (13.3kPa),血氧容量为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 ml%, 动-静脉氧含量差3.5ml%,试分析该患者发生何种疾病? ( )A.慢性支气管炎 B.矽肺C.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D.慢性贫血E.氰化物中毒11、红细胞内2,3 - DPG不会增加的情况是( ) A.阻塞性肺气肿 B.肺水肿 C.肺纤维化 D.心力衰竭 E.严重维生素缺乏1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见于( )A.心力衰竭 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C.CO中毒 D.氰化物中毒 E.亚硝酸盐中毒13、导致缺氧出现发绀情况的是( )A.休克 B.贫血 C.CO中毒 D.氰化物中毒 E.亚硝酸盐中毒14、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指标是( ) A,血氧容量正常 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D.静脉血氧含量升高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15、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静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高于正常的是( ) 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失血性休克 D.氰化物中毒 E.慢性贫血16、吸氧疗法改善何种病变引起的缺氧效果最佳( )A.严重缺铁性贫血 B.先天性心脏病而致的右左分流C.肺间质纤维化 D.氰化物中毒 E.亚硝酸盐中毒17、循环性缺氧患者进行氧疗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B.提高肺泡气氧分压 C.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 D.增加血浆中溶解的氧 E.促使C0,的排出发热1、关于发热正确的是 ( )A.体温超过正常值5均属发热B.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C.可由皮肤散热缺陷D.甲状腺亢进引起的体温升高属于发热E.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2、不属于过热的体温升高是 ( )A.皮肤鱼鳞病 B.中暑 C.妊娠 D.先天性无汗腺 E甲状腺功能亢进3、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 ( )A.中脑 B.延脑 C.视前区一前下丘脑 D.脑桥 E.脊髓4、发热发病学的第一环节多数是( )A.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B.内生致热原的作用 C.中枢发热介质的作用 D.发热激活物的作用 E.体温调定点上移5、外致热原引起发热主要是( )A.激活局部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炎症介质B.激活产EP细胞导致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C.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POAHD.刺激局部昀神经末梢,释放神经介质人血E.分解代谢增强,产热增加6、下述属发热激活物的组合是( ) A. IL-1和TNF B.外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 C.内生致热原和某些体外代谢产物 D.前列腺紊和IL-6 E.IFN和NOS7、革兰阴性细菌的致热物质主要是( )A.全菌体、肽聚糖和内毒素 B.螺旋毒素 C.血凝素 D.外毒素 E.细胞毒因子8、内毒素是( )A.革兰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B.革兰阴性苗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 C.革兰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D.革兰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恬性成分是核心多糖E.革兰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小分子蛋白质9、革兰阳性菌的致热物质主要是( )A.血凝素 B.脂多糖 C.肽聚糖 D.全菌体和其代谢产物 E.全菌体和内毒素10、体温上升期的临床表现的是( )A.发冷或恶寒 B.自觉酷热 C.口唇比较干燥 D.大汗 E.脱水11、体温每升高1,心率平均每分钟约增加( )A. 5次 B. 8次 C.13次 D.18次 E. 28次12、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约增高( )A. 5% B. 10% C. 13% D. 20% E. 23%13、发热患者最常出现的酸碱紊乱类型是 (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酸中毒 应激1、应激是指机体对应激原刺激的一种( )A.特异性全身反应 B.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C.代偿性反应 D.病理性反应 E.生理性反应2、各种不同应激原所引起的应激是 ( ) A.几乎相同的特异性全身性反应 B.几乎相同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 C.决定于应激原的特异性反应 D.完全不相同的特异性全身性反应 E.完全不相同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3、全身适应综合征警觉期起主要作用的是( ) A.儿茶酚胺 B.糖皮质激素C.醛固酮 D. B内啡肽 E.胰岛素4、应激时,下列内分泌腺的变化最为明显的是( )A.甲状腺 B.甲状旁腺 C.胰腺 D.肾上腺 E.性腺5、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的中枢位点位于( ) A.下丘脑 B.蓝斑 C.杏仁体 D.室旁核 E.延髓6、应激时最重要的反应是 ( ) A胰岛素减少 B胰高血糖煮分秘增多 C.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D.内啡肽分泌增多 E.ADH和醛固酮增多7、应激时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对机体有利的影响是( )A.心率减慢 B.腹腔内脏血管扩张 C.支气管收缩,口径变小 D.促进糖原合成 E.血液重新分布8、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对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抑制甲状腺轴 B.升高血糖C.促进蛋白质合成以及糖异生 D.生长缓慢E.胃肠道缺血9、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中枢位点位于( )A.蓝斑 B.黑质 C.海马 D.室旁核 E.杏仁体10、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升高可直接引起( ) A.脂肪分解加速 B.促进糖原分解 C.促进糖异生 D.提高心排血量 E.调整血流重新分布11、应激时与镇痛有关的中枢性神经内分泌激素是( )A.血管升压素 B.胰岛素 C.胰高血糖素 D.催乳素 E.内啡肽12、应激时,下列哪种内分泌激素减少(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C.抗利尿激素 D.儿茶酚胺E.糖皮质激素13、关于热体克蛋白的插述不正确的是( ) A.属非分泌型蛋白质 B.最初从经受热应激的果蝇唾液腺中发现 c.多种应激原可诱寻 D.广泛存在于从原核到真核细胞的多种生物体中 E.与糖代谢有关14、属负性(减少)急性期反应蛋白的是( )A.纤维蛋白原 B.铜蓝蛋白 C.胶原蛋白 D.前清蛋白 E. C反应蛋白15、应激时心血管系统的基本变化为( ) A.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 B.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 C.总外周阻力增加 D.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E.心室纤颤的阈值升高16、应激时交感神经一肾上腺髓质强烈兴奋可致( )A.胃肠血流量增加 B.胃黏液蛋白分泌增加 C.胃持续舒张 D.胃肠黏膜糜烂、溃疡、出血 E.肠平滑肌舒张17、应激时泌尿系统的主要变化有( )A.尿量增多、尿比重降低 B.血尿、蛋白尿 C.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D.水钠排泄增多 E.肾小球泌H+功能明显降低18、与应激无关的疾病是 ( ) A.原发性高血压 B.应激性溃疡 C.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D.慢性消化性溃疡 E.创伤后应激障碍 三、填空题(共145小题空。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成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_%,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_%,细胞外液 占体重的_%。细胞外液中的血浆占体重的_%,其余_%为组 织液。第三间隙液又称_,约占体重的_%。2、细胞外液中阳离子主要是_,阴离子主要是_;细胞内液中阳离子主要是 _,阴离子主要是_和_。各部分体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总和是 _。3、正常血清钠浓度范围是_。低于_,称低钠血症;高于_,称 高钠血症。4、正常血浆渗透压_之间,在此范围内称_,低于此范围称_, 高于此范围称_。5、急性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急性水中毒)时,因低钠血症而引起 和 ,严重者甚至可发生_死亡。6、正常血清钾浓度的范围是_。低于_,称低钾血症;高于_, 为高钾血症。7、高钾血症对 _ 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甚至可出现 而威胁生命。急性低钾血症对肌肉的突出表现是 ,致死的主要原因是_。8、高钾血症时心电图变化包括P波_、PR间期_、QRS波_及T波_等。9、水肿按波及范围分_和_水肿;按发病原因分心性水肿、_水肿、 _水肿、_水肿、_水肿和_水肿等。10、水肿液根据其中蛋白质含量不同分为_液和_液。11、水肿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血管内外液体交换_,以及体内外液体交换 _。酸碱平衡紊乱1、在疾病状态下,SB与AB可以不相等,AB SB见于_或代偿后的_;AB SB见于_或代偿后的_。2、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氯浓度_;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氯浓度_。3、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发病环节是_功能降低,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发病环节是近曲小管上皮细胞_阈值降低,导致血浆_浓度进行性下降,引起_代谢性酸中毒。4、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血pH_、SB_、BB_ 、BE_。5、频繁呕吐2天(未经治疗)可引起_中毒,血清K+_ 。6、代谢性碱中毒时,脑组织内氨基丁酸转氨酶活性_,而谷氨酸脱羧酶活性_,故氨基丁酸含量_。7、碱中毒时,神经肌肉应激性_,是由于血浆_浓度降低所致。8、癔病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其治疗措施为_或_。缺氧1、常用的血氧指标有:_、_、_、_和_。2、缺氧可分为_、_、_、和_4种类型。3、循环性缺氧时,其动-静脉血氧含量差_;而组织性缺氧时,其动-静脉血氧含量 差_。4、循环性缺氧可分为_缺氧和_缺氧。5、缺氧对呼吸系统的损伤影响有_和_。6、缺氧对循环系统的损伤影响有_、_、_和_。7、缺氧对血液系统的代偿性反应有_和_。8、缺氧对组织细胞的代偿性反应有_、_、_和_。9、氧中毒的发生取决于_,其造成细胞受损主要与_产生过多有关。发热1、正常人体体温维持在_ C0左右,体温调节的高级部位是在_。若体温上升超过_,称体温升高。病理性体温升高有_和_两种。2、发热激活物根据来源包括_和_。3、内生致热原有_、 _、 _和_等。4、发热中枢调节介质分两类_介质和_介质。5、发热中枢的正调节介质有_、_、_、_和_等;负调节介质有_、_和_等。6、发热时相可依次分为_、_和_。应激1、应激根据应激原性质的不同可分为_及_两类。2、应激原可大致分为_、_ 和_三类。任一种因素要成为应激原,必须达到 _。3、应激的基本反应主要包括_反应、_反应和_反应。4、应激反应主要神经内分泌改变为_和_的强烈兴奋。最重要外周性内分泌反应物是_和_。5、全身适应综合征3期过程中主要神经内分泌改变分别为_、_和_。6、应激原作用机体出现细胞和体液反应形式为_反应和_反应。7、急性期反应体内迅速明显增加的是_。8、应激时的高血糖和糖尿是由于_、_、_、_等水平升高及_水平相对不足所致。四、名词解释(共46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等渗性细胞外液容量减少(等渗性脱水)2、高容量性高钠血症3、低钠血症4、高钠血症5、低钾血症6、高钾血症7、泵一漏机制8、水肿9、积水10、凹陷性水肿11、渗出液酸碱平衡紊乱1、标准碳酸氢盐 (SB) 2、缓冲碱(BB)3、酮症酸中毒4、代谢性碱中毒 5、盐水反应性碱中毒6、盐水抵抗性碱中毒7、呼吸性碱中毒8、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9、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缺氧1、缺氧2、血氧分压(PO2) 3、血氧容量(CO2max)4、血氧含量(CO2)5、大气性缺氧6、呼吸性缺氧7、循环性缺氧8、组织性缺氧9、发绀10、高铁血红蛋白血症11、肺动脉高压12、高原肺水肿发热 1、发热 2、生理性体温升高2、产内生致热原细胞4、终板血管器(OVLT)5、发热中枢调节介质6、正调节介质7、负调节介质应激1、应激2、应激原 3、细胞反应4、“分子伴娘”5、急性期反应(APR)6、应激性疾病7、创伤后应激障碍五、问答题(共29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哪种类型的水钠代谢紊乱易引起休克?为什么?2、某患儿腹泻4天,每天水样便10余次,试分析该患儿可发生哪些水电解质紊乱?3、简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水中毒) 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治基本原则。4、简述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及其机制。5、简述水肿的发病机制概要。6、概述心性、肝性、肾性水肿的发病主要机制和水肿的分布特点。7、简述高钾血症的防治原则。酸碱平衡紊乱1、 简述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和代偿调节变化规律。2、 分析判断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ABD)应掌握哪些基本原则?3、举一种单纯性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病因,简述判断单纯性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血气检查依据(pH、PaCO2、HCO3- 即AB)和主要代偿方式。4、举一种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的常见病因,简述判断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主要血气检查依据和主要代偿方式。5、简述高钾血症常伴有酸中毒和碱性尿的机制。6、简述代谢性碱中毒对机体的影响。7、何谓“餐后 碱潮”?简述呕吐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机制。8、简述长期应用利尿剂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机制。缺氧1、试比较四种类型缺氧的原因和血氧的变化特点。2、试述缺氧时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3、简述缺氧时组织细胞的代偿反应。4、什么是发绀?缺氧患者都会出现发绀吗?5、简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缺氧的机制。发热1、概括发热发病学过程的主要组成环节。2、概述发热激活物种类。3、概括内生致热原的种类及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4、体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