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doc_第1页
各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doc_第2页
各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doc_第3页
各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常规是最常见的一项化验,用于对普通人身体很多疾病的筛查和对病人身体状况(如:有无贫血.有无感染以及一些血液系统疾病等),是疾病初步诊断及对治疗疗效的观察。血液发生病理变化时常影响全身的组织、器官,器官或组织的病变又常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因此,血液常规检查是最重要、最常用的化验项目。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或尿路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粪便检查对许多疾病,特别是消化道疾病及寄生虫病的诊断与疗效监测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粪便一般检查 正常粪便主要由消化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纤维素、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无机盐和水等组成。 1.1 参考值 颜色与性状 正常成人的粪便为黄褐色成形软便;婴儿呈黄色或金黄色不成形糊状便。 1.2 临床意义 1.2.1 黏液脓血便 细菌性痢疾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阿米巴痢疾粪便呈暗红色果酱样,以血为主,有特殊腥味。 1.2.2 稀汁样便 见于各种感染性腹泻或非感染性腹泻,尤其是急性肠炎。 1.2.3 柏油样便 呈黑色。上消化道出血5070ml即出现柏油样便,其隐血试验为阳性。 1.2.4 米泔样便 呈白色淘米水样,见于霍乱、副霍乱患者。 1.2.5 鲜血便 见于直肠、结肠息肉和肿瘤、肛裂及痔疮等。 1.2.6 白陶土样便 见于阻塞性黄疸。 1.2.7 球形硬便 见于便秘。 1.2.8 扁平带状便 见于直肠或肛门狭窄。 1.2.9 胨状便在坚硬的粪表面附着少量黏胨,为痉挛性便秘的特点,如溃疡病出血、胃炎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某些慢性菌痢病人也可排出类似的粪便。 1.2.10 凝块样便 为脂肪及酪蛋白消化不全所致,呈蛋花汤样外观,多见于婴儿消化不良。 1.2.11 绿色便 因肠蠕动过快,胆绿素尚未转变成粪胆素所致,多见于婴幼儿腹泻。 2 粪便显微镜检查 2.1 参考值 正常粪便中白细胞偶见,红细胞无,结晶少量,细菌少量。 2.2 临床意义 2.2.1 白细胞增多 见于肠炎,如痢疾志贺菌引起的菌痢,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肠道感染,以及过敏性肠炎及钩虫病、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 2.2.2 吞噬细胞(macrophage) 与脓细胞同时出现,见于细菌性痢疾及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有时可见多核巨细胞。 2.2.3 红细胞 见于肠道下段炎症出血时、痢疾、下消化道肿瘤、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息肉等。细菌性痢疾时红细胞少于白细胞,阿米巴痢疾时红细胞多于白细胞。 2.2.4 肠黏膜上皮细胞 肠道炎症时可见增多。 2.2.5 上皮细胞 大量上皮细胞出现为肠壁炎症的特征,如结肠炎、假膜性肠炎。 2.2.6 结晶 特殊结晶如菱形结晶,常见于胃肠道出血后的粪便中;夏科莱登结晶见于过敏性肠炎、肠道溃疡、寄生虫感染、阿米巴痢疾等。 2.2.7 真菌 大量使用抗生素后引起真菌二重感染所致。如肠道菌群失调,白色念珠菌感染,假膜性肠炎;普通酵母菌引起轻度腹泻。 2.2.8 细菌 八联球菌常见于消化不良性水泻便中。 3 食物残渣检查 3.1 参考值 正常粪便中常可见到植物纤维,其他残渣少见。 3.2 临床意义 3.2.1 脂肪 有中性脂肪及脂肪酸。见于急、慢性胰腺炎、胰头癌及小儿腹泻等。 3.2.2 淀粉颗粒 有同心性线状的不规则块状物。见于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等。3.2.3 其他残渣 如有肌纤维、植物纤维等,增多见于肠蠕动亢进和腹泻。 4 结晶检查 4.1 参考值 正常粪便中可见少量磷酸盐、草酸钙、碳酸钙等结晶。 4.2 临床意义 夏科-莱登(Charcot Leyden)结晶为无色透明的棱形结晶,常在阿米巴痢疾、钩虫病及过敏性肠炎粪便中出现。 5 粪便寄生虫检查 5.1 临床意义 5.1.1 寄生虫卵 用于寄生虫感染的诊断,如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蛲虫卵、血吸虫卵、姜片虫卵、肺吸虫卵、肝吸虫卵、带绦虫卵等。 5.1.2 原虫滋养体和包囊 用于肠道原虫感染的诊断,常见的有阿米巴原虫:用于阿米巴痢疾的诊断,在典型的酱红色黏液便中可见到大滋养体,并同时可见夏科-雷登结晶。蓝氏贾弟鞭毛虫:主要感染儿童和旅游者,引起腹泻。隐孢子虫:现认为该虫是引起免疫缺陷综合征和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 6 粪便隐血检查 上消化道少量出血时,红细胞被消化而破坏,在显微镜下不能被发现,称为隐血。粪便隐血检查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6.1 参考值 化学法(常有邻甲苯胺法、还原酚酞法): 阴性 免疫法(常有ELISA、免疫斑点法): 阴性 6.2 临床意义 6.2.1 消化道病变 消化道溃疡、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隐血试验阳性。消化性溃疡时,呈间断性阳性。 6.2.2 消化道肿瘤 如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6.2.3 药物致黏膜损伤 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糖皮质激素等引起黏膜损伤使隐血试验阳性。 6.2.4 全身性病变 如血友病、急性白血病、恶性网状细胞病、紫癜、败血症等隐血试验也可为阳性。 6.3 注意事项 6.3.1 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