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选模块生物部分试题精选模块一 生物技术实践1(09高考题)请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填空,并将序号及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下面是有关食醋和泡菜制作的实验。请回答:(1)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 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 (填中间产物),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这一过程可用 (填淀粉指示剂)来检测,因为该试剂遇淀粉呈蓝色,遇上述中间产物呈红色。 第二步:用 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 。 第三步:用 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 氧气。(2)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 ,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 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 色化合物。进行样品测定时,还要取等量水进行同样的测定,目的是 。2(09调研卷)某生物实验室要进行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及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现有以下几种试剂供实验用:A.生长素溶液B.脱落酸溶液C.秋水仙素溶液 D.琼脂 E.细胞分裂素溶液 F.赤霉素溶液 请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填空,并将序号及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中,先用LB 进行扩大培养,再在LB固体平面培养基上进行 分离。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为了使培养基凝固需用到的上述试剂是 。在培养基上完成接种后,需将培养皿倒置,目的是 ,然后置于恒温箱中培养。 (2)用MS培养基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的基本过程:植物细胞 愈伤组织丛状苗试管苗。若用成熟花粉培养得到的试管苗 植株。以上过程需要加入上述试剂中的 两种物质刺激,且不同的培养时期这两种物质的比例不相同,当其中的 浓度较高时主要是促使其长芽。愈伤组织中细胞的分裂方式是 ,愈伤组织中的一部分细胞长成根,而另一部分细胞却长成芽,原因是细胞发生了分化,实质是 。 (3)MS培养基和LB培养基配制好后都需要进行 、分装和灭菌处理。3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生物工程中相当重要。请简述PCR扩增目的基因的基本过程。 。制备培养基方法:将蛋白胨、NaCl和牛肉膏放人烧杯内,加2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匀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当蛋白胨、牛肉膏融化后,加入琼脂,用微火继续加热至琼脂溶化,补充水至200Ml。用0.1molL的NaOH或0.1molL的HCl将pH调至7.07.2,分别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当培养基的温度下降到50时,将其分装在5套培养皿中,在酒精灯附近倒平板,当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按下表分别进行处理。将处理完毕的培养基置于35的温度下培养23天,观察每个培养基中的细菌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第1套开盖,在空气中暴露10s第2套用手指接触培养基约10s第3套用硬币接触培养基约10s第4套用滤纸擦一下课桌,再接触培养基约10s第5套(不打开盖)上述实验中有哪些是无菌操作 。第5套培养皿的作用是 。在1到4套的培养基中都出现了不同形态的菌落,原因是 。实验中,有三处特别强调温度控制,请简要说明其控制温度的科学道理。如将处理完毕的培养基置于35的温度下培养”: 。4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如图是果酒制果醋的发酵装置,分析回答:如果将该装置改为酒精的发酵装置,此时装置需要修改的地方是 。果酒制果醋的反应式为:_。在果醋发酵过程中,用_证明是否有醋酸生成。(2)啤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饮料之一。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 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添加高浓度蔗糖(葡萄糖)和调低pH值 ,加 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紫外照射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 步骤4:根据是否能在 上生长筛选出突变菌。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 。为研究发酵罐中酵母菌的生长状况,常要取样统计分析,并测定pH值,判断取样先后顺序的主要依据是 。5加酶洗衣粉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请完成加酶洗衣粉的有关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加酶洗衣粉在洗涤中的效果,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佳温度条件。实验用具及材料:3个:l00mL的三角瓶、镊子、两组恒温水浴、若干块沾有鸡血且放置一天的棉布、两种加酶洗衣粉及未加酶的洗衣粉。主要实验步骤: (1)将两组恒温水浴分别调至40和80:。 (2)将3个三角瓶编号为A、B、C。向3个三角瓶中各加水100ml。,再向A、B两三角瓶中分别加入两种加酶洗衣粉各0.5g,向C三角瓶中 。 (3)将3个三角瓶一起放人20室温下或放入40:水浴中、或放入80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 (4)向每个三角瓶中 。 (5) 。 回答问题: 实验中设置C三角瓶的作用是 。 根据生活中衣物上“油渍”的成分分析,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有 。 根据你对酶作用特点和温度与酶活性关系的理解,试写出二项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注意事项”。 ; 。6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澳大利亚的医生马歇尔和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等病中所起的作用。 (1)1974年沃伦在一份胃粘膜活体标本中发现无数的细菌紧贴着胃粘膜上皮,这种细菌就是幽门螺杆菌,胃粘膜上皮细胞与细菌细胞结构相比主要区别 。(2)不同微生物有各自得代谢特点,人们常据此分离鉴别微生物的种类。实验室有两个菌种:胱氨酸倚赖型细菌(无胱氨酸不能生长),甲基营养细胞(只能利用甲醇甲烷作碳源),但试管上标签脱落。某同学的鉴别思路是配制3个培养基,只接种其中的任一菌种,根据生长状况将其鉴别出来,另一种自然鉴别出来。请根据这一思路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第一步:在两个菌种的试管上分别标记AB第二步:不含有胱氨酸和甲基营养物的培养基,分别倒入3个培养皿中,标上1、2、3, 第三步: 结果分析: 。 (3)第二步中倒平板及对菌种纯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平板时左手将灭过菌的培养皿盖打开,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盖B使用己灭菌的接种环,培养基不需要再灭菌C稀释涂布平板时要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D涂布器用火焰灼烧灭菌7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有致癌作用的亚硝酸盐。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进行了“探究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的实验。根据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实验流程示意图,及测量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亚硝酸盐含量(mg/Kg)封坛前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1号坛0.10.12号坛0.050.053号坛0.20.2(1)泡菜腌制过程中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假丝酵母和 ,后者与前者的细胞结构最主要区别是 。(2)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原因是 。(3)制备泡菜的过程中加入的盐水为什么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 。(4)为确保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应注意 。(5)实验中3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6)泡菜的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7)如果在腌制过程中,加入一些已经腌制过泡菜汁效果更好,其原因是 。(8)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 。8广东省是我国甘蔗主产区之一。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C4植物,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已成为南方地区燃料酒精生产的重要原料。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一般工艺流程为:甘蔗榨汁(蔗糖)、酵母发酵蒸馏成品(燃料酒精)。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甘蔗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的过程。(2)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_和_,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紫外照射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 步骤4:根据 筛选出突变菌。 (3)上述步骤3的目的是_。 (4)利用获得的突变菌和蔗汁进行酒精发酵实验,除了将培养基灭菌、保持空间洁净外,发酵过程中防止外来杂菌入侵还有哪些可行方法?(列举一种) (5)甘蔗榨汁以后还有大量的蔗渣废弃物,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其_ 。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列举两种方法)9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前,所用的三角瓶口或试管口都要先塞上棉塞,理由是_ _,再经高压蒸汽灭菌才能使用。制作合格的棉塞的标准是_ _。在配制培养基时,除考虑无菌外,一般要测_ _,大肠杆菌要求在_ _的环境下培养。配制LB固体培养基时,应在_ _的培养基中,加入_。将上述培养基分别加到三角瓶、试管或培养皿中时,应用_,并注意_ _,否则_。制作斜面培养基时,其斜面长度应不超过于试管长度的_为宜。10生活污水中常含有大量氮和磷元素,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界,就会造成水体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类健康。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生活污水中磷元素的排放量,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说明: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含适量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洗净双手。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蛋白酶、 等(至少写出两个答案才给分)。(2)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哪些衣料? 棉织品 毛织品 腈纶织品 蚕丝织品 涤纶织品 锦纶织品A45O45催化效率温度B457545催化效率温度(3)某生物兴趣小组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 A、B两组装置进行实验,目的是 。(4)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结果以右上列曲线图、表示。由曲线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约为 ;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升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5)大力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因为 。11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某年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kg,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的煮沸并冷却的10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后来定时测定,结果见下图。 请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填空,并将序号及其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实验中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 。在腌制过程中,会出现坛中溶液量增加,这是由于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 ,其原理是:在盐酸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计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3)该小组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4)根据图中数据进一步分析,可推测在腌制过程中的第 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若要食用,至少要在腌制的第 天比较好。(5)实验中3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12有些微生物能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可用来培养并筛选能产生纤维素酶的菌种。如果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培养并筛选菌种时,能产生透明圈的就是能水解纤维素的菌。纤维素酶可以通过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现有培养好的生产菌株,为了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产纤维素酶较多的菌株。(l)写出实验步骤:_制备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若干_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情况,并进行筛选获得所需菌种。(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13酵母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常用的模式生物,生物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下列研究。请你根据他们的研究内容回答问题: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l)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2)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类型是;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的原理可用反应式:表示。(3)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来检验。14泡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一种食品,但是泡菜中却含有亚硝酸盐。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一0.5g时,会引起中毒:达到3g时,会引起死亡。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 残留量在酱菜中不得超过20mg/Kg。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针对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的事实,某中学生物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不同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请补充实验设计的空缺内容:(l)制作泡菜的原理是。(2)亚硝酸盐测量指标及方法: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色染料。先使泡菜样品及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分别与化学物质发生显色反应,然后通过颜色,可以估测出泡菜样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3)确定食盐溶液的浓度梯度:经过查找资料和初步实验,发现当食盐浓度为3以下时,制作的泡菜溶液发生腐败,而当食盐浓度在8以上时,制作的泡菜又容易成为咸腌菜。因此,分别设计了3、5、7的食盐溶液浓度来制作泡菜。(4)选择实验材料:红萝卜和白萝卜,哪种更适合于用做实验材料?,理由是。(5)制作泡菜:将实验材料分成3组制作饱菜,除了实验材料的重量相同外,还要保证每组泡菜的相同。(6)从第三天开始,定期测定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请帮助该小组设计一个用于实验记录的表格。15据某些医学研究机构调查表明,适量饮用红葡萄洒、葡萄汁,对人体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红葡萄酒、葡萄汁的产、销量均逐年增长。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的来源主要是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提高果酒的品质,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纯净酵母菌。要筛选得到纯净的酵母菌种,通常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经培养在划线的末端出现 ,表明菌已被分离;在实际制酒的过程中,先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 ,然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其反应式为: 。(2)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常要进行消毒和灭菌的工作,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写出2种).(3)为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及使果汁变得澄清,在果汁生产中常用到 酶。(4)为提高果酒的品质及节约生产成本,厂家已尝试选用海藻酸钠作 包埋各种酶制剂,这种技术叫做 。(5)有同学在重复相同的实验时,为避免杂菌污染而向果汁中加入了青霉素,结果发酵失败,其原因是 。 (6) 酿制的葡萄酒其口感和品质主要决定于 (列举二例)。16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1)制作葡萄醋时,必须控制的发酵条件是 ( )A温度18250C,适时通气 B温度18250C,隔绝空气 C温度3035,隔绝空气 D温度30350C,适时通气(2)产生标准形态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 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 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3)灭菌的标准是( )A.杀死所有的病原微生物 B.杀死所有的微生物C.杀死所有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D.是病原菌不生长(4)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 ( ) A先减少后增加B先增加后减少C逐渐增加 D逐渐减少(5)根据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的系列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能正确表示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曲线是 。能正确表示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曲线是 。在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下,能正确表示相同时间内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的曲线是 。(6)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本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外植体消毒 制备培养基 接种 培养 栽培 移栽A BC D(7)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 和 (填物质名称)启动细胞分裂,人为地控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17下面是两个有关微生物方面的问题,请回答。.微生物的应用非常广泛,试写出下列相关微生物的名称,各举一例。(1)能用于生产果胶酶的微生物有 ;(2)制作葡萄酒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3)制作果醋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4)制作腐乳时,有关的微生物有 ;(5)泡菜腌制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 ;回答有关“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的问题:(1)大肠杆菌的扩大培养需要用LB液体培养基50ml,其配方为:蛋白胨0.5g、酵母提取物0.25g、氯化钠0.5g、水50ml。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目的是 。(2)在制备培养基时,有时还需要调节酸碱度,这一步操作应该在灭菌 。(填“前”或“后”)(3)用划线法在LB固体平面培养基上分离大肠杆菌,当接种完成后,盖好培养皿盖,将培养皿 ,放在37恒温箱中培养1224h,当看到划线末端出现 时,表明细菌已被分离。(4)如果分离的是转基因的大肠杆菌,如何保证不被普通的大肠杆菌所污染? 。18以下是制作果醋的流程示意图。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醋实验原理: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在氧气、糖源都充足时, 醋 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最 终转变成醋酸。(1)醋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_ _。(2)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主要是在 _阶段通入无菌空气;排气口排出的主要是_(气体)。(3)在酒精发酵阶段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 _(总反应式)。如果酒精发酵时,应该关闭 口,最终的产物是否有酒精,可以用 检验。(4)若发现此过程中装置内温度有所上升,这是由于_的缘故。(5)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醋酸的化学反应式是_。19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体,图为其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据图回答:(1)图中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 过程,表示的是 过程,X代表的是 ,表示的是 过程,表示的是诱导 过程。(2)图中从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 条,具体通过那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成分中 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最后获得的来源于为成熟花粉的完整植株都称为 植株(甲)。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为成熟花粉具有 。(3)对植株进行 ,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乙),否则植株甲只有通过 的方式才能产生后代(丙)。乙、丙两种植株中,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是 植株,该植株群体中每一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种,该群体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种。花药培养在育种上的特殊意义是 ,从而开辟育种新途径。20下表中给出某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20.5g1g0.5g2g100mL1)蛋白胨能提供的营养素有 等。琼脂的作用为 。2)在各种成分溶化分装前,必须进行的重要步骤是 。3)此培养基一般不适用于工业生产,工业生产常用 培养基。4)此培养基能培养的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5)若用此培养基纯化大肠杆菌,最常用的方法是 和 。21下表是某同学设计的三组培养基:组别培养基a矿质元素、蔗糖、维生素、甘氨酸、水、琼脂b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血清、水、琼脂c牛肉膏、蛋白胨、水、氯化钠、琼脂(1)其中a 组培养基可能用于培养 ,但在分化阶段必需添加有关的 。(2)用b 组培养基可培养 ,但不需要添加 。(3)用c 组培养基可检验硬币上是否有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此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形成很多不同的 ,从中选择不同的类型分别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的试管斜面上,可用于分离细菌,这种方法叫 。可用革兰氏染色的方法区分不同的细菌,用革兰氏染液染色后,再用脱色液处理,细菌仍保留染色液的颜色,这类细菌是 。如果想要扩大培养这个菌种,一般可以在 c 组培养基上做什么调整? 。(4)以上三种不同的培养基在用于培养之前都必须进行 操作,而且不同的培养基都必须有相应的适宜 。22酿酒和制醋是最古老的生物技术,以下是用苹果做原料制作果酒及果醋的流程示意图。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挑选葡萄消毒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醋实验原理:酵母只有在无氧条件才能进行酒精发酵,即将葡萄糖氧 化成乙醇(C2H5OH);醋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在有氧条 件下,醋杆菌才能将乙醇氧化成醋酸(CH3COOH)。(1)为了提高酒精发酵的效率,需要选择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作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可接种到 (A.高糖、高PH;B.高糖、低PH;C.低糖、高PH;D.低糖、 低PH)的选择培养基中筛选出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2)采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作果酒及果醋。在酒精发酵阶段,接种 酵母菌一段时间后要关闭装置中充气口;此时,酵母菌的呼吸类型是_。可观察的发酵完毕的标志是 。生产得到的果酒往往比较浑浊,经分析浑浊物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等多糖,但是酵母菌却无法直接加以分解利用,原因是酵母菌 。培养液中的酒精浓度一般不会超过 ,因为超过该浓度时,酵母菌会死亡。(3)在进入醋酸发酵阶段接种醋杆菌后,要打开充气口并通入_ _的空气,此时主要发生的生化反应是 (填总反应式)。此装置(发酵瓶)内往往还要装入 至八分满,用来附着醋杆菌,以提高发酵的效率。(4)某同学用1 000mL锥形瓶作为发酵装置,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替代苹果汁,在28下密闭培养(并保持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如下。实验中对应C组的曲线是_,原因是瓶内葡萄糖的总量较少而 比较多。23回答下列有关发酵食品加工的问题。请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填空,并将序号及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葡萄酒是酵母菌利用葡萄糖在 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的产物,其反应式为 。发酵前将原料装入发酵瓶中,装量不要超过 。发酵时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若温度偏低,发酵时间会 。(2)果醋是利用醋杆菌将酒精转化为醋酸,其反应式是 。醋酸发酵时,要向发酵瓶中通入空气的原因是 ,通空气的玻璃管中要塞入脱脂棉,用以过滤空气,其目的是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 。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 等有害物质,该物质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紫红色产物,可以通过 法估测出其在泡菜样品中的含量。24泡菜和腐乳是人们喜爱的开胃食品,它们都是利用天然微生物进行发酵制成的。(1)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利用菜中的糖和其他营养物质进行发酵,产生 和醇类物质等。(2)泡菜制作的三个关键环节是:选择容器、制备盐水和搭配调料。市场上出售的专用于制作泡菜的容器,其中有一个凹槽,该凹槽用于加 ,然后加盖,目的是使容器内形成 环境。通常按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配制盐水,并将盐水 。制作泡菜的调味品有大蒜、花椒、茴香等。(3)腐乳酿制工艺上有二个重要的环节,一是腌胚,二是将红曲粉调料、 、白糖和水调成糊状,加到腐乳胚上,密封。(4)吃腐乳时,常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由 的菌丝形成的结构。(5)腐乳发酵主要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 。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 ,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6)酿制腐乳的蛋白质原料大多采用:A.黄豆 B.绿豆 C.菜豆 D.豌豆(7)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有多种微生物参与腐乳发酵 B.腐乳发酵分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C.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软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D.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1.答案:糊精 碘液 酵母 发酵过程中有CO2产生 醋酸杆菌 需要通入 有机酸和醇类物质 分光光度 红 对照2.答案:(1)液体培养基(1分) 划线(1分) D(或琼脂)(1分) 防止培养皿盖上的水滴落在培养基上,使培养基上的菌落随水扩散,达不到分离的目(1分)(2)单倍体(1分) A、E(或生长素溶液、细胞分裂素溶液)(1分) E(或细胞分裂素溶液)(1分) 有丝分裂(1分)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分)(3)调pH(1分)3.答案: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成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结合成互补序列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延伸重复循环完成扩增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分)高压蒸汽灭菌(2分) 对照(2分) 培养基中接入了不同种类的细菌(2分) 让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快速生长繁殖(2分)4.答案:(1)不需要通入空气(1分)C2H5OH+O2CH3COOH+H2O(2分)(2)pH试纸(1分).(1)琼脂(1分) 选择培养基(2分)(2)隔绝空气(1分) (3) pH值越小取样时间越靠后(2分)5答案:步骤: (2)加入未加酶的洗衣粉05 g (1分) (4)各加入一块大小基本相同的沾有鸡血的棉布,并使棉布充分浸入溶液中 (1分) (5)浸泡相同时间后取出棉布,比较各棉布清洁情况(或比较各洗衣粉溶液混浊度)。(1分)问题:对照 (1分) 蛋白酶和脂肪酶(2分)根据衣物总量或污渍多少适当调整洗衣粉用量;(2分)建议用温水浸泡,加入洗衣粉后应适当浸泡一段时间等(2分)(其它合理答案即可)6答案:(1)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壁(2分)(2)第二步:在1号培养皿中加入适量胱氨酸:在2号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甲基营养物;3号作为对照,一起灭菌(2分)第三步:将A菌(或B菌)接种于123号培养皿中,适宜条件下培养数天,观察细菌生长状况(2分)结果分析:若接种的A菌在1号培养皿中能生长,在23号培养皿中不能生长,则A菌为胱氨酸依赖型细菌,B菌为甲基营养细菌;若接种的A菌在2号培养基上能生长,在13号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则A菌为甲基营养细菌B菌为胱氨酸依赖型细菌(2分)(3)C(2分)7答案:第(3)题2分,其他每个空格1分,共10分(1)乳酸菌 前者具有核膜(后者没有核膜)(2)亚硝酸盐的含量低(3)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1分),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1分)(4)将坛口用水密封(5)各坛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能存在差异(6)泡菜坛子密封不严或取食工具不卫生,或盐的比例过小,都会引起杂菌滋生、泡菜变质(写出一点即可)(7)泡菜汁中含有已经扩增的发酵菌(8)比色法8答案:(1)选取甘蔗外植体,通过诱导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然后通过调整植物激素比例,再分化形成芽和根,获得大量试管苗(或通过诱导大量形成胚状体,制成人工种子,适宜条件下萌发长成幼苗)。(2)添加高浓度蔗糖(葡萄糖);调低pH值;是否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3)获得单菌落。 (4)利用突变菌的耐酸特性,降低培养基的pH值,达到抑菌的目的;利用突变菌的耐高糖特性,通过高渗环境达到抑菌目的;保持厌氧环境,达到抑菌目的;在培养基中添加一些抑制物如特殊的抗生素,达到抑菌目的。 (5)缺乏相应分解酶系(或缺乏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在酵母菌中转入分解酶系相关基因;利用酶或微生物分解蔗渣;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分解蔗渣;将酵母菌与其他能分解蔗渣的微生物混合发酵。9答案:可以提供优良通气条件,又可以防止杂菌污染(1分) 放入三角瓶或试管口中后,周围没有折皱和缝隙,是容易拔出(1分) pH (1分) 中性偏碱 (1分) LB液体培养基 (1分) 琼脂 (1分) 三角漏斗 (1分) 壁上不能沾有培养基 (1分) 容易发生污染 (1分) 1/2(1分)10答案: (10分,除各1分外,其余每空2分)(1)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2)、;(3)检验该洗衣粉是否含蛋白酶;(4)45 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或酶的活性已丧失);(5)酶本身无毒,含量少,又能被微生物完全降解,对环境无污染(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11答案(1)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盐水中的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1分) 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使细胞渗透失水 (1分)(2)比色法(1分) 紫红色产物(1分)(3)不合理。(1分)应将三个坛中每次测定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记录,求出平均均值(1分),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亚硝酸盐的含量为纵坐标画出一条曲线(1分)。(4)3(1分) 10 (1分)(5)各坛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能存在差异(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1分)12答案 (l)将培养好的生产菌株分成两组,一组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另一组不处理作对照(2分)把诱变组的大量菌株接种到多个纤维素刚果红的培养基上,同时接种对照组(未处理)的菌株。把它们置于相同适宜的条件下培养(2分)(2)诱变组中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与对照组相比较大,说明该组就是诱变育种获得的产纤维素酶较多的菌株。(2分)诱变组中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与对照组相比相同,说明诱变育种没有使菌株改变。(2分)诱变组中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与对照组相比较小,说明诱变育种获得了产纤维素酶较少的菌株。(2分)13答案 (l)脱氧核苷酸,标记。(2分)(2)能抗氨苄青霉素,但不能抗四环素,Tetr。(2分)(3)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大肠杆菌。(2分)(4)存在AmPr、Tetr控制合成的物质在人体内发挥作用,使人体内的细菌抗药性增强,服用的药物药效减弱(或不存在AmPr、Tetr控制合成的物质被消化而失去作用)(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4分)14答案(1)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环境下大量繁殖,并发酵产生乳酸而制作泡菜(2分)(2)玫瑰红对比(2分)(3)白萝卜避免植物中色素对显色反应的干扰(2分)(4)制作(或培养、发酵)条件(2分)(5)表格如下(2分)15(1)不连续的单个菌落 大量繁殖 酒精发酵 (2)高压蒸汽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 紫外线消毒 化学药剂消毒(至少答2种) (3)果胶 (4)载体 固定化酶技术 (5)青霉素能抑制酵母菌的增殖 (6) 葡萄品种 酵母菌菌种 酿造工艺16,答案(10分) D C C B (5)乙 乙 丙 (6)C (7)生长素、细胞分裂素17答案:1.(1)黑曲霉 (或苹果青霉) (2)酵母菌 (3)醋杆菌 (4)毛霉(或根霉、红曲霉) (5)假丝酵母(或乳酸菌) 2.(1)维持一定的渗透压 (2)前 (3)倒置 不连续的单个菌落 (4)分离时用含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18答案:(7分)(1)异养需氧型 (2)醋酸发酵 CO2 (3)酶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2分) 充气口(4)微生物呼吸产生的能量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释放 (5)C2H5OH+ O2CH3COOHH2O(2分)19答案:(18分) (1)脱分化 再分化 胚状体 分化(或发育) 生根(每空1分,共5分)(2)激素 单倍体 细胞的全能性(每空2分,共6分)(3)染色体加倍(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无性生殖 乙(或经过染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与创新融合推动未来产业发展
- 再生聚酯瓶片生产初步设计
- 项目管理中的采购管理技巧
- 三级中医医院创建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二年级数学下册五混合运算4解决问题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 消防师课件网校选择指南
- 旅游文化村建设初步设计
- 工程项目预算审查与优化
- 2025年K2学校STEM课程实施效果评估与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探索实践报告
- 胰岛素泵在外科临床应用规范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各行业职业表格统计版(含数字职业)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课件
- 品质意识,品质基础知识培训
- 教师政审个人现实表现材料范文(通用5篇)
- QC降低矿山法围岩隧道爆破超挖量
-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共60张PPT)
- 临床常用卧位课件
- 机动车排放检验比对试验报告
- 一级二级三级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