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护理学基础 马艳 中医护理学的主要内容 绪论6 辨证与护理1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7 防治与护理原则2 藏象8 方药基础知识3 经络9 中医一般护理与养生4 病因病机10 中医常用传统疗法5 诊法 绪论 一 中医学的发展概况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 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一 中医学的发展概况 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 先秦 秦 汉时期中医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医学专著的成书有 黄帝内经 doc 难经 doc 伤寒杂病论 doc 神农本草经 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 魏 晋 隋 唐时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辉煌时期 推动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医学专著的成书有 脉经 诸病原候论 千金要方 晋代王叔和编撰的 脉经 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隋代巢元方编撰的 诸病原候论 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唐代孙思邈 doc编撰的 千金要方 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开创了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3 宋 金 元时期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陈无择的 三因极 病证方论 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 金元时期的刘完素 张从正 李杲 朱震亨 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后人尊称为 金元四大家 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明代的吴有性 清代的叶桂 薛雪 吴瑭对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清代王清任 医林改错 改正了古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 同时对中医学气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5 近代与现代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走继承 收集 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 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 绪论 二 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中医历来主张 三分治 七分养 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 提出的 人与天地相应也 至今对生活起居护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肾病毋多食咸 为饮食护理提供了依据 怒伤肝 喜伤心 悲伤肺 忧伤脾 恐伤肾 说明了情志过激可影响内脏并可引发各种疾病 伤寒杂病论 为中医护理的辩证施护开创了先河 并记载了多种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如坐浴法 灌肠法等 二 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唐宋时期 葱管导尿术 的出现标志着护理技术的渐臻成熟 明代冷谦在 修龄要旨 提出的养生十六宜 doc至今对护理和养生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二 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中医护理在医学中具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8年中国第一部中医护理专著 中医护病学 问世 20世纪80年代中期 部分中医院校已开设了高等护理专业 1986年成立了中医 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委员会 二 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目前中西医结合护理已成为我国各中医医院临床护理的主要模式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护理病人时 不仅按西医护理的步骤确定病人患了什么 病 表现什么 症状 还要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析 确定是什么 证候 两者结合起来 即明确了 病 和 症 又从中医学角度了解了疾病在各阶段的本质 从而将 病 症 证 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互补充完善 提高护理质量 绪论 二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 二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一 整体观念 1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观念认为 人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 通过经络把各脏腑 组织 器官联系在一起的整体 在护理上 可以通过各脏腑与器官 肌肉 皮毛 经脉 四肢百骸之间的关系 观察病情变化 找出所属脏腑之间的关系 进行护理 二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这种整体性 也同时表现在病理方面 内脏有病变 可反映于相应的形体官窍 即 有诸内 必形诸外 五脏之中 一脏有病 可影响到他脏 因此护理病人时 不能孤立地只看局部病症 而要根据脏腑与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全面整体地护理病人 二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2 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中医历来重视人和自然环境的联系 认为季节 昼夜 地理环境均可使人体产生一定的生理和病理的反应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生活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其生命活动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护理工作中 不但要做好患者本身的护理 而且要注意家庭 社区 社会等给患者造成的影响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二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3 整体护理与整体观念 二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二 辩证施护按照辩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 称为辩证施护 证候 它既不是症状 也不是病名 而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如风寒感冒 肝阳上亢 心血亏虚等 都属证候的概念 二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辩证施护分为辩证和施护两部分 1 所谓辩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 体征及其他资料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候 2 施护即是根据辩证的结果 确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辨证施护强调根据不同的证候给予相应的护理 如 二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辨证施护的主要特点 辨证地看待病与证的关系 既要看到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 又要看到不同的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 同病异护 证异护亦异异病同治 证同护亦同中医在对病 症 证 三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 最终决定治疗和护理原则的主要是证候 一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 阴阳五行 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 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把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医学领域 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并用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 阴阳学说 一 阴阳学说1 基本概念阴阳的最初涵义是指日光的向背 向日为阳 背日为阴 后来引申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 一般来说凡是活动的 外在的 上升的 明亮的 温热的 功能的 兴奋的 功能亢进的 都属于阳的范畴 凡是静止的 下降的 晦暗的 寒冷的 物质的 抑制的 功能减退的 都属于阴的范畴 一 阴阳学说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相互转化无限可分性 一 阴阳学说 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相互对立一方面是指凡阴阳属性都是对立的 如寒与热 水与火 天与地 动与静等 另一方面是指在属性相对立的基础上 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 在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下 阴阳两个对立面 不是平静和互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而是在相互排斥 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完成着人的生长壮老已的变化 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 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单独存在 阳依存于阴 阴依存于阳 每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阴阳间的这种相互关系 称为阴阳的互跟 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 相互消长阴阳始终处于 阴消阳长 和 阳消阴长 的运动变化中 如果这种 消长 超过一定的限度 不能保持相对平衡 就会出现阴阳的偏盛偏衰 在人体则呈现 阳盛则阴病 或 阴盛则阳病 的病理状况 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4 相互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 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 属阳的热证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 也不乏由实转虚 由虚转实 由表入里 由里出表等阴阳转化的例证 一 阴阳学说 3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按部位 阳 上部 体表 外侧阴下部 体内 内则 按脏腑 阴五脏肾肾阴肾阳 阳六腑心心阳 心阴 总之 人体上下 内外各组织结构之间 以及每一组织结构本身 都可以用阴阳来加以概况说明 3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是阴阳双方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 如 功能 阳 物质 阴 人体的生理功能是以物质为基础 而生理功能的结果 又不断促进着物质的新陈代谢 人体功能与物质的关系就是阴阳相互依存 相互消长的关系 3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阳邪致病 就会出现阳盛伤阴的热证阴邪致病 就会出现阴盛伤阳的寒证阳气虚不能制阴 则出现虚寒证阴液不足不能制阳 则出现虚热证机体阴阳双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即出现 阳损及阴 阴损及阳 阴阳两虚 3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 用于疾病诊断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 如 3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 指导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治疗和护理疾病的原则就是调整阴阳 即补其不足 泄其有余 如阳热盛者 可损其有余之阳 用 热者寒之 的治法 阴寒盛者 可损其有余之阴 用 寒者热之 的治法 阴液不足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 需补其阴阳气不足不能制阴而致阴盛者 需补其阳 3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6 指导疾病的预防中医认为 人体内部的阴阳变化如能保持与天地间阴阳变化协调一致 就能够却病延年 如在春夏季节要保养阳气 秋冬季节需固护阴精 以顺应四时 调节阴阳 能让妈妈疯掉的孩子 二 五行学说 1 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 指构成客观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 即木 火 土 金 水 行 是指运动变化 五行即指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二 五行学说 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各自特性 1 木的特性 曲直 生长 升发 条达 舒畅 2 火的特性 炎上 温热 向上 升腾 3 土的特性 稼穑 生化 承载 受纳 4 金的特性 从革 肃杀 收敛 清洁 5 水的特性 润下 寒凉 滋润 向下 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古代医家运用五行学说 对人体脏腑 组织 生理 病理现象和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自然界事物采取 比类取象 的方法 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 作用与形态分别将其归属于五行之中 借以阐述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的复杂联系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的生克乘侮以五行间的相生 相克关系来探索和阐述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协调 以五行间的相乘 相侮关系来探索事物间的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 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相生 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 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相克 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制约的作用制化 有相互制约 生化的意思 是指把相生 相克联系在一起而言的 是一种动态平衡 正常状态 如果五行只有相生而没有相克 则不能维持正常的平衡 如果仅有相克而没有相生 则万物无从生化 二 五行学说 五行中相生相克的次序 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乘侮 是指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规律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现象 相乘 意为乘虚侵袭 指一行对对另一行的过度克制相侮 就是恃强凌弱 指一行对对另一行的反克 二 五行学说 3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类比脏腑的生理功能五行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五液木肝胆目筋怒泪火心小肠舌脉喜汗土脾胃口肉思涎金肺大肠鼻皮毛悲涕水肾膀胱耳骨恐唾 阐述脏腑间相互关系 3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 表述脏腑间的病理影响无论一脏受病还是多脏受病 本脏的病可以传致它脏 它脏的病可以传致本脏 如肝病可以传脾 木乘土 脾病也可以传肝 土侮木 肝脾也可以同病 木郁土虚 肝病也可以传心 母病传子 传肺 木侮金 传肾 子病及母 肝病如此 它脏也可类推 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 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用于指导诊断和治疗五行在分类归属上与人体的脏腑器官组织等有着一定的联系 所以在临床诊断疾病时 联系五行所属及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疾病 如面色青 喜食酸 脉弦 就可以诊为肝病 面赤 口苦 脉洪数 就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脾虚病人 面色青黄 多为木来乘土 心病面见黑色 多为水来乘火 3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在治疗时 除对所病之脏进行治疗外 还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各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控制其传变 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如临床上常用的培土生津 滋水涵木 扶土抑木 壮水制火等治法即是依据五行间的生克关系推衍而来 三 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及其聚散 运动以及宇宙万物生长消亡的客观规律的学说 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 病理 诊断 治疗 养生等 三 精气学说 1 精气的基本概念精 万物之精粹 气 指一切无形的或有形的物质 三 精气学说 2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气化理论精气的聚散构成 气化 气化是指精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变化 故气化泛指气作用下的一切物质形态的运动变化 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气的升 降 出 入运动 三 精气学说 3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说明人体的的基本构成人体的精气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 是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来源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自然界中的精气 在人体出生后被摄取和利用 以维持生命的生生不息 三 精气学说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是人体生理活动的根本动力精气充沛 则功能旺盛 人体健康 精气不足 则功能衰减 人体羸弱 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 都是气化运动的反映 升降出入是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 没有升降出入就没有生命运动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面向法律文书的案件分类和刑期预测模型研究
-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调控堆肥生境中抗性基因组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六下《鲁滨逊漂流记》阅读闯关题
- 2025至2030中国光伏制氢行业发展趋势预判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便携式教室行业发展态势与前景动态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丙黄素半硫酸盐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三氯化硼行业应用动态及需求前景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8K超高清电视行业消费调查与多元化经营战略规划报告
- 2025-2030高空安全设备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食品饮料泵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湖北省各市(州、区)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神经鞘瘤MRI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课件
-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例释-高考语文考前复习速记清单
- T-CEPPEA 5002-2019 电力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 GA 1812.2-2024银行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2部分:数据中心
- 法治护航成长路-四年级法制教育专题
- 电工技能培训课件下载
- 冷链物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 25春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下)》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2025年荆州监利市畅惠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六顶思考帽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