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i 页 二零一四年六月 XXXX 电信分公司电信分公司 20142014 年年 XXXX 室内覆盖工程室内覆盖工程 第 ii 页 目 录 设计说明 5 一 概述 5 1 1 项目建设背景 5 1 2 设计依据 7 1 3 设计范围及分工 7 二 前期网络情况 9 三 覆盖范围和目的 42 四 系统建设原则 43 4 1 CDMA800 技术性能要求 43 4 2 WLAN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目标 44 五 系统建设方案 44 5 1 CDMA 话务分析 44 5 2 信源的取定和覆盖方式 46 5 3 设备选型 46 5 3 1 天线的选用 46 5 3 2 干放的选用 46 5 3 3 合路单元的设置 46 5 3 4 功分器耦合器的选用 46 5 4 边缘场强的设定 47 六 主要设备器件型号及性能指标 47 6 1 主要设备器件型号 按实际工程使用情况提供 47 6 2 主要性能指标 47 6 2 2 室内全向天线性能技术指标 48 6 2 3 室内定向天线性能技术指标 49 6 2 4 功率分配器性能技术指标 49 6 2 5 多频合路器性能技术指标 50 6 2 6 馈线性能技术指标 50 6 2 7 馈线接头性能技术指标 51 七 工程建设规模 52 八 网络覆盖预测 53 8 1 覆盖区域场强预测分析 53 8 2 扩容性分析 54 第 iii 页 8 3 覆盖效果分析 54 8 4 系统上行噪声分析 55 8 5 边缘场强的取定及覆盖预测分析 55 8 6 方案特点分析 55 8 7 电磁辐射防护 56 九 安装工艺要求 62 9 1 有源设备的安装 62 9 2 天线安装 63 9 3 馈线及相关设施安装 63 9 4 无源器件的安装要求 64 9 5 标签 64 十 附图 65 XX 电信 XX 室内覆盖工程设计预算表一套 表一 表五 附图 设备位置平面图 系统图 第 4 页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 概述一 概述 1 1 项目建设背景 当前 我国移动通信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随着移动通讯用户数量不断增加 移动电话 已成为广泛使用的通信工具 但是 在移动通信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 在大型建筑物 住宅大楼内 隧道 地下商场 地下停车场等室内环境下 移动通信信号 弱 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和阴影区 手机无法正常使用 XX 位于西山区小康大道和红园路交叉口 由于建筑群庞大建筑物屏蔽效应 XX 室内电信电话 使用不便 广大电信通讯用户迫切希望改变这种状况 如果大楼内信号覆盖解决不好 给广大电 信通讯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我国电信管理部门对移动通信的网络优化一直都很重视 对各地电信部门提出消除室内和室 外环境下移动信号盲区 实现连续覆盖的目标 因此 将公众移动信号引入 XX 室内 解决大楼内 手机使用不便的问题 既是国家电信管理部门的要求 又是广大电信通讯用户的需要 同时也是 XX 室内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XX 室内概况 第 5 页 大楼覆盖系统调查表 勘测时间2014 年 6 月 15 日 勘测地点 XX 详细地址 XX 电信电话号码 联 系 人 物业联系人电话号码 建筑物外观很好 建筑物情况简介 经度纬度 建筑物性质 楼房情况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楼房总数 电梯数量 住户量 其他竞争网络 覆盖情况 新建楼宇 移动已经覆盖 地下停车场B1 层和 B2 层地下室 物业管理 用户通信情况 周边宏站只能覆盖四层露台部分 信号无法覆盖室内部分 电梯内无信号 手机 信号较杂乱 建筑物情况新建 管线情况楼内有强电 弱电管井 外线管道与市政管道相通 大楼地理位置 站点位置 小康大道和红园路交叉口 经度 102 73 东 纬度 25 10 北 1 2 设计依据 1 中国电信有限公司 XX 分公司与 XX 科泰通信信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签定的关于直放站及室内覆 盖系统建设项目的框架协议 2 中国电信有限公司 XX 分公司与 XX 科泰通信信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签定的有关合同 3 云南电信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XX 公司关于 XX 室内覆盖项目的设计委托函 1 4 国家通信行业标准 YD5039 97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 第 6 页 5 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 国无管 1994 19 号文 关于公众数字蜂窝电信通信系统使用频段的通 知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国标 GB8702 88 7 XX 现场勘测 详见模拟场强测试数据 路测数据 以及 XX 平面图和实际建筑结构情况 8 设备及器件技术指标和用户手册 9 云南省电信有限公司 3G 室内分布网络室内覆盖规划 2005 年 10 中国电信云南公司 3G 室内分布网站址重评估报告 2006 年 11 中国电信云南公司 07 09 移动专项滚动规划网络规划分册 2006 年 12 中国电信云南公司 08 10 移动专项规划网络规划分册 2007 年 13 云南省 CDMA 网络 DT CQT 测试评估总体报告 2008 年 14 中国电信集团 中国电信 CDMA2000 移动网络技术体制 送审稿 V1 3 15 关于下发移动网络建设指导意见 初稿 的通知 中国电信 2008 490 号 16 集团公司网发部下发的 关于云南分公司 2008 年中国电信移动网络建设 一期 方案的反馈 意见 及相关附件 17 关于委托编制 2008 年中国电信移动网络建设 一期 室内分布网络室内覆盖工程可行性研 究报告 云南省 的函 中国电信云函 2008 2 号 18 相关技术规范 国内及国际通信行业移动通信网络标准规范 19 在 XX 室内的现场勘测资料 20 室分无源器件的产品手册及勘测设计规范 1 3 设计范围及分工 1 3 1 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包含 2 层地下室 1 4 层商场 C 栋 5 25 层办公楼 B 栋 5 60 层办公楼 D 栋 5 60 层办公楼平层及电梯间分布系统设备的安装 调测 设备的市电引接 接地等内容 1 3 2 设计分工 1 本期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市电引接 接地 分布系统设备安装调测等均由 XX 科泰通信信息 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负责 本设计计列其相关费用 2 所需信号源至分布系统设备间传输设备安装及缆线布放由建设单位负责 本设计不计列 其相关费用 第 7 页 1 3 3 主要工程量 XX 室内覆盖工程器件清单 序号工作内容及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 安装室内全向天线 甲供料 付 2 吸顶定向天线 甲供料 付 3 安装板状定向天线 甲供料 付 4 安装美化天线 甲供料 付 5 安装功分器 甲供料 二功分个 6 安装功分器 甲供料 三功分个 7 安装功分器 甲供料 四功分个 8 耦合器 甲供料 5dB 个 9 耦合器 甲供料 6dB 个 10 耦合器 甲供料 7dB 个 11 耦合器 甲供料 10dB 个 12 耦合器 甲供料 15dB 个 13 耦合器 甲供料 20dB 个 14 耦合器 甲供料 25dB 个 15 耦合器 甲供料 30dB 个 16 耦合器 甲供料 40dB 个 17 电桥 甲供料 3dB 个 18 合路器 甲供料 CDMA WLAN 个 19 合路器 甲供料 PHS WCDMA 个 20 直放站近端 甲供料 台 21 直放站远端 10W 台 22 布放射频同轴电缆 1 2 乙供料 1 2 米 23 布放射频同轴电缆 7 8 乙供料 7 8 米 24 1 2 接头 个 25 7 8 接头 个 26 安装调测室外射频拉远单元 套 27 直放站远端调测 台 第 8 页 28 分布式天 馈线系统调测 副 29 配合联网调测 站 二 前期网络情况二 前期网络情况 1 小区周边无线环境 1 XX 外围图 站点位置 小康大道和红园路交叉口 经度 102 73 东 纬度 25 10 北 2 XXC 栋 6 层 3 XXC 栋 25 层平面图 第 9 页 4 XXB 栋 5 层平面图 5 XXB 栋 16 层平面图 第 10 页 6 XXB 栋 26 层平面图 第 11 页 7 XXB 栋 36 层平面图 8 XXB 栋 46 层平面图 第 12 页 9 XXB 栋 56 层平面图 2 CDMA 测试设备 1 测试仪表 测试硬件使用笔记本一台 CDMA 测试手机一部 Ev Do 上网卡一块 2 测试软件 测试软件 Navigator 6 1 0 624 3 测试方法 此次测试目的为检查该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质量与用户感知度 主要通过 CQT 测试和路测 同时结合楼内局部步行 DT 测试的方式进行整体的评估 具体测试 方法均按照 中国电信 CDMA 网络 DT CQT 测试评估系统技术规范 进行测试 测试范围 顶楼和地下停车场必须要进行测试 每 3 层至少选取 4 个采样点进 行测试 如果有电梯及 1 楼必须进行 1X 语音的测试 指标定义 覆盖率 符合试呼条件的采样点数 总采样点数 100 说明 1 符合试呼条件的采样点数 连续 5 秒 Ec Io 10dB 且 Rx Power 85dBm 的采样点数 2 覆盖率取主叫手机的统计结果 第 13 页 3 标准层和裙楼 目标覆盖区域内 95 以上位置 cdma2000 1X 载波前向接 收信号功率大于 82dBm 主导频信号 Ec Io 应大于 10dB 下行负荷 50 或 Ec Io 应大于 7dB 下行业务信道空载 反向终端发射功率应小于 5dBm 地下层和电梯 目标覆盖区域内 95 以上位置 cdma2000 1X 载波前向接收信 号功率 87dBm 主导频信号 Ec Io 应大于 10dB 下行负荷 50 或 Ec Io 应 大于 6dB 下行业务信道空载 反向终端发射功率应小于 10dBm 3 覆盖现状情况 XX 具体测试情况如下所示 楼宇名称 XX 测试系统名称 CDMA 室内分布系统 1 XX 外围测试 a Rx 统计表 分析统计结果显示 外围 87 21 的区域信号强度 80dBm 不符合目标覆盖区域内 95 以上位置接收信号功率 80dBm 要求 外围宏站信号覆盖不均匀 b Tx 统计表 分析统计结果显示 外围 100 区域手机发射功率 0 dBm 符合目标覆盖区域内 95 以上 终端发射功率应 10dB 达到目标覆盖区域内 95 以上位置主导 频信号 Ec Io 应 10dB 要求 2 XX 外围测试 第 14 页 a Rx 统计表 分析统计结果显示 外围 87 21 的区域信号强度 80dBm 不符合目标覆盖区域内 95 以上位置接收信号功率 80dBm 要求 外围宏站信号覆盖不均匀 b Tx 统计表 分析统计结果显示 外围 100 区域手机发射功率 0 dBm 符合目标覆盖区域内 95 以上 终端发射功率应 10dB 达到目标覆盖区域内 95 以上位置 主导频信号 Ec Io 应 10dB 要求 3 XX 外围测试 a Rx 统计表 分析统计结果显示 外围 87 21 的区域信号强度 80dBm 不符合目标覆盖区域内 95 以上位置接收信号功率 80dBm 要求 外围宏站信号覆盖不均匀 b Tx 统计表 分析统计结果显示 外围 100 区域手机发射功率 0 dBm 符合目标覆盖区域内 95 以上 终端发射功率应 10dB 达到目标覆盖区域内 95 以上位置主导 频信号 Ec Io 应 10dB 要求 综上所述 对 3 楼房进行抽样测试 测试结果 3 栋信号强度和手机接受功率都为达标 需 要做室内覆盖 4 室内 1xCQT 测试统计 XX 测试点序号通话 PN RxTxAdjEc Io MOS 级别是否掉话是否切换 C 5F112 80 7 3 7 3 62 否否 C 25F246 94 110 6 4 52 否有 B 5F312 95 712 5 4 93 是有 B 16F4382 98 715 1 5 24 是有 B 26F546 95 210 3 4 12 是有 B 36F612 95 311 4 4 42 是有 B 46F7238 94 19 6 4 11 是有 B 56F846 94 710 9 4 13 否否 5 测试指标统计 语音测试情况统计 测试位置 Avg RxAvg Tx Avg Best Ec Io Avg 合成 Ec Io C 5F 85 7 3 7 2 6 2 1 C 25F 91 16 6 3 5 3 4 B 5F 92 78 5 3 9 3 6 B 16F 88 76 1 4 2 3 8 B 26F 89 210 3 3 1 2 2 B 36F 93 38 4 3 4 2 1 B 46F 93 19 6 3 1 2 2 B 56F 87 74 9 3 1 2 3 6 存在问题分析 1 1X 覆盖 XX 共测试 8 个点 EC IO 一般都是在 4 左右 楼层信号强度在 90 dBm 左右 信号很差 达不到覆盖要求 第 16 页 2 1X 速率 DO 速率 3 WLAN 速率 PHS 覆盖 4 存在导频污染区域 7 测试总结及建议 从此次对 XX 的测试情况看来 XX 楼层平层室内信号基本达不到覆盖要求 场强也不好 在 90dBm 左右 电梯无信号 地下室无信号 建议对该站点进行室内覆盖安装 以达到无缝 覆盖 三 覆盖范围和目的三 覆盖范围和目的 本次工程主要解决 XX 二层地下室 1 商铺 1 3 2 1 4 商场 2 5 27 办公楼 3 1 5 商 场 3 酒店区域 6 18 3 办公楼 6 35 4 商场 1 6 主要覆盖区域 序号建筑区域单层建筑面 积 平米 覆盖区域描述单层覆盖面 积 1 电梯22 部由电梯井内进行覆盖 2B1F 全覆盖 3B2F 全覆盖 4 1 5 层商场全覆盖 5 C 栋全覆盖 6 B 栋全覆盖 7 D 栋全覆盖 XX 内现无电信 CDMA 平层信号覆盖系统 根据现场室外路测和室内采样测试分析 大楼 室内接收场强一般接收强度为 90dBm 室外信号渗透很差 由测试结果来看 大楼室内接收 场强大部分为 80Bm 110dBm 楼内信号通话质量差 常有掉话 噪音 单通等现像发生 楼内 22 部电梯均无信号覆盖 井内无天线进行覆盖 故本次方案主要解决 XXXX2 层地下室 1 4 层商场 C 栋 5 25 层办公楼 B 栋 5 60 层办公楼 D 栋 5 60 层办公楼平层及电梯内信号 的覆盖问题 四 系统建设原则四 系统建设原则 4 1 CDMA800 技术性能要求 4 1 1 CDMA800 工作频段 电信公司 CDMA800M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段 第 17 页 825 000MHz 835 000MHz 上行 电信台发 基站收 870 000MHz 880 000MHz 下行 电信台收 基站发 4 1 2 CDMA800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目标 信号覆盖电平 标准层 裙楼 目标覆盖区域内 95 以上位置 前向接收功率 82dBm Ec Io 7dB 激活导频不大于 3 地下层 电梯 目标覆盖区域内 95 以上位置 前向接收功率 87dBm Ec Io 6dB 激活导频不大于 3 室内 90 区域内移动台发射功率 5dBm 地下层 电梯移动台发射功率 10dBm 前向 反向业务信道误帧率 室内 90 区域 FER 1 Eo No 6 7dB 接通率 要求在目标覆盖区域内的 98 位置 99 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 掉话率 忙时话务统计 掉话率94 信号外泄 室内基站泄漏至室外 10 米处的信号强度应不高于 90dBm 上行噪声电平在基站接收端位置收到的上行噪声电平小于 113dBm 1 25MHz 4 2 WLAN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目标 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 要求在办公区内的 95 位置 99 的时间 PC 可接入网络 95 的办公区域场强覆盖 80dBm 第 18 页 五 系统建设方案五 系统建设方案 5 1 CDMA 话务分析 5 1 1 CDMA 网络容量分析 移动通信系统信道配置的选择 可以通过 爱尔兰 B 公式 从所需覆盖区域的业务量中直 接估算出来 一个重要的规划参数是在峰值小时的给定时刻 所有信道均被使用的概率 这个 阻塞概率用来衡量一次呼叫尝试由于没有空闲信道而失败的概率 爱尔兰 B 公式 在假定呼叫 建立时刻及通话持续时间都服从泊松 Poisson 分布情况下 建立平均信道数目和阻塞概率之 间的关系 下表给出了不同信道数目呼损率为 5 时的容量 呼损率 5 载频数 1234567 信道数 7142230374553 容量 爱 尔兰 3 79 7172531 64047 5 比率 0 530 690 770 830 850 890 9 每个用户的业务量定义为峰值小时期间的某一给定时刻 每一给定用户进行通话的平均概率 其 单位是爱尔兰 CDMA 网络设计中所采用的值为 0 025 爱尔兰 用户 中国原邮电部规定的是 0 01 0 03 之间 现取值 0 02 系统在某一时刻所能支持的用户数的估算结果如下 呼损率 5 载频数 1234567 信道数 7142230374553 容量 爱 尔兰 3 79 7172531 64047 5 支持用户 数 蜂窝 容量 每 用户爱尔 兰值 1854858501250158020002375 支持的用 户群体 按 10 的拨打概 率算 18504850850012500158002000023750 第 19 页 支持的客 户流量 按 50 的手机拥 有率算 370097001700025000316004000047500 5 1 2 CDMA 容量配置表 GOS 2 GOS 5 信道数 个 话务量 Erl 用户数 个 信道数 个 话务量 Erl 用户数 个 O12315 766312318 08724 O24636 5314624640 551622 1 1 120 20 2039 54158220 20 2045 751830 2 2 240 40 4093 00372040 40 40103 84152 按平均每用户话务量 0 025Erl 计算 XX 室内 CDMA 网络产生话务量约为 15 76 个 Erl 现 拟采用 6 载波数 能够满足话务需求 若开通后出现拥塞 则进行扩容 本期工程设计功率已预 留扩容 5 1 3 CDMA 基站所需话务余量 本设计在覆盖区域内忙时话务量为 15 76Erl 按此通过 CDMA 典型站型容量配置表得知 要 求 CDMA 信源基站具有 2 85 个 Erl 左右的话务量 可保证大楼覆盖区域内用户不出现拥塞和难上 线情况 但还应充分考虑信号质量及以后扩容的问题 综上所述 建议安装 6 套载射频拉远单元以满足覆盖区域内的通话要求 5 2 信源的取定和覆盖方式 根据覆盖区域内信号容量置分析可知 覆盖区距离宏基站较远 其基站主要覆盖周边室外 公共区域 接合电信室内覆盖建设要求和建设规范 从降低成本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设计 理念出发 本工程选择 RRU 信号方式进行覆盖 此方案即可完全达不到电信覆盖系统设计指导 意建 根据大楼建筑结构和现周边宏站资源情况分析 建议选用 RRU 微基站进行覆盖 现电信室 内覆盖系统多为 800MHz 信号覆盖 5 3 设备选型 5 3 1 天线的选用 第 20 页 本工程中主要使用了室内全向天线和室内定向板状天线 由平层分布图和系统原理图可知 系统中各平层 地下室均采用室内全频全向天线和室内定向板状天线覆盖 电梯采用定向板状 天线 800 2500MHz 进行覆盖 其原因在于 室内区域要求完全覆盖 但又不能干扰室外信号 结合天线特性分析 内全向天线可以满足覆盖要求 而电梯井内空间相对狭窄 而电梯仅上下 运动 骄箱为金属结构 衰减大 所以要求以高增益 方向性强的天线进行覆盖 而定向板状 天线覆盖正好能满足此要求 因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系统由单系统单业务向多系统多业务方向发展 而不同 体系统工作于不同频率阶断 为确保系统扩容升级 可移置性强 系统天线除电梯覆盖使用为 板状天线外均选用全频 800 2500MHz 天线 5 3 2 干放的选用 在系统理论设计中使用干线放大器 在楼内大多区域内均为弱信号区和无信号区 射频信号 在器件和链路中传输均会产生衰减 而用户终端接入系统均有一定的灵敏度 当无线信号低于 灵敏度接收下限值时 终端将无法工作 所以为保证信号强度 在系统引入干线放大器 其主 要目的就是提高信号强度 以保证信号接收强度 5 3 3 合路单元的设置 因系统面向多系统的接入 而多系统间均有相对的隔离度 在系统理论设计中 系统为下 期系统的接入进行的预留 根据设计原理图可知 覆盖区域内有多个合路单元设置点 合路单 设置主要是为多系统的接入提供一接入口 同时保证多系统接入后不会相互干扰 5 3 4 功分器耦合器的选用 本系统设计为多点小功率均匀覆盖系统 在系统中 功分耦合器主要将一路主功率信号进 行分配 使其一路信号分为多路信号 以达不到不同区域内信号覆盖要求 如系统中地下 1 楼 弱电井内的二功分器的使用 便是将一路功率信号分为二路 分别送至不同楼层 以达不到覆 盖楼内平层信号 5 4 边缘场强的设定 楼层公共过道 大于 85dBm 电梯及地下室 大于 90dBm 由于需做 WLAN 预留 实际 要求场强比以上要求强 3dB 六 主要设备器件型号及性能指标六 主要设备器件型号及性能指标 6 1 主要设备器件型号 按实际工程使用情况提供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及型号 1 900MCDMA 干线放大器 10W 2 电桥 200W 3 腔体二功分器 200W 第 21 页 腔体 5dB 耦合器 200W 腔体 6dB 耦合器 200W 腔体 7dB 耦合器 200W 4 腔体 10dB 耦合器 200W 5 腔体 15dB 耦合器 200W 6 腔体 20dB 耦合器 200W 7 腔体 25dB 耦合器 200W 8 全向吸顶天线 800 2500MHz 9 定向壁挂天线 800 2500MHz 10 板状天线 800 2500MHz 11 美化天线 800 2500MHz 12 10dB 衰减器 13 1 2 馈线 14 连接器 N 型 15 负载 25W 19 WLAN CDMA PHS 20 跳线 8D 21 馈线转接头 24 电子式电表含表箱 6 2 主要性能指标 6 2 1 宽频带耦合器指标 指 标备 注 规 格 5dB7dB10dB15dB 型 号 SGR DC 5SGR DC 7SGR DC 10SGR DC 15 插入损耗 dB 2 2 1 4 0 9 0 5 隔 离 度 dB 20 20 20 22 耦 合 度 dB 5 17 110 115 1 工作频段 MHz 900 1900 接口阻抗 50 驻波比 1 5 功率容量 W 30 接口形式 N K 环境温度 30 55 相对湿度5 95 第 22 页 体积 mm mm mm 59 39 21 不含接头部分 重 量 Kg 0 05 指 标备 注 规 格 20dB25dB30dB 型 号 SGR DC 20SGR DC 25SGR DC 30 插入损耗 dB 0 4 0 4 0 4 隔 离 度 dB 30 30 30 耦 合 度 dB 20 125 130 1 工作频段 MHz 900 1900 接口阻抗 50 驻波比 1 5 功率容量 W 30 接口形式 N K 环境温度 30 55 相对湿度5 95 体积 mm mm mm 59 39 21 不含接头部分 重 量 Kg 0 05 6 2 2 室内全向天线性能技术指标 800 2500MHz 宽频室内全向天线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工作频段 MHz 806 960 MHz 1700 2200 MHz 2400 2500 MHz 驻波比 1 5 增益 2dBi 极化方式垂直极化 功率容量 50W 互调产物 135dBc 2 10W 输入阻抗 50 输入接口 N F 工作温度 25 55 工作环境 工作湿度 5 95 尺寸小于180mm 90mm 直径 高度 重量小于 350g 6 2 3 室内定向天线性能技术指标 800 2500MHz 宽频室内定向天线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工作频段 MHz 806 960 MHz 1700 2200 MHz 2400 2500 MHz 第 23 页 驻波比 1 5 增益5 10dBi 极化方式垂直极化 功率容量 50W 互调产物 135dBc 2 10W 输入阻抗 50 输入接口 N F 工作温度 25 55 工作环境 工作湿度 5 95 尺寸小于210mm 180mm 44mm 长 宽 厚 重量小于 350g 6 2 4 功率分配器性能技术指标 支持 800 2500MHz 频段的宽频功分器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800 2500MHz 宽频功分器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工作频率范围 806 960 MHz 1710 2200 MHz 2400 2500 MHz 3 3dB 二功分器 5 3dB 三功分器 最大插入损耗 6 6dB 四功分器 输入电压驻波比 1 4 功率不平衡度 0 5dB 功率容量 100W 互调产物 130dBc 2 10W 特性阻抗 50 接头类型 N 型 工作温度 25 55 6 2 5 多频合路器性能技术指标 合路器要求使用宽频合路器 一级合路器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参数端口 1端口 2 工作频段 MHz 806 9601710 2200 插入损耗 0 6dB 0 6dB 带内波动 0 3dB 0 3dB 输入电压驻波比 1 3 1 3 端口隔离度 80 1710 2200 MHz 80 825 880 互调产物 135dBc 2 10W 135dBc 2 10W 最大输入功率 50W 特性阻抗 50 接头类型 N F 工作温度 25 55 第 24 页 二级合路器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参数端口 1端口 2 工作频段 MHz 806 22002400 2500 插入损耗 0 6dB 0 6dB 带内波动 0 3dB 0 3dB 输入电压驻波比 1 3 1 3 端口隔离度 80 2400 2500 MHz 80 825 2200 互调产物 135dBc 2 10W 135dBc 2 10W 最大输入功率 50W 特性阻抗 50 接头类型 N F 工作温度 25 55 6 2 6 馈线性能技术指标 射频同轴电缆技术指标 产品类型7 8 馈线1 2 馈 线 1 2 软 馈线 10D 馈线8D 馈线 馈线结构 内导体外径 mm 9 0 0 14 8 0 13 6 0 13 5 0 052 8 0 05 外导体外径 mm 25 0 0 213 7 0 1 12 2 0 1 11 0 0 28 8 0 2 绝缘套外径 mm 28 0 0 216 0 0 1 13 5 0 1 13 0 0 210 4 0 2 护套外标识制造厂商标志 型号或类型 制造日期 长度标志 机械性能 一次最小弯曲半径 mm 1207030 二次最小弯曲半径 mm 36021040 最大拉伸力 N 14001100700600600 电气性能 20 时 特性阻抗 50 1 最大损耗 dB 100m 800MHz 3 96 911 211 514 最大损耗 dB 100m 1800MHz 6111617 722 2 最大损耗 dB 100m 2450MHz 6 912 120 互调产物 140dBc 140dBc 140dB c 140dBc 140dBc 工作温度 25 55 按需采用护套类型 工作湿度 5 90 第 25 页 6 2 7 馈线接头性能技术指标 室内分布系统所用射频电缆接头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工作频率满足800 2500MHz 特性阻抗 50 驻波比 500 500 1400 2700 屏蔽效率 55dB 55dB 120dB 128dB 抗电电压 1 5KV 1 5KV1 8KV4KV 互调产物 140dBc 140dBc 140dBc1000 工作温度 25 55 七 工程建设规模七 工程建设规模 非集采材料 序 号 名称 单 位 数量 1 1 2 接头个竖井 各平层 2 7 8 接头个竖井 各平层 1 C 网 RRU台 2 安装室内全向天线 甲 供料 副各平层 3 吸顶定向天线 甲供料 副 4 安装板状定向天线 甲 供料 副电梯 地下室 5 安装美化天线 甲供料 只 6 安装功分器 甲供料 二功分 只平层 电梯 地下室 7 安装功分器 甲供料 三功分 只 8 安装功分器 甲供料 只 第 26 页 9 耦合器 甲供料 5db只平层 10 耦合器 甲供料 6db只各座平层 11 耦合器 甲供料 7db只各座平层 12 耦合器 甲供料 10db只竖井 各平层 13 耦合器 甲供料 15db只 14 耦合器 甲供料 20db只 15 耦合器 甲供料 25db 只 16 耦合器 甲供料 30db只 17 耦合器 甲供料 40db只 18 电桥 甲供料 只竖井 各平层 19 合路器 甲供料 台 20 合路器 甲供料 台竖井 21 直放站近端 甲供料 台 22 直放站远端台 23 布放射频同轴电缆 1 2 乙供料 米竖井 各平层 24 布放射频同轴电缆 7 8 乙供料 米竖井 部分平层 八 网络覆盖预测八 网络覆盖预测 8 1 覆盖区域场强预测分析 A 覆盖效果预测计算 自由空间是指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导磁率均恒为 1 既介电常数 和导磁率 分别等于 真空介电常数 及真空磁导率 的均匀介质所存在的空间 它是一种理想的无限大的 空间 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空间为简化问题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科学的抽象 例如 当研究某个具体环境中的无线电波传播时 如果实际介质与障碍物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可以忽 略 则这种情况下的电波传播就可以认为 或抽象为 是自由空间的传播 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与真空中的传播一样 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其一 不存在反 射 折射 色散 吸收 磁离子分裂等现象及产生的相应损耗 其二 电波传播速度等于真 空中的光速 c 其三 电波沿直线传播 仅存在因能量扩散引起的损耗 其损耗大小 或离开 电波放射距离为 d 处场强的大小 可依下述方法进行计算 根据赫兹偶极子 电流元 的辐射场理论可知 当它向球面外辐射出去的功率为 Pt 时 则距离波源为 d 处的功率密度为 第 27 页 S Pt 4 d 而根据电磁场理论可知 其功率密度又可为 S 1 2EmHm EH E 120 上式中 Em Hm 分别为电场 磁场强度的振幅值 E H 为有效值 根据 11 1 式和 11 2 式关系不难求得距离波源为 d 处的场强为 E 30Pt d 这是赫兹偶极子作为理想的全向天线在所有方向上产生均匀辐射的结果 当作为波源的 发信天线是一个具有方向系数为 Gt 的辐射器时 在忽略天线自身损耗的情况下 则可将 11 3 式改为 E 30GtPt d 式中 E 为场强 V m Pt 为辐射功率 W Gt 为发信天线增益 应当指出 上述某处的场强是指波源在自由空间的该点处产生的能量密度 与波源的工 作频率和置于该点处的接收天线形式 无论存在天线与否 无关 然而 如果在该点装有一 有效面积为 A 4 的理想全向天线时 则不难求得当波源发信天线也为理想全向天线情 况下 在该接收天线上产生得最大有用功率 Pr 为 Pr SA E 120 4 E 480 显然 当收发信均采用方向性天线 且增益系数分别 Gr Gt 时 则该接收天线上所能产 生得最大有用功率 Pr 可改写为 Pr SA E 120 4 E GrGt 480 式中 E 的单位为 V m Pr 的单位为 mW 根据波源的发信功率 Pt 与距波源 d 处的接收功率 Pr 之间的关系 可求得 Pt Pr 4 d GrGt Ls 上式中的 Ls 称为收发信天线增益分别为 Gr Gt 时电波在自由空间仅因扩散传播产生的 损耗 如果 d 的单位为 Km f 的单位为 MHz Ls 的单位为 dB 则可将 11 7 式改为 Ls 32 45 20lgf MHz 20lgd km 10lgGrGt Lbs Gr Gt 显然 如果上式中 收发均为理想全向天线 则 Gr Gt 0 则有 Lbs 32 45 20lgf MHz 20lgd km 式中 Lbs 称为自由空间的路径传播损耗 它与收发天线增益 Gr Gt 无关 仅与传输路径有 第 28 页 关 如果将其它参数保持不变 仅使工作频率 f 或传输距离 d 提高一倍 则其自由空间的路径 损耗就增加 6dB 然而 实际上 电波还要受到诸如平地面的吸收 反射和曲率地面的绕射以及地 面上覆盖物等产生的传输损耗的影响 B 模拟测试效果说明 经各种不同覆盖区域的现场模拟测试 所设计的天线布放位置可以达不到覆盖效果 8 2 扩容性分析 本方案具有很强的可扩充性和多制式兼容性 本方案中的无源器件均与 3G 兼容 馈线采用 1 2 和 7 8 馈线 8 3 覆盖效果分析 根据设计的天线分布结合计算结果及现场模拟测试结果 预测方案实施以后 各系统场 强均能满足边缘场强要求 此外根据模测结果 可确保大楼室内和公共区域中电信信号场强 达不到设计要求 同时通话质量良好 8 4 系统上行噪声分析 对于 CDMA 900MHZ 系统 上行噪声分析计算如下 基站上行噪声电平 干线放大器上行噪声 路径损耗 基站发射功率 干线放大器接收功率 工程要求基站口上行噪声电平 120dBm 干线放大器上行噪声电平 基站口上行噪声电平 基站口发射功率 干线放大器接收功 率 120dBm 37dBm 5dBm 设基站输出 37dBm 经耦合干放的输入为 5dBm 58dBm 上行底噪声电平值 干线放大器上行噪声电平 121dBm 干线放大器噪声系数 干线放大器上行增益 干线放大器上行增益 58dBm 121dBm 5dB 58dB 上行增益 在限定区域的大楼室内覆盖可以上下行增益不平衡 上行增益可以调为 55dB 第 29 页 8 5 边缘场强的取定及覆盖预测分析 XXX 的信号状况如下 信号强度在 65dBm 75dBm 之间 通话质量较好 地下及电梯信 号强度在 93dBm 110dBm 之间 误码率较高 手机容易掉话 接通率也不高 使用衰减因子模型的 900MHz 频段覆盖区域场强计算与预测 路径衰耗 PLd dB PLd dB 10nsflog d d FAF dB PL d 距天线 1 米处的路径衰减 典型值 30dB nsf同层衰减指数 取 3 25 FAF不同层路径损耗附加值 根据天线设置情况 要求每面天线覆盖半径为 20 米 天线入口功率按 12dBm 计算 同楼 层距天线 20 米处的路径衰减 PL20m dB 32 5 20log1000 20log20 58 5 dB 隔墙损耗 P 为 15dB 吸顶天线增益 G 为 3dBi 同楼层距天线 20 米处信号场强 Pr Pt PL G P 12 58 5 3 15 58 5 65 dBm 可以满足覆盖要求 8 6 方案特点分析 8 6 1 切换掉话分析 在整个系统采用覆盖大楼的室外基站做信源 可以保证在整个覆盖区域内不会有大楼 间切换 房间信号占用室外信号 能确保在楼层边缘不发生乒乓切换 由于在采用覆盖同一大楼的室外基站信号 因此在大楼内部切换少 覆盖系统的上下行信号要求平衡 不会出现单通或有信号无法上线的情况 不会因 此而产生掉话 8 6 2 信号外泄分析 本室内覆盖系统要求达不到室内系统覆盖目标 室外信号泄露难以达不到要求 8 6 3 系统扩容性分析 本覆盖系统中全部采用宽频带无源器件以及多频段 800 2500MHZ 天线 适于以后的多 频段扩容 8 6 4 功率分配合理性 第 30 页 本次覆盖工程通过合理的功率分配 根据覆盖要求 各天线口的输入功率不一样 分配 均匀合理 大致在 8dBm 左右 通过详细的模拟发射测试和严密的计算可验证本系统可满足覆 盖要求 8 7 电磁辐射防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即国标 GB8702 88 电磁辐射的限值 为 公众照射 在一天 24 小时内 环境电磁辐射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 6 分钟内的平均值应 满足功率密度 0 4 W m2 频率为 30 3000MHz 职业照射 在一天 8 小时工作时间内 电磁辐射功率密度的平均值 连续 6 分钟 应 5w 平 方米 频率为 30 3000MHz 对电磁辐射源豁免的要求为 输出功率等于或小于 15W 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 频率为 3 300000MHz 时 电磁辐射体的等效辐射功率小于 100W 对天线口最强信号电平 除去电梯内天线 进行计算 得出最强功率密度 现以 3 栋低 层 1 号电梯 1 号天线口最强功率 10 1dBm 进行计算 电平功率对照表 序号 电平值 dBm 功率 W 1332 2301 3270 5 4240 25 5210 125 6180 0625 7150 03125 8120 015625 990 007813 1060 003906 根据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结合天线 ANT1 7F 输入功率计算 第 31 页 公众照射 天线增益 输入功率 3dBm 10 1dBm 13 1Bm 0 0002W m23 300000 100 3 2 凡其功率超过 3 1 所列豁免水平的一切电磁辐射体所有者 必须向所在地区的环境 保护部门申报 登记 并接受监督 3 2 1 新建或购置豁免水平以上的电磁辐射体单位或个人 必须事先向环境保护部门提 交 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3 2 2 新建或新购置的电磁辐射体运行后 必须实地测量电磁辐射场的空间分布 必要 时以实测为基础划出防护带 并设立警戒符号 3 3 一切拥有生产电磁辐射体的单位或个人 必须加强电磁辐射体的固有安全设计 3 3 1 工业 科学和医学中应用的电磁辐射设备 出厂时应定期检查这些设备的漏能水 平 不得在高漏能水平下使用 并避免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扰 3 3 2 长波通讯 中波广播 短波通讯及广播的发射天线 离开人口稠密区的距离 必 须满足本规定安全限值的要求 3 4 电磁辐射水平超过 2 2 1 规定限值的工作场所必须配备必要的职业防护设备 3 5 对伴有电磁辐射的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的人员 应施行电磁辐射防护训练 训练内容 应包括 A 电磁辐射的性质及其危害性 B 常用防护措施 用具以及使用方法 C 个人防护用具及使用方法 D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4 电磁辐射监测 第 34 页 4 1 对超过豁免水平的电磁辐射体 其拥有者必须对辐射体所在的工作场所以及周围环境 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监测 并将监测结果向所在地区的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A 新建 改建 扩建后的辐射体 投入使用后的半年内提交监测报告 B 现有的辐射体在本规定生效后半年内提交监测报告 4 2 工作场所监测 4 2 1 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低于 300MHZ 时 应对工作场所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 别测量 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大于 300MHZ 时 可以只测电场强度 4 2 2 测量仪器应尽量选用全向性探头的场强仪或漏能仪 使用非全向性探头时 测量 期间必须不断调节探头方向 直至测到最大场强值 仪器频率响应不均匀度和精确度应小于 3DB 4 2 3 测量仪器探头应尽量置于没有工作人员存在时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位置 4 3 环境监测 4 3 1 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大多可视为平面波 因此只需测电场强度 但在不能当成平面 波的场所 需对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测量 4 3 2 测量仪器可以用于干扰场强仪 频谱仪 微波接受机等 测量误差应小于 3DB 频率误差应小于被测频带中心频率的 1 50 4 3 3 针对某一辐射体的特定环境测量 应依据所测辐射体的天线类型 在距该天线 2000M 以内最大辐射方向上选点测量或根据辐射方向图 分方位选点测量 4 3 4 对于一般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布点 通常可依主要交通干线为基准 以一定的间 距划分网格进行测量 4 3 5 测点应选在开阔地段 要避开电力线 高压线 电话线 树木以及建筑物等的影 响 4 4 监测结果评价 4 4 1 当工作场所的电磁辐射水平超过限值时 必须对电磁辐射体的工作状态和防护措 施进行检查 查明原因 并应采取有效治理措施 4 4 2 某电磁辐射体使环境电磁辐射水平超过本规定的限值时 必须尽快采取措施降低 辐射水平 同时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产生过量辐射照射的原因以及准备治理的措施 4 4 3 在对辐射水平进行评价时 应考虑到某一辐射体可能存在的几种辐射频率的贡献 以及多个辐射体的贡献 即应满足式 2 式中 第 M 个辐射 N 频段辐射的辐射水平 对应于 N 频段的电磁辐射所规定的辐射限值 5 监测的质量保证 第 35 页 5 1 电磁辐射监测事先必须制定监测方案及实施计划 5 1 1 监测点位置的选取应考虑使监测结果具有代表性 不同的监测目的 应采取不同的 监测方案 5 1 2 监测所用仪器必须与所测对象在频率 量程 响应时间等方面相符合 以保证获得 真实的测量结果 5 1 3 监测时要设法避免或尽量减少干扰 并对不可避免的干扰估计其对测量结果可能产 生的最大误差 5 1 4 监测时必须获得足够的数据量 以便保证测量结果的统计学精度 5 2 监测仪器和装置 包括天线或探头 必须进行定期校准 5 3 监测中异常数据的取舍以及监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应按统计学原则办理 5 4 电磁辐射监测应建立完整的文件资料 仪器和天线的校准说明书 监测方案 监测布 点图 测量原始数据 统计处理程序等必须全部保留 以备复查 5 5 任何存档或上报的监测结果必须经过复审 复审者应是不直接参与次项工作但又熟悉 本内容的专业人员 6 名词解释 6 1 电磁辐射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 象 6 2 比吸收率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SAR 指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 射功率 即吸收剂量率 6 3 功率密度 power density 在空间某点上电磁波的量值用单位面积上的功率表示 单位为 W M2 或在空间某点上坡印廷矢量的值 6 4 等效辐射功率 equivalent radiation power 6 4 1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管理学原理中级自考试题及答案
- 了解中医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法律自考试题及答案
- 控制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 客舱清洁考试题及答案
- 铝电解综合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带式球团焙烧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中药合剂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1套附答案详解
- 钽钠还原火法冶炼工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风电场运行管理课件(改)
- 医院医用耗材SPD服务项目投标方案
- 债务重组合同协议书样本
- 杜绝“死亡游戏”(梦回大唐)学生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人教版七上《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教案
- 《妇产科学》课件-9.2产力异常
- 职工食堂服务(技术方案)
- 金融领域反腐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 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