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方案编写模板.doc_第1页
测试方案编写模板.doc_第2页
测试方案编写模板.doc_第3页
测试方案编写模板.doc_第4页
测试方案编写模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修改历史日期版本作者评审号更改请求号2002-8-31.1刘秋林PISCMM_TEM_SPE_002_R012002-10-241.2刘秋林PISCMM_TEM_SPE_002_R02名词释义 Template(模板):一类特殊的文档,可提供构造最终文档的基本工具,任何 Microsoft Word 文档都是以模板为基础的。模板决定文档的基本结构和文档设置,例如自动图文集词条、字体、快捷键指定方案、宏、菜单、页面布局、特殊格式和样式。双击模板文件即可新建基于模板的文件。编写者在这里说明测试方案中的相关术语和缩略词。目 录名词释义. 21 概述. 31.1 编写目的. 31.2 读者对象. 31.3 项目背景. 31.4 测试目标. 31.5 参考资料. 32 测试配置要求. 32.1 网络环境. 32.1.1 网络硬件. 32.1.2 网络软件. 32.2 服务器环境. 32.2.1 服务器硬件. 32.2.2 服务器软件. 32.3 工作站环境. 32.3.1 工作站硬件. 32.3.2 工作站软件. 32.4 测试手段. 32.5 测试数据. 32.6 测试策略. 32.7 测试通过准则. 33 软件结构介绍. 33.1 概述. 33.2 整体功能模块介绍. 33.3 整体功能模块关系图. 33.4 系统外部接口功能模块关系图. 33.5 系统内部接口功能模块关系图. 34 单元测试用例. 34.1 XX系统. 34.1.1 XX子系统. 34.1.2 XX子系统. 34.2 XX系统. 34.2.1 XX子系统. 35 集成测试用例. 35.1 系统外部接口测试. 35.1.1 与XX系统接口测试. 35.1.2 与YY系统接口测试. 35.1.3 与ZZ系统接口测试. 35.2 系统内部接口测试. 35.2.1 子系统内部功能模块接口测试. 35.2.2 子系统之间接口测试. 36 系统测试用例. 36.1 病毒测试. 36.2 用户界面测试. 36.2.1 用户界面测试用例1. 36.2.2 用户界面测试用例2. 36.2.3 用户界面测试用例n. 36.3 性能测试. 36.3.1 性能测试用例1. 36.3.2 性能测试用例2. 36.3.3 性能测试用例n. 36.4 强度测试. 36.4.1 强度测试用例1. 36.4.2 强度测试用例2. 36.4.3 强度测试用例n. 36.5 容量测试. 36.5.1 容量测试用例1. 36.5.2 容量测试用例2. 36.5.3 容量测试用例n. 36.6 配置测试. 36.6.1 配置测试用例1. 36.6.2 配置测试用例2. 36.6.3 配置测试用例n. 36.7 安装测试. 36.7.1 安装测试用例1. 36.7.2 安装测试用例2. 36.7.3 安装测试用例n. 36.8 安全性测试. 36.8.1 安全性测试用例1. 36.8.2 安全性测试用例2. 36.8.3 安全性测试用例n. 36.9 回归测试. 36.9.1 回归测试用例1. 36.9.2 回归测试用例2. 36.9.3 回归测试用例n. 37追溯表. 37 附录. 37.1 附录1 审批记录表. 31 概述1.1 编写目的说明编写本测试方案的目的是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提供关于XX系统整体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测试指导。1.2 读者对象本测试方案可能的合法读者对象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测试组、系统维护工程师。1.3 项目背景可以如下那样简单说明,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方案编写者也可以进行详细说明项目名称:XXX。简称:XXX项目代号:PowerXXX X.0.0。委托单位:XXX。开发单位:创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主管部门:XXX。1.4 测试目标说明进行项目测试的目标或所要达到的目的1.5 参考资料列出编写本测试方案时参考的资料和文献。2 测试配置要求2.1 网络环境在此说明应用系统的网络环境,如果应用系统是网络版的,必须具有本节内容。2.1.1 网络硬件此处给出网络硬件的拓扑图、名称、规格、数量、配置等信息。2.1.2 网络软件此处给出网络软件的名称、协议、通讯和连接方式等信息。2.2 服务器环境2.2.1 服务器硬件此处给出服务器硬件的名称、规格、数量、配置等信息。2.2.2 服务器软件此处给出服务器软件的名称、协议和版本等信息。2.3 工作站环境2.3.1 工作站硬件此处给出工作站硬件的拓扑图、名称、规格、数量、配置等信息。2.3.2 工作站软件此处给出工作站软件的名称、协议和版本等信息。2.4 测试手段在此参照测试计划说明测试方法和工具,注明执行测试时,必须同时填写测试记录表。2.5 测试数据在此简要说明测试数据的形成,如以客户单位具体的业务规则和XX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参考XX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XX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和数据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运行限制,设计测试用例,作为整个XX系统的测试数据。2.6 测试策略在此说明测试策略,可以如下这样说明测试过程按三个步骤进行,即单元测试、组装、系统测试,根据不同阶段测试的测重点不同,分别介绍测试策略:A) 单元测试首先按照系统、子系统和模块进行划分,但最终的单元必须是功能模块,或面向对象过程中的若干个类。单元测试是对功能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也是后续测试的基础。目的是在于发现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因此需要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着重考虑以下五个方面:1) 模块接口:对所测模块的数据流进行测试。2) 局部数据结构:检查不正确或不一致的数据类型说明、使用尚未赋值或尚未初始化的变量、错误的初始值或缺省值。3) 路径:虽然不可能做到穷举测试,但要设计测试用例查找由于不正确的计算(包括算法错、表达式的符号表示不正确、运算精度不够等)、不正确的比较或不正常的控制流(包括不同数据类型量的相互比较、不适当地修改了循环变量、错误的或不可能的循环终止条件等)而导致的错误。4) 错误处理:检查模块有没有对预见错误的条件设计比较完善的错误处理功能,保证其逻辑上的正确性。5) 边界:注意设计数据流、控制流中刚好等于、大于或小于确定的比较值的用例。)集成测试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通常,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需要将所有的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系统,这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把各个模块连接起来的时候,穿越模块接口的数据是否会丢失。() 一个模块的功能是否会对另一个模块的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各个子功能组合起来,能否达到预期要求的父功能。() 全局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 单元模块的误差累积起来,是否会放大,从而达到不能接受的程度。我们在组装时可参考采用一次性组装方式或增殖式组装方式。)系统测试系统测试目的是在于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主要是下列类型的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测试用户界面是否具有导航性、美观性、行业或公司的规范性、是否满足设计中要求的执行功能。) 性能测试:测试相应时间、事务处理效率和其他时间敏感的问题。) 强度测试:测试资源(内存、硬盘)敏感的问题。) 容量测试:测试大量数据对系统的影响。) 容错测试:测试软件系统克服软件、硬件故障的能力。) 安全性测试:测试软件系统对非法侵入的防范能力。) 配置测试:测试在不同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的不同软硬件配置条件下,软件系统的质量。) 安装测试:确保软件系统在所有可能情况下的安装效果和一旦安装之后必须保证正确运行的质量。2.7 测试通过准则在此规定本系统通过测试的准则,即当依据测试用例执行者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或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虽有不符但不可归咎于应用程序时为测试通过,反之则为测试失败。3 软件结构介绍3.1 概述在此概要介绍应用系统的整体功能。如模块包括XXX,XXX和数据维护系统等XX个系统,每个系统又包括若干子系统或功能模块。3.2 整体功能模块介绍在此介绍XX系统的功能模块如下表所示。序号系统名称子系统软件项标识备注1如公文管理2345678910113.3 整体功能模块关系图此处给出软件功能模块结构图。3.4 系统外部接口功能模块关系图此处说明整个应用系统和已经存在或即将存在的其他应用系统之间关于数据通信和功能调用等的接口约定和具体的运作机制。具体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剪3.5 系统内部接口功能模块关系图此处说明整个应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子系统内部各功能模块之间关于数据通信和功能调用等的接口约定和具体的运作机制。4 单元测试用例注:模板是按照系统模块化进行编写的,具体项目可参照执行,如面向对象的编程时可以按组件进行单元测试。4.1 XX系统4.1.1 XX子系统4.1.1.1 XX模块测试软件项代号:XX 方案代号:YY 需求规格说明:在此详细描述软件项的用户需求。测试用例:在此说明模块测试要用到的测试用例1 针对测试对象设计的第一个测试用例。说明测试用例名、测试用例标识号、测试用例的测试目标、测试用例的详细描述、测试用例要用到的特殊设备和要求。测试数据包括正常数据,错误数据,异常数据等前提条件描述完成本测试用例的必要前提条件。执行时间描述执行本测试用例的估计执行时间。测试过程第N步:描述一个单独的测试步骤。2 针对测试对象设计的第二个测试用例。预期输出:1 测试用例一的预期输出。2 测试用例二的预期输出。测试人:测试时间: 年 月 日填写说明:1. “软件项代号”是来自于软件功能结构划分中的规定。2. “需求规格说明”是来自于需求分析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和详细设计说明书中的需求和设计要求。3. “测试用例”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和详细设计说明书来制定的。4. “预期输出”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和详细设计说明书来制定的。5. “方案代号”是由测试方案编写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4.1.1.2XX模块测试用例。4.1.1.3XX模块测试用例。4.1.1.4XX模块测试用例。4.1.1.5 XX模块测试用例。4.1.2 XX子系统4.1.2.1XX模块测试用例。4.1.2.2XX模块测试用例。4.1.2.3XX模块测试用例。4.1.2.4XX模块测试用例。4.2 XX系统4.2.1 XX子系统4.2.1.1XX模块测试用例。4.2.1.2XX模块测试用例。4.2.1.3XX模块测试用例。4.2.1.4 XX模块测试用例。4.2.2XX子系统。4.2.3XX子系统。5 集成测试用例5.1 系统外部接口测试5.1.1 与XX系统接口测试软件项代号:XX 方案代号:YY 需求规格说明:XX。测试用例:(和模块测试一样进行相关说明)XX。预期输出:XX。测试人:测试时间: 年 月 日填写说明:1)“软件项代号”是来自于软件功能结构划分中的规定,由“本系统接口软件项代号_对方接口系统软件项代号”格式确定。2)“需求规格说明”是来自于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中的需求和设计要求。3)“测试用例”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来制定的。4)“预期输出”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来制定的。5.1.2 与YY系统接口测试。5.1.3 与ZZ系统接口测试。5.2 系统内部接口测试5.2.1 子系统内部功能模块接口测试5.2.1.1X1子系统内部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测试5.2.1.1.1M1M2功能模块间接口测试用例软件项代号:XX 方案代号:YY 需求规格说明:XX。测试用例:XX。预期输出:XX。测试人:测试时间: 年 月 日填写说明:1)“软件项代号”是来自于软件功能结构划分中的规定,由“功能模块M1软件项代号_功能模块M2件项代号”格式确定。2)“需求规格说明”是来自于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中的需求和设计要求。3)“测试用例”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来制定的。4)“预期输出”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来制定的。5.2.1.1.2MiMj功能模块间接口测试用例。5.2.1.2X2子系统内部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测试。5.2.1.3Xn子系统内部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测试。5.2.2 子系统之间接口测试5.2.2.1 X1X2子系统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测试软件项代号:XX 方案代号:YY 需求规格说明:XX。测试用例:XX。预期输出:XX。测试人:测试时间: 年 月 日填写说明:1. “软件项代号”是来自于软件功能结构划分中的规定,由“子系统X1功能模块软件项代号_对方X2功能模块软件项代号”格式确定。 2. “方案代号”是由测试方案编写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 3. “需求规格说明”是来自于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中的需求和设计要求。 4. “测试用例”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来制定的。 5. “预期输出”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来制定的。 6. “方案代号”是由测试方案编写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5.2.2.2 XiXj子系统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测试。5.2.2.3XmXn子系统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测试。6 系统测试用例6.1 病毒测试 软件项代号:XX 方案代号:YY 需求规格说明:XX。测试用例:XX。预期输出:XX。测试人:测试时间: 年 月 日填写说明:1. “软件项代号”是来自于软件功能结构划分中的规定。 2. “方案代号”是由测试方案编写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 3. “需求规格说明”是来自于需求分析说明书中的需求和设计要求。 4. “测试用例”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来制定的。 5. “预期输出”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来制定的。 6. “方案代号”是由测试方案编写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6.2 用户界面测试在此说明用户界面测试用例6.2.1 用户界面测试用例1。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