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福柯《规训与惩罚》有感——对规训性权力的理解@张娇.doc_第1页
读福柯《规训与惩罚》有感——对规训性权力的理解@张娇.doc_第2页
读福柯《规训与惩罚》有感——对规训性权力的理解@张娇.doc_第3页
读福柯《规训与惩罚》有感——对规训性权力的理解@张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学号:S201414014 专业:社会学 姓名:张娇读福柯规训与惩罚有感对规训性权力的理解初读福柯的规训与惩罚时,并没有太多感触,只觉得其语言太过于晦涩难懂,第二次在读时,才对之有了一点想法。规训与惩罚表面上看,是在讲刑罚方式的演变历史,从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肉体酷刑到古典时期惩罚权利的符号技术再到现代社会的以监狱为体现形式的规训权力和规范化监督。福柯在书中以监狱的诞生过程为依托,详尽而深刻的论述了作为权利表现形式的刑罚如何从一种“表象的、戏剧性的、能指的、公开的、集体的形式”转变为一种“弥漫的、细致的、微观的、无微不至的方式”。当然,本书的核心内容并不在于此,而是论述现代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即规训权力。正如福柯在书中所说:“如果这意味着从现在的角度来写一部关于过去的历史,那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如果这意味着写一部现在的历史,那才是我的兴趣所在”。也就是说,之所以谈及过去作为一种公共景观的酷刑,其目的是通过对比,让读者对现代社会的规训式权力有着更深刻的认识。福柯认为,规训权力是作用于灵魂而非作用于肉体的惩罚技术,这种惩罚方式的出现,或者说酷刑的消失,并不是文明化、人道化的结果,而是惩罚的权力技术更精细化的结果,是一种统治方式和权力运作技术的改变。规训性权力是对人的肉体、姿势和行为的精心操纵的技术,通过诸如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以及检查等等手段来训练个人,制造出只能按照一定规范去行动的驯服的身体。它既不等同于一种体制,也不等同于一种机构,它是一种权力类型,一种行使权力的轨道。它包括一系列手段、技术、程序、应用层次、目标等。它是一种权力“物理学”或者权力“解剖学”,一种技术学。例如,新兵的操练“他们要逐渐习惯于昂首挺胸,收腹垂臂,笔直的站立。为了养成习惯,他们要用这种姿势贴墙站立,脚跟、大腿、腰部和肩部都要触墙,手背也要触墙,打他们伸手时,手不能离开身体甩出来。.最后,还要学会绷紧膝盖,脚尖向前,列队行进”(1764年3月20日法令)。这种精心计算的强制力慢慢通过人体各个部位,控制着人体,使之变得柔韧敏捷。这种强制也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习惯性动作。由此可见,一整套的知识、技术和“科学”已经和惩罚权力的实践纠缠在一起,这种所谓的“科学”话语使得这种规训变得“合法化”,使人的身体日益被驯服,使人的灵魂日益变为为他人服务的“机器”。当然,在福柯看来,这种规训式权力背后所隐藏的并不只是生物“解剖学”,反之,更多的是一种政治经济学。这种政治经济学,在笔者看来才是惩罚方式不断演进的根本原因,也是规训式权力得以继续存在而没有被其他惩罚方式替代的原因。福柯认为这种规训权力运作机制要比暴力、酷刑、国家机构、法律机构更为有效,他认为最能体现这种规训性权力机制的是边沁设计的全景敞视建筑,即“四周是一个环形建筑,中心是一座瞭望塔。瞭望塔有一圈大窗户,对着环形建筑。环形建筑被分成许多小囚室,每个囚室都贯穿建筑物的横切面。各囚室都有两个窗户,一个对着里面,与塔的窗户相对,另一个对着外面,能使光亮从囚室的一端照到另一端。”这种建筑结构的奇妙之处在于,通过逆光效果,塔楼通过窗户可以有效的监视囚室的各种活动。在这种监狱体系中,权力技术被精致化了,监控者只需通过注视就使得被监控者处于控制之中。这种注视性控制福柯称其为“权力的眼睛”。“没有必要发展军备、增加暴力和进行有效的控制”。只要有注视的目光就可以了。一种监视的目光,每一个人在这种目光的压力之下,都会逐渐自觉地变成自己的监视者,这样就可以实现自我监禁。由此可见,与暴力式权力机制相比,规训性权力机制所付出的代价更小,却更有效。不可否认,这种规训性权力机制对资产阶级的统治来说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使“他治”变成了“自治”。在这种权力机制中,资产阶级并不是以权力占有者的身份出现,也并非运用自己已占有的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去统治,而是通过规训性权力的监视、检查、管理等规范化手段来实施控制、支配,而这些规范化手段已通过所谓的“科学”、“生物解剖学”、“物理学”等知识话语而变得合法化。由此导致人们认为这些所谓的规则是合法的,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愿意去遵守,并且已习惯了这种约束。从这可以看出,与暴力式权力机制相比,规训性权力机制所付出的代价更小,却更为有效大到整个社会有机体,小到社会中的个人,无不在其控制范围之内。当然,福柯对规训性权力的论述并不限于此,他认为“在17和18世纪,规训机制逐渐扩展,遍布了整个社会机体,所谓的规训社会形成了”。他认为最初这种规训性权力机制主要存在于监狱、修道院中,以后逐步扩展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学校、兵营、工厂、城镇以至整个社会都被规训性权力的网络所覆盖,现代社会是一个布满规训性权力机制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被固定在某些特定的区域,按照一定的标准被监视、训练、检查、管理,实质上就是被支配、被控制。整个社会是个大型的“全景敞视主义”,每个人都受到规训性权力的有效干预。正如,在校学习的学生,要受到教师的监督,还要被迫接受科层制体制下的层层监视,同时还得接受那套优劣生评判的规则,在这些规则下,学生们基于种种客观原因不得不在这套体制下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更为可悲的是,通过所谓的“社会化”、“合法化”,人们已逐渐习惯了这种控制与支配,习惯了这种规训,这些所谓的条条框框已成为了人们的“惯习”,成为了人们自觉遵守的规范。这种“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操控,在福柯看来是极其恐怖的事情。它通过对精神层面的渗透和教育,使你的肉体走向驯顺,使你成为这个社会里恭顺的一名良民,而代价就是丧失作为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丧失为自己的生活做选择的权力,成为整个“现代化”社会大铁笼上的一个螺丝钉。这种悲观主义论与韦伯、齐美尔等社会学者所持的观点类似,只不过他们所论述的角度不同。韦伯认为这种“悲观”是由行动的日益理性化导致的,而齐美尔认为这种悲观源于客观文化的势力压制了主观文化的力量。无论其角度如何,福柯对规训权力的论述暗含了对现代社会的批判。而对之我的观点是,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个人行动的日益理性化,客观文化的日益增强,人们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异化”的倾向,人们违背自己的意愿干着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为了生存,为了其他不得已的目的,沦为了为他人赚取利润的“工具”,至此,“主观人”也变为了“客观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另一面,正如哈贝马斯从沟通行动理论出发阐述了从工具性“系统”到人性化“生活世界”的可能性,马克思也认为通过革命的手段可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对此,我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根本在于其不同于动物的主观能动性,现代社会虽充满功利性、目的性,但人性永远不会被覆灭。当然,福柯关于规训性权力的论述,学术界也对此褒贬不一。有学者认为福柯通过规训性权力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显然过于片面,他只注意到理性化、规范化管理所具有的统治效应、压迫形式,却未能指出其进步性的一面。另外,也有学者指出福柯在对现代社会的分析中过于强调规训性权力机制,忽略了其他的权力机制,尤其是忽略了传统政治学所强调的国家机构、法律制度所具有的权力作用,甚至片面否定了社会的经济权力、国家权力所具有的重要地位,这样就难以对现代社会作出全面的、辩证的分析。正如法国另一位著名的权力理论家普朗查斯所指出的,福柯低估了国家权力的重要性。国家权力是同规训性权力交织在一起发挥作用的,甚至可以说国家权力是规训性社会存在的条件和基础,福柯夸大规训性权力的作用而完全忽略国家权力的作用,显然是片面的。但无论怎么说,福柯无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考察权力。通过这种方法,福柯提出了权力的全新概念,为后人观察和了解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总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聪明睿智如福柯,也无法摆脱这个规律。但是,无论福柯的哲学存在什么样的缺陷,都不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