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一节失业的描述第二节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第三节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第四节通货膨胀的描述第五节通货膨胀的原因第六节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第七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 第一节失业的描述 失业的描述失业的分类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失业的代价充分就业和失业率 一 失业及其分类 一 失业的定义失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 所有那些未曾受雇以及正在变换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找到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 二 失业率的定义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 称为劳动力总数 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就是失业率 即 二 失业的分类 除了前述各种失业外 经济中往往还存在另一种失业 隐蔽性失业 隐蔽性失业是指表面上有工作 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做出贡献的人 即有 职 无 工 的人 或者说 这些工人的边际生产力为零 当经济中减少就业人员而产量仍没有下降时 就存在着隐蔽性失业 一般说来 失业按其原因大体可分几类 1 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形成的所谓摩擦性失业 2 工人不满意现有工作 离职去寻求更理想的工作所造成的求职性失业 3 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特点 劳动力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所引起的结构性失业 4 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技术性失业 5 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季节性失业 6 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所谓古典失业 7 由于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周期性失业 8 由于有效需求水平过低而造成的需求不足型失业 三 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根据引起失业的不同原因 在经济分析中 人们又把上述的各种失业分为由于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周期性失业 与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自然失业 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自然失业是在任何动态市场经济中都是必然存在的 这类失业 凯恩斯把它称之为自愿失业 前述的摩擦性失业 求职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和古典失业 都属于自然失业 三 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一 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如果一个社会只存在自然失业 而不存在或已消除了由于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周期性失业 这种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不与自然失业的存在相矛盾 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的失业率或长期均衡的失业率 充分就业时仍然有一定的失业 这种失业的存在不仅是必然的 而且还是必要的 二 充分就业和潜在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国民收入是潜在国民收入 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 失业率越是接近于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 实际的国民收入就越是接近于潜在的国民收入 由于生产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不断增加和提高 潜在国民收入总趋于提高 因此 如果要使失业率保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 实际国民收入增长必须快于潜在国民收入增长 三 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fU lE 一 自然失业率的定义 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 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 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如果劳动市场处于稳定状态 即失业率没有变化 那么 找到工作的人数必定等于失去工作的人数 因此 劳动市场达到稳定状态的条件就是 f 就职率 即每个月找到工作的失业者的比例 l 离职率 即每个月失去自己工作的就业者的比例 E 就业者人数 U 失业者人数 N 劳动力人数 N E U 相应地 自然失业率有自然就业率 100 自然失业率 第二节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W W N N NS ND NE D D S S N N E E 0 0 W W D D S S 就业 就业 非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 ND NS 自愿失业 第三节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失业的经济损失奥肯定律 一 失业的经济损失 使他的收入减少 从而生活水平下降 对社会来说 失业增加了社会福利支出 造成财政困难 失业率过高又会影响社会安定 带来其他社会问题 从整个经济看 失业对经济最大的损失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减少 一般来说 失业的存在 对个人和社会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对于个人来说 如果是自愿失业 当然在一定意义上会给他带来闲暇的享受 但如果是非自愿失业 则会 二 奥肯定律 ArthurM Okun1928 1980 假定潜在国民收入每年增长X 如果实际国民收入每年增长超过潜在国民收入的3 则失业率下降1 奥肯定律是描述国民收入增长和失业率变动之间关系的一条经验性定律 这条定律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经济如何增长才能达到充分就业问题 重要结论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 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 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 那么 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必须快于潜在的GDP增长 第四节通货膨胀的描述 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的衡量通货膨胀的分类 一 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通常是指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理解这一含义时 应注意 物价的上升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 而是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即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 而是指持续一定时期的物价上升 二 通货膨胀的衡量 一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物价指数 Ptqt P0qt 100 上述公式中 Pt为比较基期价格 Pt为比较期价格 qt为比较期数量 二 三种物价指数 1 消费物价指数 CPI 2 批发物价指数 PPI 3 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 三 通货膨胀的分类 第五节通货膨胀的原因 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持续 一 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认为 通货膨胀是由于 较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 造成的一种货币现象 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 费雪的交换方程 IrvingFisher 1867 1947 MV Py 上式中 M为货币供给量 V为货币流通速度 P为价格水平 y为实际收入水平 二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这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 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 总供给不足 对于引起总需求过大的原因又有两种解释 其一是凯恩斯主义的解释 强调实际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 其二是货币主义的解释 强调货币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 凯恩斯认为 当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 表明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 这时 如果总需求仍然增加 就会由于过度总需求的存在而引起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又称超额需求的通货膨胀 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可以用膨胀性缺口这一概念来说明这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二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 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如右图所示 Y AD o K Y 45 E AD AD 膨胀性缺口 膨胀性缺口与通货膨胀 二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P E0 ADf P0 P1 0 yf AS y AD 超额需求或通货膨胀缺口 还可以用总需求 总供给模型来说明 如右图可以说明膨胀性缺口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在右图中 当总需求曲线为ADf时 国民收入达到了充分就业的水yf 价格水平为P0 当总需求增加到AD时 国民收入已无法增加 价格水平上升到P1 这样就由于总需求过度而引起了通货膨胀 二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凯恩斯强调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不会并存 通货膨胀是在充分就业实现后产生的 但实际上 在经济中未实现充分就业时 也可能产生通货膨胀 如右图所示 当总需求曲线还是在与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部分相交时 即经济尚未达到充分就业之前时 总需求曲线右移也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 由P1上升到P2 所不同的是由此还带来了实际收入的增加 由Y1到Y2 这种伴随有实际收入同时增加的价格水平上升 有人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y 二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关于总需求曲线的向右上方移动 可以是由于实际因素导致IS曲线右移的结果 如资本边际效率上升从而投资需求增加 出口需求增加 进口需求下降 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从而消费需求增加等 也可以是由于货币因素导致LM曲线右移的结果 如货币供给增加或货币供给不变条件下货币需求减少 凯恩斯主义强调实际因素的作用 而货币主义则认为 实际因素即使对总需求有影响也是不重要的 由此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也不可能是持久的 引起总需求过度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度发行 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不同解释 y 三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这是从总供给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 供给就是生产 根据生产函数 生产取决于成本 因此 从总供给的角度看 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成本的增加 成本的增加意味着只有在高于从前的价格水平时 才能达到与以前同样的产量水平 即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引起成本增加的原因并不相同 因此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可以根据其原因的不同而分为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三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第一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工资是成本中的主要部分 工资的提高会使生产成本增加 从而价格水平上升 在劳动市场存在着工会的卖方垄断的情况下 工会利用其垄断地位要求提高工资 雇主迫于压力提高了工资之后 就把提高的工资加入成本 提高产品的价格 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P P2 P3 AD AS AS3 AS2 AS1 E3 E2 E1 y1 y2 yf 0 y3 P1 三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第二 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又称价格推动的通货膨胀 指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厂商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 具有垄断地位的厂商控制了产品的销售价格 从而就可以提高价格以增加利润 经济学家认为 工资推动和利润推动实际上都是操纵价格的上升 其根源在于经济中的垄断 即工会的垄断形成工资推动 厂商的垄断引起利润推动 P P2 P3 AD AS AS3 AS2 AS1 E3 E2 E1 y1 y2 yf 0 y3 P1 三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第三 原材料和能源等涨价推动通货膨胀 除了工资和利润上升的推进 原材料和能源等涨价也会使成本提高 使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引起通货膨胀 除了上述需求拉上和供给推动 许多经济学家还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起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 他们认为 通货膨胀不是单一的总需求或总供给而是这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P P2 P3 AD AS AS3 AS2 AS1 E3 E2 E1 y1 y2 yf 0 y3 P1 四 结构性通货膨胀 这种理论从各生产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各生产部门之间收入水平的赶超速度等角度分析了由于经济结构特点而引起通货膨胀的过程 其他不同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劳动市场上失业与空位并存的特点等等都会引起不同情况的结构性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与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无关 来自于不同生产率的经济部门之间的攀比 工资的增加往往是从个别部门开始的 但由于各部门之间工资的攀比行为 个别部门工资的增加往往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的上升 本来 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 工资增长率提高较快 两者相适应 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但由于那些生产率提高较慢的部门与此同时也要求较高的工资增长率 要与高生产率部门看齐 结果导致全社会的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 导致通货膨胀 五 通货膨胀的持续 0 0 P P y y AD1 AD0 AD2 AD0 AD1 AS1 AS AS2 P1 P0 P0 P1 y y 超额需求 超额需求 超额需求 E E 第六节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一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通货膨胀不利于储蓄者 通货膨胀不利于债权人 通货膨胀有利于政府 1 有助于财富从居民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 2 有助于政府税收 首先 通货膨胀是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的 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 同样 在雇主与工人之间 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因为工人的工资一般比较固定 而雇主则可以从通货膨胀中获利 其次 通货膨胀对储蓄不利 再次 通货膨胀还会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实际利率为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差额 只要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 则实际利率就是负值 实际研究表明 在政府与公众之间 通货膨胀常常是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二 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随着通货膨胀出现 产出增加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引致失业 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 上面 我们假定国民经济的实际产出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 而实际上 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是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 下面考虑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随着通货膨胀而出现 产出增加 这就是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刺激 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 第二种情况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引致失业 第三种情况 极度膨胀导致经济崩溃 第七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0 PC u 一 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 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的形态表明 在未达到充分就业 然而又接近充分就业时 存在一个 准通货膨胀 的区域 这时提高总需求水平 一方面会提高总产量和就业水平 另一方面也会使物价上升 这样 在物价水平上升和就业水平之间就会有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菲利浦斯曲线就是一条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 当失业率较低时 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 反之 当失业率较高时 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 甚至是负数 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货币工资增长率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 因此 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一 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 1958年 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近100年的资料做出了一条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 通货膨胀高时 失业率低 通货膨胀率低时 失业率高 这条曲线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 u 0 PC 上式中 为通货膨胀率 u为失业率 u 为自然失业率 为衡量价格水平对于失业率的反映程度 二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菲利浦斯曲线提供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为实施政府干预 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了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 在失业率低而通货膨率高时 采用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 以较高的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反之 在失业率高而通货膨胀率低 采用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 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这样 可以把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之内 0 PC A u N M A M N uM uN uA 三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针对菲利普斯曲线忽视了一个影响工资变动的重要因素即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这一缺陷 货币主义代表人物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适应性预期概念 所谓适应性预期是指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形成并调整对未来的预期 他们根据适应性预期 把菲利浦斯曲线分为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 凯恩斯主义认为 按预期扩大的菲利浦斯曲线依然表现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只不过现在的交替关系表现为用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一定失业率 货币主义反对上述论点 他们认为 菲利浦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此消彼长关系 只有在短期才存在 在长期 菲利浦斯曲线变成一条垂线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三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0 PC e 1 u u 1 2 3 PC e 2 PC e 3 如果通货膨胀被预期 菲利浦斯曲线会将向右上方移动 这条向右上方移动的菲利浦斯曲线称为预期扩大的菲利浦斯曲线 如通货膨胀率预期5 则工资上升7 只认为实际2 如果原来只需2 现需7 四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0 u u PC2 pe 6 PC1 pe 3 6 3 B A LPC u1 四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二 按预期扩大的菲利浦斯曲线 2 按预期扩大的菲利浦斯曲线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Wt f Ut apet Wt表示t时期货币工资上涨率 Ut表示t时期的失业率 pet表示t时期的通货膨胀预期 三 短期和长期菲利浦斯曲线 2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是表明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曲线 所以 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浦斯曲线在短期内是可以成立的 这也说明 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长期菲利浦斯曲线是一条垂线 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 而且 在长期中 经济中能实现充分就业 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 因此 垂直的菲利浦斯曲线表明了 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 失业率总是固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 以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不能减少失业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不断右移 不但会形成垂直的长期菲利浦斯曲线 甚至可能形成向右上倾斜的正相关曲线 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为3 而人们预期为5 并以这一预期要求提高工资 则企业就不但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N120198440A 基于机器视觉的注塑件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 2025年智能匹配无中介费二手商铺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规范文本
- 2025版国防科技产业投资咨询顾问合同范本
- 2025版权授权协议书范本:原创游戏角色版权许可
- 2025年度企事业单位食堂膳食供应服务采购合同
- 2025版实习期间实习生社会保险缴纳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租赁推广合同
- 2025版汽车贷款贷款合同补充条款及附件
- 2025年度企业员工职业素养提升合同
- 翻越您的浪浪山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课件
- 无人机培训招生宣讲
- 姜黄素合成路线
-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试题及详解
- 安全教育:不私自离开幼儿园
- 泛光施工招标文件
- 刑法各论(第四版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ppt整套教学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 第7章:方差分析课件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6-18-01-07 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
- DS6-K5B计算机联锁系统介绍文稿
- 工艺管廊架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