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的手性拆分(文献综述).pdf_第1页
毛细管电泳的手性拆分(文献综述).pdf_第2页
毛细管电泳的手性拆分(文献综述).pdf_第3页
毛细管电泳的手性拆分(文献综述).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细管电泳的手性拆分 文献综述 朱 晓峰林 炳承 中国科 学院大 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 1 1 6 0 2 3 提 要根 据最近文献 对毛细管电 泳在手 性拆分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评述 包括各种操作模式和各类 手性选择剂 进一步评 述了手性拆分机理的研究 显示出毛细管电 泳是手 性拆分的一种高效 快速 简便的 分离 手段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 手性拆分 机理 分类 号 O 6 5 8 1 前言 生物活性物质 包括药物 虽然并不都是手性 的 但具 有手性 灾 中 心 的生 物 物镏 剩 具 对 杂映程 体 寮 间 涞活往 往 存 在 着 差 异 手 性 左 右 旋 异 构 体 中 每 个 对 映 异 构体有不同的三维结构 而人体中的受体和酶一般 都是 鞘 终餍缘 模 也 具 有 三维 结 构 它只选 择外庀 消旋药 物中的某一对映体与之结合 而起到治疗作用 对剩 余的另一对映体来说 是非活性的或是有害的 因而 显示出不同的疗效和毒理学性能 在药物方面 据统 计世界 上使用的 1 8 5 0 种药物中 天然的及半合成的 有5 2 3 种 全合成的有1 3 2 7 种 1 2 在天然和半合成 的 5 2 3 种中 非手性 只有 6 种 手性药有 5 1 7 种 在 手性药物中 单一对映体有 5 0 9 种 外消旋药物有 8 种 在全合成的1 3 2 7 种药物中 非手性药有 7 9 9 种 手性药有5 2 8 种 在手性药物中 单一的对映体只有 6 1 种 其余的4 6 7 种为外消旋药物 可以 看出 在现 在合成的药物中 有相当的药物有手性中心 批准使 用的并非单一的异构体 而是外消旋混合物 从药物 管理部门来说 现在越来越需要了解现用药中每一 个异构体的药理学及毒理学性能 最后导致生产和 使用手性纯的化合物 1 9 9 2 年美国F D A提出 制药 公司必须测定每个药物的立体异构体的组成 对每 个异构体的药理学活性都要有 比较 特别是新药的 报批都应有这些材料 1 9 9 2 年6 月 美国F D A正式 公布了 关于手性药物研究开发市场销售的准则性文 件 这是制药工业盼望已 久的 也将进一步激励手性 药物的开发 手性中间 体及分离技术是许多制药及化学公司 正在研究发展的重点 这就需要一种快速有效简便 的 分 析 技 术对 映 体 的 物 理 化 学 性 质 相 似 分 离 难 度 大 色谱技术是目前手性分离的主要方法 毛细管电 泳是 8 0 年代以来新兴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 由于它 高 效 快 速简 便 等 特点而 被 还广 泛 应 用 于 药 物生 物 大分子 临床医 学等领域 在手性分离方面 毛细 管 电泳显示了巨大的潜力 下面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手 性化合物及对拆分机理的研究作一评述 2 分离方式 按照毛细管电 泳的 操作模式 分离方式可分为 毛细管区带电 泳 胶束电 动毛细管色谱 毛细管凝胶 色缀和兔 毛细 管艿电 色谱 滋 体系 2 1 毛细管区 带电泳 2 1 1 金属离子配合物的毛 细管区 带电 泳体系 在金属离子配合物手性拆分的毛细管电 泳中 通常用 C u 2 金属离子和 L型氨基酸或缩二氨酸的 络合物作为手性添加剂 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如p H 值 金属离子和配体的比例 温度 配体的种类及表 面活性剂 能 够改变手性选择性 分离机理基于金属 离子络合物和手性对映体形成三元络合物的稳定性 不同 从而实现分离 Z a r e 等 3 在2 5 m m o l L C u S O 4 5 H 2 O 5 m m o l L A s p a r t a m e p H7 2 的乙酸铵 条件下分离了 丹酰化氨基酸对映体 G o z e l 等 4 优化 了分离条件 对 1 4 种丹酰化氨基酸对映体实现了分 国 家自 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 9 6 3 5 0 2 0 通讯联系人 本文收稿日 期 1 9 9 7 1 1 1 2 修回日 期 1 9 9 8 0 3 0 4 离 C o h e n 等 5 报道了用C u 2 d i d e c l y L a l a n in e S D S 体系对几种丹酰化氨基酸衍生物的手性分离 在该体系中 最佳的p H值在7 8 之间 氨基酸配体 和金属离子的摩尔之比为 2 1 时对分离最为有利 选择不同的配体可以改变氨基酸对映体的出峰次 序 当选择 A s p a r t a m e 天冬酰胺 为配体时 D型氨 基酸先出峰 同样 L h i s t i d i n e 为配体时 带有芳香环 和极性侧链的D型氨基酸先出峰 而对于脂肪族类 氨基酸 出峰次序正好相反 2 1 2 环糊精 毛细管区 带电 泳体系 在毛细管电泳中 环糊精是最常用的手性选择 剂 除了3 种天然的环糊精 C D外 还有大量 的衍生物 当选择电中性的 C D作为手性选择剂时 它所能适用的对象是带电 物质 我们 6 已对1 2 3 种 手性药物进行了 第一轮拆分筛选工作 发现 类C D 的分离能力最强 以H P C D最为出色 这不仅与 C D分子空腔大小有一定关系 而且还和 C D的对称 性有关 我们 认为 对于碱性化合物 适宜的p H值 为 2 5 对于弱酸类化合物 最佳的p H值为p K a 0 5 影响拆分的实验操作参数有 p H值 电压 温 度 C D的浓度等 其中以C D的浓度和p H值为主要 参数 缓冲液的种类及其离子强度都会影响分离结 果 除此以 外 有机添加剂如甲 醇 四 烷基铵类 高分 子化合物羟丙基甲 基纤维素等可改善分离情况 若 分离的对象为中性化合物 也可用带电的C D 如某 些衍生环糊精 对其进行拆分 S t a lc u p 等 7 用S u l f a t e d C D分离了约5 0 种手性化合物 新的 聚阴离子 C D引 起了广泛的注意 T a it 等 8 用丁磺酸基 C D分离了 胺类手性化合物 他们指出 该类选择剂 优于中 性环糊精 如 C D H P C D等 G a r e il 等 9 使用二元环糊精体系分离了中 性化合物 并对该体 系作了 理论研究 优化了分离条件 J ir a 等 0 用硼酸 盐 环糊精体系拆分二醇对映体 提出了可能拆分的 机理 G u t t m a n 等 11 用D M C D作为手性选择剂 在有效长度为7 c m的 毛细管内 仅用4 0 s 的时间 基 线分离了M e t a p r o t e r e n o l 对映体 被称为超速分离 2 1 3 冠醚 毛细管区带电 泳 1 8 冠 6 四羟酸是常用的冠醚类手性选择剂 K u h n 等 12 用1 8 冠6 四 羧酸 分 离了 氨 基酸 对映 体 使用冠醚和C D的混合物分离胺类化合物时 他们 发现存在着协同 效应 单个选择剂并不能实现手性 分离 最近 S c h m id 和G u e b it z 1 3 用1 8 C 6 H 4 分离了 带有两个手性中性缩二氨酸 d ip e p t id e 的4 个对映 体 但是由 于此类化合物具有毒性 使其应用受到一 定的限制 2 1 4 蛋白 质 毛细管区 带电 泳 用于毛细管手性分离的白 蛋白 有 人血清白 蛋 白 H S A 牛血清白蛋白 B S A 抗生物素蛋白 a v id i n 卵类粘蛋白 o v o m u c o i d l 酸性糖蛋白 l g l y c o p r o t e in 纤维素二糖水解酶 c e ll o b i o h y d r o la s e 粘多糖 m u c o p o l y s a c c h a r id e 菌质纤维素 酶 f u n g a l c e ll u l a s e 伴清蛋白 c o n a l b iu m 酪蛋白 c a s e i n 等 这些蛋白 通常作为添加剂加入缓冲液 中 成为亲合毛细管电 泳分离方式 也有把它们 键合 到凝胶 硅胶微粒和糊精聚合物上 H a g in a k a 等 14 用胃蛋白酶键合柱分离 了碱性和电中性手性化合 物 L i 等 1 5 还用 l 酸性糖蛋白 微粒填充毛细 管电 色谱分离了 酸性和酸性手性药物 F e r e n c 16 选用人 血清铁传递蛋白 t r a n s f e r r in 分离了4 种手性药物 Y a n g 和H a g e 1 对蛋白手性分离的机理进行了研 究 同时由于蛋白质本身有紫外吸收 高浓度的使用 受到一定的 限制 最近 T a n a k a 等 18 利用 部分灌柱 技术克服了检测问题 并用 l 酸性糖蛋白作为手性 添加剂成功地分离了2 9 种碱性外消旋体 2 1 5 低聚糖和多聚糖 毛细管区带电泳 麦 芽糖 糊精 ma l t o d e x t r i n 为 D 葡萄糖 以 1 4 糖苷键相连结的线性低聚物 它和环糊精不同 的是其没有疏水性空腔 淀粉水解成直链淀粉 继续 水解成低聚糖 低聚糖的聚 合度过高 它的 水溶 性就 差 而且一般的都为混合物 最纯的商品化麦芽糖糊 精的聚合度为7 D H u l s t 等 19 用麦芽糖糊精和玉米 糖浆作为手性选择剂对某些酸性手性药物进行了分 离 并对不同低聚糖类的手性选择剂 进行 了考察 S o in i 2 0 用麦芽糖糊精分离了一些酸性和碱性药物 并用1 H和1 C 核磁共振谱证实了 麦芽糖糊精的螺旋 结 构和对映体相互作用导致手性分离 V e r b e k e 等 2 1 用 2 的G l u c i d e x2 作为手性添加剂分离了5 种抗炎药物 S t a lc u p 和 A g y e r i 2 用肝素 h e p a r i n 和酸性粘多糖作为手性选择剂 根据分离物分子的 大小和分析物氮原子的相互静电作用 对拆分的机 理进行了研究 2 1 6 大分子抗生素 毛细管区带电泳 大分子抗生素是相对新型的手性选择剂 这类 选择剂的使用浓度一般都比 较低 1 5 m m o l L A r m s t r o n g 等 2 3 用万古霉素 v a n c o m y c in 利托菌 素A r is t o c e t i n A 和t e i c o p la n in 等3 种糖肽类大分 子抗生素分离了 手性化合物 并对它们的结构和选 择性作了 讨论 t e ic o p l a n in 具有表面活性 其选择性 受到一定限制 加入 S D S可增加分离效率 改变 出 峰次序 利托菌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手性选择 剂 W a r d 等 24 在p H为6 的条件下 利用万古霉素 和分析物带相反的电荷 产生反方向泳动 分离了抗 炎药物和丹酰化氨基酸 除此之外 其它大分子抗生 素如 A 8 2 8 4 6 B 利福霉素S V r i f a m y c i n S V 利福霉 素 B r if a m y c in B 糖 肽 抗 体 g l y c o p e p t i d e a n t ib io t ic 等都被选为手性选择剂 目 前使用大分子 抗生素已有 3 5 0 多个酸性和阴离子外消旋体被拆 分 2 1 7 非水 体系 毛细管区带电 泳 非水体系 毛细管区带 电泳最近引起 了广泛的 注意 它能扩大毛细管电泳的应用范围 在有机溶剂 中 加上高电场和高离子强度的缓冲液都成为可能 而且非水溶剂的不同酸 碱化学和离子 溶剂化作用 效应 在电 迁移过程中 能够导致不同的选择性 在非 水体系中 Y e 和 K h a le d i 2 5 首次用 C D成功地分 离了t r im ip r a m in e 对映体 K h a le d i 等 26 进一步系统 地研究了非水体系中的手性拆分 考察 了环糊精的 种类及其浓度 缓冲液的 离子强度 p H值 电渗流的 控制和温度的影响 并求解了碱类药物和C D的结 合常数 S t a lc u p 等 2 7 用奎宁 Q u in i n e 作为手性选 择剂在非水体系中 分离了某些氨基酸和有机酸 2 2 胶束电 动毛细管色谱 M E C C 2 2 1 单一胶束体系 M E C C 是毛细管电 泳的一种操作方式 它涉及 到电 渗电泳和色谱分配过程 特别适用于亲脂性化 合物的分离 分离机理是基于分析物在水相和胶束 相中的多次分配达到分离 目的 单一胶束体系在 M E C C中只有一种胶束存在 其本身可以是手性或 非手性 若是非手性胶束体系 还需要加入一种手性 选择性 Wa r n e r 首次用 p o l y D S UV C D分 离了 4 种对映体 认为使用此类手性选择剂可以消 除胶束单体和 C D的包合作用 高聚合胶 束 p o l y m e r iz e d 没有临界浓度 因此有广泛的浓度范围可 供 选择 而且此类胶束比普通胶束更有刚性 所以分 析物在胶束表面与其发生作用 比在普通胶束中具 有更高的传质速率 胆汁酸盐是一类通用的阴离子 手性表面活性剂 包括胆酸钠 S C 去氧胆酸钠 S D C 牛胆酸钠 S T C 和去氧牛胆酸钠 S T D C 等 几种 其中去氧牛胆酸钠因其在低 p H值条件下不 像其它胆汁酸盐那样容易形成凝胶而被应用得最为 广泛 T e r a b e 等 2 9 用 5 0 m m o l L S T D C 在p H为 3 的条件下 成功地分离了几种丹酰化氨基酸 胆汁酸 盐单体的极性比S D S的强 使 ME C C的容量因子变 小 特别 适合强疏水性化合物的分离 它具 有逆胶束 结构 可允许使用高浓度的有机添加剂 这些特点显 示出 它比S D S 更具优越性 合成的 新型手性表面 活 性剂在M E C C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 2 2 2 混合胶束 体系 混合胶束体系通常是在加入一种手性胶束的同 时再加入另一种非手性胶束 如S D S 甘草酸 g l y c y r r h iz ic a c id 和 七叶素 e s c in 已被用于混合 胶束体系中 具有手性识别能力 30 甘草酸o c t y g lu c o s id e S D S 和 e s c in S D S 混合胶束可拆分衍生 化的 氨基酸对映体 C lo t h ie r 等 3 1 用胆汁酸 盐 o l y o x y e t h y l e n e e t h e r 混合胶束体系拆分了v e r a p a m i l 对映体及其它化合物 除此之外 十二烷酰氨基酸钠 十二烷基硫酸钠 S D V a l S D S 混合胶束用来分离 Wa f a r in 对映体 32 还可根据分离对象的不同选择 胆汁酸盐 S D S等拆分体系 2 2 3 手性乳胶体系 微乳体系是由表面活性剂 辅助表面活性剂 油 相和水相组成 在H P C E中特别适于分离脂溶性化 合物 使 用加入亲 油性手性 选择剂 的微乳体系 0 5 2 R 3 R 酒石酸二正丁脂 0 6 S D S 1 2 正丁醇 1 5 mm o l L T r i s p H 8 1 在 8 m i n内较好 地分离了 麻黄碱的对映体 3 3 2 3 毛细管凝胶电泳体系 C G E G u t t m a n 等 3 4 把 C D加入到聚丙烯酰胺介质 中 用毛细管凝胶电泳分离了丹酰化氨基酸 环糊精 共聚物凝胶可通过丙烯酰胺和烯丙基 甲氨酰化 环糊精共聚得到 应用此凝胶体系可以分离丹酰化 氨基酸和h o m a t r o p i n e 对映体 B ir n b a u m等 35 把 B S A在毛细管中用戊二醛化学交联成凝胶 采用毛 细管凝胶亲 和 电泳方式 实现了对色氨酸对 映体的拆 分 S u n 等 36 用溴化腈作催化剂将B S A与高分离量 环糊精共价交联聚合 并将其填充在用聚丙烯酰胺 涂层的毛细管中 用以分离l e u c o v o r in 对映体 最 近 L in 等人 3 7 用分离烙印高聚物作为手性选择剂 用毛细管凝胶电 泳分离了3 种氨基酸对映体 2 4 毛细管电色谱体系 C E C 2 4 1 填充柱毛细管电 色谱 L i 3 8 把a l 酸性糖蛋白 键合到5 m的硅胶上 并把其填充到内 径为5 0 蘭 m的毛细管中 作为 手性固 定相 用毛细管电泳对 b e n z o i n等 1 0 种化合物进行 手性分离 填充柱的 E O F比 开管毛细管柱的小 低 浓度的缓冲液和高的电场能提高 E O F 随着有机溶 剂的加入分离度减小 C D 键合柱可拆分中 性和阴 离子化合物 选择磷酸盐和三乙基乙酸铵 T E A A 可改变E O F 的方向 39 2 4 2 壁键合柱开管毛 细管电 色谱体系 壁键合柱和填充柱不同 它可以把环糊精直接 键合到毛细管壁上 而且柱寿命相对较长 S c h u r i n g 40 在1 9 9 2 年把C D键合到毛细管壁上 制备出 耐缓冲液冲刷具有手性分离能力的微径 5 0 1 0 0 蘭m 毛细管柱 他用C h i r a s i l D e x 柱分离了1 苯基 乙 醇对映体 并对p H值 涂层厚度 电压等参数作 了考察 A r m s t r o n g 4 1 用这种柱成功地分离了甲 基 苯巴 比妥 m e p h o b a r b i t a l 外消旋体 K o n is h 42 考察 了 C D键合柱 得出对 S 1 4 5的包合强 度依次为 C D C D C D 3 拆分机理研究 在所有的手性选择剂中 环糊精是用得最为广 泛的一种 它促使对映体分离的最根本原因是它们 之间形成包合物 并且各自 的包合作用产生着差异 从而导致在分离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率 在一 定分离体系中 通过毛细管电泳只能知道对映体是 否能被拆分 很难直接了解对映体在环糊精空腔 内 的空间位置 以及形成包合物的络合比 用毛细管电泳求解环糊精和对映体之间的稳定 常数及热力学参数已 有报道 4 3 通过所得的结果 可以对其拆分有初步的了解 核磁共振是研究主客 体分子之间怎样作用的有利手段之一 通过 N M R 谱中的化学位移和谱峰分裂可以分析其作用机理 C h a n k v e t a d z e 等 4 用 1 3 C N MR研究了用中性和带 电环糊精拆分 M ia n s e r in e 的手性识别机理 指出对 映体1 3C的谱线移动大小和对映体的出峰次序对应 并用化学位移的变化求出主客体的络合比 B o t s i 等 45 用N MR研究了蒎烯对映体和环糊精 三甲 基 环糊精在水溶液 中的手性选择性和空间位置选择 性 并求解了包合比和包合常数 指出对于手性选择 性并不一定能形成氢键或具有芳香环 S a lv a d o r i 等 46 用 N MR及二维 N MR对 F l u b i p r o fe n F lu r b i p r o f e n 和 C D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 究 计算了它们的稳定常数 并提出了相互作用的结 构模型 C o lq u h o u n 等 4 7 用 N M R研究了 C D对 n a r in g in 的手性识别 L ip k o w it z 等 48 49 运用分子模型技术 计算了 包 合物稳定构型的能量 解释了用三甲 基 C D拆分 对映体的 机理 认为驱动包合物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短距离的色散能 而提供手性选择性是短程范德华 作用力 它比 包合能力小 1 2 个数量级 H a m il t o n 等人 5 0 利用晶体结构数据详细研究了 C D和 F e n o p r o f e n 对映 体包合物的空间 结构 此外 微量热 法 m ic r o c a l o r im e t r y 也是研究主客体分子相互作 用的有力手段 它不仅能给出包合比 而且还能给出 相应 的 热 力 学函 数值 5 1 4 结束语 毛细管电泳在手性拆分中显示了强大的实力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虽然人们对手性拆分的机理 尚 不十分清楚 但发展和研究新型手性选择剂仍是 手性拆分研究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H i g h T e c h S e p a r a t i o n N e w s O c t o b e r 1 9 9 4 5 6 2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n g N e w s 1 9 9 0 6 8 1 2 3 8 4 4 3 Ga s s ma n E Ku o J E Z a r e R N S c i e n c e 1 9 8 5 2 3 0 8 1 3 8 1 4 4 G o z e l P G a s s m a n E Mi c h a e l s o n H e t a l A n a l C h e m 1 9 8 7 5 9 4 4 4 9 5 C o h e n A S P a u l u s A K a r g e r B L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i a 1 9 8 7 2 4 1 5 2 4 6 L i n B ig c h e n g Z h u X i a o f e n g K o p p e n h o e f e r B e t a l L C G C 1 9 9 7 1 5 1 4 0 4 6 7 S t a l c u p A M G a h m K H A n a l C h e m 1 9 9 6 6 8 1 3 6 0 1 3 6 8 8 T a i t R J T h o m p s o n D O S t e l l a V J e t a l A n a l C h e m 19 94 6 6 4 0 1 3 4 0 1 8 9 L e l iv r e F G a r e i l P An a l Ch e m 1 9 9 7 6 9 3 9 3 4 0 1 1 0 J i r a T B u n k e A S c h m i d M G e t a l J C h r o m a t o g r 1 9 9 7 7 6 1 2 6 9 2 7 5 1 1 A n t h o n y A u m a t e l l A n d r s C u t t m a n J C h r o m a t o g r 1 9 9 5 7 1 7 2 2 9 2 3 4 1 2 K u h n R S t e i n m e t z C B e r e u t e r T e t a l J C h r o m a t o g r 1 9 9 4 6 6 6 3 6 7 3 7 3 1 3 S c h m i d M G G u e b i t a G J C h r o m a t o g r 1 9 9 5 7 0 9 8 1 8 8 1 4 J u n H Y u k i k o M Y u k i S e t a l J C h r o m a t o g r 1 9 9 5 7 0 8 1 6 1 1 6 8 1 5 L i S L l o y d D K A n a l C h e m 1 9 9 3 6 5 3 6 8 4 3 6 9 0 1 6 F e r e n c K i a l r E l e c t r o p h o r e s i s 1 9 9 6 1 7 1 9 5 0 1 9 5 3 1 7 Y a n g J H a g e D S A n a l C h e m 1 9 9 4 6 6 2 7 1 9 2 7 2 5 1 8 T a n a k a Y T e r a b e S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i a 1 9 9 7 4 4 3 4 1 1 9 1 2 8 1 9 D H u l s t A V e r b e k e N J C h r o m a t o g r 1 9 9 2 6 0 8 2 7 5 2 8 7 2 0 H e l e n a S Mo r g a n S Ma r j a L i i s a R e t a l A n a l C h e m 1 9 9 4 6 6 3 0 5 4 3 0 5 9 2 1 S t a l c u p A M A g y e i N M A n a l C h e m 1 9 9 4 6 6 3 0 5 4 3 0 5 9 2 2 Ve r b e k e N D Hu l s t A E l e c t r o p h o r e s i s 1 9 9 4 1 5 8 5 4 8 6 3 2 3 G a s p e r M P B e r t h o d A N a i r U B e t a l A n a l C h e m 1 9 9 6 6 8 2 5 0 1 2 5 1 4 2 4 T i m o t h y J Wa r d C h a r l e s D a n n I l l A n d y P B r o w n C h i r a l i t y 1 9 9 6 8 7 7 8 3 2 5 Y e B K h a l e d i M G P r e s e n t e d a t t h e 1 9 9 4 H P C E Me e t i n g S a n D i e g o C A A b s t r a c t N o 1 3 3 2 6 Wa n g F a n g Mo r t e z a G K h a l e d i A n a l C h e m 1 9 9 6 6 8 3 4 6 0 3 4 6 7 2 7 S t a l c u p A M K y u n g H G a h m J Mi c r o c o l S e p 1 9 9 6 8 2 1 4 5 1 5 0 2 8 Wa n g J i a n I s i a h M Wa r n e r J C h r o m a t o g r 1 9 9 5 7 1 1 2 9 7 3 0 4 2 9 T e r a b e S S h i b i t a M Mi y a s h i t a Y J C h r o m a t o g r 1 9 8 9 4 8 0 4 0 3 4 1 1 3 0 I s h i h a m a Y T e r a b e S J L i q C h r o m a t o g r 1 9 9 3 1 6 4 9 3 3 9 4 4 3 1 J a m e s G C l o t h i e r J r S t e r l i n g A T o me l l i n i J C h r o m a t o g r 1 9 9 6 7 2 3 1 7 9 1 8 7 3 2 O t s u k a K K a w a h a r a J T a t e k a w a K e t a l J C h r o m a t o g r 1 9 9 1 5 5 9 2 0 9 2 1 4 3 3 A i k e n J H Hu i e C W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i a 1 9 9 3 3 5 7 8 4 4 8 4 5 0 3 4 C u t t ma n A P a u l u s A C o h e n A S e t a l J C h r o m a t o g r 1 9 8 8 4 4 8 4 1 5 3 3 5 B i r n b a u m S Ni l s s o n S An a l C h e m 1 9 9 2 6 4 2 8 7 2 2 8 7 4 3 6 S u n P B a r k e r G E H a rt w i c k R A e t a l J C h r o ma t o g r 1 9 9 3 6 5 2 2 4 7 2 5 2 3 7 L i n J M N a k a g a m a T U c h i y a m a K e t a l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i a 1 9 9 6 4 3 1 1 1 2 5 8 5 5 9 1 3 8 L i S L l o y D K A n a l C h e m 1 9 9 3 6 5 3 6 8 4 3 6 9 0 3 9 L i S L l o y d D K J C h r o ma t o g r 1 9 9 4 6 6 6 3 2 1 3 3 5 4 0 Ma y e r S S c h u r i n g V J HR C 1 9 9 2 1 5 1 2 9 1 3 1 4 1 A m s t r o n g D W T a n g Y Wa r d T e t a l A n a l C h e m 1 9 9 3 6 5 1 1 1 4 1 1 1 7 4 2 K o n i s h M O k u n o K H a s h i mo t o H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i a 19 9 4 3 8 3 8 1 3 8 5 4 3 S h a r r o n G P e n n E d m u n d T B e r g s t r o m D a v i d M G o o d a l l A n a l C h e m 1 9 9 4 6 6 2 8 6 6 2 8 7 3 4 4 B e z h a n C h a n k v e t a d z e Ga b r i e l e E n d r e s z D i e t e r B e r g e n t h a l e t a l J C h r o m a t o g r 1 9 9 5 7 1 7 2 4 5 2 5 3 4 5 A n t i g o n e B o t s i B r u n o P e r l y E u g e n e H a d j o u d i s J C h e m S o c P e r k i n T r a n s 1 9 9 7 2 8 9 9 4 4 6 P i e r o S a l v a d o r i G l o r i a U c c e l l o B a r r e t t a F e d e r i c a B a l z a n o e t a l C h i r a l i t y 1 9 9 7 8 4 2 3 4 2 9 4 7 I a n J C o l q u h o u n B r i a n J G o o d f e l l o w J C h e m P e r k i n T a n s 1 9 9 4 2 1 8 0 3 1 8 0 7 4 8 K e n n y B L i p k o w i t z C h a r l e s M S t o e h r C h i r a li t y 1 9 9 6 8 3 4 1 3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