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质量预防措施《完成版》.doc_第1页
09质量预防措施《完成版》.doc_第2页
09质量预防措施《完成版》.doc_第3页
09质量预防措施《完成版》.doc_第4页
09质量预防措施《完成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0kV喀柏送电线路新建工程 质量预防措施计划 目 录一、目的-4二、依据-4三、工程质量通病-4四、送电工程质量通病产生原因-4五、消除送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措施-6六、接地工程-8一、目的220kV喀柏双回送电线路新建工程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实现“工程确保达标投产、创无事故工程。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100%的质量目标,优良率:安装98%以上, 土建98%以上”的要求,对220kV喀柏双回送电线路新建工程施工中容易发生频率较高的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加以分析,采取质量预防措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二、依据根据以往工程验收缺陷的统计。三、工程质量通病1.基础工程: a.地脚螺栓中心偏移超差;b.回填土不合格;c.基础表面蜂窝、麻面;d.基础表面产生裂纹。2.组塔工程:a.螺丝紧固扭距不够。3.架线工程:a.附件安装工艺差;b.导线磨损。四、送电工程质量通病产生原因1.基础工程1.1地脚螺栓中心偏移超差a.基础模板未一次完成支模,未按照根开、对角线尺寸,对模板进行就位找正。1.2回填土不合格 a回填土未分层夯实; b防沉层不符和规范; c施工前未再进行一次填土归方处理。2杆塔工程2.1螺丝紧固扭距不够 a.施工人员素质差; b.扳手力臂短; c.螺栓无扣部分长。3架线工程3.1附件安装工艺差 a.线夹歪,绝缘子歪; b.铝包布缠绕不合格; c.缺销针、垫圈,销针平口不规范; d.防震锤歪; e.绝缘子不干净; f.碗口不正。3.2导线磨损 a.导线在运输、装卸及保管过程中磨损。 b.导线落地采用保护不当磨损。c.临锚操作磨损。d.展放过程中的磨损。e.附件安装时磨损。f.飞车作业磨损。g.导线鞭击磨损。4.接地引线材质硬,不易弯制,施工时无合适的弯制工具,使接地引上线弯多,工艺不美观。五、消除送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措施。1.基础工程a.基础浇制前完成一次支模,并按照根开对角线尺寸,对摸板进行就位找正,用对角线或地脚螺栓控制立柱断面尺寸,用垂球法控制立柱。b.立柱摸板找正后,在其顶部四周用木方或可调工具支撑顶筋,以防移动。c.在准备浇制立柱前要对立柱进行根开,对角线尺寸校核,以防浇注过程中的变形。d.地脚螺栓样板要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地脚螺栓安装之后样板不变形。e.样板要和基础模板有可靠的连接,保证浇注过程中不发生移动。f.样板的尺寸要符合基础的要求,样板上4个地脚螺栓的位置要准确,其小根开和对角线的误差不大于2毫米。2.回填土不合格a.基础回填土必须按规定要求每回填300毫米夯实一次,夯实过程中应达到原状土密实度70%及以上。b.杆塔及拉线基础的回填,凡夯实达不道原状土密实度时,都必须在坑面上筑防沉层,防沉层的上部不得小于坑口,其高度视夯实程度确定,并宜为300500毫米,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填夯实,在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得低于地面。c.接地沟在回填后的沟面应筑防沉层,其高度为300mm。工程移交时回填土不得低于地面。d.由于组塔、架线工程在回填土上踏踩,所以在竣工前要再进行一次回填土归方处理。3.杆塔工程3.1螺栓紧固扭距不够a.落实责任制,谁紧固谁负责,采取奖罚制度。b.配备的螺栓紧固扳手力臂符合要求,使螺栓紧固达到扭距。c.按图纸设计的螺栓使用安装,并在组立第一基前对螺栓加工尺寸按国家标准校核。如螺栓无扣部分长,可按规程、规范规定数量加装垫片。3.2保护帽工艺差a.使用标准模板,并按规定尺寸进行拼装。b.保护帽用的混凝土按设计要求进行配比。c.混凝土分层振捣,达到密实度。d.模板拆除时应达到强度。4.架线工程4.1附件安装a.附件安装时,应指定专人在地面看正后在导线上划印,附件安装完成后再进行一次检查。b.在施工前计算好铝包带所需长度及缠绕长度,且线夹中心和铝包带缠绕中心重合。c.防震锤在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防震锤安装位置应准确,防震锤安装后不得有偏差现象。d.防震锤安装前绝缘子清洁无损坏,弹簧销完好,金具无锈蚀、螺栓应紧固且穿向统一。e.附件安装后应马上检查绝缘子碗口朝向是否正确,销针、垫圈是否齐全。4.2导线磨损a.导线的装卸、运输及保管。b.在装卸、运输和保管中,线轴均应立放,不得平放或叠压。c.运输线轴时,线轴立放在车辆中应适当绑扎稳固在车架上,并支好掩木。4.3导线线落地的保护a.导线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导线落地必须有隔离保护措施,如草袋苫布等。b.导线与锚线架等工具接触处应加胶垫等保护物,导线落地操作场应设专人监护导线,防止导线遭受车压或机具损伤。4.4临锚操作的导线保护a.所有的临锚可能与导线接触的部位均进行包胶处理。b.卡线器安装前应核对型号、检查强度,槽口槽体是否圆滑,必要时进行磨光处理。c.卡线器安装、拆除时,禁止在导线上滑动和转动,争取一次安装到位,并在卡线器后方导线上安装胶管加以保护。4.5展放过程中的导线保护a应合理选择放线的长度以减少导线过滑轮的次数,一般经过滑轮车的个数不应超过16个,以防止导线疲劳损伤和铝股焊点开断。b在满足导线安全通过距离的情况下,应选择较小的张力放线值。c.放线前要消除线路中的各种障碍,并应在交叉跨越处采取防磨措施。d.接续导线作业,将连接网套绕回线轴时应注意隔离保护,以防挤伤相邻导线。4.6附件安装中的导线保护a提线钩应包胶处理,提线钩与导线接触长度不应小于50mm。b.拆除放线滑车时,应先在导线上安装保护胶管。c.导线上画印应用记号笔,严禁用钳子等铁器在导线上做记号。d.施工人员不得穿硬底鞋、带钉鞋上线作业。4.7飞车作业时的导线保护a.飞车轮槽和开口部分应包胶完好,刹车可靠。b.安装、拆除飞车时,在导线容易撞伤处应预先安装护线胶管。c.应经常检查飞车,飞车活门处铁件应包胶或临时缠绕黑胶布,进行隔离保护。4.8导线鞭击的保护a应采取措施缩短放线、紧线和附件安装各施工工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