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06.14)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复习答疑(文本)申奕:快考试了,希望大家抓紧时间复习,有问题可在此提问流体流动部分复习提纲1、流体的性质:密度、重度、黏度等。2、流体静力学:压强:在垂直方向上作用于流体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流体的静压强,简称压强,计算公式: ;压强的单位及其换算;压强的表示方式:表压强绝对压强当地外界大气压强,真空度当地外界大气压强绝对压强;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及其应用: ,该式适用于在重力场中静止、连续的同种不可压缩流体。利用静力学基本原理可以测量流体的压强、容器中液位及计算液封高度等。3、流体流动现象:流体的流速和流量:流体在流动时,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任一截面的流体量称为流体的流量。表示方法:体积流量,以qv表示,单位为m3/s;质量流量,以qm表示,单位为kg/s;两者之间的关系为:qm =rqv;单位时间内,流体在流动方向上经过的距离称为流速。它等于流体的体积流量qv与管道截面积A之比,即 。定态流动和非定态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流体在各截面上的温度、压强、流速等参数仅随所在空间位置变化,而不随时间变化,这种流动称之为定态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流体在各截面上的温度、压强、流速等参数不但随所在空间位置而变化而且随时间变化,则称为非定态流动。流体的流动形态:层流和湍流。雷诺数: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流动时,当Re2000时,流动为层流,此区称为层流区;当Re4000时,流动为湍流,此区称为湍流区;当2000Re1,汽液混合进料0q1过热蒸气进料q0 , 饱和液体进料q=1, 饱和蒸汽进料q=0,10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苯和甲苯混合液。已知原料液流量为12000kg/h,苯的组成为40%(质量分率,下同)。要求馏出液组成为97%,釜残液组成为2%。试求馏出液和釜残液的流量kmol/h;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和釜残液中难挥发组分的回收率。解:苯的摩尔质量为78kg/mol,甲苯的摩尔质量为92kg/h。 原料液组成: 馏出液组成: 釜残液组成: 原料液的平均摩尔质量 kg/k mol 原料液摩尔流量: 全塔物料衡算,可得: kmol/h kmol/h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回收率为: 釜残液难挥发组分回收率为: 11.将含24%(摩尔分数,下同)易挥发组分的某液体混合物送入一连续精馏塔中。要求馏出液含95%易挥发组分,釜液含3%易挥发组分。送入冷凝器的蒸气量为850kmol/h,流入精馏塔的回流液为650kmol/h,试求:(1)每小时能获得多少kmol/h的馏出液?多少kmol/h的釜液?(2)回流比R为多少?(3)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解:(1) V=L+DD=V-L=850-650=200kmol/hF = 788.6 kmol/h, W = 788.6-200 = 588.6kmol/h (2)R=L/D=3.25 (3) 带入数据得到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12.在苯-甲苯的精馏系统中,若已知物料的相对挥发度为=2.4,原料液、馏出液组成分别为XF=0.5,XD=0.96(以上均为摩尔分数),实际采用回流比R=2.0,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进料,试计算从上先下数,第二块塔板的气液相组成。解:由相平衡方程 因为是全凝器:y1=xD=0.96 带入平衡方程和操作线方程依次计算:x1=0.909,y2=0.929,x2=0.845吸收是化工生产中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学员应了解吸收装置的结构和特点;理解吸收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吸收传质机理、相平衡与吸收的关系。本章学习的重点是气体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吸收过程的计算。学员应能够进行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的计算,分析填料塔的操作特性。通过学习掌握:吸收操作线方程、吸收塔物料衡算,吸收剂最小用量、填料层高度的计算;理解:吸收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相平衡与吸收的关系;了解:分子扩散、费克尔定律、扩散系统、双膜理论的概念。习题:1.称为吸收是利用 而使气体中不同组分分离的操作。解:吸收操作的依据是:气体混合物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差异。2某吸收过程,已知ky=410-1 kmol/m2s,kx=810-4 kmol/m2s,由此可知该过程为液膜控制过程。解:液膜吸收系数的倒数1/ky,称为液膜阻力。同理气膜吸收系数的倒数1/kx,称为气膜阻力。液膜阻力气膜阻力,因此为液膜控制过程。3.最小液气比是什么?。解:当吸收剂用量减少到B点与平衡线OE相交时,即塔底流出液组成与刚进塔的混合气组成达到平衡。这是理论上吸收液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但此时吸收过程推动力为零,因而需要无限大相际接触面积,即需要无限高的塔。这实际生产上是无法实现的。只能用来表示吸收达到一个极限的情况,此种状况下吸收操作线BJ的斜率称为最小液气比,以(LV)min表示;相应的吸收剂用量即为最小吸收剂用量,以Lmin表示。根据生产实践经验,一般情况下取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12.0倍是比较适宜的4.吸收操作的目的是分离( A )。A气体混合物 B液体均相混合物C气液混合物 D部分互溶的均相混合物解:工业生产中常常会遇到均相气体混合物的分离问题。为了分离混合气体中的各组分,通常将混合气体与选择的某种液体相接触,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便溶解于液体内而形成溶液,不能溶解的组分则保留在气相中,从而实现了气体混合物分离的目的。这种利用各组分溶解度不同而分离气体混合的操作称为吸收。5“液膜控制”吸收过程的条件是 难溶气体,气膜阻力可忽略。解:对于难溶气体,H值很小,在kG和kL数量级相同或接近的情况下,存在如下关系,即 ,此时吸收过程阻力的绝大部分存在于液膜之中,气膜阻力可以忽略,意即液膜阻力控制着整个吸收过程,吸收总推动力的绝大部分用于克服液膜阻力。这种吸收称为液膜控制吸收。6. 对气体吸收有利的操作条件应是 加压和降温 。解:由温度和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可知7在吸收过程中,若有明显化学反应,则称此吸收过程为 化学吸收 。解:按过程有无化学反应分类吸收可分为:物理吸收:吸收过程中溶质与吸收剂之间不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化学吸收:吸收过程中溶质与吸收剂之间有显著的化学反应。8在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为完成一定的任务,则( C )。A回收率趋向最高 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 C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D总费用最低解:当吸收剂用量减少到B点与平衡线OE相交时,即塔底流出液组成与刚进塔的混合气组成达到平衡。这是理论上吸收液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但此时吸收过程推动力为零,因而需要无限大相际接触面积,即需要无限高的塔。9在一填料塔中,用洗油逆流吸收混合气体中的苯。已知混合气体的流量为1600m3/h,进塔气体中含苯5(摩尔分数,下同)要求吸收率为90,操作温度为25,压力为101.3kPa ,洗油进塔浓度为0.0015,相平衡关系为Y*=26X,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5倍。试求吸收剂用量及出塔洗油中苯的含量。解:先将摩尔分数换算为摩尔比根据吸收率的定义 混合气体中惰性气体量为由于气液相平衡关系Y*=26X,则实际液气比为L=62.237.9=2.36 kmol/h出塔洗油苯的含量由下式计算:10用填料塔吸收塔回收焦炉气中的氨,焦炉气中氨的浓度为8g/标准 ,混合气处理量为4500标准 /h。要求氨的回收率为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数学试卷
- 施工现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精准农业病虫害预警与防控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药材种植基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珠宝首饰团购所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河南省郑州二中等八校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浙江省衢州市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示范名校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施工安全警示培训知识课件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塑造与产业集聚的文创知识产权保护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应急产业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医院临床路径培训课件
- 2025年甘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真题及答案
-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笔试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基于SERVQUAL模型的物业公司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 2025年N1叉车司机模拟考试1000题及答案
- 精索静脉曲张治疗-洞察及研究
- 2025年秋期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无内容+二次备课版)
- 养老护理员培训班课件
- 肾挫裂伤护理
- 不买社保的劳动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