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3 卷第8 期 2 0 1 3年 8月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O URNAL OF J I XI UNI VER S I T Y V0 1 1 3 No 8 Au g 2 01 3 文章编号 1 6 7 2 6 7 5 8 2 0 1 3 0 8 0 1 3 5 3 翻 译本体 和 翻译本体 论 概念辨析 张广法 高 雷 淮阴师范学院 江苏 淮安2 2 3 3 0 0 摘要 目前学界在研究翻译本体论时普遍预设 了翻译本体的存在 并认为翻译本体论就是对翻译本体 的研究 追本溯源 从本体 B e i n g 的两个意思 即 是 和 是者 来看 翻译本体都是一个伪命题 翻译本体 论也就 自然不能被理解成是有关翻译本体的理论 翻译本体论实际上指的是用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来研究翻 译 这种思路在理论上预设了原文意义的永恒在场 译者的任务便是透过原文的文字表述 抽 离出原文的意 义 并让意义在译文中如其所是地出场 关键词 本体 本体论 翻译本体 翻译本体 论 中图分类号 H 0 5 9 文献标 识码 A 一 引言 近年来 翻译 的本体论研究 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本体 和 本体论 等术语在翻译研究中出现的频率越 来越高 姜艳认为 就传统哲学而言 本质就是指本体 论意义上的本体 所以翻译的本体是以 忠实 与 对等 为本质属性的跨语言 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江治刚和 李军花两位作者同样把本体等同于本质 他们指出 哲 学层面上的翻译本质可以理解为 翻译是一种人类在实 践基础上不断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是人类 对客观世界能动的革命的反映 是一个不断由发展 中的 无数相对真理不断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 2 谢天振也 持相似的观点 他指出 如果说翻译的本体是翻译过程中 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过程本身 那么翻译研究的本体除 了包括语言文字的转换过程 的本身之外 它必然还要包 括翻译过程以及译者 接受者等翻译主体和翻译受体所 处的历史和文化语境 以及对两种语言文字转换产生影 响和制约作用的各种文本意外的因素 从作者对 翻 译的本体 和 翻译研究的本体 两个概念的界定可以看 出 他同样把本体等同于本质 卓天英的观点与此类似 她说 对于翻译理论和实践而言 人们会 自觉不 自觉地 形成一种本原的理性认识 试图超越一般 的感性认识 达 成对翻译本质和规律的总和 一般认为 这就是翻译理论 和实践的本体追求 由于人们对翻译本质和规律的最终 认识不同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本体认识和追求 虽然 以上几位作者论述的问题不同 角度各异 但至少有一点 是相同的 即他们都把本体等同为本质 于是翻译的本体 也就成了翻译的本质 翻译本体论就是对翻译本质的研 究 从学理上说 当我们使用一个概念时首先应该明确 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 然后再进行理论建构 然而 实际 情况往往并非如此 并不是每一种理论主张的提出都具 有这样清醒的意识 当下翻译的本体论研究就属于这类 情况 E l 前 学界普遍在思维方式上就预设 了 翻译本 体 的存在 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望文生义地去理解这个概 念 认为 翻译本体 就是 翻译的本质 翻译本体论 就是有关 翻译本体 本质 的理论 当然 我们完全可以 从不同的角度去界定一个概念 并围绕这个概念进行相 关的理论建构 但必须承认学术研究中的概念并非凭空 产生 一般都有其产生 发展和演化的历史 不问来源和 发展 便望文生义地去理解某一概念并非一种严谨的治 学态度 追本溯源 本体 和 本体论 原是来自哲学的 术语 笔者认为首先了解 本体 和 本体论 在哲学中的 确切含义 这一翻译本体论研究的 基础性 问题 进而 探讨翻译本体论应该是一条恰当的思路 二本体论的含义 本体论是什么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容易 因为 其难度不仅在于本体论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始终处 于流变之中 而且还在于对于不同的哲学家本体论有着 不同的含义 这给我们确定本体论的统一定义带来了不 小的难度 本体论 这个译名在西方哲学中对应英文的 O n t o 1 o g y 德文和法文的o n t o l o g i e 在中国学界 除了本体论这 个译名之外 还有 存在论 万有论 是论 等译名 据 考证 O n t o l o g y 这个词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郭克兰纽在 1 6 1 3年主编的 哲学辞典 该词和其他一部分表示学 科的词如 b i o l o gy 生物学 g e o l o gy 地质学 s o c i o l o gy 社会学 一样 是由表示研究领域的前缀 b i o 生物 g e 地质 s o c i 生物 和表示学科的后缀 一l o gy 共同构成 O n t o l o gy是由 o n t 和后缀 一l o gy 构成 在希腊文中 o n t 是 o n的复数形式 o n相 当于英文 中的 b e i n g 因此 o n t o l o gy 就是 I q 关于 o n b e i n g 的学问 英文中b e i n g是系动词 t o b e的动名词和现在分词 从柏拉图开始 b e i n g 分词 就被当作是分有了 B e i n g 动名词 的东西 所 以如果动 名词的B e i n g就是 是 的意思 那么分词的 b e i n g 所表示 的就是分有 是者 所以 以 o n b e i n g 为研究对象 的 o n t o l o gy 就其字面上确切的含义来说 是一 门关于 是 和各种 是者 的范畴间相互关系的学问 也许把 o n t o l o gy 翻译为 是论 更为恰当 但考虑到 本体论 这个译名的 约定俗成性 本文仍沿用这个名称 在西方哲学史上 本体论在不同时期 对于不同的哲 作者简介 张广法 硕士 讲师 淮阴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研究方向 翻译学 高雷 博士 副教授 淮阴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研究方向 翻译学 基金项 目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 目 论翻译学词典的研 编 批准号 1 1 YY D 0 2 3 阶段性 成果 1 3 5 第 8期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2 0 1 3生 学家表现为各种具体的本体论学说 本体论的最初形态 是柏拉图的理念论 到了中世纪本体论与基督教神学相 结合而得到成熟 到了近代 笛卡尔以 我思 故我在 为 哲学的第一原理演绎出了一整套理论体系 康德对形而 上学的批判同样是对本体论 的批判 因为本体论是形而 上学的一部分 他认为形而上学是人类理性的自然倾向 形而上学的命题和原理都是错误的虚假的 但形而上学 以其为伦理和社会生活设立了最高的追求 目标而不可缺 少 本体论经康德批判之后 到了黑格尔达到 了本体论 最后的辉煌 也就是他的逻辑学 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 给本体论下定义的是 1 8世纪的哲学家沃尔夫 在追溯本 体论的历史时 学界普遍都会提到沃尔夫的定义 沃尔 夫是 1 8世纪德国的理性主义哲学家 他曾受教于莱布尼 茨门下 后来先后在哈雷大学和马堡大学任教 我们现 在读到的沃尔夫的这个定义来 自黑格尔的 哲学史演讲 录 定义如下 本体论 论述各种抽象的 完全普遍的哲 学范畴 认为 有 是唯一的 善的 其中出现了唯一者 偶 性 实体 因果 现象等范畴 这是抽象的形而上学 俞宣孟曾根据沃尔夫的这个定义 总结 了本体论的 三个基本特征 一 从实质上讲 本体论是与经验世界相 分离或先于经验而独立存在的原理系统 这种学说当然 应归人客观唯心主义之列 二 从方法论上讲 本体论采 用的是逻辑的方法 主要是形式逻辑的方法 到了黑格尔 发展为辩证逻辑的方法 三 从形式上讲 本体论是关于 是 的哲学 是 是经过哲学家改造以后而成为一个具 有最高 最普遍的逻辑规定性的概念 它包容其余种种作 为 所 是 的逻辑规定性 三翻译本体概念 溯源 目前学界在研究翻译本体论时普遍预设了翻译本体 的存在 并认为翻译本体论就是对翻译本体的研究 导致 这种望文生义式的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本体论这个 译名 如上文分析的一样 o n t o l o g y是关于 是 和 是 者 的学问 没有关于 本体 的学问的意思 俞宣孟分 析道 本体论 这个译名最大的危害是 用它译 o n t o l o g y牛头不对马嘴 但却最容易使我们的同胞望文生义 由 它而想起 中国哲学中有关 体用 本根 的论述 于是 在中国哲学中勾勒出一种 本体论 当作是与 o n t o l o gy 相应的东西 其实是南辕北辙 o 我们知道 B e i n g有两种意义 即 是 和 是者 海德 格尔在 存在与时间 中这样来总结西方古典哲学中的 是 概念 他说 是 是最普遍的概念 是并不是对是 者的最高领域的界定 所以 是的普遍性是超乎一切族 类上的普遍性 也就是说 是 和 是者 之间的关系 并非属概念和种概念之 间的属种 关 系 是 并不 能理解 成是所有 是者 的 类 是 超 越于 一切 是 者 在 逻辑上 如果两个概念 S P具有属种关系 是指所有 P是 S 且有 S 不是 P 如 马 和 白马 就是一对具有属种关 系的概念 我们可以说所有 白马 都是 马 而且有 马 不是 白马 马 这个属概念是对所有种概念 如 白马 黑马 红马 等马的本质属性的概括 反映的是 马 这个族类上的普遍性 而 是 并不是对所有 是者 本质属性的概括 从 B e i n g的 是 的意义上看 翻译的是 是通过在 是 这个概念上增加限制 即 翻译 而得到的 这是一 种对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的属概念加以限制 而得到种 概念的逻辑方法 正如上文所述 是 并非 是者 的属 1 3 6 概念 翻译 也 只能是 一种 是 者 当然 我们 就不 能通 过 在 是 这个概念之前加上 限制 方法得 到所谓 的诸如 翻 译的是 本体 翻译研究的是 本体 等种概念 归 根结底 翻译的是 本体 和翻译研究的是 本体 是一个 伪命题 从 B e i n g的 是者 意义上讲 是者 在语法上 分 有 了 是 兼具系动词的功用 从哲学层面上讲 所谓 分有 了 是 的意义 也即 是者 是从 是 逻辑地推 演出来的 翻译的是 本体 自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翻译的是者 更无从谈起 翻译无论如何也只能是一种 是者 而认为 翻译本体论 是有关 翻译本体 的理论 更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所以 从本体的最原初的哲学层 面上讲 翻译的本体 这个概念实际上反映了概念的使 用者对 本体 概念望文生义式的理解 四 翻译本体论 是在本 体论 的思 维方式 指导 下 的翻译研究 虽然 翻译本体论 不能理解为关于 翻译本体 的 理论 但这并不否认 翻译本体论 这个概念的成立 那 么 翻译本体论 究竟是在何种意义上成立呢 笔者认 为 如果我们把 翻译本体论 看作是受传统哲学本体论 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翻译研究模式是可以成立的 这种影 响主要体现在本体论作为一种世界观 方法论或思维方 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上 俞宣孟说 说它是世界观 是 因为本体论表达的乃是纯粹而普遍的原理 这个原理适 用于 自然界 人类社会乃至人的精神生活 这种原理就是 世界观 贺来说 作为思维方式的 本体论 代表着 一 种看待问题 理解世界的哲学原则和解释框架 这个意 义上的 本体论 与研究领域和对象无关 也就是说 本体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具有普适性 贺来把这种思维 方式总结为如下三点 1 追求终极实在的绝对论特点 2 追求 先定本性 的还原论和本质主义特点 3 两极对立 否定矛盾的独断性和一元性特点 本体论的思维方式与研究领域无关 这种思维方式 并不针对某个或某些特定的研究对象 具有普适意义 它 总是试图给研究对象找到一个最终的立足点 发掘研究 对象背后的终极原因 或终极实在 对翻译而言 能担当 得起终极原 因角 色 的 只能 是 原 文 的 意 义 虽 然 意 义 并非本体论意义上的终极实在 但从本体论的思路来 看 我们却可以说对翻译而言 意义 具有终极实在性和 绝对优先性 因为意义对整个翻译过程具有决定性的作 用 所谓翻译也就是对意义的翻译 没有了意义翻译便成 了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变得无所依附 许钧说 意 义 是翻译的根本 刘宓庆说 意义在翻译运作全程 中起轴心作用 1 奈达干脆就说 翻译 即译义 原意毕竟是原文的原意 原意和原文毕竟同属一个 不可分割的整体 原文又是原作者的创作 所以原意 原 文 和原作者 在某 种程 度上也取得了与原意平起平 坐 的地 位 原作者 原文和原意同处本体一现象两级对立中的 本体 一端 是第一位的 居于绝对的优先地位 与此相 对 译者 译文和译文的意义则处于 现象 一端 译文是 由原文派生的 是第二位的 译文所构成的翻译的 现象 世界 是从原意的 本体世界 通过合乎逻辑的方法 演 绎 而来的 译文只有被 还原 到原文 原意 才能获得 合法 的存在 才能获得 合乎逻辑 的解释 实际上 原文与译文之间二元对立 译文以原文 原 意为归依的观念一直是中西传统翻译研究 中的主流观 第8期 翻译本体 和 翻译本体论 概念辨析 2 0 1 3生 念 这种观念长期存在 根深蒂固 用哲学的概念概括便 是本体论的思维方式 刘华文曾指出 在翻译过程 中 对译出语文本与世界的关系 意义在语言中的本体地位 译入语与译出语之间的关系等哲学层面上的理解 中西 方都存在着浓重的 在场的形而上学 观念 这里所 谓 的 在场的形 而上 学观 念 指 的就是 形 而上 学 的思维 方式 在场的形而上学 就是 哲学家在研究世界 存 在 物质 意识等哲学范畴时 都会不可避免地预设一个 永恒在场的终极范畴 哲学家对问题的思考都要万物 归源 以这些永恒在场作为自己思考的归宿 对世界万事 万物构成的各种现象进行归纳 推理和分析 从中抽象出 普遍性 共同性和同一性 从而寻绎出事物和现象的本 源 u 虽然从西方哲学史上看 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涵 义一直处于流变之中 而且不同的哲学家又有不同的理 解 但从思维方式上来看却有一致性 在翻译研究中 这 种思路在理论上预设了意义的永恒在场 原文所蕴涵的 意义被看成是超越时间的永恒在场 译者的任务便是透 过原文的文字表述 抽离出原文的意义 并让意义在译文 中如其所是地出场 五结论 本体论 自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 一直发展到黑格尔 建立起来的宏伟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达到了其顶峰 之 后受到了来 自各方面的挑战 各种后现代哲学思潮纷纷 从不同的角度对本体论进行清算 各种反本体论的学说 风起云涌 如阐释学 解构主义 存在哲学等等 这些学 说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当下的翻译研究 其中对意义观 的影响最为根本和深刻 如上所述 翻译研究的本体论 认为意义是超越时空的永恒在场 是客观的和确定的客 体 译者只需把原文的意义搬运到译文中即可 但在后现 代的语境下 意义要么处于始终不断的 散播 和 延异 之中 要么在作者和读者 译者 视域融合的过程中不断 生成 意义的确定性被消解 翻译的可能性变得岌岌可 危 详细梳理和理性看待后现代语境下各种反本体论思 潮对传统的翻译观所构成的挑战和对翻译实践 的影响 可能是我们在理清翻译本体论这个概念之后要做的一个 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姜艳 论翻译的文化转向对翻译本体论的消解 J 上海翻译 2 0 0 6 3 1 2 1 4 2 江治刚 李军花 翻译本体研究的哲学思考 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 0 0 6 2 5 9 6 3 3 谢天振 翻译本体研究和翻译研 究本体 J 中 国翻译 2 0 0 8 5 6 1 0 4 卓天英 翻译研究的本体追求与范式 J 西南 农业大学学报 2 0 1 0 6 1 2 5 1 2 8 5 黑格尔 哲学史演讲录 第四卷 M 贺麟 王太 庆 译 北京 商务 印书馆 1 9 7 8 1 8 9 6 俞宣孟 本体论研 究 M 上海 上海人 民出版 社 2 0 0 5 2 7 1 7 1 2 6 7 海德格 尔 存在与时间 M 陈嘉映 王庆节 译 北京 生活 读 书 新知三联 书店 2 0 1 1 4 8 贺来 本体论 究竞是什 么一评 本体论研究 J 长白学刊 2 0 0 1 5 4 6 5 2 9 许钧 翻译论 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 0 0 3 1 3 2 1 0 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 M 北京 中国对外 翻译 出版公 司 2 0 0 1 2 7 8 1 1 N i d a E A a n d T a b e r C R T h e T h e o r y a n d P r a c t i c e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M S h a n g h a i S h a n g h a i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E d u c a t i o n P r e s s 2 0 0 4 1 2 1 2 刘华文 翻译 寻找另一处精神 家园 J 南京 大学学报 2 0 0 1 4 9 5 1 0 3 On t he Be i ng o f Tr an s l a t i on a nd Tr an s l a t i o n On t o l o g y Zh a n g Gu a n g f a Ga o Le i H u a i y i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H u a i a n J i a n g s u 2 2 3 3 0 0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I n c u r r e n t o n t o l o g i c a l s t u d i e s of t r a n s l a t i o n t h e B e i n g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i s p r e s u p p o s e d a n d o n t o l o g i c a l s t u d i e s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i s r e g a r d e d a s t h e s t u d i e s o f t h e B e i n g of t r a n s l a t i o n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t w o me a n i n g s of B e i n g h o we v e r t h e B e i n g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i S a c o n c e p t t h a t d o e s n o t h o l d w a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厂安全培训确认书课件
- 2025年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招聘就业见习人员50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黔南州瓮安县江界河镇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精益工程师岗位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招聘高层次人才(第一批)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届江淮汽车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哲学精要解析
- 2025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劳务派遣制工作人员招聘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上海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招聘3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展翼远航的蓝图
- 五金配件材料采购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技术方案)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
-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组织
-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RBA商业道德程序文件(系列)
- 钢结构建筑施工合同范本
- 《电力应急电源装备测试导则》
- 海水鱼类增殖放流记录表格、人工标志、增殖放流验收报告
- 微商培训的课件目录
- FZ/T 07025-2022针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