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呼玛县兴隆_基座山金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_李小龙.pdf_第1页
黑龙江省呼玛县兴隆_基座山金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_李小龙.pdf_第2页
黑龙江省呼玛县兴隆_基座山金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_李小龙.pdf_第3页
黑龙江省呼玛县兴隆_基座山金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_李小龙.pdf_第4页
黑龙江省呼玛县兴隆_基座山金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_李小龙.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黑龙江省呼玛县兴隆_基座山金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_李小龙.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4 卷 第 5 期 Vol 24 No 5 2010 年 10 月M INERAL RESOURCES AND GEOLOGYOct 2010 黑龙江省呼玛县兴隆 基座山金矿区 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 李小龙 1 陈远荣 1 杜后发 2 于海峰 3 赵守秋 3 嵇贵忠 3 1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 桂林 541004 2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 抚州 344000 3 黑龙江省第五地质勘察院 哈尔滨 150000 摘 要 黑龙江省呼玛县西部兴隆 基座山地区为瓦拉里 兴隆金矿带中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 区内 水系沉积物测量主要组合异常区地质特征与呼玛矿集区已知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地质特征具有可比 性 在岩性条件 构造环境 矿化蚀变等方面和矿集区矿床地质特征相一致 区内水系沉积物及土壤测 量均发现存在 Au Ag As Sb Bi Cu 组合异常 异常分带清晰 具有明显的浓集中心 水系沉积物主要 异常元素组合与矿集区已知浅成低温热液金 银 矿床周围异常元素组合相一致 金异常及其伴生元素 异常均受次级断裂构造 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及破碎带控制 依照类比结果 区内划分了 3 个异常远景 区 对部分远景区进行工程揭露 发现蚀变矿化带金含量明显增高 局部可见金矿化体 表明区内寻找浅 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具有广阔前景 关键词 兴隆 基座山金矿区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找矿意义 中图分类号 P595 P618 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5663 2010 05 0466 09 0 引言 呼玛县西部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华力西中晚期 燕山中期铜 钼 金 钨 铅 锌成矿带 2 瓦拉 里 兴隆金矿亚带 9 区内砂金资源丰富 形 成了著名的兴隆 瓦拉里砂金矿集中区 翟裕生 1997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 由于砂金资源面临枯 竭 岩金找矿正成为勘查工作的重点 据不完全统计 现己发现岩金矿床 4 处 矿 化 点 74 处 1 但工作程 度和研究程度均较低 区内有关岩金成矿方面的论 述方兴未艾 袁江洪 1 曲关生等 2 徐伦先等 3 浦 全生等 4 张志国等 5 先后对区内成矿条件及成矿 规律 成矿模型 找矿远景等方面进行过研究 这些工 作增进了对区内岩金成矿条件的认识 找矿勘查工作向岩金转变以来 许多单位采用水 系沉积物扫面并结合其他地质 物化探方法进行查 证 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总体来说进展不大 效果不 够理想 对区内化探异常做出正确评价 成了大兴安 岭森林景观区找矿之关键 6 金成矿地质条件和矿 床成因类型复杂多样 异常地质起因需考虑众多因 素 异常筛选查证解释是目前物探化探找矿难度颇大 的工作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呼玛矿集区金矿床地质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深入探讨兴隆 基座山地区地球 化学异常特征及其金矿找矿意义 为进一步在本区开 展岩金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靶区 1 矿区地质概况 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 呼玛镇西约 55km 总面积约 570km2 大地构造属于兴安岭内蒙地槽褶 皱区 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 兴隆沟冒地槽褶皱带 区域上的深大断裂北部有兴华 塔源岩石圈断裂 南 部有新开岭岩石圈断裂 地层较为发育 出露的地层 以中生代龙江组英安岩 安山岩为主 其次为构成结 晶基底的古元古界兴华渡口群 主要为变质岩系 古 生界寒武系 奥陶系主要为砂岩 志留系 泥盆系及二 叠系为碎屑岩 碳酸盐岩 中生界白垩系 侏罗系主要 为碎屑岩 而新生界则为河流沉积物 见图 1 区域 上构造变动强烈伴随频繁的岩浆活动 侵入岩主要 有四期 即兴东期 加里东期 华力西期和燕山期 其中 466 收稿日期 2010 04 01 作者简介 李小龙 1981 男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矿物岩石 矿床研究 燕山期分布最广 主要为花岗岩 花岗斑岩 花岗闪长 斑岩及闪长岩 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区域变质作用 变质岩仅在元古界兴华渡口群 古生界寒武系兴隆群 奥陶系 泥盆系地层中发育 褶皱构造早古生代以 EW 向为主 晚古生代以 NE 向为主 断裂构造主要为 NE NW EW 向 矿化多与 NE NW 向构造有关 区 内金矿发育 沿绰那河断裂 小四道沟断裂 余庆老沟 向斜核部旁侧 分布有四道沟东山 西山岩金矿点和宝 泉沟金矿化点 余庆老沟南部金矿化点等 大量资 料 1 6 显示本区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 图 1 黑龙江呼玛县兴隆 基座山地区地质简图 Fig 1 Geological sketch of Xinglong Jizuoshan area in huma coun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1 50000 Q24 金新统 K1g 甘河组 K1gn 光华组 K1l 龙江组 J3b 白间高龙组 P2l 林西组 D1j 金水段 D1ht 罕达气火山 岩 D1xb 泥鳅河段 D1x2 西古兰河段上部 D1x1 西古兰河段下部 Q3a 安娘娘桥组 O1h 黄斑脊组 1s 三义沟组 1h 洪胜组 1g 高力沟组 3 5 花岗岩 3 5 闪长岩 2 5 花岗闪长斑岩 中粒正长花岗岩 3 4 中粒二长花岗岩 1 4 辉长岩 花岗岩脉 q 石英斑岩 流纹斑岩脉 花岗闪长斑岩脉 闪长岩脉 流纹斑岩脉 1 地质界线 2 不整合地质界线 3 岩相界线 4 实测及推测断层 5 研究区 6 有利靶区 467 2 呼玛矿集区已知浅成低温热液金矿 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最早由 Lindgren 1933 提 出 目前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指 产于陆相火山岩系中或相邻岩石中 矿床形成温度低 于 300 C 成矿深度 1 5 km 压力为 n 107Pa 成 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热液混合形成的溶液 大多 数情况下大气降水占主要成分 金矿化作用发生在 火山活动晚期 最终定位于火山地热系统波及范围 内 7 11 该类型金矿床形成于与挤压地球动力学背 景 如洋壳俯冲 有关的拉张环境中 中国已报道的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在传统上被称为陆相火山岩型 金矿床 其产出环境与国外同类型矿床相比具有相似 性 并集中分布在岛弧带和大陆边缘带 其鲜明成矿 特点有成为我国主要金矿找矿目标的趋势 11 14 在 东北地区 至少有 29 个矿床 点 被报道为浅成低温 热液型金 银 铜 铅 锌矿床 表明东北是我国重要的 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省 9 黑龙江省呼玛矿集区 9 已 发现数个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现以典型的几个金矿 床说明其地质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2 1 矿床地质特征 呼玛矿集区矿床多位于中生代火山断裂坳陷盆 地的内部或边缘 除四道沟东山金矿产于花岗岩外 均产于晚侏罗世 白垩纪的陆相火山岩中 显示该区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在空间上与中生代中酸性岩浆活 动有密切关系 矿床受火山机构或断裂构造控制明 显 成矿物质来源多与结晶基底和火山活动有关 常 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 方铅矿 闪锌矿 黄铜矿等硫化 物 蹄化物等 见表 1 表 1 呼玛矿集区已知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地质特征 Table 1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known epithermal gold deposit in Huma ore accumulation area 编号矿床矿石矿物脉石矿物或主要蚀变围岩及时代侵入岩 控矿构造 矿体形态 大地构造成矿物质来源文献 1塔源 金矿 黄铁矿 黄铜矿 方 铅矿 闪锌矿 黝铜 矿 硫砷铜矿 自然 金 螺状硫银矿 辉 铜矿等 硅化 冰长石化 绢 石母化 碳酸盐化 叶蜡石 化 绿泥 石 化 绿帘石化 重晶 石化等 晚 侏 罗流 纹岩 流纹 质 熔 结凝 灰岩 安山 岩 斜长 花 岗 斑岩 火山 机 构 和断 裂 交 汇带 脉状 额 尔 古 纳 地 块 南 缘 的 塔 河 过 渡带内 隆 起 区 边 缘 的 火 山 断 陷盆地 主 要 为基 底岩石 可 能 有 地壳 中 的 酸性 熔浆 9 10 15 2古利库 金银矿 黄铁矿 黄铜矿 方 铅矿 辉银矿 锌锑 黝铜 矿 铁锑 黝铜 矿 辉钼矿 磁铁矿 脆银矿 银金矿 金 银矿 自然铜 蓝铜 矿 孔雀石 褐铁矿 等 石英 玉髓 铁白云 石 方解石 冰长石 绢石母 绿帘石 绿 泥石 叶腊石 粘土 矿物 石母等 早 白 垩世 安山 岩 英安岩 前 奥 陶 纪变 质岩 花岗斑岩 二长 花 岗 岩 爆破 角 砾 岩简及 NW 和 NE 断裂 脉状 大 兴 安 岭 东 缘 大 杨 树 中 生 代 火 山 盆 地 与 落 马 湖 隆 起 接 壤 地区 主 要 来自 结晶基底 部 分 来自 火山活动 9 16 3旁开门 金银矿 黄铁矿 磁黄铁矿 白铁矿 方铅矿 闪 锌矿 黄铜矿 自然 金 银金矿 自然银 硫金银矿 辉银矿 碲金矿 碲铋矿等 硅化 碳酸盐化 绿 泥石化 绿帘石化 绢云母 化 高岭 土 化 蒙脱石化 萤石 化 早 白 垩世 火山 碎 屑岩建造 次闪 长 玢 岩 石英斑 岩 断裂构造 脉状 大 兴 安 岭 东 缘 火 山 断 陷 盆 地 内部 下白 垩 统 伊 列 克得组 九 峰组 富林 组 主 要 来自 于岩浆 1 5 9 4四道沟 东山金 矿 自然铋 自然铅 黄 铁矿 毒砂 白铁矿 闪锌矿 黄铜矿 自 然金和银金矿 石英 绢云母化 黄 铁矿化 硅化 绿泥 石化 碳酸盐化 花岗岩 花 岗 闪 长斑 岩 华力 西 晚 期花岗岩 燕山 晚 期 花岗 闪 长 斑岩 断裂 交 汇 区 呈脉 状 及 透镜状 大 兴 安 岭 东 缘 中 生 代 断 陷 盆 地边缘 与 燕 山晚 期 花 岗闪 长 斑 岩有 关 1 468 2 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旁开门金银矿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以 Au Ag 为 主 强度高 规模大 伴有 As Sb 异常 该区 Au 的背 景值为 2 03 10 9 土壤测量异常下限 6 0 10 9 5 古利库金银矿具有以 Au Ag 为主 Au Ag Sb Bi 等低温元素组合 16 17 塔源金矿水系 沉积物测量Au 异常的规模较小 强度低 以小于 6 10 9为主 点异常所占比例相当大 组合异常以 Au Cu 为主 伴有 Pb Zn Ag Hg Sb 异常 异常下限 w Au 为 3 0 10 9 w Cu 为 25 0 10 6 w Ag 为 0 3 10 6 w Sb 为 0 6 10 6 15 3 研究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3 1 地理景观特征 区内地貌以低山 丘陵为主 地形切割中等 相 对高差一般为 50 150m 植被较发育 岩石出露相 对稀少 草地及沼泽分布较为广泛 是典型的森林沼 泽景观区 3 2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3 2 1 分布特征与统计特征 1 20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资料显示 Au 为区域 上的地球化学高背景区 Au 最高值为 159 2 10 9 异常主要由 Au Ag As Sb Bi 组成 各元素套合较 好 组合异常主要分布于土豆沟 西南沟 基座山一 带 基本上沿西南沟 嘎拉山中生代火山断坳陷盆边 缘展布 1 5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显示 Ag As Sb Bi 四种元素的平均值均略高于兴隆幅平均值 特别 是 As Sb 元素的变异系数 离差较大 表明其分布很 不均匀 易形成局部富集 Bi Cu 元素与全省平均值 大致相当 中生代火山岩区为 Au 的背景区或低背景 区 对区内 1 5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元素的原始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 各元素数据频率分布直方图 中 Au Sb 元素出现双峰 说明本区不同期次的地质 作用改变了元素的初始分配形式 有利于成矿元素富 集 R 型聚类分析及相关系数显示 见表 2 图 2 As Sb Cu Ag Bi 与 Au 的相关性较好 可作为金的 指示元素 As Sb 二元素相关系数最大 为0 7393 Au 与 As Sb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3679 0 3129 说明 金在成矿富集过程中与低温元素 As Sb 关系密切 在区内有形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体 的可能 表2 水系沉积物测量 R型聚类分析相关系数矩阵表 T able 2 Matrix table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or R type clustering analysis of stream sediment 相关系数AuAgCuA sSbBi Au10 13850 18180 36790 31290 0807 Ag 10 32560 15640 14160 3641 Cu 10 32840 27930 1185 As 10 73930 0578 Sb 10 1021 Bi 1 图 2 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 Fig 2 Pedigree of R type clustering analysis 3 2 2 Au 异常展布特征 以 2 10 9为 Au 异常下限 在空间上可以看出 异常具有成带和聚集分布的特点 研究区内 Au 异 常可划分为 3 个主要异常带 见图 3 号异常带分 布于西南沟一带 呈 NWW 向展布 号异常带分布 于宝泉沟一带 呈 NE 向展布 号异常带分布于 422 6 高地至三义沟一带 呈 NEE 向展布 总体上 Au 异常较发育 异常面积约 10km2 浓集中心较明 显 最高者为 26 10 9 异常连续性好 具有渐变趋 势 其成带分布特点 显示出区内金矿可能受线性构 造控制 3 2 3 组合异常特征 研究区 1 5 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共圈出 Au 异常 30 个 Ag 异常 25 个 As 异常 22 个 Sb 异 常 17 个 Bi 异常 10 个 Cu 异常 11 个 以 Au 为主 成矿元素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异常套合面积达 1 3 以上者作为一个组合异常 并结合各元素的强 度 面积及相关性等因素 共圈出组合异常 15 处 见 图 4 其中位于西南沟 兴 HS 14 宝泉沟 兴 HS 5 422 6 高地 兴 HS 3 的组合异常综 合排序靠前 其特征见表 3 469 图 3 1 5 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金元素地球化学图 Fig 3 Gold geochemical map of stream sediment geochemical measurement on a scale of 1 50000 表 3 主要水系沉积物组合异常特征 Table 3 key assembled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of stream sediment 编号矿名水系测量 Au 异常特征异常元素组合 1西南沟异常w Au 最高值 18 0 10 9 规模 18 19 具内带 Au As Ag Bi 2宝泉沟 w Au 最高值 14 0 10 9 规模 6 19 具中带 Au Ag As Sb 3422 6 高地 w Au 最高值 4 3 10 9 规模 2 61 具中带 Au Ag As Sb Cu 4 成矿潜力分析与远景区划分 研究区 1 5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主要异常区地质 见表 4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呼玛矿集区浅成低温 热液金矿床地质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具有可比性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1 在岩性条件上 主要水系异常区与矿集区已 知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均分布有中生代中酸性火山 岩 显示该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在空间上与中生代中 酸性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 在蚀变 矿化上 本区多数 矿化也与矿集区矿化相一致 2 在地质构造环境上 主要水系异常与矿集区 470 已知金银矿均产于陆缘活动带内的火山断裂坳陷盆 地边缘 且异常的展布特征受断裂构造 岩体与地层 体接触带 大型环块构造内部及外缘区的热环构造控 制 18 明显 与已知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在控矿构造 上受区域性断裂构造及次级构造 火山机构及其自身 的弧形 环状控制具相似性 3 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上 主要水系异常元素 组合与已知矿床异常元素组合近乎一致 西南沟元素 组合与古力库金矿元素组合相同 表现为 Au As Ag Bi 组合 宝泉沟元素组合与旁开门金银矿元素组合 相同 表现为 Au Ag As Sb 组合 422 6 高地元素组 合与塔源金矿组合相似 表现为 Au Cu 组合 图 4 1 5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组合异常分类 Fig 4 Assembled anomaly classification of stream sediment measurement on a scale of 1 50000 1 金元素异常及编号 2 银元素异常及编号 3 铜元素异常及编号 4 砷元素异常及编号 5 锑元素异常及编号 6 铋元素异常及编号 7 组合异常及编号 经分析认为 研究区内火山断陷盆地内部岩浆活 动强烈 并具有多期次 多阶段的特点 可促使岩浆热 液在运移过程中 并在大气降水参与下萃取前寒武系 结晶基底及中生代火山岩的有用物质 于 NE NW EW 向断裂构造有利部位及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部位 沉淀富集 影响异常的形成和展布 19 20 通过主要 异常区与已知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 异常特征对比 表明主要异常区内有望形成浅成低温 热液型矿床 体 结合上述对比特征 主要水系异常区所在位置及 471 区内已知岩金矿床 点 砂金矿床 点 的分布 为此 提出并划分了 3 个异常远景区 号远景区位于北部 三义沟 土豆子沟 422 6 高地一带 面积 60km2 包含兴 04 HS 1 2 3 4 6 号 5 个组合异常及土 豆子沟 三义沟岩金矿化点 号远景区位于中部宝 泉沟一带 包含兴 04 HS 5 7 9 10 号 4 个组合 异常及宝泉沟金矿化点 号异常远景区位于南部西 南沟 鸡沟一带 面积 40km2 包含兴 04 HS 14 15 号 2 个组合异常及 463 6 高地金矿化点 西南 沟岩金矿点 表 4 兴隆 基座山主要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区地质特征 Table 4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anomaly area of stream sediment measurement in Xinglong Jizuoshan region 编号异常区 异常区地层 岩性 构造背景断裂构造侵入岩矿石矿物 主要矿化 蚀 变 异常 物质来 源 1西南沟林西组 砂砾 岩及酸 性熔 岩 龙江组安 山岩 英安岩 中生代火 山 断裂坳陷 盆 地边缘 近 EW 向 的 断裂构造 次 级 构 造 为 NW 向 华力 西晚期 正长花岗岩 石 英 黄 铁 矿 褐铁矿 硅化 黄铁矿 化 褐 铁 矿 化 碳 酸 岩 化 高 岭 土 化 绿 泥 石 化 绿帘石化 可能 为结晶 基底 的兴华 渡口群 及中 生代火山岩 2宝泉沟金水段砂岩 龙江组 安山 岩 英安岩 中生代火 山 断裂坳陷 盆 地边缘 绰 纳河断 裂 西 侧次级 断 裂 燕山 早期花 岗闪长斑岩 自 然 金 石 英 黄 铁 矿 褐铁矿 金 矿 化 硅 化 黄 铁 矿 化 褐 铁 矿 化 碳 酸 岩 化 绢 云 母 化 高岭土化 可能 为结晶 基底 的兴华 渡口群 及中 生代火山岩 3422 6 高 地 兴隆群 三义 沟组 龙江组 安山岩 英安 岩 中生代火 山 断裂坳陷 盆 地边缘 NW 向 断 裂 构造 异常 区东部 有燕 山晚期 闪长岩 石 英 黄 铁 矿 褐 铁 矿 辰砂 硅化 黄铁矿 化 褐 铁 矿 化 碳 酸 岩 化 绢云母化 可能 为结晶 基底 的兴华 渡口群 及中 生代火山岩 5 有利远景区异常查证 按照上述相似类比的结果 对主要水系沉积物测 量异常区进行了 1 1 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查证 查 证面积共 14 15km2 其中西南沟异常 分两个小区 7 54km 2 宝泉沟异常 3 86 km 2 422 6 高地异常 2 75 km2 见图 1 土壤测量共圈出单元素异常 87 个 其中 Au 元素异常 26 个 Ag 元素异常 16 个 As 元素异常 9 个 Sb 元素异常 14 个 Bi 元素异常 12 个 Cu 元素异常 10 个 圈出土壤组合异常 8 个 异 常查证表明 Au 在土壤中含量明显高于在水系沉积 物中的含量 Au 与 Ag As Sb Bi Cu 异常共生组合 关系较好 通过槽探工程揭露 Au 在矿化蚀变带中 含量普遍增高 黄铁矿化 硅化英安岩中 w Au 为最 高达 0 37 10 6 泥鳅河组变质砂岩中蚀变闪长岩 脉 w Au 为 0 09 10 6 石英脉为 w Au 5 52 10 6 进一步证实了矿化的存在 也表明 Au 与 Ag As Sb Bi Cu 是有效的成矿指示元素组合 从原岩光谱分析结果看 见表 5 岩石含金背景 值较高 具黄铁矿化 硅化的安山岩 英安岩样品中 w Au 最高为 0 13 10 6 平均 0 02 10 6 表明其 矿化很不均匀 存在局部富集的可能性 其中 硅化 安山岩金含量与邻区旁开门金银矿金含量具有相近 的特征 5 含砾凝灰岩 凝灰砾岩 砾岩 黄铁矿化 花岗斑岩 花岗岩金普遍也偏高 很可能为 Au 的含 矿围岩 1 综上分析认为 兴隆群变质岩及沉积岩可能为本 区的矿源层或为矿化提供了部分物质 白垩系龙江组 的安山岩 英安岩是重要的矿化围岩 1 3 9 多期次的 岩浆热液活动为金富集提供了热源条件 15 侵入体 与地层接触带及 NW 向断裂构造是金沉淀富集的有 利场所 是寻找低温热液蚀变岩型 石英脉型 金矿体 的有利部位 472 表 5 原岩光谱分析结果统计表 Table 5 Statistics of rock spectral analysis resultw B 10 6 岩 性 Au max x Ag x Cu x As x Sb x Bi x 样品数 安山岩8 07 20 08237 829 70 940 204 安山岩 英安岩 黄铁矿化 硅化 132 622 20 15030 244 70 970 7589 含砾凝灰岩 凝灰砾岩242 832 00 23617 493 81 290 8917 砾岩 黄铁矿化 280 053 60 09020 030 90 900 2732 石英斑岩 黄铁矿化 145 026 50 13627 651 60 650 8323 蚀变闪长岩 闪长玢岩145 015 50 08820 484 71 440 1113 花岗斑岩 花岗岩229 829 10 11412 434 20 820 6647 注 w Au 为 10 9 6 结论 1 本区金成矿地质条件有利 主要水系组合异 常区地质特征具有与呼玛矿集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 床 体 相似 在岩性条件 构造环境 矿化蚀变等方面 均很相似 2 区内主要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元素组合与已 知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周围异常元素组合相似 3 Au 及 Ag As Sb Bi Cu 组合异常对矿化有 较好的指示意义 它们的空间展布呈带状 具有明显 分带性 并受次级断裂构造 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及破 碎带控制 地球化学异常与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配套 性好 4 依照类比结果 区内划分了 3 个异常远景区 部分远景区土壤测量查证及工程揭露发现蚀变矿化 带金含量明显增高 局部见到金矿化体 这表明区内 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体 的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袁江洪 黑龙江呼玛西部金矿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J 黄金地 质 1998 4 1 68 72 2 曲关生 谭成印 江平 黑龙江兴隆一瓦拉里成矿带岩金成矿 预测模型 九五 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 2000 3 徐伦先 陈满 梁海军 等 大兴安岭富林 兴隆沟一带金及多 金属成矿条件分析 J 地质与资源 2007 16 4 257 262 4 浦全生 梁科伟 梁福来 黑龙江省奥陶纪浊积岩及金矿床找 矿远景 J 世界地质 2007 26 2 173 179 5 张志国 胡军海 刘涛 大兴安岭中段旁开门金银矿地质特征 及找矿标志 J 黄金科学技术 2008 16 1 43 47 6 陈满 周殿宇 李德新 大兴安岭森林景观区金化探异常查证 方法探讨 J 黄金科学技术 2008 16 1 24 27 7 张元厚 张世红 岩浆热液系统金矿床研究进展 J 黄金 2005 26 10 10 14 8 沙德铭 苑丽华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特点 分布和找矿前景 J 地质与资源 2003 12 2 10 14 9 祁进平 陈衍景 Franco Pirajno 东北地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的地质特征和构造背景 J 矿物岩石 2005 25 2 47 59 10 武广 大兴安岭北部区域成矿背景与有色 贵金属矿床成矿作 用 D 吉林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005 11 庞奖励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研究现状及其趋势 J 黄金地质 1995 1 3 34 38 12 QIU Yu zhuo T U Guang chi Byron R BERGER Epither mal gold deposits of China J GEOCHIMICA 2008 37 4 329 343 13 Miller L D Goldfarb R J Nie F J Hart C J R Miller M L Yang Y Liu Y North China gold A product of multiple oro gens J Soc Econ Geol Newsl 1998 33 14 Wu C Y Bai G Xu L M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silver ore deposits in china J Miner Deposit 1993 28 4 223 238 15 杨永强 李颖 范继璋 黑龙江塔源地区金银铜成矿系统研究 J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2002 32 3 229 232 16 时永明 朱群 高友 大兴安岭地区古利库金 银 矿床成因探 讨 J 地质与勘探 2006 42 5 229 232 17 杨芳林 李之彤 吴振文 古利库金 银 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 J 贵金属地质 2000 9 1 7 14 18 刘荫椿 杨卫明 遥感技术在黑龙江呼玛地区金矿找矿中的意 义 J 黄金地质 2000 6 3 65 69 19 刘建明 张锐 张庆洲 大兴安岭地区的区域成矿特征 J 地 学前缘 中国国地质大学 北京 2004 11 1 269 277 20 郭继海 汪长生 石耀军 黑龙江东安金矿地质及地球化学特 征 J 地质与勘探 2004 40 4 37 41 473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y and geochemical anomaly in Xinglong Jizuoshan gold ore field in Huma county Heilongjiang LI Xiao long 1 CHEN Yuan rong 1 DU Hou fa 2 YU Hai feng 3 ZHAO Shou qiu 3 JI Gui zhong 3 1 Gui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2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zhou J iangxi 344000 3 Heilongjiang No 5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0 Abstract Xinglong Jizuoshan area in western Huma coun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gold min eralization accumulated area in Walali Xinglong gold ore belt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assem bled anomaly area of stream sediment measurement in the area is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epithermal gold de posit and in line with that of ore accumulation area from the view of lithological condition structure environ ment and mineralization and alteration Both stream sediment and soil measurement in the area have recog nized the occurrence of assembled anomaly of Au Ag As Sb Bi and Cu with apparent anomaly zoning and clear concentration center The key element assemblage of the anomaly is 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