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龙山气田内部集气工程第一章 目的1第二章 工程概况12.1概述12.2地质地貌22.3气象与水文32.4工程施工特点3三、组织机构43.1 应急小组43.2 应急小组办公室53.3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职责5第四章 安全预案启动程序5第五章 预案的关闭6第六章 应急救援原则及注意事项66.1 现场应急报警方法76.2风险识别76.3 预案分级响应条件及关闭程序。96.4 应急反应流程图9第七章 施工安全防范措施107.1现场一般安全措施107.2施工现场布置安全措施117.3起重工安全措施117.4防腐工安全措施127.5挖掘机操作安全措施127.6管沟开挖安全措施137.7下沟、回填安全措施147.8火灾预防控制措施14附件:森林防火知识1611第一章 目的为深化和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安全防范,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保证项目部在特殊地段特别是陡坡陡坎段、林区段突发各类事故时能迅速、有效地开展现场救援工作,保护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降低事故对人和环境的危害程度,特制定本预案。安全目标:全面推行HSE管理;HSE管理目标:以人为本、健康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环保创优、保证健康,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环保效益、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二章 工程概况2.1概述北干线位于广元市苍溪县,管线起于雍河乡白云村3组的龙建31井,走向大致由东北西南方向,全线依次经过雍河乡、新观乡及龙王镇,止于龙王镇健康村5组的龙104井。工程建设规模100104m3/d,管道规格为DN250,管道设计压力9.6MPa,全线水平长度9.32km,设计长度10.3km。全线以沟埋敷设为主,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不同,采用弹性敷设及预制弯头(R=5D),以适应管道在平面和竖向上的变化。一般地段采用D2738.8L360NB级无缝钢管,穿越地段、站场、阀井上下游各200m特殊地段采用D27310 L360NB无缝钢管。管道沿线穿越乡镇公路19次、机耕道7次、河流1次、溪沟3次、与原天然气管道交叉2次。2.2地质地貌工程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四川中凹陷燕山褶皱区的川北凹陷构造带,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其地层为第四系堆积地层和侏罗系沙溪庙组泥质砂岩层,场地内有新观背斜通过,这背斜现阶段牌稳定状态。九龙山气田内部集输管线北干线工程区内中低山、山间平坝、河谷俱全,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区内海拔高程4851057m。从纵向看,管线呈现多次起伏、波浪形的势态。将地貌分段描述如下:1)中低山地貌:BL000BL028、BL040BL047、BL063BL078、BL091BL104段属此类地貌单元,地形高差大,线路地面高程5071057m,最大相对高差约450m,起伏较大,山体多为陡坡、陡坎的单斜低山特征,坡体沟壑纵横,管道多次穿越深沟,沿线主要为旱地及林地,部分为水田。2)山间平坝地貌:BL028BL040、BL047BL063段属此类地貌单元,地形起伏较小,线路地面高程9901010m,最大相对高差20m。该地貌单元部分地势平坦,沿线主要为旱地、水田相间。3)河谷地段:BL078BL091段(宋家河)属此类地貌单元,地形起伏小,线路地面高程485550m,最大相对高差约85m,沿线主要为旱地、水田相间。2.3气象与水文2.3.1工程区位于西北高原过渡地带,属低山丘陵地区,以内陆盆地季节气候为主,气候温和湿润,雨水丰富。据广元气象资料,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5,79月为高温季节,最高温度达41,12月至次年2月为低温季节,最低温度-10。69月为雨水季节,占年降雨量的75%,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58.40mm,最大达1587.20mm。由于受西北高原大陆气候的影响,区内高寒多风。四季多风,最大风速可达28.70m/s。灾害性天气主要为干旱、大风、冰雹、暴雨洪灾等,大范围的暴雨洪灾发生的机率较小,由突发性暴雨形成水流域的雨洪灾情,特别是山洪灾害发生的机率较大,洪水暴涨暴落。2.3.2北干线工程区内管道无较大河流通过,仅穿越水沟2处,穿越处水沟均为季节性水沟。雨季时期山水较大,变化幅度约13m,水深约0.6m,流速缓慢,约0.2m/s,历史最高洪水位约488.5m。2.4工程施工特点2.4.1工期紧迫,施工任务重;2.4.2管道经过山区地段,线路落差大,陡坡陡坎多,只有部分地段适合于机械化作业,管沟开挖难度大;2.4.3粉质粘土和强风化泥质砂岩陡坎形成的沟岸抗冲蚀能力差,易受崩塌等不良地质灾害影响,途经区域存在少量墙体溜滑及岩体掉块;途经的山间凹地、冲沟地段,在高洪水位时,在雨季施工时易发生山洪灾害;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任务艰巨;2.4.4本工程管道穿越山区、林区段比较多,管沟石方量巨大,管沟回填细土的购置及运输以及多余石方的外运。2.4.5区域内公路较少,管道布管距离较远、管道、弯头为对号入座,且石方段管道管沟土石方量巨大,较多,给管道的运输及防腐绝缘层的保护造成很大的因难。2.4.6本工程管道穿越林区较多,春、夏、秋季期间施工,林区防火任务是施工安全的重点工作之一。三、组织机构3.1 应急小组组 长:陈立君 联系电话:139 0906 1209副组长:唐 坤 联系电话:139 0906 5993罗开华 联系电话:138 0826 4637组 员:李 锐 联系电话:152 2868 0505 王国泰 联系电话:158 8174 7611伍加乐 联系电话:158 8174 1607黄 刚 联系电话:158 8174 1070李 敏 联系电话:135 6871 3114梁 超 联系电话:135 1836 4344但俊文 联系电话:133 0906 1806鲁建光 联系电话:182 8498 9203丁 江 联系电话:182 8497 5193仁仕伦 联系电话:135 4716 6485唐 林 联系电话:182 8496 57723.2 应急小组办公室 应急小组办公室是项目应急工作的常务机构,在项目部应急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项目部应急电话地点:苍溪县龙王镇人民南路3.3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职责3.3.1负责工程项目应急救援组织、领导工作,组织工程项目安全预案和抢险方案的编制工作;3.3.2落实工程项目应急所需的器材、设备和物资,确保应急用品配备齐全,性能完好;3.3.3组织应急培训演练工作的实施,确保应急人员能够熟练使用各类应急救援设施和器材,提高应急人员应急救援能力;3.3.4负责向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上报和向相关方传递有关信息。第四章 安全预案启动程序4.1在发生事故或险情时,现场主管人员应立即组织相关应急人员到位进行抢险自救,尽量控制事态的发展,同时直接向项目部应急办公室报告,必要时必须及时通知当地政府、交通部门、消防部门、公安部门、医院协助抢险救灾;事故现场周围如有居民或其他无关人员,现场主管要及时派人员通知并组织撤离现场。4.2当项目值班人员接到突发事故报警信息(电话、电报、传真等)时要弄清事故发生地点、严重程度、现场处置情况,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向相关方汇报;公司值班人员必须紧密跟踪突发事故现场发展动态,随时向领导汇报。4.3项目应急领导小组在收到准确的突发事故信息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入应急工作状态,并根据现场反馈信息和应急计划对应急抢险工作进行领导和指挥;应急抢险工作应做到统一协调、统一指挥、统筹调配,充分调动各方力量。4.4应急小组在收到上级领导准确的部署和指令后,应尽快依据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反应迅速、指挥有力,责任明确、措施有效的应急救援队伍,充分利用本单位和当地救援资源,迅速开展救援工作。4.5应急小组及时组织协调事故现场所需物资、设备、器材、运力,为事故现场的救助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4.6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应急小组应成立事故调查组赶赴现场调查; 事故调查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事故经过、伤亡和损失情况;找出事故的真正原因后,应制定防范措施,以防事故再次发生或减少下次发生时的损失。第五章 预案的关闭(一)随着抢险救援工作结束,由应急小组宣布关闭救援预案,立即通知应急救援的参加单位和人员,并对通知的送达进行确认。(二)预案关闭后,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对整个应急救援过程中的相关文件、传真、电话记录、表格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便于今后查阅。第六章 应急救援原则及注意事项(一)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防止和降低事故危害,确保人员健康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害。(二)抢险过程中对急救对象要分轻重缓急,坚持先人员后物资的原则,准备工作应做到:事前与医院有联系,交通运输有保障,外援救助有渠道。(三)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正确分析和评价,应急救援措施制定应在现有条件下充分、恰当。(四)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和抢险队员要经过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经评价具备应急救援能力。(五)要一切行动听指挥,服从统一安排。(六)应急救援设备、器材应保持性能良好,专人负责。(七)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指挥抢险的同时,要及时收集情况,掌握事故动态,随时调整应急救援措施,以防危害继续发生和引起连锁反应。6.1 现场应急报警方法6.1.1报警当发生险情时,现场工作人员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检查事故部位,通知班长、HSE总监、项目经理,迅速准确将事故情况汇报至应急小组,视情况严重程度再拨打相关报警电话,请求专业救助。6.1.2报警内容包括l 事故单位名称:l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l 事故的性质:l 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l 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6.1.3通讯联络方式苍溪县龙王镇中心卫生院苍溪县人民医院警:119急救:1206.2风险识别6.2.1 机械伤害事故:设备操作不当或者指挥失误造成人员伤亡;控制措施:规范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由专人指挥,指挥人员要观察周边环境和实际情况指挥,切忌野蛮施工和违反操作规程。6.2.2 塌方:开挖或者爆破后管沟土质松软,危石未及时清理造成管沟塌方或危石下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控制措施:保证边坡系数,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大开口,仔细观察特别是陡坡陡坎石方段爆破后的危石,应及时清理消除安全隐患。6.2.3滑跌:管沟地段地处陡坡陡坎,人员不小心滑跌坠入管沟或陡坎造成人员伤亡;控制措施:对全体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入场安全培训,告知风险源,陡坎高差较大的地段要采取防护措施,如配备安全绳等设施。6.2.4铲斗伤人:挖掘机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机械伤人事故;控制措施:操作手作业前熟悉操作规程,在作业时听从专人指挥,确保挖掘机的性能完好,作业当中严禁打手机听音乐6.2.5爆炸:爆破施工时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意外伤害;控制措施:爆破施工必须首先取得当地公安机关的同意,办理好相关手续,作业人员必须是取得国家认可的爆破资格证书方能上岗作业,作业时要按照爆破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坚决禁止野蛮施工和违反操作规程,现场必须有专人指挥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造成意外伤害。6.2.6管段伤人:管道施工时管段未稳固放置,滚动下滑造成人员伤亡;控制措施:现场做好防范措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地锚或者其他方法稳固管段。6.2.7 设备倒覆:作业带因地势限制凹凸不平、坡度过大造成设备倒覆损坏设备、人员受到伤害;控制措施:严格执行特种设备作业前后检查制度,规范操作规程,现场灵活采取设备稳固措施,如垫三角木等办法。6.2.8林区火灾:管道穿越林区段较多,春、夏、秋季期间施工时打磨、焊接、防腐都具有火源,容易引起林区火灾。控制措施:开展经常性的林区施工防火宣传教育,提高防火意识;规范生产、生活用火行为,严格控制和管理林区野外火源;加强对高火险时段和危险区域检查监督,消除各项火灾隐患;有计划地清除可燃物,开设防火阻隔带;全面提高预防火灾的综合能力。6.2.9 另见九龙山气田内部集输管线工程风险识别6.3 预案分级响应条件及关闭程序。6.3.1 发生险情时,本安全预案立即启动,应急小组接到险情报告后,由应急小组长同意,启动本预案,立即通知应急全体人员进入应急状态。6.3.2 根据事故的控制和效果及当地政府和应急救援协调机构对预案的建议,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同意后,宣布关闭本预案。6.3.3预案关闭的信息应通知应急参加人员、机构和周边政府、群众并确认这些单位和人员知晓。6.4 应急反应流程图 见下图: 事故、险情发生(有人员伤亡)HSE监督员项目经理HSE检查员 项目副经理卫生员抢救并决定是否需要外转治疗甲方/监理办公室HSE监督员现场治疗外转治疗现场调度安排车辆急救医院 联络医院现场人员疏散住院治疗和进一步处理第七章 施工安全防范措施7.1现场一般安全措施7.1.1施工前,由HSE监督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教育,并针对施工中的难点、重点、危险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由HSE监督员和技术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填写安全措施交底单。7.1.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7.1.3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严格遵守集团公司“六条禁令”,班前不准饮酒,坚守岗位,集中精力,不准打闹、睡觉和启动别人的机械设备。7.1.4施工作业前,施工人员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的清洁、紧固、润滑、保护接地等情况,确认无误后才能启动,机械设备使用中发现问题,要马上停机断电检修。7.1.5施工前特别是特种设备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严禁多人同时指挥。7.2施工现场布置安全措施7.2.1施工区域设置警戒警示标志,设置施工区域警示边界线,并随施工机组按施工区段移动。7.2.2保持现场道路畅通无阻,留有施工机具、运输车辆回转及高头的位置,不自行断路、堆放器材和占用路面从事施工作业。7.2.3爆破施工不得在夜间进行施工作业。7.2.4施工现场的施工机具、气瓶摆放合理,物料要堆入整齐,留有安全通道。7.2.5每个班组的作业现场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并放置在现场显眼位置。7.3起重工安全措施7.3.1起重工应熟悉本工种专业技术,经专门训练,并考试合格有操作证者,方能操作。7.3.2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严格检查起重设备是否完好可靠,必须熟悉指挥信号(手势)。掌握起重的负荷量,根据负荷量和捆绑方法选用钢丝绳、链条、卡具。7.3.3多人操作应有专人指挥,管道下沟前,应先提出方案,经领导和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按方案实施。下沟时,应统一信号,交底清楚,准确传递指挥信号,不得有误。7.3.4使用起重吊车时,要配合吊车司机打好车的支脚,封底牢固、保证平衡,牢靠吊装。7.3.5装卸散管时,注意架空电线、电缆,防止触电,下面人员应戴好安全帽,物件未放稳,就位不好,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7.3.6吊具遇有下列情况禁止使用:1)吊带未经校准核算、有破损。2)钢丝绳有火烧、打结、擒紧、松股等情况时。3)链条有裂纹、起层、未焊透及凹陷时。4)吊钩和夹头有裂纹、变形及磨耗过限时。5)钢丝绳按标准应该报废时。7.4防腐工安全措施7.4.1现场补口补伤人员应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7.4.2补伤操作人员穿着劳动保护服装,戴好护目镜和耐热手套。7.4.3火焰喷枪不准对向人。7.4.4液化石油气瓶应竖立放置,且压力表、安全阀、减压阀等安全附件齐全完好。7.4.5补口、补伤加热完后,立即熄灭喷枪火焰。7.4.6补口、补伤用液化气瓶的压力表、减压阀等安全附件齐全,不准使用有泄漏现象的液化气瓶,压力不够时,不能用火直接加热液化气瓶。7.4.7液化气用完后,将气瓶送到液化气站置换,禁止在工地上倾倒液化气残液,以防发生火灾。7.4.8电火共检测施工前,检查管道表面是否有露水、雾水等潮湿导电体存在,如有则必须用棉布擦干后,才能进行电火花施工作业。7.5挖掘机操作安全措施7.5.1作业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驾驶室,工作范围内任何人不得通过停留,严禁操作手在作业时打手机和听音乐。7.5.2作业前,要对土质、场地及地下电缆、管道等地下设施详细了解,避免作业时沉陷、倾翻及损坏地下设施。7.5.3移动作业时,必须先抬起铲至安全高度,再行移动。7.5.4停止作业时,应将铲斗放落地面。7.5.5挖土时,铲斗入铲角度应恰当,铲斗未离开工作面时,不得行走或转臂。7.5.6禁止用铲斗吊物和乘人。7.5.7不要在坡地坡道上停车,非常不可时,应做好防滑溜工作,铲斗应放在低侧地面。7.6管沟开挖安全措施7.6.1管沟开挖前要作好必要的水文、地质、地下设施等情况的调查。7.6.2管沟开挖时,须保证设计坡比,以防止管沟跨塌伤人。7.6.3特殊地段须用人工进行挖作业时,应自上而下进行,不掏洞,两人在沟内作业间距不小于2米,低处不能有人逗留。7.6.4挖出土方应堆积在管沟无焊接管一侧,距沟边不少于1米,堆积高度不超过1.5米。7.6.5挖沟过程中如遇地下管道、电缆及不能辩明的物品时立即停止作业,在征得其管理方面的同意并在其监督下,在障碍物两侧各5米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7.6.6在靠近道路、建筑物等地带开挖管沟时,设置醒目标志,并征得有关部门同意。7.6.7管沟穿过人行通道时,搭设有护栏的人行便桥并在管沟两侧人行通道上设置警示标志。7.7下沟、回填安全措施7.7.1能见度低于120m时,禁止进行管沟回填作业。7.7.2使用带外套合成纤维吊装进行下沟作业时,要先检查其外套是否断损伤,如有断裂损伤,一律不准使用。需更换新吊带进行下沟作业。7.7.3下沟及回填作业前,由安全人员划定作业安全区,与下管作业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安全区。7.7.4管道下沟前由安全人员进行检查,管沟内不得有其他作业人员工,确认沟内无人、无障碍物和管沟无塌方、无裂纹危险后,方可组织下沟。对发现的危害必须立即进行处理,经确认无危害后,才能进行下沟施工作业。7.7.5清沟和其它沟下作业不得与管道下沟同段同时进行。7.7.6吊管下沟时,管道与管沟之间不准任何人站立、任何车辆、人员不得通过管沟。7.7.7下沟和回填作业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以免发生混乱,防止出现事故。7.7.8六级以上大风、雨雪天气停止下沟和回填作业。7.7.9任何时候在沟内作业区上设置醒目的警告标志。7.8火灾预防控制措施7.8.1防火原则:协调配合,快速反应。在扑救森林火灾中认真履职、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在处置森林火灾时反应快速、保障有力。以人为本,安全防范。处置森林火灾,要坚持把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和公共设施安全,力争把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同时,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障扑火队员的生命安全。提高警惕,常备不懈。要做好紧急应对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森林火灾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建立有效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信息准确,归口报告。森林火灾信息由项目部负责按规定的时限和程序逐级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生产知识重点题及解析
- 2025年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初级面试预测题
- 2025年安全检查表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客户服务团队负责人面试题及解答指南
- 2025年旅游行业市场营销经理招聘面试预测题集
- 2025年质量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无人机巡检港口航道笔试题库大全
- 2025年宠物宠物行为分析师中级模拟试卷
- 2025年金融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材料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标技术方案(纯方案)
- 【小升初】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A卷)含解析
- 光传输系统配置与维护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中国字中国人》
- 《中国中铁防范惯性事故强化技术及管理交底刚性要求》的通知
- JJG 8-1991水准标尺
- GB/T 4857.17-2017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17部分: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通用规则
- 全套教学课件《管理学基础》
- 二级医院评审自评自查表
- 工程罚款通知单模版
- 多联体筒仓滑模施工技术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