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应急救援预案(局).doc_第1页
桥梁应急救援预案(局).doc_第2页
桥梁应急救援预案(局).doc_第3页
桥梁应急救援预案(局).doc_第4页
桥梁应急救援预案(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铁十二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项目经理部 桥梁应急救援预案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5四、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5五、应急响应程序9六、救援物资的准备12七、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终止后工作恢复13八、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练13九.日常检查和演习14十、事故发生后应急响应程序15十一、应急救援外协单位、小组成员及联系方式24桥梁应急救援预案一、编制依据1、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投标文件。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程瓦塘汤阴东(含)段站前工程ZNTJ-1标段位于山西兴县、临县,起于瓦塘,终于吕临支线终点(DK135+055)。其中线下工程起止里程为苛瓦DK47+000DK80+096,正线长度70.147km、魏家滩至瓦塘联络线长10.153km;本标段共设计桥梁19.6km,其中蔚汾河特大桥(1490.94 m,主墩高90m)为标段内的重难点控制工程,桥梁及结构型式详见下表。表1 桥梁及结构型式统计表序号桥 名中心里程全 长(m)孔 跨 布 置1苗家沟大桥CIK48+977146.30 4-32m梁2石佛侧1#大桥CIK49+606140.90 4-32m梁3石佛中桥DK2+481.1094.20 3-32m梁4石佛沟大桥DK2+807.2303.40 9-32m梁5石佛侧2#大桥DK3+144.5270.70 7-32m梁6水油塔1#大桥DK3+922.20303.35 9-32m梁7水油塔2#大桥DK4+723.45139.90 4-32m梁8薛家塔村大桥DK5+093.85270.70 8-32m梁9薛家沟大桥DK5+879.9368.80 11-32m梁10刘家峁大桥DK6+584.9329.10 11-32m梁11郑家塔特大桥DK8+440.8705.50 19-32m梁12郑家塔1#大桥DK9+004.25451.90 12-32m梁13郑家塔2#大桥DK9+477.25271.70 12-32m梁15赵家塔大桥DK11+112.2241.20 7(7-33m梁)16瓦塘站1#大桥DK11+462.15238.70 7(424m梁+4-32m梁)17瓦塘站2#大桥DK11+786.85270.70 7(8-33m梁)18瓦塘站3#大桥DK12+274.95502.60 7(15-32m梁)19曹日沟大桥DK12+676.15265.70 2(124m梁+7-32m梁)20谷秃雨沟1#大桥DK13+576.35375.70 2(524m梁+2-32m梁+1-(48+80+48m连续梁)21跨218省道大桥DK14+016.35191.10 2(2-32m梁+1-(32+48+32m连续梁)22谷秃雨沟2#大桥DK14+399.5241.20 2(7-32m梁)23刘家壕大桥DK18+945.8172.60 2(5-32m梁)24李家塔大桥DK20+108.25337.10 2(12-32m梁)25杨家坪1#大桥DK20+991.52(224m梁+3-32m梁)26杨家坪2#大桥DK22+478.132(424m梁+24-32m梁)27迷糊沟特大桥DK21+299.45616.90 2(124m梁+16-32m梁+1-(40+60+40连续梁)28苏家塔1#大桥DK26+173.8175.80 2(5-32m梁)29苏家塔2#大桥DK26+647.45143.00 2(4-32m梁)30蔚汾河特大桥DK28+598.751490.94 2(1932m梁+2-(40+64+64+41连续梁)+1-(70+120+120+120+70刚构连续梁)31曹家坡1#大桥DK39+109.55392.40 2(324m梁+532m梁+1-(40+64+40连续梁)32曹家坡2#大桥DK39+710.15205.30 2(6-32m梁)33安家庄1#大桥DK40+270.5241.00 4(7-32m梁)34安家庄2#大桥DK41+003.2306.40 5(9-32m梁)35刘家庄煤场大桥DK42+478.2244.40 5(7-32m梁)36刘家庄1#大桥DK43+580.85270.70 2(8-32m梁)37刘家庄1#中桥DK44+026.6110.20 2(3-32m梁)38刘家庄2#中桥DK44+567.1110.20 2(3-32m梁)39刘家庄2#大桥DK44+933.43123.90 2(224m梁+2-32m梁)40南川河特大桥DK45+757.4974.80 2(2432m梁+1-(48+80+48连续梁)41韩家沟大桥DK46+856.45139.90 2(4-32m梁)42李家湾特大桥DK47+746.03640.10 2(324m梁+17-32m梁)43康宁乡中桥DK48+448.1108.20 2(224m梁+1-32m梁)44小沟大桥DK50+412.95140.90 2(4-32m梁)45老峪沟大桥DK61+250.45141.30 2(4-32m梁)46卢侧沟村中桥DK62+352.45123.90 2(224m梁+2-32m梁)47土蛾大桥DK63+682.85270.70 2(8-32m梁)48卜家岩大桥DK65+863.5233.00 2(124m梁+6-32m梁)49湫水河特大桥DK67+159.71891.10 2(5632m梁+(40+64+40连续梁)50南庄大桥DK69+303.1241.20 5(7-32m梁)51白文站1#中桥DK70+036.1107.20 5(3-32m梁)52白文站2#中桥DK70+157.1107.20 5(3-32m梁)53郝峪塌1#大桥DK71+668205.30 2(224m梁+5-32m梁)54郝峪塌2#大桥DK72+628.7502.80 2(424m梁+15-32m梁)55吴家湾大桥DK73+141.8139.90 2(524m梁)56吴家湾特大桥DK74+034.35710.70 2(732m梁+1-(40+64+40连续梁)57石家塔大桥DK75+275.55342.50 2(13-32m梁)58小马坊1#中桥DK76+324.1108.20 2(3-32m梁)59小马坊3大桥DK76+534.2467.90 2(9-32m梁)60小马坊2#中桥DK77+514.108.20 2(3-32m梁)61城庄镇特大桥DK79+488.05895.70 2(424m梁+24-32m梁)2、重难点桥梁工程蔚汾河特大桥中心里程DK26+602.50,桥梁全长1490.94 m,主墩高90m。全桥采用采用钻孔桩、挖孔桩基础和明挖基础,桥台采用双线T形桥台。桥墩采用双线圆端形实体桥墩、双线圆端形厚壁空心桥墩,最高墩身90m。梁部为2(17-32m简支T梁+1-(70+120+120+120+70)m连续刚构+2-(40+2*64+40)m连续刚构)。桥位情况:桥址处于吕梁山西坡黄土高原峁梁区的蔚汾河宽谷区,西岸陡峭,相对高差10-113.0m,河道宽约256m。桥梁1-(70+3*120+70)m连续刚构跨越310省道,交角8717,并各跨一处县乡道,桥梁大里程向河岸黄土峁梁上分布有梯田耕地。地质情况:桥位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新黄土、粗园粒土、卯石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层新黄土,上第三系上新统静乐组 黏土,泥岩、砂岩,下伏三叠系下统和尚沟组泥岩、砂岩。水文情况:桥位处内地表水主要为蔚汾河常年流水,现河面宽约20m,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是大气降水及地表补水,地下水位埋深0.50.6m,水位变化幅度2-4m。本桥地址除了河道,便是黄土梁峁区,山坡陡峭,交通运输不便;桥墩墩身高,最高的墩高分别为90 m和85 m,梁高8.9 m,建筑高度高,连续刚构跨度大,分别是1-70+3120+70 m和2-40+264+40 m的连续刚构,施工中高空作业难度大,各部尺寸精度要求高,特别是高墩垂直误差控制难度大。混凝土拌合站和各种机械设备配备数量大;该特大桥距瓦塘铺架基地16.402。由于铺架工期的要求,建设工期短,必须控制在总工期20个月内完成,工期紧;该特大桥要经过两个讯期和一个冬季的施工阶段,第一,该桥跨越蔚汾河,汛期洪水灾害可能发生,第二,该桥在兴县境内,冬季寒冷,在高桥上作业人员的防寒及冬季施工混凝土保暖、在作业面分散高桥顶部的条件下,难度很大。该桥是全线最高的一座桥梁,高墩、悬臂浇注施工难度较大,是本标段的重难点工程之一。三、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桥梁施工人员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保证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四、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构成指挥部设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为指挥长,副组长为党工委书记、副指挥长及总工,小组成员由各部室成员、各项目部经理、总工组成。同时成立现场相应的危险源风险评估组、技术处理组、现场抢救组、伤员营救组、现场治安协调组、后勤供应组、善后工作组、事故调查组等,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质部。组 长: 祁玺剑副 组 长: 史甲山 王光勇 王勇成 员: 田永铸 汪想贵 卢毓龙 李来存 雷建珂 何致林 高 军 黄岳潭 洪晓俊 王振贵 钱其蜂 李武斌 郭 征 王 惠 敬小勇 孟建伟 王孝君 贾国强 刘冰辉 王兴林 郝文广 肖文彪 董俊瑞 武飞龙 宋振军 刘永平 范海林 李明耿 王思全 黄良俊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组成2.1应急预案工作小组组长的职能及职责(1)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2)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3)与项目外部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4)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5)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6)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7)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8)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9)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2.2应急预案副组长的职能及职责(1)协助应急小组组长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2)向应急小组组长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3)保持与事故现场应急小组成员的直接联络;(4)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5)组织项目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6)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7)通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8)根据各施工场区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2.3危险源风险评估组成员、职能和职责组长:贾少山,成员由各项目部总工、安质部长组成。其职责是:(1)对全项目各施工现场的特点以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2)指导生产安全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3)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4)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职员措施;(5)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使应急反应及时启用;(6)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计划。2.4技术处理组成员、职能和职责组长:田永铸,成员由各项目部总工、工程部长组成。其职责是:(1)根据项目经理部及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2)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小组组长提供应采取的技术措施。2.5现场抢救组成员、职能及职责组长:雷建珂,成员由各项目部经理、总工、施工队长组成。其职责是:(1)搜寻、抢救现场伤员;(2)抢救现场物资;(3)组建消防队;(4)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2.6伤员营救组成员、职能和职责组长:汪想贵,成员由各项目部书记、工程部长组成。其职责是:(1)在工地设医疗急救站,对伤员进行简单包扎和救护;(2)立即联系当地医院进行救援;(3)治疗期间安排人员看望、照料伤员。2.7现场治安协调组成员、职能和职责组长:黄岳潭,成员由各项目部书记组成。其职责是:(1)自然灾害发生时,维护好现场秩序和治安;(2)协调好与地方政府及当地老百姓的关系,保证抗灾抢险工作顺利进行;(3)防止事态继续恶化。2.8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及职责组长:李来存,成员由各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部长、综合部部长组成。其职责是:(1)协助制订施工项目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项目施工生产的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2)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映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3)定期收集和整理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做好物资资源数据储备;(4)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小组组长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设备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2.9缮后工作组成员、职能和职责组长:卢毓龙,成员由各项目部书记、综合部部长组成。其职责是:(1)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后不生大乱;(2)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3)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4)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2.10事故调查组成员、职能及职责组长:贾少山,成员由各项目部经理、总工、安质部长组成。其职责是:(1)保护事故现场;(2)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3)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4)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五、应急响应程序根据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响应程序要求,按过程分为:事故报告、现场保护、响应级别确定、启动应急响应、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七个过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见图1。(一)险情报告制度在施工过程中一旦遇到险情由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调度及时准确的向项目部、局指挥部、上级相关部门汇报。1、汇报程序:发现事故人员责任区负责人项目经理集团公司项目经理建设单位、监理、地方相关部门。使相关部门能随时掌握险情的动态变化,以给予帮助指导。在特殊情况下联系不上时可越级汇报。2、灾情、事故报告内容灾情、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灾情、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算;灾情、事故的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灾情、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协助灾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项;灾情、事故报告单位和报告时间。(二) 现场保护重大灾情发生后,灾情发生单位必须保护灾情现场,凡与灾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随意挪动和破坏,因抢救人员为防止灾情扩大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体的,通过拍照、绘制灾情现场图等方式对灾情现场做出标记和详细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书证、物证等证据。(三)事故情况与响应级别确定接到事故报告后,按程序,对施工情况分析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级别,应急响应级别也对应分为级响应、级响应、级响应、级响应四个级别。现场要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及时调整响应级别。(四)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指挥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通知调配救援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设备等)、成立现场指挥部等。N发生事故事故报告确定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救援行动事态控制应急恢复应急结束总结评审现场清理解除警戒善后处理事故调查指挥人员到位信息网络开通应急资源调配现场指挥到位应急增援人员救助工程抢险警戒标志医疗救护人群疏散环境保护现场监测专家支持信息反馈关闭YYYN响应升级 Y图1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图(五)救援行动有关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展开事故现场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技术处理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方案和技术支持。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在本级无法有效控制,向相邻标段、监理、业主甚至地方政府应急中心请求更高级的应急响应。 (六)应急恢复救援行动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七)应急结束执行应急关闭程序,由灾情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六、救援物资的准备项目部设专项基金作为应急救援储备物资设备的费用开支,根据本工程施工生产的性质、特点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时间需要有针对、有选择地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对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确保事故发生后所需的物资和设备在可用状态,配备的物资和设备不得挪作他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项目部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统一纳入应急救援工作之中。(一)材料及设备的配置1、储备一定数量的钢筋、水泥、钢管、砂石、草袋、编织袋、方木、钢支撑等材料及电焊、气焊、潜水泵等设备。2、配备担架、绷带等急救医疗设备。3、配备吊车、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和交通车辆等应急救援机械设备。4、现场在办公区、生活区、仓库、油库内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并经消防部门的检查认可,同时经常抽查,保证性能完好。5、现场配备抽水机和发电设备以备抢险应急时用水用电的需要。6、配备足够的空气压缩机,以保证在压缩空气条件下的施工及抢险作业顺利开展。(二)材料及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1、所有机械设备进场前必须验收,并记录在案,保证其安全使用。2、对进场的起重设备进行验收,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安质部门每月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并保存记录,一旦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七、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终止后工作恢复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救援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应急小组共同讨论后,认为事故的发展状态可以终止的;应急小组组长下达应急终止令。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经有关部门认可后可恢复施工生产。对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经有关部门认可后可恢复施工生产。对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做出总结,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修改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八、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练(一)工程开工前进行一次培训、开工后半年进行一次培训;(二)新加入的人员的岗前培训;主要培训以下内容:1、组织所有人员学习并掌握:(1)事故报警(2)在突发事件下的自救方法,以减少伤亡。(3)简易条件下救护伤员的急救措施。(4)在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下人员疏散、灭火设备使用等急救措施。(5)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常识、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机械的安全使用;(6)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2、工人在上岗前,进行突发事件救援教育,针对桥梁工程的特点,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培养自救及救援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计划的对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纪律、救护方法进行培训和考核。九.日常检查和演习为了确保应急救助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效果,还必须研究和制定安全排险救助的技术措施,做到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各尽其责、搞好协作和配合。同时对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实战演习,当突如其来的险情发生时,能够指挥得当,应对自如,真正发挥其抢险救助的作用,达到减轻或避免损失的目的。(一)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医疗急救设备,随时提供救助服务,与现场附近医院及时联系,以确保突发疾病和受伤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救治。(二)聘请专业救护人员,对职工进行自救和急救知识的教育,添置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三)施工现场配备受过急救培训、掌握急救、抢救和具备工程抢险技能的专兼职人员。(四)发生火灾时拨打“119”火警电话,并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抢救。(五)指挥部及各项目经理部从各工班中抽调50名精干人员组成抢险小组,由各项目部经理任组长,做好教育培训和演练工作,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并负责突发的抢险工作。(六)必要时调动社会援助力量投入抢险救助,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桥梁队人员在开工后演练一次,及时做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十、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确定响应级别,及时、有序、高效地处理事故,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避免因救援、抢救不及时造成事故影响的扩大。1、基坑坍塌事故发生基坑坍塌事故后,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应高声呼喊,并通知现场安全员。现场安全员立即电话通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警后,启动项目应急救援预案,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组织施工人员紧急撤离至安全区域,如有人员受伤,立即拨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求救,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清理土方或杂物,如有人员被埋,应首先按部位进行抢救人员,其他组员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在向有关部门通知抢救电话的同时,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应急小组人员按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送外抢救,值勤人员在大口路或醒目位置迎接来救护的车辆。2、机械伤害事故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安全员拨打事故抢救电话“120”或当地人民医院急救电话进行求救,并马上通知应急救援小组启动应急预案。由指挥长负责现场总指挥,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值勤人员在大口路或醒目位置迎接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如事故严重,立即报告业主及地方有关部门。3、 桥梁跨既有公路作业安全应急预案 可能出现的情况:既有线路路基松垮、下陷;高空施工坠物等。 应急预案跨越公路应急预案:发现路基有松垮、下陷现象,及时通知公路交通部门,在距作业地点前后方向800m处设置警示标,距作业地点20m处设作业地点标,必要时半幅通行,并设专人指挥。当上部施工坠物危及过往车辆安全时,及时公路交通部门和项目部应急小组报告,同时拨打120急救车进行人员救助,维护现场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后尽快开通公路。4、脚手架垮塌事故如果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启动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按预先分工进行抢救,架子班组长组织所有架子工进行倒塌架子的拆除和拉牢工作,并防止其他架子的倒塌,如有人员被砸,首先清理抢救被砸人员。5、高空坠落事故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事故类型依据高处坠落事故对人体伤害的坠落方式,把高处坠落事故大体分为如下类型:拆除工程中发生的坠落;登高过程中坠落;梯子上作业坠落;桥面作业坠落;。危害程度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迅速行动、灵活应对。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以人为本。事故及险情处理应首先保证人身安全(包括救护人员和遇险人员); 强化防护。迅速疏散无关人员,阻断危险物质来源,防止次生事故发生。预防及预警危险源监控加强对高处作业、临边防护、“三宝四口”等进行安全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避免事故的发生。预防措施A加强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B 加强对高处作业人员的体检,严禁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对疲劳过度、精神不振和思想情绪低落人员要停止高处作业;严禁酒后从事高处作业。 C 高处作业人员的个人着装要符合安全要求。如,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和有关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高跟鞋、拖鞋或赤脚作业;如果是悬空高处作业要穿软底防滑鞋。D按规定要求支搭各种脚手架,做好现场安全防护工作。E按规定要求设置安全网。 F切实做好洞口处的安全防护。G使用高凳和梯子时严格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要求进行。H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I 禁止在六级强风或大雨、雪、雾天气从事露天高处作业。 预警行动A 高处作业人员未按要求系安全带、安全绳或者使用不当时,也有可能发生坠落事故,此时可以当场制止,必要时召开安全会议通报违章行为,按规章制度进行处罚。B 临边、洞口等坠落高度在2米以上,而无防护栏杆、安全网、挡板或防护不可靠时,即有可能发生坠落事故,应按要求完善上述防护设施。C 当发生大风、暴雨、暴雪等恶劣气候时,高处作业人员即有可能发生坠落事故,对此要加强对气象部门的联系,尽早掌握气象变化情况,提前停止高空作业,撤离人员,必要时加固高耸设备。 信息报告程序 当发生险情时,现场值班人员立即组织急救,并迅速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应迅速评估险情,判断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同时上报公司应急办公室,确定等级并上报属地应急指挥机构。 现场报警方式采用警报器、喊话或其它方式来疏散人员,并采用电话向值班室报警。 现场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与地方政府、应急救援队伍、公安、消防、医院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联络方式采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 现场应急指挥中心通过上述联络方式向有关部门报警,报警的内容主要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伤亡数量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处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内容。 应急反应人员以电话向外进行求援。 应急处置 响应分级根据高空坠落事故性质、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将其划分两个级别:二级事故定义为一次可能导致死亡2人以下,直接影响施工,项目部、公司能够应急处置的;一级事故定义为一次可能导致死亡3人以上,直接导致施工中断,项目部不能完全应急处置,需上级、地方人民政府救援。响应程序应急自救领导小组获取险情报告后,迅速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同时报告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接到信息后上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领导,立即对险情进行评估,根据险情评估结果确定应急响应等级并启动预案。高空坠落应急处置措施 A二级应急行动a 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启动高空坠落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抢险组视人员受伤情况及时进行急救或转移。 b 疏导组负责维护现场,对事故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c 救护组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处理,然后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d 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方案的制订,并保证应急处置的通讯、物资、设备和资金及时到位及后勤保障。 e 善后组妥善安置伤亡人员和接待伤亡人员的家属,按有关规定做好理赔工作。 f 调查组收集事故资料,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影响程度和损失,分清事故责任并提出相应处理意见,提出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意见和建议,写出应急处置报告。 g 人员全部疏散后观察。根据观察结果,采取有效的措施恢复。B 一级应急行动a 高空坠落重大事故发生时,现场负责人立即组织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公司、上级应急指挥中心和属地应急救援组织机构。b 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赶赴现场,配合政府救援指挥机构做好救援工作。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安排保障组负责组织项目应急物资、装备的储备管理和应急处置时的调配。 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确定应急物资、设备机具、防护用品的品种、规格和标准,报送需求计划,由相关专业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根据物资、装备类别报送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的保障组,保障组对需求计划再进行审核并组织实施,确保应急所需物资、装备及时供应、补充和更新。 各部门、各单位应根据项目部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对应急物资、装备的储备情况进行检查和核实。6、 防洪渡汛当接到可能发生暴雨、洪水警报后,由调度立即通知责任区负责人、施工队队长、值班人员。各负责人接到通知后,对各处有地质灾害的危险地段进行普查,分等级,并安排人员值班。当出现险情时值班人员立即通知附近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向施工队队长汇报,由施工队队长组织技术人员对汇报情况进行分析,并立即采取措施保护施工便道畅通、疏通道路的侧沟、管涵工作;并对是否疏散下游居民和施工设备、撤离施工人员和洞内其他设备、是否需要疏通下游河道等施工等做出判断,并立即执行。桥梁工程师向项目经理部调度汇报桥位处的降雨量、危险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和可能发生的危害。调度向项目经理汇报,并向监理、建设单位汇报。必要时向下游地方政府通报。7、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措施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由项目副经理立即召集抢救小组,进入应急状态。 由卫生所长判明中毒性质,初步采取相应排毒救治措施。 经工地医生诊断后如果需要将患者送医院救治,联络组与医院取得联系。 由项目副经理组织安排使用适宜的运输设备(含医院救护车)尽快将患者送至医院。 由项目副经理组织对现场进行必要的可行的保护。8、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援措施 发现疫情后,项目副经理等人立即封锁现场,及时报告项目经理和所在地区卫生防疫站。 项目经理召集救护组进入应急状态。 由卫生所长组织调查发病原因,查明发病人数。 项目经理部由项目副经理负责控制传染源,对病人采取隔离措施,并派专人管理,及时通知就近医院救治。 切断传播途径,工地医生对病人接触过的物品,要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操作时要戴一次性口罩和手套,避免接触传染。 保护易感染人群,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时,生活区要采取封闭措施,禁止人员随便流动,防止疾病蔓延。9、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应急措施由项目经理下达发出警报令,进行抢险救灾状态,抢险队及全体人员投入抢险工作;在项目经理的统一指挥下,由项目副经理及时、有序地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由安全部部长负责重要物资撤离危险区;由施工队长负责危险区隔离,标出警示;根据分析判断的结果,项目经理组织技术人员定出抢险的方案,调动必要的机具、设备、材料等资源;各抢险组长根据抢险方案,将具体任务下达给各小组成员,各小组成员按要求完成;由调度负责接收媒体或气象部门有关事态后续发展的预测报告,密切跟踪灾害变化,以采取相应的措施。10、交通运输事故 发生交通运输事故后,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进行事故抢救,利用各种工具、设备将伤员救出,并保护事故现场。根据伤情对伤员进行必要的包扎,伤势严重应立即转送至所在地附近医院或急救中心进行抢救。11、电、水事故 如遇到电、水、火发生危害,现场人员应按以下方法避灾抢救: (1)发生触电事故立即切断或用干燥的木棒或绝缘物挑开身上的电源,关闭开关。触电人脱离电源后,立即将其抬到新鲜风流处,平放,并解开衣裤,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法急救。急救需要耐心,防止“假死”现象,并且不要打强心针。并马上拨打“120”电话向医院求救。 (2)基坑内施工中发现大量涌水时,立即令工人停止工作,撤至安全地点,利用电力抽水设备,加大抽水量,如水势急,冲力大,有人员被冲走,应尽快把溺水者捞救出水,利用各种救护方法施救。同时上报情况。12、压力容器事故压力容器事故主要是空压机、氧气瓶、乙炔气瓶等的爆炸、泄漏事故。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爆炸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立现场救援组。为防止事故扩大,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所有阀门应迅速关闭或采取堵漏;对可燃气体和油类应用砂石和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设置隔离带以防火灾事故蔓延;对受伤人员立即实行现场救护,伤势严重的立即送往附近医院。现场抢险人员必须佩带风面盔、过滤式防毒面具或口罩、氧气呼吸器等进行呼吸防护,进入现场关闭所有通气阀门或采取堵漏,并将救出人员抬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进行现场救护,中毒严重的立即送往附近医院。如事故严重应上报业主和地方有关部门。13、爆炸物品事故如果爆炸物品在使用或储存过程中发生被盗或意外爆炸事故则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如发生被盗发现被盗的发现人立即向项目领导报告,接报后派出所迅速组织警力进行现场勘察,并向上级和地方公安机关报告。组织警力对重大嫌疑人员进行摸排,对接触爆炸物品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嫌疑人立即予以监控或抓捕,严防利用炸药物品实施破坏的事件发生。调查丢失原因,预防爆炸物品的丢失。(2)如发生意外爆炸爆炸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接警后,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迅速组织应急救援人员疏散爆炸现场附近人员,防止发生后续爆炸。 利用干粉灭火器、砂、洒水车等消防工具对爆炸现场火种进行扑灭,对于火势过大难以扑灭的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请消防部门予以协助。如爆炸现场发生人员伤亡的,立即组织人员抢救,用项目部应急用车辆送往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