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灾害应急综合预案.doc_第1页
环境灾害应急综合预案.doc_第2页
环境灾害应急综合预案.doc_第3页
环境灾害应急综合预案.doc_第4页
环境灾害应急综合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三鑫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二O一二年度)编制人:田序勇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三鑫煤矿目 录第 一 章 总则1第 一 节 编制目的1第 二 节 编制的依据1第 三 节 适用范围2第 二 章 基本情况2第 三 章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4第 一 节 危害目标的确定4第 二 节 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对周边环境的影响8第 四 章 保护目标9第 五 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10第 一 节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10第 二 节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14第 六 章 应急设施(备)与物资17第 七 章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17第 八 章 应急响应和措施20第 一 节 分级响应机制20第 二 节 污染现场应急措施23第 三 节 大气类事故污染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25第 四 节 水类事故污染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25第 五 节 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27第 六 节 应急设施(备)的启用程序29第 九 章 应急监测30第 十 章 人员的疏散和撤离30第十一章 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31第十二章 信息报告和发布33第十三章 应急培训和演练36第 一 节 培训36第 二 节 演练36第十四章 预案的评审、发布和更新37第十五章 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3838 - 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编制目的为了及时有效控制和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充分调动利用一切力量,提高我矿应对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置能力。为全面构建文明和谐矿区新氛围,促进我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把预防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民群众的危害,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防止与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环境的影响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第二节编制的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第三节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范围仅限于三鑫煤矿,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应对措施及处置。第二章 基本情况一、矿井位置: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三鑫煤矿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顶拉村境内。二、矿井经济性质:我矿为设计年产9万吨的在建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属私营企业。三、矿井从业人数主要产品及产品数量:矿井从业人数主要是以井下采掘作业,井下作业人数平均在50人左右,地面主要为井下服务的辅助工种,人数平均在20人左右。四、区域自然环境简介:矿井四周多山地,少高大林树,山间耕地以种植土豆、玉米等农作物为主。多是低矮灌木丛,无被保护的动植物。1、地理位置及交通: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三鑫煤矿属钟山区生产矿井,矿井地址在钟山区大湾镇顶拉村,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北部,属钟山区大湾镇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435391043600,北纬264548264617,矿丼距六盘水市中心约50公里,距大湾火车站约2公里,赫章至水城二级公路从矿区外西部通过,交通方便。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拐点坐标见表1-4-1),面积0.2771km2,开采深度由1900m至1570m。矿区走向长约0.6km,倾斜宽约0.49km。 表14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矿山名称拐点编号X坐标Y坐标三鑫煤矿1296155535459657229615433545979632962020354602404296244535459735面积0.2771km2开采深度由1900m至1570m标高2、地形地貌:矿区属侵蚀剥蚀中高山地貌,地形起伏变化较大, 北西面高,南东面低,飞仙关组砂页岩常形成陡坡,而煤系地层出露地段相对平缓。海拔标高18152010m,最高点位于矿区北西部的山脊,海拔为2010m,最低点位于矿区南东面的小河沟处,海拔为1815m,相对高差195m。3、水系及河流分布及范围矿区位于二塘向斜南西翼的顶拉井田中部,长江水系乌江上游三岔河(大湾河)支流流域范围内。三岔河(大湾河)位于矿区外北东部约2km处,由北西向南东流过,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三岔河河床标高1785m。本区内除有一小河沟外无大的河流,该小河沟流量一般小于5.0l/s,为雨源型充沟,流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降水时雨量骤然增大,雨停时则迅速减小,冬春(枯水季节)甚至于干枯断流。4、气象、地震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温暖、春冬严寒,季节性区分不明显,常年阴雨绵绵,气候变化无常,每年69月平均最高温度28.5,11月至次年2月为冰雪期、凌冻期,最低温度达2,年降雨量大于1100毫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07月20日联合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井田范围内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第三章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第一节 危害目标的确定我矿在建设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环境危害影响,其影响危险目标主要表现为:矿井生产排放废水、生活废水、粉尘排放、固体废弃物(矸石)对环境的污染引起的不利影响,这些不利因素影响的程度与矿井生产所采取的污染治理及环境管理措施密切相关。矿井生产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制度,并加强环境管理,使矿井建设生产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的控制。一、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收集、处置情况:(一)、废气污染物的收集、处置情况:依据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三鑫煤矿的环境评估报告书,我矿区四周主要以荒山为主,灌木、草丛保护良好,无大型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主要是周边十多户住户,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区内空气环境质量良好,可满足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II级要求。1、废气排放情况:我矿的废气排放主要是:矿井井下瓦斯、井下粉尘、地面储煤场及矸石场排放的粉尘。、井下瓦斯:井下瓦斯主要是由地面瓦斯抽放泵从井下巷道煤壁及煤体内将抽到地面的瓦斯抽泵房,并存储在瓦斯罐内,其余巷道涌出的瓦斯由矿井回风巷道排到地面风机房。、矿井井下粉尘:矿井的粉尘排放主要是井下生产过程中的粉尘,由作业面到回风井至地面风机房,进行降尘处理排出。、地面储煤场及矸石场的粉尘:地面储煤场的粉尘,主要是矿车卸煤及外运煤装载的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矸石场主要是卸矸石时产生的粉尘;其主要是以洒水降尘为主。2、废气处置情况:、井下瓦斯处理的情况:井下抽出瓦斯存储在地面瓦斯罐内,并按照安全标准排放的浓度排放,或二次利用矿职工生活的方面,在风机房、瓦斯抽放房附近多种植滞性抗毒性强的树种。、矿井下粉尘处置情况:矿井回风巷道、掘进作业面采取湿式打眼及安设防尘设施(备)进行降尘处理,再经地面风机房进行最后降尘处理。、地面储煤场的粉尘处置情况:利用生活、生产污水经污水处理后的水进行洒水降尘处理,或在煤堆中灌注水,防止外运煤装载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降低粉尘飞扬。、矸石场的粉尘处置情况:矸石从井下运出地面时,在矿车内注入水,防止卸矸石时粉尘飞扬,天气干燥时在矸石场地进行洒水降尘。(二)、矿井生产废水收集、处置情况:我矿经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进口排放水取样分析,结论为该矿井和周边同类型煤矿井下水水质大致相同,井下水中主要污染为PH、SS、Fe、Mn、COD等。矿井下污水排放是井下生产用水产生的污水,开掘巷道时揭露岩(煤)体的断层裂隙水为主,其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井下涌水量经过实测计算,在旱季时为每小时10立方,雨季时不超过20立方。矿井废水是煤矿工业的主要污染源,其主要污染物质为煤尘(SS),针对废水的含悬浮物特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环保和循环经济方面考虑,处理工艺着重于以下两个方面。污水的沉淀处理,目的是尽可能高效率去处污水的悬浮物,使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和回用要求。1、矿井生产废水收集情况:井下生产用水产生的废水、巷道岩(煤)体断层裂隙水由井下巷道内的水沟流入井底水仓做第一次沉淀,再经井下排水泵抽出地面进入中和调节沉淀池。2、矿井生产废水处置情况:经井下排水泵抽出地面的废水进入中和调节沉淀池,加入混凝剂进入管式混合后经一体化高效净水器中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部分作为井下防尘洒水用水、消防、绿化用水、地面防尘降尘用水,剩余部分排放。(三)、生活废水收集、处置情况:由于矿井工业广场地设置旱厕所,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食堂废水、浴室废水等构成,其中生活污水、食堂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SS和NH3-N类,浴室废水含少量有机物SS。1、生活废水收集情况:生活废水中厕所粪便水经化粪池第一次沉淀,最后混合经过隔油池的食堂污水以及浴室、洗衣废水统一进入污水处理站。2、生活废水处置情况:生活废水统一进入中和调节沉淀池进行综合处理,沉淀后的水进入一体化净水器中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进入清水池,部分作为井下防尘洒水用水、消防、绿化用水、地面防尘降尘用水,剩余部分排放。(四)、矿井生产、生活废水排放指导思想及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有关规定,确保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排放标准,并满足矿井生产用水指标。2、采用先进合理,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工艺流程简洁,操作管理方便。3、结合现有场地情况,因地制宜。污水处理装置占地少,不影响周围的环境美化。(五)、固体废物收集、处置情况:目前我矿尚主要是以井下掘进为主,固体废物主要由生活类及矿井矸石。在掘进生产过程中矿井矸石占固体废物的90%,出矸量为1000吨/年。1、固体废物的收集:生活固体废物以集中收集进行定点填埋或焚烧处理;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矸石采取定点填沟堆放处理。2、固体废物的处置情况:根据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施工建设防治水土流失。在堆放矸石场地的底部分进行修筑排水暗沟、挡渣防洪墙,在周边修筑截水沟及防洪排水沟。在周边及工业广场地上种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以及改善工业广场及周边生态和美化环境的目的。(六)、工业广场地绿化:工业广场地散发粉尘、噪音和有害气体的区段,绿化以种植具有抗性和防护性的树种为主;通风机房、泵房、坑木加工场等高噪音声源附近,种植常绿乔灌木,高矮搭配,形成一定宽度吸声林带;储煤场散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建筑物附近,种植滞尘性、抗毒型强的树种。以达到消噪音和防尘作用。三、最大可信事故预测结果: 1、矿井生产生活废水污染事故预测结果:、设备损坏造成污水外排放。、污水处理池泄露。、污水水池损坏破裂。、矿井污水排水量大于污水处理量造成外漏。以上发生污水处理泄露事故后,排放的污水会影响到附近的水沟及农田灌溉受污染,未经处理排放直接影响到附近的水沟,会对下游自然水体(如井水、农田灌溉水、地表水)和周边内的农作物减少,水体中有浮游物,水沟、井水、农田中沉淀一层黑色胶泥状的土质。2、固体废物事故预测结果:矿井矸石若未经采取定点填沟堆放、砌筑水土保持挡土墙、排水沟处理,其矸石在风化、遇水溶解会对周围造成污染降低土质原有的特性;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如自然水体(如井水、农田灌溉水、地表水)、植被、农作物等;受到污染区域的土质会沉淀一层黑色胶泥状使农作物减产,地表植被、农田灌溉水、地表水受到污染。第二节 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一、矿井生产废水、生活废水危险特性:我矿最大污染源是矿井生产废水、生活废水、固体废物等,对自然水体(如井水、农田灌溉水、地表水)和周边农作物造成污染。矿井下污水主要是井下生产的废水。矿井井下水体中主要污染物是SS、Fe、Mn、COD等悬浮物。生活废水主要是以厕所粪便水、食堂污水以及浴室、洗衣废水,生活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SS和NH3,浴室废水含少量有机物SS。二、固体废物危险特性:矿井矸石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风化成颗粒粉状(灰黑色),遇水后会逐渐溶解成胶泥状(灰黑色)。三、矿井生产废水、生活废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矿井废水及生活废水未经处理排放直接影响到附近的水沟,会对下游自然水体(如井水、农田灌溉水、地表水)和周边内的农作物减产。四、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主要是在矿井生产中产生的矸石为主,矸石采取定点填沟堆放处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若矿井矸石不采取定点填沟堆放处理,其矸石在风化、遇水溶解后的矸石会降低土质原有的特性,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如自然水体(如井水、农田灌溉水、地表水)、植被、农作物等。第四章 保护目标我矿区四周多山地,高大林树较少,山间耕地以种植土豆、玉米等农作物为主。多是低矮灌木丛;依据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三鑫煤矿的环评报告书,我矿区四周无被保护的动植物、无自然保护区、无名胜古迹、特殊自然景观;无重要建筑物、学校、集中居民点;无重要渔业水域、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 当地以汉族为主,有少量苗族、彝族,多数居民以农、牧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洋芋及少量稻谷等,粮食基本能自给,劳动力有富余,工业不发达,总体经济较落后。住房主要以石墙木瓦结构,少数为砖混结构。第五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三鑫煤矿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第一节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一、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在区人民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三鑫煤矿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矿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矿长和总工程师担任副指挥,矿安全科、生产技术科、机电科、财务科、后勤、治安室人员为成员,各队小组长组成应急指挥机构成员。我矿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总 指 挥:钟燕祺副 指 挥:王庆文、张俊环保小组: 田序勇矿安全科:龙尚俊机 电 科:王宗仕财 务 科:陈高后 勤:姚红运 输 队:李晓炜保 安 队:项兵兵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职责: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时,对事故的级别进行划分、控制和处理,以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环境污染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矿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和对各环节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发现隐患及时汇报和整改处理,并监督和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统一组织、指挥协调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的全面工作;指挥各科室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实施救援,救援工作结束后的工作总结等。各部门应急救援成员应在指挥中心的指导下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矿山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将事故进行分级进行控制和处理。各部门班长应协调管理班组救援工作,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矿负责人负责制定,相关科室和主管部门参与,充分发挥应急救援作用。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发挥突发环境事故应急第一响应者作用,将日常工作、训练、演习、职工教育培训、预防性安全检查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培养和发挥兼职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力量和作用。总指挥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2、组织制定、修改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习。3、审批并落实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所需的防护器材、物质、设备等购置。4、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介质的跑、冒、滴、漏。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6、及时向上级报告环境污染事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7、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8、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故调查、经验教训总结。9、负责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10、是处理突发环境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突发环境事故10分钟后,总工程师应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突发环境事故处理部署。11、在事故发生后,由总指挥发布和接触应急开始及终止的命令,发布信号及信息实时救援行动。副总指挥职责:1、负责向领导部门、消防部门及当地政府发出救援信号。2、负责组织救援小组成员进行应急救援活动。3、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4、明确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5、接受政府及总指挥的指令和调动。6、组织应急预案的演习。7、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的收集程序。8、在总指挥的命令下,负责应急的开始及终止。矿安全科职责:1、在事故发生后,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并及时转送医院。2、向当时医疗机构发出求救信号及信息,报告事故发生地及人员伤亡情况,提供必要的救治。3、进入事故发生区,抢救伤员及中毒人员。4、指导危害区事故发生区公众进行自救及互救。5、集中清点输送伤员。6、负责对厂区内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工作。7、负责控制现场局面,保护24小时对污染源区监控。8、保护好现场,实行24小时对污染源区监控。后勤、财务科职责:1、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生活事宜。2、负责事故应急所需消防器材及设施,应急救援人员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发放。环保小组职责:1、负责厂内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工作。2、负责与上级部门之间的上报、协调工作。3、负责应急时环保应急措施的实施。4、负责清查本区域的环境污染性质情况,并将事故范围和潜在的危害程度及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记录,并报告矿调度室。机电科职责:1、确保建立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的通畅。2、负责报警联络。3、主要负责突发环境事故地点照明及其设备供电,并保证设备供电正常运转。4、掌握停送电工作,及时安装设备,望城其它相关任务。运输队职责:1、负责器材能及时送到突发环境事故地点,满足应急救援物资运输需求。2、根据矿长的指挥负责现场方面的组织协调物资。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需的材料和设备待命。矿灯发放室负责人职责:应根据突发环境事故地点的需要,配发给应急救援人员矿灯照明。矿值班室调度员职责:负责记录突发环境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矿指挥部,通知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根据总指挥的命令随时调度突发环境事故点的工作。第二节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一、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我矿最大污染源是矿井废水,依据我矿自身条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故的类型建立以下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以便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统一指挥、快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以尽快处置事故,使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1、通讯联络小组:王会超(组长)、王志2、抢险抢修小组:李鑫(组长)、陈本荣、刘兴忠、邓兴和、谢武江、谢桂忠、陈国辉、王永达、李龙高、李龙银、王加银3、医疗救护小组:陈旭(组长)、陈登副、谢安华4、治安小组:夏朝科(组长)、陈龙俊、项俊5、物资供应小组:陈高(组长)、陈权6、专业救援队伍:请求区消防大队支援。7、应急环境监测组:请求区环境监测大队的支援。二、职责和任务:通讯联络小组职责:1、确保建立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的畅通。2、负责报警和外界联络。3、负责突发环境事故地点通讯,便于指挥和调动。抢险抢修小组职责:1、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时,根据总指挥的部署和命令第一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对事故点进行判别事故类型和程度,拟定抢险抢修方案。2、进行有效抢险抢修设备和设施,对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医疗救护小组职责:1、在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并对重伤员及时转送医院。2、进入事故发生区,抢救伤员。3、集中清点输送伤员。4、指导危害区事故发生区公众进行自救及互救。保安小组职责:负责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护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进入事故地点,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物资供应小组职责:1、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的器材能及时送到事故地点,满足应急救援物资运输需求。2、根据总指挥命令和现场所需物资,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需的材料和设备待命。通讯联络小组的任务: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时,通讯联络的任务是,在事故点进行安装矿内部电话,确保对事故及时汇报和调度。抢险抢修小组任务:根据拟定抢险抢修方案,进行抢险污染区域内的设施和抢修设备,控制和防止污染事故的扩大。医疗救护小组任务:确保在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对伤员进行有效的治疗和负责转运,对伤员进行登记备案和汇报。保安小组任务:对突发环境事故点的物质及设备登记和编号,维护和处理事故点的治安保卫工作,预防设备和物质被偷盗。物资供应小组任务:根据应急救援即现场所需的物资、设备进行调动,或请求相邻单位和区环保局的支援。专业救援队伍:根据突发环境事故的程度,请求区消防大队的支援。应急环境监测小组:根据突发环境事故的程度,请求区环境检测大队的支援。第六章 应急设施(备)与物资一、应急设施(备):我矿最大污染源是矿井废水,其主要设备是潜水泵、矿灯、应急照明灯、电缆、排水管、事故应急水池、汽车。二、物资:便捷式医疗箱、生石灰、编织袋、水泥、活性炭、铁锹、木屑、矿靴(水鞋)、雨衣。能保证现场应急处理的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启用。用于应急救援的物资,且调用方便、迅速。第七章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一、内部报告程序:当班值班员发现事故险情时,应查明原因,在5分钟内向矿调度室做详细报告,调度室值班员做好详细记录,并向矿总指挥报告事故。二、外部报告时限要求及程序:发生突出环境污染事故报告要严格执行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种形式,初级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向区人民政府、区环保局、区环保局环境监测大队、区安监局、大湾镇政府报告;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立即续报,在事故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处理结果报告。矿指挥部根据事故的种类、大小、人员情况是否请求区消防队、区医院援助。三、事故报告内容:1、内部事故报告内容: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直接经济损失、人员情况、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议。2、外部事故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企业名称及交通路线、联系方式、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直接经济损失、人员情况、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议。四、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说明:1、向内部通报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直接经济损失、人员情况、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说明。2、向外部通报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直接经济损失、人员情况、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说明。五、被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的清单:突发性环境事故通知人员名单:职 务姓 名手 机备 注总指挥陈国要负责人副总指挥王庆长副总指挥张工程师成 员田序程师成 员吴朝产矿长成 员龙尚俊全矿长成 员 王宗电矿长成 员 李晓产技术科成 员项兵卫科科长成 员陈应科科长成 员 陈度室主任区政府区环保局区安监局区环境监测大队区消防中队119区人民医院120大湾镇政府六、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1、内部24小时有效的报警及联系装置是:矿内部的座机电话。2、外部24小时有效的报警及联系装置是:用手机及矿电信座机和外部联系。七、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1、24小时有效的内部通讯联络手段:矿内部24小时有效的通讯联络手段是,矿内部电话座机直通各个部门及个人,发生污染环境事故时利用矿内部电话和手机进行联络通知。2、24小时有效的外部通讯联络手段:矿外部24小时有效的通讯联络手段是,利用手机和电信座机进行外部联络或报告。第八章 应急响应和措施第一节 分级响应机制总指挥部接到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后,组织各成员、各应急队伍赶赴现场,针对突发环境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内部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需要调动的应急资源,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行动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根据事故发生的级别不同,确定不同级别的现场负责人,指挥调度应急救援工作和开展事故处置措施。一、事故分级: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重大环境事件(级)、较大环境事件(级)和一般环境事件(级)四级。(参照国家事故应急预案)。、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2、重大环境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区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3、较大环境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故:(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4、一般环境事件(级):(1)发生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区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二、本单位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分级:根据发生事故的位置及危害程度(如:设备损坏造成污水外排放、污水处理池泄露、矿排水量大于污水处理造成外漏等),拟定相应的方案,决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应启动相应的应急队伍,并由矿总指挥的统一指挥,各应急小组依据预案的分工,赶赴现场采取相应的措施救援。依据我矿突发环境事故的类别、危害的程度、事故现场的位置及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设定预案的启动。1、当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内部保障可以控制时,启动一级预案,即内部人员控制及相临单位人力、物力支持。2、当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内部不可控制时,启动二级预案,即内部人员控制的同时,请求区人民政府、区环保局、区环保局环境监测大队、区消防大队、大湾政府、区医院支援。3、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要严格执行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种形式,初级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立即续报,在事故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处理结果报告。第二节 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一、应急指挥中心立即赶到现场,迅速组建现场指挥部。成立秩序维护小组,设置警戒线、禁止人员进入、靠近污染区。二、疏散无关人员撤离突发环境事件现场,保证指挥小组正常运行,并在最短时间内查明原因,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或请求当地派出所支持。三、应急过程中在受污染的区域,将生石灰、活性炭装入编织袋,在受污染的区域内用铁锹泼洒控制污染扩大。生石灰、活性炭能减轻和控制污染水的活性即有毒有害物质,降低污染水中的浮游物。四、将沙石混泥装入编织袋,在受污染水污染的区域内砌筑拦水墙,并在拦水墙的四周加入木屑加固,控制污水污染扩大;在拦水墙底部是两层编织袋装入的生石灰,以控制和降低污水的危害。五、在应急工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急解决方案为: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控制污水处理拦水墙决堤、垮塌、外漏。用木屑在四周加固拦水墙,并将墙加宽加实预防和防止决堤、垮塌;在拦水墙的内边缘铺上一层塑料薄膜预防和防止污水外漏,并用潜水泵将污水抽到应急水池。六、污染水治理设施的应急方案为:1、设备损坏造成污水排放,立即通知机电科进行查明设备损坏的原因,同时利用应急水池进行存水,待设备检修好后,再用潜水泵抽出处理。2、污水处理池泄露有以下原因:水池损坏破裂造成污水外漏,设备损坏、矿井污水排水量大于污水处理量造成外漏等,并召集相应的队伍进行检查和抢修。3、污水水池损坏破裂:立即召集物资供应队、抢险抢修队,抢险抢修队进行现场分析应对办法,根据事故现场的程度启用相应的物资和设备进行抢修损坏的水池,并启动应急水池存水。4、矿井污水排放量大于污水处理量造成外漏:启动应急水池进行存水,并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待查明原因及修复后,再利用潜水泵进行抽出水处理;如果设备不正常,立即修理。七、在应急处理事故现场各小组清点好小组中的人数,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小组成员负责,要求撤离时应注意撤离过程中自身的安全。撤离方式为:每小组成员每人间距1米远,小跑的方法撤离到距水较高的土堆、建筑物之上,防止水流将人冲走和淹水的危险。八、事故险情发生后立即将危险区(受污水较深的地段)和安全区(离污水较远且较高的地段)等划分开,用较显眼红色绳子或红布条支撑在隔离区域四周范围,治安队并在四周巡检,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九、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应向指挥部报告污染的控制、处理、效果、范围、方法、人员等情况。撤离后,并立即到指挥部把污染事故的各细节进行报告。十、处置事故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如消防水、固体物质等)的处理措施:对发生事故的现场区域时时监控,加强安全检查巡逻,发现二次险情时应立即向指挥部汇报;并对事故地段进行加固处理。第三节 大气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我矿工业场地主要污染为:储煤场产生的粉尘、卸矸石时产生的粉尘、矿井瓦斯、井下排出的粉尘。一、依据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三鑫煤矿的环评报告书,能减少粉尘产生量,对环境影响较小。二、可能受影响到只有本工业场地内的人员,在发生粉尘飞扬时,工业场地内的人员应捂住口鼻朝屋内、无受粉尘威胁的地段疏散。三、可能受影响到只有本工业场地内的人员,倒斗工及选煤人员基本保护措施是:在煤厂进行洒水降尘和煤堆中灌注水防止煤装载外运时产生粉尘;矿车运出地面后,在矿车内灌注水防止在卸煤时产生粉尘。个人防护方法是:每位选煤工、倒斗工发放口罩进行防护。第四节 水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一、可能受影响水体是:矿区工业广场以有一季节性冲沟(排水渠道)及顶拉小河。二、消减污染物:建设污水处理系统、污水过滤、沉淀池等,污水处理。井下生产废水由井底水仓做第一次沉淀,再经井下排水泵抽出地面进入中和调节沉淀池,加入混凝剂进入管式混合后经一体化高效净水器中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部分作为井下防尘洒水用水、消防、绿化用水、地面防尘降尘用水,剩余部分排放。生活废水中厕所粪便水经格栅流入化粪池第一次沉淀,最后混合经过隔油池的食堂污水以及浴室、洗衣废水统一进入污水处理站生活废水统一进入中和调节沉淀池进行综合处理,沉淀后的水进入一体化高效净水器中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进入清水池,部分作为井下防尘洒水用水、消防、绿化用水、地面防尘降尘用水,剩余部分排放。三、应急措施:1、停机检查,清理泄露的水池。2、专业维修人员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设备运行工作。3、铁锹、编织袋、水泥、木屑等物资进行堵漏和修补。4、利用潜水泵将损坏的水池或受污染区域的水排入备用水池。5、根据险情的具体情况处置险情,切实有效地对污染事故进行化学药物或在污水处理区被污染的周围设立围堰,采取潜水泵进行抽到应急水池,控制污水外排,避免灾情进一步扩大或蔓延。6、依据事故情况进行水抽样送区环境监测大队监测,确定污染的范围及影响程度。7、在受污染的区域泼洒生石灰、活性炭并控制污染扩大。8、如现场有受伤人员应以最快速度将受伤人员撤离现场,严重者应尽快送到医院抢救。9、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污染区域的情况;撤离路线向离水源的高点撤离,在撤离过程中应注意自身安全。第五节 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一、每位救援人员在应急救援是应穿上矿靴、工作服、戴上安全帽、绳子等防护用品,安全科成员以及小组长指挥和监护安全救援。二、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时应急救援小组在第一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抢险的方式采用围、堵、排、抽、修等控制;在抢险时应根据险情制定不同的方法,如抢修污水池、砌筑挡水墙、抽排放污水到应急池、泼洒生石灰、活性炭等控制污染扩大;在抢险前应给抢险人员戴上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科成员应在周围检查险情情况,各小组长指挥和监护安全抢险工作。三、现场安全科成员应对事故现场进行实时检查,发现异常时,立即撤出抢险人员。撤离条件:拦水墙决堤、垮塌、污水水池损坏破裂威胁到抢险人员的安全时要求撤离,撤离时应注意撤离过程中自身安全。撤离方法:每小组成员每人间距1米远,小跑的方法撤离到距水较高的土堆、建筑物之上,防止水流将人冲走和淹水的危险。四、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应根据事故情况调度相应的队伍。五、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应急人员在现场由组长亲自指挥,并由指挥部对全部活动进行管理和协调。1、在外援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现场有害物质的浓度进行测定,一边确定其影响程序和范围,采用在污染区域砌筑挡水墙、堵泄露的水池、排除受损水池的污水、抽干受损水池及挡住的污水、修补受损的水池及设备等控制污染扩大。2、应急抢险人员要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并与外援力量协同作战,现场指挥人员要对检测人员与抢险、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负责,做好防护、监护工作。3、当检测人员实地检测发现异常情况下,现场指挥人员要把检测人员迅速撤离现场,保护好检测仪器,然后一同迅速撤离现场。撤离到离水源较远至高点的安全地方后,把检测到的结果立即向指挥部汇报以便及时控制现场。4、危险区的隔离:当污染事故发生,立即组织人员抢救的同时,在现场总指挥的亲自指挥下对危险区内的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隔离区的划定以保护四周无危险为宜。具体范围应根据事故的大小程度而划定,要组织人员拉事故现场隔离带,画好警戒线,同时对现场周围区域拉警戒线;同时组织矿内部的力量进行控制,当事故发生内部不可控制时,并向外部报警请求支援力量。5、受伤人员现场救治与医院救治:在现场指挥小组长的亲自指挥下,对伤员采取现场救治,等医疗机构人员赶到后,轻、重伤者及时送往就近医院治疗,伤员入院治疗前要与医院相关部门进行协商,拿出可行的治疗及处理方案,对伤员进行有效医治。六、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1、当事故扩大时,应急救援队伍要听从现场指挥者指挥,要立即将情况汇报给指挥部,由指挥部发布命令,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设置隔离带;抢险人员及时撤离到现场外围,对事故进行监测,根据事故的走势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2、污水池损坏破裂造成污水外漏、并召集相应的队伍进行检查和抢修。3、污水水池损坏破裂:立即召集物资供应队、抢险抢修队,抢险抢修队进行现场分析对办法,根据事故现场的程度启用相应的物资和设备进行抢修损坏的水池,并启动应急水池存水。4、拦水墙决堤、垮塌,用木屑在四周加固拦水墙,并将墙加宽加实预防和防止决堤、垮塌,在拦水墙的内边缘铺上一层塑料薄膜预防和防止污水外漏,并用潜水泵将污水抽到应急水池,防止污染扩大蔓延。5、拦水墙决堤、垮塌,冲毁附近的农田、植被时,抢修人员迅速用编织袋装沙泥在被受冲毁旁边砌筑防洪墙,防止水土流失。七、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与控制:我矿的污水处理系统是由专人负责,并每天负责开停设备对废水进行处理,开停时间是由井下往外排水到污水处理站开始,控制废水未经处理不往外排放。第六节 应急设施(备)的启用程序在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将抢修、现场救护、医疗、环保小组、治安、消防、通讯、供应、运输、后勤等人员及时联系通知到指挥部。同时把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布置图、互救信息等一些相关信息迅速从档案室取交到指挥部。根据事故的级别和程度启动应急设施(备)和应急物资,启用程序为:一、污水处理池泄露:因水池损坏破裂造成污水外漏、设备损坏、矿井污水排水量大于污水处理量造成外漏等,启用应急设施(备)潜水泵、矿灯、电缆、排水管、事故应急池;启用应急物资生石灰、沙袋、水泥、活性带、铁锹等。二、污水水池损坏破裂:启用应急设施(备)潜水泵、矿灯、电缆、排水管、应急池应急水池存水;启用应急物资生石灰、沙袋、水泥、活性碳、铁锹等。三、矿井污水排水量大于污水处理量造成外漏:启用应急设施(备)潜水泵、矿灯、电缆、排水管、应急池应急水池存水。四、启动设施(备)和应急物资的同时立即关闭污水排放管的应急闸门、停止井下排水,利用应急水池进行存水,待设备检修好后,再用潜水泵抽出处理。五、启动应急照明设备,启动应急救援队伍控制污染事故的扩大。当事态扩大时,要立即启动请求政府调动应急救援力量的程序,并保护事故现场以便事故的有效处理。第九章 应急监测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后,应及时请求区环保局环境监测大队支援,对污染环境进行监测和检测污染水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确定监测方案,即使开展针对环境污染事故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污染物质和污染的范围及其可能的危害作出判断,以便对事故能及时、正确的进行处理和控制。及时请求外部支援对事故现场进行时时监控,充分发挥作用,科学决策,提高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及能力。第十章 人员的疏散和撤离当事故发生时,各应急小组长要立即组织成员,对现场人员进行清点工作,帮助人员有序有效的疏散到安全地区。如果事故后果严重无法自救时,并组织人员进行自救和互救和等待消防部门的救援力量。一、在应急处理事故现场各小组组长清点好小组的人数,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小组成员负责,要求撤离时应注意撤离过程中自身的安全。撤离方式为:每小组成员每人间距1米远(便于发生摔倒时及时互救),小跑的方法撤离到距水较高的土堆、建筑物之上,防止水流将人冲走和淹水的危险。二、非常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现场治安小组及安全科成员要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污染区;在紧急撤离时,现场治安小组及安全科成员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疏散撤离,每人间距1米远(便于发生摔倒时及时互救),小跑的方法撤离到距水较高的土堆、建筑物之上,防止水流将人冲走和淹水的危险。三、向周边政府部门及使汇报情况,引导疏散当地群众到离水较高的安全地方,减少人员伤亡及污染的区域,并清点人数。四、应急救援队伍成员在处理完安全事故后,在组长的指挥下撤离事故现场前,要清点人数报告每名队员情况,医疗小组及时对受伤队员、中毒人员进行医疗处理,处理后送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医治,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指挥部。第十一章 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一、现场清洁净化:明确现场清洁净化、污染控制和环境恢复工作需要的设备工具和物资,事故后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队员和受污染设备的清洁净化。针对污水处理区的特性,在污水处理区周围设立围堰、围墙,防止泄露后的污水大面积扩散,组织人员将石灰粉、活性炭洒至污染区使其污染区清洁净化;如污水处理发生火情,采取隔离等手段避免火势蔓延,再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加大污水处理投加的药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排水的污染程度,必要时则关闭出水口,将污水蓄积在蓄水池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