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防治裂缝、渗漏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doc_第1页
住宅工程防治裂缝、渗漏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doc_第2页
住宅工程防治裂缝、渗漏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doc_第3页
住宅工程防治裂缝、渗漏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宅工程防治裂缝、渗漏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一 关于对墙体裂缝的防治:(1) 对设计的要求:1 对于采用天然和复合地基的住宅工程,设计部门除进行必要的地基变形计算外,还要明确提出其平均沉降计算值应控制在150mm范围之内。2 对于砌体工程,设计要做到:。 在住宅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的现浇钢筋砼窗台梁,其高要120mm,其纵筋应不小于410,箍筋应为6200; 住宅中其他层的窗台标高处,也应设通长的现浇钢筋砼板带; 住宅房屋两端顶层砌体,也应沿高度方向设置间隔不大于1.3m的现浇钢筋砼板带,板带的砼强度等级要C20,其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8; 住宅的顶层要圈梁,其高度要24mm,但顶层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应M7.5。3 对住宅中砼小型空心砌体等轻质墙体,设计要做到: 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 每层墙高的中部应增设厚度为120mm、其宽与墙体相等的砼腰梁; 在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要增设构造柱; 预留的门窗洞口应设有钢筋砼框加强。4 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筋必须预埋。5 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设计应明确: 要采用钢丝网抹灰或采用耐碱玻璃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搭接宽度150mm。当两基体不在同一平面时,应先将加强带范围的两基体抹灰成保证交接处两侧的钢丝网等加强带能直接接触的两基体的面层。 顶层抹灰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6 当顶层的框架填充墙采用小型砼砌等轻质墙体材料时,设计应强调:其墙面应采用满铺钢丝网粉刷等必要的措施。7 对抹灰的外墙壁最好要采用保温砂浆、复合保温材料等外墙外保温措施。(2) 对施工的要求:1 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做骨料。2 砼小型空心砌体的龄期不应小于28天,而蒸压灰砂砖、加气砼块等出窑停放期以45天为宜。3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空隙,并要在间隔15天后方可将空隙补砌挤紧。补砌挤紧的角度宜为4560度为好。4 坡屋面顶斜卧梁下口的砌体结构应砌成踏步形。5 框架柱间填充墙的拉结筋设置应满足砌块的模数要求,不允许将拉结筋弯折后压入砌块缝内。6 小型砼空心砌块等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预先用15mmX15mm木条留缝,填充墙砌筑完毕后,在加贴网片前应将木条取出并浇水湿润,然后用1:3水泥砂浆嵌实。二 关于对钢筋砼现浇楼板裂缝的防治(一)对设计的要求:1钢筋砼现浇楼板的厚度应120mm(而厨、厕、阳台板要90mm)。2对屋面及建筑两端单元的现浇板,要做到: 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其直径要8mm,间距100mm; 外墙转角处应设放射筋,其数量要710,其长度要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15m; (、条放在一起是否重复?) 3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和大开口的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的地方,要做到: 其钢筋的间距150mm,其直径6mm; 在板的上表面纵横两方向要布置能防止温度收缩的钢筋; 在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方向的配筋率要截面积的0.15%。 外墙转角处的构造柱截面积要240mmX240mm,而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大于300mm。 现浇砼板的强度等级应C30。 当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宜在楼板中部设后浇带。且后浇带两侧应加设加强钢筋。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宜在7001000mm之间。(二) 对施工的要求:1砼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砼收缩影响小的外加剂,外加剂的减水率应不低于8%;2预拌砼的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其粗骨料用量应不少于1000kg/m3,粉煤灰掺量应控制在15%以内。3进入现场的预拌砼,其入模的坍落度对高层住宅来说要控制在180mm、其它住宅应控制在150mm以内。4要有严格控制现浇砼板厚度及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具体措施。对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钢筋下,应设有300mm的钢筋保护层垫块,且要确保在浇筑砼时不移位。5对现浇板中的线管,要做到: 必须布置在钢筋片网之上(双向双层钢筋时应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 交叉布线处应设有接线盒; 线管的直径应不得超过板厚的1/3; 在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6150、且其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 严禁将水管平埋设在现浇砼中。 浇筑砼板时,应在砼初凝前入模,并应在砼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在砼终凝前进行第二次压抹。 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H内覆盖并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要大于7天,对采用缓凝剂的砼其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天。最关键的是,在养护期内要确保砼面24H内湿润。 现浇砼施工后,在砼强度未达到1.2MPa前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在砼强度未达到10MPa时也不得现浇板上吊运和堆放重物。 后浇带的砼应在主体结构现浇60天后进行,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剂。三 关于楼板地面渗漏的防治(一)对设计的要求:1对厨房卫生间及其它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2对厨房卫生间及其它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要做一道高度200mm的砼坎台,并且要与楼板同时浇筑。(二)对施工的要求:1上下管道等预留洞口的坐标位置要准确,其洞口要做成上大下小的形状。2现浇板的预留洞堵塞前要做到洞口清洗干净并进行毛化处理,然后涂刷加胶水泥作粘结层。洞口应分为二次填塞:先用掺有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砼浇筑至楼板厚度的3/4处停止填塞,待其在终凝后再进行4H的蓄水试验。证明无渗漏后,再用掺有抗裂防渗的水泥砂浆填平。并进行24小时的蓄水试验。试验要有记录。3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处理干净。其阴角处要抹成圆弧状。防水层的泛水高度要300mm。4地面找平层应向地漏防水层应向地漏放坡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MM为最佳。5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在施工完毕要进行24小时的蓄水试验,其蓄水高度不得小于20mm,蓄水试验要有记录。6卫生间墙面的防水砂浆层,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四 关于对外墙渗漏的防治(一)对设计的要求:1外墙粉刷面层宜掺入聚丙烯抗裂纤维。2外墙涂料宜选用以特种丙烯酸橡胶基液为基料,且具有较好延伸性和拉伸强度的弹性涂料。(二)对施工的要求:1外墙粉刷用的细骨料应为中粗砂,其含泥量应2%、细度模数2.5。2外墙洞眼堵塞应由责任心强的专人负责;其小圆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分二次进行填塞密实。3外墙的抹灰要做到: 必须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施工时每层厚度应控制在610mm范围内; 各层接缝应错开,并应将接缝设置在砼梁、柱的中部; 粉刷时必须要设分格缝。 外墙涂料找平腻子的厚度要1mm。 抹灰时要十分重视对滴水线的施工,防止因滴水线没有做而将雨水引至窗墙面。 对要粘贴面砖的外墙面用防水砂浆刮糙时,门窗洞口四周墙面的刮糙,其底层与糙面层必须要错开。 五 关于对外墙门窗渗漏的防治(一)对设计的要求:1门窗的档料必须要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且拼樘料与门窗框之间的拼接应为插接,插接深度要10MM。2门窗设计应明确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三项性能指标: 对7层及以上的外窗,其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性能不宜低于4级,而水密性性能不能低于4级。 对16层外窗,其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性能不能低于3级,而水密性性能不能低于2级。(二)对施工的要求:1门窗安装前应进行“三项性能”的见证取样送检,安装完毕还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验。2门窗框外侧应留5mm、深10mm的打胶槽口;当外墙面层为粉刷层时,宜先贴“”型的塑料条做槽口。3施打密封胶应在打胶面干净、干燥条件下进行,密封胶应用中性硅酮密封胶为好。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出密封胶。六 关于对屋面渗漏的防治(一)对设计的要求:1对于体积吸水率大于2%的保温材料,不得采用将保温层设计在防水层之上、而保温层表面仅设置保护层的倒置式屋面。2当采用刚性防水层时,应采用C30的细石防水砼,其厚度要50mm,且分格缝间距不宜大于3M,缝宽不应大于3mm,但也不宜小于12mm。3对柔性材料作防水层的层面,其保护层宜采用撒布材料或浅色涂料。当采用刚性保护层时,其保护层必须要符合细石砼防水层的要求。4对女儿墙、高低跨、上人孔、变形缝,以及出屋面的管道、井(烟)道等节点,应有防渗漏构造图。变形缝宜优先采用现浇钢筋砼盖板的做法。伸出屋面的井(烟)道周边应同屋面结构一起浇一道钢筋砼防水圈。5由于膨胀珍珠岩类有极易吸水的特性,建议最好不要用它来作保温材料。如果一定要采用膨胀珍珠岩类及其它块状、散状的材料作屋面保温层时,必须要设置排气中畅通的隔气层与排气系统。排气道的间距应由保温层的厚度来确定,但最大不宜超过3M,且排气口应设在不易被损坏和不易进水的位置。(二)对施工的要求:1卷材防水层的收头宜在女儿墙的 槽内固定。收头应用防水腐木条加盖金属条固定,钉距要450mm,并用密封材料将上下口封严。2伸出屋面的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均应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其高度要250mm(管道泛水应300mm)。最后一道泛水材料应采用卷材,并要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封口。3当采用刚性细石砼作防水屋面,在施工时要满足以下要求: 钢筋网片应采用焊接型的; 钢筋网片宜在铺设2/3细石砼厚度后放入砼中,然后再铺设剩余的1/3厚度砼,振捣并碾压密实。在砼终凝前还应对砼再进行一次,即对砼面进行二次压光。 分格缝须上下 通,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粘结。待分格缝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