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资源 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 本章结构前言两要素经济模型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学 初步介绍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的经验证据提要 前言在真实的世界中 一部分贸易模式可以由劳动生产率差异来解释 而另一些贸易模式则反映了资源的差异 H O理论 该理论强调资源的差异是贸易的唯一原因 表明比较优势是由以下因素所反映的 1 相对要素丰裕度 对国家而言 2 相对要素密集度 对产品而言 该理论也被称为要素比例理论 factor proportionstheory 要素禀赋 指一个国家或经济体所拥有的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总供给 包括自然存在的资源 如土地 矿产等 也包括社会积累资源 如技术 资本 要素丰裕度 指两国要素拥有量和要素价格比率的比较要素丰裕的实物定义 若乙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总量的比率 TK TL 高于甲国 则乙国资本相对丰裕 甲国劳动相对丰裕 请注意 相对值要素丰裕的价格定义 若乙国的利息率与工资率的比率 R W 低于甲国 则乙国资本相对丰裕 甲国劳动相对丰裕 要素密集度 指生产各种商品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 设生产两种商品X Y 使用两种生产要素K 资本 和L 劳动 如果生产Y的K L的比率高于生产X的K L的比率 或生产X的L K的的比率高于生产Y的L K的的比率 则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比如在棉布和粮食 两要素 劳动和土地 的世界中 如果在任何给定的实际工资率条件下 粮食生产中所使投入的土地 劳动比率都高于棉布生产的相应比率 那么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 两要素经济模型2 2 2模型 两个国家 本国与外国 两种产品 布和粮食 两种要素 土地和劳动 价格与生产定义表达式 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土地 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劳动 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土地 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劳动 一国的劳动总供给 一国的土地总供给 假定 生产棉布和粮食所投入的土地和劳动力是固定的 土地与劳动之间不能互相替代 棉布是劳动密集型 粮食是土地密集型土地约束劳动约束由于生产同时受到劳动和土地的约束 故生产可能性边界只能是劳动约束线和土地约束线的交集 图4 1若劳动和土地可以互相替代 则生产可能性边界变为弓形 图4 2 两种产品的总价值最优点 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等价值线的切点 图4 3切点的斜率为棉布与粮食的价格比 即多生产一单位棉布的机会成本 用粮食表示 就等于棉布与粮食的价格比 要素投入集的选择在两要素的经济中 由于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 对投入要素的使用有一定的选择空间 图4 4曲线上 左上方的点表示 广种薄收 右下方的点表示 精耕细作 生产者会如何选择要素投入组合 取决于土地和劳动的相对成本 w r 图4 5在任一要素价格下 粮食生产总比棉布生产的土地 劳动比率高 故粮食是土地密集型的 棉布是劳动密集型的 图4 4粮食生产的要素投入组合可能性 图4 5要素价格和投入选择 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差异 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 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 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 国际贸易的基础特定要素价格对商品生产成本的重要性 取决于有多少该要素进入到该商品生产 w r与Pc PF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图4 6 注 对要素的派生需要导致了要素价格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图4 6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 图4 7的含义第一 棉布相对价格若上升 则工资地租比率也相应上升 土地劳动比也相应增加 商品的价格 会影响要素的价格 进而影响要素的投入 第二 如果棉布对于粮食的相对价格PC PF上升 那么有 其一 提高工人收入相对于土地所有者的收入 w r 其二 在棉布和粮食的生产中 提高土地相对于劳动的投入比率 从而提高劳动相对于土地的边际产出 其三 不管用哪种商品衡量 增强了工人的购买力而减弱了土地所有者的购买力 wc MPLcxPc wc Pc MPLc 工资的购买力 rc Pc MPTc 地租的购买力 相对价格变化会产生强烈的收入分配效应 增加 图4 7从商品价格到要素投入的选择 资源和产出研究商品价格 要素供给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依据图4 7 给定商品的相对价格 就可以得到要素的相对价格 进而得到土地劳动比 依据土地劳动比 可以画出图4 8两条直线的交点1决定了该国的资源配置 假设 资源供给固定且充分利用 决定了不是直线上的其它点 粮食生产中劳动的使用量 棉布生产中劳动使用量 增加 增加 增加 棉布生产中土地使用量 粮食生产中土地使用量 图4 8资源的配置 在价格不变 决定了直线只能平移 的情况下 土地供给的增长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出的下降 土地密集型产品产出的增加 图4 9 粮食部门产出的增加要高于土地增加的幅度 新增加的土地和从棉布部门转移过来的土地 雷布津斯基定理 效应 在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如果一种生产要素量增加 T或L 那么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供给会增加 而其他产品的供给会减少 反之亦然 图4 9土地供给增加 粮食生产中劳动使用量 棉布生产中劳动土地量 棉布生产中土地使用量 粮食生产中土地使用量 土地 劳动 供给的增加 会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偏于粮食 或棉布 生产的方向扩张 图4 10 可见 土地对劳动的相对供给比较高的国家在粮食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资源供给的变动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效应是理解资源差异如何导致国际贸易的关键 进行专业化分工 图4 10要素和生产可能性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假设两个国家 本国和外国 相同的消费倾向相同的技术不同的资源禀赋本国劳动 土地比率高于外国 相对价格与贸易模式要素充裕度当且仅当本国可获得的劳动总量与土地总量的比率高于外国的对应比率时 即 L T L T 就可以说相对外国而言 本国是一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 相对本国而言 外国是一个土地充裕的国家 例如 如果美国有8000万劳动力和2亿英亩土地 而英国有2000万劳动力和2000万英亩土地 那么英国是劳动充裕的而美国是土地充裕的 棉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且本国是劳动相对充裕的国家 故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超棉布方向伸展的程度大 棉布相对粮食的产出比较高 外国则反之故在图4 11中 本国的相对供给曲线位于外国相对供给曲线的右下方当发生国际贸易时 两国的相对价格会趋于一致 图4 11的点2 图4 11贸易使相对价格趋同 相对价格是如何趋同的呢 一个国家不存在贸易 消费的价值必须等于生产出来的价值 即预算约束为 PCxDC PFxDF PCxQC PFxQF可改写成 DF QF PC PFx QC DC 国际贸易使得一个国家可以消费不同于产出的棉布和粮食组合 且一个国家不可能支出大于消费 故可得图4 12 预算约束线 斜率 PC PF 图4 12 参与贸易国家的预算约束线 在本国 棉布相对价格的提高会带来棉布生产的增加和相对消费的减少 所以本国成为棉布的出口方和粮食的进口方 相反地 外国棉布相对价格的下降会使外国成为棉布的进口方和粮食的出口方 本国的棉布出口等于外国的棉布进口 本国的粮食进口等于外国的粮食出口 图4 13赫克歇尔 俄林定理 一个国家会出口密集使用该国充裕要素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QHF QFF DFF DHF 外国粮食出口 本国棉布出口 外国棉布进口 本国预算约束线 外国预算约束线 图4 13 贸易均衡 贸易和收入分配贸易导致相对价格趋同对两个国家 相对价格的改变对劳动和土地的相对收入会有重要影响 在本国 棉布的相对价格上升 本国劳动力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改善而土地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恶化 在外国 棉布的相对价格下降 外国劳动力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恶化而土地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改善国内充裕要素的所有者从贸易中获利 而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因贸易而受损 要素价格均等化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 本国的劳动力的收益会比国外的劳动力的收益少 而本国土地的收益会比国外土地的收益多国际贸易会使国家间的要素价格相等 国际贸易不仅是商品的交换 也是间接的要素的交换在现实世界中 国家贸易已经使不同国家间同类要素的价格实现均等化了吗 表4 1以下三个对预期要素价格均等化至关重要的前提假设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 两个国家同时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 eg 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太多 难以与美国要素价格均等化 两个国家的生产技术相同 技术水平存在差异 贸易使两个国家的产品价格相同 存在自然壁垒与人为壁垒 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学 初步介绍 再论贸易利得如果要那些从贸易中获利的人补偿那些在贸易中受损者的损失 他们是否还会觉得有利可图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贸易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潜在获益资源 国家总能从贸易中受益 其基本原因就是贸易扩大了一个国家消费品的选择范围 选择范围的扩大意味着总能找到一种收入再分配的方法使每一个人都可能从贸易中获利 论证上页 结合图4 14 第一步 没有贸易 该国自给自足 假设其贸易前的消费组合为点2第二步 贸易使得该国的消费可能性增加 p34 给定棉布的相对价格 则该国的消费组合就落在预算线上 p63 处于阴影部分的预算线表明该国对棉布和粮食的消费均比贸易前增加第三步 如果一国从整体上对两种产品的消费均增加 则理论上每个人对两种产品的消费也都增加 也就是 每个人均从贸易中获利了 图4 14 贸易扩大了一国的消费可能性 最优的贸易政策政府必须在一个人的受益和另一个人的损失之间进行权衡 有些集团已经相对贫困 需要特殊的关照 例如 美国的鞋子和服装的工人 大多数经济学家仍然会或多或少地赞同自由贸易 理由 收入分配效应不是国际经济学的专题 在贸易后补偿受损者比禁止贸易更合理 受损者一般比收益者更有组织 收入分配和贸易政策贸易受益者的集中程度 对情况的掌握程度 以及组织程度都不如那些贸易受损者 例如 美国制糖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集体行动的逻辑 少数剥削多数 对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的实证检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美国数据里昂惕夫悖论 虽然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 但是美国的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要低于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 解释 人力资本 劳动不是同质的表4 21962年美国进出口产品包含的要素 全球数据鲍恩 利莫 斯维考斯克斯的一项研究利用大量国家的数据检验了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 该项研究在世界范围证实了里昂惕夫悖论 表4 3 南北贸易的考察尽管国际贸易的整个模式并不能很好的由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来解释 但南北制造品贸易看来比较符合这一理论 美国从德国和孟加拉的进口美国从日本 四小龙的进口 表4 3检验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 美国 100 丢失贸易的情况特雷夫勒199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样本国家间的技术差异是非常巨大的 故国际贸易的规模并没有HO理论预测的那么大 表4 4估计技术效率 1983 美国 1 实证检验的含义通过对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该理论没能如人所愿成功地解释现实中的国际贸易模式 但该理论是一个分析贸易对收入分配影响的有效工具 提要 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 是一个两产品 两要素的模型 它强调了资源禀赋在贸易中起到的作用 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价格的上升会使收入分配急向有利于劳动工人的方向转变 不论对哪种产品 即劳动的实际工资会上升而土地所有者的实际收入会减少 在任何给定的产品价格下 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三试卷: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
- 脱贫攻坚督查课件
- 试岗期间工作总结
- 幼儿园董事汇报
- 房屋建筑项目风险评估方案
-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方案
- 2025年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廉政知识测评考试题库(含答案)
- 皮肤管理营销周年庆方案
- 房贷营销方案设计论文
- DB51∕T 990-2020 小型泵站设计规程
- 医院消防系统维护保养服务投标方案(图文版)(技术方案)
- 实验小学二年级体育集体备课教案
- 网络游戏内容审核与监管标准
- 李白课件教学课件
- 公墓建设申请审批表
-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策略讲座
- WelcomeUnit单词讲解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医用耗材供货应急服务方案
-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国军标
- DL-T5707-2014电力工程电缆防火封堵施工工艺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