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歌工贸有限公司合浦新厂区项目7#、11#厂房二至五层模板(木支撑)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第一节 编制依据-1第二节 工程概况-1第三节 方案选择-2第四节 材料选择-2第五节 模板安装-2第六节 模板拆除-4第七节 模板技术措施-5第八节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8第九节 计算书及结构大样-9第一节 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节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北海天歌工贸有限公司合浦工业园新厂区项目7#、11#厂房,位于北海市北海大道合浦工业园,结构形式为框架柱结构,共5层,建筑高度20.2m,首层层高5.0m,25层层高3.0m。该工程基础形式为独立承台柱。第三节 方案选择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5、综合以上几点,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CJ59-99检查标准要求。 6、结合以上模板及模板支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以及本工程结构,以梁载面200300、200400,200500、200600、,板厚120mm,柱400400作为本工程模板支撑设计及计算,其它截面相似的构件采用与之相近的模板支撑形式。7、A 、250*600梁模板(采用木支撑); B、标准层板模板(采用木支撑);C、柱模板(采用钢管箍);第四节 材料选择按清水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第五节 模板安装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方能进行模板安装。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拼装的精度要求如下:1、两块模板之间拼缝 22、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 23、模板平整度 24、模板平面尺寸偏差 32、模板定位 当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开始进行轴线投测。首先根据楼面轴线测量孔引测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线,并以该控制线为起点,引出每道细部轴线,根据轴线位置放出细部截面位置尺寸线、模板500(mm) 控制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当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以后,开始引测楼层500mm 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500mm 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墙、柱上。3、模板安装要求 (1)梁、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模板安装顺序 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 技术要点 安装梁、板模板前,要首先检查梁、板模板支架的稳定性。在稳定的支架上先根据楼面上的轴线位置和梁控制线以及标高位置安置梁、板的底模。待钢筋绑扎校正完毕,且隐蔽工程验收完毕后,再支设梁的侧模或板的周边模板。并在板或梁的适当位置预留方孔,以便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模板支设完毕后,要严格进行检查,保证架体稳定,支设牢固,拼缝严密,浇筑混凝土时不涨模,不漏浆。 (2)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模板安装顺序 满堂木支撑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技术要点 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0.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及梁支座附近不起拱。4、模板构造 竹胶合板使用前模板表面清理,涂刷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竖向内背楞采用5080木方间距150mm,水平钢管箍起步离地面200mm,间距500mm。 1、楼板模板采用50mm80mm木方做板底支撑,中心间距250mm,木支撑架采用直径80mm-120mm圆木,排距0.75m,跨距0.75m。 2、楼板模板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 (1)横板木支撑必须在楼面上垫板; (2)木支撑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支顶位置一致,固定板需打钉牢固,水平拉板连通,并上下设置两道; (3)模板与模板之间拼接缝小于2mm,否则需用封条; (4)根据房间大小,决定顶板模板起拱大小:4m 开间不考虑起拱,4mL6m起拱10mm,6m 的起拱15mm; (5)模板支设,下部支撑用木支撑下垫垫板。顶板纵横格栅用压刨刨成同样规格,并拉通线找平。特别是四周的格栅,弹线保持在同一标高上,板与格栅用50mm 长钉子固定,格栅间距300mm,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校正标高,并用靠尺找平。铺设四周模板时,与梁侧齐平,加密封条,避免梁侧吃模,板模周转使用时,将表面的水泥砂浆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对变形和四周破损的模板及时修整和更换以确保接缝严密,板面平整;模板铺完后,将杂物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 (6)从柱边起步300mm 立第一根立杆以后按750mm间距立木支撑,这样可保证立柱木支撑上下层位置对应。水平拉板要求设上、下两道,考虑到人行通道,在支撑中留一条通道,下部水平拉板不设(在顶板支撑完善之后拆除部分横杆形成人行通道)。 第六节 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后方可拆除。 3、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1)柱模板拆除柱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拆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拆柱模板时,首先拆下钢管箍,再松开竖向模板,使模板向后倾斜与柱体脱开。不得在柱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柱体。(2) 楼板模板拆除 楼板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楼面垫板,松开原木支撑部位,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保留养护支撑及其上的养护木方或养护模板。拆除板模板时要保留板的养护支撑。 4、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支模前刷脱模剂。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 5、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并安排专人淋水养护。第七节 模板技术措施 1、进场模板质量标准 模板要求: (1)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木胶合板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 (2)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 。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 (3)规格尺寸标准 厚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 处,长短边分别测3 点、1 点,取8 点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 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2、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及相关规范要求。即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1)主控项目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2) 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对跨度不小于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 间。)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附表1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3)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1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1:(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试验值。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模板垂直度控制 1)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 2)模板拼装配合,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平整度不超过2mm; 3)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棍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5)顶板模板标高控制 每层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测量抄出混凝土墙上的500线,根据层高2800mm及板厚,沿墙周边弹出顶板模板的底标高线。 (6)模板的变形控制 1)墙模支设前,竖向梯子筋上,焊接顶模棍(墙厚每边减少1mm)。 2)浇筑混凝土时,做分层尺竿,并配好照明,分层浇筑,层高控制在500以内,严防振捣不实或过振,使模板变形。 3)门窗洞口处对称下混凝土; 4)模板支立后,拉水平、竖向通线,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易观察模板变形,跑位; 5)浇筑前认真检查螺栓、顶撑及斜撑是否松动; 6)模板支立完毕后,禁止模板与脚手架拉结。 (7)模板的拼缝、接头 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用塑料密封条堵塞;钢模板如发生变形时,及时修整。 (8)窗洞口模板 在窗台模板下口中间留置2个排气孔,以防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窝气,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密实。 (9)清扫口的留置 楼梯模板清扫口留在平台梁下口,清扫口50100 洞,以便用空压机清扫模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用木胶合板背订木方固定。 (10)跨度小于4m 不考虑,46m 的板起拱10mm;跨度大于6m 的板起拱15mm。 (11)与安装配合 合模前与钢筋、水、电安装等工种协调配合,合模通知书发放后方可合模。 (12)混凝土浇筑时,所有墙板全长、全高拉通线,边浇筑边校正墙板垂直度,每次浇筑时,均派专人专职检查模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3)为提高模板周转、安装效率,事先按工程轴线位置、尺寸将模板编号,以便定位使用。拆除后的模板按编号整理、堆放。安装操作人员应采取定段、定编号负责制。 3、其他注意事项 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上中,严格按照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另外对于一些质量通病制定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以保证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严格执行交底制度,操作前必须有单项的施工方案和给施工队伍的书面形式的技术交底。 (1)胶合板选统一规格,面板平整光洁、防水性能好的。 (2)进场木方先压刨平直统一尺寸,并码放整齐,木方下口要垫平。 (3)模板配板后四边弹线刨平,以保证墙体、柱子、楼板阳角顺直。 (4)柱模板安装基层找平,并粘贴海绵条,模板下端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和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在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支撑垫带,并校正其平直。 (5)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平直相对,穿插螺栓不得斜拉硬顶。室内穿梁、穿柱螺栓套硬塑料管,塑料管长度比墙厚少23mm。 (6)门窗洞口模板制作尺寸要求准确,校正阳角方正后加固,固定,对角用木条拉上以防止变形。 (7)支柱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刀撑,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4、模板堆放、维修(1)模板贮存时,其上要有遮蔽,其下垫有垫木。垫木间距要适当,避免模板变形或损伤。 (2)装卸模板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掷,并防止碰撞,损坏模板。周转模板分类清理、堆放。 (3)拆下的模板,如发现翘曲,变形,及时进行修理。破损的板面及时进行修补。第八节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 (2)在拆柱模前不准将脚手架拆除;拆除顶板模板前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用钢管、安全网封闭,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 (3)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拉板是否牢固。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4)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倒顺开关和专用开关箱,一次线不得超过3m,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和护手装置。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50cm 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 (5)用塔吊吊运模板时,必须由起重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模板安装就位前需有缆绳牵拉,防止模板旋转不善撞伤人;垂直吊运必须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且必须使用卡环吊运。不允许一次吊运二块模板 (6)模板堆放时,使模板向下倾斜30,不得将模板堆放在施工层上,防止模板在风荷载下倾覆。 (7)大模板堆放场地要求硬化、平整、有围护,阴阳角模架设小围护架放置。安装就位后,要采取防止触电保护措施,将大模板加以串联,并同避雷网接通,防止漏电伤人。 (8)在电梯间进行模板施工作业时,必须层层搭设安全防护平台。因混凝土侧力既受温度影响,又受浇筑速度影响,因此当夏季施工温度较高时,可适当增大混凝土浇筑速度,秋冬季施工温度降低混凝土浇筑速度也要适当降低。当T=15时,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大于2m3/h。 (9)文明施工现场模板加工垃圾及时清理,并存放进指定垃圾站。做到工完场清。整个模板堆放场地与施工现场要达到整齐有序、干净无污染、低噪声、低扬尘、低能耗的整体效果。第九节、计算书及结构大样第一项、板模板(木立柱支撑)计算书本计算书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板段:B1。 模板支撑体系剖面图 木立柱排列平面示意图一、参数信息1.模板构造及支撑参数(一) 构造参数楼层高度H:3m;混凝土楼板厚度:120mm;结构表面要求:隐藏;立柱纵向间距或跨距la:0.75m;立柱横向间距或排距lb:0.75m;立柱高度:2.705m;立柱缺口占总面积的百分数:8%;立柱中间设置纵横向拉条;(二) 立柱材料参数材料:100圆木;木材品种:太平洋海岸黄柏;弹性模量E:10000N/mm2;抗压强度设计值fc:13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m:15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v:1.6N/mm2;2.荷载参数新浇筑砼自重标准值G2k:24kN/m3;钢筋自重标准值G3k:1.1kN/m3;板底模板自重标准值G1k:0.3kN/m2;承受集中荷载的模板单块宽度:750mm;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计算模板和直接支承模板的小梁时取2.5kN/m2;计算直接支承小梁的主梁时取1.5kN/m2;计算支架立柱等支承结构构件时取1kN/m2;3.板底模板参数搭设形式为:2层梁木立柱承重;(一) 面板参数面板采用克隆(平行方向)12mm厚覆面木胶合板;厚度:15mm;抗弯设计值fm:31N/mm2;弹性模量E:11500N/mm2;(二) 第一层支撑梁参数材料:1根5080木方(宽度高度mm);间距:250mm;木材品种:太平洋海岸黄柏;弹性模量E:10000N/mm2;抗压强度设计值fc:13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m:15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v:1.6N/mm2;(三) 第二层支撑梁参数材料:1根5080木方(宽度高度mm);木材品种:太平洋海岸黄柏;弹性模量E:10000N/mm2;抗压强度设计值fc:13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m:15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v:1.6N/mm2;二、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根据模板规范(JGJ162-2008)第5.2.1条规定,面板按照简支跨计算。这里取面板的计算宽度为0.750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I = 750153/12= 2.109105mm4; W = 750152/6 = 2.813104mm3;1.荷载计算及组合模板自重标准值G1k=0.30.750=0.225 kN/m;新浇筑砼自重标准值G2k=240.7500.12=2.160 kN/m;钢筋自重标准值G3k=1.10.7500.12=0.099 kN/m;永久荷载标准值Gk= 0.225+ 2.160+ 0.099=2.484 kN/m;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2.50.750=1.875 kN/m;计算模板面板时用集中活荷载进行验算P=2.5 kN;(1) 计算挠度采用标准组合: q=2.484kN/m;(2) 计算弯矩采用基本组合:A 永久荷载和均布活荷载组合 q=max(q1,q2)=5.045kN/m;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1=0.9(1.22.484+1.41.875) =5.045kN/m;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2=0.9(1.352.484+1.40.71.875) =4.672kN/m;B 永久荷载和集中活荷载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q1=0.91.22.484 =2.683kN/m;P1=0.91.42.5 =3.150kN;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q2=0.91.352.484 =3.018kN/m;P2=0.91.40.72.5 =2.205kN;2.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M/W f其中:W -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 =2.813104mm3; M - 面板的最大弯矩(Nmm) M=max(Ma,Mb1,Mb2)=0.218kNm; Ma=0.125ql2=0.1255.0450.252 =0.039kNm;Mb1=0.125q1l2+0.25P1l=0.1252.6830.252+0.253.1500.25 =0.218kNm; Mb2=0.125q2l2+0.25P2l=0.1253.0180.252+0.252.2050.25 =0.161Nmm;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 0.218106/2.813104=7.745N/mm2;实际弯曲应力计算值 =7.745N/mm2 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 =31N/mm2,满足要求!2.面板挠度验算 =5ql4/(384EI)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q = 2.484kN/m; l-面板计算跨度: l =250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 11500N/mm2; I-截面惯性矩: I =2.109105mm4; -容许挠度: 结构表面隐藏=l/250=1.000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52.4842504/(384115002.109105)=0.052mm;实际最大挠度计算值: =0.052mm小于最大允许挠度值: =1.000mm,满足要求!三、板底支撑梁的计算1.第一层支撑梁的计算支撑梁采用1根5080木方(宽度高度mm),间距250mm。支撑梁的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 I=150803/12 = 2.133106 mm4; W=150802/6 = 5.333104 mm3; E=10000 N/mm2;(一) 荷载计算及组合:模板自重标准值G1k=0.30.25=0.075 kN/m;新浇筑砼自重标准值G2k=240.250.12=0.720 kN/m;钢筋自重标准值G3k=1.10.250.12=0.033 kN/m;永久荷载标准值Gk= 0.075+0.720+ 0.033=0.828 kN/m;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2.50.25=0.625 kN/m;计算第一层支撑梁时用集中活荷载进行验算P=2.5 kN;(1) 计算挠度采用标准组合(考虑支撑梁自重): q=0.828+0.024=0.852kN/m;(2) 计算弯矩和剪力采用基本组合(考虑支撑梁自重):A 永久荷载和均布活荷载组合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1=0.91.2(0.828+0.024) =0.920kN/m; q2=0.91.40.625 =0.788kN/m;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1=0.91.35(0.828+0.024) =1.035kN/m; q2=0.91.40.70.625 =0.551 kN/m;B 永久荷载和集中活荷载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q=0.91.2(0.828+0.024) =0.920kN/m;P=0.91.42.5 =3.150kN;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q=0.91.35(0.828+0.024) =1.035kN/m;P=0.91.40.72.5 =2.205kN;(二) 荷载效应计算支撑梁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作用荷载分为“永久荷载和均布活荷载组合”和“永久荷载和集中活荷载组合”两种情况,为了精确计算受力,把永久荷载和活荷载分开计算效应值,查模板规范(JGJ162-2008)附录C表C.1-2确定内力系数。(1) 最大弯矩M计算最大弯矩M=max(Ma,Mb)=0.545kNm;A 永久荷载和均布活荷载组合经过系统电算,采用以下荷载组合的弯矩效应值最大Ma=0.100q1l2+0.117q2l2=0.1000.9200.752+0.1170.78750.752 =0.104kNm;B 永久荷载和集中活荷载组合经过系统电算,采用以下荷载组合的弯矩效应值最大Mb=0.080ql2+0.213Pl=0.0800.9200.752+0.2133.1500.75=0.545kNm;(2) 最大剪力V计算最大剪力V=max(Va,Vb)=2.540 kN;A 永久荷载和均布活荷载组合经过系统电算,采用以下荷载组合的剪力效应值最大Va=0.600q1l+0.617q2l=0.6000.9200.75+0.6170.7880.75=0.778kN;B 永久荷载和集中活荷载组合经过系统电算,采用以下荷载组合的剪力效应值最大Vb=0.600ql+0.675P =0.6000.9200.75+0.6753.150=2.540kN;(3) 最大变形计算= 0.677ql4/100EI=0.6770.8527504/(100100002.133106)=0.086mm (三) 支撑梁验算(1) 支撑梁抗弯强度计算=M/W=0.545106/5.333104 =10.212N/mm2实际弯曲应力计算值 =10.212N/mm2 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 =15N/mm2,满足要求!(2) 支撑梁抗剪计算 =VS0/Ib=2.540100040000/(2.13310650)=0.953N/mm2;实际剪应力计算值 0.953 N/mm2 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600 N/mm2,满足要求!(3) 支撑梁挠度计算最大挠度: =0.086mm; -容许挠度: 结构表面隐藏=l/250=3.000mm;实际最大挠度计算值: =0.086mm小于最大允许挠度值: =3.000mm,满足要求!2.第二层支撑梁的计算支撑梁采用1根5080木方(宽度高度mm),间距750mm。支撑梁的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 I=150803/12 = 2.133106 mm4; W=150802/6 = 5.333104 mm3; E=10000 N/mm2;(一) 荷载计算及组合(1) 第一层支撑梁产生的最大支座反力模板规范(JGJ162-2008)规定:当计算直接支承小梁的主梁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取1.5kN/m2。规范所说的“均布活荷载”不能直接作用在第二层支撑梁,而是作用在面板板面,通过第一层支撑梁产生的支座反力传递给第二层支撑梁。所以,我们首先确定在永久荷载和均布活荷载作用下,第一层支撑梁产生的最大支座反力。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1.50.25=0.375 kN/m;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考虑支撑梁自重):q1=0.920kN/m;q2=0.91.40.375 =0.473kN/m;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考虑支撑梁自重):q1=1.035kN/m;q2=0.91.40.70.375 =0.331kN/m;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产生最大支座反力F1=1.100q1l+1.200q2l=1.1000.9200.75+1.2000.4730.75 =1.184kN;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产生最大支座反力F2=1.100q1l+1.200q2l=1.1001.0350.75+1.2000.3310.75 =1.152kN;A 第一层支撑梁产生的最大支座反力(计算第二层支撑梁弯矩和剪力采用):最大支座反力F=max(F1,F2)=1.184kN;B 第一层支撑梁产生的最大支座反力(计算第二层支撑梁变形采用):F=1.100ql=1.1000.8520.75=0.703kN;(2) 第二层支撑梁自重A 计算第二层支撑梁弯矩和剪力采用:q=0.032 kN/m;B 计算第二层支撑梁变形采用:q=0.024 kN/m;(二) 荷载效应计算第二层支撑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根据上面计算的荷载进行电算,得到计算简图及内力、变形图如下: 弯矩和剪力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变形计算简图 变形图(mm)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 0.239kN.m 最大剪力:V= 1.515kN 最大变形:= 0.268mm 最大支座反力:F= 3.896kN(三) 支撑梁验算(1) 支撑梁抗弯强度计算 =M/W=0.239106/5.333104 =4.476N/mm2实际弯曲应力计算值 =4.476N/mm2 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 f=15N/mm2,满足要求!(2) 支撑梁抗剪计算 =VS0/Ib=1.515100040000/(2.13310650)=0.568N/mm2;实际剪应力计算值 0.568 N/mm2 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600 N/mm2,满足要求!(3) 支撑梁挠度计算 -容许挠度: 结构表面隐藏=l/250;第1跨最大挠度为0.268mm,容许挠度为3.000mm,满足要求!第2跨最大挠度为0.030mm,容许挠度为3.000mm,满足要求!第3跨最大挠度为0.268mm,容许挠度为3.000mm,满足要求!各跨实际最大挠度计算值小于最大允许挠度值,满足要求!四、木立柱计算模板规范(JGJ162-2008)规定: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取1.0kN/m2。规范所说的“均布活荷载”不能直接作用在支架立柱,而是作用在面板板面,通过第一层支撑梁产生的支座反力传递给第二层支撑梁,通过第二层支撑梁的支座反力传递给支架立柱。由于活荷载位置的不确定性,如果直接按照立柱承担荷载的面积(立柱纵距la立柱横距lb)来计算荷载效应是不精确的(这样计算的荷载效应值比实际值小)。所以,我们采用“力传递法”进行计算。计算的方法完全同“2. 第二层支撑梁的计算”中计算最大支座反力的步骤和方法,注意:作用在第二层支撑梁上的活荷载按照下面的方法计算: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10.25=0.250 kN/m;通过以上方法计算得到:第二层支撑梁传递的支座反力N1= 3.465 kN;1. 木立柱的稳定性计算立柱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 N/(A)f其中 - 木立柱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N/mm2);N - 立柱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帽木传递的轴向力: N1 =3.465 kN;木立柱的自重: N2 = 0.91.20.0472.705=0.138 kN;N =N1+N2=3.465+0.138=3.602 kN;- 轴心受压立柱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依据模板规范JGJ162-2008计算得到= 0.686;立柱计算长度lo=1.353m;计算立柱的截面回转半径i = 2.500 cm;A - 立柱毛截面面积: A = 78.540 cm2;f - 木材顺纹抗压强度设计值:f =13N/mm2;木立柱长细比计算值:=lo/i=1.353100/2.50=54.100木立柱长细比= 54.100 小于木立柱允许长细比 = 150,满足要求!木立柱受压应力计算值:=3.6021000/(0.68678.54100) = 0.668N/mm2;木立柱稳定性计算 = 0.668N/mm2 小于 木材顺纹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13 N/mm2,满足要求!2. 木立柱的强度计算立柱的强度计算公式 = N/Anf其中 - 木立柱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N/mm2);N - 立柱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3.602 kN;An - 立柱净截面面积: An = 72.257 cm2;f - 木材顺纹抗压强度设计值:f =13N/mm2;木立柱受压应力计算值:=3.6021000/(72.257100) = 0.499N/mm2;木立柱强度计算 = 0.499N/mm2 小于 木材顺纹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13 N/mm2,满足要求!五、楼盖承载力计算楼板承载力验算依据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杜荣军编、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曹双寅主编、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等规范编制。(一)模板支架参数信息设本工程当前层现浇楼盖正在施工(施工层),施工层下面搭设3层支架。楼盖为双向板,板单元计算长度BL=4m;板单元宽度BC=3m。1.施工层下1层楼盖模板(简称:下1层)支架参数本层楼盖板厚度h1=120mm,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5,已浇筑5天,混凝土强度fc1=5.355MPa,混凝土弹性模量Ec1=17640.000MPa;2.施工层下2层楼盖模板(简称:下2层)支架参数本层楼盖板厚度h2=120mm,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5,已浇筑10天,混凝土强度fc2=8.330MPa,混凝土弹性模量Ec2=23800.000MPa;3.施工层下3层楼盖模板(简称:下3层)支架参数本层楼盖板厚度h3=120mm,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5,已浇筑15天,混凝土强度fc3=9.496MPa,混凝土弹性模量Ec3=25984.000MPa; 结构模型立面图 结构模型平面图(二)荷载计算1.下1层荷载计算立柱传递荷载组合值:P=3.602kN;楼盖自重荷载标准值:g1=120/100025=3.000kN/m2;板计算单元活荷载标准值:q1=P/(LaLb) =3.602/(0.750.75)=6.404kN/m2;2.下2层荷载计算楼盖自重荷载标准值:g2=120/100025=3.000kN/m2;板计算单元活荷载标准值:q2=0.750kN/m2;3.下3层荷载计算楼盖自重荷载标准值:g3=120/100025=3.000kN/m2;板计算单元活荷载标准值:q3=0.750kN/m2;4.楼层荷载分配假设层间支架刚度无穷大,则有各层挠度变形相等,即:P1/(E1h13)=P2/(E2h23)=P3/(E3h33).则有:Pi=(Eihi3Pi)/(Eihi3);根据此假设,各层楼盖承受荷载经模板支架分配后的设计值为:Ec1h13=17640.0000.123=30.4819Ec2h23=23800.0000.123=41.1264Ec3h33=25984.0000.123=44.9004G1=1.2(30.4819/116.5087)9.000=2.826kN/m2G2=1.2(41.1264/116.5087)9.000=3.812kN/m2G3=1.2(44.9004/116.5087)9.000=4.162kN/m2Q1=1.4(30.4819/116.5087)7.904=2.895kN/m2Q2=1.4(41.1264/116.5087)7.904=3.906kN/m2Q3=1.4(44.9004/116.5087)7.904=4.265kN/m2(三)板单元弯矩计算四边固定:Lx/Ly=3/4=0.750;查表:mx=0.02960,my=0.01300,mx=-0.07010,my=-0.05650;四边简支:Lx/Ly=3/4=0.750;查表:mqx=0.06200,mqy=0.03170;1.下1层板单元内力计算因为计算单元取连续板块其中之一,故需计算本层折算荷载组合设计值:G1=G1+Q1/2=4.273kN/m2;Gq=G1+Q1=5.721kN/m2;Q1=Q1/2=1.448kN/m2;Mx=(mx+my)G1Bc2+(mqx+mqy)Q1Bc2=2.129kN/m2;My=(my+mx)G1Bc2+(mqy+mqx)Q1Bc2=1.302kN/m2;Mx=mxGqBc2=-3.609kN/m2;My=myGqBc2=-2.909kN/m2;根据以上弯矩,在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第三版)中查表得到楼盖板理论配筋: 钢筋位置 弯矩计算值(kN/m2) 理论钢筋面积(mm2)楼盖X向正筋 2.129 ASX=103(HPB235)楼盖Y向正筋 1.302 ASY=63(HPB235)楼盖X向负筋 -3.609 ASX=125(HRB335)楼盖Y向负筋 -2.909 ASY=100(HRB335)楼盖板实际配筋:钢筋位置 配筋量及等级 钢筋面积(mm2)楼盖X向正筋 HPB23510100 ASX=785楼盖Y向正筋 HPB23510150 ASY=524楼盖X向负筋 HRB33512100 ASX=1131楼盖Y向负筋 HRB33512150 ASY=754下1层楼盖实际配筋面积理论配筋面积,现浇楼盖板满足承载能力要求。2.下2层板单元内力计算因为计算单元取连续板块其中之一,故需计算本层折算荷载组合设计值:G2=G2+Q2/2=5.765kN/m2;Gq=G2+Q2=7.719kN/m2;Q2=Q2/2=1.953kN/m2;Mx=(mx+my)G2Bc2+(mqx+mqy)Q2Bc2=2.872kN/m2;My=(my+mx)G2Bc2+(mqy+mqx)Q2Bc2=1.757kN/m2;Mx=mxGqBc2=-4.870kN/m2;My=myGqBc2=-3.925kN/m2;根据以上弯矩,在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第三版)中查表得到楼盖板理论配筋: 钢筋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人闯关游戏课件
- 中国平安公司实力介绍
- 怎样做直播课件
- 广东广东自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乐理和声考试题及答案
- 口腔美容考试题及答案
- 考古高考试题及答案
- 氯化炉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军人押运考试题及答案
- 静电现象考试题及答案
- 计数型MSA的模板
- YY 0670-2008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 GB/T 9798-2005金属覆盖层镍电沉积层
- GB/T 17669.3-1999建筑石膏力学性能的测定
- 压 实 度 试 验 记 录 表
- GA/T 1069-2013法庭科学电子物证手机检验技术规范
- 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培训课件
- 单位线法推求流域出口洪水过程工程水文学课件
-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讲座课件
- 2021年新疆第二医学院辅导员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 淤泥换填渣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