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母液膜处理技术研究的探讨.docx_第1页
草甘膦母液膜处理技术研究的探讨.docx_第2页
草甘膦母液膜处理技术研究的探讨.docx_第3页
草甘膦母液膜处理技术研究的探讨.docx_第4页
草甘膦母液膜处理技术研究的探讨.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草甘膦母液膜处理技术研究的探讨佘慧玲,姜胜宝,詹波,祝小红,崔小芳,黎星(浙江新安化 工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 ,浙 江 建德 311600)摘 要:阐述了草甘膦母液中的主要杂质成分及杂质的量平衡 ,并结合当前膜法母液处理工艺流程,剖析了该工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必须突破的技术难点,探讨了草甘膦母液处理的研究方向。关键词 :草甘 膦 ;母液;膜处 理 ;磷元素 ;回 收利用doi:10 3969 j issn 10072217 2012 03 002草甘膦是一种低毒 、高效、广谱的 灭 生 性 除 草剂。 由于具有药效好 、用 药 安 全 、使用成本低等突 出 优 点 ,目前它已成为全球产量和用量最大的农 药 品 种 ,同时也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除草剂 。 目前全球草甘膦产能突破 100 万 t a, 其 中 国 内 产 能 超 过 70 万 t a,实际年产量约 30 万 t,预计未来5 10 年内仍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草甘膦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 , 一 种 是 甘 氨 酸 法 工 艺 , 另 一 种 是 ida 法 工 艺 , 国 内 主 要 采 用的是甘氨酸法工艺 。 草甘膦生产中会 产 生 大 量 的母 液 , 由于该母液中溶解有 1 左 右 的 草 甘 膦 , 所 以 在 2010 年以前都是采用浓缩后配制 10 水剂来消化 ,而这些水剂全部销往国内市场 。 随着 社会环境意识的增强 ,近几年 ,我国逐 渐 加 大 各 种 农药生产 “三废”的整治力度 ,大力鼓励 制 剂 出 口 , 严 抓 “三 废 ”治 理 ,目的是改变农药行业中将优质 原 药 出 口 、农药生产过程中的 “三 废 ”污 染 国 内 环 境 的 现 状 。 2009 年 2 月 25 日 ,农 业 部 、工 信 部 发 布 了 第 1158 号 公 告 , 明 确 了 国 家 对 草 甘 膦 行 业 “三 废 ”整 治 的 决 心 及 目 标 1。 草甘膦母液的去向 问题一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 国内 草 甘 膦 生 产 企 业及科研院所纷纷开展了母液处理技术的研 究,并提出了各种处理工艺 ,其中膜法 母 液 处 理 技 术是目前众多母液处理技术中的热点 , 也 是 最 有 争议的一条工艺路线 。膜技术是一种高效分离技术 , 在 海 水 淡 化 等 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应用膜技 术 对 草 甘 膦 母液进行分离处理 ,是利用膜的选择分 离 特 性 ,将 草甘膦母液转化为易处理的组分单元 , 然 后 再 进行后续处理 。 关于膜法母液处理技术的应用情况 ,张 海 滨 等 2在 “采用膜处理技 术资源化回收草甘 膦母液废水的研究 ” 一文中明确指出了母液中的 杂质成分具有潜在的环境风险 , 并介绍了通过膜 处理将草甘膦母液分为三个部分后 , 分 别 进 行 相应的处理 ,可以解决草甘膦的母液问题 。 但该文并 未对膜法母液处理技术进行详细介 绍 , 而 且 对 膜 技术在草甘膦母液处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 有 讨 论 , 对于母液用于配制 30 水 剂 的 环 境 风 险等问题亦未加说明 。 为增进大家对膜法草甘膦 母液处理技术进展的了解 , 笔者结合自身从事草 甘膦母液处理技术的研究情况 , 拟从草甘膦母液 中的杂质成分及杂质的量平衡等方面进行介绍 , 着重讨论目前膜法母液处理工艺中存在的技术难 点和杂质的真实去向 , 并对膜技术的应用前景进 行展望 ,以飨读者 。1 草甘膦母液中的杂质、含量及来源11 甘氨酸法草 甘膦母液杂 质的来源及 成分 3111 甘氨酸法母液中杂质的来源及主要成分甘氨酸法草甘膦是以甘氨酸 、亚 磷 酸 二 甲 酯 、多 聚 甲 醛 、盐 酸 、液碱等为主要原料 ,以 三 乙 胺 为 催 化 剂 ,以 甲 醇 为 溶 剂 ,通 过 解 聚 、加 成 、缩 合 、水 解等反应步骤合成而得 。主反应如下 :第 3 期佘慧玲 ,等:草甘膦母液膜处理技术研究的探讨5该工艺中草甘 膦 收 率 一 般 在 74 左 右(以甘 膦 25 、 甘 氨 酸 15 、 甲 基 草 甘 膦 05 、亚磷酸根 20 、羟甲基磷酸 08 。甘 氨 酸 计 ),磷 元 素 的 有效利用率只有 62 左右 ,其 他 约 占 38 未被利用的的磷元素中 ,约 2 3 存在于低浓度生产废水中 , 剩 余 的 存 在 于 草甘膦母液中 。 草甘膦母液的产生量约 5 t t 草甘 膦 ,其已知主要成 分 及 含 量 为 :草 甘 膦 10 、增草甘膦生产过程中磷元素平衡为便于对草甘膦母液中杂质 总 量 的 了 解 ,表1 中列出了草甘 膦生产中磷元素和甘氨酸基团的 平衡数据 。112表 1吨草甘膦生产中磷元素和甘氨酸基团平衡情况一草甘膦生产原料 (折 百 )分 子 量消 耗 kg有 效 利 用 率12二甘 氨 酸751105701000含 磷 量74 %62 %消 耗 比 例亚 磷 酸 二 甲 酯磷 元 素 平 衡质 量 kg1000500014000质量 kg50125251004075磷 元 素 kg1751007消 耗 磷 元 素123三草 甘 膦 产 品17.5 %2 %500mg/l含量 62 %35 %3 %消 耗 甘 氨 酸草 甘 膦 母 液低 含 磷 废 水母液中有机杂 质分子量 12345667草 甘 膦16926318380112751.0 %2.5 %0.5 %2.0 %0.8 %1.5 %3.3 %10.4 %1.5 %13.7 %3.9 %3.9 %6.3 %增 甘 膦甲 基 草 甘 膦亚 磷 酸 根羟 甲 基 磷 酸甘 氨 酸13.2 %2.6 %26 %未 知 有 机 物合 计2.2 %35 %415草甘膦合成中 ,由亚磷酸二甲酯 或 甘 氨 酸 发化钠等无机盐 ,主要有害成分是甲醛 、甲 酸 及 双 甘膦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其它副产物 。 ida 法 草 甘 膦 母液的主要成分如表 2 所示。表 2ida 法草甘膦母液的主要成分及含量生反应生成的目标产物及副产物都为 难 挥 发 性 物质,所以副产物最后主要存在于母液中 ,仅 有 少 部 分通过汽沫夹带 、渗漏、工艺洗涤等方 式 进 入 生 产 过程中的低含量废水中 , 该部分废水 可 通 过 除 磷处理和生化处理达标排放 。 通过权威 机 构 测 定 母 液中已知杂质的含量 , 累计总量与母 液 中 总 磷 的 量 吻 合 , 只 有 22 的 磷 元 素 和 26 的 甘 氨 酸 基团的杂质无法判断具体结构或损失 。 吨 产 品 草 甘膦所产生的母液中 , 仅已知的有机 物 杂 质 就 达 到 415 kg (其中包括草甘膦 50 kg )。 而实际上通 过烘干法除去氯化钠和水分后测定的 母 液 中 固 体 则达到 550 kg 。12 ida 法草甘膦母 液杂质的来 源及成分与甘氨酸法草甘膦母液相比 , 从 双 甘 膦 为 起 始 原 料 的 ida 法草甘膦母液相对杂质较少 ,无 氯指 标草 甘 膦双 甘 膦氨 甲 基 膦 酸含 量 %1 20.1 0.20.2 0.3 指 标甲 基 草 甘 膦甲 酸甲 醛含 量 %0.1 0.21 23 4草甘膦母液膜处理技术221膜处理技术 原理膜处理技术是根据化合物分子量的大小采用 膜材料进行选择性分离的技术 。 利用膜的选择性 分离是实现大分子物质和小分子物质的分离 、纯 化、浓缩的过程 。 它与传统过滤的不同在于膜可以6杭州化工2012 年 9 月 2012.43(3)在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 。膜分离过程为物理过程 ,无相变和化学反应 , 在大分子有机物 与 无 机 离 子 和水等小分子物质的分离上有广泛的应用 。草甘膦母液膜处理技术即是利用 膜 的 选 择 性 分离原理 , 根据母液中各杂质成分的 分 子 量 及 电荷 状 态 不 同 ,先 将母液中的无机盐 ( 或 小 分 子 物质,如甲醛 、甲酸等 )分离,然后再分离 草 甘 膦 和 增 甘 膦 (或 双 甘 膦 )等 ,最后得到含草甘膦含量较高 而在图 1 所示的膜法母液处理流程原型上还 存在着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思路 。 改进思路包括 :(1)图 1 中的膜淡液不进行蒸发浓 缩 ,而 采 用 耐 盐菌进行微生物处理 ,然后排放 ;或再进一步经膜 纯 化 后 ,用 于 氯 碱 生 产 ;(2)将 图 1 中 膜 淡 液输 送至膜组件套用, 可达到提高草甘膦回收率及 降低工艺水消耗的双重目的 ;(3)图 1 中 的 膜 浓 液 直接取草甘膦固体 , 剩余的高浓度液体再进行 其 它 环 保 处 理 ; ( 4 ) 将 膜 浓 液 直 接 用 于 配 制30 水剂。222 甘 氨 酸法母液膜处理流程中的物量平衡 分 析为了便于计算和表达 , 对图 1 中 的 物 量 和 含 量取定值 (平均值 )进行数据分析 ,如表 3。223 膜 法 母液处理技术的技术难点及可行性 分 析2231 技术难点(1)膜的寿命膜是膜技术的核心 。 对于草甘膦母液这样成 分复杂的体系 , 极易造成膜污染 , 会 缩 短 膜 的 寿命。 据报导 ,一般工业废水处理用膜的寿命约一年 左右, 而对于草甘膦母液这种高浓度有机物废水 体系,膜的寿命又会进一步缩短 ,而且膜的成本高 昂, 母液膜处理装置的维护和运行 成 本 很 高 。 据 悉,有厂家将膜处理回收的工业盐用 于 氯 碱 生 产 ,使得原本能使用 6 年的进口氯碱膜 在 使 用 2 年 后 频繁出现故障 。的 膜 浓 液 ,水剂。将其进行草甘膦回收 或 配 制 成 30 22甘氨酸法草 甘膦母液处 理工艺221甘氨酸法草甘膦母液处理工艺流程随着膜处理技术在草甘膦母液处 理 中 应 用 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工艺流程如图 1:工逐步形成较理 想 的 膜 处 理盐 酸艺 水馏 分草 甘 膦 膜 淡 工 业 盐液母 液膜 浓 液浓 缩 残 液工 艺 水膜 浓 液膜 淡 液草 甘 膦 原 粉 等膜 浓 液膜 淡 液30%水 剂图 1甘氨酸法草甘膦母液膜处理工艺流程简图表 3吨草甘膦生产中膜处理过程中有机物分配情况简表主 要 特 征 因 子废 水 量 kg有 机 杂 质绝 对 量 kg有 机 杂 质所 占 比 例序 号废 水 名 称总 磷草 甘 膦有 机 杂 质nacl1234567891011草 甘 膦 母 液膜 淡 液馏 分浓 缩 残 液 工 业 盐膜 浓 液 膜 浓 液 膜 淡 液 膜 浓 液30 %水 剂 膜 淡 液2 %0.1 %0.001 %3.3 %0.006 %7.5 %6.2 %6.2 %7.4 %3.7 %3.7 %1 %0.1 %3.5 %3.5 %0.2 %4.7 %6.7 %3.4 %0.5 %11 %0.2 %0.05 %5.4 %0.003 %42.9 %35.8 %35.7 %42.9 %21.4 %21.5 %15 %10.7 %30.7 %98 %1 %1.4 %0.6 %0.3 %3.0 %5000690060102006901250600900600120030055013.83.010.80.0253621532125725765100 %2.5 %0.5 %2.0 %0.01 %97.5 %39.1 %58.3 %46.7 %46.7 %11.8 %其 中 ,表 3 中 膜 浓 液在 配 制 30水剂中的加入量按 05 t 浓 液 t 30 水 剂 计 。膜 组 件膜 组 件蒸 发 结 晶膜 组件超 滤 膜组 件第 3 期佘慧玲 ,等:草甘膦母液膜处理技术研究的探讨7(2)膜处理的逃逸率和分离彻底性问题膜处理的原理是根据物质分子大 小 进 行 渗 透 分离, 而草甘膦母液中大部分有机杂 质 与 草 甘 膦的 结 构 相 似 ,分子量也相差不大 ,因 此 ,母 液 的 分离,对膜的选择透过性的要求非常高 ,目 前 还 未 发 现可将草甘膦母液中不同分子量的有 机 物 彻 底 分 离的报道 , 无法做到通过膜将草甘膦 从 众 多 有 机 物中有效分离出来 , 只能大致分成草 甘 膦 含 量 较 高和含量较低的有机相 。而且在膜分离的过程中逃逸率的 问 题 目 前 还不可避免 ,在分离小分子氯化钠和水的 时 候 ,有 机 物的逃逸率仍然较严重 ,含盐淡液生化 处 理 困 难 , 而 且 高含盐量的废水即使其它指标达 到 排 放 标 准 也 无 法 排 放 。 因 此 ,目前已产业化的膜处理工 艺采用的是通过 浓 缩 处 理 , 回 收 工 业 盐 , 馏 分 通过 生化处理达标排放 ,少量浓缩残液通过焚烧或 配 制 30 水 剂消耗 。(3)膜浓液的出路问题在膜处理工艺中 , 如果只是将氯 化 钠 和 水 进 行 分 离 ,膜 浓 液就 用 于 配 制 30 水 剂 ,则 会 将母 液 中 97 的有机杂质带入 到 水 剂 中 , 严 重 影 响制剂稳定性 ,因而限制了母液加入量 ,同 时 这 种做法也违背了第 1158 号公告的初衷 。如果采用多级膜处理工艺 , 对回 收 草 甘 膦 相 的有机物进行减量分离 , 则将会如本 文 工 艺 中 一样产生膜浓液, 该部分有机相主要 含 增 甘 膦 等 大 分 子 有 机 物 ,而 且 含 量 高 、总 量 大 ,根 据 表 3 中 分 析 数 据 ,吨 草 甘 膦产生该有机相 06 吨 ,含 有 机 物 358 ,占母液中有机 杂 质 总 量 的 39。 一 般的 氧 化 、生化法即使能处理 ,不仅处理成本高 ,而且将产生大量的含磷危险固废 ,会造成 新 的 污 染 。 妥善解决这部分废液的出路是影响该 工 艺 的 关 键 问题之一 ,否则将仍然回到母液焚烧这条路上 。(4)膜淡液的出路问题采用多级浓缩提取草甘膦的膜 处 理 工 艺 ,对 于小分子的有机杂质将会形成膜淡液, 据 悉 可以采用套用的处理思路解决 。 该部分 废 水 相 吨 草甘 膦 产 生 量 03 t,占母液中杂质总量的 12 ,在 不停的套用中杂质成分会越来越多 , 或 者 进 入 膜 浓液或膜浓液中,增加其它废水的 处 理 负 荷 , 失去套用的意义 。(5)含盐淡液的后续处理问题含 盐 淡 液 中 氯化钠含量超过 10 ,直 接 蒸发浓缩 ,能耗高 ,经济性差 。 采用嗜盐菌微生物处 理 等 方 法 ,可 将淡液中的总磷及 cod cr 降 至 排 放 标准,在国外和沿海可以直接排入大海 。 但我国草甘膦生产企业一般分布在内陆 ,大江 、大 湖 都 是 我 国重要饮用水水源 ,若直接排入水体 ,必 然 会 造 成 极大的城市饮用水安全隐患 。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 的严厉 ,水体中无机盐的检查力度将 会 更 大 ,这 种处理方法很难实现 。(6)处理成本膜技术的处理成本包括原料消 耗 、 公 用 工 程 消 耗 、 新增废水处理以及膜组件维护等 四 个 方 面 。 其 中 公 用 工 程 、膜组件维护和新增废水处理 占 主 要 部 分 。 仅 膜 淡 液 蒸发所耗的蒸汽就达 305 t 蒸 汽 t 草 甘 膦 ,即使采用节能蒸发 (按 05 t 蒸 汽 t 馏 分 算 ),费 用 为 540 元 ;以 膜 的 使 用 寿 命 为 1 年 计 算 ,其维护成本就在 500 1000 元 t 草甘 膦 ; 新增废水及有机相残液的处理预计将在 1000 元 t 草甘膦以上 。2232 可行性分析膜法母液处理技术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膜分 离回收母液中有用成分来对母液进 行 处 理 。 该 技 术 在第一步的应用是成功的 ,有 效 降 低 了 母 液 中 氯 化 钠 的 含 量 ,并将母液进行大幅度的提浓 。 但膜法处理始终只是一个物理分离过程 ,其 有 机 杂质 没 有得到任何转化 , 目前仅仅只对占杂质 总 量9 的草甘膦进行了回收利用 , 而对其它杂质没 有有效处理的相关措施 , 在膜处理工艺介绍中都 回避了关于母液中大量有机杂质去 向 的 说 明 。 草 甘膦母液中存在的 500 kg 杂质究竟去了哪 里 呢 ? 无非有两个途径 : 一是与从母液中回收的草甘膦 一 起 进 入 到 30 水 剂 中 ,将 原 来 的 10 水 剂 变 成 了 30 ; 二是形成高浓 度废水通过焚烧或填 埋或其它特殊途径处理 。根 据 秦 龙 等 4 在 “高含量草甘膦水剂中添加 草甘膦母液的可行性研究 ”一文中的 研 究 结 果 ,为 了 保 证 30 水 剂 的 稳 定 性 , 草甘膦母液在水剂 中的加入量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不可能随意地在 水剂中添加母液 。 我国草甘膦生产和母液处理情 况及 30 水剂市场情况分析如表 4 所示。8杭州化工2012 年 9 月 2012.43(3)表 4我国草甘膦生产浓母液配制 30水剂情况文中将不再赘述双甘膦母液的处理 情 况 , 以 下 重点讨论 ida 法草甘膦母液的膜处理工艺 。231ida 法草甘膦母液膜处理工艺流程氨 气浓 母 液 产生 量 (万 t/a)30 % 水 剂 市 场 容 量(万 t/a)配 制30%水 剂(万 t/a)序号草 甘 膦生 产 工 艺产能 (万 t/a)膜 处理氧 化-浓 缩草 甘 膦 膜 淡液母 液1520.2540.51甘 氨 酸 法氨 水 废 液1051050510硫 酸2ida 法2.5洛 托 品溶 液硫 酸 铵 溶 液3合 计95.510膜 浓 液用 于 配 制高 含 量 草甘 膦 制 剂用 于 甘 氨酸 生 产从 表 4 可 以 看 出 , 采 用 配 制 30 水 剂 消 耗浓 母液的方式处理草甘膦母液 , 全 国 将 会 产 生955 万 t a 30 水 剂 , 然 而 30 水 剂 的 国 内 市 场容量只有 10 万 t a, 同时国外市场对水剂中的 杂质等指标控制严格 ,其稳定性和药效 要 求 较 高 , 采用母液配制的水剂根本无法出口 。 而 国 内 市 场 通过该方法仅仅只能消化 105 的 母 液 量 ,远 远 无法解决草甘膦母液的出路问题 。 可见,用于配制30 水剂的方法即使政策允许,市场也无法消化。如 此 ,母 液 中 的 500 kg 左右的杂质只能通过 焚烧或填埋等进行处理 。 按目前国内 固 废 的 处 理成 本 ,每吨固废的处理成本在 3000 元 左 右 ,则 每 吨草甘膦对应母液的处理成本就近 4000 元 ,加 上 膜处理成本 , 总处理成本接近 5000 元 t 草甘 膦 ,如此高昂的费用 ,当前国内草甘膦企业难以承受 。23 ida 草甘膦母液 处理工艺ida 法草甘膦母液主要来源于双甘膦氧化后 得到草甘膦后剩下的废液 。事实上 ,ida 法草甘膦工艺中 ,草 甘 膦 母 液 仅 是该工艺产生废液中的一种 , 而更难 处 理 的 是 双甘膦母液 。 双甘膦母液中除含甲醛 、甲 酸 、双 甘 膦等 有 机 成 分 外 ,还 含 高 达 18 左 右 的 氯 化 钠 ,属 于比草甘膦母液更难处理的高盐有机 废 水 。 据 透露 ,monsanto 公 司 到 目 前 为止都尚未完全解决该 难题。 采用膜技术 ,先将双甘膦母液中的无机盐分离、浓缩,回收部分双甘膦 。 浓液进行焚烧或深埋 ,淡液再采用耐盐菌进行生化处理 ,然后排放 。 而高 浓度含盐废水的排放同样遇到甘氨酸 法 母 液 膜 处 理淡液排放的问题 , 势必会对国内饮 用 水 体 系 产 生重大的安全隐患 ,是我国绝对禁止的排放途径 。 鉴于膜法研究的重点是草甘膦母 液 , 因 此 本滤 液配 制 30%草 甘 膦 水草 甘 膦 原 粉图 2ida 法草甘膦母液处理工艺流程简图图 2 所示的母液处理流程仅 是 膜 法 的 一 种 ,亦 有在上述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工艺 , 如 膜 淡 液 不 经 膜 组 件 而 直 接 氧 化 、 生 化 处 理 , 然 后 排 放 等 。草甘膦母液经泵输送先经预处理膜组件除去 悬浮性污染杂质 , 然后进入膜组件进 行 一 级 分 离,得到膜淡液和膜浓液。 其中 ,膜 淡 液的 主要杂质为甲醛 。 膜浓液继续进 入 膜 组 件进 行二级分离 ,分别得到膜淡液和膜浓液。 膜淡 液回流至膜组件的进口循环套 用 。 膜 浓 液 经 降 温 、结 晶 、过 滤 后 ,分别得到草甘膦固体及滤 液, 其中, 滤液回流至膜组件进口进行循环套 用 ,套 用 10 20 次 后 ,停 止 套 用 ,滤 液 经 水 洗 及 膜分离后用于配制 30 草甘膦水剂 。膜淡液与氨气充分反应后 , 进 入 膜 组 件 进行分 离 , 分别得到含乌洛托品 15 25 的 膜 浓液和含氨水的膜淡液 。 其中,含乌洛托品的溶液可用作合成甘氨酸的催化剂 。 含氨水的膜淡液与 硫酸中和反应后得到硫酸铵溶液 , 可 用 作 草 甘 膦 制剂的生产 。232 ida 法草甘膦母液膜处理技术存在的技术 难点及可行性分析2321 技术难点ida 法草甘膦母液不含无机盐 , 主 要 杂 质 是 甲醛、甲酸及未转化完的双甘膦等 ,相 比 甘 氨 酸 母液要纯净 , 而且国内在膜分离方面的研究已较深 过 滤套 用降 温结 晶膜 组件预 处 理膜 组 件膜 组件套 用膜 浓 液膜 淡液膜 组件 乌第 3 期佘慧玲 ,等:草甘膦母液膜处理技术研究的探讨9入 ,并获得了产业化应用 。但 由 于 ida 法 草 甘 膦的焦点之一 。 草甘膦母液处理技术的研究和探索 仍在持续之中 。 从目前草甘膦市场情况及国家的 政策方面来看 ,草甘膦母液处理的技 术 研 究 ,一 是 处理成本要能为生产企业所接受 , 二 是 处 理 方 法要适应当前及今后国家的行业政策 , 即 资 源 综 合 利用,经济、环境效益良好等 。膜法草甘膦母液处理技术已在国内不少大型 草甘膦企业获得了产业化应用 , 但从母液中杂质 的总磷平衡出发 ,可以明确看出 :膜技术只是实现 了母液中不同成分的相对分离 ,只是将母液中的 有机物进行了重新分配 ,并没有得到 有 效 的 回 收 、转化或消失 。 而且母液中的主要有机杂质仍集中 用 于 配 制 30 水 剂 ,仍 然 会 转 移 至 生 态 环 境 ,造 成新的污染 。 同时,母液中剩余的其它有机成分目 前仍没有有效的处理方法 , 如果转移成危险固废 处理,费用高昂 ,生产企业难以接受 。可见, 由于膜法草甘膦母液处理技术的局限 性,除非在膜的质量及分离效率获得 质 的 突 破 ,否 则, 膜法母液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就会受到巨大 的限制 。事实上 ,草甘膦母液中含大量的 磷 元 素 ,而 磷 是一种宝贵的战略资源 , 如果能从磷元素的回收 及综合利用角度出发 , 而不是将目光仅仅停留在 母液中这几种已知的成分上 , 去回收其中的一种 或几种少数有用物质 , 那么我们的研究将可能开 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 现在已经有单位开发出了 “高 含磷废水磷资源回收利用 ”的处理工 艺 ,在 万 吨 级 装置上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 而且装置运行状况良 好,创造了良好的经济 、社会效益 。 该 工 艺 的 应 用 前景十分看好 , 有望成为有机磷农药和磷化工中 含磷废水处理的共性技术 5。母液的特殊性 , 该工艺目前在应用中 仍 存 在 不 少技术难点 ,主要集中于两点 :(1)含甲醛废液处理图 1 所示的工艺是含甲醛废液 (膜 淡 液)与 氨气反应 ,经三级膜分离 ,形成含乌洛 托 品 的 混 合溶液和含氨水的混合溶液两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