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TD-LTE核心网关键技术及流程.ppt_第1页
4GTD-LTE核心网关键技术及流程.ppt_第2页
4GTD-LTE核心网关键技术及流程.ppt_第3页
4GTD-LTE核心网关键技术及流程.ppt_第4页
4GTD-LTE核心网关键技术及流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D LTE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介绍苑红研究院网络所 提纲 TD LTE网络架构 特性 组网方案网络架构及网元功能TD LTE网络变化LTE核心网分阶段部署方案扩大规模试验阶段核心网组网架构LTE核心网融合组网TD LTE关键技术码号与现网互通信令网国际漫游用户数据管理QoS策略控制计费IPv6TD LTE业务SGs短信CSFBVoLTE SRVCC 支持2G 3G LTE WLAN接入的EPC标准架构及网元功能 TD LTE网络的变化 LTE无线网络采用OFDM和MIMO等全新技术 在承载能力 网络特性和网络建设优化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与2G 3G不同 EPC核心网是一张更加扁平的全IP网络 没有电路域 采用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的架构 LTE使得移动宽带 实时交互 Push类业务的实现成为可能 LTE下传统话音 短信 彩信业务均承载在分组域 LTE网络引入了新的用户数据网元 EPS HSS和IMS HSS 在接口 网元功能和存贮的用户数据等方面相比HLR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与2G 3G相比 LTE网络采用的协议是面向IP网络的新协议 信令网的路由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无线 TD LTE无线网络关键变化 一 网络架构扁平 辅助以快速调度 降低用户业务时延 二 OFDM与MIMO技术结合使用提升频谱效率 三 简化协议状态 从3G的五个状态简化为两个 实现状态的快速转换 保证多用户同时在线业务体验 四 频谱资源非对称 易于使用零散的频率 FDD需要对称的两段频率 TDD无需对称频率 五 灵活的TDD帧结构 可根据业务特点灵活配置帧结构 3G状态 LTE状态 2G状态 EPC核心网 网络架构和网元功能变化 仅有分组域 无电路域控制和承载分离 网络结构扁平化基于全IP架构 网络功能变化 支持多接入 支持2G 3G LTE等多种接入方式永远在线 与2G 3G网络不同 用户开机附着时就建立数据通道ISR 通过UE在2G 3G和LTE网络中双注册 减少空闲态下网络重选信令 由于数据终端移动性需求较弱 建议体制一阶段不考虑引入ISR 以避免对2G 3G分组域核心网影响过大 引入MME S GW P GW S GW和P GW可物理合设为SAEGW HSS新设备节点及EPCCG EPCDNS 暂不引入S4SGSN设备支持2G TD LTE接入 支持永远在线 暂不引入ISR功能 设备节点变化 网络架构变化 相比于2G TD EPC核心网在设备节点 网络架构 网络功能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 引入网元及功能 TD LTE业务特性和业务机制均发生变化 业务特性变化 电信业务机制变化 电信业务特性变化 LTE使得移动宽带 实时交互 Push类业务的实现成为可能 LTE时延大为降低 使得提供实时交互型业务 如 在线游戏 成为可能 控制面时延小于100ms 用户面时延小于5ms 3 LTE更高的带宽 使得提供移动宽带多媒体类业务成为可能 上行100Mbps 下行50Mbps IPv6 永远在线 使得实现Push业务成为可能 打破了NAT带来的性能和业务开展瓶颈 1 2 LTE下传统话音 短信 彩信业务均承载在分组域 与2G TD机制发生了变化 LTE语音和可视电话均向高清化发展 彩信向大容量发展 RCS也成为可能 短信 通过LTE与电路域的配合提供短信业务 彩信 原有方式直接推送 MMSC 2 Pull彩信 LTE 1 Push短信 MMSC Push彩信 LTE 语音 CSFB 呼叫需从LTE回落到电路域VoLTE SRVCC 由LTE与IMS提供话音 并通过LTE与电路域互操作确保业务连续性 RCS 增强型通讯录内容共享即时消息文件传输 高清可视电话 LTE物理层技术的革命以及网络架构的革新给业务特性和业务机制均带来了变化 扩大规模试验 规模商用 独立组网 规模试验 LTE核心网 EPC 分阶段部署方案 1 规模试验一 二阶段 单厂家LTE独立组网 验证LTE基本功能 2 扩大规模试验阶段 采用新建EPC融合核心网的形式 实现互通 最大限度减少对现网的影响 3 试商用初期和大规模商用时 新建融合设备 或者现网GPRS设备演进升级为核心网全融合设备 有效保护已有投资 2G TD SGSN GGSN EPC独立组网 TD LTE GPRS核心网 DNS GPRSCG CS域核心网 HLR EPCCG MSCServer GPRSDNS SAEGW MME HSS 2G TD LTE核心网融合组网 必要性 第9页 MME与SGSN SAEGW与GGSN HSS与HLR在网络中的作用及位置基本相同 各厂家采用相同的硬件平台 新设备及大部分现有设备 具备融合条件 共享信令面 数据面 CPU 内存等硬件资源 提高板卡利用率和生命周期 有效避免2G TD用户转为LTE用户后的资源浪费情况 减少设备数量 降低对机房 电源 网络设备等需求 节省配套资源 资源共享 提高投资效益 减少运维节点 简化网络架构 降低OPEX 统一OAM 便于运营维护 便于维护管理 MME与SGSN融合后 系统间互操作信令由网元之间变为内部处理 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互操作时延 SAEGW与GGSN融合后 可保障LTE用户在系统间互操作时的业务连续性 优化业务质量 2G TD LTE核心网融合组网 MME与SGSN融合 方案一 现网改造 即直接改造现网SGSN为MME SGSN 接入LTE无线网 方案二 新建MME SGSN融合设备 接入LTE和2G TD无线网 建议统一规划 纳入现网SGSNPOOL 同时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组建MMEPOOL 方案三 新建支持融合的MME设备 仅具备MME能力 接入LTE无线网 后续再考虑接入2G TD无线网 MME与SGSN融合有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为目标方案 建议加快现网SGSN融合改造试点 同时考虑目前分组域业务增长较快 SGSN设备仍在大规模扩容 且建设初期LTE容量需求较小 为减小对现网影响 建议 对于SGSN容量紧张 仍需进行扩容的省份 可采用方案二对于现网SGSN仍有空余容量的省份 可在试点基础上 采用方案一实现MME SGSN融合 已建LTE试验网的省 采用扩容改造扩大规模试验网建设的MME 接入2G TD用户实现融合 2G TD LTE核心网融合组网 SAE GW与GGSN融合 方案一 现网改造 即直接改造现网GGSN为SAEGW GGSN 负责LTE和2G TD用户的业务 方案二 新建SAEGW GGSN融合设备 负责2G TD及LTE用户业务 方案三 新建SAEGW GGSN融合设备 仅负责LTE用户在LTE和2G TD网络下的业务 后续再考虑负责2G TD用户业务 SAE GW与GGSN融合有以下三种方案 已建LTE试验网的省 采用扩容扩大规模试验网建设的SAEGW GGSN 接入2G TD用户实现融合 同时需改造北京 广州现网2对骨干GGSN为骨干PGW GGSN 方案一为目标方案 建议加快现网GGSN融合改造试点 考虑目前分组域业务增长较快 GGSN设备仍在大规模扩容 且建设初期LTE容量需求较小 为减小对现网影响 建议 对于GGSN容量紧张 仍需进行扩容的省份 可采用方案二对于现网GGSN仍有空余容量的省份 可在试点基础上 采用方案一实现融合 2G TD LTE核心网融合组网 HSS与HLR融合 升级LTE覆盖的本地网所有HLR为2G TD LTE融合HSS HLR 对不支持HSS HLR融合的现网HLR进行替换 主要特点 优点 HSS HLR共享硬件资源 不需BOSS额外改造 长期投资最小 不涉及其他方案向目标演进时需将不同HLR HSS中的用户数据合并至一个HSS HLR的问题 不涉及多点开通 不改变业务流程 用户体验最好 缺点 初期投资相对较高 替换不支持的HLR 由于涉及用户数据搬迁 工程量大 工期紧张 特别是广东等省 尤其明显 1 支持现网用户不换MSISDN号码成为LTE用户 2 HSS HLR与业务开展 用户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以省为单位设置 LTE手机用户和数据终端用户均由省内HSS HLR负责 3 新建设备应支持分层架构和向HLR EPS HSS IMS HSS平滑演进 HSS HLR融合方案 提纲 TD LTE组网方案网络架构及网元功能TD LTE网络变化LTE核心网分阶段部署方案扩大规模试验阶段核心网组网架构LTE核心网融合组网TD LTE关键技术码号与现网互通信令网国际漫游用户数据管理QoS策略控制计费IPv6TD LTE业务SGs短信CSFBVoLTE SRVCC EPS引入了一些新的码号 同时又继承了原有2G 3G网络中的码号 TD LTE码号概述 TD LTE码号计划 提纲 TD LTE组网方案网络架构及网元功能TD LTE网络变化LTE核心网分阶段部署方案扩大规模试验阶段核心网组网架构LTE核心网融合组网TD LTE关键技术码号与现网互通信令网国际漫游用户数据管理QoS策略控制计费IPv6TD LTE业务SGs短信CSFBVoLTE SRVCC TD LTE与2G 3G网络互通方案 TD LTE与2G 3G网络互通有多种方案 需根据业务体验 改造成本产业支持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在规模试验二阶段和扩大规模试验阶段采用简单互操作方式 空闲态小区重选 连接态脱网重搜在TD LTE商用初期LTE和2G 3G网络间互操作采用空闲态小区重选 数据连接态重定向方案 EPC核心网的互通要求 Gn Gn GSM GPRS EDGE TD SCDMA HSPA TD LTE SGSN SAEGW MME 业务平台 HSS HLR GGSN EPC核心网 PCRF HLR 2G TDPS域核心网 P GW GGSN S GW Gr 现有2G TD终端 LTE多模终端 DNS SAEDNS S5 S8 S11 S1 MME S1 U S6a Gx CG LTE与2G 3G分组网络基于Gn Gr接口进行互通 尽量降低对现有分组域的影响 MME 支持Gn接口 以及承载上下文与PDP上下文的映射 支持RIM流程 P GW 包含GGSN完整功能 支持数据业务挂起和恢复流程 HSS 支持2G TD LTE的鉴权及用户数据管理 GnSGSN 支持USIM鉴权 支持RIM流程 支持EPCDNS查询功能 SGi 提纲 TD LTE组网方案网络架构及网元功能TD LTE网络变化LTE核心网分阶段部署方案扩大规模试验阶段核心网组网架构LTE核心网融合组网TD LTE关键技术码号与现网互通信令网国际漫游用户数据管理QoS策略控制计费IPv6TD LTE业务SGs短信CSFBVoLTE SRVCC Diameter协议是新一代AAA协议 是结合网络技术发展对Radius协议的升级版本 EPC网络中信令协议全部采用IP技术 其中涉及到和用户的鉴权 数据 策略 计费管理相关的网元间都将采用基于IP的Diameter协议信令 EPC PCC网络架构如下图 S6a接口以及PCC架构中相关接口 红色五角星标识的接口 互通采用Diameter协议 LTE信令网基本原理 LTE信令组网需求分析 本期信令业务需求情况 Gx LTE S6a LTE 省际 省内 S6a LTE Gx LTE 2 3G Rx LTE 省际 省内 远期信令业务需求情况 近期 LTE信令网需要承载LTE用户S6a接口 LTE和2 3G用户Gx接口信令 省际信令占18 远期 LTE用户增长 引入VoLTE LTE信令网需要承载LTE用户S6a接口及VoLTERx接口 LTE和2 3G用户Gx接口信令 省际信令占10 信令业务量需求 网元配置需求 链路配置量大 发达省份MME HSS GGSN PGW PCRF数量达到100台以上 省内网元直连信令连接静态配置数据量大 IMSI号段数据配置存在瓶颈 手机阶段 MME需要支持上万条数据配置 而多数厂家号段数据配置存在限制 仅支持几千及百条号段数据 难以区分本地 省内 省际号段 需要DRA区分号段 进行集中号码翻译 省内信令需通过准直连方式疏通 Gx 2 3G LTE信令组网应考虑信令业务量及网元配置2方面需求 1 本期信令网主要承载S6a及Gx接口信令 远期还将承载Rx接口信令 2 受网元信令连接及号段配置能力限制 信令网需同时考虑省际 省内信令转接需求 LTE信令组网策略建议 根据信令业务量 网元配置需求 同时考虑到信令网安全性要求 近期建议根据省内网元数量和用户规模 按需建设H L DRA 负责本省省际 省内信令转接 同时扩容南北基地现有2对HDRA 分区汇接其他省省际 省内信令 省际层面采用分平面网状组网 近期信令业务量需求 省际2对HDRA可满足全网1300万LTE用户省际 省内S6a接口信令及2 3G LTE用户省际 省内Gx接口信令转接需求 负荷达到51 但接入网元数量受到设备能力限制 广东 浙江 江苏 山东 河南 四川 河北7省信令占全网40 且各省网元数量均在100个以上 建议可考虑省内建设LDRA 减少对HDRA的信令转接及链路需求 若卸载7省省内信令 省际2对HDRA承担省际及24省省内信令转接 每个HDRA需求处理能力可降至36 提纲 TD LTE组网方案网络架构及网元功能TD LTE网络变化LTE核心网分阶段部署方案扩大规模试验阶段核心网组网架构LTE核心网融合组网TD LTE关键技术码号与现网互通信令网国际漫游用户数据管理QoS策略控制计费IPv6TD LTE业务SGs短信CSFBVoLTE SRVCC 国际漫游组网架构 I DRA I DRA DRA DRA DNS BG BG IPX HSS HSS 国际DNS 中国移动 海外运营商 eNodeB MME 国际DNS MME eNodeB 国际P GW 省DNS DNS 国际P GW IPX IPeXchange 是GRX GPRSRoamingeXchange 的升级版 是一个独立的IP网络 增加了端到端的QoS保障 承担着不同运营商网络的连接 路由广播 业务代理等工作 国际漫游包括三个部分 中国移动 海外运营商及IPX运营商中国移动和海外运营商分别建设国际P GW 国际DNS等设备及组网条件 并通过国际IPX网络完成数据面的互通中国移动和海外运营商分别建设I DRA 并通过国际IPX网络完成国际漫游Diameter信令的互通 扩大规模试验阶段 在上海和广州分别建设一台I DRA 2012 6 18成功演香港 杭州示TDD FDD漫游 国际上首次实现TDD FDD网间间漫游2013 2 26巴塞罗那GTI峰会 演示中国移动和多国间漫游 表明中国移动具备LTE国际漫游能力 国际漫游组网 信令面 信令组网方案国际层面 全网设置1对I DRA 负责转接国际漫游Diameter信令1对I DRA负荷分担 互为备份 且与省际DRA全互联信令路由方案国际来访用户 MME 省际DRA CMCCI DRA 海外I DRA HSS国际出访用户 MME 海外I DRA CMCCI DRA 省际DRA HSS IPX网络 中国移动网络 BG 海外运营商网络 eNodeB MME BG MME eNodeB 中国移动国际出访用户 国际来访用户 HSS 大区 省际DRA I DRA I DRA HSS 国际漫游组网 数据面 归属地疏导 组网方案中国移动设置国际P GW 用以中国移动漫出用户业务的业务分流路由方案国际来访用户面路径 CMCCSAE GW S GW IPX路由设备 海外运营商P GW国际出访用户面路径 海外运营商S GW IPX路由设备 CMCC国际P GW DNS S GW 国际P GW IPX网络 中国移动网络 P GW BG 海外运营商网络 INTERNET eNodeB MME BG S GW DNS INTERNET MME eNodeB SAE GW P GW 中国移动国际出访用户 国际来访用户 提纲 TD LTE组网方案网络架构及网元功能TD LTE网络变化LTE核心网分阶段部署方案扩大规模试验阶段核心网组网架构LTE核心网融合组网TD LTE关键技术码号与现网互通信令网国际漫游用户数据管理QoS策略控制计费IPv6TD LTE业务SGs短信CSFBVoLTE SRVCC HLR EPS HSS IMS HSS对比 EPS HLR PS 2G TD LTE S6a Gr CS C D EPS HSS IMS HSS CM IMS Cx 随着网络发展 HLR EPS HSS IMS HSS陆续引入 都存储用户数据 但三者在服务用户 接口协议 功能等方面有较大差别 AS Sh 2G 3G现网 LTE数据终端时引入 VoLTE时引入 TD LTE的HLR HSS方案应区分数据和语音阶段考虑 LTE数据阶段与语音阶段 HLR HSS实现方案应分开讨论 LTE数据阶段 采用新码号 HLR和EPS HSS都存储新号段用户数据 EPS LTE PS LTE数据终端 阶段特点 1 数据终端采用新MSISDN和IMSI2 数据终端可接入PS和EPS LTE语音阶段 2G TD用户不换号使用LTE手机 需整合新HSS与原HLR数据 阶段特点 1 语音终端采用原MSISDN和新IMSI2 语音终端可接入CS PS EPS IMS3 终端可能是双待手机 CSFB手机 SRVCC手机 CS IMS LTE语音终端 PS EPS HLR EPSHSS IMSHSS HLR EPSHSS 新 新 新 新 老 LTE数据阶段HSS大区集中建设方案 LTE数据阶段采用新号段 不涉及与现网HLR数据整合 因此可以新建EPS HSS来存储用户数据 并采用大区集中建设 大区集中与分省集中对比分析 LTE语音阶段HLR向HLR HSS演进方案 LTE语音阶段 现网HLR向HLR HSS演进有融合 分设 携出三种方案 具体实施时以融合方案为主 部分区域以分设私有方案过渡 提纲 TD LTE组网方案网络架构及网元功能TD LTE网络变化LTE核心网分阶段部署方案扩大规模试验阶段核心网组网架构LTE核心网融合组网TD LTE关键技术码号与现网互通信令网国际漫游用户数据管理QoS策略控制计费IPv6TD LTE业务SGs短信CSFBVoLTE SRVCC EPS定义的QoS参数体系 EPS定义了承载级 APN级 UE级三个粒度的QoS参数 并依据各自特性定义相关QoS参数 规定了各参数的网络设备执行点HSS仅签约与默认承载相关的QoS参数 专用承载QoS参数由PCRF动态决策生成 LTEQoS直接由网络侧决定 更简单高效 网络侧决定QoS LTEQoS流程 2 3G系统 终端可以发起PDP的QoS修改流程 并通过终端 无线与网络之间的协商机制来决定QoSLTE系统 默认承载的QoS是由网络侧决定的 终端无权协商默认承载的QoS 若终端需要高于默认承载的QoS承载 只能通过专有承载完成 提纲 TD LTE组网方案网络架构及网元功能TD LTE网络变化LTE核心网分阶段部署方案扩大规模试验阶段核心网组网架构LTE核心网融合组网TD LTE关键技术码号与现网互通信令网国际漫游用户数据管理QoS策略控制计费IPv6TD LTE业务SGs短信CSFBVoLTE SRVCC LTE流量特点发生很大变化 对流量经营提出了新的挑战 数据来源 思科移动互联网白皮书 2011 2016年移动数据业务占比预测 LTE流量具备新的特点 对流量管控以及网络管道能力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Docomo2012 1 25宕机事件原因 数据来源 Docomo问题分析报告 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终端大量增加 造成网络信令负荷超预计增长 引起Docomo在2012年网络宕机 MobileVoIP 0 3 MobileGaming 1 1 MobileFileSharing 3 3 MobileM2M 4 7 MobileWeb Data 20 0 MobileVideo 70 5 特点1 OTT冲击加剧 信令负荷 收入流失 特点2 进入大流量时代 视频等业务激增 特点3 高带宽使差异化服务成为可能 LTE高带宽提升OTT业务体验 促使OTT应用的数量 种类会大幅增加用户更倾向于使用OTT业务 加剧对传统电信业务和自有业务的冲击与2G 3G一致 小包OTT应用造成LTE网络信令负荷大幅增加 视频类业务会爆发式增长 流量占比快速提升视频等高带宽业务长时间持续占用大量网络资源 会影响同小区其他用户业务体验 LTE有能力向少量付费用户 业务提供高质量等级服务需合理设计资费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提升管道价值 差异化服务可灵活利用高带宽 APP导致每三分钟一次信令 远超于预期的二十八分钟一次 马赛克 清晰 36 我公司TD LTE流量市场经营需求对PCC的要求 针对TD LTE市场经营策略 PCC可提供流量管控 差异化服务 灵活计费能力 区分位置的策略计费区分用户的校园套餐 灵活资费支持 流量管控 资费设计 精细营销 流量服务 智能管控 差异化服务 流量市场经营策略 网络能力要求 区分用户 提供不同的QoS区分业务 提供不同的速率和QoS 2G TD LTE融合管控支撑资费的流量管控能力OTT等特定应用管控 语音 流量 业务灵活资费体系流量资费不区分接入 与WLAN融合资费分时 分区 分终端 分速率 分业务定价分档包月套餐 费用 流量封顶控制或叠加流量包多终端共享套餐 限制终端接入数特色业务区分速率和QoS收费 前后项收费 建立各类流量标签库 实现精确营销建立统一的业务推荐产品库 管理价格体系建立一体化营销管理平台和流量经营评估体系 特定业务限速 分阶速度管控特定套餐流量 高流量用户管控锁定位置管控区分业务优先级管控 流量提醒 门限 周期 高额 封顶提醒流量查询 流量实时查询 详单查询 支撑流量管控策略的网络能力要求 流量市场经营策略 网络能力分析 资费设计 精细营销 流量服务 智能管控 语音 流量 业务灵活资费体系流量资费不区分接入 与WLAN融合资费分时 分区 分终端 分速率 分业务定价分档包月套餐 费用 流量封顶控制或叠加流量包多终端共享套餐 限制终端接入数特色业务区分速率和QoS收费 前后项收费 建立各类流量标签库 实现精确营销建立统一的业务推荐产品库 管理价格体系建立一体化营销管理平台和流量经营评估体系 特定业务限速 分阶速度管控特定套餐流量 高流量用户管控锁定位置管控区分业务优先级管控 流量提醒 门限 周期 高额 封顶提醒流量查询 流量实时查询 详单查询 38 LTE流量管控思路是基于现网PCC升级支持2G TD LTE融合管控 1 为保证管控策略全网一致 PCC需支持省间漫游 2 为支持灵活管控策略 BOSS PCRF接口需扩展 3 增强SAE GW对特定OTT业务的管控能力 增强SAE GW对OTT业务的DPI能力 评估性能影响增强对OTT业务的限制手段 如间歇性丢包 丢弃登陆消息等 BOSS需扩展PCC专用模块 提供PCC所需信息打开BOSS OCS与PCRF间实时接口 传递套餐实时状态 39 支持全网一致的LTE流量管控新需求 PCC需在三方面进行增强 升级现网PCRF支持多接入融合策略控制 并支持省间漫游 实现全网统一策略控制2 3G漫游用户到拜访地PCRF 使用拜访地策略 LTE漫游用户通过DRA回到归属PCRF 使用归属策略 LTE初期可通过基于Gx接口 省间DRA回归属PCRF的方案满足需求 后期有热点忙时管控需求时 可考虑基于S9接口 省间DRA实现漫游 支撑LTE差异化服务策略的网络能力要求 针对LTE差异化服务需求 网络需提供区分用户提供不同QoS的能力和区分业务提供不同速率及QoS的能力 40 区分用户提供不同的QoS 提升高端用户体验 并可提供有偿临时加速服务 对特定业务 如高清视频服务 游戏等OTT业务 提供有偿的速率保障服务 为VoLTE提供必须的质量保障 提供保障带宽和QoS 流量资费考虑分速率 不同QOS 定价4G特色数据业务可以根据不同的速率或者QOS进行收费可实现速率保障对自有业务优先级的提升 对非自有业务降低优先级的管控 市场需求 差异化场景 网络能力要求 区分用户 提供不同的QoS区分业务 提供不同的速率和QoS 建立业务平台向网络申请QoS的机制 完善端到端QoS控制机制 1 区分用户提供不同的QoS 2 对特定业务提供不同的速率和QoS 提高高端用户的优先级 临时加速服务 自有业务 签约付费OTT业务提供有偿的带宽保障服务 区分自有业务 非自有业务优先级 3 为VoLTE提供保障带宽和QoS 3GPP标准要求基于PCC保障VoLTE质量 LTE时代需要差异化服务来提升流量价值 研究1 如何获取用户 应用的服务质量需求 2 如何执行端到端QoS控制 是问题的关键 LTE提供差异化服务能力 网络侧需做好两项工作 LTE时代可提供策略计费手段 何时引入取决于市场需求 在EPC侧 现有机制对全用户的计费规则是一致 策略计费则可逐用户提供区分位置 业务 时间等信息的个性化计费规则 现网改造量大 需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引入 1 PCRF和SAE GW升级支持策略计费2 PCRF实现省间漫游 需扩建信令网3 BOSS扩展提供业务 套餐订购信息 应用场景举例 原理 改造要求 CPE区分位置定价 CPE用户在锁定范围内采用优惠资费 超出范围后采用标准资费 策略计费 PCRF发现用户在锁定范围内通知P GW采用一个费率统计流量 若超出范围则另外统计 BOSS可根据区分话单进行批价现有机制 P GW无法将用户小区位置变更信息告诉BOSS区分用户的校园套餐 学生在园区内有优惠 其他进入校区内无优惠 机制类似 与现有机制中SAE GW所有计费规则静态配置且全用户统一的方式不同策略计费中SAE GW上计费规则是由PCRF区分用户个性化动态下发的 可区分用户实现灵活的精细化计费但改造量较大 适用于计费规则灵活且比较动态的场景 提纲 TD LTE组网方案网络架构及网元功能TD LTE网络变化LTE核心网分阶段部署方案扩大规模试验阶段核心网组网架构LTE核心网融合组网TD LTE关键技术码号与现网互通信令网国际漫游用户数据管理QoS策略控制计费IPv6TD LTE业务SGs短信CSFBVoLTE SRVCC LTE基本沿用2G 3G计费方式和架构 离线计费沿用现有2G 3G计费方式和架构 仅需适配EPC格式话单离线计费方式时延较高 不同于2G 3G LTE引入后自有业务减免已不是内容计费的主要驱动力满足OTT 特色业务的后向收费需求 流量800号 LTE时代 实时计费是基本要求 以应对高接入速率带来的高欠费风险 同时为实时流量提醒等提供技术手段 提升用户体验摸索配额步长设置 保持账户利用率与设备性能之间平衡 内容计费 实时计费 LTE基本沿用2G 3G计费方式和架构 主要差别是 1 2G 3G LTE融合计费 2 新增后向收费需求 3 实时计费成为基本要求 目前进展 扩大规模试验EPC设备已集采计费功能 建议尽快在现网与BOSS进行对接测试 离线计费 支撑流量资费需求的网络侧计费能力 支撑2G 3G LTE的融合计费能力区分终端 时间 区域 QoS的区分计费能力识别特色业务 支持前后向收费的灵活计费能力 提纲 TD LTE组网方案网络架构及网元功能TD LTE网络变化LTE核心网分阶段部署方案扩大规模试验阶段核心网组网架构LTE核心网融合组网TD LTE关键技术码号与现网互通信令网国际漫游用户数据管理QoS策略控制计费IPv6TD LTE业务SGs短信CSFBVoLTE SRVCC IPv6对核心网的要求 SGSN GERAN BTS BSC NodeB RNC eNodeB Internet S GW P GW SAEGW GGSN UTRAN E UTRAN 双栈 HSS HLR CG SGi CG MME HLR 2G 3G核心网现网大部分不支持IPv6 或者支持不完善 但是厂家均有IPv6版本可提供升级 LTE核心网各厂家均能较好的支持IPv6 LTE具有永久在线特性 对IP地址需求量高 作为新型系统 应尽早引入IPv6 IPv6的引入尽量降低对2G 3G现网的影响 现网及厂家支持情况 IPv6从用户层面和网元接口层面两方面对2G 3G LTE核心网提出了要求 用户层面 核心网各网元需支持IPv6终端用户的接入及业务访问网元接口层面 核心网各网元需支持网元间IPv6数据包的传输 但是除Sgi接口外 其他接口IPv6需求均不迫切 IPv6过渡阶段要求 IPv6过渡阶段核心网策略 新建EPC设备 在IPv6过渡的初始阶段 采用IPv4v6双栈的方式接入LTE多模终端 HSS HLR MME SAE GW GGSN CG等设备支持IPv6单栈PDN类型 IPv4v6双栈PDN类型 并具备和2G 3G核心网的互通性 对于公网用户的CMNET CMWAP等APN 在HSS HLR中签约为IPv4v6类型 SGi接口支持IPv4 IPv6双栈组网 其他网络接口后期再根据需要逐步支持IPv4 v6双栈组网 试点城市的2G 3G核心网 SGSN设备需升级支持IPv6单栈和IPv4v6双栈PDP类型以保证LTE多模终端 2G TD LTE 的IPv6接入及其和LTE互操作的连续性 其他核心网设备 如GGSN等 无需升级 能支持签约IPv4v6的LTE多模终端漫游用户通过IPv4方式接入网络 SGSN需忽略HSS HLR下发签约数据消息中的IPv4v6字段 或者将其降级为IPv4类型 SGSN能将UE的PDP激活请求消息中的IPv4v6类型降级为IPv4类型 或者在拒绝UE激活消息中返回正确的原因值 等待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