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信息迁移题解题技巧.pdf_第1页
化学信息迁移题解题技巧.pdf_第2页
化学信息迁移题解题技巧.pdf_第3页
化学信息迁移题解题技巧.pdf_第4页
化学信息迁移题解题技巧.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化学信息迁移题解题技巧.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0 7 年第4 期河北理科教学研究考试指导 考试指导 化学信息迁移题解题技巧 江苏省吴江市松陵第三中学吴良根2 1 5 2 2 2 信息迁移题 是由题干给出信息 要求 考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新情景中的若干问 题 这种试题的特点是题型新颖 材料陌 生 构思别致 思维量大 能有效地考查学 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近几年的中考 试题中频频亮相 成为中考化学试题中一道 亮丽的风景线 信息迁移题的主要特征为 新颖灵 活 创设情景的题材一般较新 时代气息浓 厚 灵活性强 学生必须对新情景进行认真 地分析 归纳 通过检索旧知识 吸纳新知 识 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新情景中去 起 高落低 信息给予题的命题多取材于现代科 技 生活实际 社会热点 科学史等 即 高起点 而所设问题往往又是利用现有基础 知识便能解答的 看似超越教学内容 实则 紧扣书本 即低落点 即学即用 由于 信息题创设的情景新 知识内容新 要求考 生现学现用 迅速捕捉信息并且利用信息 这正是检测考生自学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 力的绝妙之处 常见的信息迁移题型有 1 情景型信息迁移题 在考查我们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时 通过 一种新的情景提出问题 新情境可以是最新 科学技术的发展 可以是所学知识在日常生 活中的应用 可以是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 题目的解答往往与新情境无关 新情境在这 种题中所起的作用仅仅赋予考题以生活色 彩 时代特色 增强对学生的亲和力 这种 信息迁移题一般有较强的教育功能 例1 进入2 1 世纪 全球拥有的化合 物已超过2 0 0 0 万种 其中部分物质是由碳 氢 氧 钠中的某些元素组成的 请用上述 元素 按要求写出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I 用作还原剂和气体燃料的氧化物 2 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 3 重要的化工原料 俗称苛性钠的碱 4 生活中常用作洗涤剂的纯碱 5 我国正在建设的 西气东输 工 程 将要输送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审题与思路 常见的能用作还原剂的物 质有H 2 C C O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C O 汽水是把C 0 2 溶于水得到的 C 0 2 溶 于水时 发生了C 0 2 H 2 0 H 2 C 0 3 这一 反应 所以在汽水中存在的酸是H C O 碱是由金属离子与O H 一形成的化合物 在 题给元素中只有钠一种金属元素 故碱为 N a O H 氢氧化钠的俗称为苛性钠 火碱 烧碱等 纯碱是N a 2 C 0 3 它的水溶液显碱 性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 H 解答 C O H 2 C 0 3 N a O H N a 2 C 0 C H 4 总结 进入2 1 世纪 全球拥有的化合 物已超过2 0 0 0 万种 这个新信息与题目的 解答没有关系 但题目在考查物质的分类 俗名 性质的时候 把科学发现的最新信息 带给学生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补充了教材 因滞后效应而带来的不足 6 3 万方数据 2 0 0 7 年第4 期河北理科教学研究考试指导 2 拓展型信息迁移题 拓展型信息迁移题中题给信息我们是完 全陌生的 但它与我们已有知识之间有密切 联系 只要我们能把已学知识或已知规律进 行适当的迁移 运用到新的环境中来 就能 解决问题 题中新信息是旧知识的拓展 它 侧重考查我们知识迁移 运用旧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题时 要注意寻找新旧知识的联 系 寻找新信息与旧知识的共性 再采用类 比模仿的方法解决问题 例2 与金属跟盐反应的规律相似 非 金属也有这样的规律 B r 2 1 2 c 1 2 及化合 物间有如下关系 B r 2 2 N a I 2 N a B r 1 2 C 1 2 2 N a I N a C l 1 2 C 1 2 2 N a B r 2 N a C l B r 2 非金属单质B r 2 1 2 C 1 2 的化学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审题与思路 金属跟盐反应的规律是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只有排在前面的金 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 置换出来 也就是说 如果A 金属能把B 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则说明A 的化学活动性比B 强 本题给出信息 非金属也有这样的规 律 我们就可以把这一规律拓展到非金属 与盐溶液的反应 即如果非金属A 能把非 金属B 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则说明A 的化学活动性比B 强 B r 2 能从N a I 的溶液中把1 2 置换出来 说明B r 2 的活动性比1 2 强 C 1 2 能从N a I 的 溶液中把I 置换出来 说明C 1 2 的活动性比 1 2 强 C 1 2 能从N a B r 的溶液中把B r 2 置换出 来 说明c b 的活动比B r 2 强 解答 C 1 2 B r 2 1 2 总结 解答拓展型信息迁移题 我们多 采取类比的方法 首先要确定一个原型 这 种原型往往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知识或在题给 6 4 信息中已给出 然后找出要解答的问题与 原型之间的相似之处 依葫芦画瓢就能得到 最终结果 3 应用型信息迁移题 题目中通过题给信息给出了一种全新的 知识或者思维方法 要求学生用这种新知识或 新思维方法解决新问题 这种题侧重考查学生 接受新信息并运用新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题时 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 把 握题给信息的实质 把新信息纳入己有的知 识体系中去 结合新旧知识 对要解答的问 题进行分析 甄别 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例3在C O 还原C u O 反应中 C u 元 素由 2 价变为零价 碳元素由 2 价变为 4 价 在高中化学课本里把化合价发生变 化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上述反应中的 C u O 为氧化剂 C O 为还原剂 现有下列事 实 衣物上沾了K M n O 溶液的污迹不易洗 去 若用维生素c 制成的溶液擦洗 就能 洗掉污迹 测知洗涤后溶液中有M n n 可 以推知擦洗的过程发生反应 反应中维 生素c 发生反应 审题与思路 在K M n O 中 锰元素的 化合价为 7 在M n 2 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为 2 价 显然用维生素c 制成的溶液擦洗 污迹的过程中 锰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 化 根据题给信息 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 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擦洗的过程发生了 氧化还原反应 我们知道 在C O 还原C u O 的反应中 氧化铜是氧化剂 一氧化碳是还原剂 而在 这个过程中 c u 元素由 2 价变为零价 碳元素由 2 价变为 4 价 说明有元素化 合价降低的是氧化剂 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 是还原剂 在这个反应中 K M n O 中锰元 素的化合价降低 K M n O 是氧化剂 它发 生还原反应 另一反应物维生素C 是还原 万方数据 2 0 0 7 年第4 期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考试指导 剂 它发生氧化反应 解答 氧化还原 氧化 总结 解答应用型信息迁移题时 要善 于把题给新信息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去 再用这种新的知识去思考问题 要能够 跳出自己原有的思维定势 不能拘泥于自己 的老观念 4 隐蔽型信息迁移题 信息迁移中所给信息不清晰 仅仅依靠 明显的题给信息往往得不出最终的结果 需 要我们在阅读题目的基础上对所给信息 所 要回答的问题进行分析 推理 挖掘出题目 中隐蔽的信息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 得到正确答案 在做这种题时 要注意寻找题给信息之 外的隐蔽条件 分析题给信息中所隐蔽的内 在规律 例1 在烧制砖瓦时 用粘土做成的坯 经过烘烧后 铁的化合物转化成而制 得红色砖瓦 若烘烧后期从窑顶向下慢慢浇 水 窑内会产生大量的气体 它们把 该红色物质还原成黑色的化合物和 F e O 同时还有未烧完的炭颗粒 而制得青 色砖瓦 审题与思路 题目中所给的有关砖瓦烧 制过程是新的情境 红砖 青砖我们尽管在 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 但红砖和青砖中到底 含有什么物质 我们都不清楚 题目中也没 有明确地告诉我们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阅 读 挖掘出隐蔽信息 1 通过阅读 可以找到 烧制红砖 时 铁的化合物转化成一种物质 而制得红 砖 说明 这种物质也含有铁元素 这种物质显红色 事实上含铁的物质中显红 色的有氧化铁 2 同样 红色物质还原成黑色的化 合物 由于红色物质是氧化铁 所以黑色 的化合物也应该含有铁元素 在铁的化合物 中显黑色的有四氧化三铁 3 而某种气体能把氧化铁还原成四氧 化铁 说明这种气体具有还原性 具有还原 性的气体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结合题给信息 同时还有未烧完的炭颗粒 可知 在烧制 砖瓦时用的燃料是碳 故还原剂应该是水和 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的一种氧化碳和氢气 解答 氧化铁 一氧化碳 氢气 四 氧化三铁 总结 初中阶段几种常见的黑色固体 四氧化三铁 气化铜 二氧化锰 木炭 初中阶段几种常见的红色固体 氧 化铁 三氧化二铁 氧化汞 金属铜 5 探索型信息迁移题 题目中以数据或 探究性实验 的形式 给出信息 要求我们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或实 验观察记录 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在这 种题目中有时还会要求我们根据自己所得的 结论提出某些建议 这类信息迁移题主要考 查我们 探究实验 研究性学习 的能 力 在分析数据时 要注意寻找各级数据中 的相同和不同 从而找到引起数据变化的根 本原因 得出答案 例5铜锈的主要成分是铜绿 C u 2 O H 2 C 0 3 为了验证铜生锈条件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成员进行了如下的实 验 一个月后 才发现B 中铜片慢慢生锈 且水面处铜片生锈较严重 而A C D 中 铜片基本无变化 1 铜生锈昕需要的条件实际上是铜与 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2 写出广口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3 铜生锈时产生铜绿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 6 S 万方数据 2 0 0 7 年第4 期河北理科教学研究考试指导 4 在相同条件下 一周左右铁就锈 铜和铁相比 更易生锈 由此可得出 的结论是 一 煮l 童l 溯水 氢氧化钠 干 燥 剂 审题与思路 A B C D 的不同处在 于 A 中铜丝与水接触 B 中铜丝与水和空 气接触 C 中铜丝只与空气接触 不与水接 触 D 中的铜丝与水接触 还与除去了C 0 2 的空气接触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 只有B 中铜丝生锈 而A 与B 相比较 A 缺少空 气 这说明铜丝生锈需要0 2 存在 C 与B 相比较 只是C 缺少水 这说明铜丝生锈 需要水分 而D 跟B 相比较 只是D 空气 中除去了C 0 说明铜丝生锈还需要二氧化 碳 B 中水面处铜丝锈较严重 这里的水 0 二氧化碳恰恰最充足 铜生锈约需一个月的时问 而铁生锈只 得要一周左右 这说明铁比铜更容易生锈 解答 1 氧气 水和二氧化碳 2 2 N a O H C 0 2 N a 2 C 0 3 H 2 0 3 C 0 2 H 2 0 0 2 十2 C u C u 2 O H 2 C 0 3 4 铁 铁比铜更活泼 或铁比铜更容 易与氧气反应 总结 解答本题应该充分利用题给信 息 从铜绿的化学式C u 2 O H 2 C 0 3 中可 6 6 知 参加反应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水和二氧化 碳 空气通过装有N a O H 溶液的广口瓶 后 N a O H 把C O 吸收除去 D 与B 的不同 处就在于所给的空气是否含二氧化碳 6 干扰型信息迁移题 在题目中夹杂大量的与解题无关的信息 或是对解题有干扰作用的信息 需要我们在 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去粗取精 掘弃无用信 息 甚至通过分析排除干扰因素 才能得出 最后结果 解此类题时 阅读是手段 分 析 辨析是关键 例6 阅读下列短文 为了答题方便 句号前面加了序号 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的 气体 在放电条件下 氮气跟氧气能直接 化合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 一氧化氮 不溶于水 在常温下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 合 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二氧化 氮有毒 易溶于水 它溶于水后生成硝酸和 一氧化氮 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 上 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作用 形成可溶性的 硝酸盐 试填写下列空白 1 短文中描述氮气化学性质的句子是 填序号 2 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气体 宜用 法收集 3 写出二氧化氮与水作用的化学方程 式 4 雷雨发庄稼 意思是 雷雨过 后 土壤中的养分增多了 有利于植物的生 长 其原因是 审题与思路 1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 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的性质 是氮气的 物理性质 是氮气的化学性质 是一氧 化氮的化学性质 是二氧化氮的化学性 质 是硝酸与土壤中的矿物发生的化学变 化 描述氮气化学性质的句子只有 2 万方数据 2 0 0 7 年第4 期河北理科教学研究考试指导 一氧化氮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故不 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它不溶于水 故可以用 排水法收集 解答 排水 3 N 0 2 H 2 0 2 H N O N O 硝酸同土壤中的矿物作用 产生了硝酸盐 硝酸盐中含有易被农作物吸 收的N 元素 总结 在这一段文字里一氧化氮 二氧 化氮的化学性质 对学生解答问题性质 就 很容易出现错误答案 7 开放型信息迁移题 开放型信息迁移题通常有多个答案 这 类题内容新颖 形式生动 具有思维的发散 性和创新性 解决开放型信息迁移题除了要 认真分析题给信息外 还要开放思想 极尽 想象 发散思维 得出答案 例7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金属活动性 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 元素周期表按原子 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排列都有一定的 原则 请你将下列8 种物质排成A B 两 列 每列5 种物质 H C l 0 4C 1 2H C lH C I OH C l 0 3H 2C 0 20 2 审题与思路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 我们 可以给这8 种物质按照某种排序原则进行排 序 显然 排序原则不同 则会得不同的排 序结果 故该题具有开放性 分析题给物质可以看到 含有氯元素的 有 H C l 0 4 C 1 2 H C l H C I O H C l 0 3 含 有氧元素的有 H C I O H C I O H C I O C 0 2 0 2 含有氢元素的有 H C l 0 4 H C l H C I O H C l 0 3 H 2 这些物质可以依据某 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排序 在化合物中 氯 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 故含氯元素的物质也 可按照氯元素的化合价排序 c 1 2 H C l H 2 C 0 2 0 2 在常温下是气体 这些气体 的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故还可以按照 密度或相对分子质量排序等 解答 A 按氯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 小 C 1 2 H C l H C I O H C l 0 3 H C l 0 4 B 按氧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 0 2 C 0 2 H C i 0 4 H C l 0 3 H C I O c 按氢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 H 2 H C l H C I O H C l 0 3 H C l 0 4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