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有利也致病.doc_第1页
大肠杆菌有利也致病.doc_第2页
大肠杆菌有利也致病.doc_第3页
大肠杆菌有利也致病.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肠杆菌有利也致病 8月19日,日本卫生部门官员报告,一批污染大肠杆菌的泡菜产品致7人死亡、104人身体不适,死者多为老妇。大肠杆菌真的那么可怕吗?为何会致人死亡?让我们简单了解下有关大肠杆菌的知识。 大肠杆菌肠埃希氏菌(E.coli)通常称为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温血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在不致病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是与人互利共生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互利共生 每个婴儿出生后,大肠杆菌就会随着乳汁进入肠道,从此与人终身相伴。大肠杆菌的活动能抑制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正常人每天排出的粪便,几乎三分之一的重量是大肠杆菌,如果在水和食品的大肠杆菌超标,就能认为是被粪便污染。 致病条件有哪些 普通大肠杆菌在正常条件下不致病,但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 大肠杆菌在肠道外感染以泌尿系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婴儿、老人、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面积烧伤患者,大肠杆菌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早产儿,尤其是生后30天内的新生儿,还易患大肠杆菌性脑膜炎。 警惕5个主要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大肠杆菌流行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夏季、食品污染和食品集中供应、水源污染、人群的易感性。 1、夏季流行 夏季天气炎热、多雨,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而人们多喜生冷饮食,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肠道抵抗力较弱。如果遇到一种新的细菌,很容易被感染。我国1999年和2000年在江苏、安徽两省发生的两起大规模大肠杆菌O157疫情暴发,都发生在夏季。日本、美国等地多次大肠杆菌疫情80%发生在夏季。本次德国的疫情也发生在夏季。 2、食品污染 这是导致大肠杆菌疫情最常见的原因。1982年,美国首次发现大肠杆菌O157感染的疫情,是由牛肉汉堡传播,调查结果发现是牛肉污染;2005年,瑞典首次暴发大肠杆菌O157疫情,其祸首是污染的莴苣;2006年9月,一场大规模大肠杆菌感染在美国26个州暴发,甚至殃及到加拿大。经认定,罪魁祸首是加利福尼亚“自然食品”公司生产的袋装新鲜菠菜;这次德国大肠杆菌的“毒”源最终被确定是芽苗菜。因此,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瓜果蔬菜要洗净,过期食物不要吃,剩菜剩饭要加热,防止“病从口入”。 3、食品集中供应 现在,食物供应全球化。食品集中加工、包装、供应,甚至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集中饮食配送是引起肠道疫情暴发流行最重要的途径。1996年7月在日本大阪地区发生的大肠杆菌O157疫情,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暴发流行了。当时由同一家快餐公司提供盒饭的62所公立小学的6351人被感染,随后波及到了日本的40多个府县,患者总数近万人。这起事件震惊了全世界,日本也从此把这种疾病列为传染病。因此,抓好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加工业、学校、工地食堂的卫生管理非常重要。 4、水源污染 夏季雨水较多,一旦水源污染,可造成整个地区的疾病流行。1996年,荷兰、芬兰分别发生因饮用水污染和在湖水中游泳导致的大肠杆菌O157感染疫情;2000年,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农场发生大肠杆菌O157暴发流行,调查结果发现是牛粪污染水源所致;2004年英国北部的公共游泳池消毒不充分,池水被大肠杆菌污染,结果导致大肠杆菌O157在游泳者中暴发流行。因此,管好水源,尤其是夏季洪涝灾害后,防止水井、自来水、游泳池等水源大肠杆菌污染也是非常重要的。 5、易感染人群 从国外以往大肠杆菌O157的流行情况看,各年龄的人群均可感染,但10岁以下的儿童发生率较高,且病情较严重,容易发生溶血尿毒综合征。但我国的病例中重症病例以老年人居多,儿童较少。而本次德国大肠杆菌O104疫情中,女性患者占大约2/3,且容易发生溶血尿毒综合征,其原因尚未查明。我国目前还没有发现大肠杆菌O104流行。(注:O157 和O104 是致病大肠杆菌的不同类型) 近期事件 近期事件1、2011年德国及欧洲出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 2011年德国及欧洲出现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疫情,疫情是由一种名为“Husec41”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变种引起。这一少见的变种对很多抗生素具有抗药性。 感染这种病菌的人会产生腹痛腹泻、腹积水或者肾衰竭。疫情波及17个国家、超过4000人感染,50人死亡。 2、2011年美国草莓传播大肠杆菌疫情 2011年美国遭受O157:H7型大肠杆菌侵袭,多人感染,其中一名被感染的老妇因肾衰竭死亡。当局称感染源头为俄勒冈州一个农场的草莓,美国首次在草莓中发现此病菌。据估计,大肠杆菌可能来自鹿粪或遭污染的灌溉水。 3、2011年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