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目录.docx_第1页
古代汉语目录.docx_第2页
古代汉语目录.docx_第3页
古代汉语目录.docx_第4页
古代汉语目录.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古代漢語上緒論1第一單元4文選4左传4鄭伯克段于鄢(隱公元年)4齊桓公伐楚(僖公四年)8宮之奇諫假道(僖公五年)10燭之武退秦師(僖公三十年)12蹇叔哭師(僖公三十二年)14晉靈公不君(宣公二年)15齊晉鞌之戰(成公二年)18楚歸晉知罃(成公三年)21祁奚薦賢(襄公三年)23子產不毀鄉校(襄公三十一年)24常用詞(一)26古漢語通論(一)怎樣查字典辭書42古漢語通論(二)古今詞義的異同語51古漢語通論(三)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55古漢語通論(四)詞的本義和引申義58第二單元62文選62馮諼客孟嘗君(齊策)62趙威后問齊使(齊策)67江乙對荊宣王(楚策)68莊辛說楚襄王(楚策)69魯仲連義不帝秦(趙策)73觸龍說趙太后(趙策)79常用詞(二)83古漢語通論(五)漢字的構造100古漢語通論(六)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106第三單元110文選110論語111禮記128常用詞(三)136古漢語通論(七)判斷句,也字153古漢語通論(八)敘述句,矣字,焉字158古漢語通論(九)否定句,否定詞165古漢語通論(十)疑問句,疑問詞171第四單元180文選180孟子180寡人之於國也(梁惠王上)180齊桓晉文之事(梁惠王上)182文王之囿(梁惠王下)187所謂故國者(梁惠王下)188夫子當路於齊(公孫丑上)189許行(滕文公上)191攘雞(滕文公下)197陳仲子(滕文公下)1197舜發於畎畝之中(告子下)199常用詞(四)201古漢語通論(十一)詞類的活用在217古漢語通論(十二)人稱代詞,指示代詞,者字,所字224第五單元235文選235墨子235非攻235老子236莊子239北冥有魚(逍遙遊)239不龜手之藥(逍遙遊)243庖丁解牛(養生主)244胠篋(節錄)246百川灌河(秋水)249莊子釣於濮水(秋水)249惠子相梁(秋水)250運斤成風(徐無鬼)250曹商使秦(列禦寇)251荀子252勸學(節錄)252呂氏春秋256察傳256韓非子258五蠹(節錄)258常用詞(五)265古漢語通論(十三)連詞,介詞(一)連詞282古漢語通論(十四)句首句中語氣詞;詞頭,詞尾(一293第六單元298文選298詩經298國風298關雎(周南)299卷耳(周南)299桃夭(周南)300芣苢(周南)300北門(邶風)301靜女(邶風)302柏舟(鄘風)302牆有茨(鄘風)303相鼠(鄘風)304氓(衛風)304木瓜(衛風)306黍離(王風)306君子于役(王風)307風雨(鄭風)308伐檀(魏風)308碩鼠(魏風)309鴇羽(唐風)310蒹葭(秦風)311黃鳥(秦風)311無衣(秦風)312月出(陳風)313七月(豳風)313小雅317節南山317大雅319公劉319頌322噫嘻(周頌)322常用詞(六)323古漢語通論(十五)詩經的用韻338古漢語通論(十六)雙聲疊韻和古音通假在344第七單元350文選350楚辭350離騷(節錄)350山鬼355國殤357哀郢358卜居360漁父362常用詞(七)364古漢語通論(十七)古書的注解(上)384古漢語通論(十八)古書的注解(下)388附录392附錄一簡化字與繁體字對照表392附錄二漢字部首舉例397附錄三上古韻部及常用字歸部表421附錄四上古聲母常用字歸類表427古代漢語下第八單元433文選433史記433淮陰侯列傳434魏其武安侯列傳450漢書464藝文志諸子略465霍光傳470常用詞(八)486古漢語通論511(十九)古代文化常識(一)天文,曆法,樂律511(一)天文512(二)曆法516(三)樂律525(二十)古代文化常識(二)地理,職官,科舉529(一)地理529(二)職官531(三)科舉537第九單元541文選541論積貯疏541獄中上樑王書543上書諫吳王549報任安書550報孫會宗書560陳情表563常用詞(九)566古漢語通論587(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識(三)姓名,禮俗,宗法587(一)姓名587(二)禮俗592(三)宗法596(二十二)古代文化常識(四)宮室,車馬,飲食,衣飾,什物599(一)宮室599(二)車馬601(三)飲食603(四)衣飾605(五)什物609第十單元613文選613韓愈613答李翊書613送孟東野序615送李願歸盤穀序618柳子厚墓誌銘620柳宗元623愚溪詩序624答韋中立論師道書625段太尉逸事狀629永州韋使君新堂記633歐陽修635醉翁亭記636王安石637遊褒禪山記637蘇軾639賈誼論639喜雨亭記641常用詞(十)642古漢語通論667(二十三)古文的文體及其特點667(二十四)古書的句讀672第十一單元680文選680謝靈運傳論680答謝中書書685與顧章書686情采687熔裁692文選序695哀江南賦序702滕王閣序708常用詞(十一)715古漢語通論740(二十五)駢體文的構成(上)740(二十六)駢體文的構成(下)745第十二單元751文選751賈誼吊屈原賦751解嘲753酒德頌762自祭文764北山移文767別賦773庾信春賦778吊古戰場文781韓愈進學解784子產不毀鄉校頌788陋室銘790阿房宮賦790蘇軾前赤壁賦793常用詞(十二)796古漢語通論817(二十七)賦的構成817(一)賦與詩騷的區別817(二)賦體的演變818(三)賦的押韻820(四)賦的結構822(二十八)古漢語的修辭823(一)稽古823(二)引經824(三)代稱825(四)倒置827(五)隱喻827(六)迂回827(七)委婉828(八)誇飾829第十三單元830文選830兩漢樂府民歌830有所思830上邪831孤兒行831隴西行833上山采蘼蕪834漢魏六朝詩834古詩十九首834行行重行行835庭中有奇樹835迢迢牽牛星835步出夏門行836燕歌行837飲馬長城窟行838白馬篇839詠史840飲酒841讀山海經843詠荊軻843登池上樓845擬行路難846晚登三山還望京邑847擬詠懷847唐宋五言古體詩848渭川田家848古風五十九首849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851潼關吏853新婚別854秦中吟855唐宋七言古體詩856滕王閣856蜀道難856夢遊天姥吟留別858哀江頭860歲晏行861山石862長恨歌862荔支歎867五言律詩868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868終南山868送梓州李使君869觀獵869贈孟浩然870送友人870春望871天末懷李白871別房太尉墓872蟬872晚晴873五言長律873學諸進士作精衛銜石填海873七言律詩874客至874登樓874詠懷古跡五首875登高877左遷至藍關示姪孫湘877安定城樓878無題879馬嵬879新城道中880有美堂暴雨880觀長安城圖881夜泊水村881黃州882五言絕句882雜詩882江雪883夜宿山寺883八陣圖883七言絕句884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884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884泊秦淮884金穀園885飲湖上初晴後雨885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886常用詞(十三)886古漢語通論906(二十九)詩律(上)906(一)詩體907(二)漢魏六朝詩的語言特點907(三)漢魏六朝詩的句式908(四)漢魏六朝詩的用韻910(五)唐詩的用韻911(三十)詩律(下)913(六)唐詩的平仄914(七)唐詩的對仗919(八)近體詩的句式及其語法特點922第十四單元924文選924詞924菩薩蠻924憶秦娥925漁歌子925調笑令926菩薩蠻926更漏子927搗練子928雨霖鈴928八聲甘州929玉蝴蝶929滿江紅930江城子密州出獵931蝶戀花密州上元931水調歌頭932西江月933念奴嬌赤壁懷古933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934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934齊天樂秋思935蘭陵王柳936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937金陵懷古938如夢令939醉花陰940鳳凰臺上憶吹簫940永遇樂941鵲橋仙942訴衷情942謝池春942摸魚兒943木蘭花慢944祝英台近945八聲甘州946賀新郎947浣溪沙948滿江紅948永遇樂949揚州慢951暗香952疏影953鶯啼序954曲小令955陽春曲955天淨沙秋思955山坡羊潼關懷古956雁兒落帶得勝令退隱956賣花聲懷古957水仙子譏時957南呂罵玉郎帶感皇恩採茶歌958套數959雙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