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叙利亚局势.doc_第1页
关注叙利亚局势.doc_第2页
关注叙利亚局势.doc_第3页
关注叙利亚局势.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猜猜:美国攻打伊朗,还是叙利亚?2012-01-21 美国三艘航母聚集中东,有不少人说要攻打伊朗。俄罗斯的舆论也这么说,新华网头条刊登了俄罗斯专家的判断,并说得有鼻子有眼:美国几周后可能攻打伊朗。反正我是不信,你们信不信是你们的事情。2003年时的美国,是世界真正的一超,是美国霸权的顶点,攻打伊拉克。尚且是在1991年海湾战争12年后,一直封锁制裁伊拉克精疲力尽,一直在伊拉克上空设置禁飞区,一直对伊拉克进行核查并销毁伊拉克仅存反击武器-飞毛腿导,在这种情况下,美国2003年才下定决心攻打伊拉克。现在的美国,已经过了霸权势力的顶点,其全球地位随着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失败而日薄西山了。且不说,背负14万亿的美元国债;且不说,国内除了军火工业和金融工业、生物工业,其他实业基本萎缩;与2003年时,美国在世界所处的战略态势,岂可同日而语?现在的伊朗,远比伊拉克强大。且不说伊朗国土面积比伊拉克强大,且不说伊朗的人口比伊拉克多,且不说伊朗的地理环境比伊拉克强,且不说伊朗军事力量比伊拉克强,且不说伊朗国内军民一条心,同仇敌忾。最鼎盛时期的美国,尚且在伊拉克战争中失败,灰溜溜地撤军;难道,处于衰落期,背负沉重外债包袱的美国,能够战胜比伊拉克强大得多的伊朗?这个逻辑,相信小学生都明白。所以,美国哪怕十艘航母齐聚中东,我也不相信那是去攻打伊朗。因为势在那里,美国改变不了。那么,美国航母齐聚中东,想干啥呢?在我看来,是奔着叙利亚去的。为什么美国打叙利亚而不打伊朗?理由有五:其一:叙利亚比伊朗力量弱得多,中俄势力不容易够着,是孤子,容易被吃掉。俄罗斯的航母到叙利亚,都隐隐藏藏的,决心不大,意志不坚,即使支援,也有难言之隐。毕竟俄罗斯的海空军,难以获得地中海的制海权。其二:叙利亚内乱的火,美国已经烧起来了,美国此时军事干预,有一定的基础。而伊朗内部则抱成团,没有内应,不容易下手不说,即使下手成功,也没有代理人。其三:叙利亚对美国中东打手以色列的威胁,决心和意志远比伊朗大,因为叙以之间有戈兰高地领土矛盾。其四:叙利亚和利比亚之间,美欧有交换,而伊朗问题上,欧盟支持不会彻底,也影响力小。其五:美国攻占叙利亚,可以控制叙利亚连接中东与地中海的油气管道。再攻打伊朗,就不怕霍尔姆斯海峡被封锁了。所以,攻占叙利亚,肯定在伊朗之前。美国会不会对伊朗发动战争打与不打,都已经对我国产生了实际影响。从目前态势发展来看,短期不会爆发战争,力量的博弈仍然会局限于政治和外交领域,欧盟(主要是德法核心)仍然会既打压伊朗迫使其就范,又力阻美国对伊动武,争取伊朗核问题的主导权。但是,美国已经把军事威慑推进到了波斯湾,开始在战略上包围伊朗,目前这个包围圈已经逐渐付出水面。驻阿富汗美军基地、驻中亚美军和北约空军基地,驻伊拉克美军基地,驻海湾美海空军基地,以及驻欧洲及太平洋美军基地,只要接到战争动员命令,就会高速运转起来。战争的乌云其实在2003年就已经逐渐笼罩在波斯湾上空。伊朗在美国的地缘政治版图中,地位十分重要。伊朗面向波斯湾,扼守世界石油库的大门,背靠中亚幅员广阔的崇山峻岭,拥有巨大战略空间,况且中亚号称地球的心脏,而伊朗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了。俄罗斯和中国是两个有着世界影响力大国,他们都十分重视伊朗的地位和作用。都把伊朗视为通往海湾乃至中东地区的跳板,与伊朗都保持着良好的传统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如果伊朗形式有变,等于把跳板撤回,更重要的是等于在俄罗斯的软腹部刺上一把尖刀,让中国的战略后方如芒在背。现在,伊朗问题纷繁复杂,已经牵涉进世界政治舞台上活跃的主要政治力量,仍然没有到最后摊牌的地步。美国目前暂时不会对伊朗动武,主要原因有四条:(1)美国有超过13万军队陷入伊拉克战争的沼泽中无法脱身,拿不出军队打伊朗。(2)伊朗是一个“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国家,总统是强硬派,国家凝聚力比较强,美国打伊朗绝对不像打伊拉克那样轻松。(3)伊朗地区的石油供应很多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严重依靠伊朗的石油。这些国家中有很多是美国的盟国,或是美国拉拢的国家(这暗中顶著老美的势力不可小观)。所以美国打伊朗就会得罪很多盟友。(4)如果美国要打伊朗,中东地区的石油生产和运输就会遭到破坏,整个国际范围内的石油供应必然波动。如果国际油价上升很厉害,全世界就很可能陷入能源危机,经济步入衰退。这样也会对美国的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就像中东战争给美国造成的经济危机一样,美国也要受害。2011年3月18日,以法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发动了利比亚战争,炮火不仅震惊了世界,也震醒了博主,从隆隆的炮声中博主窥见了世界形势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所以,用一篇“利比亚战争及对国际形势的影响”表分析国际形势的发展。世界进入2011年,美、日、韩东亚军事演习还在磨刀霍霍,中、俄、日岛屿之争仍然难解难分之际,就在此时,日本史上罕见的大地震、大海啸喷发,打乱了美国纠结东亚版北约的企图。与其同时,中国“二会”胜利结束,“十二五计划”启动,标志着中国经济即将要漂亮转身,人民币正缓慢有序地走向世界,与欧元联动进一步消弱了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展望世界经济,日本倒退,欧洲疲软,美国乏力,俄国不牢,只有中国稳步有序地高速发展,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国家”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对此美国心知肚明,一以贯之总想打断中国的发展势头,为此,美国想方设法在亚洲布局遏制中国,但东亚危机因日本前原外相辞职和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而暂缓;南海争斗又没有挑起严重事端的条件;印度也处在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不愿与中国开战,在中国周边美国挑起其代理人与中国的战争的目的总不能实现。就在美国茫然之际,中东及北非发生了动乱,给了美国和西方重新夺回世界影响力的机会。终于,美国及其西方大国盯上了利比亚的卡扎菲,以卡扎菲政权对反对派进攻会伤害平民为借口发动了在北非中东地区的战争,所以,美、英、法三国想进一步控制中东和北非石油重地的炮声又响起了,又一个弱小国家的人民在“人权、民主”的幌子下即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又一个世界动乱的策源地产生了。世界上任何重大事件的产生都有其原因,博主分析这次中东北非动乱的原因有五:1.阿盟这些国家都是家族统治几十年,内部积累了许多政治矛盾。2.这些国家富含石油,又处在三洲、两洋、五海之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美国控制世界的心脏,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3.阿盟国家身处沙漠,除石油外,农业和轻纺等产品匮乏,需要大量进口。4.阿盟国家资金丰富,是许多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资金来源。5.美国大量印制钞票,转嫁经济危机,造成物价大涨,阿盟内部人民的生活水准下降。这为事件的发生提供了诱发因素。有了以上原因,新一轮世界危机发生在中东和北非也就不奇怪了。在危机发生的开始阶段,美国陷入两难,中国进退有据,俄罗斯冷静观察,欧洲浮躁冒进,世界各种势力都在分析判断,以争取在危机中获取有利于自己的利益。美国:在中东和北非,想利用危机搞垮伊朗、叙利亚等反美国家,保护亲美的沙特、巴林、科威特、阿联酋等国家,稳定埃及、突里斯等温和派国家,在搞垮伊朗、叙利亚还不明显的情况下,所以美国为了保几个,稳几个,打几个的战略目标,选择利比亚这个比较另类的国家作为攻击目标也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同时既是维护美、英、法三国团结和对法国支持阿富汗战争的回报,也是进入和控制地中海联盟的需要。法国:一直想取得地中海与欧洲尤其是南欧联盟盟主的地位,并以其获取与美、中、俄相当的国际地位以及在欧盟内部的领导权,有法国主导的地中海联盟由于美国、德国等其他大国的干扰而不能实现,而卡扎菲与萨科齐简短密切过后却对法国的地中海联盟不太热心,萨科齐在国内同时面临大选的需要,这次法国在利比亚开第一枪,也在意料之中。俄罗斯:一面想用阿盟内乱来恢复前苏联在阿盟的影响力,以阿盟内乱造成石油大涨来发展本国经济,以阿盟的乱局来牵制美国;另一面又不愿中东动乱波及俄罗斯国内的伊斯兰地区和对俄友好的国家,所以俄罗斯还在观察,以寻找切入乱局的最佳时机。这是美国防长盖茨去俄罗斯的原因。德国:在此次动乱中德国表现异常抢眼,德国的战略重点在北欧和东欧,这与法国在地中海的战略重点不一致,德国与法国在希拉克与施罗德建立的欧洲双发动机的蜜月已过,法德两国争取欧盟主导权的斗争浮上了水面,德国高调与法国意见相左,也是扩大自身世界影响力的需要,是与法国争夺欧洲领导权的需要。英国:英国与法国一样,世界影响力急剧下降,也想借用这次战争来获取非洲及中东地区的更大利益,提高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印度和巴西:在自身还不具备干涉力量的时候,通过与美、法、英的不同意见来彰显力量,以争取在后危机时期分得一杯羹。印度担心战争造成石油大幅涨价危害自己的经济发展,巴西担心南美等国沦为美国的下一个攻击目标。中国:在与西方长期的斗争中,最了解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本质,所以在动乱一开始,就大规模救回了在利比亚的的大量工作人员,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这也使中国在危机中能处惊不变的原因。利比亚战争,对中国在利的利益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害,但是,中国的战略重点在东亚、在南海、在缅甸、在巴基斯坦和伊朗,在中亚,中国的石油进口大户是沙特,所以这场危机中国在鞭长莫及,经济利益和人文关系不太密切的利比亚发生,就不必过分在意。毕竟利比亚战争过后还要发展经济,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会重新在利比亚立足的。在动乱过程中有几个插曲说明了这场战争具有了新特点。1.中国派出四架JL-76大型军用运输机不远万里飞往利比亚,停靠在苏丹,锻炼和彰显了中国空军打击力量。2.沙特在出兵巴林后,紧急派特使来华说明情况,也可以看出中国在后危机时期的重大作用。3.德国、土耳其等国反对对利比亚发动战争,预示着北约和欧盟内部分歧的扩大。4.美国极力把责任引向法国,阿盟内部分裂。这些都说明了利比亚战争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世界格局在战后必将逐步具有新的发展趋势。利比亚战争可能的几种走向:1.卡扎菲很快倒台,反对派上台,卡扎菲被杀或自杀。2.卡扎菲向反对派交权,以父子之死换取女儿及孙子的活路。3.利比亚陷入内战,卡扎菲开展游击战。4.卡扎菲政权倒台,反对派无力控制,利比亚部落发生战乱,西方陆军进入,第二个阿富汗诞生。5.利比亚局势波及北非中东多国,引发大规模的地区战乱。无论哪种结果,中国在利比亚的经济利益将会受损,但战略获利。利比亚危机对世界的影响:1.世界经济严重倒退,法国等国政府下台。2.西方在全世界失去道义支持,将会进一步分化,法德对立加重,欧盟进一步疲软,欧元有解体的危险。3.美国陷入,无力东顾,美法争夺地中海主导权的斗争更加激烈。4.俄罗斯借助高石油价格迅速崛起。5.中国的周边环境好转,又迎来五年左右的和平发展期。 利比亚战争过后,世界的势力格局也将发生重大转变。1.美国做先锋其它国家跟进,变为其它国家做先锋美国跟进的态势。2.西方国家动武获取经济利益的意向更加明显和频繁,世界中小国家安全感丧失,世界动乱频发。 3.美国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法国和德国高调亮相,也是在后美国时代争取大国地位的表现。4.以若干个大国为中心的新的国家联盟将要形成。如。以德国和俄罗斯为中心的东欧联盟。以中俄为中心的上海合作组织。以巴西和阿根廷为中心的南美联盟。以法英为中心的地中海联盟,“金砖”国家联盟等,而欧盟、北约、独联体、南亚联盟将弱化或解体,东南亚联盟、阿盟和非盟等其它松散国家联盟因缺少核心大国而没有实际意义。一些潜在的国家联盟或许会浮出水面,如:排美的中日韩东亚共同体;与之对立的是排中的美日韩澳印越的亚洲版北约。中国在今后的国际博弈中,利用一些或密切或松散的国家联盟来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诚如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妄图纠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一定不会重演,再有十几年的发展,美国将平等地与中国共处一个地球,一切武力欺辱打击别国的企图在中国的反对下将会失败和流产,人类必将和平和安康。 赞同1| 造成叙利亚局势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一)反对派是造成叙利亚当今局势的导火线。自从三月十八号政府与民众发生一定程度的流血冲突之后,叙利亚反对派的人数日渐增多,实力也就日渐壮大。如今叙利亚反对派的实力虽然与叙利亚政府存在明显的悬殊,但反对派已经是骑虎难下没有退路,既然已经把事情闹大了,他们就必然会与政府拼个你死我活。也许从开始,反对派并没有想到现在这种局面,他们只不过是想督促政府加快改革,尽快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却没想到卷起了一场举世震惊的风波。(二)造成叙利亚当今局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叙利亚政府本身。叙利亚政府在世界上一直没有什么话语权,就像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一样,落后就会挨打,叙利亚也无法逃脱这个自然规律。而事实上,叙利亚比清政府的状况是好很多的,现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无缘无故公然地挑起事端。这也给叙利亚政府一个台阶下,只要叙利亚政府能自己解决这次事件,西方国家也就不好插手此事。所以,叙利亚政府若能处理好与反对派的关系,并加快改革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那么叙利亚的局势或许能够停止恶化,至少不会重蹈利比亚的覆辙。(三)受优越的的地理位置影响。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如此看来,叙利亚是连接中东各个国家的纽带,只要控制了叙利亚,就几乎等于控制了整个中东,这么大地一块肥肉怎能不使西方各国对其虎视眈眈。流经叙利亚的幼发拉底河从叙利亚东部经伊拉克注入波斯湾,阿西河纵贯叙利亚西部经土耳其注入地中海,叙利亚是中东一些国家出入地中海的走廊,控制了叙利亚也就给西方国家的航运带来很大的有利之处。所以,叙利亚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是导致叙利亚局势动荡的一个原因,当然,这也是一个难以避免的原因。(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想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