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央杯攀岩邀请赛.doc_第1页
第十二届中央杯攀岩邀请赛.doc_第2页
第十二届中央杯攀岩邀请赛.doc_第3页
第十二届中央杯攀岩邀请赛.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屆中央盃攀岩邀請賽暨第五屆全國大專盃抱石賽企劃書活動宗旨:推廣攀岩活動, 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攀岩運動,並讓攀岩同好者得以藉此機會互相切磋、交流技術,以提升攀岩層次活動起源:中央盃 於民國八十三年為慶祝及宣傳本校所新建之人工攀岩場的落成,由登山社熱愛攀岩運動的學生創辦,歷年來登山社秉持這推廣攀岩活動的精神而用心經營,希望能讓國內攀岩風氣更為盛行。中央盃舉辦至今即將邁入第十二屆,也因每年課外活動組的大力協助,讓中央盃能夠不間斷的舉辦,邁入了堂堂的第十二屆,每年都吸引到各路好手的參與,同時也聚集眾多的觀眾圍觀加油,顯示中央盃在攀岩界還佔有一席之地,我們也將任重而道遠,將中央盃辦的越來越好。經費申請重點:1.替已有十三年歷史的中央岩塔作安全設施的維修與更換 2.請具有比賽正式裁判資格以及定線員的人事費用 3.鼓勵選手的獎盃及獎狀主辦單位:國立大專體育總會指導單位:中央大學課外活動組承辦單位:中央大學登山社比賽時間:2006/04/30 星期日比賽地點:中央大學室外人工岩場比賽程序:07:00 選手報到,開幕式08:00 賽程說明,技術會議08:30 各組比賽開始17:30 各組比賽結束18:00 成績公佈,閉幕式【歷屆中央盃岩賽參賽人數及所屬團體】時間組別參加人數參加學校(單位團體)第一屆83/10/30社會組/男子組/女子組46人清華大學/淡江大學/政治大學/輔仁大學/中央大學/交通大學/逢甲大學/陽明大學/中華工商/中壢登山會/桃園長青登山會第二屆84年公開組/男子初學組/女子組37人淡江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大學/清華大學/中原大學/中壢登山會第三屆85/11/03公開組/大專男子組/女子組44人政治大學/清華大學/中央大學/中原大學/輔仁大學/陽明大學/淡江大學/桃園長青登山會/蕃薯藤攀岩俱樂部第四屆86/10/26社會組/大專男子組/女子組47人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政治大學/中原大學.輔仁大學/淡江大學/六和工商/陽明大學/逢甲大學/蕃薯藤攀岩俱樂部第五屆87/11/01公開組/大專男子組/大專女子組79人中央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政治大學/陽明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六和工商/逢甲大學/正泰岩場俱樂部/酷壁攀岩俱樂部/中壢登山會/桃園長青登山會/空中大學第六屆88/12/05公開組/男子初學組/女子組51人清華大學/政治大學/中央大學/陽明大學/輔仁大學/淡江大學/蕃薯藤攀岩俱樂部/中壢登山會/酷壁攀岩俱樂部第七屆89/11/05公開組/大專男子組/女子組48人清華大學/政治大學/中央大學/陽明大學/淡江大學/酷壁攀岩俱樂部/中壢登山會/桃園長青登山會/台南慶昌攀岩俱樂部第八屆91/03/03男子組/女子組39人中央大學/師範大學/台北醫學院/逢甲大學/光武工專/彰師大/中興大學/清華大學/大葉大學/嘉義大學/交通大學/中原大學/文化大學/成功大學/政治大學第九屆92/03/30男子組/女子組54人中央大學/台北科大/文化大學/台北體院/台灣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屏東科大/銘傳大學/大仁技術學院/建國技術學院/逢甲大學/陽明大學/雲林科大/彰化師大/靜宜大學第十屆93/03/14男子組/女子組46人大仁技術學院/大葉大學/中興大學/文化大學/台北科大/台北醫學院/台北體院/台灣大學/交通大學/建國技術學院/師範大學/清華大學/逢甲大學/陽明大學/萬能科大/輔仁大學/銘傳大學第十一屆94/03/27男子組/女子組41人大仁技術學院/大葉大學/中興大學/台北醫學院/台北體院/台灣大學/師範大學/清華大學/逢甲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世新大學/中央大學/台灣體院/成功大學/淡江大學/海洋大學/東海大學抱石運動介紹 【抱石】(Bouldering),乍看之下似乎是個相當陌生的名詞,但對於攀岩者而言,它可是個令人著迷的新玩意呢!”Boulder”這個英文字的原意是指大石頭,但加了”ing”便成為一種型態完全不同的攀岩運動。過去,一般人總是以將攀岩與峭壁、深淵聯想在一起,讓一些有懼高症的人望之怯歩。但報時可說是與傳統攀岩絕然不同,其高度往往都在、米之內,墜落時有保護軟墊作為確保,無須攜帶繩子或弔帶、勾環等複雜的裝備。抱石運動發源於自法國巴黎近郊的楓丹白露與美國西部,最早這些大石頭多被攀岩者用來熱身或做單純的訓練,但越來越多人發現抱石亦有其獨特、易於長路線的樂趣。由於抱石的高度不高,所強調的是爆發力而非耐力,因此所需的肌力與技巧亦有極大的差異。在台灣,抱時則是一種新興運動,至今僅有兩、三年的歷史。去年,由於中華山協順利向國際山岳聯盟()爭取到第一屆亞洲盃抱石錦標賽的主辦權,因此抱時已在台灣引起一陣前所未有的風潮,抱石比賽首次被納入全國巡迴賽的賽程。然而抱石賽到底在比什麼呢?相信這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比賽時岩牆的高度大約是4.5米,在812個動作中考驗選手破解難關的能力。它不像是難度賽比誰爬的高,而是再路線上設置一個紅利點(Bonus Point)及一個完攀點,在4分鐘之內選手可以不限次數嘗試,誰能抓到完攀者便是獲勝者。若有平分或無人完攀的情形,將在考慮誰花的次數少或是以是否抓到紅利點判定名次高低。由於須在短短的路線上分出高下,因此抱石比賽的路線往往困難度十分高,技巧及平衡之需求亦比長路線來的多,所以一不小心墜落將損耗極大的體力。除了比賽之外,在戶外抱石的樂趣亦是難以形容。面對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可能花上一天才能想出破解的絕招,可說是攀岩者迷戀抱石的重要原因。在台灣,越來越多人利用假日或上班的空檔,背著一塊抱石墊及一雙岩鞋驅車前往附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