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活化污泥.docx_第1页
培养活化污泥.docx_第2页
培养活化污泥.docx_第3页
培养活化污泥.docx_第4页
培养活化污泥.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间歇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水,然后停止进水,开始曝气。只曝气而不进水称为“闷曝”。闷曝23d后,停止曝气,静沉1h,然后进入部分新鲜污水,这部分污水约占池容的15即可。以后循环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进水量应比上次有所增加,每次闷曝时间应比上次缩短,即进水次数增加。当污水的温度为1520时,采用该种方法,经过15d左右即可使曝气池中的MLSS超过l 000mg/L。此时可停止闷曝,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并开始污泥回流。最初的回流比不要太大,可取25,随着MLSS的升高,逐渐将回流比增至设计值。 2)低负荷连续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停止进水,闷曝1d。然后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进水量控制在设计水量的12或更低。待污泥絮体出现时,开始回流,取回流比25。至MLSS超过1 000mgL时,开始按设计流量进水,MLSS至设计值时,开始以设计回流比回流,并开始排放剩余污泥。 3)满负荷连续培养。将曝气池注满污水,停止进水,闷曝一天。然后按设计流量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待污泥絮体形成后,开始回流,MLSS至设计值时,开始排放剩余污泥培养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生物相,并测量SV、MLSS等指标,以便根据情况对培养过程作随时调整13.2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及参数13.2.1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1)混合液中活性污泥微生物量的指标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MLSS=Ma+Me+Mi+Mii, mg/l (13-4)测定:定量混合液(1L)、过滤、烘干、称重。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MLSS=Ma+Me+Mi, mg/l (13-5)测定:先测定MLSS,灼烧、称重灰分、减重即MLVSS。,代表有机性的比例,也代表活性。生活污水f = 0.75。(2)控制沉降性能的指标正常的活性污泥在30min内可完成絮凝沉淀、成层沉淀过程,然后进入压缩沉降过程。 污泥沉降比SV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沉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占原混合液体积的百分数,(%)。 污泥容积指数SVI污泥容积指数SVI曝气池出口混合液静沉30min后,1g干污泥所占污泥区的体积,ml/g。(ml/g)SVI值,反映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浓缩凝聚性、沉降性。过大,污泥松散、有机物多、活性强、沉降性差、有膨胀可能;过小,污泥密实、有机物少、活性差、易凝聚沉降;一般介于70100之间较好。(3)活性污泥的活性评定指标活性即氧化能力,可用耗氧速率表示。比耗氧速率OUR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消耗的溶解氧的量,mgO2/(gMLVSS?h)或mgO2/(gMLSS?h) OUR大小与DO浓度、底物浓度及可生化性、污泥龄等有关。一个系统正常情况下OUR波动不大,突然下降时,说明原水中难降解物质突然增多、或有毒物进入。可以作为自动报警。OUR一般介于820 mgO2/(gMLVSS?h)。仪器检测要注意水温(一般应保持在20)。13.2.2 活性污泥法的设计与运行参数(1)BOD污泥负荷Ns、BOD容积负荷NvNs单位时间、单位量的活性污泥所接受的有机物量。,kgBOD/kgMLSS?dNv单位时间、单位容积曝气池所接受的有机物量。,kgBOD/m3?dNV = NSX(2)污泥龄 (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污泥龄 污泥(微生物)在曝气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d,SRT。,d 每日排出系统外的活性污泥量 X = QwXr + (Q - Qw)Xe Xr是剩余污泥浓度,也是回流污泥浓度,它与活性污泥特性SVI及二沉池效果有关,经验公式如下:(r=1.2)与微生物世代的关系决定了生物接种存活的可能性。(3)污泥回流比回流比R从二沉池返回到曝气池的回流污泥量QR与污水流量Q之比,常用%表示。(4)曝气时间污水接受曝气的时间t,即污水在曝气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HRT。t = V/Q = HRT曝气时间决定处理效果,当然与能耗、池容有关。如温度(1535)、DO(0.53mg/L)、pH值(6.57.5)活性污泥污泥浓度的测定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一类好氧生物的处理方法。这种生物絮体叫做活性污泥,它由好气性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组成,具有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也有可部分利用无机物)的能力,显示生物化学活性。 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污泥沉降比的测定 1 适用范围 曝气池活性污泥的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污泥沉降比。 2 定义 污泥浓度是指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数量。单位:mg/L。 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置沉淀30分钟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之体积比(%)。 污泥指数是指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3 仪器 31 天平 32 定量滤纸 33 烘箱 34 真空泵 35 扁嘴无齿镊子 36 实验室其它常用仪器 4 活性污泥污泥浓度的测定采样与样品保存实验室样品采集在干净的玻璃瓶内,采样之前用待采的水样清洗三次,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100200ml,盖严瓶塞。应尽快分析。 5 活性污泥污泥浓度测定步骤 51 滤纸准备 用扁嘴无齿镊子夹取定量滤纸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内,移入烘箱中于 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记录(W1)。将恒重的滤纸放在玻璃漏斗内。 52 试样测定 用100ml量筒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静止30分钟后读取沉淀后污泥所占的体积V(ml)。 倾去上述量筒中清液,用准备好的滤纸进行过滤量筒中的污泥,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量筒,合并滤液。(为提高过滤速度,应采用真空泵进行抽滤。)将载有污泥的滤纸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23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为止,记录(W2)。 6 活性污泥污泥浓度的测定计算 61 污泥浓度 C污泥浓度(mg/L)=(W2W1)106100 62 污泥指数 SVI(ml/g)= SV%106C污泥浓度 63 污泥沉降比 SV(%)= V100100% 式中: V 100ml试样在100ml量筒中,静止30分钟沉淀后污泥所占的体积,ml; W1 过滤前,滤纸 + 称量瓶重量,g; W2 过滤后,滤纸 + 称量瓶重量,g。 7 活性污泥污泥浓度测定注意事项71 用真空泵进行抽滤时要严格控制泵的抽力,以免滤纸被破坏。 72 当水样过滤结束后还要保持慢速抽滤35分钟,把水分充分除去。 73 用镊子夹出带污泥的滤纸,纵向折叠后放到称量瓶内(泥在下面)。当烘到2小时的时候将滤纸放置的方向进行颠倒(泥在上面),继续烘烤,这样有助于水分的蒸发。 二仪器和实验用品 1定量滤纸 2马弗炉 3烘箱 4干燥器,备有以颜色指示的干燥剂 5分析天平,感量0.1mg 实验步骤(括号内为实际操作) 1定量滤纸在103-105烘干,干燥期内冷却,称重,反复直至获得恒重或称重损失小于前次称重的4%;重量为m0;(干燥8小时后放入干燥器冷却后称重为最终值或12.5的滤纸直接以1g计) 2将样品100ml用1中的滤纸过滤,放入103-105的烘箱中烘干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平衡温度称重,反复干燥制恒重或失重小于前次称重的5%或0.5mg(取较小值),重量为m1; SS=(m1- m0)/0.1(干燥8小时后放入干燥器冷却后称重为最终值) 3将干净的坩埚放入烘箱中干燥一小时,取出放在干燥其中冷却至平衡温度,称重,重量为m2; 4将2中的滤纸和泥放在3中的坩埚中,然后放入冷的马弗炉中,加热到600灼烧60分钟,在干燥器中冷却并称重,m3;(从温度达到600开始计时) vss=( m1+m2- m0)- m3/0.1 MLSS:单位容积混合液内含活性污泥固体物质的总量(mg/L),MLVSS指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生活污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