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6609.2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取样》相对于其前一版本或相关标准,在取样方法、样品处理以及具体操作步骤上进行了更新与细化。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从氧化铝物料中正确采集代表性样品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形态的氧化铝产品。它强调了取样的重要性,并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以确保所取得样品能够准确反映整批物料的质量特性。

在新的标准中,对取样工具的选择、使用及维护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同时增加了对于不同包装形式下如何实施有效取样的具体说明。此外,还加强了对取样点分布均匀性的要求,以提高样品代表性的准确性。通过引入更加严格的随机性和系统性原则来指导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取样活动,从而进一步减少了人为因素可能导致的偏差。

针对样品保存条件也给出了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控制、湿度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旨在避免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样品性质的变化。整个文件结构更加清晰有序,便于使用者快速查找所需信息并按照指示执行相应操作。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4-02-05 颁布
  • 2004-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6609.2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取样.pdf_第1页
GB-T 6609.2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取样.pdf_第2页
GB-T 6609.2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取样.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6609.2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取样.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7 1 . 1 0 0 . 1 0一一x 12药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6 6 0 9 . 2 2 -2 0 0 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 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取样 C h e mi c a l a n a l y s i s me t h o d s a n d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p h y s i c a l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a l u mi n a - S a mp l i n g ( I S O 2 9 2 7 : 1 9 7 3 , MOD)2 0 0 4 - 0 2 - 0 5发布2 0 0 4 - 0 7 - 0 1 实施 牢 督留 瞥 臀 瓣瞥蓬 臀 赞暴 发 “GB / T 6 6 0 9 . 2 2 -2 0 0 4 盈J J- 月 U青 G B / T 6 6 0 9 -2 0 0 4 分为2 9 部分, 本标准为第2 2 部分。 本标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修改采用 I S O 2 9 2 7 : 1 9 7 3 主要用于铝生产的氧化铝取样 。 本标准与 I S O 2 9 2 7 : 1 9 7 3 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为了与 G B / T 6 6 0 9 其他标准一致 , 删去了 I S O 2 9 2 7 : 1 9 7 3 的前言, 增加了本标准的前言; 一 一 删去了 I S O 2 9 2 7 : 1 9 7 3 中第 1 章的注以及附录( 资料性附录) ; 一一3 . 2 . 1 中取样量由2 k g 修改为 1 k g ; - - 5 . 1 . 1 中阿基米德螺旋探针的材质增加了金属铜 ; 第 5 章中增加了“ 5 . 2 . 1 . 2 从吨包装袋中取样” 和“ 5 . 2 . 1 . 3 从槽罐车中取样” 和相应 内容 。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 出。 本标准由全 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 口。 本标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树朝 、 孟福海 、 陈静 、 李跃平 、 赵广开。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标准下载网() G B J T 6 6 0 9 . 2 2 -2 0 0 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取样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用于铝生产的氧化铝样品( 用 于氧化铝的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能测定) 的具体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运输 、 装卸 、 连续流动、 贮存及贮存后的氧化铝取样。例如 : 当用运输机械( 带式 、 管道、 板式等) 运输时取样 ; 当往集装箱、 筒仓 、 槽罐车等处贮存或卸出时取样; 当在氧化铝物料堆、 船舱或打开的筒仓、 吨包装袋、 槽罐车等处取样。2 原则 视情况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分次取恒量的样品, 保持取样时颗粒尺寸不发生变小。室温下于密封的容器中贮存和运输这些样 品。样品应保持与取样时相同的物理与化学状态, 直到实验室试验时为止。3 从带式、 管道或板式运输机械上取样3 . 1 设备3 . 1 . 1 任何合适的人工设备或机械设备。如阿基米德螺旋或倾斜的斜槽。3 . 1 . 2 盛样容器, 以塑料材质为宜。3 . 2 步骤3 . 2 . 1 批样的份样数f 在每隔相当于运输装置连续操作时间的二十分之一时, 在斜槽的整个宽度内取一份样( 至少 2 k g ) 。3 . 2 . 2 实验室样品 对粒度几微米到3 0 0 L m之间的氧化铝, 取5 0 0 g的实验室样品即可。 从批样中取实验室样品, 按照 3 . 2 . 3 条第 5 段及以后各段所述的步骤, 用适合于粉末状产品的传统缩分方法进行 。3 . 2 . 3 取样方法 首先检查取样装置 , 确保是空的。在实际取样前, 将取样装置至少开启三次, 将残留的样品弃去。 只可从流动的氧化铝中取样。 每次取样都从整个流动面的宽度上取出。 取样只在最大容量的连续流动中进行 , 不在供料中断或卸料时进行 。 如果是以机械方式取样 , 取样时应确保样品收集容器内无其他任何产品。在两次取样的时间间隔内, 防止任何灰尘进人样品收集容器内。 将样品从样品收集容器转人四等分器或接受台时 , 应避免发生任何遗洒, 应利用阿基米德螺旋或倾斜的斜槽( 3 . 1 . 1 ) 来移取样 品。 避免使用加料漏斗或装料漏斗, 取样后应避免样 品堆积, 否则会 引起 不 同粒度大小 的样 品发生偏析。 为了将取样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应尽可能快地在防湿室内进行取样 、 缩分和最终样品标准下载网()G B / T 6 6 0 9 . 2 2 -2 0 0 4的收集。4 利用集装箱、 槽罐车和筒仓的皿力在卸料时取样4 . 1 设备4 . 1 . 1 任意合适的人工或机械设备。如阿基米德螺旋或倾斜的斜槽。4 . 1 . 2 盛样容器, 以塑料材质为宜。4 . 2 步骤4 . 2 . 1 批样的份样数f4 . 2 . 1 . 1 容积小于2 0 m 3 的容器: 取四份具有代表性的份样, 每份不少于1 k g .4 . 2 . 1 . 2 容积2 0 m 3 一1 0 0 m 3 的容器: 每1 0 m 3 容积取不少于1 k g 的份样。4 . 2 . 2 实验室样品 5 0 0 g( 见 3 . 2 . 2 ) 。4 . 2 . 3 取样方法 在正常的卸料 口、 畅流的情况下取样 , 不在特别窄的某点上取样。 在从集装箱、 筒仓、 槽罐车连续流空的过程中, 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取 出等量的物料。然后根据要分析容器内不同位置的各个样品, 或者只分析一个样品代表整个容器装载物的情况, 进行样品的缩分或混合 。 用人工或机械装置( 4 . 1 . 1 ) 在流动中取样, 应小心避免样品发生任何遗洒或压力作用下样品的快速移动, 始终注意不要让细颗粒被风吹走而造成样品的任何损失 。 如果是以机械方式取样, 取样时应确保样品收集容器 内无其他任何产品残留, 在两次取样的时间间隔内, 防止任何灰尘进人样品收集容器内。 将样品从样 品收集容器转人四等分器或接受台时 , 应避免发生任何遗洒 , 应利用阿基米德螺旋或倾斜的斜槽( 4 . 1 . 1 ) 来移取样品。 避免使用加料漏 斗或装料 漏斗 , 取样 后应 避免样 品堆积 , 否则会 引起不 同粒度 大小 的样 品发生偏析。 为了将取样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应尽可能快地在防湿室内进行取样、 缩分和最终样品的收集。5 从氧化铝物料堆、 船舱 、 开口筒仓、 吨包装袋、 槽罐车中取样5 1 设备5 . 1 . 1 用金属铝、 金属铜、 不锈钢或塑料制的阿基米德螺旋探针( 有效填装长度 5 0 c m ) .5 . 1 . 2 阿基米德螺旋或倾斜的斜槽 。5 . 1 . 3 盛样容器, 最好是塑料制的。5 . 2 步骤5 . 2 . 1 批样的份样数f5 . 2 . 1 . 1 从容积超过 1 0 0 m 的物料堆 、 船舱 、 开口筒仓中取样: 每批取 1 0 - 1 5 个份样 , 每份不少于1 k g .5 . 2 . 1 . 2 从吨包装袋中取样 : 每 1 2 0吨取 2 0 个份样 , 每份不少于 1 k g .5 . 2 . 1 . 3 从槽罐车中取样 : 每个槽罐车中至少取 2 个份样 , 每份不少于 1 k g .5 . 2 . 2 实验室样品 5 0 0 g( 见 3 . 2 . 2 ) 。5 . 2 . 3 步骤 利用取样探针( 5 . 1 . 1 ) 的整个长度, 尽可能的在物料堆的整个顶部内垂直地进行取样。在其他情况标准下载网() G B / T 6 6 0 9 . 2 2 -2 0 0 4下, 在物料堆上或者在船舱 、 开 口筒仓、 吨包装袋 、 槽罐车 中卸料时 , 在相 当于探针长度的各个水平上取样。 这种方式下用取样器取得的份样的量, 受取样器容量的限制。在取样器完全空出之后 , 通过试验性填装, 确定取样器的容量。 只有取样探针被均匀地填满并且中间没有间断时, 取样才是有效的。 如果是以机械方式取样 , 取样时应确保样品收集容器内无其他任何产品残留, 在两次取样的时间间隔内, 防止任何灰尘进人样品收集容器内。 将样品从样品收集容器转入四等分器或接受台时, 应避免发生任何遗洒 , 应利用阿基米德螺旋或倾斜的斜槽( 5 . 1 . 2 ) 来移取样品。 避免使用加料漏斗或装料漏斗 , 取样 后应避免样品堆积 , 否则会引起不 同粒度大 小的样品发生偏析。 为了将取样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 应尽可能快地在防湿室内进行取样、 缩分和最终样品的收集。6 实验室样品的制备和贮存 用于化学分析的实验室样品在密闭的容器内于室温下贮存和运输。除对用于化学分析样品的正常处理外, 无其他特殊要求 。 当涉及物理性能的测定时, 要特别注意避免粒度、 吸附指数、 表观密度等的任何变化。 为了将细粒的移位和彼此间凝聚成团的作用减到最小 , 样品应填装至瓶 口边缘 , 不要压 紧, 这样就只留下包围在固体颗粒之间正常的少量空气。 盛样的瓶子应当密封, 以防止与外部大气发生水气交换。 如果样品要长距离运输, 应当用合适 的垫料( 如泡沫橡胶等) , 这样能避免与坚硬的外部包装发生反复碰撞 。 即使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