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县情介绍.doc_第1页
竹山县县情介绍.doc_第2页
竹山县县情介绍.doc_第3页
竹山县县情介绍.doc_第4页
竹山县县情介绍.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竹 山 县 县 情 介 绍竹山县旅游局竹山县县情介绍竹山县位于鄂西北边陲,是康熙字典等历史典籍记载的女娲炼石补天圣地和古庸国都城所在地,也是“二七”先驱施洋大律师、辛亥首义元勋张振武的故乡和“中国肚倍之乡”、“中国绿松石之乡”、“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十星级“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竹山县是资源富集的宝库。竹山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垂直变化显著,各种动、植物品种繁多,境内有植物2000多种,动物200余种,其中属国家级保护的珍稀动植物多达55种,具有有很高的科研和开发价值,是华中地区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和动物乐园。竹山县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据历史典籍记载和现代考证,堵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是女娲补苍天、伏羲画八卦、神农尝百草之地。女娲创世神话传说源渊流长,历史典籍、民间故事和古迹遗存充分证明了女娲补天地的传说。古庸国历史久远神秘,竹山历史上就是秦巴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庸国都城和上庸郡守驻地,也是巴文化的发源地。竹山拥有独特的人文资源。竹山地域自古受庸、秦、巴、楚文化影响,南北文化交流,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民风民俗独特多样,以竹山高腔、民歌故事、书法绘画、皮影剪纸、奇石盆景等为代表的堵河民间文化和民风民俗纯朴深厚。新的时期,堵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带来一线串珠的高峡平湖以及独特的水利水电景观,水电大移民形成了上庸、官渡、深河、柳林等风格鲜明的移民新镇以及众多移民新村,更成为竹山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竹山作为祖国内陆的中心和中西部的结合部,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既是联结神农架、巫溪、竹溪十八里长峡、房县野人谷风景区等十堰南部各个旅游景区的中枢,也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与川、渝周边景区实现对接的重要通道。竹山县主要景区、景点分布如下:一是堵河源。作为堵河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取水源,堵河源生态自然环境优美,高山植被密集,珍稀动植物品种繁多,河水清澈,峡谷纵横,有大小龙口、天生桥、翁子口、令牌寨、枪刀山等知名景点,景色十分迷人。2003年9月省政府批准设立堵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484KM,西与竹溪十八里长峡省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南接神农架林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大保护区联成一体,构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生态基础。二是武陵峡桃花源。武陵峡是青峰断裂带在竹山南部山区形成的峡谷裂缝。经全国多名知名专家学者历史考证和现场踏勘,武陵峡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的桃花源原型所在地,全长33千米,峡谷平均高度达800米以上,平均宽度仅10米左右,最狭窄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过,为华中地区最长、最深、最窄的奇特大峡谷,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将其命名为青峰断裂带。武陵峡山峦俊秀陡峭,飞泉流瀑、九曲回肠、青天一线,地缝深渊,蔚为奇观。峡谷内原始森林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遮天蔽日。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栏目、中国地理杂志、湖北旅游等多家新闻媒体均作了专门报道,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经过多年研究,并在游罢湖南桃花源和竹山武陵峡之后,专门赋诗“武陵何处觅真源,莫见桃花便泊船;邻郡若逢刘子骥,问津焉肯到湖南”为竹山桃花源正名。三是圣女峰。原名“九华山”,3A级景区。九华山物种丰富,有树种85科295种,中药材150余种,珍禽异兽32种,享有“堵河绿色明珠”和“天然动植物园”美称。这里自然风光旖旎,气候独特宜人,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是人们旅游观光、休闲避暑、寻芳探幽、揽胜猎奇的理想场所。四是女娲天池。女娲天池原名“木鱼湖”,因山形似木鱼而得名,山下有世称“亚洲第一”的土坝水库。女娲天池位于木鱼山下,水面七千余亩,湖中斜陈半岛、湖外万亩茶园,山水相依,湖光山色,风光秀丽,是竹山县城的后花园。五是女娲山。女娲山位于竹山县的宝丰镇境内,是国家3A级景区。这里是鄂、渝、陕三个省份交会之地,北接秦陕,东临荆襄,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有着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隐逸之美,素有四水归池、秦巴山间小武汉的美称。女娲山也是宝丰境内的第一高山,海拔888米,一峰独立,傲视群峦,巍峨苍莽。是创世神话女娲炼石补天的圣地。六是沧浪山。沧浪山位于竹山县城北75公里处,西与陕西省的白河县接壤,东与郧县、房县毗邻,其主峰海拔1825米,山势挺拔,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古木参天,轻烟薄雾缠绵山中,道观庙宇隐现林海。近年来,竹山县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开发,围绕建设湖北省“旅游新县”战略目标,致力于将把生态文化旅游业培植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旅游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创建了九华山森林公园和女娲山风景区两个国家3A级景区,积极申报创建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庸旅游名镇创建、观音沟旅游区开发、国际绿松石城建设、女娲天池景区、女娲山风景区建设稳步推进。旅游接待日趋完善,星级宾馆达到5家,其中三星级2家、二星级2家,一星级1家。农家乐发展280余家,其中星级农家乐30家。以绿松石、绿茶为代表的旅游商品逐步形成规模。“十二五”时期,是竹山由生态水电大县向山区湖北经济强县跨越的关键时期,更是竹山县建设“旅游新县”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五化步伐、实施五县共建”发展战略,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竹房城镇带建设机遇,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以富民富县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为依托,以对接陕西、三峡、神农架为纽带,以弘扬上庸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