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与书法介绍.doc_第1页
绘画与书法介绍.doc_第2页
绘画与书法介绍.doc_第3页
绘画与书法介绍.doc_第4页
绘画与书法介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宣海生 浙江诸暨人。本院院务委员。四川大学毕业,文学学士。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学会会员。现为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戴跃 1962 年生。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中国书协举办的中青展、全国展、首届行草大展及第一、二届北京 四川书法双年展、首届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展、渊源与流变 二王帖系书风展、首届西部书法篆刻展、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特展、全国中青年书法 20 家展、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第十九届中日自作诗书展等。获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一等奖。出版有 戴跃书法作品集 。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刘新德 男,山东淄博人,现为中国书协理事、四川书协理事暨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暨行书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联委员,四川省书协副主席,创作评审委员会副秘书长。 作品主要荣获全国第六、七届书展“全国奖”;全国第七届中青展“一等奖”;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金奖”;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展“妙品奖”;全国第一届正书大展“优秀奖”(最高奖);四川省“巴蜀文艺奖”一等奖。1999年出席“向国汇报”优秀青年文艺家创作经验交流会,被中国文联授予“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出版有刘新德行书板桥词、当代著名青年书法十家精品集刘新德卷。舒炯舒炯,满族,室名观云堂,心香山馆,1956年生于四川成都,四岁学书,受业于西蜀李灏先生。四十年来,遍习历代名家,精研篆隶、兼及真楷而为行为革。取精用宏,化融碑帖,以书证道,道与书合,遂成自家面貌。其书作气韵生动,笔势跌宕,于凝练古雅中透露出超逸潇洒的个人情调。纵横交错的点线,浓淡枯湿的墨彩,营造出一种具时空效应和生命活力的形式美。 舒炯先生为刘朋岳题字现为成都市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四川省诗书画国际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成都少城诗书画学院名誉会长。 作品曾参加全国首届、二、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首届、二、三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览; 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1983年东京); 第二次中新(新加坡)书法艺术交流展; 国际书法展; 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展览; 国家书法精品展; 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等重大展览。 1987年,担任“蜀都青年书法大赛”任评委;1988年担任“全国首届青年书学讨论会”副主任评委,同年荣获“四川省青年杰出人物”称号。1991年受聘为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家辞典编委。1997年在四川省美术馆成功举办“舒炯书法艺术”个人书展,并正式出版发行舒炯书法艺术作品专集(四川美术出版社),传略收中国美术年鉴、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古今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张景岳 书法家张景岳 张景岳,1945年12月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河南。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四川省文联委员。担任全国书法篆刻展评委、全国流行书风、印风展评委。书法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三、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一、二、三、七、八届中青展、书法年展、全国首届楹联书法展、国际精品邀请展、国际书法展,作品多次出展日本、韩国、新加坡。 分别获全国第二届、七届中青年书法展优秀奖、二等奖,获国际现代书法大展荣誉奖。传记收入中国美术年鉴、中国书法今鉴、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书法卷。1982年行书单条收入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集。1985年行书横幅入选在河南举办的国际书法展览,并收入国际书法展览作品精选。1986年行草尺单条在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中获优秀作品奖。1987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1987年行草尺单条入选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1988年为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撰写辞条。1989年行草刘后村诗条幅刊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书画25 期。1990年行草单条入选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1992年作品获国际现代书法大赛荣誉奖。1993年作者小传入编中国美术年鉴(19491989)。1993年作者小传入编中国书法今鉴(19491990)。1994年行书中堂参加第回中日友好书法展。1994 年行书作品参加国际精品邀请展。1994年行书对联特邀参加全国首届楹联书法大展。1995年被选为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任秘书长。1997年行草尺条幅入选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1997年与温原兴、郭强组成四川篆刻家代表团去日访问。行书作品参加台北举办的大陆名家书画展。 张景岳作品 李仲海李仲海,笔名朋庵,号丹石轩,1921年生,,原籍山东济南,生长于北京,自幼酷爱绘画,开始从师画家陈林斋先生,后入京华美专,被教授徐燕孙先生收为入室弟子,徐燕孙是中国人物画家中一个颇具影响的人物,李仲海投师后,除向老师学习外,实际上也很得益于他的师兄们,如刘凌沧、吴光宇、黄均等均曾辅导过他。当时他参加了雪庐画社,每年参加集体展览一次。1986年被聘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巴蜀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美术家 著名画家李仲海协会老年分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研究部副部长、成都独兴书画研究会顾问,中国书画家协会顾问。书法擅长行草,画工精工笔。早年就读于京华美术专科学校与北京政法大学,被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徐燕孙先生收为入室弟子。擅长国画人物、山水、书法,尤擅古代人物和山水。文化部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欧阳希君认为:“他所作人物画造型准确生动,章法虚实多变,线条刚韧流畅,工写结合。大有收藏价值”。他多次在国内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合展览。撰有中国山水画讲义,录制电视教学片人物画技法。出版有丹石轩画存等。辞条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何郝炬何郝炬,男,汉族。四川成都人 1922年出生。1937年末赴延安 1938年入党。当年至1940年在晋南(河东)地区工作,先后担任中共夏县中心县委青委书记,曲翼绛中心县委组织部长。1940年秋调中共中央北局巡视团团员,赴冀鲁边区巡视检查工作。1941年至1945年先后担任冀鲁边区(渤海)区三地委组织部长,二地委书记,副书记,渤海支前司令部前办主任,1948年后任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民运部副部长,豫皖苏后勤(支前)司令部前办主任,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后勤运输部部长。建国后,历任长江区航务局副局长,重庆分局局长,西南行政委员会建筑工程局副局长,建工部西南工程管理总局局长,党委书记,四川省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计划委员会主任,国家建筑工程部副部长,四川省副省长,省委副书记,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章玉钧 章玉钧,1936年4月生,四川乐山人。195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文化。著名文化学者,口述历史专家。 1951年8月在川南团校学习,任乐山团地委干事。1956年9月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助教、研究生。1965年6月在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工作。1969年5月在四川省革委会政工组工作,任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室1秘干事。1975年1月任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1秘副处长、省委研究室1处副处长。1982年12月任中共四川省委研究室副主任。1988年3月任中共四川省委副秘书长、省委研究室主任。1993年12月任中共四川省委秘书长。1996年2月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 王荣轩王荣轩,男,汉族,1944年7月生,河北丰润人,197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文化。1969年毕业后长期在航空工业部420厂(现成都发动机集团公司)从事宣传工作,由宣传干事一路升至厂党委副书记,1984年调成都市任市委副书记(期间兼任副市长),在这一位置上干了近十年,直至1993年接替黄寅逵任市长,又经过七年多时间的漫长等待,才于2000年底接替陶武先当上成都市委书记,并进入四川省委常委。现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是中共十五、十六大代表,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十届人大代表。 1965年9月 - 1969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69年9月 - 1972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1972年5月 - 1979年12月,航空工业部420厂党委宣传部干事。1979年12月 - 1984年10月,航空工业部420厂党校教研室主任、厂党委宣传部部长、厂党委副书记。1984年10月 - 1993年6月,四川省成都市委副书记(其间:1987年9月 - 1988年1月在中央党校培训班学习)。1993年6月 - 1993年10月,四川省成都市委副书记、副市长。1993年10月 - 2000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2000年12月 -2003年6月,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2003年6月 - 2004年2月,四川省委常委、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2004年2月至今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韩邦彦韩邦彦,男,1931年1月出生于四川成都。1952年加人中国共产党。 韩邦彦现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艺术家联盟名誉主席,四川省电机工程学会名誉会长,四川省老科协名誉会长,四川省楹联学会顾问。 韩邦彦系中共十三大代表。 2010年1月韩邦彦在老同志迎新联欢会上1948-1952年,四川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52-195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电压技术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历任成都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前身)教务长、副院长,成都科技大学(1993年11月与四川大学合并,改称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12月更名为四川大学)副校长(1978-1984年),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高等教育局局长、四川省教育委员会主任(1985-1987年),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校长(1988-199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1988-1993年),四川省政府副省长(1988-1992年),四川省政府科学技术顾问团(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前身)主任委员(1988-1994年),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韩邦彦为浙江省海宁市行知小学题词主持高电压试验室设计、冲击电压发生的研究(19531960年),参与英国高等教育考察与研究(1981年),独立完成的科研项目:调整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1982年) 、高等学校教学体制改革的研究(四川)(1984年)。 1989年,主编高等学校专业介绍丛书,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9年,专著中国西部地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5年,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意见获教育部“高等工程教育优秀论文二 韩邦彦在四川省苍溪县城郊中学视察等奖”; 1986年,高校领导体制改革问题获四川省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马识途马识途,原名马千木,1915年1月出生于四川省忠县(现属重庆市)石宝乡一书香门弟。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国文学系;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从事中共地下党革命活动。 历任鄂西特委书记、川康特委副书记,四川省建设厅厅长,省建委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西南局及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第六、七届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理事、顾问、名誉委员,中华词诗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国际笔会中心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副会长等。 马识途同志是一位才思敏捷,笔耕不辍,创作成就卓著的著名作家。70年来,他在投身革命、从事繁忙的领导工作的同时,在文学创作上辛勤耕耘,创作出版了大量的小说、纪实文学、散文、随笔、诗词等作品,取得了突出成就。他的创作,以生动的形象、跌宕的情节、通俗的语言,表现人民群众革命和建设的生活,行文简朴老辣而又生动鲜活,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犀利或幽默,是一个人民作家良知与个性的真实显现。 马识途同志自幼学习书法,积80年之功研尽习翰墨丹青,自成风格,尤以各体隶书最具特色。 马识途同志作为革命家与文学家双重身份的马识途,16岁便负笈出峡寻求救国之道,游学于京沪宁,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冒着生命危险在“国统区”从事地下工作。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和抗日战争,领导了昆明“一二一”运动,与胡绳同志一起创办了大众报。马识途曾先后担任过县委、中心县委书记、鄂西特委书记、滇南工委书记、川康特委副书记等职。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曾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四川省建设委员会主任、建设厅厅长及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科委副主任、四川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全国第六、七届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副会长,四川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中国国际笔会中心理事直至离休。 马识途又是一位杰出的作家。 自1935年起至今,马识途已在全国报刊杂志共发表长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19部。他少年时代曾聆听过鲁迅先生的讲演,20岁时在上海参加了叶圣陶主持的征文比赛并获奖。从1959年起,马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发表了短篇小说老三姐、找红军等作品。1961年,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出版发行,震动全国,从而奠定了他在忠县人物中国文坛的地位。70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