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我们的家乡.doc_第1页
走进我们的家乡.doc_第2页
走进我们的家乡.doc_第3页
走进我们的家乡.doc_第4页
走进我们的家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我们的家乡 (暂定名)主撰人:魏正一 (省文博专家成员 研究馆员)二一年七月六日走进我们的家乡(暂定名)鹤岗博物馆自然主题展走进我们的家乡陈列展览计划撰写宗旨及框架如下:以突出本市的特色和亮点为撰写宗旨。主题单元的形式陈列即整个展览由几个独立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展示一个主题。整个展览摆脱地质历史系统性、完整性的束缚,重点突出本市的最大特色和几个亮点;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先进理念的融入,并以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观众的参与性与趣味性。主体框架为:前言;第一部分:能源之都,石墨宝库;第二部分:恐龙猛犸,史前奇观;第三部分:原始森林,资源宝库;第四部分:鱼米之乡,候鸟乐园;结束语。目 录 1、前 言 5 2、第一部分 能源之都,石墨宝库 6 第一单元 鹤岗煤的形成 6 第二单元 煤的利用 11 第三单元 煤井的变迁 14 第四单元 煤气层 14 第五单元 鹤岗的石墨 15 第六单元 鹤岗的黄金 183、第二部分 恐龙猛犸,史前奇观 20 第一单元 白垩纪恐龙 20 第二单元 猛犸之家 23 第三单元 鹤岗地下古河道 264、第三部分 青山秀水,资源宝库 27 第一单元 界江峡谷 神奇灵秀 27 第二单元 原始森林 古木参天 29 第三单元 奇山隽水 流光溢彩 30 第四单元 冰雪之城 魅力四射 33 第五单元 物种多样 资源宝库 345、第四部分 鱼米之乡,候鸟乐园 37 第一单元 特色鱼类 37 第二单元 优质大米 41 第三单元 沼泽湿地 42 第四单元 候鸟迁徙 436、结束语 46前 言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南麓,是一片富饶美丽的土地,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石墨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茂密的森林中隐藏着珍稀动、植物,广袤的农场富产粮食,辽阔的水域盛产鱼类。这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大自然的馈赠。 本陈列介绍了鹤岗市的地理环境和特色资源,如煤炭、石墨;地质历史上的古生物,特别是第四纪哺乳动物;鹤岗的原始森林、沼泽湿地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我们认识鹤岗、热爱鹤岗、建设鹤岗提供了一个形象的基础知识园地。陈列品:1、实物:电动地球仪地球仪说明: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它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地质时代。鹤岗市所产的煤炭和石墨都是在中生代后期形成的,而出土的古动物猛犸象、东北野牛等则生存于新生代的更新世2、煤炭柱(2-3个,立于大厅中部,高大、雄伟而具有震撼力)3、大油画鹤岗的侏罗纪公园;冰河时期的鹤岗。4、大彩照浩瀚的林海;界江峡谷;嘟噜河湿地;少数民族风情;振兴广场;矿海煤山原始森林(含石林);边境口岸农场丰收;冬季捕鱼5、大沙盘鹤岗全景(按比例精确设计制作,内容含鹤岗市现今行政区、四邻、地貌、交通、主要景物)6、多媒体演示鹤岗的地理环境景观(在墙面多维立体化、形象化展示)7、触摸屏(形似一本大书,手一摸即翻页)题目为鹤岗市的自然环境。(内容为关于鹤岗的地图、名称的由来、归属的演变、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动物、植物等资料)第一部分 能源之都,石墨宝库部分说明:鹤岗是黑龙江省的主要产煤区之一,鹤岗的南山煤矿有黑龙江“第一大矿”之称。鹤岗的石墨在世界具有重要地位。第一单元 鹤岗煤的形成单元说明:在中生代晚侏罗世,鹤岗形成了一些断陷盆地和沼泽湿地。因气候湿热,植物繁茂。后来地壳沉降,接受沉积,形成了将近1000米厚的煤系地层。陈列品:1、图版:煤的形成(连环画5幅)侏罗纪是成煤时代,鹤岗有广阔的沼泽湿地,这里温暖潮湿,生长着繁茂、高大的树木。当时地壳处于缓慢的下沉状态,而地表的植物又不断生长、死亡。年复一年,死亡和堆积的植物越来越厚。它们常常被水淹没。当地壳下沉的速度变得较快,水和泥沙就会将先前死亡的植物淹埋,它们在隔绝空气的厌氧环境下,逐渐炭化而形成泥炭。经过长时间的高温高压作用,泥炭又逐渐形成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当地壳停止下沉或处于上升状态时,植物死亡后体内的碳元素一般会被氧化,或者被地下水中的硅元素所取代而形成硅化木,煤层顶板常见有植物的化石,就是这样形成的。2、模型:煤的形成古代植物生长死亡沉积积累因地壳下沉受到高温高压成为褐煤成为烟煤和无烟煤3、大布景箱(鹤岗的侏罗纪公园晚侏罗世景观)内容:地势低平,大部份为沼泽。沼泽中长满水生植物和大森林,松柏类和银杏类生长繁茂(主要有苏铁杉、纵型枝、拟刺葵、楔干叶、拟银杏、拜来银杏)。林下有大量蕨类植物(枝脉蕨、锥羊齿、拟木贼等)。有一些倒木堆积并浸在水中。夹有少量爬行类动物的尸体(恐龙、鳄鱼、龟、蛇、蜥蜴均可),若隐若现。第一组 含煤地层组说明:鹤岗的含煤地层属于晚侏罗统的石头河子组和石头庙子组。陈列品:1、地图:黑龙江省大地构造示意图黑龙江省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台块”和蒙古鄂霍次克地槽褶皱带之间。位于天山兴安地槽系的最东部分,属于较活动的地槽性质。可划分为吉黑海西褶皱区,大兴安岭地槽褶皱区,乌苏里中生代地槽褶皱区等三个较大的构造单元。黑龙江省煤田分布图2、图表:黑龙江省东部中生代地层对比图第二组 煤田概况组说明:鹤岗煤田为内陆断陷型煤田,已有九十多年的开采历史。煤层厚而煤质好,已探明的垂深1200米以上的煤炭储量达30亿吨,有的适于露天开采。陈列品:1、图版一:鹤岗煤田发现和开采历史【以连环画(或幻影成像、多媒体演示)的形式,反映以下鹤岗煤田发现和开采历史】鹤岗煤田1914年被发现。1917年开始有私人集资在兴山区进行小型开采。1923年我国地质学者谭锡畴来这里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工作,并发表了汤原县鹤岗煤田地质矿产载于地质史册。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后,曾在鹤岗进行掠夺性的调查。随后,日本在兴山、东山、南山、大陆等地区进行了掠夺式的开采。建国后,首先对旧的矿井进行了改造,并做了大量正规的地质勘探工作。接着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在东山、兴安台建设了两对竖井,于1955和1956年投产。改革开放以来,鹤岗煤矿已经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和建设。现在,鹤岗的煤炭资源,已经对峻德、大陆、兴安台、兴山、东山及北大岭等地区进行过详细精查勘探。已探明的垂深1200米以上的煤炭储量达30亿吨,仅兴山区即已探明优质原煤储量达1亿吨建国以来,鹤岗曾经创造过“全国煤炭产量第四”的辉煌业绩,为新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图版二:煤田范围和煤矿分布煤田范围图文字:鹤岗煤田位于鹤岗市和萝北县、佳木斯市部分地区,南起佳木斯以南,北至黑龙江畔,东至宝泉岭,长达200余公里、宽40余公里,呈近南北向条带状展布。鹤岗煤田是一个厚煤层,多煤层的地区。由于断块构造的作用,给建设露天矿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煤矿分布图(鹤岗的煤分布在峻德至十里河一带)文字:鹤岗有大型国有煤矿9座,年产原煤1500万吨;地方煤矿100座,年产原煤600万吨;还有在建的120万吨鸟山煤矿,计划2011年竣工投产表:世界主要产煤国适合于露天开采的煤炭资源比例(中国适合于露天开采的煤炭资源仅占煤的总储量的7、5%左右,而美国约为32%,澳大利亚约为35%。)文字:中国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一般埋藏较深。因此,中国采煤多以矿井开采为主。岭北煤矿是鹤岗市唯一的一个露天煤矿。照片:鹤岗露天煤矿全景3、图版三:煤田的地质和地层图:鹤岗煤田地质图鹤岗可采煤层多达30层,层厚数米不等,最厚处竟达34.72米。可以想象一亿多年前的成煤时代,这里的大森林茂密和持久的情况。表:鹤岗煤田地层层序表照片:露天煤矿的巨厚煤层早年的鹤岗煤矿,采煤工人的今昔。第二单元 煤的利用单元说明:鹤岗煤的应用,正在向精深加工转变。鹤岗煤矿昔日采煤的废弃物煤矸石,今天已变废为宝,使鹤岗成了最清洁的煤城。第一组 理想的动力煤组说明:鹤岗的煤,低硫、低磷,挥发份高、发热量高,是理想的动力用煤。鹤岗正在大力发展煤炭发电产业。陈列品:1、图版:鹤岗煤的种类和储量鹤岗煤矿所产的煤有气煤(86.8%)、弱粘结煤(10.9%)、焦煤(2.3%)。鹤岗矿区已探明的(垂深1 200米以上的)煤炭储量为30亿吨,储量密度每平方公里1 190吨。图表:鹤岗矿区煤岩特征;煤的化学性质;煤质牌号。照片:不同品种的煤;不同煤种的不同用途;漫画: 各不同煤种的不同用途2、实物: 大型原煤标本鹤岗煤矿所产不同种类的煤:弱粘结煤、气煤、焦煤。3、图版:鹤岗煤的去向原煤转化为电能进行长途输送,是世界电能的主要来源之一。鹤岗正在大力发展煤炭发电产业。地图:鹤岗煤的主要销往地照片:给省内外提供热能和动力火力发电厂外景、内景、高压输电线路煤转化为电力;蒸气机车司机在加煤,锅炉房里添煤烧锅炉煤转化为蒸汽动力和热能煤炭从名山港装船(名山港黑龙江沿岸最大的煤炭出口港);选煤厂外景焦炭出厂或焦炭生产;洗煤厂;煤炭用火车外运;煤炭用汽车外运;第二组 打造最清洁的煤城组说明:鹤岗煤矿实现了废弃能源的综合转化:煤燃烧后残留的煤矸石和灰渣已经变废为宝。以煤矸石、粉煤灰、高岭土为主要原料,开发水泥、空心砖等新型建筑材料获得成功。陈列品:1、照片:以往的鹤岗煤矿,煤矸石堆积如山,粉煤灰漫天飞舞,环境污染严重2、照片:搬走干石山;生产制作空心砖;生产制作水泥3、照片:原先堆放煤矸石的地方今天已变成花园,建起居民楼。4、实物:煤矸石、粉煤灰、空心砖、水泥。第三组 鹤岗煤的精深加工组说明:鹤岗的煤正在不断由粗放利用到精深加工,除了煤转电,还有煤转焦,煤转油陈列品:1、照片和图片:煤转焦:文字配照片:鹤岗的煤质优良,经过洗、选、炼焦,可用于炼钢,大大提高煤的能效和经济效益。煤转油:文字配照片、图片: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焦油又名煤膏,是煤炭在焦化过程中产生的。煤焦油含有上万种成分,其中很多有机物是生产塑料、合成纤维、染料、橡胶、医药、耐高温材料等的重要原料。煤焦油可以作为原料制造数百种新化工产品,未精炼的木馏油还可以作木材防腐剂,分离木馏油可用来制造除害剂和药物。煤转气:文字配照片煤经过高温干馏可制煤气,输送便捷,成为方便的热能来源。2、实物:煤焦油;橡胶、医药、耐高温材料、煤精、焦炭第三单元 煤井的变迁单元说明:鹤岗的煤矿开采以矿井开采为主,最初全靠锹挖人背,而现在逐步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陈列品:1、模型:现代化井下采煤模拟现场(此为观众参与项目,使观众体验下煤井的滋味)。2、小视孔窗:昔日采煤情景(用西洋景的手法,观众从墙面上的小孔观看手动变化画面)。3、实物:鹤岗煤矿早年采煤用的工具。第四单元 煤层气单元说明: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H4(甲烷),与煤炭伴生、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热值是通用煤的2-5倍。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1.13kg汽油、1.21kg标准煤,其热值与天然气相当,可以与天然气混输混用,而且燃烧后很洁净,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是上好的工业、化工、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用途非常广泛,因此它是相当便宜的清洁型能源。陈列品:1、照片:家用煤气、工业发电第五单元 鹤岗的石墨单元说明:石墨是黑龙江省的优势矿产资源,也是鹤岗市的重要矿产资源。从鹤岗的萝北到鸡西,是石墨的主要成矿带,其开发的潜力极大。萝北的云山石墨矿是亚洲最大的石墨矿。第一组 鹤岗石墨世界著名组说明:我国的石墨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首位,我国石墨矿的主要产地就在黑龙江省的鹤岗、鸡西、勃利,这里是世界上石墨最多的地区之一。陈列品:1、图版:世界著名的石墨成矿带萝北的云山、鸡西的柳毛、勃利的佛岭等地,是世界上石墨最多的地区。鹤岗的石墨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地图:黑龙江省东部的世界著名石墨成矿带2、图版:鹤岗石墨矿的开采情况地图:鹤岗石墨矿产地位置图:鹤岗有三处主要石墨矿点:七马架矿点、猴石沟矿点、大马河矿点。图表:成因类型:萝北县云山所产石墨为沉积变质型成因,为鳞片状晶质石墨。它分布在佳木斯隆起的元古界麻山群变质岩中。储量和产量比较:石墨的储量为6亿多吨,年生产能力20万吨,(与全国比较,数据待补充)占全国年需求量的比重:鹤岗占40%以上照片:产地照片;(石墨的开采和开发)生产过程照片;(加工、包装、外运)第二组 石墨的形成和用途组说明:石墨(graphite)是由碳构成的自然元素矿物,由远古生物形成的碳质物质受高温高压变质作用而成,其化学式为C。由于它具有导电性和熔点高等特性,在工业领域有重要用途。陈列品:1、图版:图片:(连环画)石墨的形成:石墨主要由煤层或碳质物质受到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转变而成。它产在大理岩、片岩等变质岩中。石墨矿床成因类型有沉积变质型和接触变质型两种。石墨、煤炭、金刚石的成分都是碳。石墨与煤的形成有异曲同工之妙,无烟煤在地下继续受到高温高压就可能变质而成为石墨。2、图版:文字配图:石墨的形态和性质石墨呈片状或板状晶形,集合体为鳞片状、块状或土状。石墨的颜色和条痕均为黑色,有半金属光泽。硬度为1,有滑感,易污手。、比重2、212、26,具有导电性,熔点高达3000。3、图表配照片:石墨的主要用途制作冶金工业上的高温坩埚,作电器工业上的电极,机械制造业上的润滑剂,铸造工业上的涂料,高碳石墨用于原子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剂,做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原料。4、图版:它山之石文字配图:美国在60年代研究成功用石墨制成的碳-镁砖以后,使石墨在世界冶金工业中的应用量大增,成为天然石墨最大的消费领域。鹤岗的石墨生产今后亦应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5、实物一组:石墨岩矿;不同形态、不同产状的石墨。(如片状或板状晶形;鳞片状、块状或土状的集合体);包装好了的外销石墨。6、实物二组:用石墨为原料做成的各种器物坩埚、电极、涂料、铅笔、人工合成金刚石。第六单元 鹤岗的黄金单元说明:黑龙江沿岸素有“三千里金镶边”的美誉。而鹤岗地区正是黑龙江流域五大砂金矿脉富集的“金窝”之一。鹤岗采金历史悠久,曾为清朝贡金采区,境内胭脂沟就因此而得名。现初步探明金矿储量有5.4吨。第一组 黄金的形成组说明:早在太古代,火山喷发把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沿着裂隙,带到地壳中来。后经地壳变形褶皱,金元素活化、迁移、富集,形成含自然金较多的岩脉,即形成岩金矿。地表浅层的岩金矿经风化与剥蚀变为沙土,其中的金被解离为单体,在河流的稳水处沉积下来形成沙金矿,又由于沙金具有亲和力,逐渐形成了大小不等的颗粒金。陈列品:1、实物:金矿石标本一组 2、图版:黄金形成演示图第二组 黄金的分布组说明:鹤岗黄金具体分布在老梧桐河流域、西邵沟、新胜村、太平沟及嘉荫河流域。特别是境内萝北县是国家“黄金万两县”之一。陈列品:1、图表:鹤岗金脉分布图2、照片:代表性产金地环境照片第三组 黄金的开采过程组说明:鹤岗黄金的开采历经了传统的手工式开采、半机械化的开采和机械化开采的过程。开采方式的改变,使开采量连年升高。陈列品:1、采金场景复原:古老的手工淘金、半机械化的溜槽采金和现代化采金船的采金过程2、互动参与:模拟采金环节。第四组 应用广泛的黄金组说明:黄金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只溶于王水、氰化钾、氰化钠。在大气中不受腐蚀,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在现代科技领域中,广泛用于电子工业及尖端技术装置上。同时金是一种贵重金属,自古以来就被用来制作贵重饰品、货币等。陈列品:1、照片: 黄金的特性展示;黄金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2、实物:黄金作为贵重饰品的实例,如狗头金、沙金、金币、金制文物、黄金制品、黄金饰品。第二部分 恐龙猛犸,史前奇观部分说明:鹤岗的地下静静的保存着史前生物的遗骸,它们证明和诉说着亿万年前这片土地的繁荣。第一单元 白垩纪恐龙单元说明:中生代白垩纪时(距今10、65亿年前),地球上恐龙很繁盛,鹤岗附近的嘉荫县龙骨山、乌拉嘎等地曾出土大量白垩纪恐龙化石。近年在鹤岗煤矿据说也有恐龙发现,它们应是属于侏罗纪的恐龙第一组 认识恐龙组说明: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从三叠纪经侏罗纪到白垩纪,历时1、85亿年。恐龙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几乎统治了整个地球。恐龙在0.65亿年前绝灭,绝灭原因众说纷纭。陈列品:1、图板地图:中生代大陆漂移示意图(在中生代,由于大陆漂移,海陆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表:地球历史的分期(含一张图一张表)图表:恐龙的分类恐龙的分类是根据它们的腰带,分为蜥臀类和鸟臀类,恐龙的腰带示意图;恐龙的分类和进化。2、图板:恐龙的生态和生存环境 恐龙属于爬行动物,体温随外界气温变化。只能生活在比较温暖的气候环境中,它不能忍耐0C以下的低温生活环境。图片:几种不同类型的恐龙骨架图及复原图兽脚类的霸王龙、蜥脚类的马门溪龙、鸟脚类的鸭嘴龙、甲龙、角龙、剑龙。油画(或画照):鹤岗市晚侏罗世的生态环境3、图板:恐龙绝灭原因一说图片一组:示小行星撞击地球致使恐龙绝灭第二组 黑龙江省已知的恐龙组说明:黑龙江省已经有十几个地方发现了恐龙化石。嘉荫县是中国最早发现恐龙并有科学记录的地方,这里出土的满洲龙被称为“神州第一龙”。陈列品:1、地图:黑龙江省已知恐龙化石产地分布图2、照片第一组:嘉荫龙骨山外景;恐龙化石发掘;恐龙化石出土;黑龙江恐龙在日本展出;黑龙江恐龙在台湾展出。3、照片第二组:黑龙江省出土的恐龙化石集锦:陈列在嘉荫恐龙博物馆中的恐龙化石骨架;陈列在伊春恐龙博物馆中的恐龙化石骨架;陈列在长春吉林大学博物馆中的恐龙化石骨架;陈列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中的恐龙化石骨架;陈列在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中的恐龙化石骨架;陈列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中的恐龙化石骨架;神州第一龙陈列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地质博物馆中的恐龙化石骨架。4、恐龙化石标本:霸王龙和鸭嘴龙的牙齿;鸭嘴龙胫骨一对。5、植物化石:硅化木;鹤岗煤矿产各种植物化石。6、模型:满洲龙骨架模型;霸王龙袭击鸭嘴龙模型;恐龙蛋模型;鸭嘴龙的脚印模型;恐龙的皮肤印痕模型。7、油画:白垩纪生态复原第二单元 猛犸之家单元说明:猛犸象生活在第四纪更新世。鹤岗境内曾多次多处出土猛犸象化石,说明这种古动物当年曾以此为家,十分兴旺。第一组 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组说明:中国东北的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又名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包含至少100种动物,其中部分已经绝灭,鹤岗市境内曾发现大量猛犸象、东北野牛等典型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第二组 猛犸象组说明:猛犸象是生活在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的长鼻类(象类)动物,现已绝灭。猛犸象体形巨大,身披长毛,能适应寒冷的气候环境,以植物为食。在距今1-4万年前,曾成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的狩猎对象。陈列品:1、大型画照:古人类狩猎猛犸象2、地图:猛犸象在世界的分布图;鹤岗市猛犸象化石产地分布图。3、照片:陈列在黑龙江省博物馆里的猛犸象;肇源三站出土的猛犸象在日本和台湾展出时的照片;西伯利亚冻土层中出土的猛犸尸体;猛犸象的皮、毛、肉;近年有猛犸尸体在北京、广州等地展出。4、画照:象的进化;古人类用猛犸象牙和猛犸象骨骼盖的房子;古人类用猛犸象牙和猛犸象骨骼制作的艺术品。5、资料:鹤岗市猛犸象化石出土的有关资料,如出土时的照片、产地照片、产地地层示意图。6、实物标本:猛犸象的门齿;猛犸象的臼齿;猛犸象的体骨。7、多媒体:认识猛犸象(猛犸象名称的由来;发现猛犸象的故事;从猛犸象的臼齿认知猛犸象的年龄)第三组 披毛犀组说明:披毛犀身体巨大,身披长毛,在距今1-4万年前,曾大量生活在黑龙江省,也是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的狩猎对象。陈列品:1、画照:欧洲古人类所绘的岩画披毛犀。2、地图:披毛犀和猛犸象在世界的分布图。3、照片:富拉尔基出土的披毛犀;富拉尔基出土的披毛犀在日本展出时照片。4、实物标本:披毛犀的臼齿、体骨、头骨第四组 奇蹄类、偶蹄类、食肉类及其它陈列品:1、文字配图或照片:奇蹄类(目)包括马、犀、獏、雷兽、爪兽等科,它们的后肢的趾数通常为奇数。松嫩平原常见的奇蹄类化石有披毛犀、普氏野马、蒙古野驴等。偶蹄类(目)包括骆驼、鹿、猪、牛、羊等,它们每只脚有二或四个脚趾(脚趾为偶数),松嫩平原常见的偶蹄类化石有东北野牛、原始牛、王氏水牛、普氏羚羊、大角鹿、野猪、骆驼等。食肉类(目)包括虎、狼、熊、鬣狗等,它们的牙齿锐利,主要以草食动物为食。这些种类的化石在松嫩平原都有发现。2、图表:马的进化3、实物标本:普氏野马、东北野牛、原始牛、王氏水牛、普氏羚羊、大角鹿、野猪、骆驼、熊、虎、狼、鬣狗、鱼、螺等化石。4、布景箱 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内容:前景置实物标本化石骨架一组:披毛犀、猛犸象、东北野牛、原始牛、王氏水牛、普氏野马化石骨架各一具,加环境布景和背景画,配幻影成像技术,使背景画中的动物能够奔跑、活动。5、游乐园白垩纪公园内容:采用庭院借景手法,将人造活体猛犸象和披毛犀置于庭院之中,与展厅中的猛犸骨架隔玻璃窗相呼应;游乐项目还有儿童钻进猛犸的肚子;成人骑披毛犀留影等。第三单元 鹤岗地下古河道遗迹单元说明:从航测照片和古地理研究知道,鹤岗市的地下有一条黑龙江的古河道遗迹,它使人们产生了利用古河道修一条“松黑运河”的想法。陈列品:1、照片航测照片(或复印件)图表或地图松花江河道在佳木斯和桦川悦来镇以下十分宽广。全新世初期(距今几千年以前),黑龙江曾一度由这一段河道通过。当时黑龙江从萝北名山西侧一直往南流,在汤原县和松花江汇合。后来黑龙江改道,由名山往东流到同江与松花江汇合。这次黑龙江改道在萝北境内留下了二级阶地、迂回扇、心滩、牛轭湖等古河道的遗迹。从地形图可以看出,从嘉荫县东侧往南流的黑龙江河道,如果不从名山折转东流,依着由北而南的大势,低洼地可直通松花江。有人建议顺此古河道开凿一条松黑运河,使松花江在萝北县与黑龙江相通,可以使佳木斯通往黑河的航运缩短500公里。资料:有关古河道的论文、照片。第三部分 青山秀水,资源宝库部分说明:自然赋予了鹤岗浑然天成的美景和富饶的资源。这里美在自然的山光水色;美在厚重的人文景观。大界江、大峡谷、大森林、大冰雪和富饶资源的集结,共同彰显了鹤岗宜居、宜游、宜业的滨水森林城市和旅游胜地的特质。第一单元 界江峡谷 神奇灵秀单元说明:黑龙江是世界第一大界江,也是世界流域面积第三大的江,为中国第三大江。黑龙江鹤岗段因其一江两岸的界江特性,吸引无数游客观一江春水,览两国风情。而浩瀚的江水又将内外兴安岭一分为二,形成了享誉中外的龙江峡谷。龙江三峡旖旎险秀,山夹水,水衔山,大峡套小峡,峡中还有峡。陈列品:1、图版:大界江:黑龙江流域鹤岗段230公里是全国仅有的没有污染河流之一,两岸自然生态环境保存极佳,一派青山绿林,令人心旷神怡。大界江风光组照。中俄两岸风情组照。2、图版: 黑龙江三峡:气势恢宏黑龙江三峡龙门峡、金龙峡、金满峡,全长45公里多。 龙门峡:从嘉荫河口到太平沟的新河口村,江面较窄,平均宽约1公里,最窄处仅300多米,水深50米左右。岸畔山势高耸,林木繁茂,江面水流湍急,势若潮涌,声如雷鸣。 龙门峡风光组照。 金龙峡:北起新河口,南到太平沟古镇,这段峡谷江面稍宽,最窄处在500米左右,深度平均为20多米,蜿蜒曲折。这段江面风光秀美,波光独秀,呈现出龙头、龙身、龙尾之态。此处还有峡中峡,即龙头峡、龙腾峡、龙凤峡。 金龙峡风光组照。 金满峡:穿过太平沟古镇就是闻名遐迩的金满峡,中方峻岭与俄方高峰连江峙立,是整个黑龙江水道最为险峻、壮观的大峡谷之一。 金龙峡风光组照。第二单元 原始森林 古木参天单元说明:鹤岗的森林面积广阔,林木蓄积量大,森林覆盖率达52.4%。境内天然红松母树林面积为27.1平方公里,古树平均树龄达160年左右,现仍有500多年前的老红松。陈列品:1、布景箱:(鹤岗的冬季原始林)内容:体现鹤岗西北部(小兴安岭南麓)山区,寒冬季节大雪覆盖时原始红松林的生态景观(可取金顶山附近桶子沟林场红松母树林生态景观)。环境是中、低山下部的缓坡地段,植物以红松为主(前景为实物,后面加背景画体现),林内偶见(间有)大青杨、榆树、枫桦、冷杉、椴树和水曲柳。动物主要是当地的毛皮兽:熊(在树洞中冬眠,若隐若现)、青鼬、猞猁、马鹿。鸟类为留鸟,有金雕、雀鹰、榛鸡、松鸡等。2、地图:鹤岗原始森林位置图3、照片:鹤岗原始森林照片一组(春夏秋冬景观、以及“林场职工采山产”、“游人喜爱天然氧吧”等不同内容)。4、图版:亚洲单体最大的红松母树林5、照片:红松母树林组照。6、图版:桶子沟植物园原始森林。7、照片:桶子沟原始森林组照。第三单元 奇山隽水 流光溢彩单元说明:鹤岗境内山水相连,奇山隽水亘古不息,涓涓流淌,使鹤岗土地丰腴,生机勃发第一组 山岭逶迤 景致奇险组说明:鹤岗的山威然、挺拔、险峻,冬季一身素裹,夏季一身碧绿,似不屈的汉子屹立在广袤的的土地上。陈列品:1、图版: 人间仙境金顶山:在桶子沟神秘的原始森林中,有一座以雄、奇、险、秀、美著称的山峰金顶山。金顶山主峰海拔848米,在满语里“金顶”是苍龙的意思。这里拥有距今3亿年的石林地质奇观,有数以万计的在几百岁的红松。 金顶山风光组图。 梵音缭绕的鹿林山:位于市区红旗路中段,呈南北走向,最高峰海拔230.40米。山的南端有一山泉,终年流淌,如一条丝带从西侧潺潺流过。此山以坐落于此的三宝寺和北普陀闻名。 鹿林山风光组图(含三宝寺、北普陀)。 游人如织五指山。每当晨雾退去,在市中心的南部便有一座高高的山峰,呈现在霞光里,这就是五指山的主山峰。占地26公顷,西侧是联绵起伏的山峦,东侧是温馨的草坪,登山远眺,市区景致尽收眼底。 鹿林山风光组图。第二组 河流纵横 多彩多姿组说明:鹤岗境内河流较多,水域总面积有75.7平方公里,河流总长808公里,主要河流有梧桐河、鹤立河、阿凌达河、嘉荫河、都鲁河等18条。陈列品: 1、图表:鹤岗境内河流水系图 2、图版:特色河流 梧桐河,鹤岗的母亲河:梧桐河是鹤岗境内第一大河,属松花江一级支流,为长流河。全长184公里,流域面积4565平方公里。梧洞河,不仅是百万鹤岗人民的母亲河,它更以其瑰丽的风光,丰茂的物产,成为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览胜的必选之地。假日,乘着轻舟惬意漂流,沿途连绵起伏的群山,莽莽林海,一泓清水,真正回归自然的原生态独特、神奇、壮美的景观,足以使所有游客感慨。 梧桐河风光组照 嘉荫河,夹带金子的河:嘉荫河位于鹤岗市北部,是黑龙江一级支流,是鹤、伊两市的界河。嘉荫河发源于小兴安岭山脉嘉荫山北麓及北影山东麓和南麓,是一条古老的山涧河流,其水道发源皆属鹤岗市境内山林,其流向由西向东注入黑龙江,全长120公里。嘉荫河流域多高山峻岭,流域面积2099平方公里,其中鹤岗境内786平方公里。 嘉荫河风光组照 都鲁河,纵贯萝北的河:都鲁河位于萝北县西部,是松花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大金顶子东侧与横道岭南麓之山间河谷,由北向南流经都鲁河屯,穿越萝北南部平原注入松花江,全长245公里。都鲁河中下游遍布着宝泉岭农场、共青农场、普阳农场和萝北团结镇的大片肥沃土地和绿色的田野,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让你品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赋予给你的美妙的精神大餐。 都鲁河风光组照 月牙湖,黑龙江畔的明珠:月牙湖,因酷似月牙状而得名。月牙湖坐落在绥滨县忠仁镇中兴村边的黑龙江畔。湖长约1500多米,宽处达300余米,水域面积40多公顷。这里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两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月牙湖周围,生长着一搂多粗的老柞树,树龄达数百年,虬枝横逸,见证着月牙湖的沧桑。湿地面积达80多公顷,这里有长满青草的塔头墩子,大片芦苇,东北三宝之一的乌拉草等草本植物。每到春夏之际,蒲公英、芍药、马莲花、野百合等野花便争奇斗艳、鸟语雁鸣、蛙鼓虫吟,如琴瑟和鸣,好似一幅原生态的风俗画。 月牙湖风光组照第四单元 冰雪之城 魅力四射单元说明:冰雪,是这座城市的又一大特色,是自然的恩赐。这里有松鹤滑雪场、萝北凤凰山滑雪场、十里河龙呤湖滑雪场惊险刺激;天水湖公园每年一届冰灯游园会中,冰灯、雪雕、滑冰、垂钓让您在冰雪游乐中陶冶情操,享受冰雪文化。陈列品1、图版: 冬季风光组图。 滑雪场风光组图 冰灯游园组图第五单元 物种多样 资源宝库单元说明: 森林能涵养水源,改善人居环境,鹤岗的原始林是资源宝库,不但隐藏有丰富的木材、药材、山珍,还有许多珍贵的鸟类和兽类。第一组 名贵树种组说明:红松、黄菠萝、水曲柳、核桃秋、椴树、云杉等高大的乔木都是鹤岗原始森林中的名贵树种陈列品:1、图版:(认识红松)红松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它不畏严寒,冬季仍郁郁葱葱;树干通直,材质优良,适于做建筑用材。鹤岗市各林区均有红松分布。2、照片:高大的红松树;红松母树林;5针一束的树叶(特写);树枝上的球果(特写);红松开花(特写);用于建筑物上的红松树干;采松子;苗圃中的红松幼树3、标本实物红松的树干木段(上端斜着剖开一部分,以便观众看清其材质和年轮)。红松的枝叶。红松的球果(松塔)。红松的种子(松子)。红松的花粉(松花粉)。4、图版:(三大硬阔及其他)5、照片:黄菠萝照片,水曲柳照片,核桃秋照片。6、标本实物:黄菠萝、水曲柳、核桃秋的木段;各树木的枝叶、花、果实、种子。7、照片:椴树照片;8、标本实物:椴木树干标本实物;椴树开花的枝叶;椴树蜜,椴木做成的菜板菜墩;第二组 林副产品:陈列品:1、图板:名贵药材较珍贵的有山人参、鹿茸等;产量较多的有独活、黄苠、黄柏、党参等十多种。照片:山人参、鹿茸、鹿胎、鹿尾、鹿鞭、熊胆、麝香,独活、艾叶、来服子、黄苠、黄柏、党参、桔梗、大力子、五味子、苍术、赤芍、玉竹、车前子2、实物标本:山人参、鹿茸、鹿胎、鹿尾、鹿鞭、熊胆、麝香,独活、艾叶、来服子、黄苠、黄柏、党参、桔梗。3、图板:鹤岗的山野菜和野生菌很多,黑木耳年产5万斤左右,蘑菇年产约20万斤,是林区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照片:人工培育黑木耳;生长在野外的山野菜和野生菌;采收山产。4、实物标本:各种山野菜和野生菌5、图表:鹤岗的山野菜和野生菌名录;黑木耳除野生外,还进行了人工培育;蘑菇有猴头、松蘑、花脸蘑等多种。元蘑较为名贵,榛蘑产量最多。鹤岗年产干榛蘑l万斤左右。山野菜有十多种:有蕨菜、黄瓜香、刺嫩菜、黄花菜、明叶菜 (中药桔梗的幼芽)、婆婆丁(学名蒲公英)、柳蒿芽、苦菜花(苣麻菜)、小根蒜、苋菜、车前草和灰菜。第三组 多种鸟兽组说明:鹤岗现有兽类22种,有地栖鸟类34种。另有夏候鸟5种,冬候鸟3种,猛禽9种。能在小兴安岭过冬的兽类,其毛皮的保暖性都很好,如青鼬、雪兔等,它们大多已受到国家的保护。陈列品:图板一 兽类1、图表:鹤岗兽类名录2、实物:几种兽类的实物剥制标本3、照片:黑熊,青鼬、雪兔、花鼠;少数民族在狩猎。图板二 留鸟4、文字:冬季原始林中的鸟类是留鸟,它们不随季节迁徙。5、实物:榛鸡(飞龙鸟)、松鸡、雀鹰、金雕的剥制标本。6、照片:榛鸡、黑琴鸡、雀鹰、金雕等留鸟的照片。图板三 猛禽7、文字:鹤岗的猛禽有鹰隼、金鹏、山鹰、鱼鹰、鹞鹰、雀鹰、猫头鹰、林鹗、雪鹗。 8、照片:猛禽照片一组。9、实物:猫头鹰、林鸮、鹰隼。第四部分 鱼米之乡,候鸟乐园部分说明: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物产丰富,并以鱼米之乡著称。沼泽湿地为候鸟提供了绝佳的迁徙环境。第一单元 特色鱼类单元说明:鹤岗市有鱼类资源10科38种,出产珍贵的江海回游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人工养鱼也发展很快。第一组 鲟鱼和鳇鱼(三级标题)组说明:鲟鱼和鳇鱼是黑龙江特产的鱼类,属于软骨硬鳞鱼,有鱼类的活化石之称。陈列品:1、图版:(图片配文字:)鳇鱼名称的来历;鲟鱼和鳇鱼怎样区分;鲟鱼和鳇鱼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鱼类的进化示意图。2、照片:江上捕鳇;鳇鱼出水3、实物标本:鲟鱼和鳇鱼的剥制标本、泡制标本第二组 大马哈鱼组说明:大马哈鱼又名鲑鱼,是黑龙江特产的一种回游性鱼类,生态习性独特,经济价值很高。陈列品:1、图版:文字:大马哈鱼有回游习性,它生“在江里,长在海里”,在黑龙江及其支流中产卵,然后顺着江水流到海里生长3年,成年后再溯江而上,回到出生地产卵。图片:大马哈鱼回游路线图。照片:大马哈鱼的人工放养。2、图版:图片:大马哈鱼鱼籽的营养价值。照片:大马哈鱼的鱼籽(特写);鱼籽罐头。3、实物标本:大马哈鱼的剥制标本、泡制标本。4、小型布景箱配幻影成像:成群的大马哈鱼激流勇进,溯江而上,回老家产卵。第三组 冷水性鱼类组说明:冷水性鱼类是高纬度地区和高寒山区的一类特殊群体,除了其经济价值,在科研方面还有特殊意义。陈列品:1、图表:冷水性鱼类的特征和代表种鹤岗的鱼产种类一览表属于西北山区的鱼类有4科5种:鲑科细鳞;鲤科银鲫、柳根;塘鲤科葛氏鲈塘鲤(老头鱼);七鳃鳗科日本七鳃鳗(七星子);属于东南三江平原水域的鱼类有10科36种:鲑科哲罗、白鲑(雅巴沙);鲤科鳞鲤、鲵鲤、青鱼、草鱼、黑龙江马口鱼、雅罗鱼长春鳊(鳊花)等。2、照片:鹤岗产冷水性鱼类:青鱼、草鱼、黑龙江马口鱼、雅罗鱼等。3、实物标本:鹤岗产冷水性鱼类代表种浸制标本:青鱼、草鱼、黑龙江马口鱼、雅罗鱼。4、图表:鹤岗产冷水性鱼类一览表(含名称、习性、特点、产地、素描图、照片)。第四组 三花五罗和四大家鱼组说明:三花五罗是鹤岗渔业生产的主要品种,鹤岗市鱼类的人工养殖近年已有较大的发展。陈列品:1、图版:三花五罗三花五罗是黑龙江和松花江八种优良鱼类的名称,三花是:鳌花、鳊花、鲫花;五罗是哲罗、法罗、雅罗、铜罗、胡罗。2、照片:三花五罗的照片(或线条图)。3、实物:三花五罗的浸制标本。4、图版: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鰱鱼和鳙鱼是产量高、效益好,适于人工饲养的四种鱼类,俗称四大家鱼。5、照片:四大家鱼的照片(或线条图)。6、实物:四大家鱼的浸制标本。7、图版:鱼类的人工养殖。鹤岗市总水面119 500亩,其中可养鱼水面19 108亩,已养鱼水面7 889亩;在建的精养鱼塘约2万亩。人工养鱼事业始于1974年。8、照片:鱼类的人工养殖现场照9、幻影成像:三花五罗水中游(观众可以伸手抓,但抓不着。同时以声音匹配,帮助观众认识这几种鱼)第二单元 优质大米单元说明:鹤岗市平原广阔,黑土优良,出产无污染的优质大米,全国闻名,出口畅销。第一组 水稻的生长环境陈列品:1、照片:农场耕作照片、农场丰收照片、喷灌照片、水渠与水利设施照片2、实物:肥沃的黑土(标本箱)第二组 稻种的改良鹤岗种业已形成品种选育、试验、繁殖、加工、检测、营销等完整的产业化体系,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在农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保证作用,不仅满足本地需要,还作为商品大量外销。现已建成3个生态区,3个积温带新品种试验基地12个,面积12公顷,每年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其中玉米品种60个,大豆品种80个,水稻品种60个,经济作物品种10个,然后经田检,筛选出适合鹤岗市栽培主栽品种及搭配品种。陈列品:1、 实物:优质稻种标本2、 实物:历史各时期优质稻种标本第三组 优质大米与著名品牌陈列品:1、实物:优质大米;著名品牌的奖牌、证书第三单元 沼泽湿地单元说明: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肺”这里生长大量的动植物保存了良好的生物多样性。是世界级的绿色珍宝。第一组 沼泽湿地地球之肺组说明:湿地包括沼泽和江河湖泊等水域,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中隐藏着丰厚的生物资源。也是世界候鸟的重要过境地和栖息地。第二组 鹤岗的沼泽湿地组说明:鹤岗的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萝北县的南部,绥滨县东部,这里沼泽发育,湿地宽广,是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一部分。陈列品:1、地图:鹤岗市沼泽湿地分布图鹤岗沼泽湿地中的植物主要为水草,如芦苇、蒲草,小叶樟、苔草、乌拉草。湿地在保持生态平衡、调节气候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重要作用。2、照片:沼泽美景;沼泽中的水禽;游客特写; 3、布景箱沼泽湿地景观内容:前景固定,背景不断变化,有成群的候鸟迁飞。整个景箱草场占20%,湿地占80%,各居一侧。草场以鲶鱼哈优质草场夏季景观为参照,山麓草场放牧地,背景画上稍远处为平原,平原上有农田和杨树防护林。草场上有各种草本植物,也有少量灌木,草场景箱展现茂盛牧草和平原草场上的动物;景箱的另一侧为沼泽湿地,展现苇草;水中有踏头墩子、芦苇、蒲草,重点展示水禽,如:丹顶鹤、白枕鹤、灰鹤、天鹅、白鹳、黑鹳、鸳鸯、鹭鸶、鸿雁、豆雁、野鸭、鸬鹚、水鸡、鹬鸟第四单元 候鸟迁徙 单元说明:随着鹤岗自然生态的良好保护,愈来愈多候鸟来此繁衍生息,堪称“候鸟乐园”。第一组 候鸟与留鸟组说明:夏季飞来繁殖的鸟叫夏候鸟,如丹顶鹤、燕子;冬季飞来越冬、春季北去繁殖的鸟叫冬候鸟如苏雀、兰大胆。陈列品:1、照片:候鸟迁飞,家燕归来。2、图表:鹤岗市的代表性鸟类一览表夏候鸟有“黄腚颏”、“红腚颏”、“黑老虎”、“烙铁背”、“燕子”。冬候鸟有苏雀、兰大胆、黄雀等。 留鸟有猫头鹰、林鸮、鹰隼、榛鸡(飞龙鸟)、黑琴鸡3、鸟类标本:鹤岗市主要夏候鸟标本:“黄腚颏”、“红腚颏”、“黑老虎”、“烙铁背”、“燕子”。鹤岗市主要冬候鸟标本苏雀、兰大胆、黄雀鹤岗市主要留鸟标本:猫头鹰、林鸮、鹰隼、榛鸡(飞龙鸟)。第二组 候鸟的迁徙陈列品:1、图片:候鸟迁徙路径图。2、照片:候鸟迁徙胜况。第三组 鹤岗的珍稀水禽组说明:鹤岗湿地中的水禽很多,受国家保护的1、2级鸟类至少有7种。陈列品:1、图版:鹤岗湿地中较常见的水禽照片一组:丹顶鹤(1级)、白枕鹤(1级)、灰鹤(2级)、天鹅(2级)、白鹳(1级)、黑鹳(1级)、鸳鸯(2级)。照片二组:其他水禽:鹭鸶、鸿雁、豆雁、野鸭、鸬鹚、水鸡、鹬鸟、沙锥、翠鸟。2、图板:关于名贵鸟类的误传。丹顶鹤:丹顶鹤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它因为头上有个红宝石一样的红色冠而得名。丹顶鹤寿命可达五六十年。古人常把丹顶鹤与松树画在一起,起名叫“松鹤延年”,其实,丹顶鹤不可能停在松树上,因为它们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照片:丹顶鹤特写:起舞,育雏,产卵等多幅画照:松鹤延年图;鸳鸯: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因为它经常成对游荡于水面,人们常以它象征坚贞的爱情。实际上,根据我国鸟类学家的观察研究,鸳鸯在不幸丧偶以后,经过一段时间,仍然会择偶交配,繁育后代。照片:鸳鸯戏水3、实物标本:丹顶鹤和鸳鸯的剥制标本结 束 语鹤岗市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优良,物产丰富而资源厚重,面对这片物华天宝的家园,我们展示给大家的自然陈列,仅只摘取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几点特色。我们很想通过对家乡的认知、探讨和展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