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简介.doc_第1页
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简介.doc_第2页
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简介.doc_第3页
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简介.doc_第4页
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简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课程简介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二九年十一月117目 录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简介5遥感实习课程简介6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测量课程简介7航空与航天成像技术课程简介8遥感图像解译课程简介9空间信息可视化课程简介10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简介11虚拟现实技术课程简介12模式识别课程简介13微波遥感课程简介14摄影测量学课程简介15数字摄影测量学课程简介16数字摄影测量实习课程简介17地图学基础课程简介18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载导航课程简介2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简介21工业测量课程简介22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简介23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简介24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课程简介25空间数据库原理课程简介26空间分析与辅助决策课程简介27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简介28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简介29GIS工程与实践课程简介30GIS课程设计与实习课程简介31不动产测量与管理课程简介33专业英语阅读课程简介34工程统计学课程简介36城市可持续发展导论课程简介37城市空间信息学课程简介39城市灾害应急与管理课程简介40交互式数据语言(IDL)课程简介41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简介42城市规划课程设计课程简介43城市经济学课程简介45土地资源管理学课程简介46土地资源管理实习课程简介47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简介48数字测图实习课程简介50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简介52大地测量计算与实习课程简介54工程测量学课程简介56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课程简介57变形监测数据处理课程简介58测绘工程监理学课程简介59AutoCAD应用课程简介60数字与模拟电路课程简介62数据通信技术课程简介63电子测量仪器学课程简介64海洋测绘课程简介65LBS技术与应用课程简介66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简介67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课程简介68地球重力学课程简介69地球潮汐与自转课程简介70卫星重力学课程简介71数学物理方程与特殊函数课程简介72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简介73最优化方法课程简介74地球物理综合实习课程简介75误差理论课程简介76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简介77张量分析与弹性力学课程简介78地球物理学原理课程简介79地球物理学原理课程设计课程简介80地震学课程简介81地震勘探课程简介82地电学课程简介83地热学课程简介84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简介85场论课程简介86地磁学课程简介87普通地质学课程简介89地质野外实习课程简介90勘探地球物理课程简介91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与处理实习课程简介92地震台站考察、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实习课程简介93地球内部物理课程简介94测绘学概论课程简介95地壳形变课程简介96地壳形变课程设计课程简介97MATLAB课程简介98FORTRAN课程简介99普通天文学课程简介100天体力学课程简介101卫星测高技术及应用课程简介102物理海洋学课程简介103GPS原理及其应用课程简介104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课程简介106GPS测量与数据处理课程简介107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课程简介108卫星导航定位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简介110卫星导航定位算法与程序设计实习课程简介111卫星应用概论课程简介112组合导航课程简介113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简介114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课程简介115高等测量平差课程简介116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 08000362、课程名称遥感原理与应用Remote Sensing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地球物理专业4、学分:2.5 修读期:一学期5、课程组负责人闫利 测绘学院 教授6、课程简介本文主要介绍遥感的发展历史,遥感的应用;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遥感传感器及成像原理;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知识;遥感图像的几何处理;遥感图像辐射处理;遥感图像判读;遥感图像自动识别分类以及遥感技术的应用。 通过学习本文,可以基本掌握遥感图像成像原理和遥感图像处理原理和方法,了解遥感的应用领域以几种典型应用的原理和处理流程,具备进一步深入学习遥感及相关课程的能力。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多媒体演示遥感图像处理软件。8、成绩考评考核形式: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9、指定教材遥感原理与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孙家柄,2003。10、参考书目1遥感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梅安新等,2002。2遥感影象地学理解与分析,科学出版社,周成虎等,2001。遥感实习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 13001622、课程名称遥感实习Remote Sensing Practice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1 ; 修读期:一学期(2 周)5、课程负责人闫利 测绘学院 教授6、课程简介了解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构成与主要功能,消化和理解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算法以及数据处理流程,初步具备承担遥感图像处理以及相关任务的能力。通过对ERDAS软件的学习和实习操作,基本掌握ERDAS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作业流程,加强多源遥感影像的认知,重点掌握遥感图像的输入/输出、遥感图像增强、几何纠正、遥感图像融合、遥感图像分类方法以及软件操作,对遥感图像的应用进行一般了解。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上机实习:14 天/ 2 周8、成绩考评考核形式:实习操作,50分。每一项实习完成后,指导教师现场检查结果并评议打分。实习报告,50分,任选实习内容3至10中的任意一个题目,书写实习报告。9、指定教材ERDAS IMAGINE 遥感图像处理方法(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安荣等编著,2003。10、参考书目1遥感原理与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孙家柄, 2002 。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测量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 08006732、课程名称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测量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ry Surveying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2 修读期:一学期5、课程负责人邓非 测绘学院 讲师6、课程简介计算机视觉是在图像处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从信息处理的层次了解视觉信息的认知过程,掌握视觉信息处理的计算理论、表达与计算方法;包括图像特征提取,摄像机定标,立体视觉,运动视觉,物体建模与识别方法以及距离图像分析方法等。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多媒体演示计算机视觉系统的主要处理过程。8、成绩考评 考核形式:考试 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9、指定教材计算机视觉(第一版),科学出版社,马颂德 张正友,1998 10、参考书目1机器视觉(第一版),科学出版社,贾云得, 20002计算机视觉:一种现代的方法(第一版),电子工业出版社,林学言,王宏 等译, 2004 3 图像处理、分析与机器视觉(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艾海舟、武勃 等译,2003航空与航天成像技术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 08000332、课程名称航空与航天成像技术Air and Space Imaging Technology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2 修读期:一学期5、课程负责人闫利 测绘学院 教授6、课程简介航空航天成像技术是摄影测量与遥感课程体系中关于机载和星载成像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航空航天成像技术,掌握航空航天摄影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具有编制航摄计划的能力,为从事航空摄影奠定基础。要求学生掌握航空航天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航空成像系统、航天成像技术,特别是立体成像技术,能够编制航摄计划;基本了解多种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成像过程,基本掌握遥感图像质量评定的原理和方法。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课间实习:4学时,数码摄影。8、成绩考评考核形式:考试 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9、指定教材航空与航天成像技术,自编教材。10、参考书目1 宣家斌,航空与航天摄影技术,测绘出版社,1992年遥感图像解译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 08006692、课程名称遥感图像解译Remote Sensing Image Interpretation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2 修读期:一学期5、课程负责人闫利 测绘学院 教授6、课程简介遥感图像解译是一门遥感理论和遥感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课程,特别是目视解译的经验性很强,涉及的专业范围较宽。通过学习遥感图像解译的原理和方法,初步具备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能力,具有制作分类专题图的能力,进一步理解遥感图像计算机自动分类的原理和过程,了解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原理,初步具备解决遥感土地祥查、遥感土地变更调查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遥感图像解译的原理和过程,重点掌握多源遥感影像特点、遥感影像元数据、地物影像特征、解译标志、解译过程,基本掌握多光谱遥感影像的解译,了解遥感影像解译在地学中的应用。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课间实习:6学时,多源遥感影像认知、地物反射光谱测定、遥感图像解译。8、成绩考评考核形式:考试 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9、指定教材遥感影象地学理解与分析,科学出版社,周成虎等,200110、参考书目1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与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濮静娟,19922 遥感原理与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孙家柄,2002 。3 遥感物理,北京大学出版社,徐希儒,2002。空间信息可视化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 08008522、课程名称空间信息可视化 Spatial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2 修读期:一学期5、课程组负责人邓非 测绘学院 讲师6、课程简介空间信息的可视化是现有计算机可视化技术的具体应用,是以地理环境作为依托,强调的是地理认知与分析,透过视觉效果,探讨空间信息所反映的规律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从可视化处理的层次了解空间信息的认知过程,掌握空间信息可视化处理的计算理论、表达与计算方法;包括散点数据场、标量场、矢量场可视化技术,体数据可视化技术,地形可视化技术,地理虚拟现实建模语言GeoVRML等等。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多媒体演示空间信息可视化系统的主要处理过程。8、成绩考评 考核形式:考试 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9、指定教材自编教材10、参考书目1科学计算可视化导论(第一版),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李晓梅, 19962GIS环境下的空间分析和地学视觉化(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江斌 黄波 陆锋, 2002 3 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模型及其可视化(第一版),科学出版社, 李霖 吴凡,20054 空间信息可视化(第一版),测绘出版社,王建华著,2002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13002062、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3、授课对象 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2.5 修读期:一 学期5、课程负责人: 李妍 测绘学院 讲师6、课程简介 掌握数字图像的概念、数字图像表示和数字图像获取方法,掌握图像增强、正交变换、图像分割与描述的方法等内容,基本掌握退化图像的复原和图像压缩方法,为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实践环节以上机实习为主(MATLAB编程),主要内容有:1)图像显示及图像变换 3学时2)图像增强 2学时3)图像恢复和重建 2学时4)图像分割、目标表达和描述 5学时8、成绩考评考核形式:考试 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9、指定教材图像处理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章毓晋,1999。10、参考书目1 数字图像处理,电子工业出版社,Rafael C. Gonzalez,阮秋琦译,2003。2 数字图像处理,电子工业出版社,Kenneth R. Castleman,朱志刚等译,2002。虚拟现实技术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 08006202、课程名称虚拟现实技术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2 修读期:一学期5、课程负责人邓非 测绘学院 讲师6、课程简介虚拟现实一直是信息领域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热点方向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除了要了解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结构、分类以及相关软硬件,还应从理论上掌握真实图形的绘制原理和重要方法、基于图象的建模和绘制以及碰撞检测技术等。能完成相关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另外要能够阅读相关中外文献,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最新动态发展趋势及其应用。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多媒体演示虚拟现实系统的主要处理过程。8、成绩考评 考核形式:考试 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9、指定教材虚拟现实基础及实用算法(第一版),科学出版社,石教英,200210、参考书目 1虚拟现实系统(第一版),科学出版社,张茂军, 20012虚拟现实技术及编程技巧(第一版),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张秀山 ,19993OpenGL程序设计(第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乔林 费广正,20004虚拟现实的技术及其应用(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曾建超,俞志和, 19965 计算机图形学(第三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孙家广等,2000模式识别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08006262、课程名称模式识别 Pattern Recognition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2 ;修读期:一学期5、课程组负责人刘进 测绘学院 讲师6、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模式识别理论、方法及应用。本课程是学习如何是用计算机来实现人的模式识别能力,了解并掌握特征提取和选择,以及分类决策的内容。主要掌握统计模式识别,在此基础上,了解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数学、支持向量机等理论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多媒体演示。8、成绩考评考核形式:考试 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9、指定教材边肇祺,张学工等,模式识别,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0、参考书目1边肇祺,模式识别,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2 蔡元龙,模式识别,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6。3J. P. Marques de sa著;吴逸飞译,模式识别:原理、方法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微波遥感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 08006772、课程名称微波遥感Microwave Remote Sensing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学生4、学分:2 修读期:一学期5、课程负责人:周春霞 测绘学院 讲师6、课程简介本课程为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主要讲授微波遥感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系统、微波图像的几何特点和信息特点、微波图像的校准定标、构像方程和几何校正方法、雷达图像的测图方法、目标定位方法、干涉测量方法和差分干涉测量原理,微波图像的目视解译和计算机分析、微波图像的应用等知识。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多媒体演示相关图片和软件,并结合习题课开展讨论。8、成绩考评考核形式:考试 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9、指定教材微波遥感原理(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舒宁,200310、参考书目1微波遥感(第一版),科学出版社,F.T.乌拉比等,19882雷达干涉测量-原理与信号处理基础(第一版),测绘出版社,廖明生等,2003摄影测量学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 08006822、课程名称摄影测量学Photogrammetry3、学分:3 修读期:一学期 4、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学生5、课程负责人:徐芳 测绘学院 副教授6、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摄影测量学的理论与方法,并能够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教学的主要内容有:摄影测量的内涵,摄影测量的基础知识,解析摄影测量原理与方法,摄影测量测图方法,双像解析摄影测量,全数字摄影测量原理及数字地面模型的概念,像片纠正的概念,摄影测量外业的有关知识,区域网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原理与方法,数字微分纠正概念,重点掌握中心投影构像方程。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上机,像片判读与调绘,编程。8、成绩考评考核形式: 考试 平时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70%9、指定教材摄影测量学(测绘工程用)(第1版),武汉大学出版社,王佩军,徐亚明,200410、参考书目张剑清,潘励,王树根编著:摄影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朱肇光,孙护,崔炳光编著:摄影测量学,测绘出版社,1995年第2版。李德仁,周月琴,金为铣编著:摄影测量与遥感概论,测绘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数字摄影测量学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 08005782、课程名称数字摄影测量学Digital Photogrammetry3、学分:2 修读期:一学期 4、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学生5、课程组负责人:徐芳 测绘学院 副教授6、课程简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深入了解数字摄影测量的原理,掌握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整个教学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容易学以致用。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摄影测量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当代摄影测量的若干典型问题。数字影像获取与重采样,数字影像解析基础:内定向。数字影像特征提取与定位算子:点特征提取算法,线特征提取算子,定位算子。影像匹配基础理论与算法:影像相关原理,金字塔影像相关,数字影像匹配基本算法,最小二乘影像匹配,特征匹配,整体匹配。数字微分纠正:框幅式中心投影影像的数字微分纠正,线性阵列扫描影像的数字纠正。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上机,编程。8、成绩考评考核形式: 考试 平时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70%9、指定教材张祖勋,张剑清:数字摄影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0、参考书目张剑清,潘励,王树根编著:摄影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陈鹰编著:遥感影像的数字摄影测量,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数字摄影测量实习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 13001662、课程名称数字摄影测量实习Digital Photogrammetry Practice3、学分:1 ;修读期:一学期 (2周) 4、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5、课程组负责人徐芳 测绘学院 副教授6、课程简介 摄影测量学是通过摄影和随后对光学像片的加工与处理或对数字像片的图像处理,获取被测物体的空间位置及形状。 通过该课程的实习,加深学生对摄影测量原理及方法、过程的理解,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熟练地掌握有关摄影测量软件的使用,并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空间,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上机,像片判读与调绘,编程。8、成绩考评 考核方式:实习过程中考查。像片的判读与调绘:检查学生是否实地调绘,检查成果的完整、整洁、正确性;数字摄影系统:让每一位学生实际操做,检查学生是否掌握ViirtuoZo的生产流程。编程:检查学生是否自己完成编程,当场查看学生的程序及运行结果。 评分标准:平时:30%, 报告:30%, 考核:40%。9、指定教材摄影测量学(测绘工程用)(第1版),武汉大学出版社,王佩军,徐亚明,2004数字摄影测量学(第1版),武汉大学出版社,张祖勋等,200210、参考书目VirtuoZo系统操作说明书张剑清,潘励,王树根编著:摄影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朱肇光,孙护,崔炳光编著:摄影测量学,测绘出版社,1995年第2版。李德仁,周月琴,金为铣编著:摄影测量与遥感概论,测绘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地图学基础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 08006382、课程名称 地图学基础 Cartology3、授课对象 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3, 修读期:一学期5、课程负责人:乔俊军 测绘学院 高级工程师6、课程简介地图学基础是测绘工程专业必修课之一,是由地图投影、普通地图编制、专题地图编制、地图设计、地图整饰、地图数学模型、地图制印和地图分析与应用等多门课程组合而成的综合性学科,是测量成果的直观反映和最终体现,因此本课程在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对于测绘工程的学生,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地图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地图学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为今后在城市、区域、交通、环境、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学和空间信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所以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侧重,主要学习大比例尺普通地图的编制,突出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表示方法、地图符号设计、地图色彩设计、地图数据使用等内容,掌握数字地图中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地图绘制技术。同时对中、小比例尺地图的制图综合和专题地图、地图集的设计编制、地图电子出版也需有一定的了解。而地图数学模型、地图分析及应用可作为自学内容。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教学实习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教学实习主要是上机实习。实习内容主要以最常用的地图软件ArcGIS和Coreldraw为主,学会并掌握运用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来设计和编制地图。上机实习共安排12学时,制图数据的前期处理4学时,地图符号和色彩的设计4学时,数字地图的设计和编绘4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实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科学探索与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对地图制图原理、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8、成绩考评考核形式:考试 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9、指定教材1 祝国瑞等编著.地图学.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10、参考书目1 胡毓钜,龚剑文,黄伟编著.地图投影.北京: 测绘出版社, 19812 祝国瑞,郭礼珍,尹贡白,徐永利编著.地图设计与编绘.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3 黄仁涛,庞小平,马晨燕编著.专题地图编制.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4兪连笙,王涛编著.地图整饰.北京: 测绘出版社, 1995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载导航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 08018122、课程名称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载导航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Vehicle Navigation曾用课程名称:电子地图和导航曾用课程名称英文名称:Digital Navigation Map and Vehicle Navigation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2 修读期:一学期5、课程组负责人朱敦尧 GNSS中心 教授6、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智能交通和车载导航系统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远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智能交通系统中信息感知、信息收集、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对车载导航系统的技术体系和构成有初步理解。学生还将掌握导航电子地图的数据结构、存储格式以及导航系统的相关算法。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体验车载导航系统的实地驾驶,参观有关车载导航系统高科技企业和研究所。8、成绩考评考核形式: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9、指定教材智能交通系统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John C. Miles 陈干主编,王笑京译2007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08004952、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Design3、学分:3 修读期:两学期4、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5、课程组负责人李军 测绘学院 副研究员6、课程简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地球物理和测绘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对象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掌握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向对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系统的特性、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技术、类的定义以及对象的封装、友元、重载、继承与类的派生、多态性与虚函数、类属等。7、实践环节与辅助学习活动多媒体演示, 上机实习15学时。8、成绩考评考试形式:考查;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9、指定教材及参考书目王育坚 编,Visual C+ 面向对象编程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Meiler Page-Johes编,面向对象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10、网上资源/en/index.html/dl/oosdw3/工业测量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08004052、课程名称工业测量Industrial Surveying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 1.5 修读期 :一学期5、课程负责人 :徐亚明 测绘学院 教授6、课程简介工业测量是继“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和“数字图像处理”后的一门专业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业测量的设备、应用领域和发展现状,掌握工业测量的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主要内容是:工业测量方法及其选用的基本原则,基于测角仪器的工业测量,结构光工业测量,工业摄影测量,工业测量的应用实例等等。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2学时,参观工业测量系统。8、成绩考评 考核方式:课堂测验、期末考试。 评分标准:课堂测验30%,期末考试70%,按百分制进行评定。9、指定教材:工业测量冯文灏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0、参考书目1数字图像处理,武汉大学出版社,贾永红编著,2003 。2近景摄影测量,武汉大学出版社,冯文灏编著,2002。3数字摄影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张祖勋等编著,2001。4基于图像的精密测量与运动测量,科学出版社,于起峰编著,2002。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08001032、课程名称网络信息安全Network Security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2,修读期:一学期5、课程负责人张涛 测绘学院 工程师6、课程简介网络信息安全是测绘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内容涉及网络安全基础、防火墙技术、计算机病毒、特洛伊木马以及缓冲区溢出等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问题。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网络深层知识,数据加密技术,网络安全薄弱环节的存在,以及如何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网络攻击与防范实践8、成绩考评考试形式:考试 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9、指定教材刘东华,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0、参考书目(美)马克西姆,无线安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韩希义,计算机网络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网上资源/search?hl=zh-CN&q=%E7%BD%91%E7%BB%9C%E4%BF%A1%E6%81%AF%E5%AE%89%E5%85%A8&btnG=Google+%E6%90%9C%E7%B4%A2&lr/search?hl=zh-CN&q=security&lr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08005612、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 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2 ,修读期:一学期5、课程组负责人虞晖 测绘学院 副教授6、课程简介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计算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学科,其基本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今后从事地学数据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图形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计算机图形生成与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使用和构建基本的图形应用软件,为进一步学习相关新技术或从事相关工作提供准备。7、实践环节与辅助学习活动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上机实践、课后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上机题和作业题在上完相关内容后布置。8、成绩考评考试形式:考试 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9、指定教材及参考书目孙家广等,计算机图形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唐泽圣等,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Donald Hearn, M. Pauline Baker, Computer Graphics-C Version,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唐荣锡等,“计算机图形学教程”,科学出版社,1998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08005662、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数据库Data Structure and Database3、授课对象 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3 ,修读期:一学期5、课程负责人虞晖 测绘学院 副教授6、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结构与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与问题解决方法, 提高编程水平。掌握常见的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的使用和开发方法, 了解地图空间数据库的特性。7、实践环节与辅助学习活动多媒体演示, 上机实习15学时。8、课程考核考试形式:考查 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9、指定教材及参考书目严蔚敏等编,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黄国喻,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刘方鑫,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0、网上资源网址//空间数据库原理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08010582、课程名称空间数据库原理Spatial Database 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2,修读期:一学期5、课程负责人李军 测绘学院 副研究员, 虞晖 测绘学院 副教授6、课程简介空间数据库原理是地球物理和测绘工程专业的选修课,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空间数据库的产生背景、功能、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懂得如何利用空间数据库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熟悉基本概念,掌握空间数据模型的分析方法;重点掌握空间数据库设计的要点。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无8、成绩考评考核形式:考查,上机实习40%期末成绩占60%9、指定教材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张新长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年10、参考书目1空间数据库,美 Shashi Shekhar,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2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第二版),美 Michael N. DeMers ,武法东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空间分析与辅助决策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08005742、课程名称空间分析与辅助决策Spatial analysis and Auxiliary decision-making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3 ,修读期:一 学期5、课程负责人:罗年学 测绘学院 教授 ,邹进贵 测绘学院 副教授6、课程简介空间分析包含空间数据的空间特性分析与非空间特性分析,其目的在于获取和传输空间信息。空间分析研究和应用的关键在于空间模型的建立,本课程包含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分析的基本概念,空间分析的数学基础,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统计分析、网络分析、DEM表面建模及精度分析、三维地形分析、小波分析等,为辅助决策提供空间决策支持,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空间分析的基本概念,各种分析模型和空间决策支持的方法。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涉及到的地理信息系统理论较多,因此为了更好地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可以安排6个学时左右的参观实习和演示,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8、成绩考评考核形式:考试(笔试 开卷 ) 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9、指定教材空间分析建模与原理,科学出版社,朱长青,史文中,2006年5月10、参考书目1 GIS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张成才,秦昆,卢艳,孙喜梅,2004年10月2 空间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郭仁忠,2001年10月第二版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08006332、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Principle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2.5,修读期:一学期5、课程负责人罗年学测绘学院 教授,陈雪丰 测绘学院 副教授 6、课程简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课程,本课程在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讲授空间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空间数据采集和质量控制、空间数据处理、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空间信息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内容。旨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主要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为后续的GIS课程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无8、成绩考评考核形式:考试,平时作业3次,占总成绩30%,考勤,占总成绩1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60%。9、指定教材地理信息系统教程(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胡鹏等,2002年版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08006472、课程名称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Principles of Web-bas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2,修读期:一学期5、课程负责人罗学年 测绘学院 教授6、课程简介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是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对象技术、基于C/S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基于B/S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网格地理信息系统等。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技术开发方法,掌握现有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平台特点,初步了解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无8、成绩考评考核形式:考试,平时作业2次,占总成绩30%,考勤,占总成绩1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60%。10、指定教材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科学出版社,张书亮11、参考书目1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技术,科学出版社,孟令奎等2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元数据,黄河水利出版社,李宏伟3Web GIS原理及其应用主要Web GIS平台开发实例,科学出版社,刘南等GIS工程与实践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GIS工程与实践GIS Project and Practice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2.5,修读期:一学期5、课程负责人罗年学 测绘学院 教授6、课程简介GIS工程与实践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兴趣,熟悉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思想、内容和标准,理解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特点、方法和流程,重点掌握面向对象的GIS开发流程,空间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库操作,空间数据的显示,并能利用一种或几种开发工具进行GIS的开发实践。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上机实习8、课程考核考核形式:考查,课堂出勤 10,课堂作业 10,上机实习 30,编程实践 509、指定教材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第一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吴信才等,200210、参考书目1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出版社,陈正江、汤国安、任晓,20052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第一版,科学出版社,邬伦等,2001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第一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吴信才,2002 12网上资源:/klh/6/6204/text/6204_205.htm/blog/post/277_23611.htm/GB/channel7/36/20000516/66431.htmlGIS课程设计与实习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13001922、课程名称 GIS课程设计与实习Design and Practice of GIS3、授课对象测绘工程专业4、学分:0.5 ,修读期:一学期(3周)5、课程组负责人罗年学 测绘学院 教授6、课程简介GIS课程设计与实习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GIS软件的数据输入(扫描输入),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属性库编辑、误差校正、投影变换等),数据管理(图形库管理、属性库管理),空间分析(查询检索、属性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图形输出。7、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教 学 顺 序学 时(天)教 学 内 容18学时数据准备210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